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创造力并非是天生的
美国最成功的广告人之一S·肯尼迪说:“近20年来,我作专业演讲师,每年都可以获得几万美元的回报。但我小时候却结巴得厉害,我很害羞(其实到现在还是,我不善于与他人相处)。当我刚开始演讲时,我浑身不对劲,极不舒服。我早期录制的演讲磁带,有的声音十分糟糕,如果现在能在市场上发现的话,我都把它们买回来。我现在大部分时间靠写书维持生计。我出版过6本书。我自己出版的书籍、使用手册、课程等等,远销世界各地,每年赚钱超过百万元。每年大概有成千上万的人平均掏出199元订我的刊物。可是我还记得,当年我在学校里的写作成绩得的却是C,新闻学成绩是B。我在中学时,语文老师都建议我将来做个管道工人,后来也有人给过我类似的建议。我大概只能同意到这种地步,即我真的很怀疑我有写作的天赋,可是我绝对可以靠写作赚点儿钱。我想,所谓的‘天赋’这种想法和问题根本不相关,才华究竟是遗传得来的还是后天培养而成的,这一问题的争论也不相干。倒不一定是无稽之谈啦,只是不相关而已。如果你受限在某一领域中,如果你真的没有天赋,只要你肯干,还是有补救的机会。如果你很想在某个领域出人头地,又恰巧在该领域具有‘天赋’,那就太值得可喜可贺了。不管你身处哪种情况,你决心要做的事情,十有八九都能实现。”
难道有“天生的营销员”吗?还是有人天生就当不了营销员?如果你留意一下报纸上的出生启事,看到的都是许许多多的男婴、女婴出生的消息,绝对看不到什么“小营销员”出生的消息。齐格·齐格勒曾说,他在密西西比州亚素市出生时,当年的启事写的是“一位营销员诞生”,这是令人怀疑的,齐格勒虽然可称得上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有名的营销员之一,但在他光辉事业的背后,也有着鲜为人知的真相——他早年曾一败涂地,一事无成。
很多人固执地相信,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都天生就是这块料,一生下来就注定将来要吃这碗饭的。因此,他们的这种观点严重束缚了自己的选择,不知失去了多少自我发展的可能性。
当然,世上真有一些人,他们生来就漂亮,注定成为照相机的宠儿,因而当了成功的模特儿或男女演员。相反的是,传奇歌手托尼·本尼特曾经严重怯场,而不得不努力克服这一弱点。不过,也有人显然生来就要吃演艺圈的饭。有人生来具有运动天赋,比如迈克尔·乔丹及艾密特·史密斯。然而,就连我们心目中的“天生赢家”其实也不全是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他们数量太少、太罕见、太不合常理了。第二,他们也要勤奋工作,并努力运用天赋,把天赋变为优势。
大多数的成功人士尽管在各自的领域里表现卓越,看起来轻松自如,但他们绝对不是天生就做得到的。
如果你很想做某件事,却有人告诉你缺乏这方面的天赋,你不一定要信以为真。你不妨放开手脚去拼一把。你不去亲自试一试,怎么能知道你具备哪方面的天赋呢?
你过去对自己天赋及能力的看法,你过去发挥或缺乏天赋及能力的经验,别人对你的天赋及能力的意见等等过去的一切,都可能影响你的前途,你不应该任由这一切主宰你,你应该自己把握、决定你的未来。
每个人都应该去寻找并发现自己能比别人做得好的领域。打个比方,不是谁都可以当大企业家。有人觉得自己适合做企业家,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失业的缘故。不过,这并不能表示你就能做大企业家。要想做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你必须有远见、有抱负、不怕挫折,忍受孤独寂寞才行。这可不是每个人想拥有的性格。
有不计其数的人,还没有弄明白自己到底喜不喜欢这一行,就急于培养自己在这方面成功的技能和特质。许多年轻人常常会问:“哪些机会抢手做哪一行好?”作为一个聪明的人要问的应该是:“对我来讲,做哪一行最好?”每个人得到的答案都大相径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倒不是因为某一行你不能做。其实你可以做任何事情。
根据你个人的个性特点及想达到的目标,再决定你应不应该做某一行。事实上,有些关于工作的金玉良言,都是建议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再朝哪个方向发展。因为你的努力会促使你达到既定目标。
罗素说:“我发现,如果我要写一篇题目比较难的文章,最好的计划是努力加以思索——尽我一切可能努力思索,用几个小时或者几天,最后再让工作转入潜在状态。几个月之后,我有意识地再回到这个题目,发现工作已经完成了。在我发现这个技巧之前,我往往因为毫无进展而连着几个月忧心忡忡。解决问题并不能靠忧虑,那几个月的时间等于白费。现在我可以将这几个月用在其他的追求上了。”
如果我们想想那些作家、发明家和其他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他们的经验会告诉我们,创造性的观念并不是在大脑工作时产生的有意识的思维,而是在意识放弃所考虑的问题,并把注意力转向其他地方时自动和自发地产生的,就好像晴空中响起的霹雳一样。这些创造性的观念也不是不经过对问题最基本的意识思维而突然降临的。这些证据只能导致一个结论:为了得到“灵感”或“预感”,一个人必须首先热衷于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或者寻找一个特定的答案。他必须有意识地加以考虑,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一切信息,考虑一切可能的行动方案。最主要的是,他必须有解决问题的热望。但是,在他确定了问题之后,他就要在自己的想像中看到预期的结果,并且尽量收集一切信息和事实。这时,多余的挣扎、焦躁和操心不仅无济于事,反而可能阻碍问题的解决。
著名法国科学家费尔说,实际上,他的一切有益的想法都是自己没有积极考虑问题的时候产生的。而且,当代科学家的成功与发现,也可以说都是在他们离开工作岗位的间隙完成的。比如:托马斯·a·爱迪生在一个问题上卡住时,总是躺下来打一个瞌睡,而不是一味地硬钻下去;达尔文曾经说过,有一次,他苦苦思索了好几个月,也没有整理好《物种起源》中需要表述的一些想法。忽然,有一种直觉在脑海掠过,“我现在还记得我坐在马车里赶路所经过的那个地点,当时答案一下子出现在脑子里,使我高兴极了。”
我们往往错误地认为,这种“下意识思维活动”仅仅是作家、发明家与“创造性工作者”才有。其实,我们大家都是创造者,不管是厨房里的家庭主妇、学校师生、推销员还是企业家。我们都具有同样的“成功机制”,用以解决个人的问题、管理企业、出售商品,就像创作小说和进行发明一样。罗素建议他的读者使用他的方法来解决世俗的个人问题。杜克大学的J·B·莱恩博士认为,我们所谓的“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种过程,是人的头脑以自然的方式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但是我们错误地认为,只有这一过程应用在写作或绘画上才可以称为“天赋才能”。
你内在的成功机制在产生“创造性行为”和“创造性观念”方面发挥着同样的作用。任何一种行为技巧,不管是体育、弹钢琴、谈话或是销售商品,都不是痛苦地、有意识地去思索每一个要完成的动作,而是在放松的情况下,让事情自然去完成。创造性行为是自发性的和“自然”的,没有自觉意识和钻研的性质。即使世界上技艺最为娴熟的钢琴家弹钢琴时,也不能有意识地考虑哪一个手指该触摸哪一个琴键——那样的话,他连一个最简单的曲子也弹不好。以前在学琴时,他曾经有意识地思考过这件事,但是后来在练习中,他的行为最终变为一种自动的和习惯性的动作了。只有停止意识的努力,使弹琴成为一种无意识的习惯机制(这是成功机制的一部分)时,他才能成为一名技艺高超的演奏家。
有意识的努力会抑制或“阻碍”你的自动创造性机制。有些人在社交场合自我意识过强而感到局促不安,就是因为他们过于有意识地、过于焦急地想做出正确的事。他们过分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每个动作都是“考虑好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再三权衡之后才说出来的。我们说这种人是“被抑制的人”,这句话一点也不错。但是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那个人没有“被抑制”,而是他“抑制”了自己的创造性机制。如果这些人能够“放得开”,不做作,不操心,对自己的举止行为不多加研究,他们就能有创造性地、自发地行动,“成为他们自己”。
2. 创造力是天生的吗对吗
创造力与天生有关,但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得到锻炼。各种能力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锻炼来的。
3. 什么是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回造新事物答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
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区分人才的重要标志。
(3)创造力是天生的吗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1、知识
包括吸收知识的能力、记忆知识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吸收知识、巩固知识、掌握专业技术、实际操作技术、积累实践经验、扩大知识面、运用知识分析问题,是创造力的基础。
2、智力
智能是智力和多种能力的综合,既包括敏锐、独特的洞察力,高度集中的注意力,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和灵活自如的操作力,还包括掌握和运用创造原理、技巧和方法的能力等。这是构成创造力的重要部分。
3、人格
包括意志、情操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在一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创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素质。优良素质对创造极为重要,是构成创造力的又一重要部分。
4. 一个人的想象力差,或者创造力差,是天生的吗
也不是吧,后天可以培养
5. 请问想像力 创造力 创新是人天生的能力吗还是通过教育出来怎么提高想像力 创造力 创新能力
人的能力提高需要知识的不断积累,而能力的大小也会决定知识的摄取,两者同样重要。人生来就有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就是想象力,创造力,创新的根源....教育能促进这些能力的提高,但简单的应试教育绝度不会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反而会扼杀创造力。引导性的教育方式则会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我想这对创新能力的提高会有好处的。个人愚见....
6. 创造力是天生的吗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创造力,但很多人一谈到这个问题又有些沮丧,觉得有没有创造力是天生的,跟努力与否关系不大,创新能力是不能教的。 但许多谈创造力的书都强调,创造力人人都有,并不是少数天才的专利,创新能力虽然不能像传授一门知识那样去“教”,但可以培养和激发出来。 我比较相信后一种看法。因为我自己有切身体会。 我从小是一个循规蹈矩的孩子,思维一向比较迟钝。小时候父亲给我和弟弟出算术题,总是弟弟比我先算出来;我对那些脑筋急转弯和猜谜之类的游戏也很不在行。我能读到大学和研究生,主要靠的是我的勤奋与努力。就是这样,我的成绩在大学和研究生期间也不是最好的,常常只是中等或偏上一点。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不是那种很聪明很有创造力的人。 但自从几年前,我开始接触一些谈创造力的书籍后,开始了有意识地学习和训练,我自己感到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被打开了,工作中常常会有许多新的想法,同事们也认为我的思维活跃,点子较多。学术上也提出了一些新见解新思路。学生给我的评价是:思维跳跃,很难跟上,常常一下子就把结论说了出来,而省略了思考的过程。我知道,这些都与我对创新思维的研究分不开。 例如,我一直很喜欢诗歌,也创作了不少诗歌作品,还上过《诗刊》的头版头条,出版过几本诗集。但我以前的诗歌语言是比较朴实、规范的,很少有语言技巧上的突破。在后来的创作中,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很难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充分表现出来。后来我看到一本思维导图的发明者东尼.博赞的小书,谈到如何利用思维导图创作诗歌,就照着试了试,果然写出了一首与过去风格完全不同的诗歌。从此大受鼓舞,一口气利用这种方法创作了几十首诗歌,又进入了一个创作的高潮期。一些诗人朋友认为我的诗歌艺术达到了个人的新高度。这个例子充分说明,创新,不是虚无缥缈,而是有法可依的。只要我们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又掌握一些打破思维定势的方法,是完全可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
7. 人类天生就有创造性吗
有天生的。有后天的!
8. 创造力是练出来的吗
啥玩意是创造力?这么回答吧,如果没有了创造力,人类啥玩意也造不出来。但是如果有了创造力,就一定有人能造出你想象不到的东西。乔布斯的“苹果”不是树上结的,那可是大脑创造出来的。那么大脑是怎么产生创造力的呢?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培养的呢?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关注着这些问题,毕竟搞清楚创造力是怎么回事,就能更好地指导大家伙充分发挥这个牛叉的能力,让我们的世界更精彩。
先从“脸”说起吧。我们之所以能够辨别人脸、假装笑脸、害怕鬼脸那是因为大脑中有专门的区域来管控这些行为。比如大脑的海马及其周围大脑皮质与记忆相关,储存了人脸的信息,以供随时查阅。大脑皮质的中央前回是我们的运动中枢,能够支配面部表情肌完成“笑”这样的动作。而“害怕鬼脸”则与大脑的下丘脑情感中枢密切相关。假如现在让你创造一个能够逗人大笑的鬼脸,是大脑的什么部位决定了你的创造力呢?
南加州大学的Antonio Damasio和他的研究团队认为,我们大脑的创造力并不是大脑的某个区域引起的,而是很多区域,很多系统的共同作用。这些区域和系统基本结构不同,反应形式也不同,但是却能够组成大脑创造力的“交响曲”。其中,想象、记忆和情感是决定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想象可以说是创造力的基石。缺乏想象力是不能创造出惊世骇俗的事物的。而想象力的来源则是记忆。想象力是在原有记忆事物上的提炼、加工和改造。如果脑袋空空,啥货都没有,怎么会有想象力呢?而情感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如同催化剂。任何一件事物是要带着情感去做,总是会打动人的,成功的可能性也更大。乔布斯不就说过嘛,成就一番伟业的唯一途径就是热爱自己的事业。
还有一些有意思的研究表明,患有躁狂症的患者的创造力要比正常人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Shelley Carson认为,或许是由于狂躁症患者的大脑太过于活跃,因此其想象力和情感都要比正常人更加丰富,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创造力。好吧,我想提高创造力,又不想得狂躁症,还有别的办法吗?对了,李白斗酒诗百篇,喝点小酒是不是就有灵感了啊?Shelley Carson的研究则认为酒精和某些药物虽然能改变情感,但是却没有明显提高创造力。看来情感毕竟只是“催化剂”,没有记忆和想象力,再多的“催化剂”也是白扯。
更不幸的是,哈佛大学的Shelley Carson教授认为目前的教育模式往往是在扼杀我们的创造力。因为当上到小学三、四年级以后,死记硬背的内容太多了。而且考试形式也往往需要我们去教条地照搬书本上的内容。于是,我们的大脑习惯于去记住所谓的对的东西,不在思考不对的东西,连想都不去想,只是刻板地记住。这样怎么能锻炼我们的想象力呢?即使脑袋里记住的东西再多,没有想象力这块基石,永远也谈不上创造力的。
其实,创造力是能够锻炼出来的,让我们一起看看科学家们给出的锻炼创造力的小建议:1.经常玩玩假设分析游戏,而且要假设地天马行空。假如你的电脑长着嘴,会怎么样呢?嘴会说话吗?需要给这张嘴喂吃的吗?电脑和电脑会接吻吗?别觉得无聊,记住,这是种训练。2.多多思考,思考那些所见所闻。要让大脑中所记住的事物得到充分地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思维,而且是辨证的思维。让记住的别人的东西成为自己的东西。3.培养处于朦胧状态的能力。什么是朦胧状态呢?听周杰伦的《青花瓷》,不但要去听周董唱了什么歌词,更要让自己沉浸在音乐所勾勒出的故事意境中,如果你听着听着伤心地哭了,或者会心地笑了,那说明你进入朦胧的状态了。4.停止去认定某件事情是错的,永远不要死抱着一种想法不放手。要多想想有没有可能是对的,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5.还有一点最简单最有效,那就是睡觉。有研究表明,睡眠减少是会影响创造力的。但是注意啊,人家可没说,睡眠增加会提高创造力哦。所以,要睡足了,但别睡过了。否则,有再多的创造力,“梦”想也照进不了现实。
哦,对了,你想出来做什么鬼脸了吗?找个小伙伴试试效果吧?
9. 孩子的创造力是天生的么,还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孩子的创造力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增强,但是天生的才气也是必不可少的。
两个方面共同作用才是一个天才的诞生过程。
10. 一个人的创意能力是先天性的还是后天习得的
一个人的创意能力是后天习得的
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的。至于运用这种能回力学会一种语言,那答是后天的事情
。”
很多动物也具备一些智力,但是它们始终都无法也不可能学会人类的语言。究其一点,就是,动物不具备人类所具备的语言能力,即使是后天强迫它们去学习,也是事倍功无。人类的”语言能力“具体体现为:抽象思维的能力和发音的能力。而抽象思维的能力与发音的能力又具体表现为人类具有发达的大脑和灵活的发音器官。抽象思维的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是人类祖先在长期的劳动中经过多代的艰苦磨练而形成的,他一代一代遗传下来,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如今,凡是正常的人,都能从小自然而然地掌握一种语言,具有学会一种语言的能力,这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