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古阵型WM真的绝迹了么
第一,58年巴西的两个中场是迪迪和济托,扎加洛是左边锋
第二,巴西也不光靠两个中场球员来控制中场,他们还有上顶的边后卫和回撤的前锋可以协助拿下中场控制权,谁告诉LZ的踢球必须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来踢?
② 关于足球战术,什么是“WM阵型”这套战术阵型的特点是什么
足球运动比赛阵型的一种。由5名前锋、2名边锋、1名中锋、2名内锋;或5名防守、3名后卫、2名前锋排列而成。因10名队员排列位置呈“wm”形而得名。由英国人查普曼所创造。现代足球运动初期曾先后采用“九锋一卫”、“七锋三卫”、“六锋四卫”和塔式等阵型,1925年修改了越位规则,对防守提出了更高要求。1930年出现了由3名后卫、2名前卫和5名前锋组成的wm式阵型,从而第一次达到队员位置排列上的攻守平衡。曾风行20余年。20世纪50年代起被四前锋式和四二四等新阵型代替。
③ 足球里的WM阵型指的是什么啊
3-4-3或者3-5-1阵型中的一种;三后卫,两后腰成M型站位;两中前卫与两边前和中锋成W型站位
④ 哪国人发明了“mw"阵势A英国 B法国C巴西
应该是20世纪3、40年代的阿森纳传奇教练赫伯特·查普曼发明的。他依靠此阵型开创了一个阿森纳王朝。
⑤ 介绍一下WM阵型
在英国,已经有人针对“2-3-5”的凌厉的进攻作出了一些研究,胡德斯费尔德队的查普曼有着创新头脑,他后来又到了阿森纳队当教练。他在1927年开始寻找“2-3-5”的漏洞,利用对越位的认识领先他人一步。此后,他对“2-3-5”进行改良,把中后卫放到两个中卫之间,两员内锋向中路靠拢,将这些位置用线连起来,就象英文字母W和M,阿森纳骄人的战绩让查普曼成为足坛的传奇人物。并让阿森纳队在30年代称霸英伦。1936 年的足总杯决赛可以看作是“WM”战术的成功之作,也正是因为在这一比赛中阿森纳队把“WM”演练的出神入化,才引起了欧洲大陆的注意。当时的阿森纳队仍然安排三个主前锋胡尔莫、德拉克和巴斯丁在对方的禁区游弋,让博登和杰姆斯打内锋,形成“M”。然后让克莱斯顿和科宾打中场,由梅尔、罗博兹和哈普古德打后卫,形成“W”,前场的套路依然和过去一样,而后场则让罗博兹当起了领袖式的人物,他以中卫角色进入了这一体系后,克制了对手的5个前锋的打法,并且由他在中后场的关键位置带动队友制造越位也成了查普曼的一大“散招”。不过很讽刺的是,1936年的足总杯虽然是阿森纳队夺取了冠军,但当时执行“WM”战术给欧洲带来轰动的教练却是乔治.阿里森。 1938年, 意大利的教练波佐带队到法国卫冕,他并用了旧式的拖后中锋,在防守上加多一名狙击手,这种意大利式的WM战术,让“WM”中的中卫更具有侵略性,波佐成了这“WM”的真正受益人,他在1934年学习英国的2-3-5打法,让意大利取得冠军,1938年,又立即吸取了“WM”打法的精髓,再次问鼎冠军。以后的20年里,“WM”成了主流战术,其间许多的变化都是在这个方面进行局部改革。瑞士和奥地利队的教练拉帕恩进一步发展了这个战术,他要求两名内锋向中路收缩,两名中卫的分工更明确,一名盯住对方的中锋,另一名则在对方中锋向两侧分球时堵住对方的内锋突击。中场方面则撤回一名队员,与拖后中锋组成球队进攻的核心,四名前锋则专职负责进攻。后来的奥地利队甚至把“WM”看成了制胜法宝,他们运用这一战术一直持续到1954年。
⑥ 英国人契普曼在1930年足球创造了什么阵形
1930年,英国人契普曼创造了攻守人数排列平衡的WM阵形,使球员有了位置感,减少了“扎堆”现象。这是一种似看完美但却无特色的阵形,却对当时英国称霸世界足坛起了重要作用。
⑦ 是谁发明了震惊足坛的WM阵型
乔治.阿里森
⑧ 四前锋战术是谁提出的
匈牙利教练塞博斯 1953年匈牙利队创造这种阵型后,曾连续以悬殊的比分击败了当时采用wm阵型而称雄于世界足坛的英国队。有人把匈牙利的这次足球革命看作是真正的现代足球的开始。他们首先在位置上编好固定号码,中卫的号码是3号,左、右中卫的号码是4号和5 号,一名负责进攻的中后卫与拖后中锋有机地联系,他们将对方的内锋吸引过来,然后自己向两名居中的前锋发动猛攻,他们的逻辑很简单,许多人觉得这次的战术变形没什么意义。可是匈牙利与现代足球的鼻祖英格兰两场交锋震惊了足坛,1953 年他们在温布利6:3大胜主队,次年英格兰回访布达佩斯,岂料输得更惨(1:7)。当时的匈牙利教练塞博斯在和英格兰队的比赛里使用的是和英格兰队一样的3-2-5打法。不同的是,对手仍然使用“WM”,而匈牙利则变成了类似“WW” 的布局,不过由于这套战术仍然以“WM”为根本,因此人们后来仍然相信这是“WM”战术。“WW”战术的特点是匈牙利人安排了普斯卡士和柯奇士两个主前锋后已经觉得足够,然后将原先的中锋退到了和布戴以及奇博尔平行的内锋位置,这个后撤使原来的主前锋希德库蒂成了一个影子前锋,时常可以担当防守的任务,但有时候又可以以冷不防的猝然一击给对手以致命打击。至于中后场,匈牙利安排了布斯科、扎克拉斯、布赞斯基、罗兰特以及兰托斯,后防线的形状仍然是“W”,但匈牙利队两个前卫布斯科和扎克拉斯则更有活力。匈牙利教练塞博斯的这个战术能够成为第一次战术革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打败了一直以老大自居的英格兰队,而且他们给对手的重创也让英格兰队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关心起国际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