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源泉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源泉

发布时间:2021-08-14 02:49:53

⑴ 简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①人民群众是复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制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唯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

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社会变革的主体,同时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⑵ 政治大题,为什么说人民是创新的主体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在文化创新中坚持群众观点,首先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创新的主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不仅是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也是精神生产实践的主体,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广大群众的创新潜力,鼓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⑶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啊

创新,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个,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这个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抛弃旧的,创造新的。”是指提出别人未提出的思想,和作别人未做过的事情,它是在原来事物基础上,通过重新排列组合,引伸发散,否定重构等,设计创造出一种与原来既有一定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新事物,在某种意义上说,创新就是对旧有的错误的东西进行否定;创造,是指提供新颖的、独特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产物的活动。创即花样翻新,造即从无到有。创造出来的东西必须从未见过,同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在文化创新中坚持群众观点,首先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创新的主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不仅是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也是精神生产实践的主体,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广大群众的创新潜力,鼓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⑷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这句话对吗

对,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在文化创新中坚持群众观点,首先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创新的主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不仅是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也是精神生产实践的主体,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广大群众的创新潜力,鼓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⑸ 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吗

这句话既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完全错误的,准确的说,是毫无意义的假命题。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源泉,是创造历史的力量,但也仅此而已,他们只有力量,却无法掌握方向。最广大的人民,从来就没有在人类任何一段历史上掌握过历史发展的方向,他们甚至从未掌握过自己的命运,何谈掌握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命运?人民的力量从未属于人民,因为在“集体无意识”这一铁律的作用下,当他们集合在一起成为一股同向的力量的时候,他们就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而仅仅剩下了按照原始本能活动的能力。因此,多数的力量永远被少数人控制,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所以,你问“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吗”,没错,是源泉,但仅仅是源泉,真正创造历史的,不是深埋在地下的源泉,而是那些挖井的人。

⑹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源泉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你缩一下来句子就懂了,前一自句是”他们(防和谐)是创造者“,后一句是”他们是源泉“。所谓源泉,就是来源、基础、垫脚石,根本不把他们当人。
【补充:】
1、养成 缩句 的好习惯,能有效帮助你解题。
2、测验考试时,答案肯定是前一句对后一句错,但是现实生活中,往往相反。你是要分数还是要事实?

⑺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直接主体说法对吗

对,抄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袭观点。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在文化创新中坚持群众观点,首先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创新的主体。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不仅是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也是精神生产实践的主体,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主体。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无穷的创造力。进行文化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广大群众的创新潜力,鼓励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⑻ 怎样理解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人民群众的这一创造作用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一原理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因为作为人民群众主体的劳动群众,乃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科学、文化、艺术的唯一源泉;其次,劳动群众为人们从事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再次,劳动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既是社会革命的决定力量,又是社会改革的决定力量。社会革命、社会改革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的规律不可能自发地起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这一社会变革的主体才能实现其作用。

⑼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这句话对吗

【答案】 B【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注意审题,这种观点否定了可知观点是错误的。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否定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否定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故本题选B项。本题并未否定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相反承认了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①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考点:本题考查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知识点。点评:本题审题很关键。题干是错误的,所以它所否认的是正确的观点。依据题干选出正确的即可。做这种题要进行思维转换。

⑽ "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主体之间有本质的不同”是什么意思要具体!

是生活的升华,从结绳记事到今天的电脑都是因我们的生活准备的,但是由于贫回富差距答,生活环境,等等因素。人们的生活水平形势必定有所差别,所以导致了文化的不同,很明显东西方价值观,经济体系,伦理关系差距很大,有些思想我们也很难互相接受。 你自己写吧,呵呵

阅读全文

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和源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