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病毒传染方式
流感病毒的感染是通过病毒表面的凸起完成的,当病毒进入人体后,病毒表面的凸起就会附着在人体健康的细胞上,而被感染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人就会患感冒。绿茶中含有一种茶酸,味道发涩,当它遇到流感病毒时,能和病毒表面的凸起结合,这样就抑制了病毒对健康细胞的感染
㈡ 如何制作传染性极强的电脑病毒只是想单纯找某位网友报仇。
您好
建议您不要去学习使用木马病毒,是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而且,如果您接收了木马病毒,那么该病毒会自动在您的电脑中优先运行。
最终可能会导致您自己的帐号被盗,如果是您被盗号想找回,建议您到QQ安全中心进行正当申诉,不要通过非法手段找回。
建议您到腾讯电脑管家官网下载一个电脑管家。
在平时使用电脑的时候,打开电脑管家,可以受到电脑管家16层实时防护的保护和QQ账号全景防卫系统,全方位多维度保护账号安全,精确打击盗号木马,瞬时查杀并对风险预警。
如果还有其他疑问和问题,欢迎再次来电脑管家企业平台进行提问,我们将尽全力为您解答疑难
腾讯电脑管家企业平台:http://..com/c/guanjia/
㈢ 什么样子的病毒病菌传染最厉害,我想制造传染病大规模传播哈哈
以你目前水平看,你还不够格呀!!
㈣ 病毒呼救攻略
《病毒·呼救 The Virus Cry for Help》 是一款互动文字游戏,生命线的形式,喜欢的玩家可以试试。
游戏介绍
整个城市充斥着死亡和毁灭性无意识的怪物。汉娜是一个幸存者,你会收到她的求救。使用手机和她沟通,帮助她并挽救其他人。
㈤ 为什么CD3能够与HIV特异性结合
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14年报告,截至2013年底,全球现存活HIV/AIDS3500多万人,平均每天新增6000人感染。中国现存艾滋病人数居全球第12位。目前针对艾滋病常用治疗方法是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ART),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上市,特别是吉利德推出的复合制剂Atripla,延长了众多艾滋病患者的生命。
但是,科学家们尚没有找到清除HIV的良方。因为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会整合到辅助T细胞的DNA中,从而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处于“静息状态”,一旦停止用药,这些被感染的细胞可称为新的感染源。这种潜伏的病毒库,是艾滋病不能根治的原因。
10月2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的一篇学术论文证实,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 疫苗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人工抗体能够识别病毒库,使其暴露于感染细胞表面并杀死。双特异性抗体能够清除体内掩藏的HIV病毒库。但是,这一创造性策略,同样暗藏风险。
组合拳攻略:详解 双特异性抗体的“套路”
抗体的Y“手臂”识别两种蛋白
传统的抗体,是由免疫细胞分泌的一种Y形抗体,能够抵抗外源毒素、细菌、病毒等侵染。而新型的双特异性抗体同样呈现Y形,有两个“手臂”,但是不同于传统的“手臂”(识别同一目标),新抗体的Y手臂能够分别识别HIV蛋白和CD3受体。
双特异性抗体识别CD3受体的原因有二:
其一,HIV隐藏于白细胞或者辅助T淋巴细胞,这些免疫细胞表明都有CD3受体;
其二,含有CD3受体的毒性T细胞能够识别、杀死HIV感染的辅助T细胞。
正因为Y手臂识别两种蛋白,所以该人工合成抗体有两个目的:
第一, 通过结合CD3受体激活辅助T细胞;
第二, 捕捉HIV,促使毒性T细胞消灭它们。
三大步骤:特异性抗体消灭HIV病毒库
首先,抗体通过识别CD3受体,与潜藏有HIV病毒DNA的辅助T细胞结合并激活,通过细胞分裂使得潜伏其内的病毒DNA“复苏”,产生新HIV并暴露于细胞表明。
随后,新型抗体一个“手臂”识别细胞表面的HIV病毒,同时另一个手臂识别毒性T细胞并激活,使两种T细胞接近。
最后,激活的毒性T细胞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但是,研究团队尚未证实双特异性抗体能够减少猴子体内的HIV病毒库。这些研究正在进行中,且至少还需要一年时间。
不盲目乐观,存在副作用
北卡罗莱纳大学病毒学家David Margolis表示,如果新抗体最终验证成功,根除病毒库可能还是需要结合其他方法,例如艾滋病疫苗。
但是,需要谨慎的是,anti-CD3抗体会激活过多的T细胞,导致炎症反应,损伤器官甚至于死亡。这种担忧是由事实依据的。早在1999年的一项研究中,针对三名艾滋病患者进行anti-CD3抗体临床试验后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肾功能衰竭和癫痫症状。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艾滋病临床医生Steven Deeks评价最新研究:“研究预想合理,且数据喜人,但是我们需要谨慎应用。关键是找到平衡,这才是真正的挑战。”
㈥ 怎样创造病毒和入侵别人的电脑
先学编程吧,最起码学会一种脚本。
或者去网上找现成的病毒和入侵工具,不过即使有工具你不了解网络结构、协议、命令等基本也做不了什么
㈦ 那怎么创造病毒
下已有的病毒代码,简单更改,熟悉后自己编写,
一切从最简单开始,贵在坚持.....
有成就就有动力...
㈧ 世界十大传染性病毒,是哪十大病毒拜托各位大神
1: CIH CIH病毒1998年6月爆发于中国台湾,是公认的有史以来危险程度最高、破坏强度最大的病毒之一。 CIH感染Windows 95/98/ME等操作系统的可执行文件,能够驻留在计算机内存中,并据此继续感染其他可执行文件。 CIH的危险之处在于,一旦被激活,它可以覆盖主机硬盘上的数据并导致硬盘失效。它还具备覆盖主机BIOS芯片的能力,从而使计算机引导失败。由于能够感 染可执行文件,CIH更是借众多软件分销商之力大行其道,其中就包括Activision游戏公司一款名为“原罪”(Sin)游戏的演示版。 CIH一些变种的触发日期恰好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之日,因此它也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病毒。但它不会感染Windows 2000/XP/NT等操作系统,如今,CIH已经不是什么严重威胁了。 2: 梅利莎(Melissa) 1999年3月26日,星期五,W97M/梅利莎登上了全球各地报纸的头版。估计数字显示,这个Word宏脚本病毒感染了全球15%~20%的商用 PC。病毒传播速度之快令英特尔公司(Intel)、微软公司(Microsoft,下称微软)、以及其他许多使用Outlook软件的公司措手不及,为 了防止损害,他们被迫关闭整个电子邮件系统。 梅利莎通过微软的Outlook电子邮件软件,向用户通讯簿名单中的50位联系人发送邮件来传播自身。 该邮件包含以下这句话:“这就是你请求的文档,不要给别人看”,此外夹带一个Word文档附件。而单击这个文件(成千上万毫无疑虑的用户都是这么做的),就会使病毒感染主机并且重复自我复制。 更加令人恼火的事情还在后头——一旦被激活,病毒就用动画片《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的台词修改用户的Word文档。 3: 我爱你(ILOVEYOU) 又称情书或爱虫。它是一个Visual Basic脚本,设计精妙,还有令人难以抗拒的诱饵——爱的诺言。 2000年5月3日,“我爱你”蠕虫病毒首次在香港被发现。 “我爱你”蠕虫病毒病毒通过一封标题为“我爱你(ILOVEYOU)”、附件名称为“Love-Letter-For-You.TXT.vbs”的邮件进行传输。和梅利莎类似,病毒也向Microsoft Outlook通讯簿中的联系人发送自身。 它还大肆复制自身覆盖音乐和图片文件。更可气的是,它还会在受到感染的机器上搜索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并发送给病毒作者。 由于当时菲律宾并无制裁编写病毒程序的法律,“我爱你”病毒的作者因此逃过一劫。 4: 红色代码(Code Red) “红色代码”是一种计算机蠕虫病毒,能够通过网络服务器和互联网进行传播。2001年7月13日,红色代码从网络服务器上传播开来。它是专门针对运行微软 互联网信息服务软件的网络服务器来进行攻击。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此之前的六月中旬,微软曾经发布了一个补丁,来修补这个漏洞。 “红色代码”还被称为Bady,设计者蓄意进行最大程度的破坏。被它感染后,遭受攻击的主机所控制的网络站点上会显示这样的信息:“你好!欢迎光临 www.worm.com !”。随后,病毒便会主动寻找其他易受攻击的主机进行感染。这个行为持续大约20天,之后它便对某些特定IP地址发起拒绝服务 (DoS)攻击。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这个病毒感染了近40万台服务器,据估计多达100万台计算机受到感染。 5: SQL Slammer SQL Slammer也被称为“蓝宝石”(Sapphire),2003年1月25日首次出现。它是一个非同寻常的蠕虫病毒,给互联网的流量造成了显而易见的负 面影响。有意思的是,它的目标并非终端计算机用户,而是服务器。它是一个单包的、长度为376字节的蠕虫病毒,它随机产生IP地址,并向这些IP地址发送 自身。如果某个IP地址恰好是一台运行着未打补丁的微软SQL服务器桌面引擎(SQL Server Desktop Engine)软件的计算机,它也会迅速开始向随机IP地址的主机开火,发射病毒。 正是运用这种效果显著的传播方式,SQL Slammer在十分钟之内感染了7.5万台计算机。庞大的数据流量令全球的路由器不堪重负,如此循环往复,更高的请求被发往更多的路由器,导致它们一个个被关闭。 6: 冲击波(Blaster) 对于依赖计算机运行的商业领域而言,2003年夏天是一个艰难的时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IT人士在此期间受到了“冲击波”和“霸王虫”蠕虫的双面夹 击。“冲击波”(又称“Lovsan”或“MSBlast”)首先发起攻击。病毒最早于当年8月11日被检测出来并迅速传播,两天之内就达到了攻击顶峰。 病毒通过网络连接和网络流量传播,利用了Windows 2000/XP的一个弱点进行攻击,被激活以后,它会向计算机用户展示一个恶意对话框,提示系统将关闭。在病毒的可执行文件MSBLAST.EXE代码中 隐藏着这些信息:“桑(San),我只想说爱你!”以及“比尔?盖茨(Bill Gates)你为什么让这种事情发生?别再敛财了,修补你的软件吧!” 病毒还包含了可于4月15日向Windows升级网站(Windowsupdate.com)发起分布式DoS攻击的代码。但那时,“冲击波”造成的损害已经过了高峰期,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7: 霸王虫(Sobig.F) “冲击波”一走,“霸王虫”蠕虫便接踵而至,对企业和家庭计算机用户而言,2003年8月可谓悲惨的一月。最具破坏力的变种是Sobig.F,它8月 19日开始迅速传播,在最初的24小时之内,自身复制了100万次,创下了历史纪录(后来被Mydoom病毒打破)。病毒伪装在文件名看似无害的邮件附件 之中。被激活之后,这个蠕虫便向用户的本地文件类型中发现的电子邮件地址传播自身。最终结果是造成互联网流量激增。 2003年9月10日,病毒禁用了自身,从此不再成为威胁。为得到线索,找出Sobig.F病毒的始作俑者,微软宣布悬赏25万美元,但至今为止,这个作恶者也没有被抓到。 8: Bagle Bagle是一个经典而复杂的蠕虫病毒,2004年1月18日首次露面。这个恶意代码采取传统的机制——电子邮件附件感染用户系统,然后彻查视窗(Windows)文件,寻找到电子邮件地址发送以复制自身。 Bagle(又称Beagle)及其60~100个变种的真正危险在于,蠕虫感染了一台计算机之后,便在其TCP端口开启一个后门,远程用户和应用程序利 用这个后门得到受感染系统上的数据(包括金融和个人信息在内的任何数据)访问权限。据2005年4月,TechWeb.com的一篇文章称,这种蠕虫 “通常被那帮为了扬名而不惜一切手段的黑客们称为‘通过恶意软件获利运动’的始作俑者”。 Bagle.B变种被设计成在2004年1月28日之后停止传播,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有大量的其他变种继续困扰用户。 9: MyDoom 2004年1月26日几个小时之间,MyDoom通过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迅速传播,顷刻之间全球都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冲击波。它还有一个 名称叫做Norvarg,它传播自身的方式极为迂回曲折:它把自己伪装成一封包含错误信息“邮件处理失败”、看似电子邮件错误信息邮件的附件,单击这个附 件,它就被传播到了地址簿中的其他地址。MyDoom还试图通过P2P软件Kazaa用户网络账户的共享文件夹来进行传播。 这个复制进程相当成功,计算机安全专家估计,在受到感染的最初一个小时,每十封电子邮件就有一封携带病毒。MyDoom病毒程序自身设计成2004年2月12日以后停止传播。 10: 震荡波(Sasser) “震荡波”自2004年8月30日起开始传播,其破坏能力之大令法国一些新闻机构不得不关闭了卫星通讯。它还导致德尔塔航空公司(Delta)取消了数个航班,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公司不得不关闭了系统。 与先前多数病毒不同的是,“震荡波”的传播并非通过电子邮件,也不需要用户的交互动作。 “震荡波”病毒是利用了未升级的Windows 2000/XP系统的一个安全漏洞。一旦成功复制,蠕虫便主动扫描其他未受保护的系统并将自身传播到那里。受感染的系统会不断发生崩溃和不稳定的情况。 “震荡波”是德国一名17岁的高中生编写的,他在18岁生日那天释放了这个病毒。由于编写这些代码的时候他还是个未成年人,德国一家法庭认定他从事计算机破坏活动,仅判了缓刑。 十种杀毒软件 金奖: BitDefender 银奖: Kaspersky 铜奖: F-Secure Anti-Virus 第四名: PC-cillin 第五名: ESET Nod32 第六名: McAfee VirusScan 第七名: Norton AntiVirus 第八名: AVG Anti-Virus 第九名: eTrust EZ Antivirus 第十名: Norman Virus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