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独撅子手枪是清朝发明制造的么
独撅子也叫“单打一”,就是这个枪打的时候只能用手往枪膛里塞一颗子弹,打完了再用手把弹壳抠出来。
中国自近代以来一直战乱频繁、动荡不安,对枪械的需求量很大,以致于在很多地方都产生了民间造枪匠这一行当。最初的起源年代可以被认为是清末民初,定装子弹大规模流行之后的年代。工匠们用简陋的设备,以手工或半手工方式来制造枪支。其中造得最多的,是一种称为“两撅枪”的土制手枪。这些土造手枪形状各异,但一般都采用类似猎枪的两段式铰链结构,从打开的弹膛尾部直接装填枪弹,发射后要将握把向下撅开以便退壳,故称为“两撅枪”,又被叫作“撅把”或“撇把”枪。这些枪的枪管都是自行打制,有的用铁条盘成。口径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发的手枪弹,有的甚至发射来源广泛的步枪弹。其中有些有膛线,而多数则是滑膛,只能在近距离内使用。
两撅枪一次只能发射一发枪弹,所以又被叫做“单打一”。这些土枪多数都采用外露式击锤来击发,射击前一般先将击锤扳开,突出的击锤末端形状类似牛角.所以在北方的很多地方,又把这种土制手枪称作“独角牛”。大多数“两撅枪”的用户首先要求解决的只是“有”和“无”的问题,所以这些枪从设计到制造都极其简陋粗糙,对制造条件的要求很低。这一点却使得它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中得到了广泛普及。
㈡ 为什么古代人(唐朝到清朝)不发明枪支弹药
将火药用在武器制造并投入实战,在我国约开始于唐代末年。唐哀宗天祐四年(907),淮南杨行密的部将郑璠攻打豫章城(今江西南昌)时,曾利用“发机飞火”烧毁豫章城的龙沙门。这一次战例一般被认为是火药武器出现的最早战例。宋太祖开宝八年(975)灭南唐时,使用过用弓弩发射的火箭和用炮(发石机)抛射的火炮,正是因为改用装有火药的弹丸来代替石头,于是“炮”字原来从“石”才改为从“火”了。这之后不断有关于制造和使用火药兵器的记录,然而具有最完备系统的,还是《武经总要》中关于火药和火器制造的记载。
㈢ 清朝闭关锁国期间有人知道西方发明枪吗
枪又不是西方发明的,实际上枪和炮都是同一种火器,规模差异导致名称不同,日本称呼枪就叫手炮、铁炮,中国则称呼枪为手铳,炮为大铳。枪在中国早在1000多年前已经应用于战场了。
㈣ 清末时期的清军曾装备过一种十三响快枪,这种枪厉害吗
两次鸦片战争以后,虽然清朝上下不少人还是不愿意正视已经全面落后这个事实,但是至少也意识到了西式枪炮的威力。此时恰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为了镇压太平军,清政府逐步开始从国外进口西式枪炮武装清军,以加强清军的战斗力。
然而由于清朝的正规军八旗和绿营已经糜烂不堪,清政府又财政紧张,因此不得不允许各地督抚和地方士绅自己筹饷编练练勇,和太平军作战。这些练勇中比较有名的有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等等。
因此一般提到十三响,又不说明是哪种型号的话,大多可以认为是温彻斯特十三连发后膛卡宾枪。
㈤ 清朝什么开始用枪的
雍正朝开始用的。
清朝军队所用装备纷繁复杂,仍是冷兵器与火器并用。八旗以骑兵弓箭为主,绿营以步兵辅之,武器名目杂多。雍正朝时,才议定以鸟枪、弓箭、大炮、藤牌为各省的标准兵器。
(5)清朝后期发明枪支扩展阅读:
14世纪,随着黑火药在欧洲战争中的广泛使用,人类开始进入热兵器时代,火器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16至17世纪,欧洲已经基本普及火器,滑膛枪炮取代了长矛和弓箭。
在东方的明朝,火器也获得了大发展,明军的火器装备比例非常高,明朝的火器不仅数量巨大且种类繁多,连开花炮都出现了。
而到清朝时期,火器却发展缓慢,在某些方面甚至产生了倒退,反而不如明朝。那么为什么清朝火器发展如此缓慢?
第一,清朝统治者缺乏重视。满清以弓马立国,靠的是弓箭和马刀,靠的是强大的骑兵,他们对火器的依赖度不高,对火器的重视自然也不强。
事实上,由于早期火器的不成熟,火器的性能还没有弓箭和大刀可靠。明朝虽然装备了数量庞大的火器,但还是输给了满清。
所以清军错误的认为火器比不上大刀长矛。当西方火器技术日益成熟的时候,满清还是推行老一套,大搞骑射和冷兵器训练,导致火器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和发展。
第二,缺少火器发展的动力。清朝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国内人口众多,经济繁荣,长期处于和平之中,因此缺乏火器发展的动力。
明朝火器的快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部威胁严重,所以才有火器发展的动力。事实上,清朝前期国家战争频繁,清朝也曾大造火器,特别是火炮制造水平也非常高。
不过在康雍乾三朝国家逐渐进入和平和鼎盛后,火器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对付老百姓不需要火器,也不需要研究更发达的火器,大刀长矛就足够了,所以火器都烂在了仓库中。由于缺乏发展的动力,因此清朝火器注定发展缓慢。
第三,缺少火器发展的环境。清朝是一个封建农业王朝,对数学、物理、机械等自然科学重视度不高,加上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隔绝了与西方的交流,直接导致近代科学技术的落后,国内没有形成科学思潮,更没有形成现代工业的基础。
火器生产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火器制造技术,也需要原材料和机械设备,采矿、冶金、车床等环节一样都不能少。清朝什么都没有,完全靠手工生产,生产的火器不仅产量低而且质量差,和世界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鸦片战争时,沿海的炮台使用的还是翻新的乾隆时期旧货,不仅笨重、射程近而且易炸膛,敌人没打着自己先炸死一大片。
没有现代的科学基础,没有现代的科技环境,没有现代的社会制度,想发展现代工业根本不可能,即使洋务运动引入外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也注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清朝军事
㈥ 枪支弹药在清朝时期已经发明了,但清朝为什么不大量造枪维护统治地位
根本原因在于五千年封建思想对国人的影响。在于当时的中国人看来,洋枪洋炮不地是暗器的升级版,用于对决属于无耻的行为。想想你看到的无数次的中国式的动作片,很多时候明明是手中有枪却故意丢掉而肉搏的。还有就是基于这种思想,就是用了洋枪洋炮也不好意思好好用的,如果你有心的话,可以去查查近代战争中死亡人数就会发现,很多大型的战役死亡人数常常是百来号人,而太平天国军甚至说自己刀枪不入顶着洋枪说冲,试想,如果命中率够高的话他敢么。。
基本这种思想,当时的国人对洋枪洋炮始终看不入眼,少数重视武器升级的官员在朝中又无地位
㈦ 清朝末期军队都使用什么武器
这是网上查到的一段文字“1884年清廷向李氏公司购买了九千把以上雷明顿制造的M1882式步枪(序号14000至21000及23000至25000), 口径是43西班牙型。 枪匣上烙刻有『林明敦厂制造 瑞生洋行经承』(德商瑞生洋行Buchheister and Company)中文字样。 此外又加买了3900到4000枝现成的M1879旧型枪, 并交由雷明顿厂改装成使用相同的弹匣。 该批步枪正好赶上了中法战争, 老将冯子材率领中方部队, 拿精锐的法国外籍兵团试枪。 1885年3月25日到28日, 中法双方在镇南关附近的大青山、 凤尾山隘口麈战三天, 法军伤亡官兵463员, 占入侵兵力五分之一左右。 最后法军退走海岸, 清军一直追到谅山, 整个法军布局濒临崩溃, 史称镇南关大捷。 法军的事后报告指出, 大部份法军使用单发步枪, 少数使用管状弹仓手动枪栓步枪的陆战队, 又因重新装填费时太久, 在第一次装填打完后, 多以单发射击。 清军的李式步枪, 装填容易, 火力惊人, 因此以优势火力压制了法军的攻击。 感谢雷明顿公司,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数几次我军火力优于敌军的战事, 下一次大概要等到抗战未期, 滇缅远征军以全套美式装备痛宰日军了。 当时还闹了个笑话, 据说清廷派去买枪的人, 之所以选择李氏步枪, 是因为他们以为这是中国人设计的, 肥水不落外人田, 当然要爱用一下了。”除此之外,清军还大规模装备了哈奇开斯5响步枪,斯宾塞9连发步枪,温彻切斯十七响步枪
㈧ 清朝康熙时期可以连发二十八枪的连珠铳是谁发明的
戴梓
戴梓在无意中得罪了南怀仁。南怀仁嫉恨在心,伺机报复,他在康熙面前诬陷戴梓“私通东洋”。结果康熙轻信谗言,将戴梓流放到了盛京(今沈阳)。在那里,戴梓艰难地生活了30多年,被迫以卖字画为生,“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踏冰入山拾榛子以疗饥”。直到戴梓77岁时,他才被皇帝赦免,不久便因贫病交加,溘然辞世。
归根结底,是满鞑害怕火器威胁其"骑射"地位,威胁奴隶统治,对汉人不信任 ,宁愿火器锈蚀在库房,也不拿出来,致使中国火器在清代大幅度倒退.
㈨ 清朝为什么不大量造枪
一个长期没有外敌入侵压力的国家,武器的革新是缺乏动力的,清朝不是没有鸟铳的使用,而是使用了一个阶段之后就不再具有使用的动力了。
从1757年准部平定之后,到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这接近90年的时间,因为国内反叛势力实在太弱,北方俄国画好了边界,西方列强还没想到战争解决问题,面对一个外敌都被自己打趴的时代,清朝失去了武器革新的动力,因为不需要火器也能打败内部敌人。
事实上明朝火器的使用大规模革新也是类似,都是在外敌入侵,局势紧张的情况下才会注意武器的改善,红衣大炮和佛郎机都是在万历时代之后才登上舞台,战争,永远是武器发明的第一推进力,国虽大,忘战必危,好战必亡。
(9)清朝后期发明枪支扩展阅读
乾隆朝对于演戏鸟枪的具体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如甘肃省军队曾用纸火绳代替麻火绳。乾隆担心纸质质量不如麻绳,所以禁止使用纸绳代替麻绳,“嗣后各省营伍所用火绳,俱著照定制以麻绳要制,毋许偷换纸张,以利军队而昭实用。”
嘉庆七年,满洲总督玉德请奏出去枪上所钉星斗,被嘉庆驳回,并指责,“施放鸟枪,全凭枪上所钉星斗为准,若平素演戏精熟,自能便捷命中……毋得妄逞臆见,轻改旧制。”
然而,清代的火器都受到严格管制,军队所用火器有严格控制,很难做出改进等动作,民间更是严禁持有火器。使得清朝的火器在两百年间仍然基本继承了明末的水平,但两百年间鸟枪几乎没有改进,燧发枪等先进火枪仅仅用作宫廷狩猎却未装备部队。
最好的火枪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用来给皇帝打鸟的。最精良和先进的武器当属皇帝的火枪。他们把火枪看成是时髦的摆设,是供欣赏的奢侈品,也是狩猎的工具。也就是说,最精良的武器被他们用来打鸟打鹿。
㈩ 清朝发明了世界第一架机枪吗
中国倒是之前有过一些武器记载,比如明朝的三十六管车轮铳。但是是不是机枪就不去讨论了。
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款机枪就是加特林设计的加特林机枪。在美国南北战争中装备给了北方军队。
清朝的洋务运动中引进了加特林机枪,但是把它装在了一个独轮车上,而且清朝自己造的加特林机枪还多加了枪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