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图形界面谁发明的

图形界面谁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1-08-15 17:43:37

㈠ 第一个图形界面的浏览器,其开发者是-

浏览器是Mosaic,其开发者是伊利诺伊斯大学国家巨型机应用中心的Marc Andressen和他的同事。

㈡ 用户界面是谁发明

有关视窗的技术,其实早在70年代就已萌芽,在施乐公司的研究 所PARC,“阿托”(Alto)和“星”(Star)牌电脑就运用了这种技 术,名躁一时。就如同乔布斯被称作GUI(即图形用户界面之意, Graphicuser interface)的技术概念震慑并自愧不如之下,萌生了开 发苹果的换代产品——“蜜柑”麦金托什一样,盖茨一见到视窗这种 技术也就心向往之。来自PARC的西蒙伊加入微软后,盖茨便向施乐买 了“星”牌电脑及其最新激光打印机。不过,这次乔布斯走到了前头, 1981年,苹果已搞出了麦金托什的样机。盖茨曾蒙乔布斯之邀领略过 这项技术,一向自诩领先于人的微软,当然不甘落后于人。 不久,一项围绕GUl技术概念的被命名为“界面管理者”的新项目 在微软开始开发。在苹果已有成就之外,盖茨另有一种有关此项技术 的前景概念。一般而言,不同的应用软件在电脑内工作时有不同的路 径,用户不能在进行字处理的时候也同时进行电子表格操作,因为打 印一个文件的指令和移动一个文体的指令是不同的。但盖茨希望“界 面管理者”能成为DOS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之间的“肉馅”,能将 两者融为一体。“界面管理者”将力图使不同的应用软件能以同样的 方式进行,而且用户可以方便地来回操作不同文件,为此,显示屏将 被分割为几个独立的“窗口”,这样,几个不同的应用软件可以联为 一体,这就是“窗口”又名“视窗”软件的由来。 有关“界面管理者”的开发在微软秘密进行着,用去了20名盖茨 所认为的“微软最优秀的程序设计员”。但1982年,有准确的信息传 来,其他的软件公司也在开发GUI技术软件,并且是以IBMPC为对象。 当西蒙伊前往参加Comdex贸易展时,他发现了可视公司命名为“ VisiOn”的这项技术,它与微软的“界面管理者”略无二致。显然, 这是一场真正的竞赛,且早已不宣而战。1983年初,苹果公司正式推 出了麦金托什机的计划,预计1984年下半年即可正式问世。老奸巨猾 的乔布斯像盖茨一样雇用了来自PARC的科学家,从而在这场竞赛中再 度领先。该机有当时堪称卓越的图形界面,配有一个鼠标器,自推出 后大受欢迎。 盖茨认为,即使在整个个人电脑行业中图形界面技术落后于苹果 这个事实无法短期改变,至少也不能在IBMPC领地内,让可视公司的 VisiOn超过微软。盖茨发誓要抢在可视搞出VisiOn之前推出“界面管 理者”,但此时连一个可在IBMPC上运行的“界面管理者”的模型都还 没有。不过,在盖茨眼中,这是死命令,关涉着他的一系列的战略步 骤。此时仍仅是第二大软件公司的微软早想取莲花而代之,图形用户 界面将是这场战役的核心部分。在盖茨计划中,这得分为两个战役。 第一个战役是与苹果合作,为现今仍是独立的封闭的苹果电脑系统开 发应用软件,从而先于莲花进入图形运行环境,达到在技术上领先于 莲花的目的。第二个战役则是利用所取得的领先技术,将“界面管理 者”树立为IBMPC及其兼容机的图形界面标准,这样,他就可以吸引数 以百万计的MS-DOS用户使用微软的应用软件,从而彻底超过莲花。 如果能树立界面标准,就会有更多软件开发商为微软的图形环境 编写应用程序,也可以说服个人电脑制造厂商在其出厂机型中捆附 “界面管理者”软件,倘能如此,莲花何足道哉!盖茨为此煞费苦心 地四处活动,向个人电脑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宣扬“界面管理者”是 何等优越,又是何等重要和前途无量,并许下诺言,“界面管理者” 将在一年内完成。 就在这时,罗兰德·汉森又一次抨击了技术思维式的命名。他指 出,如果仅作为内部开发项目的名称,“界面管理者”有它的好处, 微软人当然懂得何为界面,又该如何管理;但如果将这项技术推向市 场,这样的名称是不得分的。他建议更名为“窗口”(window),这 就是日后鼎鼎大名的“视窗”的由来。 不过仅仅取了个好名字也还是不够的,已有不少的软件开发商在 这个领域取得进展,微软并不能高枕无忧。当盖茨准备与一些硬件制 造商结盟时,首先想到了“蓝色巨人”。但IBM一向喜欢“肥水不流外 人田”,除了与微软一度合作之外,很少与别人合作开发软件。IBM将 推出自己的图形用户界面,名为顶视(Topview)。不仅如此,IBM公 司还在这时与“可视公司”签订了经销VisiOn软件的协议,此举当然 是明确表示:他们对微软的行为颇为不满。 结果,微软恐怕只能与康柏之类的兼容机厂商合作了。眼看着微 软与IBM的“蜜月”即将结束,似有分道扬镳的迹象,早就对“蓝色巨 人”的霸道不满的PC兼容机制造厂商,这时便纷纷倒向视窗阵营。先 后宣布支持视窗的公司就有康柏、EDC、惠普、坦迪等24家。但首先微 软得加快视窗的开发。仅有西蒙伊是不够的,盖茨还得延揽更多曾在 PARC工作过的、熟悉GUI技术概念的人。最先到来的便是西蒙伊昔日的 同事和朋友斯科特·麦克乔治。说到盖茨与麦克乔治的第一次见面, 倒颇有趣。由于西蒙伊的推荐,盖茨飞往旧金山约见麦克乔治,地点 选在一家以表演肚皮舞闻名的摩洛哥餐厅。就在中东风格的音乐声中, 他们一边观赏肚皮舞,一边进餐。盖茨与麦克乔治达成了结盟的意向, 将由麦克乔治来主持视窗1.0版的开发。这样,成功的胜算又添了块 重重的砝码。不久,又一位PARC人才来到了微软,这位与麦克乔治等 量级的人物名叫尼科拉。视窗1.0的开发工作紧锣密鼓地行进开了。 在微软、可视和IBM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微妙关系中,谁抢得先手,谁 就赢得主动。

㈢ 第一个图形界面的浏览器,其开发者是

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认为Mosaic浏览器是世界上首款图形界面的浏览器(维基网络上显示,Mosaic浏览器于1993年正式发布),也就是后来的Netscape,曾经掀起了互联网的一股大的风波。但事实上,从1991年开始开发、1992年正式完成的Erwise浏览器才是世界上首款图形界面的浏览器。相对来说,Erwise浏览器在当时要比Mosaic浏览器先进的多,但遗憾的是没有把握好市场。

Erwise浏览器于1991年由Kim Nyberg, Kari Sydänmaanlakka, Teemu Rantanen,以及Kati Borgers这四名在赫尔辛基理工大学上学的学生开发,1992年正式完工。在当时,Erwise是唯一一款具备文本搜索、可载入多个Web页面的浏览 器,浏览器基于X-windows平台。

㈣ 谁才是图形用户界面的发明者

图形用户界面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创意,但它到底是谁发明的呢?针对图形用户界面的专利权专,苹果、微软属和施乐展开了连环诉讼战。
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认为,发明图形用户界面的不是微软,而是苹果。市场调研机构Insight 64的资深半导体行业分析师南森·布鲁克伍德(Nathan Brookwood)表示,当年乔布斯参观施乐的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时看到了一款早期的操作系统版本,之后产生了图形用户界面的创意。
不管这种说法是真是假,苹果于1988年将微软告上联邦法庭,称微软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侵犯了苹果Mac操作系统的专利权。然而不久之后,施乐又将苹果告上法庭,指责苹果偷窃施乐的创意。
在经过长达六年的诉讼和上诉之后,美国最高法院做出了终审判决,驳回苹果和施乐的起诉。苹果的起诉被驳回的原因是,苹果无法提出有力的证据;施乐的起诉被驳回的原因是,该案件拖延的时间太长。

㈤ 图形界面,现在是谁的专利

图形商标申请流程如下: 图案可以注册商标,还可以办理版权登记。此图案结合产品包装的,还可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申请专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发明创造知识产权的一项法律制度。凡具备专利条件的发明创新都应及早申请专利,以获得国家的法律保护。申请专利必需按照规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必要的申请文件。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和必要的附图等文件。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应提交请求书、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照片、简要说明等文件。专利申请文件可以由申请人自己撰写,也可以委托他人撰写。 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指专利权人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权,即国家依法在一定时期内授予发明创造者或者其权利继受者独占使用其发明创造的权利,这里强调的是权利,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这种权利具有独占的排他性。非专利权人要想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必须依法征得专利权人的授权或许可。 申请文件可以直接面交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处以及各代办处,也可以挂号邮寄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可以委托代理机构代理人办理。此外,申请人可通过电子申请系统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和中间文件,以及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和中间文件。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到符合规定的专利申请文件后,便会向申请人寄发受理通知书,书中注明专利申请日和申请号及有关事项。此后申请人应当按规定缴纳有关费用。可以直接向知识产权局缴纳,也可以通过邮局或银行汇付,还可以通过代理机构代缴。

㈥ windows系统软件是谁发明的

比尔盖茨的工作小组
Windows起源可以追溯到Xerox公司进行的工作。1970年,美国Xerox公司成立了著名的研究机构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PARC),从事局域网、激光打印机、图形用户接口和面向对象技术的研究,并于1981年宣布推出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的GUI(图形用户接口)系统:Star 8010工作站。但如后来许多公司一样,由于种种原因,技术上的先进性并没有给它带来它所期望的商业上的成功。
当时,Apple Computer公司的创始人之一Steve Jobs,在参观Xerox公司的PARC研究中心后,认识到了图形用户接口的重要性以及广阔的市场前景,开始着手进行自己的GUI系统研究开发工作,并于1983年研制成功第一个GUI系统:Apple Lisa。随后不久,Apple又推出第二个GUI系统Apple Macintosh,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商用GUI系统。当时,Apple公司在开发Macintosh时,出于市场战略上的考虑,只开发了Apple公司自己的微机上的GUI系统,而此时,基于Intel x86微处理器芯片的IBM兼容微机已渐露峥嵘。这样,就给Microsoft公司开发Windows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市场。
Microsoft公司早就意识到建立行业标准的重要性,在1983年春季就宣布开始研究开发Windows,希望它能够成为基于Intel x86微处理芯片计算机上的标准GUI操作系统。它在1985年和1987年分别推出Windows 1.03版和Windows2.0版。但是,由于当时硬件和DOS操作系统的限制,这两个版本并没有取得很大的成功。此后,Microsoft公司对Windows的内存管理、图形界面做了重大改进,使图形界面更加美观并支持虚拟内存。Microsoft于1990年5月份推出Windows3.0并一炮打红。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操作系统一经面世便在商业上取得惊人的成功:不到6周,Microsoft公司销出50万份Windows3.0拷贝,打破了任何软件产品的6周销售记录,从而一举奠定了Microsoft在操作系统上的垄断地位。
一年之后推出的Windows3.1对Windows 3.0作了一些改进,引入TrueType字体技术,这是一种可缩放的字体技术,它改进了性能;还引入了一种新设计的文件管理程序,改进了系统的可靠性。更重要的是增加对象链接合嵌入技术(OLE)和多媒体技术的支持。Windows3.0和Windows3.1都必须运行于MS DOS操作系统之上。
随后,Microsoft借Windows东风,于1995年推出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95(又名Chicago),它可以独立运行而无需DOS支持。Windows95是操作系统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对Windows3.1版作了许多重大改进,包括:更加优秀的、面向对象的图形用户界面,从而减轻了用户的学习负担;全32位的高性能的抢先式多任务和多线程;内置的对Internet的支持;更加高级的多媒体支持(声音、图形、影像等),可以直接写屏并很好的支持游戏;即插即用,简化用户配置硬件操作,并避免了硬件上的冲突;32位线性寻址的内存管理和良好的向下兼容性等等。以后我们提到的Windows一般均指Windows95。Windows操作系统特点,以后windows又相继推出了98,Me,2000版本,不过windows2000又分为专业和服务器两个版本。
Windows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在于它具有以下优点:
直观、高效的面向对象的图形用户界面,易学易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Windows用户界面和开发环境都是面向对象的。用户采用“选择对象-操作对象”这种方式进行工作。比如要打开一个文档,我们首先用鼠标或键盘选择该文档,然后从右键菜单中选择“打开”操作,打开该文档。这种操作方式模拟了现实世界的行为,易于理解、学习和使用。
用户界面统一、友好、漂亮:
Windows应用程序大多符合IBM公司提出的CUA (Common User Acess)标准,所有的程序拥有相同的或相似的基本外观,包括窗口、菜单、工具条等。用户只要掌握其中一个,就不难学会其他软件,从而降低了用户培训学习的费用。
丰富的设备无关的图形操作:
Windows的图形设备接口(GDI)提供了丰富的图形操作函数,可以绘制出诸如线、圆、框等的几何图形,并支持各种输出设备。设备无关意味着在针式打印机上和高分辨率的显示器上都能显示出相同效果的图形。
多任务:
Windows是一个多任务的操作环境,它允许用户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或在一个程序中同时做几件事情。每个程序在屏幕上占据一块矩形区域,这个区域称为窗口,窗口是可以重叠的。用户可以移动这些窗口,或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进行切换,并可以在程序之间进行手工和自动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虽然同一时刻计算机可以运行多个应用程序,但仅有一个是处于活动状态的,其标题栏呈现高亮颜色。一个活动的程序是指当前能够接收用户键盘输入的程序.
Windows发展中的又一个里程牌--Windows Xp
Windows XP是Microsoft 继Windows 2000和Windows Millennium之后推出的新一代Windows 操作系统。Windows XP将Windows 2000的众多优点(例如基于标准的安全性、易管理性和可靠性)与Windows 98和Windows Me的最佳特性(即插即用、易于使用的用户界面以及独具创新的支持服务)完美集成在一起,从而打造出了迄今为止最为优秀的一款Windows操作系统产品。
本文从技术角度入手,对Windows XP的新增功能特性进行了广泛概述。文章展示了新的技术和功能是如何使用户完成日常工作、共享信息、管理桌面、实现高效移动办公、获得帮助和支持以及执行其它计算任务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的。
Windows XP在现有Windows 2000代码基础之上进行了很多改进,并且针对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的不同需要提供了相应的版本:Windows XP Home Edition和Windows XP Professional。除非特别注明,本文所介绍的技术和功能均为这两个操作系统共有的功能

㈦ 图形界面,现在是谁的专利

图形商标申请流程如下:
图案可以注册商标,还可以办理版权登记。此图案结合产品包装的,还可申请外观设计专利。 申请专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发明创造知识产权的一项法律制度。凡具备专利条件的发明创新都应及早申请专利,以获得国家的法律保护。
申请专利必需按照规定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必要的申请文件。申请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应当提交请求书、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和必要的附图等文件。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应提交请求书、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照片、简要说明等文件。专利申请文件可以由申请人自己撰写,也可以委托他人撰写。 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指专利权人对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权,即国家依法在一定时期内授予发明创造者或者其权利继受者独占使用其发明创造的权利,这里强调的是权利,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这种权利具有独占的排他性。非专利权人要想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必须依法征得专利权人的授权或许可。
申请文件可以直接面交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处以及各代办处,也可以挂号邮寄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可以委托代理机构代理人办理。
此外,申请人可通过电子申请系统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和中间文件,以及中国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和中间文件。国家知识产权局收到符合规定的专利申请文件后,便会向申请人寄发受理通知书,书中注明专利申请日和申请号及有关事项。此后申请人应当按规定缴纳有关费用。可以直接向知识产权局缴纳,也可以通过邮局或银行汇付,还可以通过代理机构代缴。

㈧ PS是谁发明的>

Photoshop是由Thomas Knoll 和 John Knoll兄弟从1987年开始发展的。

==========================================================

Photoshop的起源、发展简介

1985年,美国苹果Apple电脑公司率先推出图形界面的Macintosh麦金塔系列电脑。1987年秋天,Michigan大学的一位研究生Thomas Knoll编制了一个程序,为了在Macintosh Plus机上显示灰阶图像。最初他将这个软件命名为display,后来这个程序被他哥哥,John Knoll发现了,他哥哥就职于工业光魔(此公司曾给《星战》做特效),John建议Thomas将此程序用于商业价值。John也参与开发早期的photoshop软件,插件就是他开发的。在一次演示产品的时候,有人建议Thomas这个软件可以叫photoshop,Thomas很满意这个名字,后来就保留下来了,后来被Adobe收购后,这个名字仍然被保留。

1988年夏天,John在硅谷寻找投资者,并找到Adobe公司,11月Adobe跟他们兄弟签署协议——授权销售。他们第一个商业成功是把Photoshop交给一个扫描仪公司搭配卖,名字叫做Barneyscan XP,版本是0.87。与此同时John继续在找其他买家,包括SuperMac和Als都没有成功。最终他们找到了Adobe的Russell Brown,Adobe的艺术总监。Russell Brown在此时已经在研究是否考虑另外一家公司Letraset的ColorStudio图像编辑程序。看过Photoshop以后他认为Knoll兄弟的程序更有前途。在1988年8月他们口头决定合作,而真正的法律合同到次年4月才完成。合同里面的一个关键词是Adobe获取Photoshop“license to distribute”,就是获权发行而不是买断所有版权。这对后来Knoll兄弟发大财奠定了基础。

Photoshop是由Thomas Knoll 和 John Knoll兄弟从1987年开始发展的。Thomas试图编写一个能够在黑白监视器上显示灰阶影像的程序码,这个程序被称为Display。John这时在电影特效制作公司Instry Light Magic工作,对Thomas的程序很感兴趣,两人在此后的一年多,把Display不断修改为功能更为强大的影像编辑程序,并改名为Photoshop,此时已经有色阶(Level),色彩平衡(Color balance)等功能。

1988年夏天,他们与Barneyscan的扫描器公司签署了一个短期协议,将Photoshop搭配扫描器一起出售,版本是0.87。与此同时John继续在找其他买家,包括SuperMac和Als都没有成功。最后他们授权Adobe,并继续改进程序的各项功能,直到1990年2月,由Adobe公司正式发行Photoshop 1.0。从此Adobe Photoshop开始在影像处理领域中崭露头角,所向披蘼。

每一个英文版本发行的时间罗列于下,可以看出其发展历程:

版本号 适用平台 发布日期
Photoshop 1.0 Mac OS — 1990.2
Photoshop 2.0 Mac OS — 1991.6
Photoshop 2.5 Mac OS — 1993.2
Photoshop 3,0 Mac OS — 1994.9
Photoshop 3,0 Windows — 1994.11
Photoshop 4,0 Mac/Windows — 1996.11
Photoshop 5.0 Mac/Windows — 1998.5
Photoshop 5,5 Mac/Windows — 1999.7
Photoshop 6,0 Mac/Windows — 2000.10
Photoshop 7,0 Mac/Windows — 2002.2
Photoshop CS, Mac/Windows — 2003.10
Photoshop CS2, Mac/Windows — 2005.5

㈨ 图形操作系统是谁发明的

1980年代一个崛起的操作系统是Mac OS,此操作系统紧紧与麦金塔电脑捆绑在一起。此时一位全录伯拉图实验室的员工Dominik Hagen访问了苹果电脑的史蒂夫·乔布斯,并且向他展示了此时全录发展的图形化使用者界面。苹果电脑惊为天人,并打算向全录购买此技术,但因伯拉图实验室并非商业单位而是研究单位,因此全录回绝了这项买卖。在此之后苹果一致认为个人电脑的未来必定属于图形使用者界面,因此也开始发展自己的图形化操作系统。现今许多我们认为是基本要件的图形化接口技术与规则,都是由苹果电脑打下的基础(例如下拉式菜单、桌面图标、拖曳式操作与双点击等)。但正确来说,图形化使用者界面的确是全录创始的。

㈩ 比尔盖茨开发的第一个图形界面程序是叫“WINDOWS”吗

是的!
?——1985。

阅读全文

与图形界面谁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
2010年4月自考知识产权法答案 浏览:259
3系马年限量版价格 浏览:952
快餐店转让协议 浏览:407
小萝莉和猴神大叔版权 浏览: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