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滚铁环来源于那个国家
中国原创!
2. 滚铁环的简介
制法及玩法
通常是用一根粗钢筋,弯成一个直径约40厘米的圆圈,然后用一个半圆的钩作“车把”,讲究者还会在铁环上套上数个小环,铁环滚起来时,小环会在铁环上滚动,发出 滚铁环
悦耳的声音。比谁跑得快时,几个人同时出发,滚着铁环拼命往前跑,快者胜;比谁慢时,停在原地不动,必须保证铁环不倒,时间长者胜。滚铁环的技术一学就会,又熟能生巧。初学时,先将铁环向前转,然后拿“车把”赶快去推着向前走,不倒就行。以前路上车少,在路上滚铁环安全几乎不成问题。孩子们上学一路上滚着铁环走,不但能够免去行路的单调,而且加快了行走的速度,乐趣无穷。一路上铁环哗啦哗啦地响着,声势浩大,还能推出许多花样来。技术好的人,单手拿铁钩将铁环往前一送,铁环就乖乖转动起来。滚在路上也能“停车”,即铁环斜靠在“车把”上,要滚时弯钩轻轻起动就行。累了,用弯钩钩住铁环,往肩上一扛,那姿势极为潇洒。大小不一的铁环,靠着一根铁钩推动向前,谁要落下,谁就输了。有的孩子的铁环实际上是个钢圈,这种铁环有滚好长一段路而不倒下的优势,凸凹的路面和水坑也不在话下,自豪得不得了。当时有些孩子搞不到真正的铁环时,大多用滚木桶上的铁圈或竹圈代替。
1、 速度跑:为保证运动员安全及比赛顺利进行,每组不超过4人,即1,3,5,7道安排运动员参加,2,4,6,8道为隔离道。
2、 障碍跑:起跑后20米处开始蛇行跑,即每隔5米插竿一根,共5根。第5根竿与独木桥的距离20米,桥与小道的距离为15米。
桥的制定:全长2米,桥高30厘米,桥宽30厘米,木料制成。
小道:跨栏的栏板2块,将2块栏板固定成宽为15厘米的小道。
3、 接力区为10米。安排如下:
第一接力区为95——105米
第二接力区为195——205米
第三接力区为295——305米
3. 轮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在掌握锋利而坚固的工具以前,人类是不可能拥有轮式车辆的。用石器工具难以将木头加工成合适的圆柱形,更不必说复杂到带辐条的轮子了。所以,车轮的出现只能是青铜时代以后的事情。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罗伯特·路威曾断言:凡使用轮车的民族,无一不是直接间接从巴比伦学来的。美洲的印第安人知道在滚木上拖船,也使用纺轮,又有滚铁环之戏,但以轮行车这个意思始终没有想到。
路威对轮子起源的观点也是大多数考古学家的观点。但新的考古发现往往颠覆陈旧的理论。德国Flintbek巨石墓下的车辙是6800年前(公元前4800-4700年)间留下的。在波兰Bronocice发现的带车形图案的罐子被定位在公元前4725年以前,但是对该地层的七次碳-14测年倾向于公元前4610-4440年的结论。而近东出现轮式运输工具的最早证据是美国考古学家Baldia在位于叙利亚的晚期Uruk遗址发现的。那里出土了一个带有轮子的模型和“货车”的壁画。这些东西是先民在距今6400-6500年前留下的。
所以,轮式车辆很可能是在欧洲出现的,而后才传到近东,或是由东方人再次发明。
4. 滚铁环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滚铁环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是中国原创,流行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5. 搜索滚铁环的起源
滚铁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流行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滚铁环是项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运动项目,自娱性强,还可以锻炼人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但是,随着少年儿童现代生活内容的逐渐丰富,尤其是机动车日益增多,给推铁环活动受到了很大限制,曾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推铁环活动,日渐冷落下来。从拓宽体育课程教材外延、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荐具有地区特色体育运动项目、锻炼学生体质的目标出发,可以鼓励儿童参加校园内的滚铁环活动,或在加强安全教育前提下,倡导山区儿童在田间小路上滚铁环。因推铁环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民族体育运动会的竞赛项目中,一直保留着这一传统项目。
6. 滚铁环的流行时间是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差不多是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
7. 滚铁环是什么时候传到中国的
滚铁环,旧时汉族儿童游戏,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于全中国。
玩家手捏顶头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亮。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个人活动、集体竞赛均可。有50米或100米竞速、有100米障碍(如绕树丛、过独木桥)、4×100米接力等比赛项目。
滚铁环是项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运动项目,自娱性强,而且荷兰的运动专家在1976年指出滚铁环比赛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平衡性、肢体的协调以及眼力,可以提高四肢活动能力,最重要的是它让孩子们享受运动的乐趣,有一个无忧的童年。各种电子游戏泛滥,在一味开发儿童智力的同时,大多数家长却忽视了对孩子体格上的训练。同时,市场上能让孩子运动起来的玩具很少,少数的几种也是价格很高且玩法复杂,受场地限制不太实用。相比之下,廉价而又方便实用的铁环,不限场地,随处可玩,运动量大而又灵活多变,能让孩子在游戏中运动,在运动中成长,给他强健的体魄,灵巧的身躯,顽强的意志和过人的精力
8. 请各位大侠帮忙找一下推铁环游戏的起源,谢谢!
滚铁环游戏
铁环是中国民间的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它有着多种多样的玩法,不仅能提高活动者的速度、耐力等素质,而且也能很好的培养活动者意志品质,使活动者得到身心和协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铁环仿佛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远,已经不为现在的孩子们所熟知。龙泉三小的体育教研组现在已经决定将铁环作为该校的一个体育校本课程进行推广和发展。到目前为止,有一些收获,在此特别将创造和开发的一些铁环游戏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如果您阅览以后有好的建议或者有一些更好的创新的玩法,请联系三小李黎老师,深表感谢。
1、 铁环追逐赛:
方法:根据学生人数,把学生分成若干组(8------10人1组,每组分成两队),给每组在场上画一个直径15米的圆,学生围圆站立,游戏时,每组先各派一人上场,站在一条直径的两端,教师或组长发令后,两位同学逆时针方向沿着圆圈滚铁环,一人被另一人追上游戏就结束,追上别人的人为本队得1分,然后每队再另各派一名其他队员进行比赛,以此类推最后以积分多的队为胜。
目的:发展学生的速度,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建设:可以将圆加大,进行3人追逐赛等。
2、 铁环接力赛:
方法:基本同迎面接力赛,只是在接力赛过程中,如果有倒环或跑环的现象时,必须回到失败的地方继续进行。
目的:发展学生的协调性,速度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3、 猫捉老鼠游戏:
方法: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每组选出几位同学当“猫”,其他的同学当“老鼠”,在规定的范围内猫去捉老鼠,被捉的老鼠到休息区,猫又去捉其他老鼠,其他老鼠可以去救自己的同伴,被救之后的老鼠继续加入到游戏中,一段时间后,猫和一些老鼠互换角色。
目的:发展学生的耐力和躲闪能力,培养学生灵活机警的素质,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4、 渡江游戏
方法:在场地上画两条相距10米的平行线,一条为起点线,一条为终点线。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前两位同学手拿1个铁环,游戏开始时第一位同学把自己的铁环扔到身前一定距离的地方,再跳到铁环内,第二位同学跟着也跳进同一铁环内,然后将自己手上的铁环向前扔,两位同学又跳进第二个铁环内,接着拾走第一个铁环又往前扔,以此类推,到达终点后,第二位同学用同样的方法回到起点接第三位同学,直到把本组所有的同学全部接到对岸为止,哪组全部同学先到对岸哪组为胜。
规则:在渡江的过程中,如果铁环扔太远,同学没有跳进铁环内,就视为落入江中,必须拿着铁环回到刚才的铁环内重新扔,继续游戏。
9. 滚铁环是谁发明的
一个人
10. 滚铁环的资料
滚铁环,一种中国传统民间儿童游戏,流行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旧时汉族儿童游戏。流行于全国各地。他们手捏顶头是V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发出哗啷哗啷的声音。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 滚铁环是那个年代男孩子的炫技宝物,拥有铁环就如同现在的孩子带着滑板上学一样,非常风光。玩法是用铁勾推 美少女滚铁环
动铁环向前滚动,以铁勾控制其方向,可直走、拐弯。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技术好的孩子能把铁环从家一路滚到学校,绕过各种障碍,甚至可以过水塘上楼梯,别的孩子只有在一旁艳羡的份。那时候在放学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群背着书包满头满脸脏兮兮的男孩子,手里拿着铁钩,推着铁环奔跑在马路上,哗琅哗琅的声音响成一片,场面颇为壮观。 拥有铁环就如同现在的孩子带着滑板上学一样,非常风光。玩法是用铁勾推动铁环向前滚动,以铁勾控制其方向,可直走、拐弯。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技术好的孩子能把铁环从家一路滚到学校,绕过各种障碍,甚至可以过水塘上楼梯,别的孩子只有在一旁艳羡的份。那时候在放学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群背着书包满头满脸脏兮兮的男孩子,手里拿着铁钩,推着铁环奔跑在马路上,哗琅哗琅的声音响成一片,场面颇为壮观。除了上楼梯,只要是人能行走的路,就能滚铁环。滚铁环的速度快慢均可,但太慢会倒下去,像骑车一样。快到什么速度,你能跑多快都行。滚铁环的技术一学就会,又熟能生巧。活动方法是用铁勾推动铁环向前滚动,以铁勾控制其方向,可直走、拐弯。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个人活动、集体竞赛均可。有50米或100米竞速、有100米障碍(如绕树丛、过独木桥)、4×100米接力等比赛项目等。 比赛时,一般比谁推得远、推得快,铁环倒地为输。学校就曾在球场上举行比赛,比赛分两个项目:最快接力赛,先到为胜;最慢技术赛,慢且不倒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