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万维网的发明

万维网的发明

发布时间:2021-08-14 22:14:00

A. 谁发明了万维网

您好,发明者叫蒂姆·伯纳斯·李,是万维网的发明者,互联网之父,英王功绩勋章(OM)获得者1994年10月在拥有“世界理工大学之最”称号的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成立。建立者是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
希望能帮到您!!。

B. 万维网的创始人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 Lee)爵士(1955年6月8日出生于英国伦敦)是万维网的发明者,不列颠帝国勋章佩戴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与罗勃·卡力奥一起他是监视万维网发展的万维网联盟的主席。

C. 万维网=互联网=英特尔网谁发明

前美国副总统戈尔,被业界称为“因特网之父”。 因特网的原理也是有了将近30年的历史,最早是美国的两个网,一个是科技教育网,一个是国防网。后来,因为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也搞军转民,就将这个技术应用到民用上去,产生了因特网。因特网技术本身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但因特网的大量使用比蜂窝移动通信更短,只有五六年的历史。 1994年,在阿根廷召开首次世界电信发展会议,当时国际电联请美国副总统戈尔去做主题演讲,戈尔讲,1993年美国已经提了NII,就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现在提出GII,就是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当时他举的内容就是因特网,这是美国人第一次向全世界推荐因特网,作为全球信息基础设施,俗称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到现在发展也是非常之快,一共也就是五六年的时间。最早,因特网上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美国人,现在别的国家发展也很快,现在美国大概占了1/3左右。全世界已经有了5亿的用户。除此之外,还有雷达、导航、定位、各种传感器等技术也发展很快,当然这里边大量是军用的。现在最新的一些战斗机、导弹大量应用这些技术。

D. 万维网什么时候建立

万维网于1989年起源于欧洲的一个国际核能研究院中,一个科学家发现:随着研究发展,研究院里文件不断更新,人员流动很大,很难找到相关的最新的资料。他借用了50年代出现的“超文本”的概念,提出了一个建议:服务器维护一个目录,目录的联结指向每个人的文件;每个人维护自己的文件,保证别人访问的时候总是最新的文档。这个提议文档现在依然可以在国际万维网组织W3C的网站上找到。(http://www.w3.org/History/1989/proposal.html) 超文本与计算机网络结合在一起,新世界向我们打开了大门。

E. 万维网发明多长时间了

当地时间4月4日,万维网(World Wide Web)的发明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Tim Berners-Lee刚刚获得了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颁发的图灵奖(A.M. Turing Award),该奖项是全球范围内计算机科学领域最负盛名的大奖,通常被称为“诺贝尔计算机奖”。该奖项的100万美元奖金由Google提供的。

在当天发布的公告中,美国计算机协会赞誉Tim Berners-Lee发明了万维网、第一个网络浏览器、以及允许网络扩展的基本协议和算法,而2017年也正恰恰是图灵奖五十周年。

1989年,同时在 CERN(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任职期间,麻省理工学院调查员Tim Berners-Lee提出了万维网的初步构想。1990年,他设计制作出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1990年12月25日,他成功利用互联网实现了HTTP客户端与服务器的第一次通讯。

众所周知,万维网是人类历史上最深远、最广泛的传播媒介——其发明让全世界的人们得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史无前例的沟通和交流,也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的爆发性增长激动人心,而去中心化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需要知会任何人,就可以购买一台计算机、装上一些软件、插上网线,然后我就是网络的一部分了,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声音。人们认为,当这些见解和声音汇聚在一起时,会形成另外一些激动人心的东西。比如我自己就认为,维基网络、众筹等都是很好的实践。

F. 万维网是谁,那一年发明的

1991年8月6日,蒂姆•伯纳斯•李在alt.hypertext新闻组上贴了万维网项目简介的文章。这一天也标志着因特网上万维网公共服务的首次亮相。

G. 万维网的创始人是否在世

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 Lee)爵士(1955年6月8日出生于英国伦敦)是万维网的发明者,不列颠帝国勋章佩戴者,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与罗勃·卡力奥一起他是监视万维网发展的万维网联盟的主席。

现在也就57岁。

H. 万维网的诞生地 越详细越好啊

到了1972年,ARPANET上已经互联了近20个结点。但是,应用还非常之少。人们发明了一种叫作FTP的通信协议,可以用它来把一个文件从一台电脑送到远处的另一台电脑。另一个叫作TELNET的协议则允许人们通过ARPANET从一台电脑登录到另一台远程电脑,使用它的资源。还有一种协议叫作“电子公告牌”(BBS),它允许人们把自己的文章“张贴”到网上。电子公告牌常常分成很多不同题目的“版面”(又叫讨论区),技术人员可以用这种方式快捷地与全球的同行交流意见、讨论技术问题。 FTP的程序是一位叫雷·汤姆林生(Ray Tomlinson)的BBN工程师开发出来的。他在快完成FTP的编程工作时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用FTP来自动地传送网络电子邮件呢?
雷·汤姆林生(Ray Tomlinson) 当时的电脑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电子邮箱。同一台电脑里的用户可以相互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但是两台电脑之间就不行了。既然现在两台电脑之间可以相互传递文件了,而在计算机的内部表示中,电子邮箱和文件差别很小,用传递文件的方式来实现远程电子邮件传送就是很自然的事。 汤姆林生采取了电脑高手们常用的做法:当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思想时,先干起来实现它,从实干中发现问题,找出改进的路子,发明核心技术。结果汤姆林生运气很好;他只花了三个星期就写出了发送电子邮件和接收电子邮件的两个程序。随后不久,曾经是ARPANET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的拉里·罗伯兹编写了第一个电子邮件管理软件,使得邮件的列举、转递、发送和回答更为方便。 电子邮件的应用迅速蔓延开来。到了1973年,ARPANET上的四分之三的通信是电子邮件。1976年,英国女皇为庆祝登基25周年发送了电子邮件。 今天,电子邮件仍是因特网的主要应用之一。它的普及提示了因特网的一个重要规律:能改善人与人之间通信的技术(而不只是人与机器,或机器与机器之间的通信),就会得到普及。电子邮件与电话或者普通邮件相比有很多优点,是一种新的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模式,于是它得到了普及。 到了2000年,我们接收或发送每一个电子邮件,都还看得到汤姆林生的发明,那就是字符@(这个字符念作“花a”或者“at”,是“在某地”的意思)。汤姆林生用它来标识电子邮件地址。比如作者的地址是[email protected],其中“zxu”是作者姓名,@这个字符说作者“在”ict.ac.cn(即中科院计算所)这个地方。 但是,因特网和它的前身ARPANET都不是设计来收发电子邮件的,而是资源共享。难道除了FTP、TELNET、BBS和电子邮件以外就没有更有趣的应用了吗?历史证明,这样的应用是有的,但它还要再等几年,到1980年才会被第一次发明,然后还要再过十年才会被再次发明,随后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这个发明就是万维网。

I. 万维网是发明的

你到底在问什么啊?
万维网是发明的啊,但是他没有专利权,是功用的。

阅读全文

与万维网的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
第二届紫金知识产权国际峰会 浏览: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