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体字是秦桧发明的,为什么不叫“秦体字”﹖
宋体字不是秦桧发明的。秦桧是南宋时候的人。而宋体字在明代形成。在典范楷书基础上,经过匠体的加工,在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形成了宋体字。
2. 中国的欧体,颜体,柳体是那些人发明的
书法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四千年来,产生了无数杰出的书法家和珍贵的书法艺术作品。这些书法家在作品上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并且被后世推崇和继承,对中国书法艺术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字体大的分类上存在楷体、行书、草书等主要类型。因为楷体字易于辨认,通用性强,所以在使用中较多出现。楷书经钟繇首创,二王发展,魏碑创新,到了唐代,把魏晋时期风格截然不同的南北风格的楷体统一起来。这种统一工作在被誉为初唐四大家的欧阳询(557-641)、虞世南(558-638)、褚遂良(596-658)、薛稷(649-713)那里得以完成,真正的楷书直到唐代才最终成熟。主要的楷体有:欧体、颜体、柳体、魏碑体等。颜真卿(709-785)开创颜体字。颜楷用笔藏头护尾,线条骨肉丰腴,结子端庄雄丽,篇章朴茂充实,把楷书之美推向了极致。其总体风格是森严大度,雄浑刚健,堂堂正正,气势磅礴。柳公权(778-865)的楷书形成了另一种风格。与颜真卿齐名,俗称“颜筋柳骨”,说明柳公权以骨力取胜。柳公权的楷书工整规范,深的帝王喜爱,在社会上影响很大。现在汉子的形体结构基本脱胎与柳体。魏碑体,在魏晋南北朝的北方地区流行。这一时期保存下来的书法作品,主要在一大批的石碑上,并以北魏最多,所以就把这种书体称为“魏碑体”。魏碑体多用方笔,结体横肩,内圆外方,给人以粗犷豪放之感。
3. 中国古代有哪些书法家
书法家是擅长书法的人,是具有汉字书写能力,并能将其推至艺术高度的简单来说就是以书法为主要创作的艺术家,历代以来较为著名的有蔡邕、张芝、王羲之、颜真卿等。
蔡邕、张芝均为汉代书法家,东汉是书法艺术的繁荣期,出现了专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扬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颜真卿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4. 欧体楷书 右点写法
点,是书法中点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欧阳询著名的书帖《九成宫醴泉铭》中,带点划的字占了相当的部分。当然有相当一部分出现了重复,如“之”字就重复出了三十七次之多,字重书不重,而字字之间都有差异,体现了大家的风范。在欧体中点划最常见有:右点、左点、竖点、挑点、撇点、长点、相向点、相背点、上下点、两点水、横三点、三点水、横四点、聚四点。另外,根据个人经验,欧体中还有一些其它的笔划也演变成了点划,掖点(“年”字的短横、时、“丹、甘”字的中点“正”的中横等)反上点(如:“以”字的中点,“上”的短横,为的上点等),了解这些对写好点划也有一定的帮助。
古人云:画龙在点睛。而点划恰如一字之睛,如果点划写不好或者点不准位置,字不美不说还可能成为败笔。因此点划写法尤其重要。
右点是最常用的点划之一。常在字首和字体的右侧出现,也常在字体的中部出现。这种点和其它字体的点法不同,可以说是欧体的特色之一,千万要注意不要小看了这一“点”,初学者难写出“欧味”,原因多半在观察不细。所以,学书要从“点”滴做起,切不可等闲视之或浅尝辄止。
右点写法要领是:起笔轻落,右下行重按即收。注意上部小、中间大、下部略尖呈三角状。特别的:从点首到点尾的左下方连线不能是一条直线,而是向外稍鼓的曲线,这一点很多新手不会注意,写起来也是比较难掌握,没有一定的功夫,还真写不出这个味来。
我的体会是:具体在写右点的过程中,轻起笔后,要想笔划既要向左稍鼓又要向右鼓出多一些,成为大致三角形的样子,这就要使笔的前半部分全面铺开,达到两侧都鼓的效果后,向右下重按,出现右下侧的角回收笔即可。
有些人为了出现这种效果,采用回笔向左上描带一下,达到所写出的笔划向左下方微凸的效果,不是不可,但写就是写,回带一下出现的这种效果,“像”的目的达到了,但失了“神”。书法讲究书韵和行气,不是描出来的,花些功夫多练几次即能达到这种境界。
右点作首点位时如何安排。田英章间架结构二十八法第一法即说:“首点居正”。唐太宗论笔法云“夫点要作棱角,忌圆平,贵通变。”首点者,应以龙睛凤眼之姿、高山坠石之态、安居于全字中心之上,棱角突显,飒爽精神,是为点笔技法之要诀。所以当右点为首点之时,一定要认准所写字的中心位置,成竹在胸。如“六、高、之、玄、京、永、良、章”等等。在欧书中,宝盖中的点虽也是首点,但因有和横笔有交叉的特别之处,虽在首点之位,大多都作为竖点来处理,故不在此右点之论。
二十八法第三法中还说“点竖直对”,当点下方有竖笔时,重心一定要直对。如“卞、亲、率、主、市、衷、京、帝、崇、家、室、神”等。
右点不在首位时安排的法则。此时点划虽已经不是主笔,也要点好位置,要呈现左右顾盼之势,成为点睛神笔。如:“划、戈、式、龙、戊、臭、代、分、公、廊”等。而“武、成”等字的右点,由于帖中同字出现频繁,故书家都作了变型处理,右点已经变成向左下方的三角形,上、下位置也各有不同,这实为书家谋篇布局的需要,学习时要注意体会作者的用心,而不是不动心思地一味模仿。
还有一种位置——掖点位置。此名称是本人发明,顾名思义就是点的位置不在头顶,也不在左右肩,而是在掖下肚脐等处。如:“时、木字旁和衣旁中的反捺、至、能、丽、苻、灼”等。欧体中还有不少的小短横都作了点变处理,“武、距、是、所、甘”字中的小短横,还有“年”的小短竖等,写成掖点后,别有一番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