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921年7月,郭沫若和谁在日本创建了文学社团“
1921年7月中旬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创造社。
补充资料: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社团,是中国现代文学团体。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及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是该社最有影响的作品。
『贰』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1日创建,到今年7月1日是 建党多少周年怎么做
2011减去1921年等于90年,所以今年是建党的90周年。
『叁』 1921年7月1曰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
1921年7月1曰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纪念日。
把7月1日作为党成立的纪念日,有据可查的最早见于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所作的《论持久战》的讲演。毛泽东说:“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
中共中央第一次正式将每年7月1日确定为党成立的纪念日是1941年6月。到这时,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整整20周年,而此时又正处在抗日战争最困难最艰苦的阶段。
这年1月,蒋介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顶点;与此同时,日军进行大“扫荡”,对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残酷的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政策,敌后抗战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为了振奋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中共中央决定隆重庆祝党成立20周年。
1941年6月,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起草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明确指出:“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
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各根据地在1941年7月1日前后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0周年活动。
这年的7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纪念中国共产党廿周年》的社论,并且刊发《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纪念特刊》。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公开发行的党报《新华日报》也特地刊发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周年》社论。从这个时候起,每年的7月1日就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纪念日。
建党节的庆祝形式:
1、召开建党周年纪念大会。设主会场和分会场,分会场进行电视直播会议实况。
2、组织开展以“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为主题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推进月活动。
3、组织开展“当优秀公仆、创一流事业”征文活动。
4、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和新党员宣誓仪式。
5、召开党务干部座谈会。
6、各基层党组织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
7、评选和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8、开展送温暖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党员活动,机关组织青年党员走访慰问建国前老党员活动。
9、组织两级干部和党员骨干观看党风廉政教育专题片。
『肆』 1921年7月郭沫若等人发起的创造社的观点有哪些
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及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是该社最有影响的作品。成员们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
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一支生力军,特别在文学青年中激起强烈共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社主要成员大部分倾向革命或从事革命实际工作。随后,表现出“转换方向”的态势,并有新从日本回国的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遂发展而为后期创造社。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
1923年5月13日,创造社的《创造周报》创刊,泰东图书局出版,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编辑。发刊词是郭沫若写的一首诗《创世工程之第七日》 。诗中表示"我们是不甘于这样缺陷充满的人生,我们是重新创造我们的自我",“我们自我创造的工程,便从你贪懒好闲的第七天做起"。《创造周报》于1924年5月停刊,共出52期。
1928年初,郭沫若的《英雄树》、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冯乃超的《艺术与社会生活》、李初梨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等文章,要求文学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面向工农大众,作家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对五四以后的文学和鲁迅等作家,却作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意识代表进行偏激的批判。由此引起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1929年2月,创造社为国民党政府封闭。
摘自网络网友,谢谢。
『伍』 中国共产党到底是什么时候成立的1921.7.1还是1921.7.23
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7月23日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份在上海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有54名代表参加,宣布成立中国共产党。
后由于国民党特务的骚扰,7月23日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船上,后来为了纪念,就由党中央确定为:1921年7月1日为建党纪念日。
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
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
他们回忆一大是7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陆』 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时候成立的创始人是谁
1920年8月,陈独秀、李大钊。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1920年10月,由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3人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负责人。罗章龙、刘仁静、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范鸿劼、张太雷等先后加入,成员大多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骨干。
创建共产党:
1920年2月,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迁移上海。在护送陈独秀离京途中,李大钊同他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陈独秀到上海不久,就开始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他先到码头工人中了解罢工情况,到中华工业协会等劳动团体做调查。
他还约请北京大学进步学生和革命青年深入工人中间,了解工人的状况。4月中旬,他联合七个工界团体筹备召开世界劳动节纪念大会,并在筹备会上发表《劳工要旨》演讲。他受到工界团体的尊敬和拥戴,被推选为筹备会顾问。
在他的指导下,上海各业5000多名工人于5月1日举行集会,提出“劳工万岁”等口号,通过《上海工人宣言》。此后,陈独秀主持创办《劳动界》《伙友》等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启发工人的觉悟,组织真正的工会
陈独秀、李大钊等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发动和组织工人过程中,积极开展建党工作。1920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该会同3月李大钊主持成立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一起,从上海、北京分别向各地辐射,先后同湖北、湖南、浙江、山东、广东、天津和海外一批受过五四运动影响的先进分子建立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同年6月,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等人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党组织,起草了党的纲领草案十条,其中包括运用劳工专政、生产合作等手段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关于党的名称,陈独秀征求李大钊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表示同意。
『柒』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在哪里诞生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
『捌』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7月1日 还是成立于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开幕的时间是1921年7月23日,一大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所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的时间应该是1921年7月23日。
把7月1日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提出来的。当时,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中央领导同志第一次明确提出“七一”是党的诞生纪念日。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7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所以就把7月1日确定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最早见于中央文件是1941年6月。当时,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纪念指示》。《指示》说:“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以中共中央名义作出的把“七一”作为党的诞生纪念日进行纪念的第一个文件。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成果,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虽然党的诞生纪念日并不是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七一”这个光辉的节日已经深深地铭刻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为人们每年进行纪念的一个重要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