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唐代著名陶瓷器
唐代主要著名的是青瓷与白瓷,其光洁如玉,蕙质秀雅在那个时代分别用“类冰、类雪”来形容。而相对于白瓷,唐时期的青瓷无疑在特色和艺术性上更为知名。
唐代无论青瓷、白瓷,其器型大多为日常生活需用的碗、盘、壶、罐、瓶等。碗一般较浅,有直口和45°角斜出口等多种形式,其共同特征是:口沿外部突出一周如唇状俗称唇口,圈足为平底或玉壁底,外部施釉不到底。壶最常见的是一种多棱形圆柱短流的执壶,壶腹一般为椭圆形或瓜棱形,壶柄为双排曲柄,壶口多为喇叭口,外部施釉不到底,底多为微微内凹的平底。与唐代书法艺术普及相关,唐代亦多有瓷砚制作。唐代瓷砚的足较多,更有镂孔圈足,砚面明显向上凸起。总之,唐代器型从总体上看,往往给人一种浑圆丰满稳重的感觉。
除了青、白瓷之外,唐代还有“釉下彩瓷”与“花瓷”等新品种,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彩陶器”也是唐代制瓷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三彩是唐代陶瓷工艺中一支独放异彩的鲜花。它虽是陶器,却与一般低温釉不同,其胎体用白色粘土制成,釉料用数种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如用氧化铜烧成绿色,氧化铁烧成黄褐色,氧化钴烧成蓝色。并用铅作釉的熔剂,利用铅在烧制过程中的流动性烧成黄、绿、天蓝、褐红、茄紫等各种色调,斑斓绚丽,颇能显示盛唐风采。唐三彩器型繁多,一般用做冥器。
❷ 陶艺是谁发明的
狂人刑良坤语录: “一百年来,全世界的陶艺都没有一点进步,到我这里才有了飞跃。在科学技术领域,只有发明创始人,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代大师。我就是这样的一代大师!”
一、狂人刑良坤其人其事
陶艺家,1955年出生于山东,成长于大连。
大男人——身板粗壮,性情豪爽,里外透明,不知伪装,敢想敢闯,底气足,脾气犟,拉弓不回头,行事无商量。
大浑人——做过农民、当过木匠、工厂钳工、电工、维修工,辞职做过个体、养花、卖花、搞收藏,做陶艺。
大情人——喜欢漂亮女孩,放言漂亮女人使他思维灵敏,是他事业发展的推力器。
大傻人——不惜倾家荡产、几度离婚,价值百万元藏品无偿捐献,又借钱拉债搞陶艺。正如他爱说的一句话“我赤脚的难道还怕你穿鞋的不成!”
大狂人——以20项陶瓷发明专利、2万余件陶艺作品成为世界陶王而被称为大名人;爱放狂言,比如:全世界最好的陶艺在我家、世界上比我聪明的人太少了、陶艺成功只能靠我,我应该得诺贝尔奖等等。
大怪人——他很富有,起码也是亿万富翁,但是他又很穷,曾经四处行讨。有老外出1300万元买他的作品,他理都不理。他的作品只送不卖,爱朋友不爱钱。
想得诺贝尔奖的陶艺“怪人”
邢良坤,圈内圈外知道他的人不少,评价却很不同——
“邢良坤?他是个农民!结了四次婚,文化低,才念了五年书。”
“他啊,绝对是个天才!就冲着那20多项专利发明,两万多件陶艺作品,称他为世界陶王绝不为过!”
“这小子,桀骜不驯,像匹野马;还特别能吹,敢说大话。”
……
就是这么个褒贬不一的邢良坤烧出的陶,被主要收藏古代作品、基本不收现当代陶艺家的作品的故宫博物院破例收藏,而且收藏了两回。1994年,邢良坤在北京美术馆搞展览,当时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他的11件作品,4年以后,又收藏了他的15件作品。
在陶艺界,邢良坤是个异类,但你又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甚至不能将他当作常人来看待。在研究硅酸盐的陶瓷领域,他取得了20项发明专利,获得大世界吉尼斯科研成果之最,并运用他的专利创作出2万多件令人叹为观止的陶艺作品。在辽宁省博物馆、旅顺博物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日本丸龟美术馆、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以及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他的作品。
印象中搞艺术的人都喜欢晚睡晚起,所以当我们约定邢良坤早上8点来宾馆接我们的时候,觉得很过意不去。
“我每天早上5点起床,现在已经照料好我的花草和鱼儿啦。”邢良坤一见我们就噼里啪啦地说开了。
坐上他的三菱吉普,车子跑得飞快。“开车就得像我这样,反应灵敏,伸缩自如啊。我不吹牛,我开了19年的车,大小事故没有出过。”邢良坤的嗓门又粗又大。这是个一见面便让人印象深刻的人,原因之一是他的语不惊人誓不休,之二是他令人震惊的自信心。只要你不追究他的鲁莽,这个山东大汉的直率还是很可爱的。他在接受媒体访问的时候总是说:“我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这一辈子什么都学过,就是没有学会说假话。”
百年陶艺有了飞跃
“这个吊球是我刚学陶艺的时候烧的,里面是五层吊着,层层都有活环死扣,一层层包起来的。直到现在它还是个世界之谜。”
“再看这个,三个泥条顶起来一个球,球体也是泥条,里边还带个中心塔尖。制陶的人都知道,它不符合常规,因为泥条不能多层连接。但是它就是层层连接,还不带裂的,你想仿制也仿制不了。”
邢良坤既非学院派,也非民间艺匠,却在制陶工艺方面,独创出了火焰定位、悬空陶塑、无接面陶塑、泥条多层连接、多层转心瓶、多层吊球等被业内认为是“不可能”的高难度现代制陶技艺。仅5年的时间,他在釉的配制上又开创了立体开片釉、套彩珍珠釉、红天目、多彩网釉、釉面开片等,多色立体开片更是打破了制陶史上千年的沉默。
“一百年来,全世界的陶艺都没有一点进步,到我这里才有了飞跃。在科学技术领域,只有发明创始人,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代大师。我就是这样的一代大师!”邢良坤有点狂。
像我这样聪明的人太少了
跟陶瓷打交道之前,邢良坤都干了些什么?
“5岁开始流浪,做过农民、木匠、工人,刷厕所、掏粪、扫大院、做装卸,什么活没干过?”这段很长的艰苦岁月,极大地磨炼了他的毅力。而邢良坤这个奇人,也就是有本事做到每干一行都是最出色的。“我在工厂里,车、钳、铣、铆、电焊、钳工、木工、维修,都是第一流的。这就是我的脾气,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
邢良坤说过,不敢破釜沉舟的人永远成不了大器。他的第一次“破釜沉舟”是养君子兰。你不得不佩服他,之前对花一窍不通的人,后来成了“花迷”、“花痴”,而且他养的君子兰就是比别人好,不光是在大连,整个东北三省,他是公认的养君子兰的一把好手。去年开始,邢良坤又喜欢上了养鱼。现在他家里,养着好几大缸的鱼。经常有人将快死的花草鱼儿送到他这儿,经过他的照料都会奇迹般地复活。他可以为抢救一条鱼一夜都不睡觉。他觉得自己和花鸟虫鱼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沟通,他懂得它们的心思。
“我的性格很粗野,一看就是傻大黑粗的人。可是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我细。整个家庭的管理,小到一根针一根线,大到整栋楼房,你找不着一个有碰疤的地方,只要一坏马上修,因为我这个家里不允许有一点毛病,有一点坏的东西。”
“什么都不爱好的人活到50岁都很难,爱好得越多,他的生命就越长。为什么?他爱好的时候,他在用脑子啊。”
邢良坤喜欢“吹牛”,侃起来是海阔天空,滔滔不绝。他觉得世界上干事情认真的人太少了,像他这样聪明的人也太少了。
我必须成功!我从不给自己留后路!
靠卖兰花赚了七八百万,邢良坤第一次破釜沉舟就成了大富翁,邢良坤第二次破釜沉舟则是将手中的钱全部换成了陶瓷、古董和家具。他开始专心致志地研究起陶艺来。1989年,他举办了自己收藏的日本古陶展,有人要高价收购他的全部藏品,他不为所动,却将1300多件珍品悉数捐给了辽宁省博物馆。他说:“多好的藏品,也是别人的,我已经研究透了,我要烧陶,要把邢良坤三个字写进陶艺史。”于是,邢良坤又开始了第三次的破釜沉舟。
在此后的五年里,邢良坤日夜围着陶土和窑炉转,捏陶坯、烘水分、进窑炉……他每天工作20多个小时,经历了上万次的失败,得出了自己的沾釉、水分处理、胚的湿度、进窑的烟雾度等参数。每天邢良坤要烧4窑炉,用掉三四罐50公斤的液化气,捏掉4吨的泥巴,一年下来,“烧”掉的人民币少说也有两三百万。烧到最后,饭店也顶出去了,老婆也跑了,连吃面条的钱都没有了,邢良坤又回复到倾家荡产。
“那个时候可苦了,”模特出身的傅美是他现在的妻子,是这个有着二十来号人的陶艺研究所的总管。“夏天要在1000多度的窑边呆着,简直是遭罪。而冬天又特别地冷,手脚都冻僵了。”说到邢良坤,傅美却是一脸地幸福:“他呀,就像一个大小孩,最喜欢那种亮丽抢眼的衣服,和他的脾气一样,也和他的烧出来的陶瓷颜色一个样。”
“人生最大的乐趣不是占有,而是创造!在英国的时候,经常看到白发苍苍的八十岁老人还在那么认真地工作,很感动。我把那种精神学过来了,人活着就是一种精神,精神垮了什么都完了。”
我的作品都是国宝,只送不卖!
烧窑就是烧钱,但是邢良坤从未出售过一件作品,所以现在的他其实是过着行讨的生活。从1989年至今,很多人无私地资助过邢良坤,如果没有这些人,别说烧窑,就是全家人吃饭都成
问题。邢良坤说,为了这些人,他必须成功,他的作品一件也不卖,都要以捐赠的形式回馈人类社会。
在致力于陶艺创作的同时,邢良坤还担任着沈阳鲁迅美术学院的客座教授、南京博物馆研究员。他的业余爱好是溜车,他喜欢开车,开得飞快,最希望的是可以驾车四处旅行,但不是现在。他有三个孩子,他的技艺不传给他们,他要将这些技艺传给更多的人。
“科学家不就是人类的财富吗,我要为人类作贡献。我的最终目标,就是在全世界不管哪个角落建造世界最大的博物馆。我要将自己所有的作品全部捐献给人类,让人们看到我们这一代艺术家奋斗的历程。其次,还要办一所最高级别的陶艺教学基地,让人们自由学习,自由发展。”
二、狂人邢良坤和他的陶艺品
除了满地的陪葬品,剩下的才是万里挑一的精品
你见过人力与神力交互而成的艺术品吗?“邢陶”就是人力创造与天然神力交互而成的艺术品。在这里,用传统陶艺的语言解释它似乎有些苍白。一些专家说,“邢陶”是三分人工七分神力的熔铸与再造;一些专家则说,“邢陶”是大自然奇特创造力与生命智慧的萃取。“邢陶”的神奇张力让人们目瞪口呆。你看,泥土与神思在艺术家的手下未曾脱胎入炉先有一变;继尔在火力与魔法般的釉彩的幻化中又是一变;及待千烘万烤热度消失,又骤然生化出千奇百怪的“造物”,令观者目瞪口呆惊叹不已。
吊球陶塑 瀑布红瓶
“邢陶”的神奇魅力博得了海内外博物馆界、艺术界的连连喝彩;“邢陶”的收藏竟然改变了一些博物馆多少年来近乎“苛刻”的收藏规矩。
几年前,北京故宫博物院曾经派出以朱诚如和杨新为首的堪称中国一流的收藏专家到辽宁大连市邢良坤陶艺研究所,对“邢陶”作品进行“史无前例”的鉴定、收藏。杨新副院长不无感慨地说,北京故宫博物院作为国家博物馆,主要收藏古代作品,基本不收藏现代陶艺家的作品;收藏邢良坤的作品是首例。1994年邢良坤在北京美术馆展览时我们发现了他,当时收藏的是11件作品,4年后我们又破例收藏了15件。现在国内搞陶艺的人不少,但大多数人还是跳不出传统的圈子,邢良坤算是国内具有前卫意识的陶艺代表。他最大的特点是敢创新,有突破,比如他的釉彩、造型设计等都有创新,像他的瀑布红、珍珠套彩釉、立体开片釉等,以前我是没见过……
泥条连接陶塑 球体陶塑
著名书画家关山月先生在中国美术馆观看了邢良坤的陶艺作品后,挥笔题写了“绝世天珍”4个大字;中国当代陶艺界学者、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李砚祖写下了《当惊世界殊》的评论文章,盛赞邢良坤的陶瓷艺术。
几年来,邢良坤的陶艺作品在中国美术馆、日本中津万象园丸龟美术馆、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等海内外著名艺术殿堂展览后,引起了海内外艺术界的强烈反响,“邢陶”已成为海内外人士收藏的珍宝。
窑变开片茶道碗 釉里红开片茶道碗
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馆长柯玫瑰撰文向世界介绍中国陶艺大师邢良坤。柯玫瑰说,邢良坤运用他曾当过锅炉工的经验建起了自己的窑炉,发现了风与火的最佳配置。多次失败以后,他终于掌握了立体开片技术。柯玫瑰评价说,“传统的技术曾使中国艺术家在陶艺界沉默了几百年,然而邢良坤却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破例聘请中国陶艺家邢良坤为该馆远东地区客座教授。
珍珠开片茶道碗 流淌红釉茶道碗
有人说邢良坤似乎有些“狂”,沉浸在陶艺王国之中的邢良坤“狂”得可爱。“邢陶”在日本展览引起轰动时,邢良坤在展览会上口吐“狂言”:我可以把日本陶艺家的制作过程“倒背”,而我的作品你要是讲出一个制作过程来,我就把我的房子和我的20项发明专利全部赠送给你。邢良坤的这番讲话在日本电视台播放后,但却没有人能站出来和这位来自中国的陶艺“大侠”打擂。邢良坤说,我的作品可以装满一个半卢浮宫。有一天我的作品会在全世界的博物馆里面收藏。
对不对??昨天电视里还公布他牛皮吹大了!!有人挑战成功了!!!
❸ 陶瓷的创始人是谁
中华向号瓷之国,景德镇历称瓷之都。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而景德镇又是这个瓷器之国的代表。外国人的瓷器称中国之名,又是瓷器之称。
莹莹白玉瓷,漫漫瓷都路。作为被人武称为“瓷都”的景德镇,制瓷历史悠久。 史书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镇古代叫新平镇)。早在汉代,当时的这个地区就已可能在商周原始瓷器的基础上,烧制出器表施有釉的“青瓷器”。这样,景德镇地区的制瓷历史已有两千年。
史书上的景瓷生产
据有关史料记载,汉代以后的景德镇地区,已有各种各样的瓷器生产。晋代时,有个叫赵慨的人,曾为当时景德镇地区瓷器质量的提高作出过巨大贡献,因而被后世人尊称为"师主",历朝立庙祭祀。到了3公元583年,南朝的皇帝陈叔宝为了造豪华的庭台楼阁,下诏令要这里窑户烧造雕镂精巧的陶瓷柱 ,以供皇家使用。隋代,隋炀帝又要这里造"狮象大兽"两座献给皇宫。这说明当时的景德镇地区制瓷业已有相当的技艺水平,瓷器产品有了较大的影响。
强盛的唐帝国建立之后,高祖李渊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当时又叫昌南镇的景德镇地区瓷业生产有了更大的发展,出了两 个出名的制瓷人物,一个叫陶玉,一个叫霍仲初,他们所造的瓷器"莹如玉""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送到京都出售,被称为"假玉器",轰动市场,皇帝下令作贡品,"于是昌南瓷名天下"。
❹ 陶瓷是谁发明的
上古时代已有远古人类发明并开始使用陶器了,至于陶瓷于哪年被谁发明无从考证。
陶瓷发明及发展历程如下:
商周时期是从陶器过渡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发生发展阶段。当时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岭土做胎子的原料,这一方面提高了烧成温度,使胎质坚致,不渗水;另一方面也使胎子的颜色由深变浅,提高了洁自度。器表施一层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温釉,经过1200.c以上高温烧制后,胎釉结合在一起,使器物具备了瓷器的条件。但当时制作工艺水平低下,胎中还是有一定量的铁成分,在略低的温度中烧结,颜色较深,透光性较差。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东汉时期原始青瓷制作精细,胎多为灰白色,施釉方法已改为浸釉法,生活日用器如碗,盘。罐。盘口壶等成为主流。东汉青瓷在造型和装饰上与原始青瓷很相似,但是在胎釉的化学组成以及烧成温度等方面则有本质的不同。东汉青瓷胎质致密坚硬,胎色多为灰白或淡青灰色,瓷化程度较高,敲击声音清脆。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紧密,仅个别有剥釉,积釉现象;釉色青绿,也有些为青黄,但釉面匀净。
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为普及,瓷器烧造技术迅速发展。瓷制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玩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壶,罐等各种器皿,几乎无所不备。五代时的陶瓷造型则较多地沿袭了唐代风格。
(4)唐发明陶扩展阅读:
陶瓷的保养
1、 日常清洁可用家用洗洁精。
2、 用肥皂加少许氨水或先用等量亚麻子与松节油的混合物,去污性更强,可将瓷砖擦的更有光泽。
3、 如将浓茶或墨水等染色性强的液体洒在砖上面,应立即擦洗干净。
4、 定期为抛光砖打蜡,取得持久保护作用,时间间隔2—3个月为宜。
5、 如砖面出现少许划痕,在划痕处涂牙膏,用柔软的干布用力擦拭可以把划痕擦干净。
❺ 陶器是由谁发明的
没有谁发明一说,只能说人们在方便生活的使用中慢慢形成的,陶器历史悠久,版在新石器时代就权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
陶器是指以粘土为胎,经过手捏、轮制、模塑等方法加工成型后,在800—1000℃高温下焙烧而成的物品,坯体不透明,有微孔,具有吸水性,叩之声音不清。陶器可区分为细陶和粗陶,白色或有色,无釉或有釉。品种有灰陶、红陶、白陶、彩陶和黑陶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早在商代,就已出现釉陶和初具瓷器性质的硬釉陶。陶器的表现内容多种多样,动物、楼阁以及日常生活用器无不涉及。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❻ 唐朝发明什么和筒车陶瓷器中什么最为有名什么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
唐朝的时候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这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陶瓷也中最有名的就是唐三彩和秘色瓷。当时的长安和洛阳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❼ 陶瓷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陶器和瓷器是抄分开的,袭陶瓷是总称。
①距今5000-6000年,人类进入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出现了彩陶文化。所以陶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②早期的瓷器不过是一种釉陶,又称原始青瓷。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商代出土的原始青瓷,也就是釉陶。
③东汉末期出土有釉色光亮、质地纯净的青瓷器。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
④唐代制瓷业已成为独立生产部门,有越窑青瓷、邢窑白瓷等。唐晚期,长沙铜窑首创釉下彩绘。
⑤清代康熙年间,粉彩瓷器发展,雍正时达到鼑峰。
希望能帮助到你!
❽ 陶瓷是谁发明的
陶瓷不是某个个复人发明的,它是人类制进化发展过程中无意发现的产物,人类学会了用火来防御、用火来烧烤食物,在用火过程中发现了火周围的黏土烧后变得坚硬,即用这种方式烧制陶的工具、物品和器皿,这就诞生了陶器,陶器和瓷器是两码事,陶是用黏土烧制出来的,瓷是用瓷土(石)烧制出来的,各有各的特性,陶的诞生距今约12000年(国外考古发现),原始瓷的诞生距今3000年(国内考古发现),中国是瓷器的发明国,早在商代就有原始青瓷了,但真正意义的瓷是距今700年的南宋末期至元代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它是以高岭土为原料生产的瓷器,所以它是瓷器的老祖宗,现在也是古瓷造假的老祖宗。陶器的老祖宗在全球各地。
❾ 陶瓷的发明人是谁啊
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陶瓷的发明和发展更具有独特的意义,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有着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技术特点。英文中的"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早在欧洲人掌握瓷器制造技术一千多年前,汉族就已经制造出很精美的陶瓷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陶器的国家之一,而中国瓷器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近百年来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陶瓷品种。它们不再使用或很少使用粘土、长石、石英等传统陶瓷原料,而是使用其他特殊原料,甚至扩大到非硅酸盐,非氧化物的范围,并且出现了许多新的工艺。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文献已将“Ceramic”一词理解为各种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的通称。因此陶瓷的含义实际上已远远超越过去狭窄的传统观念了。
在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汉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汉族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
历史陶瓷烧制的地方
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夏朝以前
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以彩陶来标志其发展的。其中有较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肃发现的稍晚的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等等,解放后在西安半坡史前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叹为观止。相传尧传天下于舜,舜传天下于夏禹,禹则传给其子,开始了所谓的 “家天下”。夏传至桀,暴虐无道,商汤将之放遂,自立为帝,所以以征讨得天下者,自汤开始。商得天下后统治达六百余年(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前后),一直到纣王。后被武王征伐,纣王自杀,于是天下归于周。周朝的统治时期大致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事实上的有效统治在公元前771 年就已结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称为战国时期,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崛起,大一统之中国开始,但秦王朝只持续到公前206年,就被汉朝所取代。在这千数百年间,除日用餐饮器皿之外,祭祀礼仪所用之物也大为发展。
汉朝
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间的汉朝,艺术家和工匠们的创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属为主,陶器受到了更为确切的重视。在这一时期,烧造技艺有所发展,较为坚致的釉陶普遍出现,汉字中开始出现“瓷”字。同时,通过新疆、波斯至叙利亚的通商路线,中国与罗马帝国开始交往,促使东西方文化往来交流,从此一时期的陶瓷器物中也可以看出外来影响的端倪。佛教也至此时传入我国。
六朝时期
六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兴起的佛教艺术对陶瓷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显痕迹。公元581年隋朝夺取了权力,结束了长期的南北分裂局面,但它只统治到公元618年就被唐所取代。
唐朝
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70年)被分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陶瓷的工艺技术改进巨大,许多精细瓷器品种大量出现,即使用当今的技术鉴测标准来衡量,它们也算得上是真正的优质瓷器。唐末大乱,英雄竟起,接踵而来的是一个朝代争夺局面,即五代,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公元960年。连年战乱中却出现了一个陶瓷新品种——柴窑瓷(萧窑),质地之优被广为传颂,但传世者极为罕见。
宋朝
陶瓷业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开始对欧洲及南洋诸国大量输出。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窑在全国各地兴起,产品在色品种日趋丰富。由于东北的(辽)契丹族和(金)女真族的入侵,宋的统治者被迫南迁,再后则被蒙古族所灭。公元1280年,元朝建立,枢府窑出现,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陶瓷产业中心,其名声远扬世界各地。景德镇生产的白瓷与釉下蓝色纹饰形成鲜明对比,青花瓷自此起兴文化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也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明朝
明朝统治从1368年开始,直到1644年。这一时期,景德镇的陶瓷制造业在世界上是绝对最好的,在工艺技术和艺术水平上独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此外,福建的德化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磁州窑也都以各自风格迥异的优质陶瓷蜚声于世。随着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的自杀身亡,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从吴三桂召满清大军入关到1911年清室覆灭,满清统治垂二百余年。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认为是整个清朝统治下陶瓷业最为辉煌的时期,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的产品多有出现,各种颜色釉及釉上彩异常丰富。到清代晚期,政府腐败,国运衰落,人民贫困,中国的陶瓷制造业日趋退化。
民国时期
民国成立以后,各地相继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机构,但产品除沿袭前代以外,就是简单照搬一些外国的设计,毫无发展可言。民国初,军阀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曾特制了一批“洪宪”年号款识的瓷器,这批瓷器在技术上不可谓不精,以粉彩为主,风格老旧。由于内战频仍,外国入侵,民不聊生,整个陶瓷工业也全面败落,直到新中国建立以前,未出现过让世人注目的产品。
编辑于 2015-12-07
TA的回答是否帮助到你了?
能够帮助到你是知道答主们最快乐的事啦!
有帮助,为TA点赞
无帮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3个回答
钧瓷盛世国礼,坪山钧瓷非遗传承基地
如何能买到好的钧瓷,找到有价值的作品呢?钧瓷禹州坪山钧瓷用心做瓷,钧瓷创新代表企业,好口碑,坪山制
禹州坪山钧窑有限公司广告
陶瓷餐具十大名牌有哪些?陶瓷餐具十大名牌京东精品厨具,实力..
陶瓷餐具十大名牌京东精品厨具,内外兼修,处处细节,精益求精,不一般的厨具不一般的生活!
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广告
评论
留下评论,万一火了呢
— 你看完啦,以下内容更有趣 —
工业陶瓷加工_专业陶瓷解决方案_值得信赖!
方寸智造厂家直销,多年专注于非标准先进陶瓷及其它超硬脆材料的工业精密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一站式满意解决方案,欢迎咨询
广告2019-11-08
陶瓷是谁发明的?
上古时代已有远古人类发明并开始使用陶器了,至于陶瓷于哪年被谁发明无从考证。 陶瓷发明及发展历程如下: 商周时期是从陶器过渡到瓷器的渐进阶段,也是原始青瓷的发生发展阶段。当时有一部分陶器用高岭土做胎子的原料,这一方面提高了烧成温度,使胎质坚致,不渗水;另一方面也使胎子的颜色由深变浅,提高了洁自度。器表施一层用草木灰和瓷石配合而成的高温釉,经过1200.c以上高温烧制后,胎釉结合在一起,使器物具备了瓷器的条件。但当时制作工艺水平低下,胎中还是有一定量的铁成分,在略低的温度中烧结,颜色较深,透光性较差。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东汉时期原始青瓷制作精细,胎多为灰白色,施釉方法已改为浸釉法,生活日用器如碗,盘。罐。盘口壶等成为主流。东汉青瓷在造型和装饰上与原始青瓷很相似,但是在胎釉的化学组成以及烧成温度等方面则有本质的不同。东汉青瓷胎质致密坚硬,胎色多为灰白或淡青灰色,瓷化程度较高,敲击声音清脆。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紧密,仅个别有剥釉,积釉现象;釉色青绿,也有些为青黄,但釉面匀净。 瓷器的使用在唐代更为普及,瓷器烧造技术迅速发展。瓷制的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玩具、乐器以及实用的瓶,壶,罐等各种器皿,几乎无所不备。五代时的陶瓷造型则较多地沿袭了唐代风格。 (9)唐发明陶扩展阅读: 陶瓷的保养 1、 日常清洁可用家用洗洁精。 2、 用肥皂加少许氨水或先用等量亚麻子与松节油的混合物,去污性更强,可将瓷砖擦的更有光泽。 3、 如将浓茶或墨水等染色性强的液体洒在砖上面,应立即擦洗干净。 4、 定期为抛光砖打蜡,取得持久保护作用,时间间隔2—3个月为宜。 5、 如砖面出现少许划痕,在划痕处涂牙膏,用柔软的干布用力擦拭可以把划痕擦干净。 参考资料:网络-陶瓷
5赞·4,109浏览2019-08-27
瓷器的发明者是谁?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 中国首先发明和使用的用高岭土等烧制而成的传统工艺、日用品。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在制陶工艺发展的基础上,于35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创造出了原始瓷器。经过长期的改进,在公元 2世纪的汉代末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以后,瓷器由中国传播到其他国家,中国在世界上博得“瓷之国”的称号。 在长期制陶烧瓷的实践中,对原料的选择,坯泥的淘洗,器物的成型,施釉直至烧窑等技术,都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形成完整的工艺体系。到东汉晚期,终于烧成了成熟的青瓷。中国瓷器的出现,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20赞·253浏览2019-01-22
陶瓷是谁发明的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从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干后,用火烧出来的,是泥与火的结晶。我们的祖先对粘土的认识是由来已久的,早在原始社会的生活中,祖先们是处处离不开粘土,他们发现被水浸湿后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晒干后变得坚硬起来。对于火的利用和认识历史也是非常远久的,大约在205万年至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代,就开始用火了。先民们在漫长的原始生活中,发现晒干的泥巴被火烧之后,变得更加结实、坚硬,而且可以防水,于是陶器就随之而产生了。陶器的发明,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从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来看,陶器中的精品有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1万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红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壳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还有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产迅猛发展,制陶业趋于没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种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如宋、辽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壶、琉璃、法花器及广东石湾的陶塑等,都是别具一格,倍受赞赏。 但是陶器始终是文明初级阶段的低级产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注定了它逐渐被历史淘汰的命运。 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亨有盛誉的中华古瓷,已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里的明珠,也将越来越广泛地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的研究对象,并受到广大收藏家和陶瓷爱好者的珍重。 中国瓷器的发明和发展,是有着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成熟逐步发展的过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再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期终于摆脱了原始瓷器状态,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共330多年的发展,到了唐朝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如北方邢窑白瓷“类银类雪”,南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形成“北白南青”的两大窑系。同时唐代还烧制出雪花釉、纹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贴花装饰等品种。 宋代是我国瓷器空前发展的时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局面,瓷窑遍及南北各地,名窑迭出,品类繁多,除青、白两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绘瓷纷纷兴起。举世闻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产品为世所珍。还有耀州窑、湖田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磁州窑等产品也是风格独特,各领风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好局面,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元代在景德镇设“浮梁瓷局”统理窑务,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烧制出大型瓷器,并成功地烧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红及枢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烧制成功,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宋、金时战乱后遗留下来的南北各地的主要瓷窑仍然继续生产,其中龙泉窑比宋时更加扩大,其中梅子青瓷是元代龙泉窑的上乘之作。还有“金丝铁线”的元哥瓷,应是仿宋官窑器之产物,也是旷世希珍。 明代从洪武35年开始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厂”,200多年来烧制出许许多多的高、精、尖产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铜红釉、成化的斗彩、万历五彩等都是希世珍品。御窑厂的存在也带动了民窑的进一步发展。景德镇的青花、白瓷、彩瓷、单色釉等品种,繁花似锦,五彩缤纷,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还有福建的德化白瓷产品都十分精美。 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发展臻于鼎盛,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景德镇瓷业盛况空前,保持中国瓷都的地位。康熙时不但恢复了明代永乐,宣德朝以来所有精品的特色,还创烧了很多新的品种,并烧制出色泽鲜明翠硕、浓淡相间,层次分明的青花。郎窑还恢复了失传200多年的高温铜红釉的烧制技术,郎窑红、缸豆红独步一时。还有天兰、洒兰、豆青、娇黄、仿定、孔雀绿、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时创烧的珐琅彩瓷也闻名于世。 雍正朝虽然只有13年,但制瓷工艺都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雍正粉彩非常精致,成为与号称“国瓷”的青花互相比美的新品种。 乾隆朝的单色釉、青花、釉里红、珐琅彩、粉彩等品种在继承前新的基础上,都有极其精致的产品和创新的品种。 乾隆时期是我国制瓷业盛极而衰的转折点,到嘉庆以后瓷艺急转直下。尤其是道光时期的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力衰竭,制瓷业一落千丈,直到光绪时稍微有点回光返照,但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清王朝寿终正寝。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古陶瓷发展史,并至此落
25赞·1,114浏览2016-03-10
瓷器的发明人是谁?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 中国首先发明和使用的用高岭土等烧制而成的传统工艺、日用品。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制造和使用陶器。在制陶工艺发展的基础上,于3500多年前的商代中期,创造出了原始瓷器。经过长期的改进,在公元 2世纪的汉代末期,烧制出成熟的青瓷。以后,瓷器由中国传播到其他国家,中国在世界上博得“瓷之国”的称号。 在长期制陶烧瓷的实践中,对原料的选择,坯泥的淘洗,器物的成型,施釉直至烧窑等技术,都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形成完整的工艺体系。到东汉晚期,终于烧成了成熟的青瓷。中国瓷器的出现,是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16浏览2020-04-02
陶瓷是谁发明的?
陶瓷不是某个个人发明的,它是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无意发现的产物,人类学会了用火来防御、用火来烧烤食物,在用火过程中发现了火周围的黏土烧后变得坚硬,即用这种方式烧制陶的工具、物品和器皿,这就诞生了陶器,陶器和瓷器是两码事,陶是用黏土烧制出来的,瓷是用瓷土(石)烧制出来的,各有各的特性,陶的诞生距今约12000年(国外考古发现),原始瓷的诞生距今3000年(国内考古发现),中国是瓷器的发明国,早在商代就有原始青瓷了,但真正意义的瓷是距今700年的南宋末期至元代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它是以高岭土为原料生产的瓷器,所以它是瓷器的老祖宗,现在也是古瓷造假的老祖宗。陶器的老祖宗在全球各地。
42赞·562浏览
瓷器的种类有哪些?瓷器的种类价格?区别
瓷器的种类, 瓷器如果保养不当,会严重危害瓷器,不利于瓷器的种类长久保存特别是瓷器精品,更应该精心保养。瓷器的种类的保养必须遵循轻拿轻放,小心谨慎
❿ 隋唐陶瓷的发明对现在陶瓷发展的影响
中国瓷器的发明和发展,是有着从低级到高级,从原始到成熟逐步发展的过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国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再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到东汉时期终于摆脱了原始瓷器状态,烧制出成熟的青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共330多年的发展,到了唐朝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的进步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如北方邢窑白瓷“类银类雪”,南方越窑青瓷“类玉类冰”。形成“北白南青”的两大窑系。同时唐代还烧制出雪花釉、纹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贴花装饰等品种。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於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唐三彩种类很多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具、家具、房屋,甚至装骨灰的壶坛等等。大致上较为人喜爱的是马俑,有的扬足飞奔,有的徘徊伫立,有的引颈嘶 ,均表现出栩栩如生的故种姿态。至於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武将、胡俑、天王,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等级,刻画出不同的性格和特徵;贵妇面部丰圆,梳成各式发髻,穿著色彩鲜艳的服装,文官彬彬有礼,武士刚烈勇猛,胡俑高 深目、天王怒目威武、雄壮气概,足为我国古代雕塑的典范精品。
唐代经济的繁荣发展,政治的长期稳定和民族意志的高昂,是唐代的各个方面无不空前的繁荣和提高,陶瓷艺术最能表达这种盛唐气象的就是唐三彩釉陶。三彩陶俑和三彩陶器,就是制造它的那个时代的艺术记录和唐人生活情趣的风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