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雕刻版邮票是谁发明的

雕刻版邮票是谁发明的

发布时间:2021-08-14 10:59:11

1. 世博会贝雕邮票是谁发明设计的

胡小华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与“吉祥物”(海宝)贝雕仿制邮票》是选用有色贝壳,巧用其天然色泽和纹理,经剪取、雕刻、车磨等工序精心雕琢而成,一套两枚,面值为1.2元,对外标价一套58元。贝雕邮票是由昆山开发区蓬朗街道下岗农技员胡小华设计,采用著名水乡古镇周庄的贝壳作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6月已被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授权,上海市集邮总公司发行,作为世博会纪念品。

2. 邮票是怎样诞生的

1836年的夏天,英国教育家罗兰·希尔正在伦敦郊外的一个村庄避暑。一天,他正在散步,忽然从后面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一位邮递员正骑着马送信呢。只见邮递员来到一所简陋的农舍前,高声喊道:“请问爱丽丝小姐在家吗?有您的信。”这时,从屋里出来一位姑娘,邮递员便将一封信交到姑娘手里,说:“爱丽丝小姐,请您付五先令邮费。”可是,那位叫爱丽丝的姑娘只看了一眼信封,便将信还给了邮递员:“对不起,先生,我没钱付邮费,这信我不能收,请您把信退回去吧。”“这可不行,国家规定,信件必须由收信人付邮费。信我已经送到了,您怎么能不付邮费呢?”“可我实在没钱,怎么办?”

罗兰·希尔见他们争执起来,便替那位小姐付了邮费,然后将信递过去:“小姐,现在你可以看信了。”谁知姑娘却说:“谢谢您!先生,我已经知道信的内容了。”罗兰·希尔被弄糊涂了:“你连信都没拆开,怎么知道里面的内容?”“哦,先生,是这么回事,我和外出的亲人约好,如果他在外面一切平安,便在信封上画一个圆圈,我只要看一眼信封便知道了。”“你这可是欺骗行为呀,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家很穷,实在没办法才这么做的。”罗兰·希尔听了,心里十分同情,他深深地叹了口气,默默地走开了。

当时,寄一封信的邮费需要五先令,可别小瞧这五先令,那可相当于当时一个工人辛辛苦苦劳动一天的工资啊。后来,罗兰·希尔向政府建议,发行一种价格便宜的邮资凭证,由寄信人购买后,贴在信封上,这样就不用收信人付邮费了。1837年1月,罗兰·希尔发表了《邮政改革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的小册子。他建议在英国本土邮寄重量不超过半盎司的信件时,不管路程多远只收1便士的邮费,邮资必须预付。

这张世界上的第一枚邮票原定于1840年元旦问世,但因未准备就绪,邮票到5月1日出售,5月6日才正式启用。在此之前,1839年,英国财政部公开悬赏征求邮票设计图案,收到了大约2100多件作品,对其中4件设计颁发了一等奖,但没有一件被采用。于是,罗兰·希尔亲自动手设计。他以威廉·韦恩精刻的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的侧面肖像纪念章作原图,画了两幅邮票图稿。邮票由雕刻家希恩兄弟雕刻版模,帕金斯·信有限公司承印。在白色无底纹纸上,对着阳光一照,可以看到每枚邮票的正中有一小皇冠水印,这样世界上最早的“黑便士”邮票就诞生了。“黑便士”是颜色和面值的合称,它采用黑色雕刻版印刷的无齿孔,不标国名,只有女王的肖像,这一传统一直沿袭至今。

但是这个开拓性的建议在议会讨论时,曾经遭到保守人士的反对。

当时的英国邮政当局也顾虑重重,担心本来就不景气的邮政业更无法维持。事实上,罗兰·希尔的改革确实具有科学的眼光,因为邮费太贵,信件就少;而即便由甲地寄往乙地的信只有一封,邮差也要送一次。除了多携带一些信件外,其他劳务都没有什么增加,邮资的收入却增多了。当然,这项改革并不是顺利的。使用邮票之后,不少人对购买邮票预付邮资的制度不那么习惯。在当时英国上流社会中,更有人觉得这种办法是寄信人看不起收信人,认为收信人没钱付邮费才这样做的,有失体面。但这些保守势力终究阻挡不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两年之后,罗兰·希尔改革邮政的提案被通过。

事实证明,英国开始使用邮票前,全国一年只有7600万件邮件。1841年——使用邮票后的第一年,邮件猛增到20800万件。十几年后,长期财政拮据的英国邮政转亏为盈。在邮政业务里增长的众多因素中,使用邮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

由于罗兰·希尔对邮政改革的贡献,英国女王赐给他伯爵称号,国际集邮协会尊称他为“邮票之父”,许多国家还发行了纪念罗兰·希尔的邮票。

3. 世界最早的邮票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世界第一张邮票的诞生 十八世纪初叶,英国邮政制度极其复杂,邮资也很昂贵,邮政事业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要求邮政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1824年,英国的一位下院议员曾提交一份文件,建议以一 便士作为邮寄普通信件的邮资。1827年,英国人罗兰·希尔在报刊上发表了题为《邮政制度的改 革———其重要性与实用性》的文章,建议在英国本土对重量在二分之一盎司以内的普通信件 收取一便士的预付邮资。 希尔的文章受到广泛好评和重视,英国议会的邮政改革特别委员会对此进行了讨论,并于 1939年通过了以罗兰·希尔的建议为主要内容的邮政改革提案。 罗兰·希尔的方案规定,信件必须装在带有面值的特制信封内寄出。该方案虽然解决了邮 资问题,但给使用者带来许多不便,于是有人建议在普通信封上使用粘贴式的邮票,即方便又 表示已付邮资,希尔采纳了这项建议。随后,他亲自动手设计了邮票。他以维多利亚女王的肖 像为基础,画了两副邮票的画稿交给查尔斯和弗雷得利克父子雕刻,并由帕金斯·培根公司承 印。 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诞生了,当时的邮票是无齿的。直至1847年发明了齿孔机,才 有今天这样带齿的邮票。

4. 邮票是谁发明的

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邮票是黑色的,上面印有维多利亚女王的浮雕像。邮票的发明者是英国的教师罗兰.希尔。他后来担任了英国的邮政大臣。 英国“黑便士”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原定于1840年元旦问世,但因未准备就绪,邮票到5月1日出售,5月6日才正式启用。 1840年5月6日,英国伦敦泰晤士河边的邮政总局热闹异常。浓雾散去,阳光和煦,人们兴致勃勃地赶到宽敞的工农业大厅,围挤在桃花心木的柜台前,用一枚枚金光闪闪的英镑,争相换购一张张新问世的“ 黑便士”邮票。一连两天,柜台里总能见到一位身材魁梧、长着络腮胡子的职员在细心地观察邮票出售的情况。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邮票第一次在伦敦问世,邮局喧闹异常。”第二天他继续写道:“昨天售出了价值 2,500英榜的邮票。” 他就是罗兰·希尔,由于他对邮政改革的贡献,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而名垂青史。女王赐给他伯爵称号,国际集邮协会尊称他为“邮票之父”,许多国家还发行了纪念罗兰· 希尔的邮票。在邮票诞生之前,邮政收费是按照信件用纸的张数和投递路程的远近逐件计算的,而且是由收件人支付 邮资,收费的标准也很高。1839年,英国财政部公开悬赏征求邮票设计图案,收到了大约2,100多件作品,对其中4件设计颁发了一等奖,但没有一件被采用。于是,罗兰·希尔亲自动手设计。他以威廉·韦恩精刻的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的侧面肖像纪念章作原图,画了两幅邮票图稿。邮票由雕刻家希恩兄弟雕刻版模,帕金斯· 信有限公司承印。在白色无底纹纸上,对着阳光一照,可以看到每枚邮票的正中有一小皇冠水印,这样世界上最早的“黑便士”邮票就诞生了。 “黑便士”邮票使邮政工作大大前进了步,标志着世界近代邮政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黑便士”是颜色和面值的合称。它采用黑色雕刻版印刷的无齿孔,不标国名,只有女王的肖像,这一传统一直沿袭至今。图案上方有“邮资”字样,下方是表示面值的“一便士”字样,印张每行由12枚邮票组成,共20行邮票组成,共20行,每张240枚。这是因为英国当时币制为1镑=12先令=240便士,一个全印张正好一英镑。特别有趣的是邮票的下面两角都各有一个英文字母,同一行上的每枚邮票图案左下角的字母相同。第一行A,第二行是B,以下按字母顺序类推;在图案的右下角的字母则表示邮票印在张中的位置,从左向右按字母的顺序排列,如第一横排从左至右为AA、AB、AC直至Al,第二横排依次为BA、BB、BC、直至Bl……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仿造。尽管1840年的邮票现存数量相当可观,但要复原原来的一个完整的印张却是非常困难的。由于邮票刚刚问世,人们还不大懂得邮票是什么,所以每整张“ 黑便士”的纸边上者印有说明文字:“每一枚邮票是一便士,每行十二枚售一先令,每全张售一英榜。把邮票贴在收信地址右上方,涂湿标签时,请勿擦掉背胶。”邮票原定于1840年元旦向世,但因未准备就绪,邮票到5月6日才正式启用,但不知哪个邮局提前售出了一些邮票,迄今已发现有3枚黑便士票是1840年5月2日在英国南部城市巴斯盖销的,被集邮家视为珍宝,标价很高。 从1840年5月6日起,黑便士邮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重印十一次,有30万全张计7,200万枚。其中第十一次即最后一次印量最少,只印了700全张16,800枚。在此期间共售出68,158,000枚。 与黑便士邮票同时发行的还有图案相同的蓝色二 便士邮票,俗称“蓝便士”。据说是在印制时误将邮票印成了蓝色。邮票的版式和黑便士完全一样,它的发行量比黑便士票少,珍贵程度超过黑便士,但闻名程度却远不及前者。有的蓝便士的印刷透过纸背,背面可以相当清楚地看到女王的肖像,这种透印票尤其难得。目前存世的蓝便士邮票只有两种:一种是一组八方连邮票。票上盖有英国最早使用的“马耳他十字戳”;另一种是一枚信封残片,残片上贴有半枚蓝便士邮票,是用二便士邮票对剖使用的。 戳上的日期1841年3月27日,是世界珍邮之一。 黑便士面世九个月后,即1841年开始发行红便士邮票。改色的原因是因为黑色邮票上盖销黑色邮戳不易看清,有人将盖有黑色戳的邮票揭下来重复使用,于是就用同一版模将邮票印成棕红色的了。 黑便士邮票几乎具备了现代邮票的所有特点,具有科学性和使用性,许多国家纷纷效仿,开创了邮票发行的新纪元。

5.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谁设计的

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邮票。邮票是黑色的,上面印有维多利亚女王的浮雕像。邮票的发明者和设计者是英国的教师罗兰.希尔。他后来担任了英国的邮政大臣。 英国“黑便士”是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原定于1840年元旦问世,但因未准备就绪,邮票到5月1日出售,5月6日才正式启用。 1840年5月6日,英国伦敦泰晤士河边的邮政总局热闹异常。浓雾散去,阳光和煦,人们兴致勃勃地赶到宽敞的工农业大厅,围挤在桃花心木的柜台前,用一枚枚金光闪闪的英镑,争相换购一张张新问世的“ 黑便士”邮票。一连两天,柜台里总能见到一位身材魁梧、长着络腮胡子的职员在细心地观察邮票出售的情况。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邮票第一次在伦敦问世,邮局喧闹异常。”第二天他继续写道:“昨天售出了价值 2,500英榜的邮票。” 他就是罗兰·希尔,由于他对邮政改革的贡献,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而名垂青史。女王赐给他伯爵称号,国际集邮协会尊称他为“邮票之父”,许多国家还发行了纪念罗兰· 希尔的邮票。在邮票诞生之前,邮政收费是按照信件用纸的张数和投递路程的远近逐件计算的,而且是由收件人支付 邮资,收费的标准也很高。1839年,英国财政部公开悬赏征求邮票设计图案,收到了大约2,100多件作品,对其中4件设计颁发了一等奖,但没有一件被采用。于是,罗兰·希尔亲自动手设计。他以威廉·韦恩精刻的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的侧面肖像纪念章作原图,画了两幅邮票图稿。邮票由雕刻家希恩兄弟雕刻版模,帕金斯· 信有限公司承印。在白色无底纹纸上,对着阳光一照,可以看到每枚邮票的正中有一小皇冠水印,这样世界上最早的“黑便士”邮票就诞生了。 “黑便士”邮票使邮政工作大大前进了步,标志着世界近代邮政的产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黑便士”是颜色和面值的合称。它采用黑色雕刻版印刷的无齿孔,不标国名,只有女王的肖像,这一传统一直沿袭至今。图案上方有“邮资”字样,下方是表示面值的“一便士”字样,印张每行由12枚邮票组成,共20行邮票组成,共20行,每张240枚。这是因为英国当时币制为1镑=12先令=240便士,一个全印张正好一英镑。特别有趣的是邮票的下面两角都各有一个英文字母,同一行上的每枚邮票图案左下角的字母相同。第一行A,第二行是B,以下按字母顺序类推;在图案的右下角的字母则表示邮票印在张中的位置,从左向右按字母的顺序排列,如第一横排从左至右为AA、AB、AC直至Al,第二横排依次为BA、BB、BC、直至Bl……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仿造。尽管1840年的邮票现存数量相当可观,但要复原原来的一个完整的印张却是非常困难的。由于邮票刚刚问世,人们还不大懂得邮票是什么,所以每整张“ 黑便士”的纸边上者印有说明文字:“每一枚邮票是一便士,每行十二枚售一先令,每全张售一英榜。把邮票贴在收信地址右上方,涂湿标签时,请勿擦掉背胶。”邮票原定于1840年元旦向世,但因未准备就绪,邮票到5月6日才正式启用,但不知哪个邮局提前售出了一些邮票,迄今已发现有3枚黑便士票是1840年5月2日在英国南部城市巴斯盖销的,被集邮家视为珍宝,标价很高。 从1840年5月6日起,黑便士邮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重印十一次,有30万全张计7,200万枚。其中第十一次即最后一次印量最少,只印了700全张16,800枚。在此期间共售出68,158,000枚。 与黑便士邮票同时发行的还有图案相同的蓝色二 便士邮票,俗称“蓝便士”。据说是在印制时误将邮票印成了蓝色。邮票的版式和黑便士完全一样,它的发行量比黑便士票少,珍贵程度超过黑便士,但闻名程度却远不及前者。有的蓝便士的印刷透过纸背,背面可以相当清楚地看到女王的肖像,这种透印票尤其难得。目前存世的蓝便士邮票只有两种:一种是一组八方连邮票。票上盖有英国最早使用的“马耳他十字戳”;另一种是一枚信封残片,残片上贴有半枚蓝便士邮票,是用二便士邮票对剖使用的。 戳上的日期1841年3月27日,是世界珍邮之一。 黑便士面世九个月后,即1841年开始发行红便士邮票。改色的原因是因为黑色邮票上盖销黑色邮戳不易看清,有人将盖有黑色戳的邮票揭下来重复使用,于是就用同一版模将邮票印成棕红色的了。 黑便士邮票几乎具备了现代邮票的所有特点,具有科学性和使用性,许多国家纷纷效仿,开创了邮票发行的新纪元。

6. 什么是雕刻版邮票

印制邮票主要采用粘印(凸印)、胶印(平印)和凹印,凹印又分影写(照相)凹印和雕刻凹印以及混合版套印。雕刻凹版邮票以线点深浅、疏密和粗细的特有表现语言而独具魅力,受到集邮者的喜爱。同时,它又以难于伪造受到发行部门和印刷厂家的高度重视。但由于雕版邮票比胶版和影写版邮票的生产周期长,工艺难度大,成本高,故雕版邮票发行较少。

7. 邮票创始人是谁

它诞生于160年前的英国。为了改变高额邮资的弊端,革新邮件传递办法,英国的罗兰·希尔爵士倡导发行邮票,将它贴在邮件上,作为已经支付了邮费的凭证。1840年英国采纳了罗兰·希尔的建议。这一年的5月6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邮票正式发行。

8. 第一张邮票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世界第一张邮票的诞生

十八世纪初叶,英国邮政制度极其复杂,邮资也很昂贵,邮政事业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要求邮政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1824年,英国的一位下院议员曾提交一份文件,建议以一
便士作为邮寄普通信件的邮资。1827年,英国人罗兰·希尔在报刊上发表了题为《邮政制度的改
革———其重要性与实用性》的文章,建议在英国本土对重量在二分之一盎司以内的普通信件
收取一便士的预付邮资。

希尔的文章受到广泛好评和重视,英国议会的邮政改革特别委员会对此进行了讨论,并于
1939年通过了以罗兰·希尔的建议为主要内容的邮政改革提案。

罗兰·希尔的方案规定,信件必须装在带有面值的特制信封内寄出。该方案虽然解决了邮
资问题,但给使用者带来许多不便,于是有人建议在普通信封上使用粘贴式的邮票,即方便又
表示已付邮资,希尔采纳了这项建议。随后,他亲自动手设计了邮票。他以维多利亚女王的肖
像为基础,画了两副邮票的画稿交给查尔斯和弗雷得利克父子雕刻,并由帕金斯·培根公司承
印。

1840年,世界上第一枚邮票诞生了,当时的邮票是无齿的。直至1847年发明了齿孔机,才
有今天这样带齿的邮票。

9. 雕刻版邮票的介绍

印制邮票主要采用粘印(凸印)、胶印(平印)和凹印,凹印又分影写(照相)凹印和雕刻凹印以及混合版套印。雕刻凹版邮票以线点深浅、疏密和粗细的特有表现语言而独具魅力,受到集邮者的喜爱。同时,它又以难于伪造受到发行部门和印刷厂家的高度重视。但由于雕版邮票比胶版和影写版邮票的生产周期长,工艺难度大,成本高,故雕版邮票发行较少。

阅读全文

与雕刻版邮票是谁发明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