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鞭炮发明人

鞭炮发明人

发布时间:2020-12-09 08:31:28

❶ 爆竹是谁发明

相传在1400年前,南川河两岸时闻有人被山魈所害,连唐太宗李世民都 被惊扰得龙体不回安,遂下诏全国求医。出答生于湖南浏阳南乡大瑶的李畋费尽苦心研制出爆竹,它不仅用来驱祟避邪,保护一方平安,更为太宗驱镇邪魅。李畋救驾有功,因此被唐太宗敕封为“爆竹祖师”。

据史书及相关的文学书籍记载,在唐朝已有了烟花爆竹的发明,在北宋宣和(1119—1125年)年间,我国以火药为原料的真正烟花发展成熟,已有了大规模的成架烟火。

❷ 鞭炮什么时候发明的

鞭炮的由来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以至大厦落成、商店版开张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庆,人权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没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出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丹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
记得采纳啊

❸ 鞭炮谁发明的

鞭炮起来源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自史。在没有火药和纸张时,古代人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民俗传说,但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和编炮一直到鞭炮。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❹ 鞭炮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鞭炮起源于古代的爆竹。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唐代时写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称之为“纸炮”、“响炮”。如果把许多单个的爆竹联结成串,则叫作“鞭炮”、“响鞭”、“鞭”。

鞭炮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在火中的爆裂声能够赶走怪兽恶鬼。

唐初,有人将硝石装入竹筒中燃放,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唐代称爆竹为“爆竿”。来鹄《早春诗》中有“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句中的“爆竿”即指“爆竹”。

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明清两代,爆竹的种类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限于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开始,子夜零时达到高潮,俗称“迎神”。这时,无论贫贵贱均要放爆竹,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引《壶天录》说:

“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鄣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丞,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沿类然也。” 清朝谢文翘《教门新年词》中的:“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反映了当时北京燃放鞭炮的情景。

❺ 鞭炮是谁发明的

鞭炮第一个是谁发明的估计谁也说不清了 因为不是"伟大"的发明 不过火药的发明到实有完整的记载 火药的发明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伟大发明之一。它的起源和炼丹术,本草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黑火药是硝石、硫黄、木炭以及辅料砷化合物、油脂等粉未状均匀混和物,这些成分都是中国炼丹家的常用配料.把这种混和物叫做药,也揭示着它和祖国医学的渊源关系。 中国火药史的研究,首先由 进行了开创性工作(1) ,他揭示了唐代炼丹家的原火药配方的意义,又研究了五代、宋、元的火药和火器,特别是有说服力地论证了中国的火药先 传入阿拉伯国家再传入欧洲,这正是中国炼丹术西传的路线,也是国瓷器和造纸术的西传类似的。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发明,为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 自 五十年代初期的研究起,关于火药的研究历三十年一直保持着这个认识程度。王奎克、朱晟、郑同、袁书玉[2] 在探讨葛洪《抱朴子内篇 》中以硝石、松脂、猪大肠、雄黄共炼可以制取单质砷的实验中发现:共炼过程在350 ~400℃起火爆炸,温度是关键(也就是中国炼丹术家经常强调的“火候”之一)。因此原火药起源可以上溯到公元四世纪,《抱朴子内篇·仙药》应是原火药成分最早记录。王氏等的研究是火药史研究的一个新阶段。 火药之所以成为火药,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硝石(硝酸钾)的引入。据唐·李等《太平御览》,公元前六世纪的“范子计然曰:消石出陇道” ,以及“石硫黄出汉中”。可见中国使用硝石和硫黄是很早的。 一种看法认为,地名“陇道”“汉中”不见于秦以前。那么《史记·扁鹊公列传》,汉·刘向《列仙传》,推测年代部分为汉代的 《三十六水法》都提到了硝石;汉代使用硝石,更有依据。《淮南子·天文训》说:“日夏至而流黄译”,《说文》有“留黄”出产之记载等,《神农本草经》中硝和硫黄分别为上品和中品药。 东汉《周易参同契》说:“挺除武都,八石弃捐”,“鼓铸五石、铜,以之为辅枢……千举必万败”,都说明包括硝石在内的五石或八石[3] ,由于其强氧化性使火法反应进行激烈,在当时还没有很好地驯服它、掌握它。“挺除武都”,尤其值得注意,说明当时已经有人试炼了武都雄黄[4] ,和八石之一的硝石,大概没有成功,至少对《参同契》作者是这样。 由二世纪的魏伯阳到四世纪的葛洪,炼丹术方兴来艾,炼丹著作由"火记六百篇”(《参同契》)到“披涉篇卷,以千计矣”"(《 抱朴子内篇·金丹》)。这一段时间内,可能有许多炼丹家在进行八石炼雄的试验[5] 。硝石炼雄黄,应该得到氧化砷。葛洪记载的三物炼雄黄的成功之例,引入了松脂、猪大肠等有机物,可使氧化砷还原为砷单质.。但仍然要控制温度,超过一定温度,就起火爆炸。古代没有温度计,必定有超过的时候,也就是制炼单质砷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时候,后一情况正是原火药产生的萌芽。后来火药成分也是积极利用这一实验现象的结果。也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参证: (1)早期军事火药的配方,多以硝石、三黄(雄黄、雌黄、硫黄)、松脂(香)和各种油脂为主。如宋代《武经总要》和明代 火龙经》的火药方,都是如此。 (2)中国炼丹术西传和中国火药的西传是有联系的。阿拉伯和西欧炼丹术很多具体操作和使用药品与中国炼丹术相同。曾被归属首先发现砷的马格努斯,恰恰也是常常被归属发现火药之人(另一著名被归属者是罗哲尔·培根)。葛洪之三物炼雄黄由于温度不同而有制砷和火药性质之别,集两种功能于一配方之中,马格努斯曾做过砷和火药实验和记述,也不应纯属偶然。由葛洪经过中、阿(拉伯)许多炼丹家之手而到马格努斯,本来是有渊源关系的。 由于硝石、硫黄、雄黄的挥发和易燃性和毒性以及某种合炼易于起火爆炸性质,因此常要在炼丹过程中进行“伏火”这一步骤。唐宋炼丹著作中着火和“伏火” 的记载,也是原火药成分拟定的历史过程的重要环节。 托名晋代郑思远,可能为中唐著作的《真元妙道要略》,记载了原火药成分的剧烈燃烧和爆炸的性质,并提出了“伏火”的必要性: “有以雄黄、硫黄合硝石并蜜烧之,焰起,烧手面及烬屋舍者。”蜜中含糖类,加热后灰化,与硫黄、硝石、雄黄(?),火药成分均备,故燃烧剧烈,使炼丹家被的伤,甚至烧毁他们的实验室。 总结多次失火事故,得出:“石硫黄宜服养诸药。硝石宜佐诸药,多则败药,生者不可合三黄等烧,立见祸事。 因诸成分合炼易起火,故提出“伏火”的要求:“硝石伏火了,赤炭火上 试,成油,入火不动者,即伏矣。若瓶内烧成汁者,即未可知生熟何为〔二字误乙〕耳,盖缘硝石恋柜,火炭上试之。不伏者才入炭上,即便成焰。”可见伏火后的“硝石”,不再有剧烈的氧化性和燃烧性。 《诸家神品丹法》卷五的“伏火硫黄法”,不是避开包含原火药成分的诸药在一起炼,而恰恰通过合炼来达到“伏火”目的,只是加药次序不同,操作谨慎,予有防护而已. 原文是: “伏火硫黄法 硫黄、硝石各二两,今研。右用销银锅,或砂罐子,人上件药在内。掘一地坑,放锅子在坑内,与地平,四面却以土填实。将皂角子不蛀者三个,烧令存性,以钤逐个入之。候出尽焰,即就口上着生熟炭三斤簇煅之,候炭消三分之一,即去余火,不用冷,取之,即伏火矣。” “烧令有性’’是中药传统饱炙法之一,是中温炭化而不是高温炭化,炭化程度也不完全,还含沸点较高即“油性”较大的有机物质。此法只混合硫黄和硝酸钾,把炭化的皂角子点着,引起整个混合物燃烧,最后以较多量的炭继续加热燃烧。 唐元和三年(808年)清虚子编的《铅汞甲庚至宝集成》卷二那一部分有: “伏火矾法:硫二两、硝二两,马兜铃二钱半。右为末,拌匀。掘坑,入药于罐内,与地平。将熟火一块,弹子大,下放里面,烟渐渐起,以湿纸四、五重盖,用方砖两片捺,以土冢之,候冷取出,其硫黄住,每白矾三两,入伏火硫黄二两,为末,大甘锅一个,以药在内,成汁,倾石器中,其色如玉也。” 二种丹法相同成相似则可能有传授关系。此法同样采用了硝硫各二两,只把三个皂角子换成三钱五分马兜铃。“钤”〔钳]演变为“马兜玲”(中国炼丹术往往如此)。重要的是《诸家神品丹法》不敢于把含碳物质直接与硫硝混合,这里却可以混合了,而以“弹子大”的赤炭引火,也比“烧令存性”后的皂角子大。因此这是对剧烈反应的控制,是一种进步。但本法用炭较前法为少。本法目的在于以“伏火硫黄”再处理白矾成“伏火矾”(如配方标题) 总之,从《真元妙道要略》之不能控制原火药之燃烧而戒用,到《诸家神品丹法》伏火硫黄法,再到《铅汞甲庚至宝集成》伏火矾法,已经接近早早期火药配方成分,只是目的不同,操作不同,如改为利用其剧烈燃烧和爆炸性质则演变成早期火药。 练丹书的年代难于考证,因可做本证的材料太少。《真元妙道要略》准确问世时间即是如此。《诸家神品丹法》为宋代孟要甫辑录,但收载内容从晋代《抱朴子内篇》和著名孙思邈的《太清丹经要决》以及大量今佚的炼丹书及配方。其中“伏火硫黄法”应为无名氏配方。 早年当作《孙真人丹经》配方引用,显系疏误;已经李约瑟[6] ,郭正谊[7] ,王奎克等[8] 指出。但结合以上三种引文内容,从问题、要求 、任务的提出,到确定了伏火硫黄法,到伏火硫黄更有控制并把产物再运用于“伏火矾”,这个逻辑顺序(历史顺序与之一致)还是可以成立的。 炼丹家把火药配方献给军事家。公元904年(唐天佑元年),郑用“飞火”攻豫章,975年(宋开宝元年)宋灭南唐用 “火炮” 、“火箭” 。宋敏求(1019—1079)在《东京记》里说,京城开封有制火药工场,叫“火药窑子作”。以后就更大规模用于军事。 曾公亮(998~1078)等编《武经总要》记载三种火药配方: 焰硝(%) 硫黄(%) 炭未(%)松脂 其他配方 毒药烟 30 15 5 竹茹,麻茹,小油,桐油,沥青,黄脂,巴豆,砒霜,狼毒,草鸟头 蒺藜火 40 20 5 至黄脂同上,干漆 大40 14 14 至黄脂同上,(无小油),干漆,砒黄,黄丹,定粉,浓油 明代茅元仪《武备志》(1621年)说,以硝石5斤,硫黄1斤,茄杆灰1斤,配成火药。其组成比例硝石约占71.4%,它是一种爆破用的火药配方(近代标准配方,硝石占71.4%) 《武备志》卷一百二十八“军资乘·火·火器图说七·十八”原文如下: “制火药方 制火药,每料用硝五斤,黄一斤,茄杆灰一斤。以上硝、黄、灰共七斤,分作三槽,定碾五千五百遭,出槽。每药三斤,用好烧酒一斤,成泥,仍下槽内,再碾百遭,出槽。拌成粒,如黄米大,或绿豆大,须入人手心然之不觉热,方可。寻常用药一斤,此药止用半斤,因药力大迅,不可多用。如无茄灰,柳条亦可,去皮去节,南方如无柳、前,杉、槁俱可。”其时代先进性,已不释自明。 从《周易参同契》的“挺除武都,八石弃捐”到葛洪的“三物炼之(雄黄)”,由反应难控制到得到单质砷,是第一回合(否定肯定),从三物炼雄黄成分的易燃易爆和(真元妙道要略)记载之“烧手面及烬屋舍”、“立见祸事”,到《诸家神品丹法》的伏火硫黄法,再由原火药成分已具备而已能控制到《铅汞甲庚至宝巢成》继续提高控制能力,是第二个回 合;这种硫、硝、炭具备而有破坏力,到军事家手里成为攻城克敌的得心应手的工具, 到《武备志》制法趋于成熟,完成了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发明,是第三个回合。前后历时一千五百余年,是人类认识由低到高,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发展史的,一个侧面(恩格斯论述化学能到热能的利用几个阶段;以及对原子能的利用,莫不如此)。它正是中国化学史上的光辉篇页。

❻ 鞭炮是哪个朝代发明的

鞭炮的历史 鞭炮起源于古代的爆竹。爆竹也叫“爆仗”、“炮仗”,唐代时写作“爆竿”,南方各地又称之为“纸炮”、“响炮”。如果把许多单个的爆竹联结成串,则叫作“鞭炮”、“响鞭”、“鞭”。
鞭炮的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说,人们在正月初一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在火中的爆裂声能够赶走怪兽恶鬼。
唐初,有人将硝石装入竹筒中燃放,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唐代称爆竹为“爆竿”。来鹄《早春诗》中有“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句中的“爆竿”即指“爆竹”。 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明清两代,爆竹的种类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限于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开始,子夜零时达到高潮,俗称“迎神”。这时,无论贫贵贱均要放爆竹,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引《壶天录》说: “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鄣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丞,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沿类然也。” 清朝谢文翘《教门新年词》中的:“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反映了当时北京燃放鞭炮的情景。
爆竹的品种相当丰富,最为普遍的是“单响”、“双响”和“鞭”三大类。大个的单响爆竹也叫“麻雷子”,双响也叫“二踢脚”。双响爆竹的纸筒内分两层安放火药,下层火药的作用是将爆竹送上天空,上层火药凌空爆响。在双响的基础上,又研制成多响爆竹,清朝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说:“花炮棚子制造各色烟火,竞巧争奇,有盒子花盆,飞天十响。”飞天十响今已演变为“闪光雷”——一长纸筒,内装若干药弹,点燃后依次射出药弹,凌空爆炸,并伴有银白闪光,故名闪光雷。因其火力强硬,易伤人。故自1987年春节始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均禁止燃放闪光雷。 鞭炮的名目也很多。钢鞭——用牛皮纸密裹火药,爆响时声音清脆响亮如钢铁。钢鞭一响为一头,“霸王鞭”可多至万头。在一挂鞭中定点加入特殊爆竹则称“节鞭”,通常是十响夹带一个麻雷子。燃放时即可出现响声节奏。南方城镇流行用彩纸裹药的“花鞭”,燃放时被火药崩碎的彩纸纷纷飘落,十分好看。如用粉红色纸裹药即名“遍地桃花”,用淡黄色纸则称“落英缤纷”,用金黄色则名“洒金鞭。

❼ 鞭炮的发明故事鞭炮的发明故事

鞭炮最开始主要用于驱魔避邪,传说鞭炮起源于爆竹。自古以来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很久以前,每年农历除夕的晚上会出现一种叫“年”的猛兽,为了吓退这种猛兽,人们于是在家门口燃烧竹节,由于竹腔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竹,腔,爆,裂,从而发出巨响,借此驱赶年兽。
梁朝《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是庭前爆竹,一辟山襙野鬼”。
用火药制成的爆竹,最早见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烟火大起”。
《梦梁录》、《武林旧事》、《都城记胜》都有关于“爆仗”的记载。 到16世纪,中国的爆竹已经五花八门。 1593年沈榜著的《苑署杂记》记载,大响声的叫“响炮”,飞得高的叫“起火”,带炮声的叫“三级浪”,不响不起,而在地上旋转的叫“地老鼠”,外形像花草的叫“花儿”,用泥土封住的叫“砂锅儿”,用纸包的叫“花盆”。李约瑟认为,第二种“起火”显然是火箭,第四种“地老鼠”十分重要,它可能是原始的火箭推进器。《齐东野语》还记载“地老鼠”烟火飞到太后脚下,使太后惊慌失措。
爆竹使用的火,药是硝,石66.6%,硫16.6% 碳16.8%。火药放入硬纸筒,再用薄纸卷火,药作引,信。
烟花于10世纪已有记载在中国发明,主要用于盛大的典礼或表演中,《后武林旧事》记有宋孝宗观海潮放烟火的情景说:“淳熙十年八月十八日,上诣德寿宫,共请两殿往浙江观潮……管军命于江面分布五阵,乘骑弄旗,标枪舞刀,如履平地。点放五色烟炮满江、及烟收、炮息,则诸船尽藏,不见一只。”宋理宗时,周密在《齐东野语》中也记载了当时皇宫观看烟花的故事。
到元、明年间,许多诗人、文学家都有有关鞭爆烟花这方面的记述。自清代以来鞭爆烟花使用普遍。
烟花的化学原理和爆竹大同小异,其结构都包含黑,火,药和药,引。燃放烟花后,产生化学反应引发爆,炸,而爆,炸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成光能呈现在我们眼中。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能够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发光原理为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氧化。当这些金属燃烧时,会发出的强光及热能。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金属化合物含有金属离子。当这些金属离子被燃烧时,会发放出独特的火焰颜色。不同种类的金属化合物在燃烧时,会发放出不同颜色的光芒。如:氯化钠和硫酸钠都属于钠的化合物,他们在燃烧时便会发出金黄色火焰。同理,硝酸钙和碳酸钙在燃烧时会发出砖红色火焰。烟花便是利用金属的这种特性制成的。制作烟火的人经过巧妙的排列,决定燃烧的先后次序。这样,烟火引燃后,便能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出鲜艳夺目、五彩缤纷的图案。

❽ 烟花爆竹的发明者是谁

李畋 我们浏阳 江西的上栗 株洲的醴陵。这几个烟花鞭炮的主产地,俸李畋为祖师

❾ 鲁迅那句中国人发明火药去做鞭炮的出处是哪里

出自鲁迅的杂文《电的利弊》: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盖不但电气而已。

《电的利弊》写的是中国长久以来未能解决的愚昧问题,反映了当时整个中国麻木、盲目、愚昧的社会现象。鲁迅的《电的利弊》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二月十六日《申报·自由谈》,署名何家干,后收入杂文集《伪自由书》。

《电的利弊》写的是中国长久以来未能解决的愚昧问题。类似的事情有很多。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9)鞭炮发明人扩展阅读:

给《自由谈》投稿最多、影响最大的左翼作家是鲁迅。他从1933年 1月起用“何家干”、“丁萌”、“干”、“游光”等许多笔名为《自由谈》写稿;《伪自由书》、《准风月谈》集中的全部杂文和《花边文学》中的大部分杂文都是在《自由谈》上发表的。

正因为鲁迅,《自由谈》在现代文化史、文学史、报刊史上才有着重要的地位。鲁迅之外,茅盾也经常给《自由谈》投稿,他用的笔名是“玄”、“珠”、“郎损”、“仲方”等。郁达夫、徐懋庸也给《自由谈》写了不少杂文。

在《自由谈》上发表文章较多的还有陈望道、夏丐尊、叶圣陶、郑振铎、老舍、巴金、风子(唐弢)、陈子展、臧克家、田间、张天翼、靳以、柯灵、李辉英、郑伯奇等。瞿秋白在上海时,也曾借用鲁迅的笔名,在《自由谈》上发表了十余篇杂文。

一些在政界有影响的文人如柳亚子、章太炎、吴稚晖、林语堂,也先后在《自由谈》上发表过短文。

❿ 谁发明的鞭炮

鞭炮的由来

无论是过年过节,还是结婚嫁娶,进学升迁,以至大抄厦落成专、商店开张等等,只要为了表示喜属庆,人们都习惯放鞭炮来庆祝。

这个习俗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荆楚岁时记》曾经这样记载,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

当时没有火药,没袭有纸张,人们便用火烧竹子,使之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这当然是迷信,但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

到了唐朝,鞭炮又被人们称为“爆竿”,大概是将一支较长的竹竿逐节燃烧,连续发百出爆破之声。南昌诗人来鹄的《早春》诗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写的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

后来,炼丹家经过不断的化学试验,发现硝石、硫黄和木炭合在一起能引起燃烧和爆炸,于是发明了火药。有度人将火药装在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使得火烧竹子这一古老习俗发生了根本变化。北宋时,民间已经出现了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丹响和双响的区别,改名“爆仗”,后又改为“鞭炮”。

阅读全文

与鞭炮发明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
苏州注册商标公司地址 浏览:54
在淘宝如何投诉卖家 浏览:439
利川有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浏览:821
汕头市潮南区工商局 浏览:704
杭州麦下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浏览:3
志诚商标公司上班 浏览:160
出租土地使用权的税率 浏览:139
日本商标注册多少钱 浏览:75
商标注册证天猫 浏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