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李强的论文
1. 李强,“大众参与和精英统治的结合:约翰·密尔民主理论述评”,《北京大学学报(政治学与行政管理专刊)》,1995年12月。
2. 李强,“严复与中国近代思想的转型”,《中国书评》,1996年2月。
3. 李强,“自由”,《东方》,1995年2月。
4. 李强,“爱森斯达特对现代化理论及中国文化的再探讨”,《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与行政》,北京大学政治学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李强(Qiang Li), “The Principle of Utility and the Principle of Righteousness”, Utilitas (功利主义),英国,爱丁堡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第八卷,第一期。
6. 李强,“传统中国社会政治与现代资本主义:韦伯的制度主义解释”,《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三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政治学》1998年第四期全文刊载。
7. 李强,“经济转型与机构改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年第四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国民经济管理与计划》1998年第十一期全文转载。
8. 李强,“国家能力与国家权力的悖论”,《中国书评》,1998年2月,第十一期,香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的《国家与社会》一书全文转载。
9. 李强,“评王铭铭《民间权威、生活史与群体动力》”,《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北京。
❷ 审美性与文学的关系 论文
你可以去看看网络上搜到这个相关的信息。
❸ 李强的主要论文
(1) “Synthesis, singter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LZST perovskite prepared by a lactate precursor route”,J. Euro. Cer. Soc. , 2006 ,26,323-329
(2) Molten salt synthesis of lead lanthanum zirconate titanate stannate powders and ceramics,MATERIALS LETTERS, 2006, 60 (3): 425-430 FEB
(3)“Flux growth of (Pb, La)(Zr, Sn, Ti)O3 single crystals and their characterization”,J. Crystal Growth, 2005, 383:378-383
(4)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LZST prepared by coprecipitation”,Jouran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05 , 40, 2697-2699
(5) “Synthesis of Nanocrystalline NiZn Ferrite Powders by Refluxing Method”,Powder Technology, 2005 , 155, 193-195
(6)“A modified chemical route to prepare Pb(Mg1/3Nb2/3)O3-PbTiO3 ceramics”,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05 , 40, 2599-2601
(7) “Phase formation and transitions in the lead magnesium Niobate-lead Titannate system”,Materials Chem. & Phys., 2004 , 83, 135
(8)“A study of Ni base SMA single crystal”Progress in Crystal Growth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terials, 2000, 309-314
(9)“Study of boundary free Tb-Dy-Fe magnetostrictive materials”,Materials for Smart System, edited by E.P.George, etal., MRS, USA, 1995 , 360, 183
(10) “Growth of Tb0.27Dy0.73Fe2 magnetostrictive single crystals” ,J. Crystal Growth, 1993 , 128, 1092
❹ 求考试论文。。题目《学习和欣赏中外美术作品的心得体会》
chenrenyu 同志
欣赏以线造型的中外美术作品,提高学生对“线”这一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
线条是美术最基本的造型手段,是构成视觉艺术形象的一种基本因素,无论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作品;不论是写实,还是装饰;不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在长期的美术发展过程中.“线”作为美术家创造形象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语言,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越来越显示出丰富的表现力及艺术美感。中国著名绘画大师吴冠中的《山水》一画,皴染不多,主要以毛笔线条勾勒,但其中线条流畅自由,轻重虚实的变化,随意性较强,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和鲜明的时代感。法国后期野兽派大师匀蒂斯的《红沙发上的注女》(油画)以简洁概括、富子感情色而又极富装饰件的线,极为和谐、简练地勾画出一个呼之欲出的少女形象。
美术鉴赏课走进大学校园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美术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第一:美术鉴赏有益于大学生灵魂的雕铸和人格的完善。艺术教育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潜能,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升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人的全面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认为的那样,包括智力、体力、思想、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各方面,全面发展是一专多能的素质型发展。鉴于此,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已经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大学生美术鉴赏作为美育的一种手段,在促进大学生灵魂雕铸和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满足大学生的审美需要,提高和培养审美能力。在美术鉴赏课上,通过大量地、广泛地鉴赏优秀艺术作品,就会逐渐具有和提高感受美、理解美的能力了。这里不单单是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问题而是如何发展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提高学生对美术意义的认识,培养我们正确的审美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第三:陶冶大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通过美术鉴赏对美和艺术增进理解,无疑对提高文化素质和思想境界,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四:帮助大学生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在这种鉴赏活动中,是美术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种种与他人产生共鸣的经历与感受,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和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事物,并获得一种全新的洞察力。
第五:美术鉴赏可以娱情怡神,激发想象力培养创造性。通过鉴赏不仅使人视觉愉悦、心情舒畅,更在于美术作品都是通过点、线、面、色彩、空间、肌理等形式组成,所以画面上的节奏感、韵律感会对人的视觉产生影响,进而使人产生联想。因而,当我们在鉴赏美术作品时,不管是遇见那些赏心悦目的写实作品,还是一些现代派艺术家的抽象作品,都会使我们获得一种喜悦与满足。对美术作品鉴赏的过程中,也更能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陶冶情操激发创作热情与创造能力。
总之,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美术鉴赏课的开设,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发展大学生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培养文明合格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❺ 李强的研究成果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CSSCI)发表40余篇;出版著作(含专著,教材,工具书及临床读物)35余部,在报刊发表科普作品100余篇。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青年项目: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心理障碍及其对再就业影响的研究(1997)
2.教育部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残疾青年心理问题与社会支持(2001)
3.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合作项目:白血病患者临床心理干预研究(2002)
4.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期中国人心理困扰的应对行为研究(2003)5.天津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构建和谐社会企业员工社会支持系统研究(2005)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转型期社会歧视问题研究(2006)7.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我国民众心理求助行为的文化心理基础研究(2009)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 子课题:中国成年人多维社会赞许性 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素质与情绪调适研究子课题:老年人心理健康素质影响因素及其对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研究(2011)10.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城市居民常见心理问题及调适研究(2012)
❻ 如何在议论文读写中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和审美能力
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的语文教师更应充分利用语文课堂的读写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