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东西方投石车出现的时间及性能~~~
(东方)军中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足见对投石车的重视,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八种常用投石车,其中最大的需要拽手250人,长达8.76米,发射的石弹45公斤,可射90步(宋军制换算成现代单位就是140.85米),这里必须指出,《武经总要》可能是出于保密或者故意误导敌人的目的,将发石车的射程大大缩小了,实际上根据别的古籍记载和现代科学计算模拟,这种投石车的发射距离不少于500米,这在冷兵器时代,可说是超远程打击了。
中国是北宋-南宋时期发明的对重式投石车,金国在灭亡北宋的汴京之战中,一夜之间架设抛石车5000余座,在汴京长达50里的城墙外同时向心突击,金军发射了无数的石弹,以至于汴京郊外当时竟然再也找不到石块!攻城时先将护城河填平,而后万炮齐发,再辅以大量强弩,一举击溃守城部队的部署,进而出动与城墙等高、可容纳80人的巨型攻城车对城池展开登城战。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壮观的发射场面,简直不逊于现代战争规模的火力准备!
金庸小说的读者一定还记得郭靖守卫孤城襄阳十几年的故事吧?历史上襄阳创造的守城奇迹并非是因为郭靖,而是因为守城战中大量使用了投石车,曾满天花雨抛射过百公斤的石弹,将地面砸出无数2米多深的弹坑,蒙古军队虽然兵强马壮,但是面对如此可怕的守城武器,也只能望洋兴叹,血肉之躯,究竟不能和机械抗衡。其实如果我是金庸,写这段好看的守城战时,一定会让黄药师多多设计几种有趣的守城器械。
西方的投石车主要特色是巨型。《孙子兵法》中说攻城“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最初攻城的主要手段就是云梯,士兵像是蚂蚁般的去爬城墙(是不是想起了光荣的三国系列前几作?),后来投石车充当了城堡的克星,西方的投石车最多的用途是摧毁城墙。中世纪时欧洲的投石车动辄发射数百公斤的石弹,规(西方)大约在公元50年,罗马人设计了一种廉价的投石器Onager。跟其他重型机械弩一样,Onager也利用扭曲发条的势能。Onage只能发射石弹,十分笨重,一般不能用于野战,但结构简单,维护保养方便,同样被罗马人大量使用。Onager用于攻城时一般直接在城下装配,尺寸可以不同,但基本结构相仿。杠杆投射方式的射程和精度不能跟前述武器的弹射方式相比,但力量可以很大。和Ballista相比,Onager射程只有一半(最多约三百米),但能投射很重的巨石或燃烧弹,投射物的重量可超过一百五十磅(一般Ballista不过五十磅),给敌人带来巨大损失和恐慌。
『贰』 投石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利用杠杆原理,一端装有重物,而另一端装有待发射的石弹,发射前须先将放置弹药的一端用绞盘、滑轮或直接用人力拉下,而附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在此时上升,放好石弹后放开或砍断绳索,让重物的一端落下,石弹也顺势抛出,此种抛石机经由伊斯兰地区传入中国而被称作“回回炮”。
到了14世纪中期,有的抛石机能抛射将近1000磅(约454公斤)重的弹体,威力巨大。近代试验表明,吊杆长50英尺(约15.2米),平衡重锤为10吨的抛石机能将200到300磅(约90-136公斤)的石弹抛射约300码(约274米)的距离。
(2)科学小发明投石车扩展阅读
相传抛石机发明于周代,叫“抛车”。据《范蠡兵法》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石弹出现更早,也就是先有“弹”后有“机”。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中,有一些经过打制加工过的石块,就是原始人使用的“石弹”,不过那时只用于抛掷。
“炮”问世以后,成为战争中的重型武器。三国时,各国君臣都十分重视抛车的制造和使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曹军运用一种可以自由移动的抛车,击毁袁军的橹楼及战车,这种威力强大的抛车被称为“霹雳车”。
当时的抛车多数是将炮架固定在地面上或底座埋在地下施放,机动性差,安装费时费力。后来为了便于移动,在炮架下面安装了车轮。又因为炮架笨重,要随时变换抛射方向,仍是十分麻烦的事情。为此,人们发明了“旋风抛车”。
『叁』 小发明论文作文
[小发明论文作文]
大家小时侯都应该玩过玩具吧!玩具是我们小时侯的伙伴,现在我就向大家介绍我发明的玩具吧! 以前我玩过许许多多好玩的游戏,其中呢就包括古老的帝国时代!它里面包含了古代的兵器,投石车等等,我就想,为什么现在不能够综合俩样武器放在一起呢?突然,我猛得想到弩车和投石车可以综合起来,即可以既节省原料,又可以增加防御力,呵呵,简直天衣无缝啊! 我的发明制作过程是这样的,小发明论文作文。首先我想好做的方法后,我就立即开始了行动。首先为了使车身坚固,我就用太太口服液的坚固盒身来做车身。做完车身后,要用东西将它粘好,但为了美观,就用订书机将它订好。然后再做轮胎,发现轮胎是圆的,为了是其简便,就把圆上面的一小部分折起,再用订书机订好,可以把尺子固定在车上,把尺子用力往下按,发现,轮胎经受不起这样大的力量,于是把轮胎加成两层的啦!结果又发现,两边的轮胎老是扭来扭去的,没固定好,于是我就又把一根硬条子固定好,就可以了,再把尺子用力往下按,就刚刚好,小学六年级作文《小发明论文作文》。 再把一个条条架在中间,把中间凸起,设计好两根箭,用一个橡皮筋做动力,一弹,呀!成功!可以准确的投射。我的小发明成功了!耶! 如果把我的战车用到帝国时代的战斗中,我的部队定嬴。 湖南省长沙市砂子塘天华寄宿制学校 五(2)班冯昱迪 小发明论文作文450字
『肆』 科技创新小发明做什么好呢请各位朋友们一起想一想,必须是发明,谢谢了!
简易机器人。
『伍』 投石车原理
它是利用杠杆原理,一端装有重物,而另一端装有待发的石弹,发射前须先将放置弹药的一端用绞盘、滑轮或直接用人力拉下,而附有重物的另一端也在此时上升,放好石弹后放开或砍断绳索,让重物的一端落下,石弹也顺势抛出。
相传抛石机发明于周代,叫“抛车”。据《范蠡兵法》记载,“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行三百步”。石弹出现更早,也就是先有“弹”后有“机”。新石器时代出土文物中,有一些经过打制加工过的石块,就是原始人使用的“石弹”,不过那时只用于抛掷。
当时的抛车多数是将炮架固定在地面上或底座埋在地下施放,机动性差,安装费时费力。后来为了便于移动,在炮架下面安装了车轮。又因为炮架笨重,要随时变换抛射方向,仍是十分麻烦的事情。为此,人们发明了“旋风抛车”。
投石机机关用到的科学原理:1、使弹力机关发生弹性形变储存弹性势能。
2、打开释放装置将物体以一定角度斜向上抛出,将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动能。
杠杆又分成费力杠杆、省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杠杆原理也称为“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个力矩(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F1·L1=F2·L2。式中,F1表示动力,L1表示动力臂,F2表示阻力,L2表示阻力臂。从上式可看出,要使杠杆达到平衡,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阻力就是动力的几倍。
『陆』 投石车什么时候发明的
投石车是在春秋时代就有了,官渡之战中用的是投石车的加强版—霹雳车
霹雳车是刘晔发明的
官渡之战,袁绍军使用了大型攻城器械高橹,后来刘晔给曹操献计用投石车破高橹。因此有刘晔造投石车一说。但传闻自春秋时代即有投石器。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太祖(曹操)乃为发石车,击(袁)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
『柒』 中国人最早发明投石车吗
投石车 中国象棋黑方的炮写作是砲,就是投石车,火字边的炮,古文中多指的是炮烙。投石车是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的大型人力远射兵器,它的出现,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战争的需要。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隋唐以后成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但宋代较隋唐更有进一步的发展,不仅用于攻守城,而且用于野战。古书中的“抛石”、“飞石”指的就是投石车。古代西方投石车也是主要进攻手段之一,波斯人希腊人都曾经大量使用过它。 最初的投石车结构很简单,一根巨大的杠杆,长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装载的石块,短端系上几十根绳索,当命令下达时,数十人同时拉动绳索,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块抛出,这就是古代的战争之神了(斯大林说炮兵是战争之神)。中国战争史上投石车首次大规模使用,应当是李信(飞将军李广的远祖)攻楚,楚军秘密准备了大批投石车,当秦军渡河时突然同时发射,无数尖利的石块乌云般砸向秦军,二十万秦军全面溃败,李信自己也兵败自杀。后来战国四名将之一的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才攻下了楚国,可见当时投石车的威力。随着技术的发展,投石车也越来越先进,很多三国游戏中的“霹雳车”就是战国时代投石车的改进形。中国的投石车在宋代到达高峰。宋代兵书《武经总要》中说,“凡炮,军中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足见对投石车的重视,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八种常用投石车,其中最大的需要拽手250人,长达8.76米,发射的石弹45公斤,可射90步(宋军制换算成现代单位就是140.85米),这里必须指出,《武经总要》可能是出于保密或者故意误导敌人的目的,将发石车的射程大大缩小了,实际上根据别的古籍记载和现代科学计算模拟,这种投石车的发射距离不少于500米,这在冷兵器时代,可说是超远程打击了。
『捌』 投石车的发展史是什么
投石车是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的大型人力远射兵器,它的出现,是技术的进步也是战争的需要。中国象棋黑方的炮写作“炮(石包)”,就是投石车,火字偏旁的炮,古文中多指的是炮烙。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隋唐以后成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但宋代较隋唐更有进一步的发展,不仅用于攻守城,而且用于野战。古书中的“抛石”、“飞石”指的就是投石车。古代西方投石车也是主要进攻手段之一,波斯人希腊人都曾经大量地使用过它。
发展
最初的投石车结构很简单,一根巨大的杠杆,长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装载的石块,短端系上几十根绳索,当命令下达时,数十人同时拉动绳索,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块抛出,这就是古代的战争之神了(斯大林说炮兵是战争之神)。中国战争史上投石车首次大规模使用,应当是李信(飞将军李广的远祖)攻楚,楚军秘密准备了大批投石车,当秦军渡河时突然同时发射,无数尖利的石块乌云般砸向秦军,二十万秦军全面溃败。后来战国四名将之一的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才攻下了楚国,可见当时投石车的威力。随着技术的发展,投石车也越来越先进,很多三国游戏中的“霹雳车”就是战国时代投石车的改进形。中国的投石车在宋代到达高峰。宋代兵书《武经总要》中说,“凡炮,军中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足见对投石车的重视,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八种常用投石车,其中最大的需要拽手250人,长达8.76米,发射的石弹45公斤,可射90步(宋军制换算成现代单位就是140.85米),这里必须指出,《武经总要》可能是出于保密或者故意误导敌人的目的,将发石车的射程大大缩小了,实际上根据别的古籍记载和现代科学计算模拟,这种投石车的发射距离不少于500米,这在冷兵器时代,可说是超远程打击了。中国是北宋-南宋时期发明的对重式投石车,金国在灭亡北宋的汴京之战中,一夜之间架设抛石车5000余座,在汴京长达50里的城墙外同时向心突击,金军发射了无数的石弹,以至于汴京郊外当时竟然再也找不到石块!攻城时先将护城河填平,而后万炮齐发,再辅以大量强弩,一举击溃守城部队的部署,进而出动与城墙等高、可容纳80人的巨型攻城车对城池展开登城战。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壮观的发射场面,简直不逊于现代战争规模的火力准备!
『玖』 投石车是谁发明的
投石机古代叫霹雳车,三国时期曹操造霹雳车,用来攻守城堡,以石头当炮弹的远程抛射武器。
当世界上第一门火炮在中国诞生之前,我们的祖先使用的重型武器之一就是这种抛掷石弹的石炮——抛石机。所以古代的“炮”字偏旁是“石”而不是“火”。又叫飞石车、投石车。
抛石机的机架两支柱间有固定横轴,上有与轴垂直的杠杆,可绕轴自由转动。杠杆短臂上固定一个重物,长臂末端有弹袋(类似投石带的套子)用于装弹。
发射时,用绞车把长臂向后拉至几乎水平,突然放开,石袋即迅速升起。当短臂重锤完全落下时,投射物从弹袋中沿约45度角飞出。30公斤的石弹射程约140-210米,100公斤的石弹射程约40-70米。
(9)科学小发明投石车扩展阅读:
投石机炮弹
抛石机长久使用的是石头制做的炮弹,后来出现过一些带毒烟、毒药的化学弹、烟幕弹,以及燃烧弹,这类炮弹不必像石弹那样靠重力去击毁敌人,而是利用毒气、毒药、烟火的作用熏杀敌人,可以说这是古代化学战的一种形式。
还有一种“爆炸性”的炮弹是“泥弹”,用泥团制成弹丸,装入小型炮的弹袋里,弹射出去立即“炸”个粉碎,即可以击杀敌人,又不至于像石弹那样落入敌手再反射回来。
『拾』 投石车 弩车在二战中国战场一点作用没有吗
应该说基本没用。
二战中的日本已经是工业化进程极高的国家,部队都是制式装备,采用海陆空三路立体式打击,面对如此现代化的作战部队,中国军人完全是靠着人命填出来的血路。而投石车一般是古代的攻城作战的器械,弩车也是,而且二者移动不便,完全是飞机轰炸的靶子,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