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有没有人造半月板的技术换半月板得多少钱
1997年2月22日,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向公众宣布,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呵护,他们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出来的小绵羊“多利”正在茁壮成长。5天后,也就是2月27日,英国《自然》杂志全文刊登了罗斯林研究所的实验结果。这一消息震惊了世界,人们在措手不及之中迎来了克隆时代。 在中国科学院...动物所研究员陈大元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他克隆成功的牛的照片,书柜里陈列着各种有关克隆的书籍和奖状,一个老式的大电冰箱时不时发出一阵声响。陈大元和记者的交谈就从多利羊的问世开始。 10年来,虽然由克隆引发的种种道德和伦理之争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没有人否认,克隆正因其在农业和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而离普通百姓越来越近。 体细胞克隆硕果满枝 “在多利羊以前,做的都是胚胎细胞克隆。我的导师童第周先生就是做胚胎克隆的,但是当时在中国叫做核移植。当时我国用胚胎克隆了鼠、牛、羊、猪等多种动物,克隆在当时的中国处于鼎盛时期。”陈大元回忆说,多利羊是用体细胞克隆出来的,体细胞和胚胎细胞不一样,是高度分化的细胞,很难回到胚胎细胞时期的性状。因此,多利羊的出现说明高度分化的细胞能回到胚胎细胞的状态,是生物学上一个非常轰动的成果。 “经过10年,变化是有的。但是我个人认为没有太大的改善。”陈大元这样告诉记者,对一项生物技术来说,10年其实是比较短的时间,有些重大的课题往往需要20~30年的时间。他认为,这10年来,比较多的工作还是在不同物种的动物中进行克隆的探索。 陈大元为记者细数了10年来克隆成功的大部分物种。1998年,英国PPL医疗公司宣布克隆出一头牛犊;日本科学家宣布用成年动物体细胞克隆的两头牛犊诞生;美国夏威夷大学科学家用成年鼠的体细胞成功培育出第三代共50多只克隆鼠,这是人类第一次用克隆动物克隆出克隆动物。 1999年,美国夏威夷大学的科学家利用成年体细胞克隆出第一只雄性老鼠;随后,以美籍华人科学家、康涅狄格大学教授杨向中为首的研究小组利用从一头13岁高龄的母牛耳朵上取出的细胞克隆出小牛。 2000年,杨向中的研究小组用体外长期培养后的公牛耳皮细胞成功克隆出6头牛犊;美国科学家宣布克隆猴成功,这只恒河猴被命名泰特拉;英国PPL医疗公司宣布成功培育出5头克隆猪。 2002年,美国克隆猫成功;2003年,美国成功克隆骡,法国克隆出大老鼠,韩国克隆出狗;2004年,美国又克隆出马。 中国的体细胞克隆研究从1999年开始跟上,当年扬州大学转基因克隆山羊成功;2000年,西北农林大学克隆山羊成功;2002年,中国克隆牛也成功了;此后,2003~2004年,中国科学家陆续克隆出牛和羊;2006年,中国农业大学和东北农业大学克隆猪都获得成功。 多个物种获得体细胞克隆的成功,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看作克隆技术10年来的主要成就之一。李宁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包括鼠、山羊、牛、狗、梅花鹿、猪、猫、马在内,大部分的家畜和部分宠物的克隆都获得了成功。同时,体细胞克隆技术还挽救了一些濒危甚至灭绝的物种,如新西兰短角牛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动物,利用克隆技术,科学家成功克隆出这种牛。类似的濒危物种还有爪哇牛、意大利的野生盘羊。 陈大元曾用5年时间探索大熊猫的克隆,然而实验走到最后一步,大熊猫的囊胚却胎死黑熊腹中。“最后大熊猫没有生下来,真的非常可惜。”陈大元不无遗憾地说。 李宁认为,比较有历史意义的是,克隆技术让不能繁殖的物种实现了繁殖,例如骡子就可以用克隆技术实现无性繁殖。“家养和野生的动物都能被克隆,证明了克隆技术在物种繁殖上是有普遍意义的。” “克隆”不等于“短命” 成功在中国克隆了牛和猪的李宁认为,10年来克隆技术的最大进展是,克隆效率已经从过去的不到1%提高到了平均5%的水平,也就是增长了5~6倍,更好的情况是能达到10%的成功率。 多利羊是277个细胞中唯一成功克隆的个体,说明克隆的效率很低。当时,克隆技术面临着受孕率低、流产率高、死亡率高的问题,这给人们造成一种怀疑:克隆技术真的能发展起来吗?陈大元告诉记者,甚至有些政策决策者也有着这样那样的误解。 但是,杨向中在美国用13岁的老龄牛克隆成功,使其寿命延长,证明了克隆动物并不短命。美国ACT公司克隆的24头牛都做了牛妈妈,说明克隆动物的繁殖能力没有减退。2000年,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培育出连续6代克隆鼠后发现,克隆动物的染色体端粒不一定比正常动物更短,因而未必会早衰。这和早先有些科学家猜测端粒缩短导致早衰并不一致。 陈大元指出,多利羊的早衰比较特殊,但是多利羊就一个,又得过关节炎、肺炎,没有其他对照,属于特殊情况,不足以用它来说明克隆动物都是短命的。有人因为克隆动物成活率低而不重视它,但是这些缺陷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改进。 李宁也认为,克隆不会影响动物的寿命,多利羊的情况很特殊。科学界还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克隆不会导致衰老;早期死亡是可能的,但顺利出生、长大后就不会无故死亡。“问题就是效率太低。所以科学家还在努力。” 克隆机理尚未完全阐明 “尽管10年来集中于各种动物的克隆都取得了成功,但是对克隆的机理,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科学家都在研究,然而目前都还没有弄清楚,也不是几年时间就能完成的。可能大家从不同方面分别进行了研究,但是还需要一个能把所有研究结果综合起来,加上自己的研究,最终说清楚克隆机理的人。”陈大元说。 2002年,以克隆牛闻名的杨向中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了他对克隆牛易夭折的研究成果。他发现,出生后早死的克隆母牛的X染色体基因不能正常表达,可能是它们主要的致死原因。 2006年,杨向中再次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署名文章,认为“分化细胞可用于动物克隆,其效率可以优于成体干细胞”,该研究解答了克隆效率低下这一困扰科学家们长达10年的世界性难题。该研究令人信服地说明,即使是彻底分化的体细胞,例如血液颗粒细胞,也完整地保持了形成个体的所有遗传信息,可以支持胚胎发育成为个体。 “在没有明白机理的情况下,要大幅度提高克隆的效率,或者对克隆有全面的把握,其科学的基础是不够充分的。尽管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努力进行探索,但目前克隆机理几乎没有得到完整的剖析和阐明,只是明白了克隆的部分规律和小范围机理,不过,这也是10年来克隆技术的一个重要进展。对克隆机理的认识正处在‘盲人摸象’的时期,每个人都了解一部分,但是还没有人能看到全貌。我们并没有全面认识到克隆到底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我们知道引起克隆动物死亡和畸形可能与这个或那个原因有关,也找到了一些证据,但是完整的证据还没有,系统的规律还没有被探明。”李宁说。 陈大元告诉记者,他们目前的工作倾向于研究细胞核的重新程序化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甲基化。他们从克隆大熊猫和牛的死胎中发现,甲基化都不正常,而克隆成功的牛和羊,甲基化都是正常的。因此,有人提出,在体细胞重新程序化以后,挑选那些甲基化正常的细胞来克隆,就能提高克隆的效率。陈大元认为,除了从机理上提出解决方法,还可以从挑选受孕母体的角度在应用上解决效率问题。而要彻底搞清楚克隆的机理问题,陈大元认为,10年或者8年并不够,也许需要30年的时间。 伦理道德之争 “如果说克隆引起媒体和公众关注,除了科学问题,还有伦理方面的问题。比如对克隆人、克隆猴,还有进行克隆研究的科学家的道德争论等等。在生物领域,在科学界,从来没有哪个话题像克隆这样有如此高的被关
❷ 气管炎吃什么好
1
吸收负氧离子
负氧离子能有效加强气管粘膜上皮的纤毛运动,影内响上皮绒毛内呼容吸酶的活性,改善肺泡的分泌功能及肺的通气换气功能,从而具有缓解支气管痉挛、增加肺活量、调整呼吸频率、镇咳等功效。对哮喘、气管炎有良好效果。采用了负离子系统与正电位污染物收集系统岔时交替运行技术还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疗养环境。
2
含有高蛋白的食物
如瘦肉、肝、蛋、家禽、大豆及豆制品等,增加热量,提高抗病力。消化功能不好的人要少吃多餐。
3
含有维生素A、C及钙质的食物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润肺、保护气管之功,如猪肝、蛋黄、鱼肝油、胡萝L、韭菜、南瓜、杏等;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抗炎、抗癌、防感冒的功能,如大枣、捅、柚、番茄、青椒等;含钙食物能增强气管抗过敏能力,如猪骨、青菜、豆腐、芝麻酱等。
4
补脾食物
有针对性地选择食品。如痰多、食少、舌苔白,宜选食南瓜、莲子、山药、糯米、芡实等来补脾;补肾食物如四肢发冷、小便清长、腰酸,宜选食狗肉、麻雀肉、胡桃、牛睾丸、羊肉来补肾;补肺食物如有多汗、易感冒,宜选食动物肺、蜂蜜、银耳、百合来补肺。
❸ 什么是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或称有机农业产品、生态食品、生物食品或自然食品等,是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食品,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有机食品标准规定的生产管理过程进行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可食用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有机食品的标志见图4-3)。这里所说的“有机”不是化学上的概念,而是指采取一种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
图4-3有机食品认证标志
有机农产品执行的是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的“有机农业和产品加工基本标准”。其具体要求有:
①有机食品的条件。原料必须来自于已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采集、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剂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该技术的产物及其衍生物;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必须通过独立的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
②有机食品生产的基本要求。生产基地在最近三年内未使用过农药、化肥等违禁物质;种子或种苗来自于自然界,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土地培肥、植物保护、作物轮作和畜禽养殖计划;生产基地无水土流失、风蚀及其他环境问题;作物在收获、清洁、干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避免污染;从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新开荒地、撂荒地需要至少经过12个月的转换期才有可能获得颁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