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隋代有什么发明

隋代有什么发明

发布时间:2021-08-13 09:09:17

⑴ 在隋唐时期的四大发明

在中国历史上,隋唐时期是中古时期,从时间上看它承前而启后,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当然这一时期又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尤其是唐朝,它所拥有先进的政治体制、繁荣的经济、发达的文化,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所以至今人们仍然会发出这样的慨叹:“梦回唐朝”,这不仅表明了人们对过去的追忆,更多的是对唐朝的向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唐朝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比如美国的洛杉矶就有“唐人街”,人们常常把中式的衣服称为唐装。当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人们往往习惯于把隋唐连称,称之为“隋唐时期”。之所以有这样的称谓,原因不仅在于隋唐两朝在时间上前后相连,更主要的是两朝在政治制度、社会文化等等方面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
隋朝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存在的时间较短,只经历了两个皇帝,37年,这样的时间比之唐朝280多年的辉煌历史,总让人们的感到隋朝的地位远不如唐朝。但实际上,隋朝结束了魏晋以来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局面,开创了自秦汉以后的又一大统一的局面,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它创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等等都对中国的政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大运河的开挖也为南北的沟通与经济繁荣。

⑵ 隋朝的科技人物、发明创造、历史价值

1、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至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被誉为“ 天下之雄胜”。欧洲 1000年后才建有类似的桥。
历史价值:推进了我国桥梁技术的发展,在现代桥梁建造中依然应用赵州桥设计原理和修建技术。

2、雕版印刷术出现于 隋朝,唐朝中叶在全国推行。
•1,有利于降低成书的劳动强度;

•2,有利于大大提高成书的速度;

•3,由于其成书产量高,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4,有利于减少抄书时出现的差错。

•总之:它对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重要贡献。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后期印制的《金刚经》,现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国内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晚唐印刷的《陀罗尼经》。印刷术对世界文化的重要作用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3、隋唐时期著名的医学家是孙思貌,他撰写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医学名著,被后世称为 药圣 。
千金要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孙氏能寿逾百岁高龄,就是他在积极倡导这些方面的理论与其自身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孙思邈的辉煌成就,生前就受到了人们的崇敬。人称“药王”,“真人”,“药圣”,隋、唐两代都很器重他,知名人士亦多对他以礼事之。他去世后,人们在其故居的鉴山畔,虞诚奉祀。乔世宁序中云:“鉴山香火,于关中为盛,虽华岳吴镇弗逮焉。”孙思邈在日本也享有盛誉,尤其是日本名医丹波康赖和小岛尚质等对他十分崇拜。

4、敦煌莫高窟
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画都有千年历史,自成体系,数量众多的特点,都可成为独立的人物画史、山水画史、动物画史、装饰图案画史。特别是保存了中国宋代以前即10世纪以前如此丰富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的实例,这是世界各国博物馆藏品所未见的。
敦煌作为中西交通的枢纽,在壁画上不仅留下了商旅交往的活动情景,还留下了宝贵的交通工具的形象资料。他们有牛、马、驼、骡、驴、象、舟、船、车、轿、舆、辇等。常用的交通工具车辆类型各异,牛车有“通幰牛车”、“偏幰牛车”、敞棚牛车,马车有驷车、骆车,还有骆驼车、童车、独轮车等,特别是保存了中国为世界交通工具做出独有贡献的独轮车、马套挽具(胸带挽具和肩套挽具)、马蹬、马蹄钉掌等珍贵的图像数据。

5、京杭大运河--杨广
隋王朝在天下统一后即做出了贯通南北运河的决定,其动机已超越了服务军事行动的目的,因为此时天下已统一。隋开运河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中国古代很长时期内,经济重心一直在黄河流域,北方的经济比南方进步。但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400多年的混乱使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冲击,与此相比,南方经济获得迅猛发展,成为全国经济重心。隋统一全国后,格外重视这个地区,但隋定都长安,其政治中心不能伴随经济重心的发展变化南移。因此,国家需要加强对南方的管理,长安需要与富庶经济区联系,需要南方粮食物资供应北方,不论是中央朝廷还是官僚贵族或是北方边境。同时,长时期的分裂阻断社会南北经济的交流,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到这一时期已迫切要求南北经济加强联系。

⑶ 隋朝末期唐朝初期劳动人民发明了什么

隋朝末期唐朝初期劳动人民发明:
雕版印刷术、火药。

雕版印刷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唐朝后期)印刷的《金刚经》;

火药:火药最早用于军事始于唐朝;最早的火药武器是火箭;

农业创新:筒车(灌溉工具),曲辕犁(水田耕作)
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农业生产靠天收的命运。

⑷ 古代发明有哪些

中国古代发明家
姓名 领域 年代 发明作品 简介
鲁班 建筑 春秋战国 木工用的 锯子、曲尺、墨斗、刨子、铲子、铺首、钻、凿等 鲁班--春秋战国时代鲁国人,姓 公输,名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师。鲁班他有很多发明创造,如木工用的 锯子、曲尺、墨斗、刨子、铲子、铺首、钻、凿等。攻城用的可活动的云梯。相传,锁也是鲁班发明的。

喻皓 建筑 北宋初年 《木经》 喻皓--亦称预浩,是中国五代末年,北宋初年的建筑师。出生于杭州,他设计的最杰出的建筑是北宋国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安远门内开宝寺中的灵感塔。他还写了一部木工手艺的书--《木经》,共 3 卷。他有造塔鲁班之称。

祖冲之 数学 南朝 л的更精确的上下界 祖冲之--南朝的祖冲之利用刘微的割图术提出了 л的更精确的上下界。 即3.1415926〈л〈3.1415927。

刘微 数学 225 ~ 295年 割图术 刘微--魏晋时期的刘微,发明了割图术的方法,他取л值3.14。他还发明了介线性方程组的新分法。提出了不定方程问题,建立了等差级数前几项和公式。刘微应和欧几里德、阿基米德相提并论。

朱世杰 数学 元代 《四元玉鉴》 朱世杰--中国元代数学家。1299 年编撰成中国第一本算学启蒙,从四则运算到天元术,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1303年,他又写成了 《四元玉鉴》,把天元术推广为“四元术”,这是一种高次方程的解法(最高可包括4个未知数)。欧洲到 1775 年才提出同样的解法 ——消元法。美国科学史家萨顿评价他所著的《四元玉鉴》是整个世界中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

张衡 天文学 东汉时期 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 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对在宇宙结构的认识上,张衡是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天像个鸡蛋壳,地像鸡蛋黄,天大地小,他认为天壳之外还有无限的宇宙。张衡设计和制造了漏水转浑天仪、候风地动仪,并对日月星辰做了许多观测和分析。他测量出了太阳和月亮的角直径是周尺的1/736,即29'24'。他统计出在中国的中原地区能看到的恒星约有2500颗。国际天文学会为了纪念张衡对天文学的突出贡献,将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

郭守敬 天文学 元代 高表、玲珑仪、观象台计 16 种仪表 郭守敬--是中国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创制了高表、玲珑仪、观象台计 16 种仪表,仪器专门测量天体使用。还制作了简仪,现存紫金山天文台。郭守敬测定了黄赤交角。法国科学家 Laplace 提出黄赤交角变小理论,引用的根据就是郭守敬的。丹麦天文学家第谷所做的同类测量比郭守敬晚300年。

姓名 领域 年代 发明作品 简介
石申 天文学 战国时期 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 石申--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家,石申第一部天文巨著“天文”。西汉后,人们尊称“天文”一书为“石氏星经”。书中标有 121 颗恒星的位置,书中还记有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及交食等情况。石申编制了最早的星表。并称之“少阳”已认识到能自身发光。

刘焯 天文学 隋代 《皇极历》 刘焯--隋代天文学家。创制了《皇极历》,他首先考虑到了日、月视运动的不均匀性,创立了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计算日月视运动的速度。同时他把差岁改为 75 年差一度。

一行 天文学 唐代 《大衍历》 一行--唐代天文学家。他编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大衍历》,它包括十篇历议,是古代非常先进的历法。早在公元前 13 世纪,中国人以太阳和月亮运动为依据,创立了一种阴阳历法。

杨忠辅 文学家 南宋时期 《统天历》 杨忠辅--中国南宋时期天文学家。他创制了《统天历》,他确定回归年长度为 365.2425 日。并发现回归年长度有消长现象。

洛下闳 天文学 汉代 赤道式仪器 洛下闳--中国汉代天文学家。改创了赤道式仪器,定下了赤道式浑仪的基本结构。

苏颂 天文学 宋代 天象仪 苏颂--中国宋代天文学家。和韩公廉合作制成了天象仪及水运仪象台,是中国古代第一架天象仪。有 8 人高,每层有门,一到时间门开,木人出来报时。(后面有漏壶和机械系统)。

莘七娘 10 世纪 孔明灯,走马灯 莘七娘——在10世纪时发明了松脂灯(孔明灯)作为打仗时的信号灯,这是中国人最早利用热气球。同时发明了走马灯,这是航空燃气涡轮的始祖。

裴秀 224~271 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 裴秀——在中国最早创立了绘制平面地图的理论“制图六体”。并绘制了《禹贡地域图》。

马钧 机械设计 三国时代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 马钧——魏国人,杰出机械设计和创造家。三国时代创制了龙骨水车(又叫翻车),他能连续提水,灌溉用的水机具——桔槔。结构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称。

姓名 领域 年代 发明作品 简介
李春 桥梁设计 605~617 赵州桥 李春—— 605~617 年,首创了在主拱图上设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桥。有名的赵州桥就是他设计的。

丁缓 发明家 汉代 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 丁缓——汉代,在 180 年生于长安。发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炉、常满灯、旋转风扇,有长安巧工之称。

沈括 科学家 宋朝 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沈括—— 1031~1095 年,宋朝科学家,石油命名最早由他提出。

蔡伦 62~121 纸 蔡伦—— 62~121 年,蔡伦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成功。 105 年将此发明报皇帝。于 114 年被皇帝封为龙亭侯。当时人称纸为蔡侯纸。 12 世纪,造纸术间接传到欧洲。 13 世纪,蒙古人用蔡侯纸在波斯发行第一批纸币。 14 世纪,朝鲜、越南、日本也开始使用纸币。纸牌然后经由阿拉伯国家再传到欧洲。

毕升 1041~1048 活字印刷术 毕升—— 1041~1048 年,中国北宋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杜诗 91~不祥 水力鼓风机 杜诗—— 91 年,河南人。首创了水力鼓风设备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动风扇鼓风。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风机,比欧洲早了 1100 年。

浦元 三国时期 淬火技术 浦元—— 300 年,三国时期。首创淬火技术,使钢刀坚而有弹性。

孙子 三国时期 孙子算经 孙子—— 300 年,乘余定理的起源一题为“物不知数”,写了“孙子算经”一书系统论述了筹算记数制。

秦九韶 数学 1202~1247 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 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秦九韶—— 1202~1247 年,中国数学家。写有《数书九章》,创立解一次同余式的“大 衍求一术”和求高次方程数值解的正负开方术。

李治 数学 测园海镜 李治——中国数学家,著有“测园海镜”是中国第一本系统改述“天元术”的巨书。

沈括 宋朝 沈括发现用细线系在磁针的中央(指南针),并将其悬挂起来。经过观察、发现,写进了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以后人们把用磁铁制作的针成为指南针,还有指南桌。 13世纪到东方玩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见到了指南针,并把它传到了欧洲。

墨子 公元前 400 年 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 墨子——公元前 400 年,墨子一书论述了杠杆平衡,提出光是直线传播的论点。

⑸ 隋唐有哪些四大发明

隋代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代发明了火药(904~906)。
造纸术是汉代发明的,指南针是战国发现原理并在宋代得到应用。

⑹ 中国隋朝至宋朝历史上的重大发明

活字印刷、马蹄铁、铜炮、早期火枪、罗盘、雕版印刷、曲辕犁、水车、筒车、制造火药的方法......

⑺ 隋朝科学文化发展的成就,究竟有哪些呢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在相对稳定的政治局势影响下,隋朝科学文化也有明显的发展。

首先是传统的天文历法数学有突出的进步。

开皇二十年(600年),著名天文学家刘焯(544-610年)制订《皇极历》时用等间距二次内插法计算日月的运行,采用定朔,并定岁差为七十五年差一度(换算成现在的度数为76.1年差1°),已同准确值接近(今测为每隔71.6年差1°。当时欧洲还沿用100年差1°的数据)。《隋书》,卷17,《律历志》记载他所著的《皇极历》,曾在理论上提出测量子午线长度的方法,目的在于否定过去所谓表“影千里差一寸”的说法。由于保守派的反对,实测子午线没有实行, 《皇极历》也未颁行。

隋朝另一位天文学家丹元子,按照晋人陈卓所定的星座,把恒星表编成通俗的七字长歌,名为《步天歌》,共七卷,文字浅近,便于传诵,广为流传,对普及天文知识起了良好作用。

此外,隋朝天文学界知名人士还有刘孝孙,庾季才、庾质、卢太翼、萧吉和耿询等人。他们对当代天文学均有贡献,其中耿询原是南朝人,后被隋将王世积所俘,沦为家奴。他曾向友人高智宝学天文算术,发明了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

“不假人力,以水转之,施于暗室中,使智宝外候天时,合如符契。妙耿询又“作马上刻漏,世称其妙”。

文帝时将耿征为官奴,炀帝时才免奴为民。

隋朝散乐百戏,亦多从西域传入。

如倒舞伎,舞于刀锋上,吹筚篥以合舞。又有舞轮伎,高绳伎、缘竿伎等。《音乐志》记载炀帝大业中,曾于洛阳端门街大演散乐百戏歌舞,其中有一种歌舞戏,有大面、拨头、踏摇娘、窟哩子等类。伴奏使用乐器如曲项琵琶、坚头箜篌、筚篥、答腊鼓、羯鼓等,多从北方少数民族和西域传入中国,为传统的中国乐舞增添了新光彩。

⑻ 西汉到隋统一之前在船舶方面的重大发明有哪些

西汉以后,船舶建造水平获得了大发展,主要发明有:


1、甲板和上层建筑

汉代以后地带船舶普遍设有甲板和上层建筑,以广州出土的东汉陶船模型为例,上层建筑的长度几乎占了全船的四分之三。同时期西方古希腊、古罗马乃至10世纪的北欧维京海盗船大都没有甲板和上层建筑。


2、舱壁、水密隔舱

广州东汉陶船模型在甲板下设有8道横梁,这种横梁是现代船舶的重要构件。横梁对甲板有支撑作用、也能支撑两舷的外板,使船舶形成封闭的环形框架,有利于增加船体的强度和刚度。

晋代卢循造“八槽舰”被认为是用水密隔舱将船体分隔成八个舱的舰船,船体若某处触礁破洞进水,不至于漫延到邻舱。水密隔舱是中国的一项重要发明,到隋唐时期已经普遍使用。


3、铁钉在造船上的应用

长沙西汉木船模型的舷侧板等处的连接位上,都可见模拟的钉孔。汉代造船时已经广泛使用铁钉,广州秦汉造船遗址也发现了铁钉实物。而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的船舶仍然在使用原始的捆扎固定。


4、橹

橹是船舶推进工具中一件突破性重大发明,《三国志·卷54》:“……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舳舻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橹是高效、连续的推进工具,又有操纵和控制船舶航向的能力,所以出现后无论是在内河或沿海都广泛获得运用。


5、舵

广州东汉船模在其尾部正中的位置已经有了舵,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舵实物,而西方最早的实例出现在1242年的德国。


6、碇

早期系泊的工具叫“碇”,为石制。汉代以后的碇有了长足进步,为石木结合碇,出现了两爪、平衡杆,正视呈"十"字形,侧视为“V”字,已经具有后世多齿锚或有杆锚的特点。

⑼ 隋唐时期的科技发明

1.隋朝著名天文学家刘焯

他制定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皇极历》

2.唐朝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

①测量子午线长度(世界第一次)
僧一行取得的这一成就,在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僧一行还编订出当时最精密历法《大衍历》。

②《大衍历》

比以往历法更精密,对后世影响很大。
1.贞观时,办分科医学校

唐太宗时,政府开办分科较细的医学校,比西方早200年。

唐高宗时,政府组织人编写了医药书籍《唐本草》。

2.《唐本草》(世界之最)

书中收集了800多种药物,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定并颁布的药典,比欧洲早800多年
3.药王孙思邈暑有《千金方》(唐朝)

隋唐时期曲辕犁的发明
(1)曲辕犁的发明和结构特点:唐代学者陆龟蒙,记录了已经在长江下游出现的曲辕犁(又名江东犁)。曲辕犁将旧犁的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犁架也变小,更加轻便灵活。曲辕犁还增设了犁评、犁媻、犁策,既便于调节翻耕深浅,起亩作垄,又节省劳力,提高耕作速度。曲辕犁的发明,是继汉代犁耕发展之后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2)曲辕犁与前代犁相比有三个优点:一是曲辕和犁媻的出现,淘汰了犁衡(肩轭),不仅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二是犁评、犁梢(shao)的出现,使得入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所欲。三是犁底修长,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时平稳、深浅一致,利于水田使用。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等等都对中国的政治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大运河的开挖也为南北的沟通与经济繁荣。
《金刚金》印刷技术得到提高

⑽ 四大发明在隋唐时期的发明是什么

隋代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唐代发明了火药。
造纸术是汉代发明的,指南针是战国发现原理并在宋代得到应用。

阅读全文

与隋代有什么发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