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艺术
1.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
2.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例如:领导艺术。
3.形状独特而美观的。
对于艺术,通常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是从精神层面,把艺术看作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或文化价值的一种形态,把它与宗教、哲学、伦理等并列。第二是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认识艺术,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创造活动,或对现实的模仿活动。第三是从活动结果层面,认为艺术就是艺术品,强调艺术的客观存在。一般认为,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这种艺术品既有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也有艺术家本人的情感、理想和价值观等主体性因素,它是一种精神产品。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的区别在于它的审美价值,这是它的最主要、最基本的特征。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唯美主义是审美的最完美发挥。除审美价值外,艺术还具有其它社会功能,如认识功能,教育和陶冶功能,娱乐功能等。其中艺术的社会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它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功能。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它不同于道德教育。艺术的娱乐观念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它不同于生理快感。
B. 关于描写美术家的电影
梵高传 Van Gogh (1991)
在1890年的春末,梵高搬到了临近巴黎的Auvers-sur-Oise村的一个小客栈,同时受到加歇医生的照料。70天之后梵高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观众在影片中看到梵高如何作画。他的兄弟蒂欧、妻子约安娜和他们的孩子一起重游故地。梵高精力充沛、表现出非凡魅力。他把注意力放到加歇的女儿玛格利特、一个巴黎妓女凯茜和约安娜的身上……
梵高传 Lust for Life (1956)
柯克·道格拉斯饰演才华横溢却毕生活在痛苦之中的梵高,他原为荷兰画家,因为生活关系到比利时的矿场当矿工。幸好梵高的兄弟支持他的艺术创作,自愿供养他的生活,使他得以专心作画,并跟同时代的名画家高更等人交往。可惜梵高的艺术道路仍然走得十分曲折,在生前一直未获得大众赏识,直至死后多年才在艺坛大放异彩。
米开朗基罗 The Divine Michelangelo (2004)
透过史实数据和重新演绎创作技法揭开米开朗基罗不凡一生和艺术瑰宝,揭开艺术奇才的神秘面纱。五百年前,米开朗基罗创造出世上三大艺术极品:戴维像,梵蒂冈西斯汀教堂的天花板壁画,与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圆顶。节目中将追随他的成长过程,看他如何从愤怒少年转化成罗马的光荣。他绝顶的才艺深受世人的景仰和推崇,现代专家于是重新演绎当年绘画西斯汀教堂的技法,甚至在仿照米开朗基罗设计的脚手架上工作。一位雕刻家使用传统工具,从当初戴维像采用的矿石场取得一块大理石,重新雕出戴维的头像。然而这些专家的技术与投入,足以完成这些艰难的工作吗?他们是不是少了一个重要的特质:天份?米开朗基罗的私生活也将受到检验,到底是否如传言所说般的风波不断呢?节目从他的信件与诗词,重新拼凑出其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让大家深入了解米开朗基罗复杂人格的固执与才华。我们将发现这位伟大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公关天才,他操纵为自己做传的作家,并巧妙地将自己塑造成受苦难的受害者。但是这位艺术史上第一位超级巨星真是穷困潦倒,受尽屈辱,孓然一身的边缘人吗?有可能他其实工于心计,巧妙塑造自己给世人的形象……
C. 值得看的艺术电影
NO.1《梵高:画语人生》时长:80分钟 | 豆瓣评分:8.5 ★★★★☆金色的封面,金色的影片浓浓的都是对艺术的偏执剧透文森特 · 威廉 · 梵高,这位用明亮鲜活的色彩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天才画家,却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自己37岁的年轻生命。他传奇不朽的一生已多次被搬上电影银幕。此次,由导演 Andrew Hutton 执导的本部戏剧式纪录电影,将重现梵高绚烂而短暂的一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这位天赋异禀且卓尔不群的疯狂大师,而其弟提奥则由杰米·帕克 Jamie Parker 饰演。剧中的一言一语皆来自于梵高写给提奥及亲人的信件。NO.2《达利和他的情人》时长:112分钟 | 豆瓣评分:8.5 ★★★★☆老子不嗑迷幻药,老子就是迷幻药!剧透1992年,马德里的传统价值观受到来自新潮流、爵士乐和佛洛依德的挑战。18岁的达利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立志成为一名伟大的艺术家,他羞涩又狂野的气质和独特的思维,马上就吸引了学校的风云人物-罗卡和路易斯.布纽尔的注意。很快地,这三个年轻艺术家便成为全马德里最能掀起潮流的知名人物。然而,达利发现,他已逐渐爱上罗卡,完全无法自拔,对此,罗卡浑然不觉。而面对两位挚友日益高涨的盛名,布纽尔决定前往巴黎寻求自己艺术生涯的成功。此时在信仰戒律与肉体欲望两相折磨中的罗卡承受极大煎熬,而当他得知达利前往巴黎,和布纽尔合作一部超现实主义电影,并和一位有夫之妇卡拉有染时,脆弱的他更是濒临崩溃。NO.3《卡拉瓦乔》时长:93分钟 | 豆瓣评分:8.3 ★★★★☆卡拉瓦乔和他的美少年模特的故事!剧透本片是一部传记体影片。英国的先锋派导演贾曼也是一名画家,他怀着对卡拉瓦乔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崇敬心理和对画家生活的浓厚兴趣,拍了这部关于艺术家生活片断的作品。本片的手法和题材不拘一格,从各角度都给人以新鲜感。本片获得1986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是英国1986年最卖座影片之一。NO.4《爱德华 • 蒙克》时长:210分钟 | 豆瓣评分:8.6 ★★★★☆变态的视觉和疯狂剪辑手诠释这个孤独跨时代的艺术家的一生剧透《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他画作主题的强烈精神和感情,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他的作品“呐喊”(挪威语Skrik,也译作《尖叫》,作于1893年)被视为后工业现代化的极度痛苦之象征这部传记影片大致遵循了1884年到1894年的时间顺序,爱德华·蒙克开始表现主义创作并且成为欧洲北部最具有争议、最多诽谤的画家。影片同时还回溯到在他五岁的时候,母亲死于肺病,其姐姐的死亡以及他自己在13岁的时候因为肺部疾病差点丧命。影片还回顾了,蒙克短暂的爱情以及他在挪威首都和德国柏林参与的一些政治活动。NO.5《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时长:100分钟 | 豆瓣评分:8.9 ★★★★☆把电影拍得像油画一样美顺便说一句,这是一部偶像剧剧透少女葛利叶家境贫寒,于是来到画家维梅尔(科林•费尔斯 Colin Firth 饰)家做女佣。维梅尔的家庭是一个母系社会。他的岳母、妻子,常常摆出颐指气使的神情。因为维梅尔曾经有过外遇,妻子对正当青春的葛利叶更是戒心重重。在非常苛刻和压抑的氛围下,葛利叶在维梅尔家过得卑躬屈膝。维梅尔的画带给了她一点生活的乐趣。她收拾主人画室的时候,流露出了对艺术的天分。她跟维梅尔谈论对画的理解,二人的交心让彼此的情意慢慢滋长。葛利叶知道不可能与维梅尔修得正果,但她愿意做��特奉献给维梅尔作画。她默默地,忍受着维梅尔给她的耳朵打上洞,戴上他妻子的珍珠耳环,画出这一刻的窒息的美丽。NO.6《忘情毕加索》时长:125分钟 | 豆瓣评分:8.3 ★★★★☆阳光四射的海滩上, 老画家和与自己年龄相差悬殊的情人调情嬉戏剧透这是一部刻划印象派绘画大师毕卡索一生的电影,改编自Arianna Huffington所著的毕卡索传:Picasso; Creatorand Destroyer。毕卡索令人赞叹的精力、创作才华与错综复杂的情爱关系,是这部片的精华。毕卡索在他已62岁时,与小他将近40岁的女画家法兰西丝相遇。此片彷佛是一块五彩缤纷的画布,描绘出他们两人之间真实的爱情故事,法兰西丝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毕卡索同居,两人继而展开一段长达十年且刻骨铭心的忘年之爱。在这十年中,尽管毕卡索年岁已高,但犹存的热情与魅力,却无法阻止他和其他的女人在一起,纵使法兰西丝曾因此离开过毕卡索,至末两人始终还是无法分开。安东尼霍普金斯栩栩诠释出这位印象派绘画大师令人赞叹的精力、创作才华、与错综复杂的情爱关系。NO.7《笔姬别恋》时长:123分钟 | 豆瓣评分:8.5 ★★★★☆弗里达•卡萝这个倔强豪放的“一字眉”“先生”!剧透弗里达(salma hayek 饰)是墨西哥著名的女画家,18岁之前她是一个快乐活泼的少女,跟其他人一样,享受着爱情的甜蜜。然而18岁的车祸让她遭遇重创,死里逃生的她从此跟病痛伴随一生。原来的小情人也离她而去。躺在病床18个月的她整日与画为伴,她的画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活力与激情。那时候她也真正开始考虑卖画养活自己,她前去请求画家里维拉指导自己的画,对方激赏她的天分。他们也从师生转变成一生的伴侣,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经历了墨西哥最动荡的革命时期,他们狂热地追随着共产主义的脚步,甚至当托洛斯基被斯大林逐出苏联后,他们不畏风险地予以热情接待。弗里达与托洛斯基朦胧的爱恋,以及她的女同性恋情结让她的感情史一样绚烂。NO.1《草间弥生之最爱》时长:102分钟 | 豆瓣评分:8.6 ★★★★☆原来怪婆婆草间弥生是个自恋狂!剧透本片聚焦的是热衷于圆点图案的前卫女艺术家草间弥生,不仅记录下了弥生这一年半的艺术创作活动和日常生活,还将她自视为天才的强烈自信心、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等,这些精神层面的内容也展现在观众面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弥生的作品“F100号”的诞生瞬间也被收录在其中。NO.9《罗丹的情人》时长:175分钟 | 豆瓣评分:8.5 ★★★★☆网友评论:文艺青年都是臭流氓剧透罗丹(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是一个名满世界的雕塑家,众所周知的“思想者”就是他的作品。实际上,除了他自己的艺术天才外,还有一个人在罗丹的艺术和感情生命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就是他的情人卡蜜尔(伊莎贝尔•阿佳妮 Isabelle Adjani饰) 。卡蜜尔也是一位极具艺术天份的美少女,与罗丹忘年相恋。但是,大凡和大师的恋情总是充满折磨和坎坷一样,卡蜜尔也一样。他们之间疯狂而充满激情的爱情,会带给卡蜜尔怎样的命运呢?NO.10《花落花开》时长:125分钟 | 豆瓣评分:8.9 ★★★★★女仆逆袭成为“原始派”画家的励志故事剧透一战前,法国巴黎附近的小镇桑利斯,样貌平凡、独来独往的中年妇女赛哈芬妮·路易(友兰达·莫霍 Yolande Moreau 饰)在杜佛夫人(Geneviève Mnich 饰)家帮佣,靠打扫和洗衣维生。赛哈芬妮收入微薄,却将所赚的钱都花在画材上,下工后抓紧一切时间画画。致力提倡“素朴艺术”的德国收藏家威威廉·伍德(乌尔里克·土库尔 Ulrich Tukur 饰)搬入了杜佛夫人的出租公寓,在一次聚会上惊见赛哈芬妮的画作,立刻买下她所有的作品,并且鼓励她继续创作。不久一战爆发,威廉·伍德和妹妹连夜逃离,赛哈芬妮独留小镇,战火中继续作画,生活越发贫困艰难,直到 1927年,威廉·伍重返法国……如果上面的十部你都看过那么还有很多其他的推荐哦~《莫迪利亚尼》、《雷诺阿》、《丹麦女孩》、《毕加索的奇异旅程》、《弗朗西斯的情迷画色》都不错的!
D. 关于电影《风吹麦浪》的艺术创作,你是如何理解的
一说到《风吹麦浪》这四个字大家通常想到的都是李健的歌曲《风吹麦浪》,但其实《风吹麦浪》是爱尔兰的一部经典电影。
电影的艺术创作分为很多的角度,例如电影的主题设置,风吹麦浪讲述的是关于一场战争的故事,但是战争结束后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却成为了敌人。
电影的转变有一点我们国家的历史,当日本侵略中国时,共产党与国民党携手对外,可是敌人被赶走了,曾经一起抗日的人就要为了统一政权自相残杀。
电影《风吹麦浪》的结局相对来说比较残酷,因为男主角达米安被他的亲哥哥杀害了,我们无法评价他的哥哥是多么的没有亲情,因为面对不同的政权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
风吹麦浪对于蒙太奇的设置很科学,例如电影学中典型的交叉蒙太奇、隐喻蒙太奇等等。因为电影涉及到战争的场景,所以拍摄时的艺术再度创作显得很重要。
我们在观看电影时我可以看到电影中对于场面的调度很合理。
E. 简述为电影成为一门独立艺术做出巨大贡献的三个人 并叙述具体功绩
1、埃米尔·雷诺
埃米尔·雷诺(Emile Reynaud,1844年12月8日-1918年1月9日),19世纪的法国人埃米尔·雷诺(Emile Reynaud)被誉为是“动画的鼻祖”。
他发明的光学影戏机奠定了动画的技术基础,是动画放映系统最早的雏形。1907年,他设计出三维效果的立体电影。1918年,雷诺在塞纳河畔伊夫里逝世。
2、路易斯·卢米埃尔
路易斯·卢米埃尔(Louis Lumière,1864年10月5日-1948年6月6日),出生于法国,电影发明家、导演、制片人。
他为人类电影事业的进步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他和兄弟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发明了电影摄影机,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了世界上公开售票的第一场电影。
3、路易斯·艾梅·奥古斯汀·雷·普林斯
路易斯·艾梅·奥古斯汀·雷·普林斯(Louis Aimé Augustin Le Prince),生于1842年8月28日,1890年9月16日失踪,是一位法国发明家。
电影史学家将他视为真正的早期电影之父。他用单镜头摄影机在纸质胶片上拍摄了最早的运动影像。他是法国人,也在英国和美国工作。
(5)关于艺术创造的影片扩展阅读
埃米尔·雷诺个人发明:1876年,雷诺决定为一个孩子制作一个光学玩具,在转盘活动影像镜(Phenakistiscope)和西洋镜(Zoetrope)的基础上,他设计了活动视镜,并于1877年12月21日申请了专利。该设计用12面镜子拼成圆鼓形,彩色的图片条装在其中。
当玩具旋转的时候,反射出每一幅图片,而不需要复杂的机械装置。图片条展现了清晰、明亮、不失真的动画效果,并且没有抖动。他在巴黎租了一套公寓,将活动视镜商业生产,在1878年巴黎世界博览会展出,引起轰动。
F. 推荐一些经典的艺术电影!
世界艺术电影回顾影史难以磨灭的光芒前言:
《月球旅行记》(法国·1902)
导演:乔治·梅里爱
主演:乔治.梅里爱 夏洛特芭蕾舞团 贝热尔剧团
类型:科幻·默片
这部电影是科幻电影乃至整个电影史的里程碑,不仅开创了科幻片的先河,也使
“电影”这个第七艺术升华为大众娱乐和艺术的结晶。尽管故事现在看来有些荒唐甚至可笑,但现在许多电影的手法均可以在这部经典中看到影子。
在早期的电影艺术发展上,本片的舞台剧化效果十分出众。 《一个国家的诞生》(美国·1915)
导演:大卫·沃克·格里菲斯
主演:约翰·福特 莉莲·吉什
类型:史诗·默片·战争
影片情节因为把三K党描绘成正面人物所以颇具争议,但却发明了特写和闪回镜头,也是因为它对电影的史诗化,使第七艺术逐渐成熟,使得众多人才被电影的魅力所倾倒。 《战舰波将金号》(前苏联·1925)
导演:谢尔盖·爱森斯坦
主演:艾都瓦德.提塞
类型:战争·默片
划时代的惊世之作,爱森斯坦的经典蒙太奇手法开拓了崭新的电影天地,影片最后一段奥德萨屠杀是影史最经典的场景之一,剪接准确,冲击力不逊于当今任何一部动作片和战争片。 《大都会》(德国·1926)
导演:弗里茨·朗
主演:艾尔弗雷德·埃布尔 弗里茨·拉斯普
类型:科幻·默片
默片时代的末期最经典的影片,艺术价值相当高,思想性、布景极特效均取得当时的最高水准。据说希特勒十分喜欢这部作品,曾要求导演加入纳粹党,但遭到拒绝。影史爱好者绝不能忘记收藏的精品。《摩登时代》(美国·1936)
导演:查理·卓别林
主演:查理·卓别林
类型:喜剧·默片默片时代的封刀之作,卓别林的代表作。卓别林意义上的“摩登”是一种讽刺,这是一个异化的机器工业时代,人与机器仿佛已经混为一体;这是一个抹煞人性的时代,人在上司的压迫下被逼成了没有灵魂的生物;这是一个荒唐无法理解的时代,一个善良的人会在不长的时间里入狱五次,又会在监狱中因阻止试图越狱的囚犯而假释;这是一个动荡格局的混乱时代,党派之间的政治斗争至使主人公稀里糊涂地成为了共和党“领导人”,并被警察挤进了下水道;这是一个经济萎缩工作难寻的时代,我们的男女主角梦想着平安逸的生活,无数次寻找工作,却总是被无情的现实打破。影片最后两人手牵手走向夕阳,前面的路还很长,可是以后会怎么样呢,恐怕看过这部影片的每一位观众都会清楚:他们会一直贫穷得过着流浪的生活,在那个时代,并不是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可以改变的。所以说尽管这是一部喜剧,结局却是完完全全悲剧化的,卓别林对当时社会的敏锐观察力和天才的想象力,记录了那个悲哀的时代,是他为观众生动演绎了一名处在乱世下的小人物,也是他,为世界无声片历史画上了一个辉煌的句号。《大幻影》(法国·1937)
导演:让·雷诺阿
主演:让·迦本 皮埃尔·费斯内
类型:战争
本片既是一部歌颂和平的经典反战片,也是一趟挖掘人性的旅程,“幻影”暗示人类宣扬的一切自由平等云云都虚无缥缈,却在此同时又具备积极的反战思想,同时这部电影也是雷诺阿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乱世佳人》(美国·1939)
导演:维克多·弗莱明
主演:费雯·丽 克拉克·盖博
类型:言情·史诗
好莱坞无法逾越的高峰,包括演职员的生活经历、服装布景的调用,影片背后的奇闻逸事,幕后花絮,都一一让影迷们津津乐道,票房位居影史第一(考虑通货膨胀)这种影响力和号召力都是空前绝后的。 《公民凯恩》(美国·1941)
导演:奥逊·威尔斯
主演:奥逊·威尔斯
类型:传记
《公民凯恩》一直被全美国影评人誉为“美国电影史最伟大的电影”,这个称号并
不算过分,《公民凯恩》创造了:纵深镜头,音响的蒙太奇,非凡的构图,新颖的叙事结构和框架,高速剪接,通过影响转换场景,这些都是《公民凯恩》首创的。 《卡萨布兰卡》(美国·1943)
导演:迈克尔·柯蒂斯
主演:亨弗莱·鲍嘉 英格丽·褒曼
类型:言情
二战期间最卖座的电影,堪称爱情电影的教科书,故事感人肺腑,结构严谨精妙,情节曲折紧张,对白幽默含蓄,经典台词之多可与莎士比亚的戏剧相比。 《偷自行车的人》(意大利·1947)
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
主演:瑟吉欧·莱昂
类型:文艺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绝顶佳作,影片充满了对下层社会的关怀,虽然故事情节相当简单,却堪称影史最感人的经典,比后来好莱坞刻意煽情的电影不知强上多少倍。
《罗生门》(日本·1950)
导演:黑泽明
主演:山船敏郎 千秋实 加东大介 京町子
类型:文艺
挖掘人性丑恶的颠峰之作,导演在这部惊世之作展示了他对人类的未知性和不可信赖性所体现出的痛心,同时也表现了其怀疑主义,在影片结尾又重新赋予人们希望,可谓用心良苦。本片叙事方式很出色,通过数次插叙来描写每个证人的心理活动,张艺谋曾在《英雄》中运用这种叙述手法。
《雨中曲》(美国·1950)
导演:金·凯利 斯坦利·多南
主演:金·凯利 丽塔·莫雷诺 戴比·雷诺兹
类型:歌舞·言情
金·凯利可以视为好莱坞的舞王,这部《雨中曲》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他的颠峰之作。尤其是雨中独舞那段戏,拍得潇洒自然,舞姿飘逸流畅,可谓是世界歌舞电影历史上最经典的影片之一。 《后窗》(美国·1954)
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主演:詹姆斯·斯图尔特 格蕾丝·凯莉
类型:悬疑·惊悚·恐怖
希区柯克电影风格集大成之作,集合了他所有的手法。希区柯克开创了“惊悚文艺类影片”的先河,《后窗》则充分表现了希区柯克影片在娱乐性和艺术性上的完美平衡。这是一部典型的心理恐怖片,片子没有任何妖魔鬼怪,也没什么让人恶心的异形怪物,但却极具悬念,发人深思。希区柯克喜欢拍摄谋杀题材,在这部片子中,开头一组偷窥镜头丝毫没有大部分悬念影片的跌宕起伏。接下来的情节却突然峰回路转,观众就像一个快睡着的孩子,一下被惊醒了。这种风格被希区柯克广泛应用于他的各部影片中。影片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镜头始终没有离开男主角的视线,也就是没离开这个屋子,正因如此才能细致地刻画描写探讨研究“偷窥”这一人所共有的心理。在一个个细致入微的情节中,我们从后窗所看到的是人性最深处的阴暗。看过这部电影,人们才了解到一个看似正常的人心底却隐藏这如惊人的心理变态和道德沦丧。
希区柯克是愤世嫉俗的,这在《后窗》中表现地很明显,女主角深爱着男友,她美丽高雅,楚楚动人,不爱多管闲事。我们的男主角却“不解风情”地希望她能是一个好奇、勇敢、坚强勇于探求真相的女人,最终她真的改变了,她爬高上低地去搜索情报以至于差点丧命,这恐怕就是希区柯克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形象。但是男主角最后却因自己的“好奇心”付出了代价:摔断了另一条腿,这是让人深思的,也是一种自嘲。
影片的名字“后窗”暗示着人心就像一扇关闭的窗户,打开后,看到的将是一个被我们忽略的世界。《第七封印》(瑞典·1955)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主演:毕比·安德森 马克斯·冯·赛多
类型:奇幻
瑞典“国宝”英格玛·伯格曼最出色的探讨型影片,一盘棋仿佛跨越了时空,将众多深奥复杂的终极问题糅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部永垂不朽的寓言。 《四百下》(法国·1959)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主演:皮埃尔·利奥德
类型:文艺
法国“新浪潮”的排头兵之一,也是艺术电影历史的里程碑。不需要惊天动地的故事,不需要引人入胜的情节,只是一个坏小子的捣乱史,仍然可以倾倒所有的电影人和影迷,《四百下》真正颠覆了电影的世界。《筋疲力尽》(法国·1959)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主演:让·保罗·贝尔蒙多 珍·茜宝
类型:Cult·言情
《阿拉伯的劳伦斯》(英国·1962)
导演:大卫·里恩
主演:彼得·奥图尔 亚历克·吉尼斯 安东尼·奎恩
类型:传记·史诗
这不仅仅是一个沙漠中的冒险故事,更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史诗。宽银幕的镜头,恢弘的战争场面,摄影和剪接极为出色,对沙漠各种自然景象更是拍摄得细致入微,有很多镜头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经典。《八部半》(意大利·1963)
导演:费德里科·费里尼
主演: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阿努克·艾梅
类型:文艺
熟悉库布里克的影迷都清楚:这部制作精良、场面宏大的惊世之作是他最具魔力的电影,也是他最高水平的结晶。就像是一座宏伟的金字塔,复杂、神秘、奇妙。导演似乎有意淡化剧情,用特技和音乐来寄托他的困惑和思考。《教父》(美国·1972)
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主演:马龙·白兰度 艾尔·帕西诺
类型:黑帮·史诗
导演将黑帮之间的打打杀杀升华为一部美妙绝伦的史诗,用大气的手法将马里奥·普佐虚构的纽约黑手党塑造为一个实现美国梦的家族奋斗史,IMDB排名位居首位。 《飞越疯人院》(美国·1975)
导演:米洛斯·福尔曼
主演:杰克·尼科尔森 路易斯·弗莱彻
类型:文艺
乍一看这似乎是一部疯人院里的闹剧,其实却深刻地讥讽了美国的政治,通过疯人院中高举“民主”旗号实则抹煞人性来暗示当时丑恶的社会风气。尼科尔森在本片中的表演尤其值得称道,将一个小人物演绎得极具个性与力度。 《出租车司机》(美国·1976)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主演:罗伯特·德尼罗 朱迪·福斯特
类型:惊悚
这是一个偏执狂与丑恶的社会对峙的故事,主人公对感到社会迷惘与厌恶并最终运用极端暴力来与之对抗。影片对人心理异化描写得相当出彩,朱迪· 福斯特的表演引发了一场精神病患者刺杀里根总统的闹剧。 《铁皮鼓》(联邦德国·1979)
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
主演:戴维·本南特
类型:魔幻·荒诞
影史最著名的反纳粹电影之一,同时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寓言,用儿童的视角揭示了成人世界的虚伪和丑陋,同时也对纳粹进行了尖刻的讽刺。 《柏林苍穹下》(联邦德国·1987)
导演:维姆·文德斯
主演:彼德·福克 布鲁诺·冈茨
类型:言情 ·奇幻
一部犹如诗歌般美丽的杰作,文德斯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利用抒情来代替叙
事,仍然如行云流水。98年好莱坞的《天使之城》完全复制本片情节,但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十诫》(波兰·1988)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类型:文艺
影片分为十部分,每部都是一个小故事。艺术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在这部短片集中对道德、伦理、人性等终极问题做了一番深远的探讨与思考,尽管每个故事情节都不复杂,背后去后暗藏着大型的人生命题,值得每个人去用心推敲。《天堂电影院》(意大利·1988)
导演:朱塞佩·多纳托雷
主演:菲利普·诺瓦雷 雅克·佩兰
类型:喜剧
这是一部献给全世界电影工作者和影迷的电影礼赞。在浪漫且充满喜剧色彩的小镇上,电影的无穷魅力如同一股暖流般连同记忆流进每一位观众的心田。对于看电影的人们来讲:“天堂电影院是一个奇特的、文化与社会启蒙的地方。”
《辛德勒的名单》(美国·1993)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主演:利亚姆·尼森 拉尔夫·费因斯
类型:战争·文艺
斯皮尔伯格为该片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最终赢得了艺术和票房的双重胜利,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艺术电影难以逾越的高峰。《魔戒》三部曲(美国·2001~2003)
导演:彼得·杰克逊
主演:肖恩·奥斯汀 肖恩·宾 布拉德·道里夫 伊恩·霍姆 伊利亚·伍德 丽芙·泰勒 克里斯托弗·李 凯特·布兰切特
类型:魔幻·史诗
导演用短短的10小时时间营造了一个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虚构时代。在这里,有对人性的思考,有完美的细节,更有着迷倒亿万影迷的战争场面。杰克逊糅合了格里菲斯、爱森斯坦、黑泽明等著名导演的招牌拍摄手法,堪称完美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史前中土世界。 参考: http://hi..com/%D7%D3%D4%BB%D7%D3%B7%C7%D3%E3/blog/item/392c5ddf00b45a126327983f.html
G. 各种艺术片 艺术片的分类和定义是拜托各位了 3Q
又叫Art Film,Art Movie。与商业电影相对立的一种电影类型。电影 艺术电影[1] 不仅是一种商业活动,而且也是一种艺术活动,这就是艺术电影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艺术电影的倡导者们大多认同电影的艺术性,力图通过电影活动展示电影作为艺术的魅力,以及表达电影创作者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与所谓的商业电影活动真正区别开来。从叙事策略上看,艺术电影大多极力突出自己的艺术个性,反对程式化的情节和模式化的人物形象刻画,并力图运用独创性的电影语言。艺术电影在电影艺术的发展历史上做了重大贡献。 西方文艺理论认为,在艺术创作上青年人是艺术的革命者,中老年人大多是艺术的保守者。究其主要原因,艺术创作是无止境的,而人的精力和创作能力始终是有限的,商业电影本身就是由艺术电影发展而来,是一种更为成熟的电影创作行为。电影艺术的高度自由使得它可以超越古典主义对丑、美的定义以及其他种种限制,因而对于电影艺术欣赏,要拥有多层面、多角度的综合思考和详尽分析。 编辑本段特指 艺术电影 艺术电影的概念常常被用于特指二战之后(并持续到至今)的叙事电影,它们展现了全新的形式概念和内容蕴涵,并以知识文化阶层观众作为对象。它们中绝大多数出现在欧洲,并于欧洲战后五十年地电影运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和新德国电影)直接相关。 编辑本段定义 艺术电影 斯蒂夫·尼尔对“艺术电影”提出了一个“本文式”(textual)的定义,该定义将强调人物性格和视觉风格,抑制动作性和关注内在戏剧冲突当作艺术电影的突出特征。他指出:“艺术电影的倾向于强调视觉风格(具有个人化视点特征的关注方式,而不是制度化的奇观),对好莱坞动作性的抑制以及对人物而非情节的强调,对人物内在戏剧冲突的强调。一种不同的文本估价依照新的符码来进行,这种符码在画面和语言的表达方式上都与好莱坞电影形成显著的区别。在动作和状态之间建立了一种不同的等级,动机的不同秩序支撑着两者的关系。……艺术电影以本文状态为其标志,而本文状态又由作为宣传式的特征在影片中表达出来,因此也强化了作者的声音(和画面)。由于部分地派生自另一共识作用(其本文区别于好莱坞制作地本文),艺术电影的准确特征具有历史和地理上的差异性,因此,它们与好莱坞电影一同变化,其支配性或本质性特征在不同时间里感知和表达出来就各不相同。”
H.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考试的影视艺术创作的短片创作怎么考
ae pr 建一个宣传片或预告片
I. 1895年,世界第一部电影诞生,人类的艺术创造和文化理想进入了崭新的历史纪元。中国电影诞生于190
In 1895, the world's first film was born, and human artistic creation and cultural ideals into a new era of history. Chinese film was born in 1905, along with the process of films in the world, along with the revival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its distinctive national character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achieved brilliant achievements and forge a historical monument, the film world to made a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arts. Folk custom film ring this stage from the late 1980s to the early 1990s, in Chen Kaige's "yellow earth", Zhang Yimou's "Red Sorghum" and "Farewell My Concubine" and "alive" as the representative. Chinese film taken the first step to the world, and began to concern in the international, made the Golden Bear, golden, golden palm, Venice a series of awards. The Chinese film in this period takes the feudal family as the background, and has demonstrated the tragic story of the crime and the penalty in the feudal autocratic period of China.. These subjects although in a certain extent caused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China's foreign people, but the more people interested in China, but also makes the fifth generation of Chinese filmmakers such as Gong Li, Ge, Zhang Yimou, such as Chinese filmmakers to grow for the film world. The independent film period in the mid 1990s to the late 1990s, is a modern Chinese film instry in the low tide period, on the one hand is becaus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censorship of the film instry had too strict. On the other hand is e to the impact of TV culture. Under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is difficult, the sixth generation of Chinese film from the angle of edge cultural attitude, life of the lower class people and fus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starting proced a certain amount of work, in the world each big film festival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Such as "bath", "hair disorder" and so on. The film instry of China entered the new stage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since 2001 when China joined WTO.. The great progress of Chinese movies made the film back to people's daily life.. Last year alone, the film's overseas box office receipts has reached 1900000000, exceeding the domestic box office income (2800000000) of the 2/3. In classical themes, the theme of the chivalric, strange love story, martial arts plot for the technique of expression of the Chinese film won wide acclaim from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Hero", "Tianxia Wu Zei", "the banquet", "Curse of the Golden Flower" is the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this period.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film this huge advertising carrier, China's culture is increasingly known to the overseas.
J. 学艺术的应该看哪些电影
《风雨哈佛路》,必须看~
《心灵捕手》:讲述一个天才大学生的故事,他不是名牌学校的学生,却在一次打扫中,讲教授留给所有优秀学生解不出的数学题解了出来,答案留在了黑板上。。。。。。十分激励,很适合你看。没有言情,没有暴力,只有感动心灵,为理想奋斗的一幕幕。。。
《肖申克的救赎》:在这里我不得不再次提起这部经典不衰的电影,虽不是青春奋斗的电影,却让你对自由和生命又有了重新的认识,不愧是排行老大的电影,一定要看!
《歌舞青春》为了同样的梦想,为了同样的爱好,我们一起奋斗算什么!年轻就要努力,舞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很有艺术氛围哦~
《三傻大闹宝莱坞》 这是一部印度电影,虽说印度电影比较美国落后,但是这部细腻而不做作的电影,真的很适合高中生看。讲述三个大学生在学校的种种故事,天才,在哪里都会发光。里面的歌舞也很美,搞笑的同时,我们真的看到为青春努力的三个大男孩。这是一种激励,一种催人奋斗的良药。
首先,同学,看电影只是你提升修养的其中一种分法,现在很少有你这样积极的学生了,想提高艺术修养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艺术设计是个很广的方向,我在本科时,虽然是壁画,但对摄影,设计都有浓厚的兴趣,这兴趣一直保持到现在读研。但在这里,我想对你说的是,不能为了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而逼迫自己去学,这是不快乐的,本身,学习就是件快乐的事情,思考也是,你要提高艺术修养,不要局限于你自己的专业,要知道,艺术是相通的,没有任何一种艺术可以独立存在,所以,如果你是视传专业,可以看看油画,提升自己的审美观等,设计是从绘画中分支的,你可以从这里寻找源泉与灵感。多看文学作品,好的文学作品会激发你的创作灵感!
在电影方面,你要通过它提升的话,首先你要学会如何赏析一部电影,要了解升电影的风格与手法,深入电影导演的灵魂主干,才能在这部影视中提升你自己的思想。而且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贵在坚持!
在理论方面,我一般是中西结合的,当然,艺术评论,贡布里希的作品是不可不读的!读之后,最好有自己的想法,养成这好习惯后,你会发现这习惯会在以后的学习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最后,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兴趣博大,不要刻意追求,毅力下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