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儿童画线描要注意哪些
首先要循序渐进,开始要画简单的。最好要写生,选择线条变化明显的物体,把线条的变化描绘出来,再找一些近似的范画临摹学习。儿童画线描确实是儿童学画入门的好途径。
2. 学习儿童线描有何作用
再之,线描教学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注重引导,尊重并认可儿童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达所选择的对象。另外,本文通过六小点谈论学习儿童线描的作用。第一点、在线描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第二点、在线描中维护儿童积极思维的习惯。第三点、线描可以培养人的记忆能力。第四点、在线描中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第五点、在线描中培养儿童的分析能力。第六点、线描可以培养儿童的表现能力。现代基础教育注重人的素质培养,引导并激发人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现代儿童线描是儿童情趣、思想、内在潜能的自由表现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思考、想象和创意等方面的能力,并成为教育领域内值得注意的一项课目。这种用积极思维的教育来替代单纯的记忆和模仿式的传统教育的尝试,完全超越了专业技能培训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说,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儿童在社会环境中的独立自主性,拓展儿童自身的内在潜能,已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们的关注,是基础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现代儿童线描创作中,一般没有成人化的主题,也很少人为地去规定儿童创作,更不必用严格的透视比例结构来束缚儿童。现代儿童线描创作只是儿童自身情趣的表达。正是孩子的思维赋予了线描作品极活跃的艺术生命力。纯真而有创意,是现代儿童线描的闪光点。不少画家们将此称为“大师”的画或“创意画”,并对现代儿童线描中有独特“风格”的美感自叹弗如而赞叹不已。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儿童线描确实有值得美术工作者欣赏,探讨和借鉴的地方。那么,儿童线描如何教及学习儿童线描又有何作用呢?一、我们始终把线描练习看作是对儿童多种能力的锻炼,而不是专业技法的单纯作业。儿童在绘画时想些什么呢?男孩子画树枝,可能出自对树能否长出多种果实的关心;女孩子画花草,是出自对“花”的喜爱。儿童在一定生活环境下自主地去发现、感觉和思考,并透过绘画活动,培养独立表达能力。如果说,掌握知识是人接受教育的目标,那么,从儿童时期就开始培养绘画创作能力,将有助于人的一生的发展。1、在线描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教师可以进一步指导儿童认识事物的多样性,如树枝的正面、侧面、背面的不同形状,树皮的不同纹样;还可以让儿童去观察瓦、水、石的自然纹理,鹿、虎、猫、斑马、孔雀的花纹。教师通过对儿童进行观察训练,使儿童积累感性认识,增强儿童在绘画中的自我表达能力,使他们养成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并能够在自然中敏锐地捕捉到美的事物,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2、在线描中维护儿童积极思维的习惯五至八岁的儿童的思维正处于积极活跃的时期,引导儿童拓展自己的思维,是现代儿童线描的目的之一。比如,教师播放小提琴《梁祝》,讲述充满理想化的情节故事,在音乐的节奏中引发儿童大脑思维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并产生积极的联想。儿童会异想天开地把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毫无顾忌地表现出来。教师要营造促使儿童无拘无束地思维的环境,让儿童根据自己的发现和想法去塑造他们心目中活灵活现的形象。实质上,诱发儿童积极探索、思维、才是线描教学的目标。3、线描可以培养人的记忆能力记忆画是锻炼儿童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没有记忆则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将难以实现。在人的记忆中,语言信息量与形象信息量的比例是1:1000,可见形象思维对儿童思维发育的影响有多么重要。因此,加强对儿童记忆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六至七岁的儿童可以画日记画、故事画、自编情节画、默记画。一位儿童看完电视后创作出“皇宫里边不好玩,皇帝和大臣下江南,江南风景真好看”的三联画,便是运用追忆画的形式来锻炼形象思维的一种方法。4、在线描中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五至七岁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有限,对现实世界充满着幻想。他们对事物不甚了解,只能以想象去加以补充。儿童不习惯用成人的逻辑思维方式来束缚自己,他们不仅具有多向性的积极幻想,而且有着无可抑制的表现欲望,这是儿童天生具备的创造潜能。儿童在想象中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融入奇异的幻想。无论是叙情式的想象画,还是具有神话色彩的想象画,都是儿童想象性创意思维的结晶。5、在线描中培养儿童的分析能力花瓶设计课--画线八岁后的儿童在画线描时,偏向追求具象性。观察只能摄取感性认识,分析才能获得理性认识和结论。儿童的表现能力来自内心的情感,他们只靠自己的感觉去画,凭兴趣画才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只有这样,线描造型才不会受到形式或技法的束缚,成为儿童自由自在地去塑造和表现的艺术形象。教师要尊重儿童的表现欲望,即使是十分单纯幼稚的绘画,也要加以鼓励。有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鼓励儿童去添加画面,或鼓励儿童画出一个与教师不同的画面。儿童线描这一创作活动,涉及到有意识地利用绘画形式来帮助儿童身心的发育成长。它能够通过描绘事物,对培养儿童的观察、思考、动手、创造能力及良好的品格,起到十分有益的作用。二、儿童线描如何教儿童线描是教师“教”出来的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说儿童线描可以“教”,是指把比例、结构等造型方法教给儿童。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儿童在描绘成人所希望的准确形体时,总是一败涂地。如果说艺术只是再现,看来只有成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儿童似乎无能为力;如果说艺术并非仅仅是再现,而是再创造,那么,儿童线描的造型应是儿童内心情趣与表现的融合,而这决不是教师“施教”可以做到的。儿童线描中的造型,是童心童真的反映。所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才是我们教学的目的。在课堂上,儿童的形象思维主要来源于他对具体事物表象的印象和联想。教师问:“马是什么?”低龄幼儿回答是:“马可以骑。”四至六岁幼儿回答说:“有四条腿,两只竖起的耳朵,还有一条尾巴。”线描教学重在引导,以帮助儿童认识事物,同时又不能拘泥于物体的具体细节,更不能以“像不像”来束缚儿童的想象,应鼓励儿童把他的想法画出来。儿童线描并非真的难教,而在于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则注重引导,尊重并认可儿童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达所选择的对象。这是一种似教又非教,它是教观察、认识,重思维表现,而不是用固定的、成人化的模式去教比例、结构、解剖。儿童线描如何表现对象?儿童有着自己对直观形象的敏感时期,正是这一点赋予了儿童线描图中造型的情态。在从简单图形到复杂图形的创作过程中,不能拔苗助长,而贵在因人施教。只要不用成人的思维去规范和束缚他们,儿童就能够在他们感知的世界里自由自在地表现。七岁儿童已经有了较成熟的分析能力,但描绘人物,动物或景物的时候还不可能有准确的分析能力,他们会用不同的眼光去观察事物。任何一个儿童画线描,都是在特定环境下,自由自在地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儿童在线描造型时不再以某种事物为基础,他们更多地借抒发自己的情感来塑造出一个个“艺术形象”,这是儿童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儿童线描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展示儿童的创造性活动的,它包含了儿童的观察思考和个性情感的自然流露,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3. 写实性线描与表现性线描哪种变现形式更适合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运用
写实的东西,不管是什么表现方法都不适合小孩子学习,这是定论。
4. 学线描画的好处
1.线描画有利于激发儿童绘画潜质,保护儿童绘画兴趣,提高儿童的绘画信心
儿童开始绘画时的线条没有多少变化,本身也没有意识到线条可以有如此多的变化与内涵。歌德曾说过:“鉴赏力不光是光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好的作品才能培养的。”通过欣赏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大师的线条,了解线条的丰富的变化与强大的表现力,并且感受线条的美感与乐趣,提高其欣赏与鉴赏能力,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与创新的激情。
2.线描画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线描画中突出线条本身的美感。线条有粗细、浓淡、长短、弯曲等变化,在绘画时可以充分运用这些元素,体现画面的生动。儿童最经常接触的就是他们身边的人、事、物,这些也是最具有感想认识的。这比给他们示范画或者要求他们画抽象的内容要更实际、更容易。
比如在昨天的线描画课堂中,年仅6岁的小学员陈子元就画上了自己非常喜爱的动画片“小马宝莉”中的小马“紫悦”的形象,在上课过程中,老师就发现,比起前几次课堂,这一次子元小朋友绘画时会更有创造力,更有耐心,画面效果更好。
5. 儿童画线描要注意哪些事项
儿童画线描要注意:
1、多观察
线描画是表现学生生活的丰富画卷,画面上经常出现各种动物、植物、人物、建筑及其它种种道具,这就要求学生多观察、多积累感性认识,这样在作画时就会下笔如有神。
2、多练习
因为线描画讲究画面疏密有致、线条整齐,一切内容的基本元素都有线条,并且多是各种线条的平行组合,只有多练习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3、多想象
同样是树干,可以有不同的形状,而填充树干时可以有不同图案、线条组合、黑白处理,这就要求学画者多动脑、多想象,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创造性,这是一种乐趣无穷的练习。
4、有耐心
一幅学生线描画,可能会有成千上万的线条,一笔一画,都要细致勾勒,这就要求学生有高度的耐心和毅力坚持下去,相信不仅画技会不断提高,学生的耐心和毅力也会增强。
6. 画线描的好处
既然称为线描,必不可少的是线描的基础,要想扎根就得先从简单的线开始练起。比如正方形、长方形等。练习的时候要注意几何的贯穿性和线条的整体性,还包括线条的一致性。
那么,儿童练习线描画有哪些好处呢?
1.线描画有利于激发儿童绘画潜质,保护儿童绘画兴趣,提高儿童的绘画信心
儿童开始绘画时的线条没有多少变化,本身也没有意识到线条可以有如此多的变化与内涵。歌德曾说过:“鉴赏力不光是光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好的作品才能培养的。”通过欣赏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大师的线条,了解线条的丰富的变化与强大的表现力,并且感受线条的美感与乐趣,提高其欣赏与鉴赏能力,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与创新的激情。
2.线描画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线描画中突出线条本身的美感。线条有粗细、浓淡、长短、弯曲等变化,在绘画时可以充分运用这些元素,体现画面的生动。儿童最经常接触的就是他们身边的人、事、物,这些也是最具有感想认识的。这比给他们示范画或者要求他们画抽象的内容要更实际、更容易。
比如在昨天的线描画课堂中,年仅6岁的小学员陈子元就画上了自己非常喜爱的动画片“小马宝莉”中的小马“紫悦”的形象,在上课过程中,老师就发现,比起前几次课堂,这一次子元小朋友绘画时会更有创造力,更有耐心,画面效果更好。
7. 线描和白描的区别
白描和线描的区别是,前者只有用毛笔画出,讲究十八描的线条表现和用笔,既能作为独立的作品,也可以做工笔重彩人物的底稿。后者不一定用毛笔了,但也讲究用线疏密,虚实而有变化,相对于白描它以简洁概括为特色。
线描,亦称“白描”,以单一墨色,汲取书法的用笔技巧,求得“以线存形”,区别质感,拓展空间,抒发情感。最初的线描,在绘画中只是起草稿之用。即便唐代留存的一些深厚功力,画了一些“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富有创造性的线描作品,提升了线描的规格。
什么是白描?
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即用墨线勾描物像的一种画法。也有略施淡墨渲染的。能作为独立的作品,也可以做工笔重彩人物的底稿。汲取书法的用笔技巧,求得“ 以线存形”,白描画法多用于画人物。这可分为两派,一派出自于北宋大画家李龙眠的,称之为铁线描,另一派出自于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称之为兰叶描。
什么是线描?
“线描”也叫“白描”,是中国传统画的主要造型手段。在西方绘画中也有线描,它多出现在工艺绘画和早期的艺术形式里。东方的线描注重传达对象的神情和线本身的美感,西方的线描则注重表现对象的物理特征,东方的线多于变化,西方的线多于单纯。慢写中的线描则要求上述两者的结合,既要有线本身的优美,又要表现客观对象的“真实”。
线描中的“线美”,要求在用线表现物体比例、空间、结构的同时,线本身要具有美感。线条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所以对线的应用和研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书法本身就是线条的艺术,从篆、隶、行、草到欧、柳、颜、赵,书法中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是高度美与力的体现。中国画用线讲究浑厚高古,一波三折,力透纸背。平如锥划沙,圆如折钗股,留如屋漏痕,重如高山坠石。可见中国画对线的要求之高。前人总结的经验能启示我们用线方式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但不可当做一种公式和框框,我们应该根据对象的具体特征加上自己的感受,吸收前人的经验,创造出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和鲜明独特个性的线条。
线条在西方绘画中也被广泛地运用,如拉斐尔的流畅的线、安格尔的严谨工整的线、马蒂斯的潇洒、席勒的凝练、卢奥的奔放、库里维支的几何线、西盖罗斯强有力的线。我们应该通过观摩研究,吸收到线描的表现技巧中来。
将“形准”和“线美”结合在一起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学习者不但要进行大量的写生训练,还要大胆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只有勇敢的实践者才能达到两者完美结合的境界。
如果硬要区分,
白描,只属于中国画中的一种画法,和西方绘画中的速写有些相象,但又不是那么简单,白描在中国画中也有相当艺术价值,她是中国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和精髓之一,是中国画的基础.
在西方绘画中也有线描这一说法,却代有更多的主观东西,它多出现在工艺绘画和早期的艺术形式里。东方的线描注重传达对象的神情和线本身的美感,西方的线描则注重表现对象的物理特征,东方的线多于变化,西方的线多于单纯。慢写中的线描则要求上述两者的结合,既要有线本身的优美,又要表现客观对象的“真实”。
8. 哪种线描表现形式更适合为幼儿园教育活动提供支持
关键词】主题活动 幼儿 线描画教学
整合的主题活动能够给予幼儿美术创作丰富的生活经验与美感体验,而美术活动也能在整合中使主题活动变得更加生动和有趣。我国著名美学家滕守尧在《艺术的综合与综合的艺术教育》一文中讲道:“艺术本身是综合的,教授艺术的方式也应该是综合的。”因此,笔者尝试鼓励幼儿把主题中汲取的丰富的感性经验用线描的形式表征出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情感体验、审美情趣、绘画技能、创造性思维的协同发展。
一、挖掘主题内容,给予经验支持
进入中班下学期,幼儿开始对机械感兴趣,他们会围在一起讨论自家汽车的牌子、颜色及乘车的经历。于是,我们从幼儿感兴趣的交通工具入手开展主题活动“来来往往——交通工具”,期待主题活动能从多方面、多途径向幼儿传递丰富的信息,帮助幼儿直接或间接地建构各种交通工具的经验,并据此激发幼儿进行线描画创作的兴趣。以下是我们对幼儿提供的经验支持:首先,提供丰富的图片和玩具,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各种交通工具的主要特征。其次,带领幼儿走出去,参观“凯迪拉克汽车展”。孩子在聆听销售人员轻松的讲解、愉悦的互动游戏中既收获了汽车的感性经验。最后,力图通过领域间的相互渗透,加深幼儿对交通工具的认识。例如通过泥塑、手工、拓印等方式鼓励幼儿表现交通工具的造型;角色游戏中我们开设出租汽车主题;区域及环境的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结构区的幼儿利用各种材料拼插交通工具;唱唱跳跳区的幼儿手持汽车模型随音乐展示;探索区的幼儿则在拆装各种交通工具的过程中了解交通工具的结构;巧手坊的幼儿则可以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交通工具。楼梯转台处则布置了“海陆空”的墙饰,让幼儿以线描画的方式在上面“展示”各种交通工具。三维空间处设置名车相框,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有关交通工具的知识。主题活动支持下的“交通工具”使幼儿获得了大量的感性经验,为线描表征积累了大量的事物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