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白水发明

白水发明

发布时间:2021-08-16 22:26:35

❶ 味精是如何发明出来的

1907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研究员池田菊苗发现,海带汤蒸发后会留下一种棕色晶体,即谷氨酸。继而,他为大规模生产谷氨酸晶体的方法申请了专利,将谷氨酸钠称之为味之素,后传入中国,改名叫“味精”,不久,味精风靡全世界,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后来一个叫吴蕴初的年轻人反复研究发现,味精就是谷氨酸钠,早在1866年德国里德豪森博士就在植物蛋白质中提取出来了。

1925年,吴蕴初将自己的生产工艺公开,以做好向欧美行销的准备。1926~1927年吴蕴初还将“佛手牌”味精的配方、生产技术等,向英、美、法等化学工业发达国家申请专利,并获批准。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中国的化学产品第一次在国外申请专利。

1926年,佛手牌味精获得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金奖。1930年,1933年,吴蕴初的味精继续在世界博览会上连续获得奖项,佛手牌味精打入了欧洲等海外市场。日本“味之素”在东南亚的市场也被中国产品取代。

(1)白水发明扩展阅读:

味精的挑选:

1、优质味精颗粒形状一致,色洁白有光泽,颗粒间呈散粒状态,稀释至 1:100的比例口尝仍感到有鲜味。

2、劣质味精颗粒形状不统一,大小不一致,颜色发乌发黄,甚至颗粒成团结块,稀释至1:100的比例后,只能感到苦味、咸味或甜味而 无鲜味。

3、常见的味精掺假物主要有食盐、淀粉、小苏打、石膏、硫酸镁、硫酸钠或其它无机盐类。

❷ 现代汉语是谁发明的

福州是中国近代新文化的传播地。船政大学实行开放型的教育方式,推动了中学西传、西学中传和中西文化的融合,成为近代新文化的传播地。如陈季同把《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书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林纾、王寿昌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林纾还译过英、法、日、俄等10多国小说184部,自著10多部小说);严复翻译世界八大名著《原富》、《法意》、《天演论》等;马建忠撰写第一部古汉语语法专著《马氏文通》;日意格编撰《法汉袖珍词典》等。
1899年,福州蒙学堂成立了,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的摇篮。蒙学堂的创办者们满怀爱国热忱,林白水主张:“救国的第一要义是教育,要唤起全国人对国事的关注,才能谈革命。”黄展云认为:“今日之事,需革命以救国,而从事革命又莫先于教育为革新。”另一位创办者郑权(字仲勤),也常与革命同志“讨论开通风气,疏浚民智诸要著”,所以人称仲勤是“福建输入革命之第一人。”其他几位创办人员或兼任教员,如方声涛、陈与年、林志烜、何琇先等,都是当时的民主革命者。这些革命志士以革命精神指导办学,又以办学推进革命、培育革命志士。蒙学堂的创办者都是具有新思想与大志向的革命者。是近代中国创办白话报与革新教育的先驱者,具有强烈的民主革命思想。
现代汉语来自福州。从福州〝闽都别记〞书里,可以看到福州在乾隆年间,已经有半口语半文言的书了,已经完善了一整套书写系统。到了船政大学的改革,推动了中学西传、西学中传和中西文化的融合,近代中文在此诞生了。1899年再经过蒙学堂先驱们,以白话报和革新教育的推广,改变了整个中国。除了船政大学,福州是中国最早兴办近代教育的城市,近代中文也是经过近代福州其他学校的改革,两者相辅相成,成就了近代的中文。

❸ 味精的发明者

味精发明者:池田菊苗(日本)
发明时间:1908年
“家有味之素味精的最早称呼,白水变鸡汁”,这是味精最初的广告语,此语道出了味精的神奇和奥秘。原来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到1964年,以“乌苷酸钠”为主要成分的味精出现了,其鲜度为原来味精的160倍。

❹ 味精是如何发明的

味精的发明 味精是人所共知的调味品。它的诞生至今还不到100年。 说起味精的发明,纯属一种偶然。1908年的一天中午,日本帝国大学的化学教授池田菊苗坐到餐桌前。由于在上午完成了一个难度较高的实验,此刻他的心情特别舒展,因此当妻子端上来一盘海带黄瓜片汤时,池田一反往常的快节奏饮食习惯,竟有滋有味地慢慢品尝起来了。 池田这一品,竟品出点味道来了。他发现今天的汤味道恃别的鲜美,一开始他还以为是今天心情特别好的缘故,再喝上几口觉得确实是鲜。“这海带和黄瓜都是极普通的食物,怎么会产生这样的鲜味呢?”池田自言自语起来,“嗯,也许每带里有奥妙。”职业敏感使教授一离开饭桌,就又钻进了实验室里。他取来一些海带,细细研究起来。 这一研究,就是半年。半年后,池田菊苗教授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在海带中可提取出一和叫做谷氨酸钠的化学物质,如把极少量的谷氨酸钠加到汤里去,就能使味道鲜美至极。 池田在发表了上述研究成果后,他便转向了其他的工作。 当时一位名叫铃木三朗助的日本商人,正和他人共同研究从海带中提取碘的生产方法。当他一看到池田教授的研究成果后,灵机一动立刻改变了主意,“好哇,咱们不搞提取碘的事了,还是用海带来提取谷氨酸钠吧!” 铃木按响了池田家的门铃,一位学者和一位商人就此携起手来,池田告诉铃木,从海带中提取谷氨酸钠作为商品出售不够现实,因为每10公斤的海带中只能提出0.2克的这种物质。可是,在大豆和小麦的蛋白质里也含有这种物质,利用这些廉价的原料也许可以大量生产谷氨酸钠。 池田和铃木的合作很快就结出了硕果。不久后,一种叫“味之素”的商品出现在东京浅草的一家店铺里,广告做得大大的——“家有味之素,白水变鸡汁”。一时间,购买“味之素”的人差一点挤破了店铺的大门。 日本人的“味之素”很快就传进了中国。这种奇妙的白色粉末打动了一位名叫吴蕴初的化学工程师的心。他买了一瓶回去研究,看看这种被日本人严格保密的白粉究竟是什么东西。一化验,原来就是谷氨酸钠。又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他独立发明出一种生产谷氨酸钠的方法来:在小麦麸皮(面筋)中,谷氨酸的含量可达40%,他先用34%的盐酸加压水解面筋,得到一种黑色的水解物,经过活性炭脱色,真空浓缩,就得到白色结晶的谷氨酸。再把谷氨酸同氢氧化钠反应,加以浓缩、烘干,就得到了谷氨酸钠。 吴蕴初把他制得的“味之素”叫做味精,他是世界上最早用水解法来生产味精的人。1923年,吴蕴初在上海创立了天厨味精厂,向市场推出了中国的“味之素”——“佛手牌”味精。以后,佛手牌味精不仅畅销于中国市场,还打进了美国市场。吴蕴初也获得了一个“味精大王”的称号。 用水解法生产味精很不经济,因为这种方法要耗用很多粮食,每生产1吨味精,至少要花费40吨的小麦。而且,在提取谷氨酸钠时要放出许多味道不好的气体,使用的盐酸也易腐蚀机器设备,还会产生许多有害污水。因此,日本的味精公司不得不继续进行研究工作,以便用更好的方法生产出更好的产品来。 在这项工作中,日本的协和发酵公司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协和公司组织的一批科学家在进行研究时发现,用糖和尿素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也可制得谷氨酸,但由于不同的细菌繁殖后会有不同的产物,故必须选取其中合适的菌种担任生产谷氨酸的“小工艺师”。 1956年,协和公司宣布,他们已找到了这位“小工艺师”,这就是短杆菌。谷氨酸钠的发酵法生产就此诞生。协和的科学家们用糖、水分和尿素等配制成培养液,再用高温蒸汽灭菌法将那些杂菌统统杀死,然后把培育好的纯种短杆菌在最有利的环境下接种进去,让它们繁衍后代。由于“小工艺师”们的努力,把绝大部分的糖和尿素转变为谷氨酸,最后,把它中和成为钠盐。 用协和公司发明的新方法生产味精,每吨只耗用小麦3吨,不仅操作简单,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味精的纯度提高,鲜味更强。不过,协和公司的这项发明不久就失去了它的光彩。 1964年底,日本新闻界评选出了当年日本的10大发明,其中之一是“强力味精”。它的鲜度竟是“协和味精”的160倍! “‘强力味精”的发明,可上溯到本世纪初。那时,日本科学家大介博士对蘑菇为何异常鲜美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也和帝国大学的池田教授一样,走进了实验室,研究起蘑菇的成分来。经过分析后,发现蘑菇的鲜美.是因为含有一种叫“乌苷酸钠”的物质。可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想了好多办法,也未能将它制造出来。大介只好停下这项劳而无功的研究。 直到60年代,新一代的日本科学家又重新想到大介的发现,因为这时的生物化学发展很快,生物催化技术已非常成熟,可以在这一领域大显身手了。这样,到1964年,以乌苷酸钠为主体的强力味精终于面世了。 说来有趣,乌苷酸钠本身的鲜味其实同普通味精也差不多,只有当它加到食品中,而食品中含有少量的谷氨酸钠时,它才会同谷氨酸钠发生“协同作用”,立刻使食品鲜度提高。所以,强力味精实际上就是用少量乌苷酸钠掺到普通味精里制得的。 其实,还在强力味精发明之前,有经验的厨师已经利用这一化学原理来提高鲜味了。他们在烧鸡、烧肉时,往往要加少许味精,因为肉类中也有乌苷酸钠,加进去的味精能与之发生鲜味上的协同作用,使鲜味大幅度提高。 人们对“鲜”的追求并未就此结束。当历史老人在迈越80年代的最后几步时,又有人发明了一种“超鲜味精”。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2—甲基呋喃苷酸。它比味精要鲜上600多倍!看来,事物的发展是没有穷尽的,鲜也是无止境的啊!

❺ 字是谁发明的

中国文字的发明人是cāng jié 仓颉,史皇氏,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人。《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 建于汉代的仓颉庙内有一块《仓圣鸟迹书碑》,黑色的石头上刻着28个古怪的符号,相传这就是仓颉当年所造象形文字的本形。这些鸟迹书由小的图形和画面组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象形文字。1984年,上海书店翻印的宋代王著《淳化阁帖》将它们破译为:“戊己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X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

❻ 郭大王发明的悠悠球,但他现在玩得有白水厉害吗

他们是在不同时代的人这怎么比较` 如果真的话`我还是比较相信白水`虽然郭大王发明的YOYO`但是以前的时代了```技巧和工艺等方面肯定没现在的好`所以白水胜

❼ 谁发明的文字

仓颉发明的。

中国人(实际上远不止中国人)所使用的汉字是仓颉所创造的。如今,在世界上被广泛使用的多种电脑汉字输入法当中,就有一种名为“仓颉汉字输入法”。

作为“中华文字鼻祖”,几千年来,仓颉不但受到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尊崇,而且受到世界敬仰。位于商丘市虞城县王集乡的仓颉墓每天都迎来络绎不绝的国内外游客。

仓颉为黄帝的史官。为了记载事情,传递信息,黄帝命他造文字。仓颉首先发明了象形文字。后来因象形文字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他又发明了会意字、形声字等。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黄帝对仓颉发明和推广文字的功劳非常看重,仓颉死后,他命人将其悬棺而葬之。

(7)白水发明扩展阅读: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之前,人们都是结绳记事,大事大结,小事小结,相连之事打连环结。由于记录史实的结绳形状各异,天长日久难以辨认,仓颉以绳结记录的史书出了差错,使得黄帝在与炎帝的议和中失利。

如此几番,仓颉深感结绳、刻木记事已无法适应时事需要,故而决心创造出一种更好的记事方法。他终日苦思冥想却毫无头绪,一日天降大雪,他早起去山上狩猎,见漫山遍野尽是银装素裹。

忽然,林中窜出两只山鸡在雪地上觅食,走过之处留下两行爪印,接着又有一只小鹿跳出,也在雪地上留下清晰的蹄印。仓颉看得出神,把打猎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他把山鸡的爪印和小鹿的蹄印一对比,发现形状不一。

于是他想,把鸡爪印画出来就叫鸡,把鹿蹄印画出来就叫鹿。世界上任何东西,只要把它的象形画出来不就成了字吗?想到这里,仓颉茅塞顿开。

此后,他回到故乡白水(今陕西白水县),独居偏隅,“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整理素材,创造出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仓颉造字成功,却发生一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听到鬼哭魂嚎。

随着象形文字越造越多,写在何处也颇费思量,石尖、木板、兽皮均不合适。一日,有人捉住一只大龟,请仓颉给它造字。仓颉细看龟,发现龟背上有排列整齐的方格子,便照龟的象形,造了“龟”字,然后又把字刻在龟背上的方格子里。

龟由于背上刻字感到疼痛,乘人不备时,爬进河里去了。3年后,这只背上刻字的龟,在另一个地方又被人捉住。人们告诉仓颉,刻在龟背上的字不但没有被水冲掉,而且字迹更明显了。

从此以后,仓颉命人捉到龟就把龟壳都取下来,把自己造出的所有象形字都刻在龟壳的方格里,然后用绳子串起来,送给黄帝。黄帝赐他“仓”姓,意为君上一人,人下一君。

阅读全文

与白水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
2010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答案 浏览:259
3系马年限量版价格 浏览:952
快餐店转让协议 浏览:407
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版权 浏览:290
产权年限到期后怎么办 浏览:83
铜川58同城转让 浏览:477
著作权使用许可范本 浏览:846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浏览:414
火石创造笔试题 浏览:545
河南医院转让 浏览: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