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类创造的抽象形式除了感官上的愉悦还包含什么
在抽象抄形式中,实际上包含着人类对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人类创造这些纹样,也并不单纯为了感官上的愉悦,它常常包含着各民族观念上和精神上的意识形态的反映。也说明人类的审美观念已经发展到把外在的形式和内在的精神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来认识。
2. 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能否举个例子
政治经济学里,价值的定义: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版力的耗费(抽象权劳动)。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
根据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其自身的价值当然就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回复楼上的评论:
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而这种有用物品只有是劳动产品并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劳动创造价值,是基于你把劳动创造的产品作为商品时,它就具有价值,故才说这个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商品交换实际上也是生产者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例如,你拿你做笔的劳动换别人做包子的劳动。
烦请多读几遍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那一章节,再来发言吧
3. 对具象展现一个世界抽象创造一个世界的理解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术界最时髦的话题,然而没有任何一个源专于西方的学术名属词像后现代主义这样被赋予了如此丰富的多义性和歧义性。披览见诸报刊的众多有关文章以及打着这个招牌的各类美术创作,我发现后现代主义几乎被当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杂货铺。
在许多中国年轻艺术家那里,后现代主义被演绎为泼皮无赖式的玩世不恭、社会责任感的丧失和崇高精神的消解。体现在画面上往往是可口可乐商标和京剧戏装人像的简单拼凑。尽管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但西方后现代艺术在我国仍鲜有介绍,它的本真面目国人大都不谙其详。毫无疑问,这是造成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和诠释彼此矛盾相互
4. 如何理解“具象是再现一个世界,抽象是创造一个世界”
“具象”与“抽象”不同表现在:具象绘画是一种写实性的绘画,是对自然现状一具体的形象来表现艺术。而“抽象”绘画则是已不再描绘我们视觉里所熟悉的自然物象,取消了对现象事物的摹仿,而去关注构成绘画本身的纯粹造型意义上的绘画同时,二者还有语言与表现规律上的差异。具象艺术“模仿”自然物,无现实世界有密切的关系,而抽象艺术则是“创造”人们视觉经验中“陌生”形象。
“具象”与“抽象”二者的相同则表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来源是他们周围的生活和客观现实。具象艺术与抽象艺术都是通过各自不同的表现方式来唤起情感的总和,即对人类情感的表现。
苏珊.朗格所说“符号”实际上的指艺术创造法则,艺术家操纵“符号”,对世界现实作艺术形态的描绘,创造一种“存艺术”。艺术大师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运用绘画技巧来实现自己的艺术目标是由于不同的个性及不同目的,他们选择侧重的语言有所差异,艺术风格及效果也不同,但他们都遵循一定的艺术法则。
具象艺术与抽象艺术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抽象艺术自古已有,抽象艺术的出现与存在是一种必然。
从绘画自身来看,具象与抽象艺术的意义,则是具象绘画中蕴含着丰富的抽象性,而抽象艺术是从具象艺术中分离出来的,语言则显得更为单纯。
5. 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
什么叫形象思维?简单地说,“形象思维是依靠形象材料的意识领会得到理解的思维。”从信息加工角度说,可以理解为主体运用表象、直感、想象等形式,对研究对象的有关形象信息,以及贮存在大脑里的形象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比较、整合、转化等),从而从形象上认识和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是两种基本的思维形态,过去人们曾把它们分别划归为不同的类别,认为“……科学家用概念来思考,而艺术家则用形象来思考。”这是一种误解。其实,形象思维并不仅仅属于艺术家,它也是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和创造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例如,物理学中所有的形象模型,像电力线、磁力线、原子结构的汤姆生枣糕模型或卢瑟福小太阳系模型,都是物理学家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的产物。爱因斯坦是一个具有极其深刻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大师,但他却反对把逻辑方法视为唯一的科学方法,他十分善于发挥形象思维的自由创造力,他所构思的种种理想化实验就是运用形象思维的典型范例。这些理想化实验并不是对具体的事例运用抽象化的方法,舍弃现象,抽取本质,而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将表现一般、本质的现象加以保留,并使之得到集中和强化。例如,爱因斯坦著名的广义相对论的创立实际上就是起源于一个自由的想象。一天,爱因斯坦正坐在伯尔尼专利局的椅子上,突然想到,如果一个人自由下落,他是会感觉不到他的体重的。爱因斯坦说,这个简单的理想实验“对我影响至深,竟把我引向引力理论”。
形象思维的基本特点是:
(一)形象性
形象性是形象思维最基本的特点。形象思维所反映的对象是事物的形象,思维形式是意象、直感、想象等形象性的观念,其表达的工具和手段是能为感官所感知的图形、图象、图式和形象性的符号。形象思维的形象性使它具有生动性、直观性和整体性的优点。
(二)非逻辑性
形象思维不像抽象(逻辑)思维那样,对信息的加工一步一步、首尾相接地、线性地进行,而是可以调用许多形象性材料,一下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形象,或由一个形象跳跃到另一个形象。它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不是系列加工,而是平行加工,是面性的或立体性的。它可以使思维主体迅速从整体上把握住问题。形象思维是或然性或似真性的思维,思维的结果有待于逻辑的证明或实践的检验。
(三)粗略性
形象思维对问题的反映是粗线条的反映,对问题的把握是大体上的把握,对问题的分析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所以,形象思维通常用于问题的定性分析。抽象思维可以给出精确的数量关系,所以,在实际的思维活动中,往往需要将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巧妙结合,协同使用。
(四)想象性
想象是思维主体运用已有的形象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思维并不满足于对已有形象的再现,它更致力于追求对已有形象的加工,而获得新形象产品的输出。所以,形象性使形象思维具有创造性的优点。这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富有创造力的人通常都具有极强的想象力。
二、形象思维在物理解题中的作用
如前所述,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两种基本的思维方式,人类从事各种活动,往往需要对两种思维方式协同使用,对于物理解题活动来说。亦是如此,专家的大脑中有着丰富的形象贮备,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他们总是先根据问题情景构建出清晰的物理图象;尽可能利用图形来反映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及有关物理量的关系;善于在头脑中对有关形象进行分析、比较、类比、整合;想象可能发生的情景。所以,专家往往对问题的形象有着较强的直感能力。而一般人的大脑中,形象的贮备相对贫乏,他们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不善于从形象上去把握问题;一接触到问题,就企图立即建立有关的求解方程,其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那么,在物理解题中,形象思维究竟能起到哪些积极的作用呢?
(一)表征作用
认知心理学家将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统称为表征,认为表征是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在物理解题中,形象思维是形成表征的重要思维方式。由于形象思维的形象性和整体性,使主体容易对问题的实质和解题的关键产生直感,从而触发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比如:
例1A、B两站相距60千米,A站每隔10分钟向B站开出一辆汽车,汽车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现有一辆汽车从B站向A站开出,速度也是60千米/小时。问从B站开出的汽车在途中将会与从A站开出的几辆汽车相遇?(设B站的汽车开出时,A站恰好有一辆汽车开出。)
对本题,我们可以用如图1位移图线来直观地表征,由图线(相交点)可知,B站开出的汽车将与A站开出的11辆汽车相遇。我们还可以用如图2的图形来表征,即B站的汽车b刚开出时,A、B之间已有5辆汽车,同时有一辆汽车a刚从A站开出。这样,b将在A、B的中点与a相遇。可见,在前半段路程上,b车将与A站开出的6辆汽车相遇。同理可知,在后半段路程上,b车也将与A站开出的6辆汽车相遇。除去在A站遇到的一辆,可知b车在途中将与A站开出的11辆汽车相遇。
(二)先导作用
在求解物理问题时,主体运用形象思维对与问题相关的各种情景展开广泛的联想,提出有意义的猜想,这可以为问题的分析和推理的进行大致指明方向,避免解题陷入盲目的境地比如:
例2、水平桌面上有一叠圆形金属片,摆放形状如图3。最下面的一块重为G,面积为S/2,它相邻的上面一块金属片重为G/2、面积为S/2,以此类推,金属片的重量和面积均逐渐减半,一直叠下去。则自下而上三块金属片,每块金属片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之比p1:p2:p3多大?桌面受到的压强多大?
本题乍看上去似乎很难求解,为此我们先从形象上做如下的考虑:将各金属片的形状转化为一系列的矩形,并自下向上按1、2、3……编号,如图4所示。由图可见,第1片以上的各片的总面积等于第1片的面积;第2片以上的各片的总面积等于第2片的面积……以此类推。根据题意,可知重力的关系也是如此。所以,第1、2、3金属片上表面受到的压强之比为1:1:1。桌面受到的压强为P=F/S=2G/S。
(三)支持作用
物理解题需要严谨的推理运算,形象思维可以为这种逻辑推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运用形象思维,可以使主体头脑中建立起一幅生动清晰的物理图象,这是抽象思维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例如,当呈现问题:“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3牛、4牛、8牛,它们的合力能否为零”时,我们的头脑里通常出现一个示意的三角形。借助这个三角形,再分析它的三条边是否可能分别是3、4、8,然后作出判断。
三、物理解题中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
(一)意象
意象是人脑再现出来的某个事物的写意的形象,它既可以是由若干个同类事物的形象概括出来而得到的观念性的形象,也可以是被模式化了的某个事物的基本形象、由感性认识所获得的各种形象信息经过一般化和典型化,便可成为意象而贮存在主体的大脑中及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意象相当于抽象思维中的概念,是形象思维的基本元素。爱因斯坦说:“在我的思维机构中,书面的或口头的文字似乎不起任何作用。作为思维元素的心理的东西是一些记号和有一定明晰程度的意象,它们可以由我‘随意’地再生和组合。……这种组合活动似乎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它进行在可以传送给别人的、由文字或别的记号建立起来的任何逻辑结构之前。上述的这些元素就我来说是视觉的,有时也有动觉的。通用的文字或其他记号只有在第二阶段才能很费劲地找出来。”
对于物理解题来说,主体完善的意象系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例如问题:图5所示,在半圆形支架上,用两根长为半径的细线1、2悬挂着重为G的小球。现让A端固定不动,让B端逐渐沿圆形支架逐渐向上滑动,使线2从水平状态逐渐变为竖直状态。判断这一过程中,两根细线拉力的变化情况。我们头脑中出现的是与问题相关的矢量示意图,如图6所示,线B端的滑动表现为图中矢量T2的道时针向的转动。由图可见,这一过程中,细线1的拉力T2将逐渐变小,细线2的拉力T2将先变小,后变大。当两线相互垂直时,拉力T2最小;当细线2处于竖直状态时,拉力T2=G。
除了图形意象,物理意象还包括图式意象,如数学符号、公式、图表等形象性材料,都可以成为图式意象的载体。比如:
例3一长列火车依惯性驶向倾角为a的小山上,当列车完全停下时,列车一部分在山上(如图7)。试求列车从开始上山到停下来所经历的时间。列车全长为L,摩擦不计。
对本题,设整列车的质量为M,列车山上部分长为x,质量为Mx/L。选择山基为x轴坐标之原点,方向沿山坡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列车受到的合力为
当得到上式时,如果主体的头脑里能出现简谐振动判别式F—X的图式意象,便可确认这是周期为的简谐振动方程,于是感悟到列车从开始上山到停下来的时间等于振动周期的1/4,即。
(二)直感
直感是运用意象对具体形象的直接判断和感知。直感的实质就是用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意义的意象去对照当前问题中有关事物的具体形象,从而使主体对当前问题的模式作出判断,迅速确定解题思维的方向和途径。比如:
例4 如图8所示,有一聚光束穿过一遮光板的圆孔后会聚于板后10厘米处的a处,若在圆孔内嵌入一块凸透镜,则光束将会聚于板后5厘米的b点处,求该凸透镜的焦距。
在图8中,设想有一点光源放在b点,则据光路可逆,可知它将在a处成一虚像。由此可直感到本题实质上是已知物距U=5厘米,像距V=-10厘米,求凸透镜焦距的问题。于是据透镜成像公式,即得
像这种用普遍形象(称为类象)的特征去比较具体对象(称为个象)的形象,根据形象特征整合的相似性来判别个象是否与类象同质的思维形式,我们称为形象识别直感,它主要表现为对各种形象在变式情况下的再认,以及在复合、综合形态下的分解辨认。
例5 如图9甲所示,在离地面高为h,离竖直墙的水平距离为山处,有一个弹性小球以初速度V0向墙水平抛出,与墙发生弹性碰撞后落到地面上。试求落地点与墙的距离S2(设球与墙碰撞时动能没有损失)。
本题小球的运动过程可分两段,其轨迹分别是AB和BC,AB段是平抛运动,BC段是斜下抛运动。将平抛运动补全,要得完整轨迹ABD(如图乙所示)。这一直感启示我们:将BC以墙为轴转过去180o,可能正好与BD重合。利用弹性碰撞规律,我们容易证明这一点。于时所求的S2为
如上利用已有意象模式,对新形象进行补形,将局部形象纳入整体形象之中的思维主动脉式,称为模式补形直感,它在形象思维中具有极为重要的竟义。正如美国哲学家鲁首夫、阿恩海姆在《视觉思维》一书中所写的:“把不完整的东西补足,乃是理性能力的一个最基本的本领。”
例6有两条船甲、乙在河中相向行驶,甲顺流而下,相对于水流的速度为v1,乙逆流而上,相对于水流的速度为v2,且v1>v2。当两船相遇时,有一顺流而漂的竹筏正好在两船边上。再行驶一段时间后,两只船同时掉头返回行驶,而两船相对于水流的速度不变。问哪一只船先遇到竹筏?
对本题,我们联想起另一个相似的情景:有两人在行驶的更车的过道上相向而行,两个行走的速度不同,到了某座位边两个相遇。再行走一段时间,两人同时返回以原来的速度行走,那么两人必在原来的座位边相遇。将两种情景进行类比:人相当于船,行驶的列车相当于水流,座位相当于竹筏,我们便可判得原题中两船将同时与竹筏相遇。
像这种通过比较新形象与已有意象的相似性,使新形象与已有意象系统相联结的思维方式称为形象相似直感。物理解题中对问题的变更和转化往往有赖于这种直感。
(三)想象
想象是头脑中对已有意象经过结合和改造产生新的意象的思维过程,它是最有创造性意义的形象思维的形式。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的想象是对已有意象的一系列直感的联结。在物理解题中,空间形象的想象,物理图象的想象,特殊状态和理想状态的想象,假设情景的想象等等,都是解题思维中极其重要的因素。比如:
例7从某一高度以相同的速度V0,将一把弹子向各个方向撒出去。试说明各弹子均为空中的任意时刻,所有弹子位于怎样的一个曲面上?(不计空气阻力)
对本题,先设想如果所有弹子的初速均为零,则它们将同时沿同一直线做自由落体运动;再设想弹子抛出时,重力突然失去,则弹子将沿不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各弹子将处于同一个半径均匀增大的球面上。由此可想象到,本题中,弹子将处在一个半径R=V0t(随时间均匀增大),球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球面上。
四、如何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现代科学表明:人的大脑可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左半球主管语言、逻辑数字的运算加工,而右半球则主管音乐、美术、空间的知觉辨认。从思维角度看,即人的左脑主管抽象思维,而右脑则主管形象思维。人的思维活动往往是通过左、右脑机能的“谐振”来完成的。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大脑的功能,培养能力。这里所说的大脑的功能应既包括左脑的功能,也包括右脑的功能;这里所说的能力理应既包括抽象思维能力,也包括形象思维能力。在以往的中学物理教学中,我们十分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这完全是正确的。但是,应当看到,相对而言,我们对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却重视得不够。这不但使学生的思维结构得不到完善,同时因为抽象思维缺乏形象的有力“支持”,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应当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呢?
(一)增加形象贮备
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人的思维(即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抽象思维是如此,形象思维也是如此。作为形象思维生动性的形象的东西,并不是主体的头脑中凭空臆造出来的。它根源于现实中的东西。离开了感性认识,形象思维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应当重视向学生呈现丰富的感性材料,要重视实验,充分运用电化教具和图表、模型等直观手段,要善于用形象说话,用生动的比喻和类比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二)强化想象训练
想象是最富有意义的形象思维形式,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如教过重力后,可让学生想象“假如突然失去重力”后的情景;教过摩擦力后,让学生想象“毫无摩擦的世界”;教过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后让学生想象“假如地球突然停止转动”或“地球自转速度加大后的情景;等等。
(三)重视定性分析
形象思维是对问题整体、概略和方向性的把握,重视对问题的定性分析有助于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呈现问题时,应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信息的知觉,想象问题情景,构建典型形象,揣测物理变化的趋势。同时在纸上画示意图、受力图、光路图、电路图等,使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象,然后再运用物理规律进行推理和演算,得出定量的结论。
(四)提倡数形结合
在物理解题中,要提倡数与形的协同运用,善于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形信息,将物理变化规律用图象来表达,揭示数与形的对应关系,运用图象这一直观工具求解抽象的物理问题。
6. 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是由什么劳动创造的抽象劳动吗请赐教
是抽象劳动。
政治经济学里,价值的定义: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内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容力的耗费(抽象劳动)。
马克思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根据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其自身的价值当然就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
(6)抽象创造扩展阅读: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不等于价值,抽象劳动只有凝结到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
具体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在价值中不包括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差别。需要注意的是抽象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但抽象劳动不等于价值,抽象劳动只有凝结到商品中才能形成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抽象劳动
7. 抽象派绘画是由谁创造的
本 人认为最早的抽象抄话并不是毕加索所创 因为人类自重开始文明的时候就有了最初的对周围生活的描绘 例如中国的彩陶绘画 就是抽象图案 毕加索初期也是现实画派的 早期的作品都是现实主义风格 中后期开始抽象创作 但有一种说法 据说毕加索后期为追求自己的风格与自己的思想做斗争 换有精神恍惚 他画出来的就是他眼里看到的
8. 世界十大抽象派画家
抽象派是兴起于二十世纪的一种绘画风格,泛指想脱离模仿自然的绘画风格而言,包含多种流派,并非某一个派别的名称:它的形成是经过长期持续演进而来的。但无论其派别如何,其共同的特质都在于尝试打破绘画必须模仿自然的传统观念。
抽象作风是打破绘画必须模仿自然的传统观念,1930年代和二次大战以后,由抽象观念衍生的各种形式,成为二十世纪最流行、最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库波卡(F.Kupka1871~1957),捷克画家。运用色彩理论和音乐式和谐造成独特的几何风格,例如《绘图构成主题二》(1911~12,华盛顿国家画廊)、《垂直线语系习作》(1911)。
克利(P.Klee,1879~1940),瑞士画家。运用色彩调和及抽象的手法,创作了许多含有哲理性和富稚拙趣味的作品,例如:《金鱼》(1925,油彩加水彩,纸裱在卡纸板上,48.5×68.5cm,汉堡美术馆)、《干道与支道》(1929,油画,布,83×76cm,科隆,里伯尔兹美术馆)、《死与火》(1940,油画,83×67cm,科隆,里伯尔兹美术馆)
9.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为什么劳动力的价值是借助于抽象劳动再创造出来而增殖的呢
具体劳动看得见,我们所能想到的每种劳动(干活,动脑子等等)都是具体劳动,也就是实际上发生的劳动都是具体劳动。
当然,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中,劳动还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在家政公司中进行的家务劳动就是具体劳动,而妈妈(或你自己哦)在家中做家务,就不算是劳动,呵呵。
抽象劳动的定义说: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这是一个抽象出来的概念。你不妨想一下,各种各样的劳动林林总总,从他们中找出劳动的共同点,就是耗费了人的智力、体力,于是我们就试图用这些给劳动定个量,定个性,以耗费的智力体力来把劳动统一起来,成为所谓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有“工”的概念,或者叫“工分”。就是一个人干多少活,然后记多少分(妇女做一天工就比男人记的分少),然后再按工分多少分配产品。这里的工分在思维上能大概反映这一点。所以说以前人们说“你做了多少工啊?”就是再说你创造了多少“无差别人类劳动”,也就是价值!
当然,用工分来衡量劳动的事件最终失败了,人类也很难真正在实践中衡量“无差别人类劳动”,但是在哲学上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抽象劳动”的存在。
实际上,在商品市场上,货币表示的价值就是商品中凝结的无差别人类劳动,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商品值多少钱,就是创造一件商品所耗费的人类的智力、体力,也就是抽象劳动。
这只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理论,它是建立在“劳动创造价值”这一基础上的,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是有很大分歧的。
个人见解而已,很多东西(比如说工分的比喻)并没有得到老师或别人的认可,只是自己的所思所想,可能会有谬误和浅薄之处,还希望大家多多探讨,多多指教。
参考资料:高中政治课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10. 为什么说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劳动保存或转移价值
咱们分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下:
具体劳动是你具体的行为,你在做什么,比方说,我是种地的,我的具体劳动就是种地,没错吧?
抽象劳动是什么?是把n多行业的具体劳动归纳起来,统称为一个词:干(莫想歪少年),至于干什么,每个人所做的事情是不相同的,但都在付出努力,这叫抽象劳动。
——手动割——
理解了这个,我们回看一下你问的问题:具体劳动保存或转移价值?
这就好比方说,我是个裁缝,我做的这个具体的活,是要把布变成衣服,在这个过程里面,我需要用到的东西是:布、线、针等。当随着布和线一点点消耗,衣服做好了。
说白了,布跟线用光了,价值就没有了,但它们本身价值去哪了呢,去衣服里面了,对吧,所以在缝衣服(具体劳动)中,布和线“转移”了自身的价值去了衣服里(准确的来说是布和线的交换价值转移成了衣服的使用价值,当然不理解也没有关系)。
价值转移好了之后呢,这个衣服不管你放10年,20年,100年,你之后都可以拿出来穿(只要它使用寿命没有到),而不是说这个衣服我上身穿一次它就凭空消失(你说游戏里的附魔装备我也没办法),所以劳动过程让生产资料发生了价值转移到产品,同时保存了价值。
——手动割——
接下来咱们讲讲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这里的价值应该定义为使用价值):
不管你干什么,只要是干活,就会有结果,而这个结果没有你的劳动行为,也不会从无到有的,结果是你用你自己本身劳动创造出来的,不是凭空产生的。
所以说,我们在消耗自身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过程中,把“自身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这个东西,加在了结果(产品)上,一块布,一根针,几根线,经过我们的劳动,变成了一件可以穿的衣服。如果没有劳动,那永远只是一块布,一根针和几根线而已了。
而一件衣服比一块布,一根针,几根线有用多了,这个额外的使用价值是从哪里来的呢,是靠劳动创造出来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都一样,只要合理利用生产资料,通过劳动行为,而生产出对人有用的产品,这里面的所有劳动,都是会创造价值的。
——手动割——
理论有点绕,我尽我所能给你讲简单些,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