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从创造走向制造

从创造走向制造

发布时间:2020-12-09 13:12:51

❶ 为什么中国制造难以走向中国创造

国家必须重视创新制造无法带来大量利润创造才是利润的源泉

❷ 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在蓝色软件巨人IBM的历史上,共产生了8位CEO,从IBM第一任CEO兼创始人托马斯-到帕米萨诺,到今年为止,IBM一共走过了94年的漫长道路,只差一步便踏入百年企业的世纪殿堂。在IBM的8位CEO中,第7任CEO郭士纳是其中最闪亮的焦点,受到了媒体的最大力的追捧。这其中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郭士纳是IBM有史以来第一个非IT领域内的领导人,而是因为郭士纳做为最有传奇色彩的“空降兵”,在90年代初,通过执掌期间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拯救了汲汲可危的IBM。1992年,郭士纳上任之前,IBM亏损达50亿美元;1994年,郭士纳上任第二年,IBM扭亏为盈,盈利30亿美元;此后连年丰收,1998年IBM公司营业收入创历史最高记录,达到817亿美元。

这样看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让我们有必要去了解,郭士纳在任职期间,究竟对IBM下了什么灵丹妙药?郭士纳本人给出来的解答是:“我们不折散IBM,IBM的优势就在于大,我们要保持一家大的公司,在这家公司里面有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服务,有硬件也有软件,可以提供整合的方向。”时至今日,IBM仍延续了郭士纳时代建立的运作体系,为全世界的客户提供整合的信息、数据、资源、及管理方法,基于软件方面的服务也占了IBM一半以上的收入。

2007年全年IBM总收入988亿美元,2008年有望突破1100亿美元,蓝色巨人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

蓝色巨人的整合之道

也就是在郭士纳执掌IBM大印的期间,曾一度被业界怀疑将步入“老年期”的IBM,又焕发出了非同寻常的青春活力,重新夺回软件业霸主的地位。

为了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在经营上,郭士纳实行的一个整合资源、分散服务的具体措施就是提倡“糖果店”策略,即IBM像一家糖果店,而不是专卖店,客户到IBM来,想买什么“糖果”就能买到什么“糖果”。因此,IBM在自己的服务器上,又加了一个用英特尔处理器生产的服务器Nefinity,而在这之前,IBM从来都是用自己的处理器来生产服务器的。敢于挑战传统,破除旧俗,意味着让自己的身手更为灵活,同时尽可能让客户得到更多的应用上的好处。众所周知,IBM与英特尔同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某些领域上也存在竞争的关系,但IBM的举动表明,为了做得更专业、更包容,IBM敢于让对手进入自己的“领地”,一起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在2005年,IBM更是将自己的PC业务正式全盘卖给联想(Lenovo),帮助联想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卖出”实质上也是一种资源互换的手段,通过交易,IBM拥有联想18.9%的股份,忍痛割腕换来的是为自己在中国找到了强大的“代理人”,为日后的扩张打下资本基础。IBM立足全球,更看到了中国经济的未来之路。

世界性的整合无处不在

事实上,不只IBM,几乎所有世界级的大企业,都看到了企业未来做大做强的成功方向,看到了“整合资源”为自己带来的突破性发展。2007年新闻集团50亿美元并购了道琼斯公司(创立于1882年),扩张了自己在全球的综合性媒体版图;2006年GOOGLE以16.5亿美元收购了视频娱乐平台YOUTUBE(创立于2005年),巩固了自己在视频共享领域方面的领先地位;2005年雅虎以10亿美金把雅虎中国“陪嫁”给阿里巴巴(创立于1999年)获40%股份,利用自己的强大的搜索技术促进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而2008年国际上较大的一笔收购,是今年4月底得到欧盟委员会的批准,全球第三大软件企业甲骨文公司以8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另一家美国软件企业BEA系统公司,通过收购,使得甲骨文公司在“中间件”软件业务上获得了强势的开发能力,进一步主导软件市场的格局。

“硬件”的整合与“软件”的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世界级大企业在整合资源的方向上有“硬件”与“软件”之分。跟甲骨文整合BEA系统公司的业务相比,新闻集团、GOOGLE、雅虎等公司所整合的资源都是“硬件”,因为BEA公司提供的“中间件”业务是真正意义上的“软件”,而这个“软件”,实质上就是基于企业化管理的整合系统。这个系统就是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即“面向服务的架构”。SOA整合的内容,包括统一的营销系统、财务系统、制造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集中的数据中心等,SOA系统解决了选用了某一产品的企业用户如果想要通过网络进行企业级的软件应用,必须要面对一个由多种操作系统、多种网络协议、多种硬件设施所编织成的网络的难题。

❸ 我国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关键是什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及时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主动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逐步发展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工厂”,近半数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和货物出口额跃居世界首位。同时也要看到,长期以来,中国产业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非核心部件加工制造和劳动密集型装配环节,在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上处于中低端,制造业大而不强问题十分突出。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传统优势减弱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
争,迫切要求我们加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近几年来,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一直围绕“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专题开展调研。从调研情况看,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认识还比较模糊,政策上也有许多偏颇和缺陷。例如,早在“九五”期间,政府就提出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但许多地方却把战略重点一股脑地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先进制造业,并没有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改造放到应有位置上。一些地方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简单对立起来,在土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新兴产业许多优惠政策,传统行业却难以享受到。一些地方通过行政手段“腾笼换鸟”,热衷于铺新摊子,结果不仅打断原有企业供应链条,丧失传统产业优势,造成严重的就业和税收问题,而且一些新引进的所谓“高端产业”依然处在组装、加工、制造的低附加值环节,缺乏核心技术,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
实际上,加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就是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中国创造。“中国制造”是基础,“中国创造”是目标。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我们要更加重视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技术改造与新建项目之间,我们要更加重视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在企业自主创新与国家创新之间,我们要更加重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首先,需要政府更加重视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传统产业都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中国创造,当然要发展新兴产业,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无疑是更重要的基础。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目前,传统产业面临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在经济增速下行、传统产业产能普遍过剩的情况下,必须更加重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把优化传统产业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下大力气淘汰落后产能,压缩高消耗、高污染产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传统产业由加工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专利、融资、投资、品牌构建、商业模式、物流体系延伸,促进制造业向产业链的高端发展,推动加工贸易实现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发展。
第二,更加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不仅仅是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更主要是结合传统产业基础和自然资源、科技优势、培育和发展能够满足和创造有效社会需求的支柱产业。要从科学技术最新进展和社会重大需求出发,选择处于产业化初期、社会效益显著的重大技术和产品进行重点突破,加快实施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域若干重大项目,拉动产业发展,培育市场需求,加快形成竞争优势。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支持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新业态。适应需求升级、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的需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在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制高点上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第三,更加重视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技术改造以内涵发展为主,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在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加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关键在于推动企业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提高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经营管理水平。目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方向,聚焦技术创新、品种质量、绿色发展等关键环节,推动技术改造由设备更新向通过技术创新改进工艺流程、加强过程控制、完善检验检测手段转变,由单纯生产制造环节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领域拓展。要把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以科技创新为技术改造提供支撑,把技术改造作为科技创新的途径,实现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相互促进,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第四,更加重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在中国制造的基础上培育和发展中国创造,关键在于推动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企业销售额的10%以上都用于技术研发投入,80%的科研工作依靠大企业完成。与此形成鲜明对照,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1%左右,设立研发机构的企业不到四分一,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不足三分之一,许多企业甚至根本没有研发投入,也没有开展任何研发活动。长期以来,大多数科研成果来自科研单位,但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低下,科研成果运用和转化缓慢。在企业自主创新与国家创新之间,我们要更加重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化平台,吸引技术、人才、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集成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不断增加企业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❹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有哪些启发

国家必须重视创新
制造无法带来大量利润
创造才是利润的源泉

❺ 中国的企业怎样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中国制造”历经30年风雨兼程,为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专。然而,随着市属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过去低成本、薄利润、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结构升级和转型是中国制造面临的必然选择。

在金融危机还未完全走出低谷的当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还需跨越哪些障碍?后危机时代,“中国制造”的机会又有哪些?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做客《22度观察》,为我们评说中国制造。

❻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大学生该怎么做 说得文采一点

现在大学生该做什么,首先想想现在都在做什么;

大学生创业,先考虑下包包里面几个银子;

大学生结婚,先考虑下车、房、工作;

大学生工作,先考虑下技术,技术都是保密的,大家都知道的就不是什么技术了,在图书馆以为书本是宝,出来才知道,技术是书本上学不到得;

所以咋们80、90后大学生,该做什么你知道了吧?

知道了还不继续回去打游戏?

❼ 如何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培养人才,大力发展科技,加强与国外科技技术进行交流。

中国制造只能让中国人干低附加值的工作,并且对整个国家来说缺乏核心竞争力,容易受制于人,随着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制造业可能会转移到别的成本低的国家。中国创造具有高的附加值,属于产业链的上游,从世界范围的角度说,就可以用些无形的东西换回巨额的财富,可以使整个国家产业更加健康。

(7)从创造走向制造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在过去基础上继续保持长时期的较快增长,就必须实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让自主创新成为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经济生态效益、有效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这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环节和可靠保证。

强调自主创新是基于中国国情、实现国家自强、自立和赶超需要而做出的英明决策,是克服过分技术依赖,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决定着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质量,决定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决定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是支撑国家强盛的筋骨,事关国家的战略利益和安全,事关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后劲,因而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

❽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有什么感想呢

中国制造已经逐渐占据高精尖的科技,具有很多的自主创意和领先内优势。上有“天眼”探容空、下有“蛟龙”探海,中国逐渐在各种高精尖的“智能制造”领域获得各国认可。

以前在许多外国人的眼里,中国制造是廉价、低端、山寨的代名词。但是现在,中国制造已经悄悄改变,离开中国制造,很多外国人的生活简直寸步难行。CES2018展会上,智能家居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家居服务机器人、家庭安防、智能家电、智能厨卫等等各种系统和产品琳琅满目,其中大量都来自中国参展企业。

(8)从创造走向制造扩展阅读:

过去 “中国制造”依赖制造业资本,特别中国整体国内的资本深化和动员能力,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动员效率和动员能力毋庸置疑,但是未来的发展需要更好的用好中国的金融体系,从数量型走向质量型,从单一的银行为主到多元性的各种创新资本来实现,从仅靠国内走向国内国际两条腿并行。

这样资本动员体系和高水平高效率的资本动员能力构成了中国“中国制造”逐渐升级到“中国创造”非常重要的第四片拼图。

❾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道路上我们能做些什么

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这个是几十年来中国非常大的一个话题,也是作为回制造人的我们最深切答的渴望!
这10几年来,我们看到我们在中国创造方向走的越来越远,也涌现了像华为、大族激光、比亚迪、吉利等越来越多的民族制造企业!
国家也提出了智能制造2025这个激励中国创新的措施,而且在石油,化工,电力等领域强调国产化,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企业和产品!
国家重视技术发展,现在的年轻人也热爱技术,出现一批奔着日本安川,德国西门子为竞争对手的国内企业!

阅读全文

与从创造走向制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爱迪生观察什么发明了什么 浏览:864
供电方案有效期 浏览:684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
苏州注册商标公司地址 浏览:54
在淘宝如何投诉卖家 浏览:439
利川有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浏览:821
汕头市潮南区工商局 浏览:704
杭州麦下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浏览:3
志诚商标公司上班 浏览:160
出租土地使用权的税率 浏览: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