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是谁发明舞蹈
据艺术史学家的考证,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就是舞蹈。在远古人类尚未产生语言以前,人们就用动作、姿态的表情来传达各种信息和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以后由各种声音发展成为语言和音调以后,才相继产生了诗歌和音乐。在劳动中,由于制造工具,人的手逐渐变得灵巧起夹,又诞生了绘画和雕刻。随着人类的进化,思维能力和认识事物水平的提高,曲艺、小说、戏剧等艺术才相继被创造出来。那么,舞蹈作为一种最古老的艺术,它的源头来自哪里呢?
[中艺清美学员]
中艺清美学员
我国古代和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说,人类是从天帝那里学来的舞蹈、或是人类受到掌管舞蹈的女神的启发才创造出舞蹈来。我们知道,古代的先民,对神和人的概念的理解,并不像现代的人分得那样清楚。那时的人们往往把一些具有不凡才能的人、超出一般人的智慧和力量的人,或是对于人类作出大较大贡献的人,都看成是神的化身,或是能通神的人。现在,我们知道,各种各样的神都是人根据自己的影象为基础,经过想象而创造出来的。是神创造了舞蹈,归根结底也就是我们人创造了舞蹈。那么,人又是如 何创造了舞蹈呢?
有的学者认为,人由模仿的本能,舞蹈是人用有节奏的动作对各种野兽动作和习性的模仿。有些舞蹈还是对一些自然景物动态形象的模仿,如柳枝的摇曳、海浪的翻滚、风的飘荡旋转等等,人们都可以模仿它们进行舞蹈。
也有学者认为,在艺术的起源中,模仿虽然重要、但还不是真正的起因,艺术的起因是"游戏的冲动",游戏是自白的人性的表现。游戏也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的标志。这里的的游欢,是指人的审美需求,即以假象为快乐。如人模仿动物的舞蹈、就是通过这种假象的游戏来获得快乐和宣泄自己的情感。
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原始人的思维分不清主客观的界线、认为一切自然物都和自己一样是有灵魂的,由此而产生了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巫术祭祀等,而这些活动都离不开舞蹈,甚至舞蹈是巫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因此,有人断言"一切跳舞原来都是宗教的"。
不少学者从原始人为了生存的需要,把繁衍下一代看作是非常重要约事情,而舞蹈是择偶、求婚和进行情爱训练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因此认为舞蹈起源于性爱活动。而有的学者,认为舞蹈不仅表现人的情爱,人们的各种激越的情感,人们生活中有重大意义的情感和活动,都会用舞蹈来表观。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最激动的情感的产物。
我国有很多学者主张舞蹈起源于劳动的理论,因为劳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也是劳动创造了人自身,是劳动使人脱离了动物界,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在原始人的舞蹈中,表现狩措和种植以及各种劳动生活的占有最大的比重。
我们认为以上各种舞蹈起源的理论,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不十分完整和全面,因为舞蹈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多种因素的,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即:舞蹈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实践和其他多种生活实践的需要,如果再详细一点来说,舞蹈起源于远古人类在求生存、求发展中劳动生产(狩措、农耕)、性爱、健身和战斗操练等活动的模拟再现,以及图腾崇拜、巫术宗教祭祀活动和表现自身情感思想内在冲动的需要。它和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编辑本段种类
艺术,是由各个不同的艺术品种所组成的。作为艺术之一的舞蹈,同样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它也是由各个不同种类、不同样式、不同风格的舞蹈所组成的。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是人们为自己的生活需要而进行的舞蹈活动;艺术舞蹈则是为了表演给观众欣赏的舞蹈。
生活舞蹈包括有:习俗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等。
习俗舞蹈,又可称为节庆、仪式舞蹈,是我国许多民族在婚配、丧葬、种植、收获及其他一些喜庆节日所举行的各种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在这些舞蹈活动中,表观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特征。
宗教、祭祀舞蹈,是进行宗教和祭祀活动的舞蹈形式。主要用以祈求神灵庇佑、除灾去病、逢凶化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或是答谢神灵的恩赐;祭祀舞蹈,是祭祀先祖的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过去人们用以表示对先祖的怀念或是希望先祖和神佛对自己的保佑和赐福。
社交舞蹈,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增进友谊、联络感情的舞蹈活动。一般多指在舞会中跳的各种交际舞。另外,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在各种节日所进行的群众性的舞蹈活动,多是青年男女进行社会交往、自由选择配偶的社交活动,因此,也可以说是各民族的社交舞蹈。
自娱舞蹈,是人们以自娱自乐为唯一目的的舞蹈活动。用舞蹈来抒发和宣泄自己内在的情感冲动,从而获得审美愉悦的充分满足。
体育舞蹈,是舞蹈和体育相结合,以艺术审美的方式锻炼身体,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舞蹈新品种。如各种健身舞、韵律操、中老年迪斯科、冰上舞蹈、水上舞蹈、街舞HI-HOP,以及我国传统武术中的舞剑、舞刀和象征模拟各种动物、特定形象的象形拳、五禽戏等均是。
教育舞蹈,是指学校、幼儿园等进行审美教育的舞蹈活动,以及开设的舞蹈课程,用来陶冶和美化人的思想感情、道德情操,培养人的团结友爱、加强礼仪,以及增进身心健康、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艺术舞蹈,是指由专业或业余舞蹈家,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创作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形象,由少数人在舞台或广场表演给广大群众观赏的舞蹈作品。由于艺术舞蹈品种繁多,根据各个不同的艺术特点、大致可分为二类。
第一类
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来区分,有:古典舞蹈、民间舞蹈、现代舞蹈、当代舞蹈和芭蕾舞。
古典舞蹈:是在民族民间舞蹈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各具独特风格的古典舞蹈。欧洲的古典舞蹈,一般都泛指芭蕾舞。
民间舞蹈: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舞蹈形式。它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由于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劳动方式、历史文化心态、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现代舞蹈: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的一种舞蹈流派。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当时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实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当代舞蹈(新创作舞蹈):即不同于上述三种风格的新风格的舞蹈,它常常是根据表现内容和塑造人物的需要,不拘一格,借鉴和吸收各舞蹈流派的各种风格、各种舞蹈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从而创作出不同于已经形成的各种舞蹈风格的具有独特新风格的舞蹈。
芭蕾舞:是一种经过宫廷的职业舞蹈家提炼加工、高度程式化的剧场舞蹈。"芭蕾"这个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跳舞",其最初的意思只是以腿、脚为运动部位的动作总称。法国宫廷的舞蹈大师们为了重建古希秸融诗歌、音乐和舞蹈于一体的戏剧理想,创造出了"芭蕾"这样一种融舞蹈动作、哑剧手势、面部表情、戏剧服装、音乐伴奏、文学台本、舞台灯光和布景等多种成份于一体的综合性舞剧形式,在西方剧场舞蹈艺术中占统治地位达300余年,至今已历四个多世纪。1958年北京舞蹈学校建立引进俄罗斯芭蕾至今也已四十多年。
第二类
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的特点来区分,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歌舞剧、舞剧等。
独舞,由一个人表演的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双人舞,由两个人表演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舞蹈。多用来直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交流和展现人物的关系。
三人舞,由三个人合作表演完成一个主题的舞。根据其内容可分为表现单一情绪和表观一定情节,以及表现人物之间的戏剧矛盾冲突等三种不同的类别。
群舞,凡四人以上的舞蹈均可称为群舞。一般多为表现某种概括的情结或塑造群体的形象。通过舞蹈队形、画面的更迭、变化和不同速度、不同力度、不同幅度的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发展,能够创造出深邃的诗的意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组舞,由若干段舞蹈组成的比较大型的舞蹈作品。其中各个舞蹈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它们又都统一在共同的主题和完整的艺术构思之中。
歌舞,是一种歌唱和舞蹈相结合的艺术表演形式。其特点是载歌载舞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能表观人物复杂、细腻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
歌舞剧,是一种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来展观戏剧性内容的综合性表演形式。
舞剧,以舞蹈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并综合了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等,表现一定戏剧内容的舞蹈作品。
第三类
按年龄层次区分,有幼儿舞蹈、少儿舞蹈、青少年舞蹈、中老年舞蹈等。
编辑本段欣赏
舞蹈欣赏,是人们观赏舞蹈演出时所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对舞蹈作品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整个过程。因此,它本质上是一种认识活动。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特殊的对舞蹈作品的认识活动。舞蹈欣赏,就是观众通过舞蹈作品中所塑造出的舞蹈形象,具体地认识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舞蹈作者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观众在欣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往往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激发起记忆中有关的印象、经验。以及一系列的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活动,来丰富和补充舞蹈作品中的舞蹈形象,使其更加完整、生动和鲜明。从而能在观赏舞蹈作品的过程中体会到更加宽广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含义。
人们进行舞蹈欣赏这种舞蹈的审美活动,首先必须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也就是说要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舞蹈欣赏活动才能正常和顺利的进行。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辩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所以,我们了解舞蹈艺术的特性、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关系、舞蹈形象构成的各种因素,及其产生的过程等,就非常必要了。在前面我们曾谈过,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从舞蹈作品诉诸于欣赏者的感觉特点来看,它是一种综合了听觉(时间性)和视觉(空间性)的表演艺术。
编辑本段时尚
有氧舞蹈
有氧舞蹈(aerobicdance)是配合音乐有节奏地舞动的有氧运动,有氧舞蹈一方面能消耗较多热量,一方面能把许多舞蹈动作健美操化,通过有氧健美操的锻炼形式,反复或进行组合练习 。有氧舞蹈动作不象健美操动作比较操化,有氧舞蹈有许多风格,其音乐与舞蹈的结合紧密,锻炼时能达到愉悦身心,同时人的创造、想象、表现和艺术修养等综合能力都能达到提高。
有氧舞蹈种类
有氧舞蹈根据动作、音乐的不同特点分:aerobicdance,hip-hop,funk,salsa等许多风格的有氧舞蹈。而有氧舞蹈在中国又出现了扇子舞等许多风格。跳有氧舞蹈并不一定要去舞蹈教室,在家也能跳,可配合年龄编舞,有较大的自由性。
拉丁风格
最早的有氧舞蹈都带有拉丁舞风格的有氧舞蹈,如爵士舞风格的有氧舞蹈jazzaerobics;以后又出现了萨尔萨有氧舞salsaaerobics,这也是一种比较快的拉丁舞风格的有氧舞蹈,吸取了许多如曼波舞、恰恰舞、探戈、桑巴舞的风格。这些有氧舞蹈的特点就是髋部动作很多,动作优美。
摩登风格
摩登舞是体育舞蹈比赛中的一个项目群,参加比赛的运动员男士要着燕尾服摩登舞西装,打领结,女士要着长裙,梳宴会正式发型。这个项目群中共包括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五项。比赛时裁判对参赛各对运动员不打分,只确定优胜顺序,最终根据总排名前三名胜出。摩登舞类中有华尔兹舞、探戈舞、狐步舞、快步舞和维也纳华尔兹舞五个舞种。
方克、街舞风格
方克(funk)、街舞(hiphop)的有氧舞蹈与funk、hiphop音乐有很大的关系,这些音乐都比较欢快,使人都有一种跃跃欲跳的感觉。funk、hiphop是带有自由舞和黑人舞风格的有氧舞蹈。动作放松、自由多变,它能够提高锻炼者的协调性、达到健身的目的。跳funk、hiphop后使人精神非常愉快。所以这种有氧舞很受青年的欢迎。
❷ 2020抖音很火的舞蹈前十名有哪些
抖音十大神曲:《象样》、《带你去旅行》、《海草舞》、《我们不一样》、《光彻斯特》、《时间》、《起风了》,都是关于你的,我也是。
1、“体面”
网友称这首歌有灵魂,有故事,唱出了很多人分手后的感情,这是一首会让人上瘾的歌曲。完美的唱着轰轰烈烈的爱情,时光共享,好聚好散。这是一个遗憾的相信,大多数人有一个良好的开始,但没有幸福的结局,这使这首歌太令人上瘾。这也是ex 3电影中的一集。还记得那些在剧院里哭泣的前男友吗?
2、带你去旅行
据说这首歌流行的原因很糟糕!一个男人扛着大立体声在街上告白,一个字也不唱,挡住妹妹唱,也不管别人受不了。
后来在网络的推广下,连原创歌曲都没想到火起来了!据说这首歌是火的,因为有一个总是喜欢以出名闻名的遐想,背着音响在街上唱红的男人,看到一个女孩,一字不唱。挡人唱歌,也不顾人不吃亏,后来在网络的助推下,这首歌竟然火了起来,真的可能是连歌手自己都没想到!,
3、海草的舞蹈
作为抖音十大神曲之一,《海草舞》的历史也不长。这是《社会震撼》的原作者萧泉的最新专辑。该片于2017年11月8日上映。这首歌的节奏太强劲了。在重要场合不要听信它。,
4、我们不一样
陌陌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主播创造了一个片段,大家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唱出了每个人经历的不同境遇,让观众产生共鸣!它被誉为抖音十大神曲之一。虽然后来有网友说“我们不一样”太屌丝了,但可以说这种话是不是屌丝呢?这是一种情绪,而不是物质。
5、光螺纹梳刀
电视剧《夏至还没到》一集讲述了把爱埋在心底的感觉。
每次抬头仰望你,连眼泪都觉得自由,有些爱就像太阳倾泻而下,时而拥有与失去。他是我雄壮的雨,却等不到彩虹,祝一切顺利!
6、时间
《时间》是一首非常特别的歌曲,由MKJ创作,并改编自摩根·弗里曼在纪录片《与摩根·弗里曼一起穿越虫洞》中的一句台词。抖音中发怒的时间只截取了“Makemoretime”中最有节奏感的部分。
7、风起
“风”这首歌是在2018年,当时我已经非常火,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首歌改编自日本歌曲“ヤキモチ”,唱的还买辣椒使用优惠券,并于2017年发布。它有一种美丽的风格,一旦你听到它就会留在你的脑海里。,
8、“爱你”
《爱是你》由著名男歌手刘佳演唱,于2012年发行。这首歌被收录在专辑《独行》中。这首歌也被用作电影《城市游戏》的插曲,这部电影非常受欢迎。
9、都是关于你的
《It's All About You》这首歌融合了R&B、嘻哈、说唱等多种风格,主唱Dragon Pig拥有中国非常罕见的黑人嗓音,这使得这首歌融合了各种元素,非常有个性。这三首歌都是由你在2017年发布的,是抖音2018年十大最受欢迎神曲中的新歌。
10、我也是
虽然《MeToo》是2018年抖音十大最受欢迎歌曲之一,但它并非始于抖音。这首歌在包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几个国家的单曲榜上排名前十,并在美国公告牌单曲榜上排名第13位。这是一首另类的摇滚歌曲,大量使用了电子声音。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以我为背景音乐的视频是一个女孩模仿名画的视频,这在抖音是非常罕见的,非常有创意的视频。
❸ 敬奉太阳神阿波罗的舞蹈能体现出什么
敬奉太阳神阿波罗的舞蹈是最能体现古希腊日神精神的舞蹈。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是光明之神、伟大的宇宙之神宙斯的儿子。他出生在洛斯岛。“这个岛上岩石裸露,没有任何植物,只有海鸥在岩缝中筑巢,不时发生悲鸣……他出生时到处阳光灿烂,闪闪发光,洛斯岛的岩石好像披上了金装,四处开满鲜花。……她们为阿波罗带来了神食和仙酒,大自然同女神们一起庆祝欢呼。”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是一个经常手持竖琴或在牧场上吹笛弹琴的神形象。如《古希腊神话》中讲阿波罗和缨斯:“春天和夏天,在森林繁茂的赫利孔山坡,在高高的帕纳塞斯山上,在卡斯塔尔山泉旁边,阿波罗经常领着缪斯跳舞。年轻美丽的缪斯是宙斯和记忆女神谟涅摩绪涅的女儿,阿波罗的随从。女神有:卡利俄佩——史诗女神,欧忒尔佩——抒情诗女神,埃拉托——爱情诗女神,墨尔波墨涅——悲剧女神,塔利亚——喜剧女神,忒尔普西科瑞——舞蹈女神,波吕许谟尼亚——颂歌女神等。阿波罗领着她们合唱,用金竖琴伴奏。她们的合唱非常庄重,整个自然界都在聆听她们的歌声。”从这一段神话中可以看出完全是对古希腊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是对古希腊文学艺术的真实反映。史诗、诗歌、悲剧、喜剧、舞蹈、历史、天文、颂歌等都是古希腊灿烂文化的代表。
❹ 中国神话的音乐之神和舞蹈之神是谁
据《山海经》复榣山太子长琴是始制作乐风。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北海之外,赤水西,有先民之国,食谷,使四鸟。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有芒山。有桂山。有榣山,其上有人,号曰太子长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有五采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有虫状如菟,胸以后者裸不见,青如猨状。
《山海经·海内经》: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
❺ 创造的大能 歌词
创造的大能
演唱:野地百合
哈哈哈哈哈利路亚
耶和华是全能的神
他用能力专创造大地
他用智慧建立世界属
他用聪明铺张穹苍
耶和华他说有就有
他造宇宙奇妙宏伟
他造大地美丽壮观
他造人类智慧勤劳
耶和华他独行奇事
哈哈哈利路亚
万有本于他
哈哈哈利路亚
神是独一真神
哈哈哈利路亚
万有本于他
哈哈哈利路亚
神是独一真神
……music……
哈哈哈哈哈利路亚
耶和华是全能的神
他用能力创造大地
他用智慧建立世界
他用聪明铺张穹苍
耶和华他说有就有
他造宇宙奇妙宏伟
他造大地美丽壮观
他造人类智慧勤劳
耶和华他独行奇事
哈哈哈利路亚
万有本于他
哈哈哈利路亚
神是独一真神
哈哈哈利路亚
万有本于他
哈哈哈利路亚
神是独一真神
哈哈哈利路亚
万有本于他
哈哈哈利路亚
神是独一真神
哈哈哈利路亚
万有本于他
哈哈哈利路亚
神是独一真神
……music……
http://music..com/song/56474625
❻ 最能体现古希腊日神精神舞蹈的是哪段舞蹈
敬奉太阳神阿波罗的舞蹈是最能体现古希腊日神精神的舞蹈。
古希腊有一座著名的神庙专,属叫德尔菲神庙,它被古希腊人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全希腊的宗教中心,也被认为是希腊日神精神的象征。祀奉太阳神阿波罗的舞蹈是女子集体舞,一群美丽清纯的少女们唱着颂歌围着神庙转圈行走,动作简单、姿态随意,没有激烈的、大幅度的动作和跳跃动作,是一个虔诚地敬奉太阳神的舞蹈。
❼ 神话里谁最会跳舞
舞神印度教毁灭之神湿婆(Shiva),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的生殖之神“兽主”和吠陀风暴之神鲁陀罗,兼具生殖与毁灭、创造与破坏双重性格,呈现各种奇谲怪诞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温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变相,林伽(男根)是湿婆的最基本的象征。印度教三大神之一。毁灭之神,也担当创造的职能,由吠陀时代的天神楼陀罗演变而成。在《梵书》、《奥义书》两大史诗及往世书中都有他的神话。据说他有极大的降魔能力,额上的第三只眼能喷毁灭一切的神火,曾烧毁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诱他的爱神,得三魔城毁灭者之称。诸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他吞下能毁灭世界的毒药,颈部被烧成青黑色,得青颈之称。印度教认为“毁灭”有“再生”的含义,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器林伽是他创造力的象征,受到性力派和湿婆派教徒的崇拜。湿婆是苦行之神,终年在喜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炼苦行,通过最严格的苦行和最彻底的沉思获得最深奥的知识和神奇力量。他还是舞蹈之神,创造刚柔两种舞蹈,被誉为舞王。他是妖魔鬼怪的统帅,妖魔鬼怪都受制于他。妻子是雪山神女,两个儿子是塞犍陀和群山。前者是天兵天将的统帅,后者是侍候湿婆的诸小神之首。他的形象被描绘成5头3眼4手,手中分执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身着兽皮衣,浑身涂灰,头上有一弯新月作为装饰,头发盘成犄角形,上有恒河的象征物,传说恒河下凡时曾先落在他的头上,分7路流向大地,颈上绕着一条蛇。坐骑是一头大白牛。他的故事散见于各种文献中。他的教派信徒奉其为最高的神,有地、水、火、风、空、日、月、祭祀8种化身,除毁灭外还可创造。佛教文献称他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顶,为三千界之主。
【湿婆的传说】
湿婆还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当恒河女神从雪山天国降凡之际,湿婆为了避免水势过猛淹没众生,他亲自以头接水,让恒河在他的发绺间流转千年缓冲后再流到人间。
湿婆居住在凯拉萨山(Mount Kalashi,即中国西藏阿里境内的冈仁波钦神山) ,他的乘骑是公牛南迪(Nandi),他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尔瓦蒂(Parvati),又叫乌玛(Uma,光明、美丽)。湿婆的配偶起源于印度土著的母神,也像湿婆一样兼具生殖与毁灭双重性格,呈现温柔相与恐怖相等不同的相貌。帕尔瓦蒂或乌玛的形象是娇媚娴淑的妻子。湿婆的配偶的另一种形象杜尔伽(Durza,难近母)则是美艳而嗜杀的复仇女神,曾代表诸神杀死水牛怪魔希沙。还有一种形象迦梨(Kali,黑女神),面目狰狞,酷爱血祭,纯属恐怖的死神。湿婆与帕尔瓦蒂的儿子伽内什(Ganesh)是可爱的象头神,另一个儿子塞建陀(Skanda)则是可怕的战神。
【湿婆的形态及象征意义】
所有印度教圣像中最重要最著名的一种,就是这尊与朱罗铜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伟大的湿婆纳塔罗阇(舞王)即舞蹈之王或舞蹈者之王像。这种像大量创作于朱罗时代,在南印度的制造延续倒12世纪。
在印度教造像中,湿婆通常是瑜伽苦行者打扮,遍身涂灰,缠发椎髻,头戴一弯新月,颈绕一条长蛇,胸饰一申骷髅璎珞,腰间围着一张虎皮,四臂手持三叉戟、斧头、手鼓、棍棒或母鹿。他额头上长着第3只眼睛,可以喷射神火把一切烧成灰烬。传说爱神迦摩在湿婆修苦行时打扰,湿婆第3只眼里喷射的神火把爱神烧得形销骨灭,但爱神并没有死,只不过没有了形体,所以说爱是无形的。
湿婆被表现为跳着创造和毁灭世界的宇宙之舞。他的头发随着他的舞动而狂乱地飘散开来,随着他的上边的右手所持的沙漏装小鼓的节奏而飞动。这种节奏是宇宙(摩耶)的心跳得声音,通过创造之舞的善行而产生。宇宙本身被表现为环绕此神的光环,光环出自雕像底座上摩卡罗的繁殖之口。与这创造的瞬间互补的,是同时发生的宇宙的毁灭,由那些给光环镶边的火焰和持在此神左手中的单独一朵火焰来象征。这朵单独的火焰使一切化为虚无:恰恰与此神右手中的创造之鼓保持平衡。下边的右手表示要抚慰他的信徒,预备赐福先作出令人放心的无畏势。进一步证实赐福的是下边左手的象手势(gaja hasta)。这种“旗子”手势由垂下手指模拟象鼻构成,在此指向真从无知的侏儒背上弹跳而起的左脚。这一象征性的手势使信徒有希望解脱摩耶的苦难,同时右脚以舞蹈的全力踏着侏儒的背脊。侏儒握着一条有毒的眼镜蛇,而同样的毒蛇像一件装饰品佩戴在湿婆赐福的右臂之上。
在许多其他的有意味的细节中,可以看到一个骷髅在此神缠结的发髻的宝冠上。还有一弯新月,象征着湿婆分阶段出没与宇宙,即使隐藏时也一直在那里。在他那夹杂着死者骨灰的发髻中,湿婆承接了从天而降的恒河——一尊恒河女神象的小像立于右边的头发上。她是一尊混合的美人鱼像,上身是女性,下身是摩卡罗。这种象征性是无穷无尽的,对于湿婆教信徒来说这尊圣像是阐释这位跳舞的创造和毁灭之神的无限怜悯和宇宙力量的一种形象化的启示。
❽ 人类模仿什么动物创造了哪些舞蹈
杨丽萍的孔雀舞、雀之灵
华佗的五禽戏
塔吉克族鹰舞
朝鲜族的鹤舞
印度蛇舞
芭蕾舞中的 天鹅舞
清朝的蝴蝶舞
蜡笔小新的大象舞 呵呵 很多啊
❾ 舞蹈是谁创造的
舞蹈来源于生活,最基础的舞蹈是在人民的劳动中得来的,比如南方地区在采摘茶叶时的动作、插水稻、北方地区种地,欧洲等地挤牛奶的动作,新疆等地摘葡萄等等……因此,舞蹈来源于生活,是劳动人民发明的
❿ 为什么说舞蹈是中华的神采呢
1.舞蹈的历史演变
①原始巫舞
原始舞蹈是人类原始文化的基本形态。其实这个时期的所谓舞蹈和后来的舞蹈在本质上有着很大的不同,它包括武术、杂技与原始体育的成分,因此可称为“人体文化”。不管是漠北的内蒙古阴山岩画,还是遥远南疆的云南沧源岩画所保存的原始民族的文化遗存,都是这种综合舞蹈、杂技、武艺、祈祷、祭祀为一体的人体文化的表现。
甘肃秦安大地湾地画以及青海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饰陶盆表明,中国原始舞蹈大体可分为四类:(1)反映狩猎、农耕等生产劳动及有关的祭祀祈祷活动的舞蹈。内蒙古阴山崖画的不少描绘就是此类。传说中的帝王伏羲氏舞《凤来》唱《网罟》之歌,表现了这位人首蛇身的始祖神发明网罟、教民捕捉鸟兽的功绩;以及那位牛首人身的炎帝舞《扶犁》唱《丰年》之歌,表现了这位被尊为神农氏的圣人教民播种五谷、发明农业的功绩。(2)反映战争以及有关的祭祀祈祷的活动,包括武技的训练等等。在有关岩画的古籍中有不少记载,中国自古就有舞、武同源的说法。《山海经》记载的刑天与帝喾战争的故事可为资证。据传刑天就是神农氏的乐工大臣,除了武舞是他创造的外,神农氏教民稼穑的乐舞《扶犁》也是他的创作。(3)反映性爱和生殖祈祷的活动。在原始社会中,这类舞蹈对生殖器的崇拜表达了人们对氏族不断繁衍的愿望。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岩画中乳房丰满、大腹、夸大阴部的女性裸体及两性拥抱而舞的图像,和1938年在新疆天山山脉发掘的原始社会后期的以生殖崇拜为主体的大型岩画,都是这类舞蹈的生动写照。传说女娲补天之舞《充乐》就是这类舞蹈。(4)表现对自然神灵的崇拜,如对日、月、星辰和山、河、风、雨的祭祀和对人生重要历程的祈祷的舞蹈。
综观中国原始舞蹈,虽然它与世界各民族原始舞蹈有共同之处,如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等等,但亦有其独具的特色,第一是舞、武同源互润;第二就是强调人的意识。不少民族传说他们的舞蹈是神的创造、上帝的赐予,中国的原始舞蹈,除了个别传说外,多数舞蹈都是人间创造的反映。例如赞颂伏羲、女娲的《凤来》、《充乐》、《扶犁》,它们都是纪念生活中的英雄、贤者,这无疑是中华原始乐舞的最大特色。它的影响很大,后来的六代舞继承了这个传统。
②“六代大舞”
周代是中国乐舞文化的第一个高峰。特别是西周对公元前26世纪至前11世纪流传的历代乐舞的整理和规范,可称为人类文化史上的一个空前的壮举。从此,乐舞具有了统领其他文化的崇高地位。
周武王之弟周公,在“制礼”的同时“作乐”,用“乐”这种声形谐和的艺术形式体现礼、培育礼。“礼”“乐”相辅相成,构成了周公辉耀千古的乐政思想。这里的“乐”就包括音乐和舞蹈,当时的乐与舞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周公在“制礼作乐”的通盘设计中,除了组织力量创作了纪念他父兄建周灭纣的功绩的辉煌乐舞《大武》之外,还把传说中的帝王,从黄帝、尧帝、舜帝、禹帝到商汤五位先贤时的乐舞整理恢复了起来,与纪念周武王的《大武》并称为“六代舞”,成为雅乐舞蹈的先声。“六代舞”是周代雅乐的主要内容。
周朝宫廷雅乐舞蹈除“六代舞”外还有“六小舞”,即《帔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和《人舞》,此外还有《象舞》和《万舞》。民间和贵族家庭的乐舞称散舞,少数民族的乐舞称《四夷乐》,至于具有宗教色彩的《傩舞》、《巫舞》则更是历久不衰。
周代由于极为重视礼乐,因而掌管礼乐的机构相当庞大,这在人类文化史上是空前的。这种乐教思想在先秦儒家的著述中得到了系统的发展。
春秋时代,随着诸侯国的强盛,西周的礼乐制度遭到了破坏,但各诸侯国的宫廷女乐和民间乐舞蓬勃发展起来。当时歌舞艺术除在宫廷宴饮中表演外,在外交场合也常常作为招待宾客的表演节目,舞人和乐器还曾作为礼品或贡品,而且诸侯的乐舞打破了周初乐舞的等级和限制。儒家将乐舞视为教化工具,忽视了它的娱乐功能,但在实践中民俗乐舞不可阻挡地发展起来。
③众艺之源——汉代的百戏与杂舞
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后,把民间的角抵戏引入宫廷,废除了以舞象功的礼乐,这对后世的艺术发展起了特殊作用。汉武帝大兴角抵百戏,其实不过是秦制的发展。
舞蹈至汉武帝时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大型文艺体育大汇演:“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春,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六年(公元前106年)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汉武帝为了招待四方来朝的外国大臣,作大赏赐和盛大的演出,“作巴渝、都卢、海中、砀极、漫衍、鱼龙、角抵之戏”《汉书·西域传》。
“巴渝”就是“巴渝舞”,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创造的歌舞。“周武王伐纣歌舞以凌”的进军行列中就有此舞。西汉一直保留此舞,魏改名为“昭武舞”,晋改名为“宣武舞”,都是以舞象功,用于寺庙祭祀的武舞。“舞剑弄丸”是在汉代角抵百戏中最常见的表演项目。
皇家的提倡使角抵戏在汉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至东汉时已极为丰富。张衡的《西京赋》曾生动地描绘了“临回望之广场,程角抵之妙戏”的盛大演出情况。从他的诗赋中可以看出,每次演出分五大场,每场之中又包含许多内容,这就是舞蹈、杂技、武艺、幻术和歌咏的综合表演。
宫廷的乐舞百戏是综合性演出,富豪贵戚的家庭宴乐也多含有杂技的成分。四川成都羊子山东汉墓里出土的“丸剑宴舞画像砖”就刻画了宴会后管乐齐鸣的“雅舞”及杂舞的技艺表演。手持兵器的舞技或武艺表演,在汉代画像石中有大量刻绘,有舞剑、舞棍、舞刀、干舞、戚舞等多种。河南南阳画像石上就刻有鸿门宴上项庄、项伯舞剑的故事,四人神态各异,性格鲜明,可以说是汉画像石中的佳作。
汉代的长袖舞和巾舞也很盛行,另有即兴歌舞和宴饮中的“对舞”。“对舞”形式多种多样,有女子长袖对舞,也有男女长袖对舞和男子宽袖长袍对舞。汉代画像石中也有常服短袖的男子对舞形象。这种对舞要求前一人舞罢,顺邀另一人起舞。宴会中一般是主人先舞,客人起舞为报,对舞姿舞容都很考究,否则就是失礼。
在汉代,宫廷女乐和贵族富豪家中的“舞姬”表演艺术都极高,但在史书上留名的只有善于翘袖折腰之舞的汉高祖宠姬戚夫人和汉武帝宠姬李夫人。据传,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也能歌善舞,尤其特别的是能在掌上舞,成为舞史上的奇谈。
周代的乐舞思想和美学追求在孔子的弟子公孙尼子编写的《乐记》中得到阐述。汉代的舞蹈美学观在东汉傅毅的《舞赋》中得到阐释。他所做的《舞赋》开头有序,假托楚寰王与亲王的对话,商谈夜宴中用什么节目,由此引入对女乐的描述。
两晋和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交融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民间舞蹈名为“杂舞”,包括从前代继承下来的和当时所创造的舞蹈。融合包括汉、魏以来的杂舞和江南的“吴歌”、荆楚的“西曲”等歌舞,形成了“清商乐”。与汉族的“清商乐”相并行的,有少数民族的“胡乐”、“胡舞”。这时,随着民族间的频繁交流,大量的少数民族乐舞和一些外国乐舞传入中国北方,如天竺乐、龟兹乐、疏勒乐、安国乐、高丽乐、康国乐、高昌乐等。这种交流融合又形成了汉
另外,由于南北朝朝野崇信宗教,佛、道盛行,也出现了以宗教文化为背景的宗教乐舞。在云冈、龙门和敦煌等文化宝藏中,留下了天宫乐舞与民俗乐舞的遗姿。
④隋唐乐舞
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公元581~585年)年间,集中了当时流传各地的汉族传统舞、少数民族舞、外国传入的各类乐舞共七部,称《七部伎》;至隋大业(公元605~618年)年间,又增加了《康国乐》和《疏勒乐》,成为《九部乐》。隋宫廷并从各地调集大批艺人,充实官办乐舞机构,应付日常的宫宴演出。
大业二年,为招待来京的突厥客人,隋炀帝曾征集四方散乐、各类舞蹈,进行了盛大精彩的表演,后形成惯例,于每年正月演出,表演人数多至三万。
唐人自舞成风,把舞蹈视为抒情自娱和展示才华、表示礼节的手段。能文能武、能歌善舞,成为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引以为豪的文化修养。唐太宗李世民就曾亲自排练声势浩大的《破阵乐》。唐初被视为中兴之主的唐玄宗更是一位善作曲、能伴舞、多才多艺的风雅皇帝。唐代的后妃大多善舞,杨贵妃就是位造诣很深的舞蹈家,她以善舞《霓裳羽衣》称绝一时。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是一位即兴舞家。他善于剑舞,以舞抒情言志,寄托壮怀。唐舞深入民众,街头、广场或酒肆、庭堂都有艺人献艺的记载。诗圣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描写了观舞的场面:观者从四面八方赶来,层层围住表演场地,有的还登高而望,有“观者如山”之感。
唐代的节日歌舞更是全民参加的重要游乐活动。自从隋代统一后,就开始了正月元宵节之夜,官民走上街头以歌舞百戏共乐的传统,到了唐代更为发达。这时,历史上有名的群众歌舞《踏歌》被提倡和推广起来。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宫廷组织了几千名女子的《踏歌》队伍,她们金饰银佩、罗绮锦绣、珠翠满头,在宫门外的灯轮灯树下,手袖相连、踏地为节地舞了三天三夜,成为千古盛况。
唐代的宗教乐舞也十分发达。敦煌遗书中就有关于寺院活动中舞蹈表演的盛况,比如《鹤舞》、《花舞》等礼佛娱人的舞蹈常在佛寺中演出。
自古就兴盛不衰的祭祀巫舞,在唐代仍极兴盛,从巫舞成风的巴楚之地到西北荒村都有此舞。唐代宫廷的驱傩是一种面具神舞,继承了汉代宫仪,规模亦极盛大。
唐代不仅有自娱的民俗舞蹈,而且还有大量的表演性舞蹈,有记载可考的名称就有一百多个,堪称世界之最。唐代对歌舞的分类比前代更为细致,有按风格特点区分的“健舞”与“软舞”类别;有以结构的严谨和统一归类的“歌舞大曲”;有以故事情节归类的歌舞戏;有从用途和表演方式归类的用于宫廷朝会、宴享的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等。
大曲中的《霓裳羽衣舞》最为著名。但是除了健舞、软舞、大曲、歌舞戏外,仍有一些名舞不能归类,如赞美龙女的《凌波曲》是盛唐著名舞人谢阿蛮依舞曲编舞表演的,曾得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喜爱。唐懿宗的伶官李可及编创的《菩萨蛮舞》是表现佛国仙女的美音妙舞的。其他不能归类的名舞如《何满子》、《叹百年》等,在当时都很兴盛,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早在周代,宫廷就有“四夷乐”的设置,容纳外国乐舞,共祈庙堂;到隋唐时代,更是规模空前。隋朝宫廷的燕乐,有七部乐、九部乐,至盛唐增加到到十部乐。除了中原乐舞外,吸收了北至前苏联的撒马尔罕,南至印度支那的七种外来乐舞。据《新唐书·礼乐志》记载,这十部乐为燕乐、清商、西凉、龟兹、疏勒、康国、安国、扶南、高丽、高昌等伎。
⑤乐舞的变迁
宋代是宗法礼教日臻完善的时代,宫廷乐舞呈衰落之势,宗庙祭祀的雅乐舞蹈却一直保存着。
宋代的雅乐舞,现保存在文献中的有大善乐舞、大顺乐舞、大庆乐舞、大定乐舞、天盛乐舞、大和乐舞、大昭乐舞、大熙乐舞,等等。宋代的燕乐是队舞,分为小儿队和女子队两类,分别表演各种舞蹈,男队有柘技队、剑器队、异域朝天队等,女子队有菩萨蛮队、拂霓裳队、菩萨献香花队、彩云仙队等等。宫廷队舞在宋初很兴盛。宋代文人喜填词,士大夫家有家伎歌女善歌舞,如北宋名臣寇准极喜柘枝舞,传说每宴必有柘枝歌舞表演。
宋代燕乐舞比起民间的舞蹈已大为逊色。宋代是民间舞蹈兴起的时代,既有节日的社火舞队,又有日常在瓦舍卖艺的商业演出。竹马、旱船、舞狮等在宋代已极兴盛。有些则为后来戏曲所吸收,如《抱锣》、《舞鲍老》等。
宋代一些民间舞蹈如《龙舞》、《九连环》、《扑蝴蝶》等传人日本有些燕乐舞传入朝鲜,并作为宫廷乐舞保存下来,其中有《五羊仙》、《献仙桃》、《抛球乐》、《莲花台》等。
宋代的赵构为中国舞文化作出了贡献。他在晚年时,颐养德寿宫,整天征歌选舞,后在文献中保留了一部虽残却弥足珍贵的舞蹈动作谱,这就是有名的《德寿宫舞谱》。
宋代舞蹈没有宫廷的培养滋育,因而走向了市井,这使中国舞蹈艺术在明清以后演变为武艺和民间娱乐整合发展的新形式。
⑥舞蹈的分流
元代是蒙古族入主中原建立的王朝。元代的宫廷舞继承了宋代的队舞形式,但在内容上大为不同。
蒙古族古代信仰萨满教,萨满巫舞一直在民间流传。元代的帝王笃信喇嘛教,同时也保护道教、伊斯兰教,这种宽容的宗教观在宫廷队舞中有着明显的反映。不仅有《说法队舞》,而且元顺帝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创制的有名的《十六天魔舞》更表现了佛国仙女的曼妙舞姿。
宗教性舞蹈在民间也很盛行。带有明显萨满教巫舞特点的《安代舞》在蒙古地区流传很广,成为群众喜爱的娱乐形式。
元代是中国戏曲发展的黄金时代。元杂剧中吸收了宋代宫廷队舞的音乐和舞蹈,亦吸收了民间舞蹈的生动舞姿。
自元明清以来,舞蹈艺术从两方面得到了继承和发展,一方面是被吸收在戏曲表演中,元杂剧中称之为“科”,在京剧中称为“做”;还有“打”,“打”即武术动作,它对于自古流传的“武舞”的继承更为直接。另一方面是在民俗文化活动中得到了长足发展。元明清时期,行香、走念及各种社火活动都少不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间舞蹈,如高跷、旱船、舞狮、舞龙,各种鼓舞和秧歌舞等。这些民俗舞蹈除了具有群众性这一特点外,还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如秧歌和腰鼓,在北方广泛流传,但又分为东北、华北、西北等不同风格,舞狮、舞龙在南方得到继承和发扬,各种民间舞表现了各地的风土和人情。
西方舞蹈传入中国约始于光绪初年,主要是西方人聚会时的交际舞。舞台表演的舞艺的输入更在其后,但未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仅得到少数人士的赞赏。
2.多彩多姿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
元明以来,在汉族的乐舞艺术转向戏剧发展时,少数民族的乐舞却在边地、山区走上了独特的发展道路。
《十二木卡姆》是在维吾尔族中流行的古老大型歌舞,包括叙诵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蹈组曲、即兴乐曲等3加多首,长期在民间流传,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了。
蒙古族的舞蹈大多雄健有力。蒙古统一全国后,其乐舞流传到中原,其中《倒喇舞》从元代一直流传到清代。《倒喇舞》有鲜明的蒙古族风格,舞者顶灯起舞,越舞越快,飞旋如风,十分精彩。
藏族的《锅庄舞》相传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它包含携手歌舞的男女合跳舞以及有着较大的腾跳动作和旋转动作的女子舞。藏族还有一种综合性表演的《热巴舞》,包括铃鼓、杂技、说笑话和各种民间舞,形式活泼自由,多由卖艺的民间“热巴”艺人表演。
瑶族的《长鼓舞》是祭神时跳的舞蹈,每当节日期间,瑶族的男男女女都去参加“踏盘会”,以娱神为主,人们打起长腰鼓载歌载舞。青年男女在歌舞中选择自己心爱的人,双双回家。《长鼓舞》至今仍是瑶族人民喜爱的舞蹈形式。
苗族的《芦笙舞》是在苗族中流传最广、最普遍的舞蹈,一般由男子吹笙在前领舞,女子在后面随音乐而舞,可快可缓,带有竞技性质。
壮族的《师公舞》、《扁担舞》、《横鼓舞》是有着不同特色的舞蹈,他们多以器物、扁担、鼓等击打出和谐的音响,边打边舞,动作纯朴、刚健。
朝鲜族的舞蹈优美动人,如《农乐舞》、《长鼓舞》等都很著名。
此外,如彝族的《阿细跳月》、傣族的《孔雀舞》、高山族的《杵舞》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