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线谱是谁发明的
五线谱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
五线谱(20张)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歌词发音的高低长短是用A、B、C……等字母表示的,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Neuma),这就是五线谱的雏形。“Neuma”源自希腊语,意为符号,是用绘图的形式表示的初期纽姆形状(图1-1)。
这些纽姆符号开关清晰,有时表明一个音,也常常表明一组音,它能够帮助演唱者记忆、了解各种曲调进行特征,但它不能表示音的长短,也没有固定的高低位置,于是后人便划出一根直线,将纽姆符号写在线的上下,以线为中心点,把音固定为F,再根据上下位置确定音高,这种形式称为“一线谱”。 到了11世纪,僧人规多把纽姆符号放在四根线上,从而确定其音高,这种乐谱称为“四线乐谱”。开始的线谱是用不同的颜色画成的,如红线代表F音,黄线或绿线代表C音(图1-2)。
到了13世纪,四线乐谱采用全部黑色线,只是在线的前端写上一个拉丁字母,以表示线的绝对音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雏形。 由于四线的纽姆乐谱并不能把节奏标出来,因此必须对每个音的长短有精确的确定方法,这就是定量音乐的起因。13世纪,科伦对约翰教学乐僧佛兰克著《定理歌曲艺术》一书首创了黑音符的长度(图1-3)。 15世纪时,出现了白音符,音符种类也增加了。线谱发展到这种状态时,已基本能记录音的高低位置和音长短。到了16世纪,开始使用划分小节的记谱法,符头也变成了圆形。17世纪,四线谱又被改进为五线谱,经过300年的逐步完善,现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公用的音乐记谱法。 五线谱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书中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五线谱在中国逐步流传和使用,则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而有所推
2. 五线谱是谁发明的
圭多达莱佐
公元9世纪,出现了一种以“点”、“钩”、“划”表示音的大概趋内向和高低的记谱法容。这种符号叫“纽姆”。先是记在一条线上,表示f音,根据符号落在线的上下就有了一个大概的音高标准。后来又加了一条c线。到了十一世纪,圭多达莱佐把线加到四根,音域为八度左右,使音高记谱更准确。以后由于重唱、演奏的需要又出现了六线、七线谱,甚至十一线谱。直到十六世纪,欧洲各国统一了五线谱,改变了横线太多所引起的复杂局面,过高或过低的音用加线来表示。以后又出现了适应不同音域、不同用途的高音、中音、低音谱表和记录多种乐器曲谱的大谱表、总谱表等,也都是建立在五线谱之上的。为了纪念五线谱的发明与诞生,人们把圭多达莱佐称为“五线谱之父”。与其它记谱法相比,五线谱具备着难以替代的优点:它的音高形象感强,容易区分高低音;和声立体感强,能同时记录诸多声部及和弦;可记录音调复杂、声部繁多的大型音乐作品;旋律线条清晰,记谱科学适用…… 为此,五线谱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流行最广的记谱法,为音乐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音乐五线谱是于何时何地发明的
十一世纪意大利
4. 音乐五线谱是于何时何地发明的
五线谱产生于欧洲,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最初,人们只用一条横线来记录音乐符号。当时意大利有一个音乐家季多(995-1055)经过多年的研究、整理,创造出多条平行横线记谱的方法,这就是五线谱最初的雏型。经过好几百年的发展、完善,直到十八世纪,终于形成了系统的、完整的五线谱记谱法。
5. 五线谱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什么时候
五线谱传入中国,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1713年的《律吕正义》续编,书中记述了五线谱及音阶、唱名等。五线谱在中国逐步流传和使用,则于19世纪中叶以后随西方传教士的传教及新学的兴办而有所推广。
求采纳!
6. 五线谱是哪国人发明的
五线谱产生于欧洲,它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最初,人们只用一条横
线来记录音乐符号。当时意大利有一个音乐家季多(995-1055)经过多年的研究、整理,创
造出多条平行横线记谱的方法,这就是五线谱最初的雏型。经过好几百年的发展、完善,直
到十八世纪,终于形成了系统的、完整的五线谱记谱法。
7. 五线谱是谁发明的
圭多达莱佐 公元9世纪,出现了一种以“点”、“钩”、“划”表示音的大概趋向和高低的记谱法。这种符号叫“纽姆”。先是记在一条线上,表示f音,根据符号落在线的上下就有了一个大概的音高标准。后来又加了一条c线。到了十一世纪,圭多达莱佐把线加到四根,音域为八度左右,使音高记谱更准确。以后由于重唱、演奏的需要又出现了六线、七线谱,甚至十一线谱。直到十六世纪,欧洲各国统一了五线谱,改变了横线太多所引起的复杂局面,过高或过低的音用加线来表示。以后又出现了适应不同音域、不同用途的高音、中音、低音谱表和记录多种乐器曲谱的大谱表、总谱表等,也都是建立在五线谱之上的。为了纪念五线谱的发明与诞生,人们把圭多达莱佐称为“五线谱之父”。与其它记谱法相比,五线谱具备着难以替代的优点:它的音高形象感强,容易区分高低音;和声立体感强,能同时记录诸多声部及和弦;可记录音调复杂、声部繁多的大型音乐作品;旋律线条清晰,记谱科学适用…… 为此,五线谱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流行最广的记谱法,为音乐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 什么是五线谱哪国发明的
五线谱 (Musical Notation)是目前抄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记谱法,通过在五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属于运用最广泛的乐谱之一。
最早的发源地是希腊,它的历史要比数字形的简谱早得多。在古希腊,音乐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声乐。到了罗马时代,开始用另一种符号来表示音的高低,这种记谱法称为“纽姆记谱法”。
五线谱主要服务于键盘乐器,熟识五线谱是键盘手进行出色演奏的基础。
(8)五线谱何时发明的扩展阅读:
五线谱拥有几个世纪的演变史
11世纪,僧人规多把纽姆符号放在四根线上,从而确定其音高,这种乐谱称为“四线乐谱”。开始的线谱是用不同的颜色画成的,如红线代表F音,黄线或绿线代表C音。
13世纪,四线乐谱采用全部黑色线,只是在线的前端写上一个拉丁字母,以表示线的绝对音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使用的雏形。
15世纪时,出现了白音符,音符种类也增加了。线谱发展到这种状态时,已基本能记录音的高低位置和音长短。到了16世纪,开始使用划分小节的记谱法,符头也变成了圆形。17世纪,四线谱又被改进为五线谱,经过300年的逐步完善,现已成为当今世界上公用的音乐记谱法。
9. 五线谱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
看网络介绍
http://ke..com/view/19812.htm
10. 五线谱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由意大利人圭多.达莱佐在看手时得到的灵感.
公元9世纪,出现了一种以“点版”、“钩”、“划”表示音的大权概趋向和高低的记谱法。这种符号叫“纽姆”。先是记在一条线上,表示f音,根据符号落在线的上下就有了一个大概的音高标准。后来又加了一条c线。到了十一世纪,圭多达莱佐把线加到四根,音域为八度左右,使音高记谱更准确。以后由于重唱、演奏的需要又出现了六线、七线谱,甚至十一线谱。直到十六世纪,欧洲各国统一了五线谱,改变了横线太多所引起的复杂局面,过高或过低的音用加线来表示。以后又出现了适应不同音域、不同用途的高音、中音、低音谱表和记录多种乐器曲谱的大谱表、总谱表等,也都是建立在五线谱之上的。为了纪念五线谱的发明与诞生,人们把圭多达莱佐称为“五线谱之父”。与其它记谱法相比,五线谱具备着难以替代的优点:它的音高形象感强,容易区分高低音;和声立体感强,能同时记录诸多声部及和弦;可记录音调复杂、声部繁多的大型音乐作品;旋律线条清晰,记谱科学适用…… 为此,五线谱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通用的、流行最广的记谱法,为音乐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