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让我们荡起双桨表现的是哪个历史年代的事情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深刻贯彻落实了毛泽东主席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上的讲话》,明确了文艺与政治、人民和生活等的关系。而为了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方方面面的巨变,以及对各阶层、各民族、各年龄段人民的关注,当时的电影界也投拍了大量表现这方面内容的电影,作为祖国未来的少年儿童,自然顺理成章地成为电影主角,并有了《祖国的花朵》这部电影的问世!
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正式决定投拍《祖国的花朵》,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电影《祖国的花朵》海报首部以少年儿童为题材的电影,导演严恭请刘炽为影片作曲,他爽快地答应了。1955年7月的一天,天气晴朗,北海公园的蓝天碧波、绿树红墙格外明媚。导演严恭、苏里带领影片摄制组的全体成员和一大群十二三岁的孩子(电影中的小演员和群众)来体验生活,作曲者刘炽也跟着一起来了,孩子们和刘炽一块儿在北海公园内,上了岸后,刘炽对孩子们说:"你们划你们的,继续去玩,我现在就写,歌儿写出来第一个给你们听。你们喜欢,就用它;你们不喜欢,我再写!"就在这"犀牛望月"小小的半岛上,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刘炽以腿为桌开始了他的写作,回忆起刚才和小朋友们泛舟,将《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独唱部分和童声二部合唱部分完成,哼起了刚写完的歌曲,一遍,两遍……仔细地品味着,检查着,有几处不大好,便立即进行修改,又用了十几分钟,用孩子们的口气和心理,在心中默唱着,揣摩着,将歌曲逐渐完善。刘炽让导演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把刚写好的曲子唱给大家听,孩子们反应强烈,拍着手说:"真好,唱出了我们刚才在船上的心情。"乐曲真切的表现了孩子们的心情,趣味和欢乐与幸福,刘炽这才感到满意。
『贰』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谁在哪儿几几年创造的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1955年拍摄的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这首由刘炽先生作曲,乔专羽先生作属词,旋律优美、节奏轻快的歌曲,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横跨半个世纪,影响了足足三代少先队员。并于2002年在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课本上被选为课文。
『叁』 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的出处和背景是什么什么年代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1955年的歌曲,1955年,导演严恭请刘炽为影片《祖国的花朵》作曲,他爽快地答应了。同年7月的一天,导演严恭、苏里带领影片摄制组的全体成员和一大群十二三岁的孩子(电影中的小演员和群众)来北海公园体验生活。
作曲者刘炽也跟着一起来了并在和孩子们一起玩耍途中突发灵感,于是就在这“犀牛望月”小小的半岛一块大石头上,刘炽以腿为桌开始了他的写作。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独唱部分和童声二部合唱部分完成,又用了十几分钟加以修改,将歌曲逐渐完善。刘炽让导演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后唱给大家听,孩子们听后拍着手说:“真好,唱出了我们刚才在船上的心情。”乐曲真切的表现了孩子们的心情,趣味和欢乐与幸福,刘炽这才感到满意。
《让我们荡起双桨》歌曲鉴赏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抒情的二部曲式合唱,表现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描绘了新中国的花朵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唱歌的欢乐景象。
童年的歌,总是令人难忘;这一首歌,更令几代人都难以忘怀,因为,它不但有优美的旋律,更有着诗一般的歌词。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它是由作曲家刘枳老师作曲,词作家乔羽老师作词的。
『肆』 让我们荡起双桨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什么创作的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1955年拍摄的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主题曲。这首由刘炽先生作曲,乔羽先生作词.创作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伍』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哪一年开始唱的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1955年开始唱的,是1955年拍摄的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歌词:
歌曲原唱:刘惠芳
填 词:乔羽
谱 曲:刘炽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中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乔羽先生作词,刘炽先生作曲,刘惠芳演唱的歌曲。该曲是1955年拍摄的少儿电影《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
创作背景
1955年,导演严恭请刘炽为影片《祖国的花朵》作曲,他爽快地答应了。1955年7月的一天,导演严恭、苏里带领影片摄制组的全体成员和一大群十二三岁的孩子(电影中的小演员和群众)来北海公园体验生活,作曲者刘炽也跟着一起来了并在和孩子们一起玩耍途中突发灵感。
于是就在这“犀牛望月”小小的半岛一块大石头上,刘炽以腿为桌开始了他的写作,《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独唱部分和童声二部合唱部分完成,又用了十几分钟加以修改,将歌曲逐渐完善。刘炽让导演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后唱给大家听,孩子们听后拍着手说:“真好,唱出了我们刚才在船上的心情。”乐曲真切的表现了孩子们的心情,趣味和欢乐与幸福,刘炽这才感到满意。
社会影响
1955年,《让我们荡起双桨》播出后,影响很大,后来编入中小学音乐教材。
2002年,在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课本上被选为课文。
『陆』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哪年创作完成并开始传唱的
让我们荡起双桨 乔羽词,刘炽曲。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作于五十年代中期。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二部曲式的童声合唱。它描绘了新中国的花朵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歌唱的欢乐景象。在1980年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歌曲评选中获一等奖。
『柒』 让我们荡起双浆的创作背景
关于《让我们荡起双桨》
作词:乔羽 作曲:刘炽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们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这首歌在五十年代可谓是红遍华夏大地,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人不喜欢。
它实际上是电影故事片《祖国的花朵》中的插曲。这部电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摄制完成的,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儿童影片。
也就是说,就创作而言,这首歌是为《祖国的花朵》专门定制的,它必须依附于这部电影故事的本身,才更有价值和意义。但因为歌词本身的“定向性”并不强,且很阳光的表现出了一个抒情意境,受到人们喜爱、欢迎,得以流传是必然的。
这首歌的主题立意很明确——“我们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这答案我想不用动脑子就会回答:中国共产党给我们安排下了幸福的生活。
参考资料:http://blog.cat898.com/boke.asp?yilanjian.showtopic.89979.html
『捌』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简介
是一首著名的儿童歌曲的歌词,作者是著名的词作家乔羽。题目《让我们荡起双桨》,既是对生活在新中国的少年儿童幸福生活的真实描绘,同时也是对少年儿童未来更美好的生活的憧憬。这首歌词描述了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诗由少年儿童荡起双桨泛舟北海写起,先写北海的迷人美景,然后写荡舟湖上的喜悦心情,第三小节则以一个问题将诗歌立意进一步拓展升华。
(8)让我们荡起双桨创造的年代扩展阅读: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红领巾迎着太阳,阳光洒在海面上。水中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我们来尽情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让我们荡起双桨》最能在人生道路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它融入了时代,抓住了时代的精髓,合着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它体现了纯正的情感和高尚的灵魂。正如乔羽自己所说,让他再写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类式的歌,绝对超越不了《让我们荡起双桨》。
『玖』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创作背景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创作背景如下:
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新中国的第一部儿童彩色故事片《祖国的花朵》,导演严恭请刘炽为影片作曲,他爽快地答应了,因为他乐于为孩子们写歌。
1955年7月的一天,导演严恭、苏里带领影片摄制组的全体成员和一大群十二三岁的孩子(电影中的小演员和群众)来北海公园体验生活,作曲者刘炽也跟着一起来了并在和孩子们一起玩耍途中突发灵感。
于是就在这“犀牛望月”小小的半岛一块大石头上,刘炽以腿为桌开始了他的写作,《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独唱部分和童声二部合唱部分完成,又用了十几分钟加以修改,将歌曲逐渐完善。
刘炽让导演把孩子们召集起来后唱给大家听,孩子们听后拍着手说:“真好,唱出了我们刚才在船上的心情。”
乐曲真切的表现了孩子们的心情,趣味和欢乐与幸福,刘炽这才感到满意。
(9)让我们荡起双桨创造的年代扩展阅读:
随着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放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很快在全国流传开来,而成了儿童歌曲的经典之作,并选入了中小学的音乐教材,滋润着几代人的心田。
孩子们乐呵呵地唱着,感受着幸福;大人们轻轻地哼着,回味着童年。
“文革”后恢复的稿费很低,每年教育出版社寄去5元人民币的稿酬,其时刘炽住北京的北郊大羊坊,这与进城去邮局领款的路费相当。刘炽笑了,就算是给孩子们的奉献吧,也不去领了。
康克清在人民大会堂给刘炽颁了奖,是在代表全国的孩子们对作曲家表示感谢,刘炽得到了社会的褒奖和回报。
『拾』 《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背景是什么
《让我们荡起双桨》创作背景是:
1955年,导演严恭请刘炽为影片《祖国的花朵》作曲,他爽快地答应了。同年7月的一天,导演严恭、苏里带领影片摄制组的全体成员和一大群十二三岁的孩子来北海公园体验生活,作曲者刘炽也跟着一起来了并在和孩子们一起玩耍途中突发灵感。
于是就在这“犀牛望月”小小的半岛一块大石头上,刘炽以腿为桌开始了他的写作,《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独唱部分和童声二部合唱部分完成,又用了十几分钟加以修改,将歌曲逐渐完善。
《让我们荡起双桨》的赏析: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抒情的二部曲式合唱,表现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描绘了新中国的花朵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划着小船尽情游玩、愉快唱歌的欢乐景象。
《让我们荡起双桨》最能在人生道路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它融入了时代,抓住了时代的精髓,合着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它体现了纯正的情感和高尚的灵魂。正如乔羽自己所说,让他再写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类式的歌,绝对超越不了《让我们荡起双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