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经验抑制创造力

经验抑制创造力

发布时间:2020-12-14 04:36:35

① 为什么不要抑制创造的根源

我们极少用到传统的弗洛伊德理论,我们的资料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反驳这种理论。他的理论本质上(或者说曾经)是伊特(旧)心理学,是一种对于本能冲动及其变化的研究,而且,最终是在冲动和防御冲动之间看到基本的弗洛伊德辩证法。但是,对于理解创造力(以及游戏、爱、热情、幽默、想像和幻想)的源泉来说,比压抑冲动更重要的是原初过程,这个过程本质上是认知的,而不是意动的。我们一旦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到人的深蕴心理学时,我们就会立即发现,从心理的角度分析自我心理学,即克里斯米尔纳、埃伦兹魏格、容格的心理学和美国的“自我与成长”心理学之间,有许多一致的东西。

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不断从认知和意动两个方面成功地抵制许多深蕴人性的人——正常顺应或顺应良好的人。对现实世界的良好顺应,意味着人的割裂,意味着这个人把他的后背对着他的自我,因为它是危险的。

但是,现在清楚了,他这样做的损失也是很大的,因为这些底蕴也是他的一切欢乐、热爱和能力等的源泉;而且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也是创造的源泉。为了保护自己而去反对自我内部的地狱,结果也就把自己同自我内部的天堂割裂开了。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就成了平庸的、封闭的、僵硬的、淡漠的、拘束的、谨小慎微的人,成了不会笑、不会欢乐和爱的人,成了愚笨的、依赖他人的、幼稚的人了。他的想像,他的直觉,他的温暖,他的富于感情,全都逐渐被扼杀或被歪曲了。

心理分析的最终目标是作为一种整合性的疗法,成就则是通过顿悟达到这种基本分裂的愈合。因此,遭到压抑的东西就变成意识到的或者前意识的东西了。但是在这里,作为研究创造性的深邃根源的结果,我们还可以做出某些修正。我们与我们的原初过程的联系,同我们与我们的不能接受的希望的联系,并不是在一切方面都是一样的。马斯洛认为,原初过程并不像被禁止的冲动那样危险。

在很大程度上,原初过程并不是被压抑或被潜意识压抑的,而是被“遗忘”的,或者也可以说是避开压制(不是压抑)的,因为我们必须顺应严酷的现实,而这个现实要求的不是幻想、诗意和欢乐,而是有目的和实用主义的努力。

或者也可以说,在富足的社会中,情况会是另一种样子,即对原初过程的遏制必定要少得多。很少做减轻压抑“本能”的事情的现行教育,在承认原初过程并把它整合到意识或前意识中有很大的用途。艺术、诗歌、舞蹈方面的教育,从原则上说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

动力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同样也大有可为;例如,多伊奇和墨菲以原初过程语言的方式说话的“诊疗交谈”,可以看成是一种诗作。米尔纳的非凡著作《论不能作画》说出了我的心里话。

马斯洛试图概略分析的这种创造性,由爵士乐或孩子式即兴创作的画提供了最好的范例,而不是由称之为“伟大的”艺术作品证明的。

在前一种场合,伟大的作品需要伟大的天才;在后一种场合,伟大的作品不仅要求思想的闪光、灵感、高峰体验,而且也要求艰苦的劳动、长期的训练、严格的修改以及完美的规范。换句话说,继自发性之后是深思熟虑;继完全认可之后是批评;继直觉之后而来的是严密的思维;继大胆之后而来的是谨慎;继幻想和想像之后而来的是现实的考虑。继之而来的是这样一系列问题:“这是实际情况吗?这能被其他人理解吗?它的结构是健全的吗?它能经受得住逻辑的考验吗?我能够证实它吗?等等。”这时,推测之后的冷静思维、比较、判断、评价、选择或拒绝的时刻就到了。

我们如果说继原初过程之后感兴趣的是二级过程,继幻想主义之后感兴趣的是实用主义。那么,自愿复归我们的底蕴现在就结束了,必要的灵感或高峰体验的被动性和感受性,现在就必须让位给主动性、控制以及艰苦劳动了。在一个人的身上,高峰体验是偶然发生的,但伟大的作品却是由此而创造出来的。

严格说来,马斯洛所调查研究的只是高峰体验的到来。作为一个整合的人或这个人内部暂时统一的自发表现,这种体验是顺利的和不需经过努力的。只有当一个人的底蕴对他起作用时,只有当他不怕自己的原初思维过程时,高峰体验才会到来。

马斯洛将把那种出自原初过程,并且应用原初过程多于应用二级过程的创造力称之为“原初创造力”,而把那种多半以二级思维过程为基础的创造力,称之为“二级创造力”。后面这种类型包含着绝大部分的世界生产成果,桥梁、房屋、新的机动车,甚至许多科学实验和许多文学作品都在其中。所有这一切,本质上都是精练和延伸拓展他人的思想。

两种创造力之间的差异,类似于突击队员和预备役之间的差异,类似于拓荒者和移居者之间的差异。那种能以良好融合或良好交替的方式,自如而完美地运用两种过程的创造力,我将称之为“整合的创造力”。伟大的艺术、哲学、科学产品的出现,正是来自这种整合的创造力。

在创造性理论上,日益强调整合的作用充分概括说明了所有这一切发展的结局:使二歧式转化为更高级的、更广泛的统一体,也就是治愈了人的分裂,并使他更一元化了。由于在人的内部有我谈到过的这种分裂,所以就等于有一种内战,即这一部分反对他的那一部分。

总之,就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来说,更多地是直接来自原初过程和二级过程的融合,而不是来自镇压和控制被禁止的冲动和希望。当然,由于害怕这些被禁止的冲动而产生的防御,也可能在全面的、不加区别的、恐慌的战争状态中,把原初过程封锁到内心深处。但是,这种不加区别的战争看来是没有原则性的。

简单来说,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首先看重的不是成就,而是人格,成就充其量只是这种人格魅力闪现的副产品。因此,就成就与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的。

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强调的是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发性、明晰、整合、自我认可,即一切能够造成这种普遍化的自我实现创造性的东西,在创造性生活中那些表现自身的东西,或者说是强调创造性的态度、创造性的人。

马斯洛也强调过自我实现创造性的表现或存在的品质,而不是强调其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性质。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是散发到或投射到整个生活中的,正如一个激动的人没有目的地、没有谋划地、甚至是无意识地“放射出”兴奋一样,它像阳光照射一样,它传播到各个地方,它使万物得以成长(那种能成长的东西),而且它也浪费在岩石和其他不能成长的东西上。

马斯洛试图推翻那种得到广泛承认的创造力概念,而又没能提出一个精密的、明确定义的、完全区别开的代替概念。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是难下定义的,因为有时它正如莫斯塔卡斯已经指出过的那样与健康本身似乎是同义的。而且,由于自我实现或健康最终必须定义为实现最完全的人性,或实现这个人的“存在”。因此,自我实现和自我实现创造性,看来也几乎是同义的,或者说自我实现创造性是自我实现的绝对必要的方面,或是它的标志性的特征。

② 中国人的群体意识会不会抑制了个体的创造力

显然,中国人不止有群体意识,外国人也不见得没有群体意识。

③ 高考如何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高考来并没有抑制学生的想源象力和创造力,限制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1、以成绩为教师绩效考核标准的弱智教育制度;
2、以高考为目标的教学而不是以教育为目标的教学;
3、低素质的教师猪一样的课堂教学;
4、无视学习规律的荒谬的辅导方法。

说实话,跟高考本身真没什么关系。

④ 日本人抑制个性,强调和别人一样,为什么他们还那么有创造力

其实不能如此概念化、而且如此片面地看待日本的所谓的磨灭个性。在任何国家内,个性张扬和服容从集体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此,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服从团队这件事儿都是存在的,在日本,个性的东西也存在。而日本公司,精英层从来就是存在的,他们也是个性的。举个例子:他们对于优秀员工要求是,既要像狮子一样统领全局,又要像羚羊一样顺从,你能理解吗?

⑤ 儒家思想是如何抑制古代中国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

儒家思想中对“工”很排斥。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加上儒家又是统治思想,故对科技的发展很不利,但是对精神文明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不差。
真正儒家开始全面抑制的时候是自程朱理学兴起和八股文的流行开始。

⑥ 佛学是如何抑制人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的

佛学,是一种智慧,是一种修养,可以指导我们探索真理,增加创造内力。
中国几千年的历容史中,佛学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几千年来文化不衰,佛学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汉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这几个朝代的初期,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创造力不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逊色。五千年以来,中国在世界上当老大的时间,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长,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虽然,近代中国国力衰弱,但现在中国正在崛起,现在已经是世界最强的三国之一,而佛学,依然是当今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⑦ 日本人那么古板、抑制个性、沉闷,为何还那么有创造力为何还那么发达

岛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危机感很强。所以就得在其他地方另辟蹊径

⑧ 从众心理可能抑制我们的个性发展,扼杀创造力,所以我们不能有从众心理。___(判断对错)

从众心理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题干描述只是强调了盲目从众心理的消极作用,没有正确认识到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所以题干所表述的是错误的观点.
故答案为:错误.

⑨ 辩论赛经验抑制创造力的辩词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2720人进行的调查显示,回59.4%的人认为家答长过多灌输经验和好恶,会抑制孩子的创造力。另有20.1%的人对此持相反态度,其余20.5%的人觉得“不好说”。

受访者中,68.9%的人是家长;“80后”占36.9%,“70后”占37.6%,“60后”占16.6%。

⑩ 日本人抑制个性,循规蹈矩,为什么那么发达那么有创造力

循规蹈矩过一生,看似没什么出息,更不会发达,但最起码心安理得,平稳快版乐。磕磕碰碰权的,要知道每跌到一次,就意味着要付出代价,那样的笑,也只能是一种苦笑、辛酸的笑!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心态也不同,不能同一而论。

阅读全文

与经验抑制创造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科学院无形资产管理办法 浏览:67
注册资本金认缴期限 浏览:828
申请商标到哪个部门 浏览:762
购买无形资产的相关税费可以抵扣吗 浏览:982
商标注册被骗怎么办 浏览:160
朗太书体版权 浏览:268
大学无形资产管理制度 浏览:680
马鞍山向山镇党委书记 浏览:934
服务创造价值疏风 浏览:788
工商登记代名协议 浏览:866
201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卷 浏览:985
创造营陈卓璇 浏览:905
安徽职称计算机证书查询 浏览:680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会议记录 浏览:104
泉州文博知识产权 浏览:348
公共卫生服务培训会议小结 浏览:159
马鞍山揽山别院价格 浏览:56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