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液晶显示器发明

液晶显示器发明

发布时间:2021-08-15 09:39:31

1. 液晶屏电脑什么时候发明的,什么时候在中国上市的

液晶显示器原型发明人、现年69岁的美国人乔治·海尔迈耶。

稻盛基金会在新闻回公报中说,海尔答迈耶“在实现利用液晶的平板显示器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因此授予他本年度京都大奖。

海尔迈耶现为美国新泽西著名的通信公司Telcordia的名誉董事,上个世纪60年代,他最先将液晶应用到显示器领域,开发出液晶显示器原型。

1996年以后,韩国和中国台湾都投巨资建第三代的TFT-lcd生产线,内地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引进了TN-LCD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TN-LCD生产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引进和建立LCD生产线40多条,有LCD配套厂30余家, 其中不乏TFT-LCD生产线。

2. 液晶电脑是谁发明的

液晶显示技术的发明 液晶的发现是由奥地利植物学家F·Reinetzer在一百年前完成的,然而长期以来并未给人类带来多少好处。直到20世纪60年代,几个年轻的电子学家才打破了沉寂。 1961年,美国RCA公司普林斯顿试验室有一个年轻电子学者F·Heimeier正在准备博士论文的答辩,他的专业是微波固体元件。他在这方面很有造诣。这天,他的一个朋友向他讲述了正在从事的有机半导体方面的研究,跨学科的课题引起了他的极大的兴趣。他征求了导师的意见,在导师的支持、鼓励下,他毅然放弃了学有所成的专业领域,进入了一个他还知之甚少的新领域。他把电子学方面的知识应用于有机化学,很快便取得了成绩。不久,他对另一个新课题---激光又产生了兴趣,从而又与晶体打上了交道。为了研究外部电场对晶体内部电场的作用,他想到了液晶。他将两片透明导电玻璃之间夹上掺有染料的向列液晶。当在液晶层的两面施以几伏电压时,液晶层就由红色变成了透明态。出身于电子学的他立刻意识到这不就是彩色平板电视吗!兴奋的小组成员与他立即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研究,他们相继发现了液晶的动态散射和相变等一系列液晶的电光效应。并研制成功一系列数字、字符的显示器件,以及液晶显示的钟表、驾驶台显示器等实用产品。RCA公司对他们的研究极为重视,一直将其列为企业的重大机密项目,直到1968年,才在一项最新科技成果的广播报导中向世界报导。这一报导立刻引起了日本科技界、工业界的重视。日本将当时正在兴起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与液晶相结合,以"个人电子化"市场为导向,很快开发了一系列商品化产品,打开了液晶显示实用化的局面,掌握了主动,致使这一发展势头促成了日本微电子业的惊人发展。而在美国,RCA公司中一些生产间部门的领导人一方面局限于传统的半导体产品,一方面又过分强调了初出茅庐的液晶显示器件的缺点,以市场还未开拓为借口,极力抵毁液晶显示的产业化。为此, 液晶 小组成员开始外流, 液晶显示 的专利也被卖出。据说,当70年代中期,液晶显示已经形成一个产业的时候,RCA公司在一次董事会上沉痛地总结,在RCA百年发展历史上液晶显示技术的流失是了大的一次失误。 回顾这一历史,不能不使我们感到: (1)一代新技术、新产品的问市,特别是当代高新技术产品的问市,总是由那些跨学科、跨行业的,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年轻人来发现和完成的。 (2)一个新技术的发现、发明虽然重要,但其真正的发展则必须建立在切切实实的应用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应用技术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保障,市场需求是高新技术发展的动力。 (3)一个企业的领导,特别是生产部门的领导,应该具有科学发展的头脑。只局限于原有的产业和产品,被近期、表面的、暂时的利害所困扰,往往会葬送一些非常可贵、极有前途、极有生命力和极高利润价值的新技术、新产品,造成了事业损失,抱撼终身。 (4)一个突破传统束缚的发明,大都出现在那些规模不大,极有创新能力的,能够从事多学科的独立工作小组。这些小组应该能够经学得起失败,经受得起不被承认,不被支持不被理解的一切压力。 液晶的发现 液晶的发现可回溯到1888年,当时奥地利植物学者Reinitzer在加热安息香酸胆石醇时,意外发现异常的融解现象。因为此物质虽在145℃ 融解,却呈现混浊的糊状,达179℃ 时突然成为透明的潺潺液体;若从高温往下降温的过程观察,在179℃ 突然成为糊状液体,超过145℃ 时成为固体的结晶。其后由德国物理学者Lehmann[1]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此安息香酸胆石醇的混浊状态 ,证实是一种「具有组织方位性的液体」(crystalline liquid),至此才正式确认液晶的存在, 并开始了液晶的研究。 LCD发展过程 1、1888年发现液晶材料;1968年美国首先做出LCD产品; 1973年夏普做出TN-LCD;1984年发明了STN-LCD和TFT-LCD。 2、发展过程: -- 1888~1968年为液晶材料性能和应用研究时期。 --1973~1985年为TN-LCD获得广泛应用时期。 --1985~1993年为STN-LCD推广应用时期。 --1993~2000年是TFT-LCD大发展时期,这个时期TFT-LCD的性能已可以与CRT媲美。 --LCD发展大大扩展了显示器的应用范围,使个人使用移动型手持显示器成为可能,因此,2000年以后将进入LCD与CRT争夺显示器主流市场的时代。 3、LCD主要技术发展过程 --彩色低功耗反射型LCD技术。 --低温多晶硅(P-Si)LCD大生产技术。 --大尺寸、宽视角、高分辨彩色TFT-LCD的发展。1993年以前主要生产的是10.4英寸以下,640×480像素的产品;1993~1997年主要生产的是10英寸~13英寸,1024×768像素的产品;1997~1999年主要生产15英寸~18英寸,1024×768和以上像素的产品;1999年以后开始生产20英寸~30英寸的产品。 --1998年以后开始大力开发高分辨率、大屏幕液晶投影电视。 LCD产品特性 1、快速的产品周期 1993年之后日本LCD大厂纷纷扩大产能,使1995年下半年生产量大于市场需求,价格大幅滑落50%,但由于缩小了LCD与CRT(传统显像管)价格差距,促进LCD产品推广,1996年便引发了新一波需求高峰,在日本厂商持续扩厂,加上韩国大企业急起直追之下,1997年底后进入另一波供大于求,直到1998年第四季开始复苏,由于LCD朝大尺寸发展,生产线由6片12.1英寸面板改为4片13.3英寸,产量赶不上需求,价格向上攀升长达一年之久,然而由于以来日韩扩厂,台湾新厂商加入,LCD价格已自高峰急速滑落。 2、高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 LCD产品制造涉及光学、半导体、电机、化工、材料等各项领域,上下游所需技术层面极广,技术障碍颇高,而由于成本竞争考虑,大型化面板产能规划已不可避免,因此设厂成本愈来愈高,投资规模快与芯片厂无分轩轾,例如台湾广达转投资生产TFT-LCD的广辉,林口一厂投资金额约550亿台币,可谓极度高资本密集产业,资金取得已成为重要课题。 3、材料种类繁多复杂、占产品成本比重大 LCD材料横跨光电、半导体、印刷制造等技术,不但种类多且领域不同,在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占整个成本约六成左右,因此若要确保原料来源及控制成本,必须深入经营,或采取策略联盟,或以转投资方式涉略,台湾因1998年后LCD面板厂商大举进入,创造了上游材料庞大商机,有志厂商逐渐进入。 复制得挺多嘛

3. 液晶显示屏是谁发明的

1.液晶是什么?( 液晶,liquid crystal )
液晶(Liquid Crystal,简称LC)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因为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20世纪中叶开始被广泛应用在轻薄型的显示技术上。
人们熟悉的物质状态(又称相)为气、液、固,较为生疏的是电浆和液晶(Liquid Crystal,简称LC)。液晶相要具有特殊形状分子组合始会产生,它们可以流动,又拥有结晶的光学性质。液晶的定义,现在已放宽而囊括了在某一温度范围可以是现液晶相,在较低温度为正常结晶之物质。而液晶的组成物质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也就是以碳为中心所构成的化合物。 同时具有两种物质的液晶,是以分子间力量组合的,它们的特殊光学性质,又对电磁场敏感,极有实用价值。
1888年,奥地利叫莱尼茨尔的科学家,合成了一种奇怪的有机化合物,它有两个熔点。把它的固态晶体加热到145℃时,便熔成液体,只不过是浑浊的,而一切纯净物质熔化时却是透明的。如果继续加热到175℃时,它似乎再次熔化,变成清澈透明的液体。后来,德国物理学家列曼把处于“中间地带”的浑浊液体叫做晶体。它好比是既不象马,又不象驴的骡子,所以有人称它为有机界的骡子.液晶自被发现后,人们并不知道它有何用途,直到1968年,人们才把它作为电子工业上的的材料.
液晶显示材料最常见的用途是电子表和计算器的显示板,为什么会显示数字呢?原来这种液态光电显示材料,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1]把电信号转换成字符、图像等可见信号。液晶在正常情况下,其分子排列很有秩序,显得清澈透明,一旦加上直流电场后,分子的排列被打乱,一部分液晶变得不透明,颜色加深,因而能显示数字和图象。
液晶的电光效应是指它的干涉、散射、衍射、旋光、吸收等受电场调制的光学现象。
一些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在一定温度或浓度的溶液中,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这就是液晶。液晶光电效应受温度条件控制的液晶称为热致液晶;溶致液晶则受控于浓度条件。显示用液晶一般是低分子热致液晶。
根据液晶会变色的特点,人们利用它来指示温度、报警毒气等。例如,液晶能随着温度的变化,使颜色从红变绿、蓝。这样可以指示出某个实验中的温度。液晶遇上氯化氢、氢氰酸之类的有毒气体,也会变色。在化工厂,人们把液晶片挂在墙上,一旦有微量毒气逸出,液晶变色了,就提醒人们赶紧去检查、补漏。
液晶种类很多,通常按液晶分子的中心桥键和环的特征进行分类。目前已合成了1万多种液晶材料,其中常用的液晶显示材料有上千种,主要有联苯液晶、苯基环己烷液晶及酯类液晶等。液晶显示材料具有明显的优点:驱动电压低、功耗微小、可靠性高、显示信息量大、彩色显示、无闪烁、对人体无危害、生产过程自动化、成本低廉、可以制成各种规格和类型的液晶显示器,便于携带等。由于这些优点。用液晶材料制成的计算机终端和电视可以大幅度减小体积等。液晶显示技术对显示显像产品结构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微电子技术和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 2.为什么叫液晶? 具结晶性的液体 ——液晶早在1850年,普鲁士医生鲁道夫

4. 液晶显示器谁发明的

液晶显示器原型抄发明袭人、现年69岁的美国人乔治·海尔迈耶。
稻盛基金会在新闻公报中说,海尔迈耶“在实现利用液晶的平板显示器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因此授予他本年度京都大奖。
海尔迈耶现为美国新泽西著名的通信公司Telcordia的名誉董事,上个世纪60年代,他最先将液晶应用到显示器领域,开发出液晶显示器原型。

5. 液晶显示器的发展历程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对于许多的用户而言可能是一个并不算新鲜的名词了,不过这种技术存在的历史可能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像。早在19世纪末,奥地利植物学家就发现了液晶,即液态的晶体,也就是说一种物质同时具备了液体的流动性和类似晶体的某种排列特性。在电场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排列会产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它的光学性质,这种现象叫做电光效应。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英国科学家在上世纪制造了第一块液晶显示器即LCD。今天的液晶显示器中广泛采用的是定线状液晶,如果我们微观去看它,会发现它特像棉花棒。与传统的CRT相比,LCD不但体积小,厚度薄(14.1英寸的整机厚度可做到只有5厘米),重量轻、耗能少(1到10 微瓦/平方厘米)、工作电压低(1.5到6V)且无辐射,无闪烁并能直接与CMOS集成电路匹配。由于优点众多,LCD从1998年开始进入台式机应用领域。
第一台可操作的LCD基于动态散射模式(Dynamic Scattering Mode,DSM),RCA公司乔治·海尔曼带领的小组开发了这种LCD。海尔曼创建了奥普泰公司,这个公司开发了一系列基于这种技术的的LCD。 1970年12月,液晶的旋转向列场效应在瑞士被仙特和赫尔弗里希霍夫曼-勒罗克中央实验室注册为专利。 1969年,詹姆士·福格森在美国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学(Ohio University)发现了液晶的旋转向列场效应并于1971年2月在美国注册了相同的专利。1971年他的公司(ILIXCO)生产了第一台基于这种特性的LCD,很快的替代了性能较差的DSM型LCD。
在1985年之后,这一发现才产生了商业价值,1973年日本的声宝公司首次将它运用于制作电子计算器的数字显示。LCD是笔记本电脑和掌上计算机的主要显示设备,在投影机中,它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它开始逐渐渗入到桌面显示器市场中。 一直以来,追求更完美的视觉享受都是我们桌面显示设备的目标,回顾显示技术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它都是围绕着同样一个主题-“追求更佳的人类肉眼视觉舒适性”!
作为近几年才突然新兴起的新产品,液晶显示器已经全面取代笨重的CRT显示器成为主流的显示设备。可是,液晶显示器的发展之路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一帆风顺。下面,我们与新老用户一起回顾一下LCD发展的艰辛曲折之路。
LCD早期发展(1986~2001)—过高成本抑制其发展之路技术不成熟的早期,LCD主要应用于电子表、计算器等领域。我们平时所说的LCD,它的英文全称为Liquid Crystal Display,直译成中文就是液态晶体显示器,简称为液晶显示器。
液晶是一种几乎完全透明的物质。它的分子排列决定了光线穿透液晶的路径。到20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给液晶充电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继而造成光线的扭曲或折射,由此引发了人们发明液晶显示设备的念头。
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设备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被称之为TN-LCD(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尽管是单色显示,它仍被推广到了电子表、计算器等领域。 机身薄,节省空间
与比较笨重的CRT显示器相比,液晶显示器只要前者三分之一的空间。
省电,不产生高温
它属于低耗电产品,可以做到完全不发热(主要耗电和发热部分存在于背光灯管或LED),而CRT显示器,因显像技术不可避免产生高温。
低辐射,益健康
液晶显示器的辐射远低于CRT显示器(仅仅是低,并不是完全没有辐射,电子产品多多少少都有辐射),这对于整天在电脑前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个福音。
画面柔和不伤眼
不同于CRT技术,液晶显示器画面不会闪烁,可以减少显示器对眼睛的伤害,眼睛不容易疲劳。
液晶显示器绿色环保,它的能源消耗相对于传统的CRT来说,简直是太小了(17''功率大概在65-12W之间);对于逐渐引起国人重视的噪音污染也与它无缘,因为它的自身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它不会产生噪音(对于那种喜欢一边使用电脑,一边有节奏的敲打显示器的用户发出的噪音,这里不予以考虑);液晶显示器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发热量比较低,长时间使用不会有烤热的感觉,这一点也是以前的显示器无可比拟的,以前的显示器可是宝贵,尤其是夏天,家里的空调、电扇都得为它服务给它降温。使用液晶显示器无形中为大气降了温,也为阻止日益升温的大气作贡献。同时减少辐射,降低环境污染。当然了,环保也不会少了辐射这个指数的,虽然我们不能说液晶显示器就完全没有辐射,但是相对于辐射大户CRT,以及日常家电的辐射来说,液晶显示器那一点点辐射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时代其实还是模拟时代,而未来的时代从发展趋势来看是数字时代。显示器智能化操作,数字控制、数码显示是未来显示器的必要条件。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必将全面取代模拟技术,LCD不久就会全面取代模拟CRT显示器。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讲液晶显示器的数字接口并不普及,还远远没有到应用领域。从理论上说,液晶显示器是纯数字设备,与电脑主机的连接也应该是采用数字式接口,采用数字接口的优点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可以减少在模数转换过程中的信号损失和干扰;减少相应的转化电路和元件;其次不需要进行时钟频率、向量的调整。
市场上大部分液晶显示器的接口是模拟接口,存在着传输信号易受干扰、显示器内部需要加入模数转换电路、无法升级到数字接口等问题。并且,为了避免像素闪烁的出现,必须做到时钟频率、向量与模拟信号的完全一致。
此外,液晶显示器的数字接口尚未形成统一标准,带有数字输出的显示卡在市面上并不多见。这样一来,液晶显示器的关键性的优势却很难充分发挥。
这个问题可能不是很好理解,我们举例子说明一下吧。使用过液晶显示器的人都知道液晶显示器很容易产生影像拖尾现象。
响应时间是液晶显示器的一个特殊指标。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指的是显示器各像素点对输入信号反应的速度,响应时间短,则显示运动画面时就不会产生影像拖尾的现象。这一点在玩游戏、看快速动作的影像时十分重要。足够快的响应时间才能保证画面的连贯。市面上一般的液晶显示器,响应时间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一般为40ms左右。不过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LCD和CRT的这个差距在逐渐的被弥补上,一款液晶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就已经缩短到了5ms.
从外形上看液晶显示器的外观轻巧超薄,与传统球面显示器相比,其厚度、体积仅是CRT显示器的一半(比如华硕的MS系列产品,其厚度更是达到了让人惊讶的1.65cm),大大减少了占地空间。
香港和东京是世界上液晶显示器普及率最高的地区,香港液晶显示器的出货量占到了显示器总出货量的七成。我们观察一下液晶显示器普及率高的地区就不难发现,这些地方大多是比较繁华,比较拥挤,生活水平比较高,而且写字楼、金融大厦林立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可谓是寸土寸金。显示器节省下来的空间的地皮价格远远高于液晶显示器和CRT显示器的差价。我国大陆的一些大城市的繁华区域也有向着这个方向发展的趋势。
这个问题其实是问您对显示器的用途。众所周知,由于液晶分子不能自已发光,所以,液晶显示器需要靠外界光源辅助发光。一般来讲140流明每平方米才够。有些厂商的参数标准和实际标准还存在差距。这里要说明一下,就是一些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器以往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当中,采用两灯调节,因此它们的亮度和对比度都不是很好。不过主流的桌面版本的液晶显示器的亮度一般都可以达到250流明到400流明,已经开始逐渐接近CRT的水平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把CRT和LCD摆放在一起的话,可以比较轻松的分辨出液晶显示器和普通的CRT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以及色彩饱和度的不同,但是就一般使用来说,这一点点差距并不会影响您的工作。
但是对于专业的美工等要求准确色彩的工作来说,液晶显示器还不能完全达到其工作的要求。

6. 液晶屏电脑什么时候发明的什么时候在中国上市的

液晶显示器原型发明人、现年69岁的美国人乔治·海尔迈耶。

稻盛基金会在新闻公报中说,海尔迈耶“在实现利用液晶的平板显示器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因此授予他本年度京都大奖。

海尔迈耶现为美国新泽西著名的通信公司Telcordia的名誉董事,上个世纪60年代,他最先将液晶应用到显示器领域,开发出液晶显示器原型。

1996年以后,韩国和中国台湾都投巨资建第三代的TFT-lcd生产线,内地从八十年代初就开始引进了TN-LCD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TN-LCD生产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引进和建立LCD生产线40多条,有LCD配套厂30余家, 其中不乏TFT-LCD生产线。

7. 液晶显示屏的液晶的诞生

要追溯液晶显示器的来源,必须先从“液晶”的诞生开始讲起。在公元1888年,一位奥地利的植物学家,菲德烈.莱尼泽(Friedrich Reinitzer)发现了一种特殊的物质。他从植物中提炼出一种称为螺旋性甲苯酸盐的化合物,在为这种化合物做加热实验时,意外的发现此种化合物具有两个不同温度的熔点。而它的状态介于我们一般所熟知的液态与固态物质之间,有点类似肥皂水的胶状溶液,但它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却具有液体和结晶双方性质的物质,也由于其独特的状态,后来便把它命名为“Liquid Crystal”,就是液态结晶物质的意思。不过,虽然液晶早在1888年就被发现,但是真正实用在生活周遭的用品时,却是在80年后的事情了。
公元1968年,在美国RCA公司(收音机与电视的发明公司)的沙诺夫研发中心,工程师们发现液晶分子会受到电压的影响,改变其分子的排列状态,并且可以让射入的光线产生偏转的现象。利用此一原理,RCA公司发明了世界第一台使用液晶显示的屏幕。尔后,液晶显示技术被广泛的用在一般的电子产品中,举凡计算器、电子表、手机屏幕、医院所使用的仪器(因为有辐射计量的考虑)或是数字相机上面的屏幕等等。令人玩味的是,液晶的发现比真空管或是阴极射线管还早,但世人了解此一现象的并不多,直到1962年才有第一本,由RCA研究小组的化学家乔.卡司特雷诺(Joe Castellano)先生所出版的书籍来描述。而与映像管相同的,这两项技术虽然都是由美国的RCA公司所发明的,却分别被日本的新力(Sony)与夏普(Sharp)两家公司发扬光大。

8. 世界上第一个液晶显示器是哪个国家生产的

TN-LCD 六十年代起,人们发现给液晶充电会改变它的分子排列,继而造成光线的扭曲或折射。经过反复测试,1968年,在美国发明了液晶显示器件,随后LCD液晶显示屏就正式面世了。然而从第一台LCD显示屏的诞生以来,短短30年,液晶显示器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七十年代初,日本开始生产TN-LCD,并推广应用;八十年代初,TN-LCD产品在计算器上得到广泛应用;在1984年,欧美国家提出TFT-LCD和STN-LCD显示技术之后,从八十年代末起,日本掌握了STN-LCD的大规模生产技术,使LCD产业获得飞速发展。

9. 最早的液晶平板电视,是谁发明的

夏普,全球液晶之父。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及本世纪初的前几年,国内好一点大一点的电视都是合资或进口的。国产还停留在只能产十几二十寸,用个两三年还没啥毛病的时代。加入世贸以后,日本人率先将他们的车企,电子电器打入中国本土,从而使得类似奇瑞,吉利,比亚迪等车业。海信,长城,长虹,康佳等电子电器品牌的崛起。说句实话,就是仿制品崛起了。研发的技术么,真的还是掌握在人家手里。所以说,这些发家起身的民族企业,真要感谢日本人。

十余年的市场竞争,廉价的国产,尤其是以华强北为首的“翻新机”“廉价机”的出现,终于使得大部分日系品牌走向低迷。类似索尼,东芝,松下等品牌还有其他领域可走,而基本只靠生产电视,手机的夏普濒临绝境,在台湾的面板生产线已经卖给富士康。

但百年夏普绝不是靠虚吹而走到现在的。目前不论是在日本本土,或者是全球范围,夏普依然是行业老大。目前国内产的索尼,东芝,松下等60寸和65寸的都是夏普屏,但都是夏普上一代的ASV低反射面板,和夏普60LX531面板一个档次。 X50采用的是目前业界最先进的四色面板技术,在色彩表达和对比度方面完全超越以往夏普自己的ASV面板。四色面板是夏普最新最好的技术,经过几年的测试和改进,现在已走进成熟。日本人不成熟的技术是不会浪费广告费的。目前只是自供60寸以上的高端机型。 目前60寸机型全部出自夏普位于日本大阪府堺市的第十代液晶面板工厂,这个工厂主要就是切割60,65,70寸液晶面板。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条十代线面板工厂,可以上网去搜搜看。 而且告诉你的是,夏普的产地有几个:佛山,烟台,南京,你想买哪个地方生产的呢?答案就是:佛山--富士康代工面板(SDP),烟台--冠捷代工面板(INX),南京--夏普自产的面板(X超晶)。(也就是说,国内的夏普面板最好的是南京产的X超晶面板,这种面板不论是显像还是寿命都是国产机无法比拟的,其余两家都是走市场的低端便宜货,质量跟海信康佳长虹等品牌差不多) 每样产品都有最专业的品牌,比如:相机=佳能,尼康。专业和民用的摄像广播器材=索尼。洗衣机=松下,三洋。冰箱=松下,樱花。空调=三菱,大金。电脑=富士通,NEC,索尼。等离子=先锋,日立,富士通,松下。 汽车=丰田,本田,马自达。以上所列出的都是全球级的知名企业。1953年日本自己第一台黑白电视机就是夏普制造,1973年全球第一块液晶显示屏是由夏普研发出来并使用在液晶计算器上面,第一台液晶电视以及现在全球最大108寸的液晶电视都是夏普制造。 看看东京最大,最现代化的电影城里面用来展示电影广告的电视全部是夏普108寸。 看看首都机场最大,最先进的T2和T3航站楼,里面的信息显示就是百万级得夏普108寸。 再看看世博会日本馆里面的显示墙,全部都是由夏普60大屏拼接而成。 最专业的电视机制造商,在这些地方你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如果你抵制日货,你可以不选择夏普。但如果你是想买60寸以上的大平板LED液晶电视,毫无疑问,不论从画质还是使用寿命方面来说,夏普就是不二选择。

10. 液晶显示器是谁发明的

SHARP公司发明 没有具体哪个人 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器出现在七十年代初,被称之专为TN型液属晶显示器(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八十年代,STN型液晶显示器(Super Twisted Nematic,超扭曲向列)出现,同时TFT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技术被提出。 补充: 1988年,世界上第一款14寸液晶显示器的研发正式上马。到1990年,夏普因为14寸彩色液晶TFT显示器的研发成就,获得德国AV最高荣誉的Eard Rhein Award (E.R大奖)。14寸彩色液晶显示器的研发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液晶显示器实用化的开端。

阅读全文

与液晶显示器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