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存储技术发展历史
最早的外置存储器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为了解决人口普查的需要,霍列瑞斯首先把穿孔纸带改造成穿孔卡片。
他把每个人所有的调查项目依次排列于一张卡片,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在相应项目的位置上打孔。在以后的计算机系统里,用穿孔卡片输入数据的方法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数据处理也发展成为电脑的主要功能之一。
2、磁带
UNIVAC-I第一次采用磁带机作外存储器,首先用奇偶校验方法和双重运算线路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并最先进行了自动编程的试验。此时这个磁带长达1200英寸、包含8个磁道,每英寸可存储128bits,每秒可记录12800个字符,容量也达到史无前例的184KB。从 此之后,磁带经历了迅速发展,后来广泛应用了录音、影像领域。
3、软盘(见过这玩意的一定是80后)
1967年 IBM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张“软盘”,直径32英寸。随着技术的发展,软盘的尺寸一直在减小,容量也在不断提升,大小从8英寸,减到到5.25英寸软盘,以及到后来的3.5英寸软盘,容量却从最早的81KB到后来的1.44MB。在80-90年代3.5英寸软盘达到了巅峰。直到CD-ROM、USB存储设备出现后,软盘销量才逐渐下滑。
4、CD
CD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光盘、光碟,诞生于1982年,最早用于数字音频存储。1985年,飞利浦和索尼将其引入PC,当时称之为CD-ROM(只 读),后来又发展成CD-R(可读)。因为声频CD的巨大成功,今天这种媒体的用途已经扩大到进行数据储存,目的是数据存档和传递。
5、磁盘
第一台磁盘驱动器是由IBM于1956年生产,可存储5MB数据,总共使用了50个24英寸盘片。到1973年,IBM推出第一个现代“温彻斯特”磁盘驱动器3340,使用了密封组件、润滑主轴和小质量磁头。此后磁盘的容量一度提升MB到GB再到TB。
6、DVD
数字多功能光盘,简称DVD,是一种光盘存储器。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荷兰飞利浦公司的研究人员开始使用激光光束进行记录和重放信息的研究。1972年,他们的研究获得了成功,1978年投放市场。最初的产品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激光视盘(LD,Laser Vision Disc)系统。它们的直径多是120毫米左右。容量目前最大可到17.08GB。
7、闪存
浅谈存储器的进化历程
闪存(Flash Memory)是一种长寿命的非易失性(在断电情况下仍能保持所存储的数据信+息)的存储器。包含U盘、SD卡、CF卡、记忆棒等等种类。在1984年,东芝公司的发明人舛冈富士雄首先提出了快速闪存存储器(此处简称闪存)的概念。与传统电脑内存不同,闪存的特点是非易失性(也就是所存储的数据在主机掉电后不会丢失),其记录速度也非常快。Intel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闪存并将其投放市场的公司。到目前为止闪存形态多样,存储容量也不断扩展到256GB甚至更高。
随着存储器的更新换代,存储容量越来越大,读写速度也越来越快,企业级硬盘单盘容量已经达到10TB以上,目前使用的SSD固态硬盘,读速度达:3000+MB/s,写速度达:1700MB/s,用起来美滋滋啊。
⑵ 手机内存十大排名
搞配置这么多年,从来没听过内存也有排名。难道哪个内存不能用?你以为是CPU?
移动电话,或称为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1],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最早是由美国贝尔实验室在1940年制造的战地移动电话机发展而来。
1958年[2],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1973年[3],美国摩托罗拉工程师马丁·库帕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商业化手机。迄今为止已发展至4G时代了。
⑶ 手机上的内存卡是谁发明的
又称T-Flash卡,全名:抄TransFLash,由摩托罗拉与SANDISK共同研发,在2004年推出。是一种超小型卡(11*15*1MM),约为SD卡的1/4,可以算目前最小的储存卡了。TF卡可经SD卡转换器后,当SD卡使用。利用适配器可以在使用SD作为存储介质的设备上使用。TransFlash主要是为照相手机拍摄大幅图像以及能够下载较大的视频片段而开发研制的。TransFlash卡可以用来储存个人数据,例如数字照片、MP3、游戏及用于手机的应用和个人数据等,还内设置版权保护管理系统,让下载的音乐、影像及游戏受保护;未来推出的新型TransFlash还备有加密功能,保护个人数据、财政纪录及健康医疗文件。体积小巧的TransFlash让制造商无须顾虑电话体积即可采用此设计,而另一项弹性运用是可以让供货商在交货前随时按客户不同需求做替换,这个优点是嵌入式闪存所没有的。 详细说明: ◆体积约等于半张SIM卡,内设版权保护管理系统,适用于多项多媒体应用。 ◆搭配适配器之后,使用于附SD卡槽的数码产品上。 ◆尺寸:11mm*15mm*1mm 这个真不好找那,希望对你有帮助
采纳哦
⑷ 内存卡是以色列人发明的吗
闪存盘发明人——深圳市朗科科技有限公司 这个是U盘.....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的 98年开始有雏形的,02年浪科申请了专利 桀冈富士雄:闪存发明者。在任东芝公司生产线中层管理人员时,即一心要发明能象软磁盘那样可插取、具有“磁带”存储功能的存储器。鉴于桀冈的业绩,东芝拟提拔他担任公司最高技术职务,但桀冈拒绝接受,并于1994年出任东北大学电气通信研究所教授,进一步研究闪存技术。2002年,桀冈作为“闪存之父”入选世界知名商业杂志《福布斯》国际版封面人物。闪存是目前世界上被广泛用于数码相机、手机、汽车、洗衣机等电器的必要存储装置 桀冈称,他在东芝就职期间,分别于1980年和1987年成功发明用于个人电脑等电器内的“NOR型”和作为Compact Flash外部存储装置用于数码相机等电器的“NAND型”两种闪存半导体。东芝从桀冈的发明中大获收益,仅在日本国内即获41件专利 这个是闪存卡
⑸ 闪存是那个发明的
就是朗科,有了闪存以后不要软驱了。
⑹ tf卡是哪国发明的
美国。
TF卡又称microSD,是一种极细小的快闪存储器卡,由SanDisk(闪迪)公司发明创立。SanDisk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闪速数据存储卡产品供应商,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苗必达市。
⑺ 手机上的内存卡是哪个厂商先发明的
手机本身都有一定的内存容量,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手机内存的个性化需求,现代的许多手机品牌型号都设置了外接存储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手机内存卡。手机内存卡可以用来存储歌曲,电影,电子书,游戏软件等数据信息。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内存卡分为MMC、SD、MiniSD、Memory Stick、SM等几种。
1. SD(Secure Digital):从字面理解,SD卡就是安全数码卡,它比CF卡以及早期的SM(Smart Media)卡在安全性方面更出色。SD卡是由Sandisk、松下、东芝等厂家所组成的SD协会所推出的,它身材十分娇小(32mm×24mm×2.1mm),传输速度比较理想,而稳定性、兼容性也较为出色。自1999年面世以来,SD卡逐步成为数码相机、PDA、MP4播放器等数码产品上最常见的存储卡。
2. miniSD:虽然SD卡的尺寸比CF卡小很多,但对于手机等小型数码产品而言还略显臃肿。SD卡协会根据潮流趋势,推出了专门适用于手机等小型数码设备的miniSD卡。miniSD的尺寸大致是标准SD卡的二分之一,具有11根金手指(SD卡只有9根金手指),通过转接卡可以当作SD卡使用。该卡在多普达、松下等手机上有着较多的应用。
3. microSD:说到microSD,我们就不得不提及在2004年由Sandisk、Motorola两大厂家推出的T-Flash卡(即TransFlash)。microSD卡标准正是SD协会在2005年参照T-Flash的相关标准制定出来的,microSD与T-Flash是兼容的。与miniSD相比,microSD体积更为小巧(11mm×15mm×1.0mm),它仅有标准SD卡的四分之一左右,是目前市场上体积最小的存储卡。同样,microSD也可以通过转接卡,当作标准的SD卡使用。
4. MMC(Multi Media Card):MMC诞生于1997年,它与我们前面介绍的SD卡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除了MMC卡比SD卡略薄一些,两者外观尺寸都基本相同,而且在不少数码产品上还能相互兼容。与SD稍有不同,MMC卡没有读写保护开关,并且只具有7个金手指。
5. RS-MMC(Reced Size Multi Media Card):RS-MMC是MMC协会在2002年推出的一种专为手机等多媒体产品而设计的存储卡。RS-MMC比MMC小巧许多,它可以配合专用适配器而转换成标准的MMC卡使用。
6. MMC Plus:2004年9月,MMC协会又推出MMC Plus和MMC Moblie。MMC Plus卡尺寸跟普通MMC卡相同,具有更快的读取速度,当它工作在52MHz的频率下,并采用8位数据带宽模式时,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52MB/s,能满足数码影像存储及其他数据密集应用的需要,如高端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目前,一些厂商业也推出了低电压的MMC Plus卡。
7. MMC mobile:MMC mobile也被称之为双电压RS-MMC。为了获得更好的节电性能,MMC协会推出了既能在低电压下工作又能兼容原有RS-MMC的存储卡——MMC mobile,它能在1.65~19.5V电压和2.7~3.6V电压两种模式下工作,理论传输速度最高可达52MB/s。需要指出的是,MMC Mobile的尺寸与RS-MMC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MMC Mobile具有13个金手指,大家在选购时千万不要搞错。
8. MMC micro:针对microSD卡,MMC协会推出了MMC micro技术规范。相比microSD卡,MMC micro的体积要略大一些(12mm×14mm×1.1mm)。MMC micro跟MMC mobile一样,支持双电压,适用于对尺寸和电池续航能力要求很高的手机及其它手持便携式设备。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提高,各种手机内存卡的生产厂商不断推出新技术应用到产品上,手机内存卡不断升级换代,产品类型也会越来越丰富。
⑻ 闪存mp3播放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MP3播放机的开山始祖-韩国
1997年春季的某一天,尚任职于三星的文光洙(1945年次,现年已60岁),在一次出差回韩国的飞机上,以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开启同事寄来的简报,该简报结集文字、图像与音乐。文光洙阅览这份简报时,突然脑中浮现:‘若将此压缩音乐取下,独立制造可随身携带的机器播放,不就是最好的音乐随身听吗!’
半年后,爆发亚洲金融风暴,身为1万多名员工主管的文光洙被迫提早退休,时年52岁。他带着制造音乐随身听的心愿,在一个偶然机会,来到系统整合商‘Saehan情报系统’(之后将MP3业务独立成立MPMan公司),1997年底发明了Flash-based MP3播放机,并于隔年推出,为全球第一台MP3播放机。
取名MPMan,系文光洙意欲将此产品发扬成SONY的Walkman一般名闻遐迩,而将MP3与Walkman两字结合。
⑼ 闪存是谁发明的拜托各位大神
闪存的发展历史 在1984年,东芝公司的发明人Fujio Masuoka 首先提出了快速闪存存储器(此处简称专闪存)的概属念。与传统电脑内存不同,闪存的特点是非易失性(也就是所存储的数据在主机掉电後不会丢失),其记录速度也非常快。 Intel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闪存并将其投放市场的公司。1988年,公司推出了一款256K bit闪存芯片。它如同鞋盒一样大小,并被内嵌于一个录音机里。後来,Intel发明的这类闪存被统称为NOR闪存。它结合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和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两项技术,并拥有一个SRAM接口。 第二种闪存称为NAND闪存。它由日立公司于1989年研制,并被认为是NOR闪存的理想替代者。NAND闪存的写周期比NOR闪存短90%,它的保存与删除处理的速度也相对较快。NAND的存储单元只有NOR的一半,在更小的存储空间中NAND 获得了更好的性能。鉴于NAND出色的表现,它常常被应用于诸如CompactFlash、SmartMedia、 SD、 MMC、 xD、 and PC cards、USB sticks等存储卡上。
⑽ 手机内存卡是谁发明的,并生产的
MMC(MultiMedia Card)卡由西门子公司和首推CF的SanDisk于1997年推出。
SD卡就是SecureDigitalCard—安全数码卡,由松专下公司,东芝公司和美属国SANDISK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
SONY公司的Memory Stick(简称MS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