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船的发展历史
经历了四个时代:舟筏时代、帆船时代、蒸汽机船时代和柴油机船时代。
1、舟筏时代→独木舟→筏→木板船→桨、篙和橹→帆船时代→地中海的古帆船→北欧和西欧帆船→飞剪式帆船→中国帆船→蒸汽机船时代→早期的蒸汽机船→“大东方”号蒸汽机船→蒸汽机船的完善→汽轮机船、柴油机船的问世→油船和散货船的出现→大型远洋客船的兴起→柴油机船时代
2、船舶大型化→船舶专业化→船舶高速化→船舶自动化→船舶内燃机化
部分船介绍:
1、舟筏时代
人类以舟筏作为运输、狩猎和捕鱼的工具,至少起源于石器时代。中国1956年在浙江出土的古代木桨,据鉴定是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物。说明舟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年代。
2、帆船时代
据记载,远在公元前四千年,古埃及就有了帆船。中国使用帆船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从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是帆船发展的鼎盛时期。15世纪初中国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15世纪末C.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他们的船队都是由帆船组成的。
在帆船发展史中,地中海沿岸地区、北欧西欧地区和中国都曾作出重大贡献。19世纪中叶美国的飞剪式快速帆船,则是帆船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潮。不同地区的帆船,在结构、形式和帆具等方面各有特色。
3、蒸汽机船时代
18世纪蒸汽机发明后,许多人都试图将蒸汽机用于船上。1807年,美国人R.富尔顿首次在“克莱蒙脱”号船上用蒸汽机驱动装在两舷的明轮,在哈德逊河上航行成功。从此机械力开始代替自然力,船舶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4、柴油机船时代
柴油机船问世后,发展很快,逐渐取代了蒸汽机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工业化国家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空前兴旺,中东等地石油的大量开发,促使运输船舶迅速发展。
㈡ 轮船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1752年,瑞士物理学家白努利第一次提出了螺旋桨比在它以前存在的各种推进器优越的报告,他设计了具有双导程螺旋的推进器,安装在船尾舵的前方。1764年,瑞士数学家欧拉研究了能代替帆的其它推进器,如桨轮(明轮)。喷水,也包括了螺旋桨。
潜水器和潜艇在水面下活动,传统的桨、帆无法应用,笨重庞大的明轮也难适应。于是第一个手动螺旋桨,不是用在船上,而是作为潜水器的推进工具。
蒸汽机问世,为船舶推进器提供了新的良好动力,推进器顺应蒸汽机的发展,成为船舶推进的最新课题。
第一个实验动力驱动螺旋桨的是美国人斯蒂芬,他在1804年建造了一艘7.6米长的小船,用蒸汽机直接驱动,在哈得逊河上做第一次实验航行,实验中发现发动机不行,于是换上瓦特蒸汽机,实验航速是4节,最高航速曾达到8节。
斯蒂芬螺旋桨有4个风车式桨叶,它锻制而成,和普通风车比较它增加了叶片的径向宽度,为在实验中能选择螺距与转速的较好配合,桨叶做成螺距可以调节的结构。在哈得逊河上两个星期的试验航行中,螺旋桨改变了几个螺距值,但是实验的结果都不理想,性能远不及明轮。这次实验使他明白,在蒸汽机这样低速的条件下,明轮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它的推进效率高于螺旋桨是必然的结论。
阿基米德螺旋的引入,最早见于1803年,1829年有英国的阿基米德螺旋桨的专利。并在此基础上于1840-
1841年建造了一些民用的螺旋桨。1843年,英国海军在“雷特勒”号舰上,第一次以螺旋桨代替明轮,随后由斯密士设计了20艘螺旋桨舰,参加了对俄战争,斯密士成为著名人物。
1843年,美国海军建造了第一艘螺旋桨船“浦林西登”号,它是由舰长爱列松设计,在爱列松的积极推广下,美国相续建造了41艘民用螺旋桨船,最大的排水量达2000吨。
㈢ 船是如何发明的
船舶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当时又是谁最先完成了这项伟大发明的,今天任何人也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华民族是最早制造船只的民族之一?说得迟一点,在新石器时代,独木舟和筏就已在江河中随处可见?关于独木舟的来历有许多神话传说,如"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讲的是,一个叫伏羲的人,把砍下的树剖开,再挖空,就造出了原始的船——独木舟;木头削尖就是划船的浆?原始的筏中有我们最熟悉的竹排,还有桦树皮筏?牛皮筏等?
约公元前2000年,木板船出现了?其中风帆的使用也许是人类最值得骄傲的一个创举?早期的木船由于体积小,又大多是短途航行,可以靠篙?桨和橹,可以靠人力,尽管速度较慢?随着船越造越大,尤其是长途?逆水或顶风时,人力就远远不够了?有了风帆,就在风时,走"Z"字形航线,也还能巧妙把风力汇集起来,成为一种动力,推动帆船前进?人类从此开始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航程?19世纪左右,木帆船发展到了颠峰,出现了可达世界各地的各种战船和商船?
1807年8月9日,"克勒蒙克"号的试航成功标志着船舶史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蒸汽动力新时代开始取代帆船时代?它还预示着铁船时代的即将到来?
今天的船,不但可以如履平地般航行在水面上,而且还可以潜行在水面下(潜水艇),离开水面飞行(气垫船)?最近,日本的"三菱"公司正在研制感觉不到簸的游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航行在江河海洋上就会如同在家里一样平稳?
船
㈣ 轮船的发明讲了什么
你知道轮船是谁发明的吗?他是著名的美国工程师富尔顿。
富尔顿小时候非常淘气,喜欢游泳,爬树,钻山洞,特别喜欢画画,画的画就跟活的东西一样。可是,他的功课不好,常常被老师批评,因为他的玩心太重。但老师不得不承认,富尔顿很聪明,喜欢动脑子,特别爱问“为什么”。
一天,富尔顿瞒着大人,奔到河边,登上小木船,划着木桨去钓鱼。船儿行驶到半路上,忽然碰到大风,他怎样拼命地划动木桨也无法使船前进,好容易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使船走了十几步水路。他灰心了,只得满头大汗的弃舟登陆。
回家的路上,他的脑子像走马灯似地转开啦:为什么船儿顶风就划不动?为什么拼命划桨也没用?怎样使划船不费劲儿呢?有没有顶着风也能航行的办法呢?晚上,富尔顿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第二天,风停了。富尔顿又到河边去玩。他解开系绳,跳上那只木船,又研究起昨天路上想的问题。想啊,想啊,他忘记了划桨,只是将两只脚下垂在河里,不停地晃荡、捣动。不知不觉,小船竞慢慢地荡到河中心。
他猛然从苦思冥想中惊醒过来:啊,多怪呀!他终于发现:两只脚只要不停地晃荡、捣动、拍击河水,也能把船划动的。于是,一连串的奇想涌上富尔顿的心头:为什么两只脚不停地晃动能使船前进呢?有没有机器来代替两只脚呢回到家,富尔顿就用铅笔在纸上涂抹。画着,画着,他突然高兴地跳起来:如果在船上装一个风车似的桨叶在轮子上不断地转动,拍击河水,这岂不是跟双脚捣动一样,可使船儿前进吗?他很快地将船儿和桨叶、轮子画好了。
可是,怎样才能使画上的桨叶轮变成现实的桨叶轮呢?富尔顿这才感觉到自己的知识太不够用了。从此,他刻苦地学习功课。还深入地钻研有关造船的专门知识。
终于在1807年,他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艘用机器推动的船——轮船。
㈤ 船是如何发明的
船舶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当时又是谁最先完成了这项伟大发明的,今天任何人也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华民族是最早制造船只的民族之一。说得迟一点,在新石器时代,独木舟和筏就已在江河中随处可见。关于独木舟的来历有许多神话传说,如“伏羲氏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讲的是,一个叫伏羲的人,把砍下的树剖开,再挖空,就造出了原始的船——独木舟;木头削尖就是划船的浆。原始的筏中有我们最熟悉的竹排,还有桦树皮筏、牛皮筏等。
约公元前2000年,木板船出现了。其中风帆的使用也许是人类最值得骄傲的一个创举。早期的木船由于体积小,又大多是短途航行,可以靠篙、桨和橹,可以靠人力,尽管速度较慢。随着船越造越大,尤其是长途、逆水或顶风时,人力就远远不够了。有了风帆,就逆风时,走“Z”字形航线,也还能巧妙把风力汇集起来,成为一种动力,推动帆船前进。人类从此开始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航程。19世纪左右,木帆船发展到了颠峰,出现了可达世界各地的各种战船和商船。
1807年8月9日,“克勒蒙克”号的试航成功标志着船舶史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蒸气动力新时代开始取代帆船时代。它还预示着铁船时代的即将到来。
今天的船,不但可以如履平地般航行在水面上,而且还可以潜行在水面下(潜水艇),离开水面飞行(气垫船)。最近,日本的“三菱”公司正在研制不感颠簸的游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们航行在江河海洋上就会如同在家里一样平稳。
㈥ 船是谁发明的
船具体是谁发明的已不可考。
在公元前2900年前后,埃及人最先使用帆船。从那以后,一直到18世纪以前,帆船一直在海洋交通工具中占据统治地位。当时,许多帆船都是依靠一根桅杆张着一面帆前进。大约在距今500年前,开始出现有3~4根桅杆的多帆船,这种帆船船身坚固,不怕风浪。今天装上引擎的大轮船被广泛应用,小的帆船仍用于运动比赛、捕鱼和本地贸易中。
㈦ 西汉到隋统一之前在船舶方面的重大发明有哪些
西汉以后,船舶建造水平获得了大发展,主要发明有:
1、甲板和上层建筑
汉代以后地带船舶普遍设有甲板和上层建筑,以广州出土的东汉陶船模型为例,上层建筑的长度几乎占了全船的四分之三。同时期西方古希腊、古罗马乃至10世纪的北欧维京海盗船大都没有甲板和上层建筑。
2、舱壁、水密隔舱
广州东汉陶船模型在甲板下设有8道横梁,这种横梁是现代船舶的重要构件。横梁对甲板有支撑作用、也能支撑两舷的外板,使船舶形成封闭的环形框架,有利于增加船体的强度和刚度。
晋代卢循造“八槽舰”被认为是用水密隔舱将船体分隔成八个舱的舰船,船体若某处触礁破洞进水,不至于漫延到邻舱。水密隔舱是中国的一项重要发明,到隋唐时期已经普遍使用。
3、铁钉在造船上的应用
长沙西汉木船模型的舷侧板等处的连接位上,都可见模拟的钉孔。汉代造船时已经广泛使用铁钉,广州秦汉造船遗址也发现了铁钉实物。而同时期世界其他地区的船舶仍然在使用原始的捆扎固定。
4、橹
橹是船舶推进工具中一件突破性重大发明,《三国志·卷54》:“……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舳舻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橹是高效、连续的推进工具,又有操纵和控制船舶航向的能力,所以出现后无论是在内河或沿海都广泛获得运用。
5、舵
广州东汉船模在其尾部正中的位置已经有了舵,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舵实物,而西方最早的实例出现在1242年的德国。
6、碇
早期系泊的工具叫“碇”,为石制。汉代以后的碇有了长足进步,为石木结合碇,出现了两爪、平衡杆,正视呈"十"字形,侧视为“V”字,已经具有后世多齿锚或有杆锚的特点。
㈧ 船是根据什么发明的
鱼,鱼身体的流线型给人们很大的启发,所以船的外部型线也做得流线型,版能够很好的减权少水的阻力,还有,鱼能浮起来主要是由于它有鱼鳔,船能飘浮在水面上面也是仿照鱼鳔的原理,船下面做了很多水密舱室来保证船的浮力的,另外船的舵也是根据鱼的尾鳍控制方向的原理设计的,现在还有船两侧的减摇鳍,也是仿照鱼身两侧的鳍制作的……
㈨ 轮船是谁发明的
公元782~785年,杭州知府李皋在船的舷侧或艉部装上带有桨叶的桨轮,靠人力踩动桨轮轴,使轮轴上的桨叶拨水推动船体前进。因为这种船的桨轮下半部浸入水中,上半部露出水面,所以称为“明轮船”或“轮船”。
1769年,法国发明家乔弗莱·达邦在船上安装蒸汽机用以驱动—组木桨,但航速很慢,未能显示出优越性。
1807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富尔顿(R.Fulton,1765-1815)设计出蒸汽机带动车轮拨水的“克莱蒙特”轮船。
1884年,英国发明家帕森斯(C.Parsons,1854-1931)设计出了以燃油为燃料的汽轮机。此后,汽轮机成为轮船的主要动力装置。
轮船的发明和不断改进,使水上运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海运量年平均每10年翻一番。
(9)船的重大发明扩展阅读:
轮船的构造:
1、船体。又可分为主体部分和上层建筑部分。主体部分一般指上甲板以下的部分,由船壳(船底及船侧)和上甲板围成的具有特定形关的空心体,是保证船舶具所需浮力、航海性能和船体强度的关键部分,一般用于布置动力装置、装载货物、储存燃料和淡水,以及布置其他各种舱室。
2、船舶动力装置。又可分为推进装置和辅助装置。推进装置是提供推进动力的成套动力设备,由主机(如蒸汽机、汽轮机、柴油机、汽油机、燃汽轮机等)、主锅炉、传动装置、轴系、推进器、各种仪表和辅助设备等组成。
3、船舶舾装。包括舱室内装结构(内壁、天花板、地板等)、家具和生活设施、门窗、梯、栏杆、桅杆、舱口盖等。
4、其他装备。如锚与系泊设备、舵与操舵设备、救生与消防设备、通信与导航设备、照明与信号设备、通风与空调和冷藏设备、压载水系统、舱底水疏干系统、液体舱的测深和透气系统、海水和生活用淡水系统、船舶电气设备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轮船
㈩ 船的发展史
在中国,商代已造出有舱的木板船,汉代的造船技术更为进步,船上除版桨外,还有锚、舵。
唐代权,李皋发明了利用车轮代替橹、桨划行的车船、桨划行的车船。
宋代,船普遍使用罗盘针(指南针),并有了避免触礁沉没的隔水舱。同时,还出现了10桅10帆的大型船舶。15世纪,中国的帆船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优越的船舶。中国古代航海造船技术的进步,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船,指的是:利用水的浮力,依靠人力、风帆、发动机(如蒸气机、燃气涡轮、柴油引擎、核子动力机组)等动力,牵、拉、推、划、或推动螺旋桨、高压喷嘴,使能在水上移动的交通运输工具。
另外,民用船一般称为船(古称舳舻)、轮(船)、舫,军用船称为舰(古称艨艟)、艇,小型船称为舢舨、艇、筏或舟,其总称为舰船、船舶或船艇。
船的起源国尚无定论,早在公元前6000年,人类已在水上活动。世界上最早的船可能就是一根木头,人们试着骑到水中漂浮的较大的木头上,从而想到了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