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古人创造知识

古人创造知识

发布时间:2020-12-14 18:17:17

Ⅰ 从古代人创造的奇迹中能学到什么知识

人类的想象力还创造力是无限的
人类只要团结就可以创造奇迹

Ⅱ 有哪些古人创造文字

1、传说中的黄帝记事官仓颉奉命创造了汉字。
2、武则天称制时宣布创造了一批新字,比如她的名字“曌”等等。
3、道教创制了一批道家专用汉字,比如用“清气”两字叠加成一个字表示“天”等等。

Ⅲ 中国古代的创造发明有哪些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其实中国古代除了这四项发明,还有很多厉害的发明创造,中国古代的科技十分璀璨和精彩,只不过大多数科技发明在长年累月间已不知不觉融入我们的生活,让人们很容易忽视了它们的艰辛的创造过程。下面这些例子都是中国古代的创造。

还有,在外国人眼里中国的代名词“瓷器”;天下第一桥“赵州桥”;不用一钉一铆的古代建筑“榫卯”;御敌于万里之外的“长城”等等,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还远远不止这些。它们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展现了古人强大的创造力。它们曾经甚至现在都在影响和改变着这个世界。

Ⅳ 古人创造字是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古人创造字是从形态,象形的方面创造字的

Ⅳ 古代人为什么没创造出高科技

知识是积累的,科技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我国古代人民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正如牛顿所说,我只是站在巨人肩上,由于古代的科技不断发展,当今的人们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探索和专研,才创造出今天的科技成就。

Ⅵ 古代人的智慧

也许是古代的先哲们认为宇宙中本来就是什么也没有,这是最高的境界,是最完美专无缺的智慧,没有比这更高的属智慧了,万物之间不存在差别,也没有是非而言,而现代人却想得多,烦恼多,欲望多,缺少大智慧,要是大家多了解一些中国传统佛道儒文化,也许就不那么肤浅和急噪了。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万物之间是有差别的,也是有是和非的,古人想的也多,烦恼也多,欲望也多,也是缺少大智慧的,因此,以上这些问题并不在于传统和现代。自古以来人类的心还是这颗心,如果古代的人们都具有大智慧,也就不可能会有孔子、老子、释迦这些先哲们出现了。因此其实古代人的智慧并不比现在人高,只不过我们过分低估了他们的能力,因而他们创造了一些并不比现在高明的东西我们就会认为他们智慧比我们高,其实,智慧自从人类进化为现代人后,就是相当的了,只不过是社会环境不一样。

Ⅶ 古人在什么的基础上增加什么或者什么创造出了新的什么

古人在古老的印刷术上面又增加了新的印刷方法。开创了新的印刷术,成为四大发明之一。

Ⅷ 我国古代伟大创造的资料

指南针

在发明指南针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是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

中国在北宋时期就发明了人工磁化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沈括所说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的方法,另一种是利用地球磁场的作用使钢铁磁化。

人们把经过磁化的钢针,穿过几根灯草,放在一个乘满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为航船指明方向,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

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自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黄、硝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再经过多次实践,找到了火药的配方。三国时有个聪明的技师马钧,用纸包火药的方法做出了娱乐用的“爆仗”,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炮。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还有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清、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以后又发明了火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代枪炮的老祖宗。

造纸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发明人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发明地点
洛阳

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块块木板上雕刻成凸出来的反写字,然后再上墨,印到纸上。每印一种新书,木板就得从头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错,又要重新刻起,劳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后来,元代著名农学家与机械学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并创造出比较简捷的适于汉字复杂特点的转盘排字方法,后来又发明了金属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进。唐代的雕刻印本传到日本,8世纪后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罗尼经》o以后又传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一带和东欧。15世纪,德国人学会了用合金铸宇,从此毕升首创的活字印刷在欧洲各地推广开来。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磁现象的发现

先秦时代我们的先人已经积累了许多这方面的认识,在探寻铁矿时常会遇到磁铁矿,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这些发现很早就被记载下来了。《管子》的数篇中最早记载了这些发现:“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铜。”其他古籍如《山海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磁石的吸铁特性很早就被人发现,《吕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铁,或引之也。”那时的人称“磁”为“慈”他们把磁石吸引铁看作慈母对子女的吸引。并认为:“石是铁的母亲,但石有慈和不慈两种,慈爱的石头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头就不能吸引了。”

汉以前人们把磁石写做“慈石”,是慈爱石头的意思。

既然磁石能吸引铁,那么是否还可以吸引其他金属呢?我们的先民做了许多尝试,发现磁石不仅不能吸引金、银、铜等金属,也不能吸引砖瓦之类的物品。西汉的时候人们已经认识到磁石只能吸引铁,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当把两块磁铁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时,有时候互相吸引,有时候相互排斥。现在人们都知道磁体有两个极,一个称N极,一个称S极。同性极相互排斥,异性极相互吸引。那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对这个现象还是能够察觉到的。

到了西汉,有一个名叫栾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这个性质做了两个棋子般的东西,通过调整两个棋子极性的相互位置,有时两个棋子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栾大称其为“斗棋”。他把这个新奇的玩意献给汉武帝,并当场演示。汉武帝惊奇不已,龙心大悦,竟封栾大为“五利将军”。栾大利用磁石的性质,制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骗了汉武帝。

地球也是一个大磁体,它的两个极分别在接近地理南极和地理北极的地方。因此地球表面的磁体,可以自由转动时,就会因磁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性质指示南北。这个道理古人不够明白,但这类现象他们很清楚。

指南针的始祖——司南

指南针的始祖大约出现在战国时期。它是用天然磁石制成的。样子象一把汤勺,圆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盘”上并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转。当它静止的时候,勺柄就会指向南方。古人称它为“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将硬度5度至7度的软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种形状的器具,因此也能将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制成司南。东汉时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对司南的形状和用法做了明确的记录。司南是用整块天然磁石经过琢磨制成勺型,勺柄指南极,并使整个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于光滑的地盘之中,地盘外方内圆,四周刻有干支四维,合成二十四向。这样的设计是古人认真观察了许多自然界有关磁的现象,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长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现是人们对磁体指极性认识的实际应用。

但司南也有许多缺陷,天然磁体不易找到,在加工时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较弱,而且它与地盘接触处要非常光滑,否则会因转动摩擦阻力过大,而难于旋转,无法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体积和重量,携带很不方便,这可能是司南长期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

指南针的发明

古代民间常用薄铁叶剪裁成鱼形,鱼的腹部略下凹,像一只小船,磁化后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当时以此做为一种游戏。东晋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这种“指南鱼”。

北宋时,曾公亮在《武经总要》载有制作和使用指南鱼的的方法:“用薄铁叶剪裁,长二寸,阔五分,首尾锐如鱼型,置炭火中烧之,侯通赤,以铁钤钤鱼首出火,以尾正对子位,蘸水盆中,没尾数分则止,以密器收之。用时,置水碗于无风处平放,鱼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这是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场使铁片磁化。即把烧红的铁片放置在子午线的方向上。烧红的铁片内部分子处于比较活动的状态,使铁分子顺着地球磁场方向排列,达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这种排列较快地固定下来,而鱼尾略向下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发明,对指南针的应用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学和地磁学的发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另一种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针锋,则能指南。”按沈括的说法,当时的技术人员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就能使针带上磁性。从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一种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场作用,使钢针内部磁畴的排列趋于某一方向,从而使钢针显示出磁性的方法。这种方法比地磁法简单,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发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为有实用价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沈括还在《梦溪笔谈》的补笔谈中谈到了摩擦法磁化时产生的各种现象:“以磁石摩针锋,则锐处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应有异,未深考耳。”这是说,用磁石去摩擦缝衣针后,针锋有时指南,也有时指北。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磁石都有N和S两个极,磁化时缝衣针针锋的方位不同,则磁化后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他真实的记录了这个现象并坦白承认自己没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后人能进一步探讨。

关于磁针的装置方法,沈括介绍了四种方法:

1.水浮法——将磁针上穿几根灯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将磁针搁在碗口边缘,磁针可以旋转,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搁在手指甲上面由于指甲面光滑,磁针可以旋转自如,指示方向。

4.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一根蚕丝,挂在没有风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还对四种方法做了比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点,水面容易晃动影响测量结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于摩擦力小,转动很灵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较推重的是缕悬法,他认为这是比较理想而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事实上沈括指出的四种方法已经归纳了迄今为止指南针装置的两大体系——水针和旱针。

梦溪笔谈》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关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书中谈到磁学和指南针的一些问题。

南宋陈元靓在《事林广记》中介绍了另一类指南鱼和指南龟的制作方法。这种指南鱼与《武经总要》一书记载的不一样,是用木头刻成鱼形,有手指那么大,木鱼腹中置入一块天然磁铁,磁铁的S极指向鱼头,用蜡封好后,从鱼口插入一根针,就成为指南鱼。将其浮于水面,鱼头指南,这也是水针的一类。

指南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新装置,将一块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龟的腹内,在木龟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对准并放置在直立于木板上的顶端尖滑的竹钉上,这样木龟就被放置在一个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转的支点上了。由于支点处摩擦力很小,木龟可以自由转动指南。当时它并没有用于航海指向,而用于幻术。但是这就是后来出现的旱罗盘的先声。

指南龟发明年代不晚于1325年。木块刻成龟型,龟腹部中心嵌以磁体,木龟安放在尖状立拄上,静止时首尾分指南北。

罗盘定位

要确定方向除了指南针之外,还需要有方位盘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针时,可能没有固定的方位盘,随着测方位的需要,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一体的罗盘。罗盘有堪舆用的罗经盘和水罗盘、旱罗盘。

方位盘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盘式已经由方形演变成圆形。这样一来只要看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断定出方位来。南宋时,曾三异在《因话录》中记载了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地螺或有子午正针,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这是有关罗经盘最早的文献记载。文献中所说的“地螺”,就是地罗,也就是罗经盘。文献中已经把磁偏角的知识应用到罗盘上。这种罗盘不仅有子午针(确定地磁场南北极方向的磁针),还有子午丙壬间缝针(用日影确定的地理南北极方向)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就是磁偏角。

盘面周围刻二十四方位,内中盛水,磁针横穿灯草,浮于水面。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两个磁极和地理的南北极只是接近,并不重合。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磁极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极,这样磁针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这个角度就叫磁偏角。又因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针指向磁极时必向下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称为磁倾角。不同地点的磁偏角和磁倾角都不相同。成书于北宋的《武经总要》在谈到用地磁法制造指南针时,就注意利用了磁倾角。沈括在《梦溪笔谈》谈到指南针不全指南,常微偏东。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倾角的发现使指南针的指向更加准确。

磁性质的应用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上。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有一个逐渐发展过程。成书年代略晚于《梦溪笔谈》的《萍洲可谈》中记有:“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文中指出,当时只在日月星辰见不到的时候才使用指南针,可见指南针刚开始使用时,使用还不熟练。二十几年后,许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也有类似的记载:“惟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针一跃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仪器了。不论昼夜晴阴都用指南针导航了。而且还编制出使用罗盘导航,在不同航行地点指南针针位的连线图,叫做“针路”。船行到某处,采用何针位方向,一路航线都一一标识明白,作为航行的依据。

指南针的发明是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结果。古代先民对磁现象的观察和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质,并试图更多地应用这些性质。传说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时,有一宫门是用磁铁制造的。如果刺客带剑而过,立刻会被吸住,被卫兵当场捕获。这样的故事还很多,《晋书.马隆传》记载马隆率兵西进甘、陕一带,在敌人必经的狭窄道路两旁,堆放磁石。穿着铁甲的敌兵路过时,被牢牢吸住,不能动弹了。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对他们没有什么作用,可自由行动。敌人以为神兵,不战而退。东汉的《异物志》记载了在南海诸岛周围有一些暗礁浅滩含有磁石,磁石经常把“以铁叶锢之”的船吸住,使其难以脱身。

魏晋南北朝时,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已有了很多认识。就连当时的诗人曹植在矫志诗中也用了“磁石引铁,于金不连。”的句子。可见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质。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提出了磁力测量的方法,他指出:优良磁石出产在南方,磁性很强,能吸引三、四根铁针,使几根针首尾相连挂在磁石上。磁性更强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铁针,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仅提出了磁性有强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测量方法。这可能是世界上有关磁力测量的最早记载。

我国先民对磁石的性质的研究和认识是指南针发明和发展的基础。

Ⅸ 古代人民创造的奇迹

一:古蜀文化
三星堆资料:广汉三星堆遗志是目前发现四川最大,时间最早,文化遗存极其丰富的古蜀文化遗志,其分布范围达6平方公里以上,1929年发现.1934年试掘.1958年进行小型发掘,1980年进行大规模发掘.出土大批珍奇文物.包括石器.玉器.青铜器.陶器.海贝.金器等近千件,其在世界考古界.文物界.历史学界.文化界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三星堆的发现震惊了世界,被史学界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虽经70多年的发掘、研究,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仍是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虽然专家学者对其中“七大千古之谜”争论不休,但终因无确凿证据而成为悬案。
二:伊卡黑石
半个多世纪以来,秘鲁小城伊卡的居民们在城郊发现了一些被称之为“伊卡黑石”的东西。这些“伊卡黑石”通常只有拳头大小,但最大的重量可达100公斤。令人费解的是,在这些“伊卡黑石”上雕有各种神秘的画面:有的画面是一些人或类人生物正在做心脏手术;有的画面是表现他们用望远镜遥望星空的情景;还有的画面是他们骑坐在一些大穿山甲的背上游逛。更叫人迷惑不解的画面是,一些人或类人生物正乘坐着一些古怪的飞行器遨游太空。秘鲁共和国学者哈·卡勃雷尔收藏了大量雕有这种神秘画面的“伊卡黑石”,对其进行了分类,拍了照,并对其进行仔细研究后写下了《伊卡黑石篆函》一书。他收藏了大约2.5万枚这样的“伊卡黑石”,石上的神秘画面均是雕塑而成的。
三:帕伦克“铭文庙”的神秘墓碑
1949年,考古学家阿尔韦托_鲁斯在墨西哥帕伦克“铭文庙”的最上层平台发现了一个通向坟墓的台阶。他发现了一个3.8米长、2.2米宽、带有神秘装饰图案的石板。50年来,专家们对这个图案的意义争吵不休。它展示了一个祭台上的****雅少年吗?是一个遭到原台巨型怪物复仇的人?还是一个从脖子上长出玉米新生命的谷神?作家埃里希_冯_德尼肯基甚至从中看到了一个宇航员。只有一点是肯定的:帕伦克墓的死者是****雅侯爵帕卡尔,他死于公元7世纪。根据传说,他死时“呼出了一口热气”。
五:哥斯达黎加石球
upload=jpg,哥斯达黎加石球.jpg]UploadFile/2007-11/2007111710475575420.jpg[/upload]
1930年,美国联合果品公司有个森林砍伐队来到哥斯达黎加,打算在这里的热带丛林中开辟一片空地,建一个大型香蕉园。当他们走进森林后,惊奇地发现,在森林深处整齐地放着几十个一人多高的大石球,旁边还有些小石球。最大的石球直径达2.4米,重16吨,最不的仅有数公斤重。球面异常光滑,光可鉴人,上面刻着一些莫名其妙的图案,有直线的,有斜线的,还有三角形的等等,相互交织。砍伐队员面对这些奇异的大石球面面相觑,大惑不解。
六:中国朱洛巴石
1938年,中国考古学家纪蒲泰等人在青海南部巴颜喀拉山地区的一个山洞里挖出716块花岗石圆形体,每块厚度约2厘米,从中间向四周辐射出许多十分规则的水波纹线条,极似现代的镭射唱片,上面还刻有许多现代人无法解读的各种符号。
这些石盘经过测定发现,大约是万多年以前的东西,而且含有许多金属元素,石盘的振荡频率特别高,这说明它长期用于高电压之中,可能是某种电路的组成部分。
七:美国科索人造物品
1961年2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兰察(Olancha)的居民在科索(Coso)山发现了一块极其坚硬的奇特晶石,此处海拔约1300米,高出干涸的欧文斯(Owens)河床110米。
这些晶石的切口处却像是某种机械装置的残骸,其结构让人觉得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人造物品,但是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在科索发现的晶石可以追溯到距今50万年前。
而科索晶石被美国人正式定名为“科索的人造物品”(Coso Artifact),其中的神秘物质也已广为人知,它是一种内燃机上用的老式火花塞。但是有许多人认为,科索晶石是一种“欧帕兹”(OOPARTS, Out of Place Artifacts的缩写),意即在不该出现的地方出土的加工物。
八:玛雅人的水晶头骨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生活在中美洲的古代****雅人所创造的文明最让人感到迷惑不解:它们似乎是从天而降,在公元3世纪到9世纪达到了鼎盛,之后又戛然而止。
人们不知道公元9世纪这100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人们只了解其间****雅人修建的各种浩大工程金字塔、宫殿和神庙都突然停止了施工,所有****雅人像是接受了某种神秘指令,遗弃了辛勤修筑的家园而向更加荒芜的深山迁移。这是****雅人留给后人的谜,不仅如此,****雅人还留下了另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谜团———神奇诡秘而又鬼斧神工的水晶头骨。
一个神秘的传说
在美洲印第安人中流传着一个古老传说:古时候有13个水晶头骨,能说话,会唱歌。这些水晶头骨里隐藏了有关人类起源和死亡的资料,能帮助人类解开宇宙生命之谜。传说还认为,总有一天人们会找到所有的水晶头骨,把它们聚集在一起,集人类大智慧于一体,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这个传说在美洲流传了上千年。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它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或是天方夜谭而已,没有人知道传说中的水晶头骨到底是什么,从传说的内容来看,它像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信息库,也像是一部无所不知的天书,但人们对它一无所知,甚至怀疑它的存在。
九:伊拉克巴格达电池
1936年6月盛夏的一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城外,修建铁路的工程正在热火朝天地
进行着。工人们挥动铁锹,铲除了一堆土丘。正准备铺设路基,突然发现地面上露
出一块巨大的石板,石板上刻有许多波斯文字。众人围拢上前,观看着这到底是什么
东西。工人们继续向下挖下去,此时竟挖出一个巨大的石板砌成的古代石棺。施工暂
时停止了,伊拉克博物院的考古学家们立即赶来。
两个月过去了,巨大的石棺终于打开了,从中发现了大量公元前248年至226年古波
斯时代的文物。但是,其中最令考古学家惊讶的不是613颗珍珠组成的捻珠和大量金银
器,而是一些铜管、铁棒和陶器。
“这些小型铜管、铁棒和陶器为何同金银器等贵重物品一起殉葬?它们有什么用途?”
当时担任伊拉克博物馆馆长的德国考古学家瓦利哈拉姆·卡维尼格围着这些出土文物
百思不解。于是,他立即组织力量,对这些铜管、铁棒和陶器进行研究和鉴定。不久,
他宣布说:“我们发现了一个异常奇特的文物,其中有一个陶器,高15厘米,形似花
瓶,呈乳白偏****,上端为口状,瓶里装满了沥青。沥青之中,埋有一根铜管,直径
2.6厘米,高9厘米。铜管内有一层沥青,包着一根铁棒。铁棒上高出铜管1厘米。高出
的部分虽布满铁锈,但个别地方却有一层灰色偏黄的物质,看上去好像是一层铅。铁棒
下端。则塞有3厘米高的沥青,使铁棒同铜管相隔离。
此后不久,经过化学,卡维尼格宣布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这些出土的铜管、铁棒和陶器
是一个古代化学电池,只要向陶瓶内倒入一些酸或碱性水,便可以发出电来。”这意味
着,在公元前248年至226年之间,居住在些地区的波斯人就开始使用电池了,而公元1800
年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伏打发明的世界第一个电池则是在这些古电池的基础上发明的现代
电池。
十:古代地图遗留给世人的千古之谜
雷斯地图
6000年前,谁从空中绘出南极洲
在所有的神秘地图中,最著名的自然要数16世纪初土耳其海军司令皮利·雷斯上将收藏的雷斯地图了。在雷斯地图上,可以看到用土耳其语密密麻麻注释着的美洲新大陆的地形,其版块一直延伸到了拉丁美洲的最南端。让人称奇的是,除了南、北美洲、非洲海岸线外,甚至连南极洲的轮廓都丝毫不差地描绘在了雷斯地图中。可是南极山脉6000年来一直被冰雪覆盖着,人类直到1952年才靠回声仪的帮助将其测绘出来,雷斯地图的最早绘制者又是如何知道冰雪下的南极山脉形状的呢?一个最大的可能是,除非有关南极的地图是在南极洲冰封之前———也即6000年前绘制出来的!
古地图研究者冯·丹尼肯对此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祖先不可能绘出这样精确的高空投影地图,因此,只有外星智能生物或某个已经消失的地球高级文明才能解释这幅神秘地图的起源。
罗赛利地图
16世纪,有人考察过南极洲?
另一幅著名的神秘地图名叫弗兰科·罗赛利地图,如今它被保存在英国格林威治国家海洋博物馆里。这幅地图有28厘米长、15厘米宽,它出自15世纪一位著名的意大利佛罗伦萨制图师之手,绘图法在当时仍是一门新兴的实验性艺术。
令人惊讶的是,罗赛利地图对南极洲也具有非常精确的描绘,在罗赛利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罗斯海和威尔克斯地的形状。人们不禁要问,这幅地图大约绘于1508年,那个时候南极洲压根儿还未被人类发现,确切地说过了好几个世纪后,
直到1818年南极洲才被欧洲人发现,那么,南极地形怎么会突然出现在一张16世纪初的意大利地图上?
和雷斯地图一样,罗赛利地图同样运用了高空测量技术。虽然地图上也有一些错误,但这些错误都发生在更北部的纬度附近,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些绘错的地区对15世纪的人们来说反倒已经没有了任何神秘之处。很显然,罗赛利地图也是一份古老原作的复制品而已。
十一:法国古币上的飞行器
几个世纪以来,钱币专家一直试图揭开一枚17世纪法国古币上神秘的不明飞行物(UFO)图案的谜底。但一位权威的钱币专家日前表示,这枚铜币图案的奥秘仍然无人解开,上面的图案仍然是“不明飞行物”。
虽然经过半个世纪的研究,尽管钱币组织一直想解开这个谜,可是,这枚钱币上的图案似乎有意在与研究人员捉迷藏。这枚神奇硬币的拥有者、美国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泉的肯尼思·E·布莱斯特表示:“这枚钱币历史悠久,是17世纪80年代在法国铸造的,其中一面的图案看上去很像一个盘旋在农村上空云朵里的飞碟。”
十二:古代人的飞机模型之谜
尽人皆知,直到1903年地球人才制造了第一架飞机。可奇怪的是,考古学家却发现了4000年前的飞机模型。
1879年,英籍考古学家韦斯在埃及东北部荒芜沙漠中的Abydos古庙(Abydos temple)遗址内的浮雕壁画中,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就是看见与现今飞机形状极之相同的浮雕,以及一系列类似飞行物体。有一图案状似今日直升机,有图案状似潜艇或飞船,甚至还有“UFO” 却出现于三千年前的古埃及。还有至少三至四个飞行物与今日的飞机形状极为相同,飞机在十九世纪才开发,但竟然在三千年前的古埃及的壁画中出现

1879年,英籍考古学家韦斯在埃及东北部荒芜沙漠中的Abydos古庙(Abydos temple)遗址内的浮雕壁画中,发现一个奇怪现象,就是看见与现今飞机形状极之相同的浮雕,以及一系列类似飞行物体。有一图案状似今日直升机,有图案状似潜艇或飞船,甚至还有“UFO” 却出现于三千年前的古埃及。还有至少三至四个飞行物与今日的飞机形状极为相同,飞机在十九世纪才开发,但竟然在三千年前的古埃及的壁画中出现。
更令人奇怪的是,在南美洲的一些地方,也发现了一些与古埃及飞机模型极为相似的飞机模型。在南美的一个国家的地下约780英尺深的地方,挖出了一个用黄金铸造的古代飞机模型,跟现代的B52型轰炸机十分相像。据科学家们分析,这架飞机的模型不但设计精巧,而且具有飞行性能。美国纽约研究所的专家们在为这架古代飞机模型作过风洞试验后,绘制了一张技术图纸,这些图纸把古代飞机模型的概貌描绘了出来。1954年,哥伦比亚共和国在美国的博物馆展出过古代金质飞机的模型。后来在南美其他国家也陆续发现过这类飞机模型。

埃及与南美之间的飞机模型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吗?是埃及人架机曾经飞到过南美洲吗?既然4千年前的人已经发明了飞机,可为什么直到1903年才有了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叱?古代人是凭借什么手段制造了飞机的呢?如果这些谜都解不开,人们就只好把这件事归结为外星人了。西方有些人就认为:几千年前的人根本不可能制造出飞机,这些飞机模型,都是外星人在地球上留下的制品。
十三:恐龙化石中惊现外星人头盖骨
据报导,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竟然发现了一个怀疑是外星人的头盖骨。当时,出土了一个1亿1千万年前的大型长颈龙的化石,据推断这只长颈龙有18米高。但更令人吃惊的是,在它的腹部竟然发现了一个神秘的头盖骨。这个头盖骨的形状与人类十分相似,不过相当小,而且头顶部也比人类的往外突出了许多,眼窝呈杏仁状。当然了,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在长颈龙兴旺的时代就有人类生存的事实。这样一来,这个神秘的头盖骨就必然是一个类似人类而并非人类的生物的了。据说这个头盖骨因此被送到了华盛顿德比特·波斯比博士的研究所里以供调查研究。据流传出来的消息说,这个头盖骨的主人很有可能是一个个子比人类小,拥有足以与现代人匹敌的高智能生物。难道说,外星人的史前就已经访问过地球了?另外,迄今为止普遍都认为长颈龙是草食恐龙,但在这次的发现中,却发现它也有可能是食肉或是杂食恐龙。这个头盖骨的发现,不但外星人的存在学说,就连与恐龙有关的一些定论说不定也会因它而改变。
十四:纳斯卡线条无法破译的密码
20世纪30年代,一位驾机飞越秘鲁南方安第斯山脉上空的飞行员,从空中俯瞰纳斯卡平原。他突然看到了一幅奇异的图画。在布满褐色碎石的广阔原野里,有一些在高空看得十分清晰、醒目的图画。画中的图案虽然各不相同,却有着相同的艺术特色。他的发现很快震动了史学界。一时间,许多考古学家亲自实地进行考察。他们借助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从地面和空中拿方位地勘察。他们发现这些巨大的图画,是由地面上的一些长则几千米,短则几百米,宽窄不一的沟壕和堆石组成的。那些线条有序地构成一些大大小小的三角形、正方形,以及用变化奇妙的螺旋形线条配合那些几何图形构成晰蝎、蜘蛛、章鱼、猴子、鸟和花木的图案。

这些巨大的图画是谁创作的?为了什么目的?是怎样创作了它们?这些都是十分难以回答的问题。史学界把纳斯卡巨画称作“世界第八奇迹”。

创作这些巨画,不仅对于古人,就是对现代人来说,也是相当困难的。专家们发现有的线条绵延5千米,笔直地通到一座山脚下,然后从山的另一侧完美地对接上,继续延伸,就像是一条直线从山底下不弯曲地穿了过去。这说明作画者的视点不是在地面上,而是在足以同时看到山两侧的高空中。现代人倒是可以借助直升飞机和热气球这样做,古人是靠什么?

经考察,这些巨画完成于公元200~300年之间。那时,这一地区倒是曾经出现过繁荣的摩奇卡文化。不过,他们也不过是处于青铜时代和冶铁时代交替的历史阶段,是处于原始的社会状态下。难道那时他们就已经掌握了垂直升空的技术手段?那太不可思议了。

有人提出,这些巨画是天外来客的作品,那些笔直的沟壕就是飞船降落的跑道,其他图形很可能是提示用的标记。

可是,一些学者经过对巨画的认真研究后提出:巨画中出现的图案与纳斯卡出土的古代陶器上的图案基本上一致。这就说明巨画的作者就是曾经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古代居民。他们认为,巨画可能是古代纳斯卡居民的独特的天文日历。那些线条的交cha点,可能标志着一年中某些重要的时期,以及太阳、月亮和星星所处的位置,而那些动物图形也许表示星座的位置。

也有人声称找到了古代人作画的工具。一些黑色的石子是燃烧值很高的燃料;一些被发现的织物可能是当时被用来缝制气球的。按照他们的观点,古代纳斯卡居民就是乘坐用这种方法加热升空的热气球作画的。

可是,这些说法都不是无懈可击。首先,巨画的图案和陶器上的图案具有相同的风格,只能说明它们是具有同 种文化背景的智慧生物所作,并不能就依此推断一定是地球人所为。天文、日历之说的猜测成分太大,缺少足够的说明,也难以站得住脚。而气球升空作画一说虽然很有新意,可是,人们无法把在当时就掌握了欧洲18世纪才发现的气球升空技术的古代纳斯卡人和现代仍然落后的纳斯卡人联系到一起。如果作画的古代纳斯卡居民不是现代纳斯卡人的祖先,那么,他们从哪来?又去往何方?这也是一个十分难解的谜。

纳斯卡巨画之谜仍然悬而未解,它为史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大课题:现在人类对自身文明进程的认识和客观事实到底是否一致?
十五:文艺复兴时代名画证实存在地外文明?
文艺复兴时代作品竟存在“地外文明”?———
古代是否有不明飞行物到过地球,这是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怀疑论者断言,这种事找不出任何证据。持乐观态度的人却说:怎么能说没有证据! 说着,他们中有人还会找出一些古画和圣像,更加振振有词地说:“人们可是在上面画了飞碟、激光和一些反常现象……”
意大利的艺术理论博士迭戈·库奥吉对外星人理论的支持者给予了严厉的抨击。他找来那些被认为画上地外世界飞碟之类东西的古代名画,在逐个进行仔细分析后得出结论,那根本就不是什么不明飞行物,而绝大多数当代“研究异常现象的专家”简直是知识匮乏到极点,可恨的是他们还振振有词地来愚弄世上的那些老实人。
1.有关“圣母马利亚和耶稣、施洗者以及两艘地外星球飞碟”之说
《圣母马利亚同婴儿和施洗约翰》那幅画的作者不详,但有专家认为,这幅画出自佛罗伦萨画派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多梅尼科·基尔兰代奥之手。这大概是中世纪最著名的一幅画,画家在上面画了好几个据认为是不明飞行物。画在左上角的“母飞船”放出3个探测器,而在马利亚右肩上方可以见到一个圆盘装置,一个男子正在仰望天空,一心一意注视着那个圆盘。(见图1)
可实际上呢?据福音书的说法,画面左上方的那艘“母飞船”是耶稣诞生之夜照亮了半边天的伯利恒星,而在它下方的3颗小星星是古代的基督教象征,代表圣母马利亚的“3次”童贞:受孕前、怀孕过程和产后。顺便说说,虽说画家不知名,历史上却有这幅画认购人的名字,他就是佛罗伦萨的著名宗教界人士菲利普·涅里。涅里一家是个殷实之家,特别敬重圣母,所以在他们的家族徽章上也画上了这3颗小星星(见图2)。那时候,马利亚画像必须画上的标志物还有仰头望天的牧人。画家们参照了路加福音中有关耶稣降生那天夜里的情景:在伯利恒的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有主的使者突然站在他们的身边,主的荣光四面照着他们。
在有牧人的画上还同时往往画有狗,几乎在所有的画上牧人都是用手挡住天光。
而那团耀眼的云彩就是天使。因为当时都认为,天使绝不会以人形,而是以一团亮闪闪的云彩出现
迭戈·库奥吉对此的结论是:“很多研究奇异现象的专家错误地认为,画家们可以随意画上他们想表现的东西,比如说马利亚肩头上方的不明飞行物。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中世纪的画家往往画什么都和认购人订有严格的合同,随意添加东西都有可能取消合同,丧失自己的信誉,有时甚至生命。”
2.是谁在向圣母马利亚施放激光束
卡罗·克里维利1486年画的《天使报喜》收藏在伦敦国家画廊,画中有一个圆盘似的东西在向马利亚头冠施放一条微细的光线(见图4)。这幅画也引起了外星人崇拜者的极大兴趣,如今在有关飞碟的书籍和网站反复出现一张翻印得很差的画,可真正见过这幅画的人不会存在任何怀疑。经过细看,便可以发现那圆盘似的东西实际上是由小天使画组成的两个圆圈。对中世纪而言,这是天国的标准画法(见图5),光线也是在画天使带给圣母马利亚消息,说她要生耶稣的一般手法。
3.科索沃的外星人
有人认为,在科索沃杰恰内东正教教堂的水彩壁画《耶稣受难图》上画有两艘宇宙飞船。第一艘里的人手握着“操纵杆”,在回头张望。这给人一种印象,仿佛“宇航员”在注视着同伴的飞行……两艘“飞船”都是流线型的,“宇航员”像传统的天使。画上还能清楚看到“喷射”的气流,表示飞行速度之快。
十六:美国神秘石
据新华社电1872年,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温尼珀索基湖附近,建筑工人修建围栏时挖掘出一块与所在地区地貌不相符的黏土。黏土内有一块色彩黯淡、外表怪异的蛋形石头,上面刻着一些奇怪的图案

古代文化中的奇迹简直太多了,数不胜数,中国的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花山谜窟,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复活节岛巨像,英格兰巨石阵,罗马斗兽场,秘鲁印加马丘遗址,墨西哥奇琴伊查金字塔,希腊雅典卫城,印度泰姬陵,约旦佩特拉古城,库库尔坎金字塔,阿兹特克金字塔,.“东方金字塔”西夏王陵 。。。患有很多年就不一一举例了,字数有限也就不多做介绍了。

阅读全文

与古人创造知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科学院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浏览:67
注册资本金认缴期限 浏览:828
申请商标到哪个部门 浏览:762
购买无形资产的相关税费可以抵扣吗 浏览:982
商标注册被骗怎么办 浏览:160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