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创造性思维课文

创造性思维课文

发布时间:2021-08-13 03:19:16

① 2020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19.谈创造性思维

链接: https://pan..com/s/1oWA6M2zhg5gZWFId764EAQ 提取码: 6xzm
新统编版1-9年级2019-2020年 的素材

②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中创造性思维是不是每个人多有的,作者是如何阐述的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是美国著名的实业家罗迦·费·因格所著,被选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四单元第一课,属于“关注科学”单元。文章聚焦创造性思维,谈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文章先用四个图形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然后层层推进,提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的重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必备的要素,最后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用设问的方式来引出主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并且给出了相当充分的理由,即“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部正确。”,从而质疑了我们头脑中早已根深蒂固的惯常思维模式——“正确答案只有一个”。作者还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这就告诉我们,我们不止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答案,而且还要发散思维,要创造性地思考,给问题找出不止一种的正确答案,在一个问题上探求多种答案,才可能全面地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那么我们找到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路径之后,怎样去发掘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和途径呢?作者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一切“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如果我们寻根究源,肯定会深入地思考: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人们怎样才能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呢?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作者没有简单地给出概念,然后再用具体的实例来加以佐证,而是先亮出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即“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通过这一问题的引入,引发了人们思维的积极性,作者这种引人入胜的笔触在文中颇为常见。在对要素进行解析的时候,作者也没有说我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话,而是通过第三者来作答,然后自己再稍加点拨和归纳,从而体现了一种与读者探究的教学艺术,可谓是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不同的人不同的思考可能会得出不同正确答案“的有效印证。

作者认为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作者认为知识只是一种新创意的素材,至于这些素材能不能形成新的创意,则有赖于人们组合和利用素材的方式和方法、态度和意识。如文中所述“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地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作者还给出了两个实例:一是约翰·古登贝尔克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出了印刷机和排版术;一是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通过这两个实例,将其论点进一步形象化地再现在了读者面前,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文中论点的说服力,可谓匠心独运。

接着作者通过一个问题,即“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引出了创造性思维的第三大要素——非凡的灵感(即顿悟)。为了说明人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人们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下之分,只在于人们善不善于抓住极细微的“非凡的灵感”(当然也要考虑其他创造性思维的因素),作者引出了某心理学专家组的调查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他指出“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并提出了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之一,就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反观之,那些由于没有自信或对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没有自我意识和自我发掘的人,常常因为压制了自己的思维潜能,使很多“非凡的灵感”与自己擦肩而过,从而丧失了一次次发现、发明的重大机遇。

最后,作者为了回应课文前面的人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并在这种能力的作用下,可以给一个问题找出不止一个的正确答案,给我们归纳出了课文的主旨:“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可见,人要想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就必须具备三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广博深厚的知识,二是知识的正确、有效、充分的运用,三是善于抓住“非凡的灵感”,不断用自己的知识去创造、去创新。这就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给我们留下的巨大财富。

③ 学习了谈创造性思维这一篇文章你有什么阅读感受

每个人的思维是不同的,所以说感受也自然不相同,你可以写文章的主要内容再加上自己的真实想法,最后也可以升华一下自己的情感。

④ 初三第十九课谈创造性思维到底论述了什么问题

文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先用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合理性的分析,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观点。原因是,“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推而广之,“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接着,作者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引申出“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原因是,“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如果你认为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既然不满足于一个答案,需要寻求其他答案。怎样寻求呢?课文于是顺理成章的提出“有赖于创造性思维”,论述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①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②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③持之以恒的毅力。课文特别提出“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证明。

紧接着,又引申出如下问题:“不过,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有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接着的论述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先引用某心理学专家小组的结论,并对这个结论进行分析。实际上,自以为“不具备创造力的人”,是自我压制;而“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的人,则“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像爱因斯坦和莎士比亚等杰出的人物也都如此。总之“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就是看他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并“使之变为现实”。

最后,课文得出结论,“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只要具备几个关键性要素,就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教学建议

一.引导学生确立课文学习目标。一般说来,可确立一下两条:第一,学习课文的论证方式及其方法;第二,创造性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大意义。学生可根据各自的情况,围绕这两条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当然,自己另外确立学习目标也是应该鼓励的。

二.可采用问题式导读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文。除课后练习外,还可以提出下列问题:

1.课文开头所提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2.“正确答案只有一种”的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病?

3.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追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4.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5.发挥创造力的关键说什么?

6课文中列举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球游戏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7.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做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人?

教师不妨在课堂教学和课文练习中选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探究。

三.“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可以作多种引申。例如,课文的多种解读,问题的多种解法,完成一个任务的多种途径,等等。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引申得越多越好,越广越好。学生之间可以交流,互相启发,开阔思路。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

继续阅读
找电导

阅读全文

与创造性思维课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债务股权转让 浏览:441
食堂转让合同范本 浏览:335
广西华航投资纠纷 浏览:902
萌分期投诉 浏览:832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