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排球的扣球
[技术分享]扣球的技术
扣球是排球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由于扣球时能充分利用全身力量,扣出的球又快又猛,从而使对方接着球失误,所以它是排球比赛中最积极、最有效的进攻手段之一。扣球居高临下,进攻点离对方场地最近,可以运用个人战术、集体战术来突破对方的拦防阵线,使对方难以防守和组织反击。在激烈的网上扣与拦的对抗中,扣球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扣球是身体在空中完成的击球动作,每一次扣球需要经过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四个相互衔接的过程,要求扣球者必须具有弹跳高度、腰腹力量、手臂挥击速度、手腕控球能力、人球正确关系以及在空中的时空感和滞空力。此外,扣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二传的密切配合以及扣球的的个人技巧和战术运用水平。
随着排球比赛网上争夺激烈程度的增加,扣球技术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直体扣球、屈体扣球、勾手扣球、近体快球,曾风靡一时。20世纪60年代,平拉开扣球、夹塞扣球,以及各种战术配合,突破了拦网封锁。20世纪70年代,短平快、背溜、时间差、前飞、背飞、拉三、拉四等扣球使人眼花缭乱。20世纪80年代,进攻方式变化多端,向着点多、面宽的纵深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排进攻成为世界强队重要的进攻手段。
lbqYRYRo.gif (11.56 KB)
[技术分享]扣球的技术
2007-11-3 18:17
扣球是身体在空中完成的击球动作,每一次扣球需要经过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四个相互衔接的过程,要求扣球者必须具有弹跳高度、腰腹力量、手臂挥击速度、手腕控球能力、人球正确关系以及在空中的时空感和滞空力。此外,扣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二传的密切配合以及扣球的的个人技巧和战术运用水平。
随着排球比赛网上争夺激烈程度的增加,扣球技术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直体扣球、屈体扣球、勾手扣球、近体快球,曾风靡一时。20世纪60年代,平拉开扣球、夹塞扣球,以及各种战术配合,突破了拦网封锁。20世纪70年代,短平快、背溜、时间差、前飞、背飞、拉三、拉四等扣球使人眼花缭乱。20世纪80年代,进攻方式变化多端,向着点多、面宽的纵深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排进攻成为世界强队重要的进攻手段。
扣球是身体在空中完成的击球动作,每一次扣球需要经过助跑、起跳、空中击球和落地四个相互衔接的过程,要求扣球者必须具有弹跳高度、腰腹力量、手臂挥击速度、手腕控球能力、人球正确关系以及在空中的时空感和滞空力。此外,扣球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二传的密切配合以及扣球的的个人技巧和战术运用水平。
随着排球比赛网上争夺激烈程度的增加,扣球技术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20世纪50年代,直体扣球、屈体扣球、勾手扣球、近体快球,曾风靡一时。20世纪60年代,平拉开扣球、夹塞扣球,以及各种战术配合,突破了拦网封锁。20世纪70年代,短平快、背溜、时间差、前飞、背飞、拉三、拉四等扣球使人眼花缭乱。20世纪80年代,进攻方式变化多端,向着点多、面宽的纵深方向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排进攻成为世界强队重要的进攻手段。
Ⅱ 排球快板球是哪国人创造的
也称“复快板球”。排球运动扣制球的一种。二传队员将球传出或传出前,扣球队员已跳在空中等球;当球传到合适的击球点时,扣球队员以极快的速度挥臂击球。特点是:速度快,变化多,牵制力强,命中率高,实效好。有时利用快球佯攻,有利于争取时间、空间和组织快变战术,以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扣快球主要运用正面扣球技术,但也可运用勾手扣球技术。可分为近体快、短平快、平拉快、背快等。为中国运动员首创。
Ⅲ 排球的扣球技术
一)扣球技术在比赛中的作用
扣球是排球基本技术中攻击性最强的一项技术,它在比赛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得分、得发球权的主要手段,也是进攻中最积极有效的武器。扣球是战术配合中的最终目的,强有力的、富有战术目的的扣球,可使对方难以防守和组织反击,从而掌握比赛的主动权。
(二)扣球技术的动作方法
1、正面扣球:
正面扣球是扣球中的一种基本方法。正面扣球面对球网,便于观察,准确性较高,运动员可根据对方防守布局,随时改变扣球路线和力量,有利于控制击球落点,因而是最好的进攻方法。
(1)准备姿势:站在离网3米左右处,两脚自然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两臂自然下垂,观察二传来球,随时准备向各个方向助跑起跳。
(2)助跑:助跑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水平速度,增加弹跳高度,并且选择适当的起跳点。助跑的时机、方向、步法、速度、节奏是根据来球的方向、速度和弧线来决定的。因此,要全面熟练掌握一步、两步、三步及多步助跑的步法。
以两步助跑为例:助跑时,左脚先向前迈出一步,接着右脚再迅速跨出一大步,左脚及时并上,落在右脚侧前方,两脚尖稍内收准备起跳。
助跑的第一步要小,目的是对正上步的方向,使身体获得向前的水平速度,第二步要大,目的是接近球和提高助跑的速度,右脚落地支撑点在身体重心之前,有利于制动。
(3)起跳:在助跑跨出最后一步的同时,两臂绕体侧向后引,左脚在落地制动的过程中,两臂自后积极向前摆动,随着双腿蹬地向上起跳,两臂配合起跳用力上摆。
(4)空中击球:起跳后,挺胸展腹,上体稍向右转,右臂向后上方抬起,身体成反弓形。挥臂时,以迅速转体、收腹动作发力,集资带动肩、肘、腕各部位关节成鞭甩动作向前上方挥动。击球时,五指微张成勺形并保持紧张,用全手掌包满球,以掌心为击球中心,击球的后中部,同时主动用力屈腕屈指向前推压,使扣出的球加速上旋。击球点在起跳和手臂伸直最高点的前上方。
(5)落地:空中完成击球动作后,身体自然下落,为了避免腿部负担过重,应昼用双脚的前脚掌先着地,同时顺势屈膝,缓冲身体下落的力量。
2、快球:快球是扣球队员在二传传球前或传球同时起跳,并迅速把球击入对方场区的中球方法。快球是我国传统的打法,它的特点是速度快、突然性大、牵制能力强,有利于争取时间和窨,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
(1)近体快球:在二传队员附近约50厘米处扣的快球,叫近体快球。近体快球主要是进攻速度快,常常使对方来不及拦网和防守。近体快球不但进攻效果好,而且具有较强的掩护作用,是副攻手必须掌握的技术。
近体快球的助跑路线一般同网的夹角保持在45°左右为宜,助跑时要随一传传出的球同时到网前,当球落在二传队员手上时,扣球队员应在二传手体前约一臂距离处迅速起跳,快速挥,臂将刚传出网口(球网上沿)的球扣过网。击球时,利用含胸收腹动作带动前臂和手腕迅速挥动,以全手掌击球的后上方。
(2)半快球:半快球是在二传队员附近起跳,扣超出网口两个半球高度的球。半快球比一般扣球速度快,比快球速度慢,队员可利用高点看清对方拦网者的手,以便改变扣球手法和扣球路线。半快球的助跑路线一般同刺网夹角成45°左右,起跳一般在二传出手后快速跳起。击球动作与近体快球基本相同,主要利用前臂和手腕加速甩动去击球。
(3)短平快球:扣球队员在二传手体前两米左右,扣二传队员传过来的平快球,叫短平快球。这种球由于速度快、弧线平,因而进攻节奏快,在网上进攻点多,有利于避开对方拦网,具有较强的牵制和掩护作用。扣短平快球的助跑路线与球网的夹角应小于45°,要在二传出手的同时起跳,在空中挥臂截击平飞过来的球。击球时,要迅速地以含胸动作带动前臂和手腕加速挥动,以全手掌击球的上方。可根据对方拦网手臂的位置,在球平飞过程中寻找击球点。
(4)平拉开扣球:扣球队员在4号位标志杆附近,扣二传队员传来的长距离的平快球。这种的扣球,二传球弧线低而平,飞行速度快,因而进攻的突然性大,进攻区域宽,容易摆脱对方的集体拦网。平拉开扣球的助跑路线应采用外绕助跑,在二传球出手后,在标志杆附近起跳,在空中截击球。击球动作与短平快扣球基本相同。根据击球部位的不同,可扣出小斜线球或直线球。
(5)调整快球:在一传不到位、离网较远时,二传把球调整到网品进行快球进攻,叫调整快球。调整快球要根据二传的位置和传球的方向、出手的时间,选择好助跑的角度、路线和起跳时间。应边助跑边观察,助跑的路线与球网的夹角要小,以便观察球的飞行路线和落点,使起跳点与二传球的飞行路线形成交叉点。起跳时,左肩斜对网,右臂随来球顺势向前追击球。击球时,利用含胸收腹动作,带动手臂向前上方挥动,以全掌击球的后上方。手触球时,手腕要有明显的推压动作,使球上旋。
自我掩护扣球:
自我掩护扣球是扣球队员用扣各种快球的假动作来掩护自己第二个实扣的半高球进攻。这种扣球有"时间差"、"位置差"和"空间差"三种。
(1)"时间差"扣球:扣球队员做扣快球或短平快球的助跑和摆臂起跳动作,但实际并不跳起,以欺骗对方拦网队员起跳,在拦网队员下落时,再迅速原地起跳扣半高球或弧线低的球,造成自己扣球与对方拦网时间上的明显差异,这种扣球称为"时间差"扣球。"时间差"扣球运用的关键在于假动作要逼真,为了骗取对方拦网队员起跳,有时可把摆臂起跳动作做得夸大逼真一些。
(2)"位置关"扣球:扣球队员在助跑后假做起跳,但并不跳起,待对方拦网队员起跳时,扣球队员突然向体侧跨出一步,用双脚或单脚起跳扣球,造成自己扣球与对方拦网位置上的明显错位,这种扣球称为"位置差"扣球,也称"错位"扣球。 "位置差"扣球的变化很多,常用的有:短平快球向3号位错位扣,近体快球向2号位或3号位错位扣,背快球向2号位错位扣等。
①短平快球向3号位错位扣:扣球队员假做扣短平快球助跑,但助跑后不起跳,等对方队员起跳网时,扣球队员突然向右侧跨步起跳扣近体半快球。若采用单脚错位起跳时,在假跳动作之后,左脚向右跨出一大步起跳,右腿积极向上摆动配合起跳,并向左转体挥动手臂击球。 ②近体快球向2号位错位扣:扣球队员假做扣近体快球助跑,助跑后不起跳,等对方队员起跳拦网时,扣球队员突然向右跨步到二传手身后起跳扣背传半高球。若采用单脚错位起跳时,在假跳动作之后,右脚先向二传手侧面跨出一大步,左脚再向二传身后跨步起跳,右腿积极向上摆动配合起跳,同时向左转体挥动手臂击球。
③近体快球向3号位错位扣:扣球队员假做扣近体快球助跑,助跑后不起跳,等对方队员起跳拦网时,扣球队员突然向左侧跨出一步起跳,扣弧线稍高、速度稍慢的短平快球。
④背快球向2号位错位扣:扣球队员假做扣背快球助跑,助跑后不起跳,等对方队员起跳拦网时,扣球队员突然向右侧跨步起跳,扣背传低平球。若采用单脚错位起跳,在假跳动作之后,左脚向右跨出一步起跳,右腿积极向上摆动配合起跳,并向左转体手臂击球。
(3)"空间差"扣球:扣球队员利用助跑的向前冲跳技术,使身体在滞空中有一个位移过程,将起跳点和击球点错开的扣球,称为"空间差"扣球,也称空中移位扣球和冲飞扣球。它是中国运动员创新技术。这种扣球不仅速度快,而且有较强的掩护作用。
常用的"空间差"扣球有:前习、背飞、拉三、拉四等。
①前飞:队员假打短平快球,突然利用向前冲跳,"飞"到二传手前扣半高球,这种扣球叫"前飞"。
助跑又脚起跳的前飞扣球,助跑路线与球网的夹角很小,接近顺网助跑,右脚最后一步前脚掌着地,身体重心仍继续前移,左脚跟着落在右脚之前约60-80厘米处,有明显的制动动作。踏跳同时,两臂由后经体侧用力向前上方摆动,随之右脚先蹬离地面,左脚再蹬离地面,由于起跳动作的向前冲力,使身体腾空后有明显的位移,当身体接近球时,已摆脱了对方的拦网。击球时,利用向左转体和收胸动作带动手臂挥动击球。
助跑单脚起跳的前飞扣球,可以充分利用助跑速度,加速助跑的最后一步跨出左脚蹬地,同时右腿和两臂配合向前上方摆动,使身体向前上方冲跳。击球时,利用向左转体动作带动手臂挥动击球。击球后,双脚同时落地,以缓冲身体下落的力量。
②背飞:扣球队员假打近体快球,突然冲跳飞二传手背后标志杆附近和背传平快不,这种扣球叫"背飞"。
背飞扣球的动作与前飞相同,只是步点在二传手的体侧。击球时,在空中有随球飞行的感觉,击球区域较宽,可选择有利的突破口。
③拉三:队员按扣近体快球助跑,而二传手将球向3号位传得稍拉开一些,哲球队员侧身向左起跳追球,在左前方扣快球,这种扣球叫"拉三"扣球。
拉三扣球的助跑起跳,右脚要有意识踏在靠右侧一点,身体重心随之向左倾斜,两脚用力向右下方蹬地,使身体向左上方腾起,利用向左转体、转腕动作,将球从对方网手右侧击过网。
④拉四:队员在扣短平快球的位置上起跳,而二传手将球向4号位传得拉开一点,扣球队员侧身向左起跳追球,在左侧前方扣短平快球。起跳方法和扣球动作与"拉三"相同。
(三)扣球技术的运用与变化
1、调整扣球:扣由后场调整到网前的球叫调整扣球。调整扣球的动作与正面扣球动作相同,只是要求扣球队员应根据来球的方向、角度、弧线和落点,调好人、球、网的关系。助跑时,应边助跑边看球,力争在与来球飞行路线形成交叉点处起跳扣球。
2、转体扣球:在击球前,突然改变上体原来的方向和扣球路线,这种扣球叫转体扣球。一般在3号位运用的较多。转体扣球的动作与正面扣球动作基本相同,只是起跳时将球保持在左侧前上方。南球时,利用向左转体和收腹的动作,带动手臂向左挥动,以全手掌击球的右后上方,改变球的飞行方向。
3、转腕扣球:在扣球时利用转动作,改变原来的手臂挥动方向,使球突然改变路线,这种扣球叫"转腕扣球"。向右转腕扣球,击球时右肩向上提并稍向右转,上体和头部向左偏斜,前臂向外转,肘关节伸直,手腕向右甩动,以全手掌击球的左上方。击球时,前臂向内转,手腕向左甩动,以全手掌击球的右上方。
4、吊球:吊球是的球的一种变化,比赛中与大力扣球结合使用,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动作方法是起跳后,假做扣球,然后突然改变挥臂扣球动作,用单手将球从对方拦网队员手的上面或侧面吊入对方场区空当。
5、打手出界:扣球队员有意识地使球触及拦网队员的手后飞向场外的一种扣球方法。一般在二传球离网较近或球的落点在标志杆附近时,运用"打手出界"较多。扣球队员进攻位置不同,采用的击球也不同。如在4号位标志杆进攻时,击球瞬间手腕迅速向左转,击球的右侧上方,使球触及拦网者侧手后飞出界外;如在2号位进攻,手腕迅速向右转,击球的左侧上方;如在3号位进攻,可利用转体或转腕扣球,对准拦网者的外侧手掌向两侧挥动手臂,造成打手出界;还可利用平击的方法,对准拦网者的手指尖击球,使球触手后向端线外飞出。
国际在线
Ⅳ 排球“短平快”扣球是哪国人创造的
日本女排
首先使用的.
扣球
队员和
二传手
相距1.5~2米,在二传手出手的同时或在二传手出手前起跳,截扣二传传出的平球。日本排球队首先使用,并将此种扣球称为B
快球
。
Ⅳ 排球"短平快"扣球是由哪个国家创造的
扣球队员和二传手相距1.5~2米,在二传手出手的同时或在二传手出手前起跳,截扣二传传出的平球。日本排球队首先使用,并将此种扣球称为B快球。
Ⅵ “排球短平快”扣是 ____人球创造的。
1965年,日本男排在惨败于我国后,主教练松平康隆根据排球运动规律,下决专心走大型化道路。然后奔波于全属国各城市农村搜寻一批身材较高的青年人,并集中于东京进行强化训练,专门聘请斋藤胜为身体训练教练并拟订了雄心勃勃的“八年计划”。通过发明了“短平快”这一新式武器。这个战术的具体打法:即扣球人冲向距二传人二米左右的网前腾空跃起,二传人即刻穿出速度很快的弧度较平的球供给球人截击进攻。他们又结合近体快攻,两者交替使用,这就给拦网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Ⅶ 中国排球运动员在上世纪60年代,发明了哪些技战术
平拉开扣球,盖帽式拦网
中国排球运动员在上世纪60年代,发明了“平拉开扣球”和“盖帽式拦网”。
Ⅷ 排球中平拉开快球是哪个国家的人独创的
排球抄中平拉开快球是哪个国家的人独创的???
中国人独创的.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女排面对国外身高比自己高很多,力量又比自己强的情况下,创造了以速度制胜的平拉开
另外快球、平拉开扣球、单脚起跳扣快球、防守快速反击都是中国发明的
Ⅸ 排球传球扣球
排球正面上手传球的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
采用稍蹲准备姿势,抬头目视来球,双肘弯曲自然抬起,双手置于脸前。
(2)手型
手触球时,两手应自然张开成半球形,使手指与球吻合,手腕稍后仰,拇指相对,小指在前;传球时用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无名指和小指在球的两侧辅助控制出球方向,两肘适当分开,自然下垂。
(3)迎球
当球接近额前时开始蹬地、伸膝、伸臂,两手微张,从脸前向前上方主动迎击来球。
(4)击球
击球点应保持在额前上方约一球远,击球部位一般在球的后下方。
(5)用力
传球主要靠伸臂力量,与下肢蹬地力量的协调配合,通过球压在手上使手指手腕产生的反弹力将球传出。
(6)击球后身体重心随击球动作前移,全身放松呈准备姿势状态,准备下一个击球动作。
排球的扣球动作大体分为正面扣球和快球两种,不同种类有不同的动作要领。
下面介绍它们各自的动作要领:
一、正面扣球
正面扣球是扣球中的一种基本方法。正面扣球面对球网,便于观察,准确性较高,运动员可根据对方防守布局,随时改变扣球路线和力量,有利于控制击球落点,因而是最好的进攻方法。
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站在离网3米左右处,两脚自然开立,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两臂自然下垂,观察二传来球,随时准备向各个方向助跑起跳。
(2)助跑:助跑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水平速度,增加弹跳高度,并且选择适当的起跳点。助跑的时机、方向、步法、速度、节奏是根据来球的方向、速度和弧线来决定的。因此,要全面熟练掌握一步、两步、三步及多步助跑的步法。
以两步助跑为例:助跑时,左脚先向前迈出一步,接着右脚再迅速跨出一大步,左脚及时并上,落在右脚侧前方,两脚尖稍内收准备起跳。
助跑的第一步要小,目的是对正上步的方向,使身体获得向前的水平速度,第二步要大,目的是接近球和提高助跑的速度,右脚落地支撑点在身体重心之前,有利于制动。
(3)起跳:在助跑跨出最后一步的同时,两臂绕体侧向后引,左脚在落地制动的过程中,两臂自后积极向前摆动,随着双腿蹬地向上起跳,两臂配合起跳用力上摆。
(4)空中击球:起跳后,挺胸展腹,上体稍向右转,右臂向后上方抬起,身体成反弓形。挥臂时,以迅速转体、收腹动作发力,集资带动肩、肘、腕各部位关节成鞭甩动作向前上方挥动。击球时,五指微张成勺形并保持紧张,用全手掌包满球,以掌心为击球中心,击球的后中部,同时主动用力屈腕屈指向前推压,使扣出的球加速上旋。击球点在起跳和手臂伸直最高点的前上方。
(5)落地:空中完成击球动作后,身体自然下落,为了避免腿部负担过重,应昼用双脚的前脚掌先着地,同时顺势屈膝,缓冲身体下落的力量。
二、快球
快球是扣球队员在二传传球前或传球同时起跳,并迅速把球击入对方场区的中球方法。快球是我国传统的打法,它的特点是速度快、突然性大、牵制能力强,有利于争取时间和窨,达到突然袭击的目的。
动作要领
(1)近体快球:在二传队员附近约50厘米处扣的快球,叫近体快球。近体快球主要是进攻速度快,常常使对方来不及拦网和防守。近体快球不但进攻效果好,而且具有较强的掩护作用,是副攻手必须掌握的技术。
近体快球的助跑路线一般同网的夹角保持在45°左右为宜,助跑时要随一传传出的球同时到网前,当球落在二传队员手上时,扣球队员应在二传手体前约一臂距离处迅速起跳,快速挥,臂将刚传出网口(球网上沿)的球扣过网。击球时,利用含胸收腹动作带动前臂和手腕迅速挥动,以全手掌击球的后上方。
(2)半快球:半快球是在二传队员附近起跳,扣超出网口两个半球高度的球。半快球比一般扣球速度快,比快球速度慢,队员可利用高点看清对方拦网者的手,以便改变扣球手法和扣球路线。半快球的助跑路线一般同刺网夹角成45°左右,起跳一般在二传出手后快速跳起。击球动作与近体快球基本相同,主要利用前臂和手腕加速甩动去击球。
(3)短平快球:扣球队员在二传手体前两米左右,扣二传队员传过来的平快球,叫短平快球。这种球由于速度快、弧线平,因而进攻节奏快,在网上进攻点多,有利于避开对方拦网,具有较强的牵制和掩护作用。扣短平快球的助跑路线与球网的夹角应小于45°,要在二传出手的同时起跳,在空中挥臂截击平飞过来的球。击球时,要迅速地以含胸动作带动前臂和手腕加速挥动,以全手掌击球的上方。可根据对方拦网手臂的位置,在球平飞过程中寻找击球点。
(4)平拉开扣球:扣球队员在4号位标志杆附近,扣二传队员传来的长距离的平快球。这种的扣球,二传球弧线低而平,飞行速度快,因而进攻的突然性大,进攻区域宽,容易摆脱对方的集体拦网。平拉开扣球的助跑路线应采用外绕助跑,在二传球出手后,在标志杆附近起跳,在空中截击球。击球动作与短平快扣球基本相同。根据击球部位的不同,可扣出小斜线球或直线球。
(5)调整快球:在一传不到位、离网较远时,二传把球调整到网品进行快球进攻,叫调整快球。调整快球要根据二传的位置和传球的方向、出手的时间,选择好助跑的角度、路线和起跳时间。应边助跑边观察,助跑的路线与球网的夹角要小,以便观察球的飞行路线和落点,使起跳点与二传球的飞行路线形成交叉点。起跳时,左肩斜对网,右臂随来球顺势向前追击球。击球时,利用含胸收腹动作,带动手臂向前上方挥动,以全掌击球的后上方。手触球时,手腕要有明显的推压动作,使球上旋。
Ⅹ 排球是由哪国发明的
正确答案是:C美国
排球的起源、沿革
1895年7月,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城(Holyoke)基督教青年会(YMCA)来了一位名叫威廉•基•摩根(Williams•G•Morgan)的体育干事,从事指导人们进行娱乐和体育锻炼的工作。当时,美式足球、篮球和网球运动在美国已经比较盛行。但美式足球和篮球运动的身体接触和冲撞较多,过于激烈,只适合青年人,而网球运动对参加活动的人数又有限制。所以摩根希望找到一种运动负荷适当、身体接触和碰撞较少、参加人数多且富于趣味性的娱乐活动方式,以满足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
摩根从网球运动中受到启发,他将网球的球网升高,让多人隔着球网用手直接拍击球进行游戏,并先后用网球、篮球和篮球胆进行了试验。结果,网球太小不易拍击,篮球太重容易挫伤手指、手腕,篮球胆又太轻不易控制。最后制作了历史上第一批排球:这种球外表为皮制,内装橡胶球胆,圆周为25~27英寸(63.5~68.6cm),重量为9~12盎司(252~336g),与现代排球近似。
起初,摩根将这种隔网用手拍击球的游戏叫做“Minitonette”,意为“小网子”。1896年,美国马萨诸塞州基督教青年会体育指导大会在霍利约克城举行,大会期间举行了“小网子”表演。来自斯普林菲尔德市的哈尔斯戴特(A.T.Halstead)博士在观看了表演后认为,“小网子”这个名字没能充分表明游戏的本意,他提议根据游戏特点将“Minitonette”改名为“Volley ball”(“volley”是网球运动术语,意为“截击”,即“在球落地前将球击回”)。这一提议形象地概括了“小网子”游戏的特点和性质,即“双方隔网击球使其不在本方场区内落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从此,“Volleyball”就成为排球运动在国际上的正式名称,并一直延用至今。
排球运动诞生后,很受美国民众的欢迎,教会及学校纷纷开展了排球运动。同时,这项运动也引起了美国军队的重视,将其列为美国的军事体育项目。 美国创始排球运动后,通过教会的传教活动和军队的军事活动,逐渐把排球运动传播到世界各地。
1905年,排球运动传入中国。最初,中国开展排球运动采用的是16人制的比赛。每队16人上场,分别站成4排,每排4人,故中国人称此项运动为排球。 排球在中国的发展先后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和6人制的演变。经过百余年几代排球工作者的努力,排球运动在中国逐步得到普及和发展,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发明了快球、平拉开扣球、单脚起跳扣快球、防守快速反击等排球技战术。中国女排先后7次荣获世界冠军称号,其中两次摘得奥运会桂冠,对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