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陈龙安认提出了“爱的”(ATED)教学模式的四要素是
1、问。教师设计或安排问题情境,提供学生创造性思维与问题解决的机会。
2、想。教师提出问题后,应鼓励学生自由联想、发散思维,并给予学生思维的时间,以寻求创意。
3、做。利用各种活动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边想边做,从实际活动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能付诸行动。
4、评。师生共同制定评估标准,共同评鉴,选取最适当的答案,相互欣赏尊重,使创造性思维由萌芽进入用阶段。
⑵ 谁能帮忙查到关于这些教育理论的书籍,我急需里面的引言页码。
1周耀烈《思维创新与创造力开发》 浙江大学出版社 索取号 B804.4/40(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2陈鹤琴《活教育的教学原则》
(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中认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3陈龙安.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想象力,4岁至4岁半之间最发达,5岁以后开始向着现实的、具体的方向认识世界了。)
4宋书文. 心理学名词解释[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
(“表象是指头脑中所保持的关于事物的映象”。表象(表象即意象)是想象的材料,“想象是指人脑对原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5夸美纽斯(1592—1670 ) 的名言。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6朱智贤. 儿童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幻想是受愿望支配并指向未来、不与创造活动直接结合的想象”。)�
7董奇. 儿童创造力发展心理[M]. 杭州:浙江出版社,1993.�
(“儿童的天性是无拘无束地想象与创造地表达,这是儿童画中的精髓”)
⑶ 急需教育理论的书籍里面的引言页码
关于书的名言警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高尔基
甘共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 ———严文井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
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 ----- 谢觉哉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波罗果夫
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住。 -----达 · 芬奇
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伏尔泰
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约翰森
勤奋就是成功之母 ---茅以升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上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书籍 ——高尔基
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郭沫若
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赫尔岑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培根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 ——巴甫连柯
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 ——库法耶夫
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刘向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 但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严如玉。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选择作者如同选择朋友。 ——W·狄龙
任何时间皆可读书,不需桌椅器具,不需约定时间地点。 ——J·艾肯
先读最好的书,否则你根本没有机会去读了。—— H· D梭罗
要多读书,但不要读太多的书。—— B·富兰克林
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 W·哈兹里特
有些人为思想而读书—罕见;有些人为写作而读书—常见;有些人为搜集谈资而读书,这些人占读书人的大多数。 ——C· C·科尔顿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歌德
每个有知识的人,应该在自己的一生中,好好读上8-10本书。究竟该读哪些书?若想了解这点,那至少得读上15000本才行。 ——巴比达
仅在字母、文字和书页中浏览一番——这不是读书。
阅览和死记——也不是读书。
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 ———巴金
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高尔基
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 ———革拉特珂夫
多读书,读好书,然后写出自己的感想,这是写好作文的开始。 ———冰心
⑷ 有关教育的经典书籍都有哪些
1、《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2018年译林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傅雷、朱梅馥,编者是傅敏。《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傅雷家书》的出版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它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2、《亲爱的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是当代作家龙应台和其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结集 ,首次出版于2008年12月。
《亲爱的安德烈》共收录35封书信,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的努力,也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范例。
3、《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4、《夏山学校:《窗边的小豆豆》》
夏山学校主张尊重孩子的天性,以爱鼓励孩子自由发展。许多孩子来夏山之前厌学、自卑、叛逆,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来到夏山后,他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觉自发地学习,独立自主地生活,充满自信,也懂得爱己爱人,每个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多年后,他们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音乐家、设计师、演员、科学家和数学家。
5、《民主主义与教育》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创作的教育学著作,首版于1916年。
该著作全面地阐述了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校,以及当时教育改革理论研讨中基本形成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建设新式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的和方法。
杜威特别强调教育的实用价值和人本价值,重视教育对人对道德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使教育摆脱了孤立的知识传授范围,把教育看做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使得教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⑸ 浅谈创造性美术教学的文献类型有哪些
著名的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指出:“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创造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人才观念的更新,怎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怎样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优良个性品质的形成,已成为检验教学成败的关键。在这大力倡导创新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教学更应该发挥出它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结合当前我国美术教育现状,我认为美术教育应强调以学生创造性的充分发展为核心来整和其他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学生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需要。
一、什么是创造力
国外早期对创造力研究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从智力结构上把创造力与一般的智力区分开来,他认为创造力由集中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构成,而发散性思维是其核心部分。心理学家托仁斯在吉尔福特的基础上提出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新颖性三个品质特征。我国长期受这种智力形式说的影响,一般认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高的智力:如同传统观念一样,认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是绝对聪明的,并往往把智力等同智商(IQ)。后D·W·麦克隆(1962)对数学和建筑学方面有创造力的人的研究发现,高智商的人并不一定具有高创造力,智力不是构成创造力的全部。许多学者都认为,创造力的核心不是高智力,而是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可以说,创造力是一种与理性接缘的智力和与感性接缘的智慧共同的结晶。我国学者一般都认为,创造力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技能和创造性人格构成。
在美术创造中,创造力体现在对感性形象的把握和组织上。没有创造就没有美术,美术作品的独创性正是其价值所在。美术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人的创造力。
二、美术教育中创造力普遍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当今的美术教育片面重视理论知识和技能传授,把传授专业技能技巧作为掌握知识、发展理智的根本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一套死的表现方法,从而抵消和压抑了直觉的作用,也抹杀了学生的灵感和天赋。
还有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于临摹,忽视了学生的个性表现,常常通过临摹灌输给学生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如此下来,学生的创造力就会在临摹中逐渐减弱,习惯依葫芦画瓢,直至这种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并形成一种定势,画出来的画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们不会知道绘画是来源于生活,他们不懂得通过自己观察发现各种形态特征各异的物象。临摹教学使学生对生活中的美无动于衷,对生动有趣的物象不会画,也不敢画。所以在老师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老师,太难了,我什么也不会画。或者画出来的房子、树木千篇一律,没有创造性。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即使有一些写生训练,也是以固有的模式去画某一个东西,一成不变。学生的画没有情感,便失去了个性。久而久之,就丧失了创造的能力。
还有就是在美术作品的评估时,一些教师往往只以象不象为评价作品的标准,忽视了艺术中的多元文化宗旨,严重地压抑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老师不仅让学生临摹范画,更要临的像,所谓成绩评定就是越像越好,从而带来的后果是学生作业的呆滞、僵化和千篇一律。这种像不像的说法,要求学生把技术放在第一位,不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表现丰富多彩、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表现自己的生活认识和感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现在学生的能动性。
三、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美术教育的课外活动正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它为教育教学服务,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⒈ 培养创造性思维
所谓创造性思维就是突破单向的思维模式,多维度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使之融合并产生新质。
创造性思维更多的在于善于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智慧,形成新的成果。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欣赏别人的作品,理解作品中的精神内涵,色彩变化、笔触、肌理等美感效果;挖掘其内在的想象潜能,拓展思想,从而产生新的思想。例如,凡高的画是热情而富有表现力,其中一部分思想就是汲取了中国绘画和日本浮世绘的营养而成。在追求二度空间平面性的创作理念的同时,利用线条描绘物象轮廓,再加以著色,不添加光线的明暗变化,但突显色彩和线条机能。在构图上摆脱了传统透视的深度,将向日葵处理成平面装饰性的样子,并用他那粗硬的线条勾画出叶茎罐的轮廓,显示出向日葵那顽强的生命力。凡高认为绘画的重大使命是色彩,色彩不应是静止的,而应该是跳动的。他用深厚的块面,弯曲的线条和具有节奏的笔触神奇地表现所描绘的对象。而且受浮世绘的影响,选材开始趋于生活化、优雅化。他之所以不倦地画向日葵,那是因为在他眼里向日葵不是寻常的花,而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对艺术事业狂热追求的写照。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老师可以组织一次讨论,鼓励学生立足于自身实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独特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也可以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在轻松、愉快、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有利于学生敞开心扉,宣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那将非常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⒉ 充分利用资源进行创造力的培养
① 运用多种课堂形式和教学手段引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在美术课上老师干巴巴地说教,学生听的垂头丧气。本来具有情趣、表现自由的美术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这样的教学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会让学生更加厌学。因此,一堂生动有趣的美术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手段。“教学过程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即教学过程中引用有趣的例子、实验、离奇的事实,可以称作教学上情感刺激的方法之一”(巴班斯基),其中涵盖的道理就是要求我们美术教师要充分研究所教内容,力求找出某些关键点,从那里揭示出某种新的意外的、超出学生主观预期的东西。
首先是在美术教学中积极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影视、录像、多媒体、范画、参观、故事、游戏、音乐等方面,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
这一点本人在教学中已经充分得到证实。当我在讲一年级的《我心中的太阳》这课的时候,学生对很平常的太阳不感兴趣,所以意兴阑珊。于是我开始讲了一个关于太阳的故事,并制作了一个课件,里面包括了音乐、故事、图片、范画、游戏等形式,结果一堂课下来,效果非常好。学生不仅了解到了太阳,还大胆想象太阳的样子,想象着它的表情等,学生兴致高昂,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氛围里,学生能自由地发表、展示自己,也让他们自由奔放和新颖地想象,充分引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
其次是注意调动积极的情感因素,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当讲到五年级《对着镜子笑起来》一课的时候,我先请同学自己拿出镜子来照着笑,但是大家都笑的很拘束,后来我就叫一位平时在班中很调皮的学生到上面来才表演,即兴发挥,结果他居然趁我不注意朝我做了个大鬼脸,大家都哄堂大笑,我也就假装不知道,大家的热情都调动起来的时候,再请其他表情丰富的同学上来表演给大家看,这个时候的气氛是最活跃的,我让学生再照镜子中的自己,大家处于兴奋状态。那么,离他们的创造也就不远了。
② 加强美术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的横向联系,扩大创造空间。
知识经验是创造的原料,思维加工的素材,创造常是知识经验的重新组合。没有足够的信息贮备难以进行创新活动。日本的一项调查发现,学过三个专业的创造性居首位,具有两个专业基础的次之,只有一个专业的创造性居最末。可见知识经验的多少与创造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有利于创造。
因此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对话、交叉、融合,是21世纪美术教育发展的趋势。
现在小学里把美术课和音乐课综合起来统称艺术课,就是为了使学生能通过音乐欣赏,充分体验蕴涵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从而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美术课上,老师可以尝试用一些优美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创作的时候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创作。比如我有一次在讲《创意无极限,快乐大错位》这课时,我让同学听了交响诗《小巫师》,同学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激发了灵感和创作的热情。他们拿起手中的画笔,有的绘画出小巫师的有趣形象,有的画小巫师因偷懒而被逮到的委屈的表情有的画出小巫师骑着扫帚翱翔蓝天的快乐模样……就这一首交响诗使同学们绘画出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作品充满了稚嫩,洋溢着创新的灵气,闪烁着创造的智慧火花。
③ 利用当地的美术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关注生活,积累丰富的视觉经验,用美术的方式表达出来。
现在美术教育的对象大多数是一些不以美术专业作为自身的终身专业的学生,对他们所实施的教育就应该是生活美术教育。应该突破纯粹的写写画画,增强学生与现实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和互动。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美术。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条件,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积累生动的表象,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表现美和美化生活的探究精神与学习动机。
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宽松式、游戏式的美术活动,比如到校园外通过观察作画,也可以选择一些特殊场所,在画布上自由作画。完成后还可以放在校园里展出,让学生和老师共同见证各自的进步。
四、培养创造性人格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敏感和视觉的敏锐性,满足其丰富的生命情感的需要,进而敞开对人生的理解。
美术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且要培养良好的创造性人格。通常一些学生在创作开始时有许多构思,可是因为对不确定性产生畏惧的心理,只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去做,总是把自己束缚在一种技能、一种题材或一种风格中。这时老师就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涂鸦游戏,使学生体验到冒险所带来的惊喜,认识到失败和成功都是相对的。但也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有点成绩就得意忘形,碰到一点挫折就一落千丈。老师就要帮助这些学生树立自信,使其认识到美术创作中个性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以扬长避短的心态来肯定自己的个性。
美术教育的主旨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培养的良好的创造性人格,将对他们一生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1世纪是一个高科技的世纪,是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世纪。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更新美术观念,使美术教育发挥其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的动手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得以真正的提高,使其内心的情感,渗透到艺术家所表现的丰富情感世界中去。在艺术的熏陶下,其身心不断地得到愉悦,从而使心灵得以升华;并由此逐步实现完美人格的创建和全面素质的提高,让美术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陈龙安 《创造性思维与教学》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6.
[2] 章志光 《小学教育心理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3] 魏志英 《浅谈对美术教育中“综合”的认识》 《中国美术教育》2005 第一期
⑹ 研究学生学习兴趣的参考文献有哪些
【参考文献】
[1]. 朱清时 科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6
[2].杨炳华 让学习者提出问题 教学月刊 2002.7.8
[3]. 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1999.6
[4]. 柯赛珍 新课程下的惊喜与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培训资料初中科学 2003
[5].《云南教育》、2003年2月第4期,作者,罗立,《关于名数的改写》。2003年6月第16期,作者,何蕾,《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⑺ 目前国内关于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专著有哪些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已经编好)
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5、《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类理论]
6、《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教育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7、《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8、《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
10、《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
11、《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
12、《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吴文侃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
13、《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
14、《孩子们!你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先生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
15、《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注:此书为德国中小学教师必读书)
16、《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7、《多元智能》 [美国]加德纳著,沈致隆 译,新华出版社出版
18、《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著颜真译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19、《教育诗》[苏] 马卡连柯著磊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三七作家,专门在2003-02-13的《南方周末》上推荐此书)
20、《大教育论》1957年,[捷克]夸美纽斯,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修改,用《大教学论》的书名重新出版。影响历史进程的一百本(社会科学类)
21、《普通教育学》[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22、《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著,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傅统先译。
23、《科学与教育》(此书写于1893年)【英】赫胥黎(1825——1895),人民教育出版社版1990.
24、《教育漫话》(汉译世界教育名著丛书) [英] 约翰"洛克 著/ 徐诚、扬汉麟译/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1999
25、《成功智力》[美国]R.J.斯腾伯格俞晓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26、《人的教育》,福禄倍尔(福禄倍尔:幼儿教育之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7、《审美教育书简》,席勒著,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8、《早期教育与天才》[日]木村久一,海南出版社,1977年版,王传璧译,邵道生校
29、《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单中惠杨汉麟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
30、《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主杨鑫辉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二、理论视野
31、《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获得国家图书奖
32、《陈鹤琴教育论著选》, 吕静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3、《爱心与教育》1999年,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出版,这本书同时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大奖、冰心图书大奖和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科研成果一等奖。李镇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34、《顺生论》(张中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望道杂纂——顺生论外编》(张中行著。2000年3月由群言出版社出版),(建议张中行将两本书合一)
35、《科学家论教育》(苏州大学教授周川著,江苏教育出版社)[马上出版]
36、《我的教育思想》(于光远)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37、《教育社会学》吴康宁著,人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1.
38、《教育:我们有话要说》 [中国]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39、《向瑞吉欧学习什么》(《儿童的100种语言》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08-
40、《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英)埃德蒙"金著,王承绪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1、《有效的管理者》(杜拉克)求实出版社1985年版,吴军译,中译本12万字。
42、《中国教育思想史》郭齐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6[专著《中国教育思想史》曾先后在大陆和台湾出版,获全国第一届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及全国首届优秀教育理论著作优秀奖,以后又被外文出版社译成英文。]
43、《外国教育思想史》单中惠,陕西教育出版社,单中惠,朱镜人编著
44、《教育基础》(江苏教育出版社)
45、《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1999年,维果茨基,龚浩然、黄秀兰译,广东教育出版社
46、《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7、《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48、《儿童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美]劳拉"E"贝克著,2002年12月
49、《教育管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赵中建译)
50、《组织行为学》(江苏教育出版社)(李瑞译)
51、《课程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张斌贤译
52、《教育与心理测量》(江苏教育出版社,翻译稿)
53、《领导学:理论与实践》
54、《亚洲“四小龙”课程实践研究》北师大顾明远教授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
55、《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 徐光兴主编,2003年6月
56、世界教育危机 【美】菲利普"库姆斯著 王英杰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57、《回答未来的挑战》1984,7 [美]J.W.博特金等/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上海人民出版社
58.《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9.《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 四川少儿出版社1998年版
60.《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三、教改实践
6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62、《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点问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63、《教育中国——50名流素质教育访谈》夏欣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7月
64、《素质教育学习提要》(教育部编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
65、《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陈向明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6、《案例教学指南》郑金洲,2000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7、《当代教育学》(修订版)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8、《教育理想与信念》(肖川)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6月 《我的教学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斯霞著(1910-?))江苏教育出版社,1985年
69、《我的教学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斯霞著(1910-?))江苏教育
70、《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李吉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71、《向孩子学习》主编:孙云晓;副主编:康丽颖。晨光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本书荣获共青团中央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作品(图书)奖。
72、《青浦教育实验》顾泠沅、郑润洲、李秀玲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73、《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毛蓓蕾)(已经出版)
74、《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75、《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创造性思维与教学》陈龙安(台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76、《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2002年1月(美国)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著罗静褚保堂译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77、《透视课堂》(美)Thomas L.Good等著,陶志琼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译者: 2001年12月
78、《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美)里德利等著沈湘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7-1 79、《培养反思力》著者:(美)S.G.Paris等著译者:袁坤译定价:14.00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
80、《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加]马克斯"范梅南著,宋广文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1、《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2、《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挪威]波"达林著,范国睿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3、《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美]欧内斯特"L"博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4、《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藤田英典[日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5、《教室的革命——语文主题活动新探索》(浙江教育出版社褚树荣老师主编)2002年9月
86、《名人的教师生涯》(莫愁杂志主编马建强编著)
87、《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 蔡克勇著 1999年10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88、《当代世界教育改革》 徐辉、徐仲林撰写 1997年1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89、《一堂一亿七千万的课》(美)约翰"麦克唐纳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8月
90、《非常教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美)F. J. Stephenson 主编周渝毅,2001年7月
91、《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著;夏丏尊译,开明书店出版;
四、教育人物
92、《泛舟诲海》2001年5月(东缨著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纪实文学三部曲之一。
93、《中国教育家评传》沈灌群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1989年全国优秀教育理论著作奖;1995年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教育类硕士必读教材)
94、《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获1997年国家优秀图书奖
95、《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朱永新博士(市长)主编
96、《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朱永新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97、《教育的奇迹》(主编朱永新)
98、《外国教育家评传》,赵祥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99、《仁爱一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传》屈雅君、刘铁英编译,珠海出版社,2002年7月
100、《孔子评传》匡亚明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出版,此书获得中国图书奖
⑻ 适合教师读的教育专著
适合教师读的教育名著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
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 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5,《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类理论]
6,《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教育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7,《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8,《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
10,《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
11,《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
12,《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吴文侃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
13,《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
14,《孩子们!你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先生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 》,《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
15,《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注:此书为德国中小学教师必读书)
16,《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7,《多元智能》[美国]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出版
18,《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著 颜真译 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19,《教育诗》[苏]柯著磊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20,《大教育论》1957年,[捷克]夸美纽斯,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修改,用《大教学论》的书名重新出版.影响历史进程的一百本(社会科学类)
21,《普通教育学》[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2,《教育论》(英)斯宾塞《教育论》HerbertSpencer1820--1903),19世纪下半期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胡毅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23,《科学与教育》(此书写于1893年)【英】赫胥黎(1825——1895),人民教育出版社版1990.
24,《教育漫话》(汉译世界教育名著丛书)[英] 约翰·洛克著/ 徐诚,扬汉麟译/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1999
25,《成功智力》[美国]R.J.斯腾伯格俞晓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
26,《人的教育》,福禄倍尔(福禄倍尔:幼儿教育之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7,《审美教育书简》,席勒著,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8,《早期教育与天才》[日]木村久一,海南出版社,1977年版,王传璧译,邵道生校
29,《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单中惠杨汉麟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
30,《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主杨鑫辉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二、理论视野
31,《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获得国家图书奖
32,《陈鹤琴教育论著选》,吕静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3,《爱心与教育》1999年,李镇西著,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34,《顺生论》(张中行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望道杂纂——顺生论外编》(张中行著.2000年3月由群言出版社出版),(建议张中行将两本书合一)
35,《科学家论教育》(苏州大学教授周川著,江苏教育出版社)[马上出版]
36,《教育——财富蕴藏与其中》1996年,教育科学出版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37,《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72,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8,《第五项修炼》[美]彼得·圣吉/著郭进隆/译杨硕英/审校.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日期:2002年8月1日
39,《向瑞吉欧学习什么》(《儿童的100种语言》解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08-
40,《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英)埃德蒙·金著,王承绪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1,《有效的管理者》(杜拉克)求实出版社1985年版,吴军译,中译本12万字.
42,《中国教育思想史》郭齐家,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6
43,《外国教育思想史》单中惠,陕西教育出版社,单中惠,朱镜人编著
44,《教育基础》(江苏教育出版社)
45,《教育心理学》
46,《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47,《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48,《儿童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美]劳拉·E·贝克著,2002年12月
49,《学习理论》
50,《教育管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赵中建译)
51,《组织行为学》(江苏教育出版社)(李瑞译)
52,《课程论》(江苏教育出版社)张斌贤译
53,《教育与心理测量》(江苏教育出版社,翻译稿)
54,《有效教学方法》
55,《领导学:理论与实践》
56,《亚洲"四小龙"课程实践研究》北师大顾明远教授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
57,《西方心理咨询经典案例集》徐光兴主编,2003年6月
58,世界教育危机【美】菲利普·库姆斯著王英杰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9,《发现母亲》王东华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60,《回答未来的挑战》1984,7 [美]J.W.博特金等/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上海人民出版社
三、教改实践
6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62,《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六大焦点问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63,《教育中国——50名流素质教育访谈》夏欣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7月
64,《素质教育学习提要》(***编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
65,《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陈向明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66,《案例教学指南》郑金洲,2000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7,《当代教育学》(修订版)袁振国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8,《教育理想与信念》(肖川)岳麓书社出版2002年6月
69,《我的教学生涯》,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斯霞著(1910- ))江苏教育
70,《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李吉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71,《向孩子学习》主编:孙云晓;副主编:康丽颖.晨光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72,《青浦教育实验》顾泠沅,郑润洲,李秀玲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73,《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毛蓓蕾)(已经出版)
74,《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叶澜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75,《创造性思维与教学》《创造性思维与教学》陈龙安(台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76,《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与技巧》2002年1月(美国)布鲁克菲尔德普瑞斯基尔著罗静褚保堂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
77,《透视课堂》(美)Thomas L.Good 等著,陶志琼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译者:2001年12月
78,《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美)里德利等著沈湘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7-1
79,《培养反思力》著者:(美)S.G.Paris等著译者:袁坤译定价:14.00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
80,《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加]马克斯·范梅南著,宋广文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1,《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2,《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挪威]波·达林著,范国睿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3,《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美]欧内斯特·L·博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4,《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藤田英典[日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5,《中外教育小说选》
86,《中外教育诗歌选》
87,《中外教育故事选》
88,《中外教育散文选》
89,《中外教育格言选》
90,《中外教育漫画选》
四、教育人物
91,《孔子评传》匡亚明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12出版,此书获得中国图书奖
92,《泛舟诲海》2001年5月(东缨 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教育纪实文学三部曲之一.
93,《中国教育家评传》沈灌群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
94,《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
95,《中国著名校长办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朱永新博士(市长)主编
96,《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朱永新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97,《教育的奇迹》(主编朱永新)
98,《外国教育家评传》,赵祥麟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99,《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黑柳彻子[日本]2003年8月
100,《仁爱一生: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里萨修女传》屈雅君,刘铁英编译,珠海出版社,2002年7月
101,《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皮亚杰著,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傅统先译.
102,《班集体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1999年,维果茨基,龚浩然,黄秀兰译,广东教育出版社
103,《为了21世纪的教育——问题与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4,《教育新理念》(袁振国,2001年12月教育科学出版社)
105,《国际教育新理念》2001年10月.由顾明远和孟繁华主编的一书,海南出版社出版了.
106,《我的教育思想》(于光远)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
107,《教育社会学》吴康宁著,人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7.1.
108,《教育:我们有话要说》[中国]杨东平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109,《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蔡克勇著1999年10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110,《当代世界教育改革》徐辉,徐仲林撰写1997年1月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11,《一堂一亿七千万的课》(美)约翰·麦克唐纳著,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8月
112,《人的现代化》(美)英格尔斯. 人的现代化. 殷陆君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13,《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美]布兰斯福特等编著 程可拉等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29.00元)
114,《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著,郭洋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5,《美德书》威廉·贝内特[美],何吉贤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16,《教室的革命——语文主题活动新探索》(浙江教育出版社褚树荣老师主编)2002年9月
117,《现代课程论》(钟启泉),《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初版/1998年第五次印刷,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1991年繁体字版)
118,《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鲁洁译)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10月第一版
119,《名人的教师生涯》(莫愁杂志主编马建强编著)
120,《非常教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美)F. J. Stephenson 主编周渝毅,2001年7月
⑼ 请问哪里可以提供《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的操作手册,量表不仅包括题目及其评估方式谢谢~~!
托兰斯创造思维测验,是指能力测验。美国学者托兰斯编制。
分为语文测验甲版、乙两式以及权图画测验甲、乙两式四种。
团体、个别施测均可。均有中文修订本。
刘英茂修订的为语文甲式,吴静吉修订的为语文乙式、图形甲式,陈龙安修订的为图形乙式,林美惠等的研究,四种工具皆有。
刘英茂修订的测验包括七项作业:(1)发问;(2)猜测原因;(3)猜测结果;(4)作品改进;(5)不平凡的用途;(6)不平凡的疑问;(7)假想看看。根据七项作业成绩,可得变通性、流畅性和独创性三项创造能力指标。吴静吉修订的图形甲式包括三项作业:(1)建构图画;(2)完成图画;(3)平行线条。根据三项作业成绩,可得变通力、流畅力、独创力和精密力等创造能力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