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民国创造社论刊物

民国创造社论刊物

发布时间:2021-08-14 03:42:14

1. 以淦女士的笔名在创造刊物上发表小说的作家是谁

冯沅君(1900-1974年),河来南南阳唐河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中国古典文学史家,大学一级教授。原名冯恭兰,改名淑兰,字德馥,笔名淦女士、沅君、易安、大琦、吴仪等。自幼学习四书五经、古典文学及诗词,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和地质学家冯景兰为同胞兄妹,丈夫是著名学者陆侃如。先后在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任教。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

2. 郁达夫曾担任主编的文学刊物是( )A.《收获》 B.《创造季刊》 C.《莽原》 D.《现代》

A选项:《收获》。我国著名文学家巴金先生和靳以先生于1957年创办。内容以纯文学为主,涵盖文、史、哲、地、经、法和美术。
B选项:《创造》季刊。1922年5月1日《创造》季刊第一期出版为始。 早期创造社的主要人员有: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等,他们都一致主张于新文学的建设,他们批判粗制滥造的作品,抨击龃龉的翻译。 中国的社会也在渐变之中,一批知识分子青年接受外来资本主义思潮的洗礼,正彷徨于国内新旧思想的转换之中,所以对于创造社的文学运动 。 其中《创造》季刊出版于1922-1924年,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发行,第1卷4期,第2卷2期,共出6期。
C选项:《莽原》。《莽原》杂志于1926年1月10日在北京创刊,鲁迅主编,是鲁迅编辑过的刊物中最早的一种。该刊1925年4月在北京初刊时,为周刊,附于《京报》发行,共出32期,1926年1月改为半月刊,单独出版,共出48期,1927年12月《莽原》半月刊出至第2卷第24期停刊。
D选项:《现代》。《现代》奉行“文学作品的本身价值”的刊稿标准,鲁迅、郭沫若等作家都在该刊发表过创作或论文。著名短篇小说如茅盾的《春蚕》,中长篇小说如巴金的《海底梦》,话剧如杨晦的《伍子胥》,评论如侍桁的《文学上的新人》,都发表在《现代》上。法国左翼作家伐扬·古久列来的《告中国知识阶级》一文也首先由该刊译载。此外,刊物还有计划地发表过一批有关新文学社团与作家的重要史料。

所以:选B!

3. 武汉在创造中华民国中的独特贡献是啥

武汉在民国时期是仅次于上海的大都市。商业非常发达,工业也很强。

4. “创造社”是郭沫若和谁一起发起组织的

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

1921年6月8日,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专、田汉、郑属伯奇等赴日留学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多次在上海和日本协商,并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第二改盛馆的郁达夫寓所中,利用上海泰东图书局的一些条件,成立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早期的文学团体——创造社。

(4)民国创造社论刊物扩展阅读

成员介绍

1、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

2、张资平(1893—1959),广东梅县人,出身破落世家。1922年4月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理学院地质系。

3、田汉(1898年3月12日—1968年12月10日),本名田寿昌,乳名和儿,笔名有田汉、陈瑜、伯鸿、汉儿倚声、首甲、绍伯、漱人、陈哲生、明高、嘉陵、张坤等。男,汉族,湖南省长沙县人。剧作家、戏曲作家、电影编剧、小说家、词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文艺活动家,中国现代戏剧三大奠基人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创造社

5. 中国二十年代文学社团介绍,包括时间,成立地点,代表人物,宗旨,机关刊物等

新文学社团、流派一览表 名称 成立(活动 )时间 主要成员 主要刊物 文学主张、 文学思想倾向 文学研究会 1921.1 沈雁冰(茅盾)、周作人、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许地山、冰心、朱自清、庐隐、老舍 《小说月报》、《文学旬刊》、《文学周报》 为人生、现实主义 创造社 1921 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张资平、穆木天、冯乃超、李初梨(后期) 《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月刊》、《洪水》 浪漫主义、后期倡导革命文学 新月社 1923 胡适、徐志摩、闻一多、陈西滢、梁实秋 《晨报副刊·诗镌》、《新月》月刊 提倡现代格律诗 新月诗派(或格律诗派) 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陈梦家 主要刊物同上 提倡现代格律诗 新月派小说家 沈从文、凌叔华 语丝社 1924 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孙伏园、冯文炳(语丝小说作者) 《语丝》周刊为人生、和文学研究会相近 未名社 文学革命后出现,成立于二十年代前期、中期 鲁迅、韦素园、台静农 《未名》半月刊 为人生、翻译外国文学 莽原社 文学革命后出现,成立于二十年代前期、中期 鲁迅、高长虹《莽原》周刊 为人生、注重社会批评、文明批评 浅草社、沉钟社 文学革命后出现,成立于二十年代前期、中期 陈翔鹤、冯至《浅草》、《沉钟》 倾向浪漫主义 弥洒社 文学革命后出现,成立于二十年代前期、中期 胡山源《弥洒》 狂飙社 文学革命后出现,成立于二十年代前期、中期 高长虹 《狂飙》虚无的反抗的特色 湖畔诗社 文学革命后出现,成立于二十年代前期、中期 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 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 春柳社 辛亥革命前 改编、演出《黑奴吁天录》 民众戏剧社 文学革命后二十年代前期由期成立 上海戏剧协社 文学革命后二十年代前期由期成立 欧阳予倩、洪深 南国社 文学革命后二十年代前期由期成立 田汉 浪漫主义倾向的话剧团体 20年代乡土文学 鲁彦、许杰、彭家煌、蹇先艾、冯文炳、台静农 象征诗派 20年代 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 太阳社 1928 蒋志慈、钱杏??、洪灵菲 《太阳》 倡导革命文学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0 鲁迅、茅盾、周扬、胡风、夏衍、张天翼、丁玲、沙汀、艾芜、叶紫《北斗》、《萌芽》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中国诗歌会 1932 穆木天、蒲风 《新诗歌》 大众化诗歌 东北作家群 30年代 萧军、萧红、骆宾基、端木蕻良、舒群、李辉英 倾向现实主义 京派 30年代 沈从文、萧乾、周作人、废名、李健吾、朱光潜 《大公报·文艺》倾向现实主义论语派 30年代 林语堂 《论语》、《宇宙风》 幽默、性灵小品 自由人 30年代 胡秋原 文艺自由论 第三种人 30年代 苏汶 文艺自由论 现代派诗(或现代诗派) 30年代 戴望舒、徐迟、卞之琳、路易士 《现代》 现代主义 心理分析派小说 30年代 施蛰存、穆时英 《现代》 弗洛伊德学说 新感觉派小说 30年代 穆时英、刘呐鸥、施蛰存 《现代》 新感觉主义 “民族主义文学” 30年代 潘公展、王平陵、黄震遐 《前锋》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38年成立于武汉 《抗战文艺》 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组织 七月诗派 1937-1949 艾青、田间、绿原、阿垅、鲁藜、冀?P、曾卓、邹荻帆、彭燕郊、牛汉 《七月》 战斗的现实主义 九叶诗派 40年代形成 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郑敏 现代主义 后期浪漫派 40年代 徐讦、无名氏 浪漫主义 战国策派 40年代初 陈铨、林同济 《战国策》 学衡派 20年代前期 吴宓、梅光迪、胡先辅 《学衡》 反对文学革命 甲寅派 20年代中期章士钊 《甲寅》 反对文学革命 鸳鸯蝴蝶派(又名礼拜六派) 民初至1949年 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礼拜六》 游戏、消遣文学观 汉园三诗人 30年代 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 出版《汉园集》诗集 社会剖析派 30年代 茅盾、吴组缃、沙汀、艾芜 新青年社、新潮社 新诗作者:胡适、沈尹默、刘半农、周作人、康白情、俞平伯;
小说作者:鲁迅、叶绍钧、汪敬熙、杨振声、陈衡哲、罗家伦 20年代乡土文学作家 文学研究会:鲁彦、许杰、彭家煌、蹇先艾;语丝社:冯文炳、许钦文;未名社:台静农 30年代杂文作家 徐懋庸、唐?|、聂绀弩、柯灵、巴人(王任叔) 30年代抒情散文作家 何其芳、李广田、丰子恺、陆蠡、丽尼、缪崇群、梁遇春 文学研究会不但是成立最早的文学社团﹐而且因其成员多﹑影响大﹐在流派发展上具有鲜明突出的特色﹐成为新文学运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学社团。它的发起者与参加者后来有许多成为对中国新文学运动有卓越贡献的人物。
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发起人为﹕郑振铎﹑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孙伏园﹑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后来陆续发展的会员有谢婉莹(冰心)﹑黄庐隐﹑朱自清﹑王鲁彦﹑夏丏尊﹑舒庆春(老舍)﹑胡愈之﹑刘半农﹑刘大白﹑朱湘﹑徐志摩﹑彭家煌等﹐共达170余人。成立时发表有《文学研究会宣言》及《文学研究会简章》。会址设在北京。 南社
辛亥革命时期进步的文学团体。由柳亚子、陈去病、高旭等发起,1909年成立于苏州。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对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清王朝专制统治起过积极作用。辛亥革命后社员增至一千多人,政治面貌日趋复杂;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内部成员发生分化,终于在1923年停止活动。社员所作诗、文、词,辑为《南社丛刊》,共出22集。
文学研究会
成立于1921年1月北京。主要发起人:沈雁冰(矛盾),叶圣陶,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许地山等12人。其机关刊物主要是革新后的《小说月报》。
新月社
1923年由徐志摩发起成立于北京。
语丝社
社名源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林鱼塘,钱玄同,孙伏元,俞平伯等。
沉钟社
鲁迅评价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代表作家有:杨晦,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鲁迅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中国诗歌会
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代表诗人有: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其机关刊物是《新诗歌》》

6. 创造社的历史及其成员

又称“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新文学团体

1921年1月4日,周作人、郑振铎、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在北京成立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的文学研究会。

作为响应,1921年6月上旬,留学日本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于日本东京成立创造社。

撰文

成仿吾痛斥“整理国故”

1923年11月18日,成仿吾在创造月刊第28期发表国学运动之我见,斥责整理国故是倒行逆施的狂妄。

早在论国故学一文中提出“整理国故”的主张,提倡从训诂、校勘、引导人们理头于故纸堆中,说“被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牵着鼻子走,也算不得好汉”,“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对此,成仿吾指出:国学运动的实质“只不过是要在死灰中寻出火烬来满足他们那‘美好的昔日’的情诸,他们是想利用盲目的爱国的心理实行他们倒行逆施的狂妄”。

成仿吾诗作

1927年9月,成仿吾于创造社该月版《流浪》发表诗作《静夜》,表达了诗人心中的苦闷,彷徨以及对理想的憧憬和向往。

一、死一般的静夜!我好像在空中浮起,渺渺茫茫的。

我全身的热血,不住地低声潜跃,我的四肢微微地战着。

二、我漂着,我听见大自然的音乐。

徐徐的,清清的,我跟着他的音波,我把他轻轻吻着,我也飞起轻轻的。

麦克昂作品

1928年5月1日,创造月刊第1卷第11期发表麦克昂的文章桌子的跳舞。文章指出:“没有时代精神的作品是没有伟大性的”。

作者认为:“我们的文学家假如有无产阶级的精神,那我们的文坛一定会有进步”。“我们的目的是要消灭布尔乔亚阶级,乃至消灭阶级的,这点便是普罗列塔利亚文艺的精神”。

彭康谈“健康”和“尊严”

1928年7月10日,在《创造月刊》第1卷第12期发表了创造社成员彭康的文章《什么是“健康”和“尊严” ——〈新月的态度〉底批评》。

彭康在文章中针对《新月》杂志的发发刊词,回击了新月派的挑战,他指出:“折辱了他们的‘尊严’,即是新兴阶级获得了尊严。‘妨碍’了他们的‘健康’,即是新兴阶级增进了健康”。

创造社要求战士社道歉

6月12日,就《青年战士》第4期复活号上,造谣说“创造社为共产党之爪牙,曾领受第三国际之宣传费”一事,创造社委托刘世芳律师致函青年战士社,要求该社登报更正道歉。

8月14日,青年战士社函复刘世芳律师,认为此事与法律问题无涉,系国民党与共产党言论政治之争,并继续造谣诬蔑,大肆攻击共产党。

1928年以后,郭沫若避居日本,从事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和对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学的研究;成仿吾赴法留学,回国后到革命根据地从事教育工作;后期创造社的一部分成员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等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其中专门从事理论活动的彭康、朱镜我等,以后都转入“中国社会科学联盟”工作。而曾作为创造社当年发起人之一的田汉,早已另组南国社从事戏剧活动,张资平则另开书店,无形中脱离了创造社,以诗人出名的王独清则被清除出社。

1929年2月创造社终于为国民党当局封闭。随后创造社、太阳社的成员与包括鲁迅在内的进步作家合作,于1930年初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而在中国整个30年代兴起了影响深远的左翼文艺运动。

(6)民国创造社论刊物扩展阅读:

创造社的成果

创造社前期主办的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副刊)、《洪水》半月刊;后期的刊物主要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

除文学外,后期创造社刊物更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和宣传。创造社成立后即编辑和出版创造社丛书,出版的主要是该社成员的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理论及译作,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共出版60余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创造社

7. 从创立时间.创立地点.文学阵地.代表人物.文学主张和对外译介等比较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的不同如题 谢谢了

创造社 中国现代文学团体。年7月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及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是该社最有影响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一支生力军,特别在文学青年中激起强烈共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社主要成员大部分倾向革命或从事革命实际工作。随后,表现出“转换方向”的态势,并有新从日本回国的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遂发展而为后期创造社。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8年初,郭沫若的《英雄树》、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冯乃超的《艺术与社会生活》、李初梨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等文章,要求文学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面向工农大众,作家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对五四以后的文学和鲁迅等作家,却作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意识代表进行偏激的批判。由此引起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1929年2月,创造社为国min党政府封闭。 创造社前期主办的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副刊)、《洪水》半月刊;后期的刊物主要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除文学外,后期创造社刊物更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和宣传。创造社成立后即编辑和出版创造社丛书,出版的主要是该社成员的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理论及译作,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共出版60余种。 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发起人为: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耿济之、郭绍虞、周作人、孙伏园、朱希祖、瞿世英、蒋百里。后来陆续发展的会员有谢婉莹(冰心)、黄庐隐、朱自清、王鲁彦、夏丏尊、老舍、胡愈之、刘半农、刘大白、朱湘、徐志摩、彭家煌等,共达170馀人。成立时发表有《文学研究会宣言》及《文学研究会简章》。会址设在北京。 它“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 他们著重翻译俄国(包括后来的苏联)、法国、北欧及东欧诸国、日本、印度等国的现实主义名著,介绍了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契诃夫、高尔基、莫泊桑、罗曼罗兰、易卜生、显克维奇、阿尔志跋绥夫、安特莱夫、拜伦、泰戈尔、安徒生、萧伯纳、王尔德等人的作品。该会会刊《小说月报》出过“俄国文学研究”、“法国文学研究”等特号和“被损害民族的文学”专号,出过“泰戈尔号”、“拜伦号”、“安徒生号”等专辑,在介绍外国进步的现实主义文学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

麻烦采纳,谢谢!

8. 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两例

《观察》杂志是民国最为成功的大型知识分子杂志之一,它的成功主要在于它的经营和它所持的立场。《观察》的主办人储安平对当时的读者群有个成功的定位,在立场上,《观察》始终坚持其民主、自由、进步、理性的立场,储安平始终坚持“不参政但言政”的立场。

9. 中国著名的杂志,期刊有哪些啊

著名旧杂志收藏

《东方杂志》旧中国历史最久的大型综合性杂志,商务印书馆出版。1904年3月在上海创刊,1948年12月停刊。共44卷,初为月刊,第17卷起改为半月刊。第44卷又改为月刊。郭沫若、竺可桢等著名学者曾在此杂志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是颇有影响的综合性杂志。

《小说月报》1910年创刊于上海。1921年该刊第12卷第一期起由沈雁冰,郑振铎主编,大加改革,成为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刊物,也是第一个大型新文学刊物。经常发表具有民主主义和现实主义倾向的创作和论文,积极介绍外国文学名著,成为主要的新文学期刊之一。1932年2月因淞沪抗战停刊。共出22卷,258期。

《新青年》五四运动时期著名的革命刊物。1915年9月在上海创刊。早期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俄国十月革命后,介绍马克斯主义。陈独秀任主编,主要写稿人有李大钊、鲁迅等。1926年7月停刊。

《创造季刊》1922年5月在上海创刊。郭沫若、郁达夫、成彷吾任主编。以发表创造为主,并刊理论和翻译。1924年出至2卷2期停刊。共六期。1926年2月《创造》复刊,改为月刊。郁达夫、成彷吾任主编。理论与创作并重。1929年停刊。共出18期。

《新民丛报》梁启超主编。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但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的影响。梁启超探讨中国学术变化趋势的著名文章,在此刊物上发表。

《国闻周报》天津出版。刊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体育教育等方面的综合性周刊,具有很好的资料价值。何时出刊,何时停刊不详。

上述《东方杂志》和《国闻周报》两杂志少年时在父亲处见过,留下难忘的印象。这些杂志很难再版。若能在旧书店中买到,那是很珍贵的。

《新民晚报》

著名杂志网站
《生化杂志》 《临床化学》 《核酸研究》 《循环》 《美国科学院学报》 《细菌学杂志》 《感染与免疫》 《免疫学杂志》 《血液》 《基因与发育》 《实验医学杂志》 《分子与细胞生物学》 NCBI 《科学》 《免疫》 《柳叶刀》。。。。。
美国著名杂志《People》近日举办了“最美丽女性”选举,由读者选出他们心目中的美丽女性。日前结果揭晓,入选十美的分别是冠军箩霸珍妮弗·洛佩兹,亚军琳赛·洛汉,季军碧昂斯。据了解,读者们厚爱洛佩兹的理由是,认为她“形象健康、美艳动人”。最令人意外的是肥婆名嘴奥普拉排在第5位。成功减肥的她,成为不少女士的榜样。

冠军箩霸珍妮弗·洛佩兹

同时,女星的身体部分也是竞选项目之一。领先的包括“最佳发型”辛普森,“最美丽嘴唇”安吉丽娜,“最佳身形”莎玛·希尔等。

至于男士方面,马修·麦康纳以64%票数暂时领先“最完美腹肌”,而汤姆·克鲁斯则是“最美丽笑容”的热门人选。

10. 创造社是由郭沫若和谁创作的

1921年6月,郁达夫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

阅读全文

与民国创造社论刊物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