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圣诞节是那个国家发明的
狄更斯:“发明”圣诞节的人网页链接
说起查尔斯·狄更斯,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他著名的代表作《雾都孤儿》《远大前程》《双城记》等,他被誉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伟大的小说家、讽刺巨匠、语言大师。狄更斯想把“充满爱心和宽恕,与人为善的快乐”的圣诞精神传达给人们,因此在1843年至1848年间写了5个圣诞故事,其中《圣诞颂歌》后来成为他的小说里最受欢迎的一个。家庭团聚、互换礼物、享用大餐的现代圣诞节,也是自此才流行起来的。日前,这本《狄更斯的圣诞故事》出版,包含《圣诞颂歌》《教堂钟声》《炉边蟋蟀》《人生的战斗》《着魔的人》共五册,书中所用的插图是英国初版时的插图,由维多利亚时期7位顶尖插画家倾力打造。对于这本书,金庸曾表示:“我一年比一年更能了解,这是用一颗伟大温厚的心所写的一本伟大的书。”
狄更斯:“发明”圣诞节的人
首先声明,这个十足标题党意味的题目是1988年,一位大概是狄更斯铁杆粉丝的记者热情洋溢地在《星期日电讯报》上首创出来的。
其实,在狄更斯出生的十九世纪初,圣诞节基本被用来休养生息,很多“自古以来”的传统也根本还没有:圣诞树是1848年维多利亚女王的树被《伦敦新闻画报》报道后流行起来的,而圣诞老人更是1860年才逐渐从美国传入英国的……而早于这一切出现的——不说你也猜到了——就是狄更斯1843年发表的《圣诞颂歌》。
《圣诞颂歌》的故事大家都听过,冷血商人斯科鲁奇跟着精灵游历一圈后受到圣诞精神感召——或者说被吓到了——变成好人的故事。在狄更斯的年代,冷酷的斯科鲁奇才是社会主流三观,狄更斯描绘的那种充满快乐的圣诞节远非现实,而是他的美好愿景。狄更斯小时候圣诞节并不流行,但在他的家中,大家在圣诞节欢乐得很:猜字谜、玩魔术、做游戏。狄更斯希望大家都能开开心心的,因此扮演起圣诞节的推销员,将理想用故事表达出来。大概是憋着一股劲,狄更斯在六周内完成了《圣诞颂歌》,写下“全文完”后,狄更斯像个女人一样突然大哭起来。
狄更斯想让人们感到的圣诞精神非常朴素,无非是人人都能享有家庭的温暖和人们的友爱。从这以后,人们才按照《圣诞颂歌》中那样进行家庭团聚、互换礼物、享用大餐,而人们用“Merry Christmas”相互祝福,也是在狄更斯的故事中才首次出现,并从此流行起来。狄更斯在给朋友的信中表示,《圣诞颂歌》“是我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成就”。这本书毫无争议地成为当季最成功的圣诞图书,甚至新年过后大家仍然买得停不下来。这本书也是日后狄更斯被改编得最多的作品。
虽然这本书销售极快,但可怜的狄更斯并没赚到什么钱。因为想把最完美的感觉传递给读者,狄更斯和出版社“查普曼与豪尔”下了大功夫,用非常精美的工艺制作《圣诞颂歌》,导致利润极低,并且发行不到两周,美国就出现了盗版……不过对狄更斯来说,为人们传递圣诞精神比钱重要多了,接下来,他几乎仍以一年一部的诚意为读者献上了自己的圣诞礼物,陆续出版了《教堂钟声》《炉边蟋蟀》《人生的战斗》和《着魔的人》。这些故事让人们把圣诞节变成了一家人在壁炉周围团聚的日子。事实上,第一张圣诞卡也是直到1843年才出现,卡片中间画的正是中产之家围着圣诞晚餐,两边是穷人被赠予衣服和食物。
狄更斯自己就像一个无私的圣诞老人,有一次,他在路上遇到一个运煤工人把小儿子背在肩头行进,而他仁爱地一路尾随着,把自己买的樱桃喂给趴在父亲肩上的小男孩。当1870年狄更斯去世后,朗费罗(美国诗人)描述说:“我从不知道一个作家的逝去竟会引起那么大规模的悼念,说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悲痛之中都毫不夸张。”一个水果小贩的女儿更是怀着天真的悲伤问道:“那么圣诞老人也要死了吗?”
幸运的是,和圣诞老人一样,狄更斯的故事到现在仍陪伴着全世界人们的圣诞节。狄更斯博物馆的留言簿上,一个读者写道:“我的父亲每年圣诞前夜都把这个人的圣诞故事讲给我们这些孩子听。”这些故事就像麋鹿雪橇一样,带着对所有人的祝福,在圣诞夜飞过雪夜,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耳边。
B. 灯是谁发明的啊
大家都说灯泡是爱迪生发明的,
实际上,电灯泡是众多科学家呕心沥血的成果,显然,爱版迪生解决了关键问题。权
电灯最早出现是在19世纪初。19世纪初,英国一位化学家用2000节电池和两根炭棒,制成世界上第一盏弧光灯,在广场使用。
无数科学家为此绞尽脑汁,想制造一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家用电灯。
爱迪生试验了1600种不同的材料,最后终于找到了耐用的竹丝,能连续点亮200个小时,使人类进入了电灯照明时代。
随后,科学家又做了进一步改进,将玻璃泡抽真空,灌惰性气体,进一步延长灯丝寿命。
直到1904年,奥地利人发明了比竹丝灯强3倍的钨丝灯,取代竹丝灯泡。钨丝灯从1907年起一直沿用至今。
C. 灯是谁发明的
是爱迪生发明的.! 在爱迪生这位伟大的发明家的一生中,发明了许多东西,然而,能够立即得到人们热烈欢迎的,却只有电灯。因为电灯的好处是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它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又有了一轮太阳,人们的活动不再受到黑夜的制约了。 早在1821年,英国的科学家戴维和法拉第就发明了一种叫电弧灯的电灯。这种电灯用炭棒作灯丝。它虽然能发出亮光,但是光线刺眼,耗电量大,寿命也不长,因此很不实用。 “电弧灯不实用,我一定要发明一种灯光柔和的电灯,让千家万户都用得上。”爱迪生暗下决心。 于是,他开始试验作为灯丝的材料: 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 用钌、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 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 就这样,爱迪生以极大的毅力和耐心,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很多专家都认为电灯的前途黯淡。英国一些著名专家甚至讥讽爱迪生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是“在干一件蠢事”。一些记者也报道:“爱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 面对失败,面对有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他明白,每一次的失败,意味着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一次,爱迪生的老朋友麦肯基来看望他。麦肯基看到爱迪生玩命地工作,忧心忡忡地说:“先生,你可别累坏了身体!” 爱迪生望着麦肯基说话时一晃一晃的长胡须,突然眼睛一亮,说:“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 麦肯基剪下一绺交给爱迪生。爱迪生满怀信心地挑选了几根粗胡子,进行炭化处理,然后装在灯泡里。可令人遗憾的是,试验结果也不理想。“那就用我的头发试试看,没准还行。”麦肯基说。 爱迪生被老朋友的精神深深感动了,但他明白,头发与胡须性质一样,于是没有采纳老人的意见。麦肯基小坐了一会儿,就要告辞了。爱迪生起身,准备为这位慈祥的老人送行。他下意识地帮老人拉平身上穿的棉线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线,为什么不试试棉线呢?” 麦肯基毫不犹豫地解开外套,撕下一片棉线织成的布,递给爱迪生。爱迪生把棉线放在U形密闭坩埚里,再把坩埚放进火炉,用高温处理。棉线经这样炭化处理后,再取出来。爱迪生用镊子夹住炭化棉线。准备将它装到灯泡内。可由于炭化棉线又细又脆,加上爱迪生过于紧张,拿镊子的手在微微颤抖,因此棉线被夹断了。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爱迪生才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 此时,夜幕降临了。爱迪生的助手把灯泡里的空气抽走,小心翼翼地封上口,并将灯泡安在灯座上。一切工作就绪,大家静静地等待着结果。接通电源,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把整个实验室照得通亮。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无比兴奋,他们互相拥抱,互相祝贺。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但这灯泡究竟会亮多久呢? 爱迪生和他的助手聚精神地注视着灯泡。1小时,2小时,3小时……这盏电灯足足亮了45小时,灯丝才被烧断。这是人类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这一天──1879年10月21日,后来被人们定为电灯发明日。 “45小时,还是太短了,必须把它的寿命延长到几百小时,甚至几千小时。”爱迪生没有陶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而是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于是,他又继续做试验。受棉丝试验成功的启发,他又试用了椰子鬃、麻绳等,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一天,天气闷热,爱迪生满头大汗,浑身都几乎湿透了。他顺手取来桌面上的竹扇,一边扇着,一边考虑着问题。 “也许竹丝炭化后效果更好。”爱迪生简直是见到什么东西都想试一试了。 试验结果表明,用竹丝作灯丝效果很好,灯丝耐用,灯泡可亮1200个小时。 后来,经过进一步试验,爱迪生发现用炭化后的日本竹丝作灯丝效果最好。于是,他开始大批量生产电灯。他把生产的第一批灯泡安装在“佳内特号”考察船上,以便考察人员有更多的工作时间。此后,电灯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后来,人们便一直使用这种用竹丝作灯丝的灯泡。几十年后,又对它进行了改进,即用钨丝作灯丝,并在灯泡内充入惰性气体氮或氩。这样,灯泡的寿命又延长了许多。我们现在使用的就是这种灯泡。
麻烦采纳,谢谢!
D. 谁发明的圣诞节
激活
链接进去
在里面填写自己的资料
再在群里发一个信息
就OK了
E. 平安夜,圣诞节是谁发明的
圣诞节是基督教世界最大的节日。一般认为12月25日作为圣诞节可能开始于公元336年的罗马教会。4世纪初,1月6日是罗马帝国东部各教会纪念耶稣降生和受洗的双重节日,即上帝通过耶稣向世人显示自己。这一天又是罗马历书的冬至节,意味着万物复苏的开始。可能由于这个原因,罗马教会才选择这一天作为圣诞节。后来,因为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ChristmasTide),各地教会可以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在欧美许多国家里,人们非常重视这个节日,把它和新年连在一起,而庆祝活动之热闹与隆重大大超过了新年,成为一个全民的节日。12月24日平安夜、12月25日圣诞节的主要纪念活动都与耶稣降生的传说有关 。
圣诞老人的由来
圣诞节当然少不了圣诞老人,根据圣经记载,书中并没有提起这一号人物。到底他是如何成为圣诞的主角之一呢?
相传在一千六百多年前,荷兰巴里地方有一个老人,名叫尼古拉斯,他一生最爱帮助贫穷的人家。其中有一次他帮助三个贫穷的少女,送她们三袋金子以逃过被卖的不幸。
到了一八二二年,由荷兰传教士把这位伟大慈善家的故事传到美国,装扮圣诞老人渐渐地流行于世界各国。根据调查,以上故事还有下文;当尼古拉斯偷偷把其中一袋金子送给其中一名女子时,他把金子从其中一个窗户扔进去,恰好掉进晾在壁炉上的一只长袜中。于是,将礼物放在圣诞袜子的送礼方法便传到至今。
在平安夜里,孩子总会把一双双色彩缤纷的袜子挂在床头,然后在袜子旁边放杯热牛奶让圣诞老人喝,以让劳苦功高的圣诞老人解渴,并送份大礼给自己。
圣诞树的由来
圣诞树一直是庆祝圣诞节不可少的装饰物,如果家中没有圣诞树,就大大减少了过节气氛。关于圣诞树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传说。
其中一个是说:大约在十六世纪,圣诞树最先出现在德国,德国人把长青的松柏枝拿到屋中去摆设,将之成为圣诞树。后来,由德国人马丁路德把蜡烛放在树林中的枞树枝,然后点燃蜡烛,使它看起来像是引导人们到伯利恒去。而近今日,人们已经改用粉色的小灯泡了。
另一个传说记载。在很久以前,曾有一位农民,在圣诞节那天遇到一个穷苦小孩,他热情地接待了这个儿童。儿童临走时折下一根松枝插在地上,松枝立即变成一棵树,上面都挂满礼物,以答谢农民的好意。
圣诞树真正出现在圣诞节时,首先见于德国,之后又传入欧洲和美国,并以其优美的姿态,成为圣诞节不可缺少的装饰。圣诞树的种类繁多,有天然松柏圣诞树、也有人造圣诞树及白色圣诞树。
每棵圣诞树上都挂满琳琅满目的装饰品,但每棵树的顶端必定有个特大的星星,象征三博士跟随该星而找到耶稣,而且也只有该家庭的一家之主可以把这棵希望之星挂上。CC
F. 圣诞节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没有明确的起源国家,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源于基督教。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据说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由圣母玛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因为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起名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当马利亚快要临盆的时候,罗马政府下了命令,全部人民到伯利恒务必申报户籍。约瑟和马利亚只好遵命。
他们到达伯利恒时,天色已昏,无奈两人未能找到旅馆渡宿,只有一个马棚可以暂住。就在这时,耶稣要出生了。于是马利亚唯有在马槽上,生下耶稣。后人为纪念耶稣的诞生,便定十二月二十五为圣诞节,年年望弥撒,纪念耶稣的出世。
(6)谁发明圣诞灯扩展阅读:
圣诞习俗
1、马厩和小圣人
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Provence)地区,人们过圣诞会在家里摆出耶稣诞生的马厩场景,其中必备的是手工艺人用泥土雕塑(当地特产-在布鲁塞尔圣诞集市上也有专卖)成的圣母玛利亚、圣婴、约瑟夫、牧羊人、天使、三博士,牛、羊、驴、骆驼,还有马槽、岩洞,还要给圣婴铺上稻草,在天空挂上一颗星星。
在利穆赞(Limousin)和奥佛涅(Auvergne)地区,人们传说牛在圣诞前夜的晚上突然会说话,但是午夜钟声响过之后,牛就大气不喘了,因为它怕把圣婴吵醒。
耶稣出生在露天的马槽里,天很冷,只有牛和驴呼出的热气温暖著圣母玛利亚和圣婴。人们为了不让他们受冻,所以在纪念圣诞的时候都会放一段木柴在圣诞树下,后来就演化成吃木柴形状蛋糕的风俗。
2、圣诞树
圣诞树代表着生命常青,上面的蜡烛和彩灯象征着光明。枞树作为圣诞树是从德国开始的风俗,据说最早是出现在圣诞节期间一出戏剧的场景里,就是反映创世纪的那棵生命之树,也叫“辨别善恶之树”。
亚当、夏娃却受了撒旦的诱惑,没有听上帝的话,吃了“辨别善恶之树”的果子,结果犯下了原罪。树上的苹果就是代表禁果是不能吃的,现在苹果演变成了金色的圣诞球,很多人恐怕也不知道它原来的意义了。
3、圣诞老人
圣诞老人在法国的不同地区也有着不同的形象和名字,靠近瑞士的萨瓦省(Savoie)的圣诞老人叫Père Chalande,带着尖帽子,留着稻草胡子;靠近德国的洛林(Lorraine)、阿尔萨斯(Alsace)地区圣诞老人叫Saint Nicolas,他是孩子们的守护者,形象善良,白色的胡子,身着紫色和白色的主教袍,手持一根钩形杖;还有的地方圣诞老人叫其他的名字,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会给乖孩子送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