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子所谓的"道"是什么,表现在什么方面,又该如何理解
我理解的是: 老子所谓的道是: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也就是基督教所说的上帝.<<圣经.约翰福音>>第1章1节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道也是困扰牛顿和爱因斯坦的创造宇宙的第一推动力.他表现在宇宙万物的奇妙上.<<圣经.罗马书>> 1章20节说"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老子的道是脱离物质实体而独自存在的最高原理.是创造天地万物的主宰.它生成万物之后,又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无间不入,无所不包。它虽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但它不同于可感觉的具体事物,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是构成天地万物共同本质的东西。然而它又超越于时间空间以外.所以,不能靠感觉器官去认识,也难以用普通字词去表示,只能用比喻和描述来说明它的存在。
『贰』 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性和生命对吗
因题干不全,不能正常作答。
『叁』 佛说宇宙是由人的如来藏所创造的,是空,那么老子说宇宙是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个对啊
佛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能量与质量转换不停。老子说,宇宙的形成是几何裂变。
『肆』 ]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 A 儒 B 善 C 道 D 法
选C。老子是道家代表和创始人,他在道德经中阐释了道为一切的本源,原句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伍』 何以证明宇宙中有创造万物之神
春满人间诺该豪华苯壕
『陆』 请问老子的道家学说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1、政治上: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王室衰微,失去了控制诸侯的权力,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战争开始越来越激烈,人民死伤惨重。
2、经济上: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开始诞生,井田制开始瓦解,社会生产力大大提升,人民有空闲时间进行思想学说的提炼。
3、文化上:面对社会大变革的局面,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家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格局。
(6)老子道创造宇宙万物扩展阅读:
老子的思想充满了深邃的哲理、高超的智慧和丰富的人生经验,是古往今来历代学者难以穷尽的思想宝藏。老子的社会政治观念、老子的人生哲学等等,共同构成了一个纷杂而精密的思想体系。
在老子看来,道是宇宙的起源,是一切事物存在的依据和法则,是哲学中最高层次和最核心的概念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道”,它不是随心所欲的,它仍然要遵循规律法则。
“道”之所以被老子看做是万物的根据和法则,其原因在于,无论是“道”创造万物的过程,还是“道”创造完万物之后与万物的关系,都是完全自然的结果,是遵循自然法则的必然。
这样的观点推论到治理国家上仍然成立。所以老子认为:在治理国家统治百姓的方式上,最好的统治方法是老百姓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没有压抑感。
『柒』 如何理解老子“道”这一概念
概念:道家的“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范畴,道包含天道、人道、地道等
道,是中华民族为认识自然为己所用的一个名词,意思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或轨迹,也可以说是事物变化运动的情况。构成世界的本体;促使万物运转的规律;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创造宇宙的原动力。
老子所说的“道 ”有以下几层意思:第一,世界的本原(本体),世界由以出发、由以产生的基础;第二,世界的本质或世界之所以然,也即世界面貌(世界的具体现实性)的决定力量,第三,世界形成、产生和发展全部历史的述说,也即对道以自身为本原、以自身为本质的自我产生、自我发展、自我表现、自我完成的全部历史的述说。
简言之,“道”:一.宇宙万物产生和发展的总根源,这也是老子哲学的核心;二.自然规律;三.人类社会的一种规则、法则。“道”作为世界之不同于一般的“有”,也不同于一般的“无”,它既有“有”的一面,又有“无”的一面,道是“有”与“无”以及一切万事万物的统一。
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
因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约而同,统一遵循某种东西,无有例外。它即变化之本, 不生不灭,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所不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过而变之、亘古不变。其始无名,“老子”强名曰:“道”
特征:客观性,普遍性,道循环往复,道对立统一,道无为,道虚
作用:春秋时期老子用道的概念否定了上帝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这在当时人的思想观念中是一个重大的变革。“道”生成演化万物就属于“宇宙论”问题;“道”决定万物的存在就是“本体论”问题。老子的论述虽然相当简洁,却已把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提出来了,这是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的突出贡献。老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摆脱了宗教或神化的束缚,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世界起源问题和存在根据问题的大思想家。他迈开了走出宗教或神化之网的第一步,闯入了理论思维的新天地,这标志着中华民族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一个飞跃,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道,为中华哲学独有的哲学思想,对哲学理念、社会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影响甚巨。道家的道,哲学含义丰富而复杂,在不同情况下所说的道含义往往不同。道字的最初意义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途径、方法、本源、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终极真理和原则等等。
道不仅是对万事万物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概括,而且是对万事万物发展过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道不是一种静态的形而上实体,而是一个过程。
道是天地万物之母,无和有都来自道,是道的不同角度的名称。这是最为玄妙和深奥的。道是万物的本体和来源。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演化而来。道作为本原,是混然一体的东西。
道是物质运动的规律,道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终极原因。
『捌』 《老子》的宇宙论是什么
老子关于宇宙生成的过程,有相当精辟而又令后人言人人殊的阐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依张岱年的看法,“道”在“一”之先,“一”是天地未分的总体,“二”是已分的天地,“三”是阴阳与冲气。当然,我们在领悟其意之时不必一一对照一、二、三在这里的具体对项,因为大多的意见分歧皆缘此而生。
其实,这里的“道”是抽象的绝对,是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界中最初的动力和创造力。这里所说的“一、二、三”,即形容“道”的创生万物的创化历程或基本模式,它由最抽象的本体,不断地向下即向物质世界域落实,而创生万物。正唯此,在《老子》四十章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郭店本甲篇《老子》文字上有差异,其文为“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无”,同样以“无”“有”喻道体)。认为“道”生万物,是一个由小到多的过程,万物只能从无到有。“无”就是“道”,道能生出有,而“道”就是“无”和“有”的统一。老子在五十一章又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是说道创生万物以后,使万物得以生成,得到滋养,所以说,道创生并培育了宇宙万物。
当然,老子的“道”,并非有意志的人格的“神”或“上帝”,相反,它的本性就在于“自然无为”。它并不君临万物去宰治万物,而是“无为无不为”。在创化并形成了天下万物以后,万物自身的运动变化也同样是宇宙生成化育的重要方面。
『玖』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什么
是“道”。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道”。
『拾』 老子以什么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 他的人生观的核心是什么
老子以(道)来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他的人生观的核心是(以追求客观真理为己任,身体力行,修道悟道得道)。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