㈠ 5.李时珍重新修订本草纲目和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的过程分别用了哪些生
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内具,对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弗莱明是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发现一个暴露在空气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被一种青霉菌污染了,所以说弗莱明发现青霉菌是偶然的;后来弗莱明经过仔细的研究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由于青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青霉素对其有抑制作用.弗莱明因此发现了青霉素.
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充分地控制实验的环境,创设一定的实验条件,科学地选择研究对象,以确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就是通过尝药品来完成的,应该属于实验法.
故选:A
㈡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发现青霉素用了哪些生物学方法
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一种抗生素,青霉菌是真菌的一种.
故选:B
㈢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在发明抗生素---青霉素的过程中进行了如下探索:【观察及思考】:培养细茵的培养基中,
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1)弗莱明在进行实验之前,对观察到的现象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生长进行了假设,该假设是: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青霉菌和细菌由于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因此营养方式是异养.二者必然争夺营养物质,所以形成了一种竞争关系.
(3)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或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引起的,则应设计对照实验,方法是设置一组不加青霉素培养液的培养基,看上面有无细菌生长,这一组就是对照组.实验变量是:是否有青霉素.若对照组实验结果为有细菌生长,则整个实验的结论是青霉菌能抑制细菌生长.
(4)此小题属于开放题型,答案合理即可.解答时可以从他的治学态度上,也可从实验中得到的启发等等均可.比如:要善于发现问题;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单一变量;学习他的严谨的治学态度.
故答案为:(1)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竞争;
(3)对照 没有培养过青霉菌的培养液加入培养基中,观察对细菌的影响;细菌正常生长有细菌生长;
(4)要善于发现问题;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单一变量;学习他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的答案即可)
㈣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于哪一项发明有关
青霉素
㈤ 有什么科学家发明了什么
小羽同来学是要列举一些吗?
外国:源
爱迪生---留声机,电影摄像机,钨丝灯泡,直流电力系统。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发明了反射望远镜。
本杰明·富兰克林---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他还发明双
焦点眼镜,蛙鞋。
居里夫人---发现两种放射性元素镭和钋,两度获得诺贝尔奖。
中国
蔡伦---造纸
张衡---精通天文历,他创造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利转动的“浑象”(也叫“浑天仪”)和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方向仪器——地动仪。第一次正确解释了日月的成因,说明月光是日光的反照,月食是由地球进入地影而产生的,郭守敬的简仪就是根据浑仪改进的。
毕升---活字印刷术
钱学森---两弹一星
还有很多。。
㈥ 弗莱明 科学家
不是一个人,青霉素(也叫盘尼西林)的发明者亚历山大·弗莱明(英国著名细菌学家)于1881年出生在苏格兰的洛克菲尔德。在1928年,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无意中发现霉菌有杀菌作用,这种霉菌在显微镜下看来像刷子,所以弗莱明便叫它为“盘尼西林” (Penicillin 的原意是有细毛的) 。弗莱明于1955年3月11日与世长辞。
1904年,世界上第一只电子管在英国物理学家弗莱明的手下诞生了。弗莱明为此获得了这项发明的专利权。
㈦ 弗莱明发明了什么
历山大·弗莱明于1923年发现溶菌酶,1928年首先发现了青霉素。后英国病理学家弗劳雷、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进一步研究改进,并成功的用于医治人的疾病,三人共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青霉素的发现,使人类找到了一种具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结束了传染病几乎无法治疗的时代;从此出现了寻找抗菌素新药的高潮,人类进入了合成新药的新时代。
两项发现
1921年,患重感冒的弗莱明坚持工作,在一培养基中发现溶菌现象,细究之下原来是鼻涕所致,由此发现了溶菌酶。
1928年7月下旬,弗莱明将众多培养基未经清洗就摞在一起,放在试验台阳光照不到的位置,就去休假
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做实验
亚历山大·弗莱明在做实验
了。9月1号,在工作22年后,他因溶菌酶的发现等多项成就,获得教授职位。9月3号,度假归来的弗莱明,刚进实验室,其前任助手普利斯来串门,寒暄中问弗莱明这段时间在做什么,于是弗莱明顺手拿起顶层第一个培养基,准备给他解释时,发现培养基边缘有一块因溶菌而显示的惨白色,因此发现青霉素,并于次年6月发表,最终使其获诺贝尔奖的论文。
成就背景
弗莱明要遇到青霉菌所致的溶菌现象,究竟需要多少偶然因素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出现。有人曾为此专门著文阐述。首先,青霉菌适合在较低温度下生长,葡萄球菌则在37度下生长最好。其次,在长满了细菌的培养基上,青霉菌无法生长。最后,青霉菌大约在5天后成熟并产生孢子,这时青霉素才会出现,而青霉素也只对快速生长中的葡萄球菌有溶菌作用。
成就保障
因此,弗莱明的发现,至少需有下述四方面的条件作保障。
1、来源不明的青霉菌孢子落入葡萄球菌培养基中。
2、弗莱明未将培养基放在37摄氏度的温箱中,也未清洗,而是放置在室温下。
3、天气的配合。当年的气温记录显示,恰好在7月28至8月10,伦敦有一段十分难得的凉爽天气,极其适合青霉菌先行生长成熟,并产生了青霉素。而8月10号以后,气温则明显升高有利于葡萄球菌快速生长,以至于发生了溶菌现象。
4、或许还要加上,在弗莱明刚进实验室,尚未着手清洗培养皿时,其前任助手恰好到来叙旧。
㈧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通过研究,发现()能够产生一种杀死或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物质,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
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弗莱明(1881~1955)在一次实验中,一个暴露在空气中专的金黄色葡萄属球菌的培养基被一种青霉菌污染了.一段时间后弗莱明发现:培养皿中青霉菌的周围没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其他区域金黄色葡萄球菌能继续生长.弗莱明经过仔细的研究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由于青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青霉素对其有抑制作用.弗莱明因此发现了青霉素.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 故选:C |
㈨ 英国科学家弗莱明的一个发现了青霉素判断对错
下面是最早发现抗生素——青霉素的弗莱明先生所进行的探索过程. 提出问题: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偶然生出青霉菌,在其周围的细菌生长就会受到抑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作出假设: 进行实验:把青霉菌放在培养液中培养后,观察这些培养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结果:培养液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结论:青霉素可产生一种阻止细菌繁殖的物质. 弗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一种物质,分析出它的特征并将之命名为青霉素. 根据上述探索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作为这一实验的假设,下列最为恰当的是( ) A.青霉素能产生有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C.青霉菌可能产生了有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 (2)青霉菌和细菌的关系是( ) A.共生 B.竞争 C.捕食 D.寄生 (3)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由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和培养基中产生的,则应进一步设计 实验,其实验方法是: .若实验结果为: ,则能充分证明青霉菌确实能产生可阻止细菌繁殖的青霉素. 【思路分析】本题在认真分析实验过程的基础上结合生态学的知识解题是不难的. (1)青霉菌可产生青霉素,青霉素是抗生素可杀菌. (2)在同一培养基中青霉菌和细菌为了营养和空间将发生竞争. (3)在设计实验时为了使结果真实可靠必须只有一个变量,同时应设计对照组. 【规范解答】(1)D (2)B (3)对照 配制成分相同的培养基,不加入青霉菌,观察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细菌正常生长 【反思点拨】本题重点考查的是与实验有关的知识.正确解答此题要复习与对照实验有关的知识:如何提出假设,如何设计实验,如何设计对照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