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培育积极进取、创新求实的机关文化
对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去年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向全党全社会和全体公民奏响了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号角。因此,探索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改革发展具体实践、有力抓手的机关文化建设的课题,无疑是适时和必要的。
一、 关于文化的含义、特征以及机关文化和机关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1、文化的含义:
文化本无确切的概念范畴,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习性,是特定人群普遍自觉的观念和方式。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如果比较确切地说,文化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统称。
2、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内生动力和内在力量
文化本身是一种极具内生动力和内在力量的因素。例如,比如在我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之际,不用说教和动员,大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做着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即便是连续数日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排队等候那难求的一张机票、船票、车票,即便数日不吃饭、不睡觉,也要等候在机场、码头、车站乘飞机、轮船、火车、汽车,更或者开摩托车、骑自行车,甚至迈开双脚,朝着回家过年这样一个目标前进前行。这种我们中国人对于“春节就是团圆”的普遍认同的观念和方式,就是文化。这样一种统一的行动,不用号召,不用法律规定,就可以成为一种自觉,这背后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使然。所以我们说,文化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一只看不见的巨手。文化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左右着人们的行动。
(2)文化的作用:
同时,文化又是具有巨大作用的:
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当一种旧的制度、旧的体制无法进一步运转下去的时候,文化对新的制度、新的体制建立的先导作用就十分明显。蕴藏在新制度、新体制中的文化精神,一方面为批判、否定和超越旧制度、旧体制提供锐利武器,另一方面又以一种新的价值理念以及由此而建立的新的价值世界为蓝图,给人们以理想、信念的支撑。因此,人类历史上新的制度战胜旧的制度,文化起到了内燃机的作用。
文化是社会常态的调控器。在新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新的体制代替旧的体制之后,社会相对地就会处于一个常态的状态,而常态中的社会仍然会存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矛盾,而且还存在人自身的情感欲望和理智的矛盾。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妥善解决,这个社会的常态就会被打破。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人们解决这些矛盾常常采取多种手段,而依靠文化的力量去化解这些矛盾,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方面。这是因为,法律、理想、道德、礼俗、情操等文化因素,内含着社会主体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怎样做”的意蕴。所以,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种种矛盾,就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的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的作用,通过有说服力的、贴近民众的方式,将真诚、正义、公正等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植入民众的心里。只有这样,一个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和谐和可持续地运行和发展。
文化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文化虽然说是属于精神范畴,但它可以依附于语言和其他文化载体,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为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涂上基本相同的“底色”,也为他们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提供大致相同的基本点,进而化作维系社会、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
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的导向赋予经济发展以价值意义,经济制度的选择、经济战略的制定,经济政策的确定,无不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决策者文化水平的制约。文化给物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思想、理论、舆论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方式。二是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极高的组织效能。人作为文化的单元,不仅受文化熏陶,而且也依一定的原理相互感通,相互认同,从而形成社会整体。文化的这种渗透力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它能够促进社会主体的人之间相互沟通,保证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在一定的组织内有序开展。三是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经济活动所包含的先进文化因子越厚重,其产品的文化含量以及由此带来的附加值也就越高,在市场中实现的经济价值也就越大。
所以说,文化又是一种具有如此巨大作用的东西。
因此说,一个国家的文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二)机关文化的含义及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作用、意义:
1、机关文化的含义:
所谓机关文化,是指各级机关在履行各自职能、开展本职工作、服务服从发展过程当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包括相对统一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是一个机关思想理念、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是机关每个工作人员在一个机关长期工作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制度规范的总和。一般来说,这些精神、观念、思想、行为方式、行为规范、道德规范,极大地促进了机关重要职能的发挥、机关服务质量的提高、服务效能的提升、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机关自身的发展。同时,不同的机关,由于职能的不同,目标任务各异,也有各自不同的机关文化和特色。机关文化建设,内涵丰富,外延广博,包括思想文化、制度文化、人性修养文化、工作氛围文化、职业道德文化和环境文化等方面,渗透于机关管理等各个层面、领域,体现于机关干部职工行为、习惯、交往等各个方面,涉及机关内部各机构和所属各股办室的方方面面。《从最一般意义上来说,机关文化包括三个层次,核心层是机关精神文化,是机关文化的精神层面,中间层是机关行为文化,是机关文化的实践层面,最外层是机关物质文化,是机关文化的物质层面。这三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机关整体的文化圈或文化氛围。》产生出文化力。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必然要求。
2、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作用、意义
机关文化的核心是形成核心价值观,根本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塑造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机关文化,对于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形势,对于强化机关自身建设,提升机关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升机关服务水平、服务效能,加强机关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至关重要,且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主要表现在:
一是机关文化具有吸引凝聚作用。当一种机关文化被认同之后,它就会成为一种粘合剂,从各方面把其成员团结起来,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使机关干部把个人的感情、目标与单位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对单位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从而充分发挥出机关的整体优势。
二是机关文化具有规范约束作用。机关文化对每位成员的规范和约束是一种不成文的软约束,主要体现在思想和行为方面。这种软约束与行政命令、苛刻强求等硬约束相比,显得更人性化,可以产生更强大、更深刻、更持久的约束效果,甚至可以更直观地表现在机关风气和职业道德对机关干部职工的规范作用上。
三是机关文化具有激励促进作用。在机关文化的作用下,全体成员间有共同的价值观,可以营造理解人、信任人、尊重人、关心人的和谐氛围,能进行充分的交流,让每个人都能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得到领导与同事的赞同和认可,激发为机关事业而努力拼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机关文化具有引导辐射作用。机关文化反映了机关整体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利益追求,能够潜移默化地将机关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转化成具体的奋斗目标、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机关干部职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这不仅对机关内部起作用,也可以通过干部的言行对社会产生影响,最终在社会和群众中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良好的导向作用。
总之,机关文化建设是提升机关服务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和谐发展水平的根本,也是提高全体机关干部职工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技能本领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方面。
(三)机关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近几年来,各级机关按照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不断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在创新机关文化理念、树立机关干部荣辱观、提升机关文明创建水平、开展有特色的干部职工文体活动等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有益的探索,通过以学习型组织培育人、以健康生活凝聚人、以规范行为引导人、以良好环境陶冶人等等机关文化建设的途经和措施,机关文化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机关服务理念不断更新、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干部职工素质有新的显著提高、干部职工行为规范有新的明显改观、社会对机关的满意度有新的提升。近年来,各级机关面貌焕然一新,拿我们身边所能够接触到的我县县级机关来看,总体感觉和印响十分深刻,作为硬环境建设的机关基础设施建设效果明显,办公用房用地宽敞几净,建筑美观大方、新颖时尚,环境干净整洁,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效果明显,机关作风朴实扎实,服务质量、效能显著提升,制度健全、治安良好,干部职工热情大方、文明礼貌、精神饱满,素质提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等等,一派井然有序的状态。
但从总体上看,以机关文化建设欠账、滞后、机关先进文化氛围不浓、机关干部职工思想文化教育不够等为根本因素的机关病、机关不正之风依然十分盛行。
例如,一些机关中存在的作风机关化趋向十分明显,表现在: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势、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机关似乎在人们的心目中成了陈腐、僵化的代名词,一些机关面貌颓(tui)废破败,人员老态龙钟、老气横秋,精神不佳,环境凌乱,楼梯水房臭气难闻,机关人员也被贴上了官僚主义的标签。随之带来的或表现出来的是,机构臃肿、人员冗余、人浮于事,满足于在机关发文件、搞布置,包括人事安排、工作任务完成、工作业绩取得等大多都还依然靠传统落后的、单一的的行政命令方式。干部职工作风飘浮、性情浮躁、党性不强、能力弱化,基层的情况、群众的意愿,靠在办公室空想,就可以定夺。
特别在县级机关,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问题依然集中、突出。
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实事求是难的情况;
工作作风方面,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问题,表现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够,对上级负责与对下级负责的一致性把握不力,凡事以上级满意为是,职工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重视不够,对处理群众来人来访,就事论事,对“源头”问题研究和解决的不力,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存在着形式主义,好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服务态度生、冷、硬的现象依然存在。
学风方面,深入系统学习不够,存在着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理论不能指导实践;理论根底不深,政策法规理解不透,缺乏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
生活作风方面的问题,一是艰苦奋斗作风不强,享乐意识强烈。二是对业务工作要求得多,抓党风廉政建设时紧时松,一些人为政不廉,影响机关形象。一些干部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经受不住金钱和物质的诱惑,有不廉洁行为。存在着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和“吃、拿、卡、要、报、占”等不良行为。
机关作风的这些方面,工作方法的这些不适,与为民服务的宗旨格格不入,与新形势新任务队机关应具备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极不适应。
上述种种机关病、机关问题的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的、有客观的。但其最根源的还是机关对先进文化的崇尚不够,先进文化氛围不浓,先进文化在机关的粘合剂、助推器作用发挥缺失,用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占领机关阵地、占领干部职工思想阵地不够,机关人的自主意识不强,一句话就是机关文化建设消极滞后之所在。
同时,对于具体的机关文化建设工作,也存在目标不够明确,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相关的激励、运行机制不健全,对机关个性化的特色体现不足,内容与实际工作联系不紧等等。
面对新形势,机关文化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更高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从根本医治机关病、从根本强化机关自身建设和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二、全面把握机关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要求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在内容上概括地讲,就是建设符合机关重要职能、目标任务和管理实际的、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的价值取向、文化修养、团队精神、进取理念、服务意识、道德情操等。创建一套具有竞争激励、优胜劣汰作用的管理机制,培育一种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促进机关自身建设的全面加强和机关效能的全面提升。说到底就是在机关和机关干部中明确培养什么意识,树立什么理念,学习什么知识,培养什么人才,打造什么形象,弘扬什么精神的问题。具体地应该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打造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规定着文化的本质和导向,机关文化的导向,直接决定着机关干部职工的作风、政风。要加强机关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始终把培育机关干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机关文化建设的首位,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教育机关干部职工,不断提高机关干部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的水准,以优良的机关作风带动政风,促进行风,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其次,丰富机关干部的文化知识,打造精湛博学的素质文化。树立长期学习、深入学习、系统学习,不断钻研,精益求精,联系实际的意识。既要加强基本理论和业务的学习,又要围绕机关职能、目标任务和发展需求,加强人文、社会、自然等学科知识的学习。通过创建机关局域网、阅览室、活动室等载体,为干部职工打造学习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示干部职工八小时之外的精彩生活,让大家相互学习,增进了解,共同提高。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机关干部进行通识教育、前沿知识教育和知识更新教育培训。
第三,规范机关干部的言行举止,打造行为规范的修养文化。修养文化是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干部的言行不但体现着自身的文化修养,也代表着整个机关的文化形象。机关干部要按照《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发扬沟通、互助、协作精神;机关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行为规范或岗位职责,以提高机关干部的文明水准。
第四,提升机关干部的能力本领,打造服务大局的职业文化。针对机关干部的岗位职责,对机关干部加强岗位培训、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机关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本领,促进机关干部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理想、价值。要鼓励机关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发现和总结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把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机关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成效,进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第五,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打造强势全新的管理文化。要制定机关工作标准,明确机关工作的内容、程序、权限、时限、依据和责任人,促进机关工作运行规范化、服务标准化。要积极探索实行工作标准化管理和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完善绩效考评机制,增强机关干部工作的责任感;整合工作资源,精简会议、文件,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适当引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坚持品德、才能并重、学历、能力并重原则,加强干部的选拔与交流,对工作踏实肯干、成绩明显突出的干部,适当破格任用,为干部的成才、发展创造良好外部条件和内部环境,事业单位做到公平、公正,重视、支持专业技术干部职称晋升,调动技术人才工作积极主动性。
第六,鼓励机关干部解放思想,打造与时俱进的创新文化。创新是机关充满活力,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开展机关文化建设,一方面要着力培育干部职工敢于面对挑战,否定自我、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要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为干部职工提供展示创新成果和能力的平台,激发广大干部的创造热情;还要着力培养干部职工的创新能力,加快知识更新,使人人都“敢创新、愿创新、会创新”,形成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
第七,塑造党政机关良好的形象,打造名副其实的物质文化。建设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条件,保障职工群众工作、学习、办事方便、快捷。要在机关醒目处张贴机关的核心价值理念、服务用语、行为规范等,让机关干部时刻牢记在心,指导行动、规范行为,也便于职工群众认识、了解机关文化,监督机关建设机关文化。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增强机关的凝聚力、吸引力,激励机关干部共同参与到机关文化建设中来。
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要以“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为目标要求,按照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廉洁型、和谐型机关的要求,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共建共享文化成果,突出服务群众、改革创新、完善机制“三个着力点”,构建具有自身特点、突出特色的文化理念,建设“以事业凝聚人,以情感感染人,以精神鼓舞人,以利益激励人”的机制,营造以人为本、健康向上、团结协作、充满活力的机关文化氛围。
三、把握途径、坚持原则、建立机制,大力推进机关文化建设
(一)开展机关文化建设要把握正确的途径:
“一是要抓住关键点,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机关干部的道德修养上下功夫;二是要找准切入点,在创建学习型机关,提高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三是立足根本点,在加强制度建设,促进机关各项制度的健全、规范及其有效运转上下功夫;四是要把握着力点,在创新机关文化活动载体,保障全员参与上下功夫。”
(二)开展机关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服从大局、全员参与、彰显个性、与时俱进、常抓不懈的“六个原则”:
以人为本是本源,服务大局是主线,全员参与是关键,彰显个性是特色,与时俱进是要求,常抓不懈是需要。
六个原则同等重要,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坚持六个原则是机关文化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三)开展机关文化建设,需要建立健全良好的运行保障机制:
一是领导机制。要建立健全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各处室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定期分析、研究机关文化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为机关文化创建工作出主意、想办法,推动机关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二是保障机制。要保证创建活动有经费、有时间、有地点、有人员、有载体,促进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主体作用,增强共创共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机关文化建设的任务贯彻到处室、落实到部门。三是激励机制。要定期检查、考核机关干部参与机关文化建设的情况及其成果,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级晋升、提拔使用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同时可与党风廉政建设、机关作风建设、机关党建目标考核等内容相结合,真正使机关文化建设成为机关干部成长的源动力,促进各部门增强建设机关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开展机关文化建设,是提高机关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又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需要常抓不懈,更需要全体机关干部的积极参与。同时,开展机关文化建设,要大力提倡注重实效,求真务实的良好风尚,坚决抵制形式主义,不搞虎头蛇尾。通过开展机关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用干部职工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引导社会成员的进步,用机关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用机关的和谐带动全社会的和谐,达到以机关带动、推动整个社会的创新、发展。
㈡ 如何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九 百花谭 省第十次党代会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持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推动保稳定向促和谐转变。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把城乡社区管理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推动基层管理创新,实现街道(乡镇)工作重心向社会管理服务转移,强化社区管理和服务功能。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深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党代会提出了未来五年我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思路。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推进我省的社会管理创新,应当做到“四新”,即强化新理念、完善新格局、构建新机制、健全新体系。 一、明确目标任务,强化社会管理新理念 刘奇葆书记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乡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更加重视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主动解决社会转型中的矛盾和冲突,建立适应现代化发展趋势和要求的现代社会管理体系。因此,社会管理的短期目标是主动解决社会转型中的矛盾和冲突,保持社会稳定;社会管理的长期目标是建立适应现代化发展趋势和要求的现代社会管理体系,促进社会和谐。 随着四川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社会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社会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社会冲突在一定区域内有所激化。国际经验表明,赶超型国家在现代化初期往往容易出现社会动荡,保持有效的社会管理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随着四川省情的快速变化,城乡人口结构的迅速变动,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那种以“控制”为核心的传统社会管理理念必须得到根本改变,代之以“治理”为核心的社会管理新理念。目前,四川各级党委和政府基本树立了社会管理的新理念,但是还应当加强学习和领会,强化社会治理的观念。 社会治理是在对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这三对基本关系的反思中产生的,现已逐渐成为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价值理念和实践追求。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治理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它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互动和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在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路径就是要从以政府为单一主体、以单位管理为主要载体、以行政办法为主要手段、以管控为主要目的、以事后处理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向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基层自治管理良性互动,社区管理与单位管理有机结合,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管理与服务融合,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源头治理、共建共享的新模式转变,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稳定因素,构建起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 二、坚持多方参与,完善社会管理新格局 治理理论强调社会主体的多方参与、多元合作。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体已经多元化,除了党委、政府以外,传统的国有“单位”已经大幅减少,非公组织大量增加,“社会人”大量出现。结合我国的国情,就是要落实党委、政府、社会组织、企业、民众等社会主体的相应职责,履行社会义务,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从重政府作用、轻多方参与向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共同治理转变。 党委要在社会管理格局中发挥领导和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制定方针、统筹协调、动员资源。我省正在推行的“区域化党建”是创新社会管理中实现党委职能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联合党委”、“党委联席会议”等形式,充分发挥党委统筹全局的作用,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办、事务共担、责任共负。政府要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象抓经济管理一样抓社会管理,做到社会管理的政策到位、机构到位、职能到位、保障到位、责任到位、监督到位。要改变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包揽一切的做法,属于自身的事务履职到位,属于市场的事务放权到位。各种社会组织和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和参与意识,发挥自治、自律、互侓作用,与政府机构同心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完成社会管理工作。人民群众要充分发挥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坚持走群众路线,引导群众积极、理性、有序、依法参与社会管理。目前,我们在最大程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方面还做得不够,“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程度和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组织数量较少,专业的社工人才数量不足,对现有的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的作用也远未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和社工人才,特别要加快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增加政府向社会组织和企业购买服务的力度,吸引更多的社工人才从事社会管理服务工作。要建立企业参与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除了通过区域化党委统筹以外,还应当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在就业服务、劳资关系、拆迁补偿、生产安全、产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履行好社会责任,就是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可以说,坚持完善社会管理格局,是把维系社会秩序和激发社会活力有机结合起来的主要途径,既可以保证社会的安定有序、规范运行、调控有力,又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从而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关评论: 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一:如何看待四川五年辉煌巨变 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二:如何理解高位求进加快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三:如何理解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评论之四:如何推动“两化”互动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五:如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评论之六: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七:如何再造“两个都江堰灌区” 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系列评论之八:如何加快实施文化强省战略
㈢ 创造勇于奋斗共建共享美丽家园是病句吗
词语搭配不当。应该是勇于创造,勇于奋斗,共建美丽家园
㈣ 如何才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1、保持战略定力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形成一系列符合国情、行之有效的制度,必须长期坚持。
2、从实际出发制定新的制度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例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推进监督制度改革,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逐步构建起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3、将已有成熟经验和做法上升为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我们坚持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和成熟做法,对其进行认真梳理和提炼,并适时将其上升为制度规定,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例如,我们党在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这一制度创举,对于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制度治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和创新做法,增强其全面性、系统性和集成性,形成长期、稳定、可靠的制度,有利于更好指导实践。
(4)创造共建共享扩展阅读
制度是治国之重器,良制是善治之前提。
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接力探索、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得来的,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产物。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㈤ 如何发挥商会作用,创新社会管理问题研究
纵观全国商会发展情况,可以说商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制约商会发展的因素依然很多,影响了其社会管理作用的发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一)人力资源的供给
商会有多层次的需求,包括专职人员和社会志愿者在内。由于社会组织的有一定的公益性而专业性较弱,我国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商会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商会员工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合现阶段商会需求的人才。需要建立起类似于其他行业的商会员工的职业水平认证标准,对商会员工的职业素养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分级。社会志愿者也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社会志愿者在社会组织当中有着一定优势。政府应该充分挖掘社会志愿者资源,不断为商会的发展提供新鲜血液。
(二)内部治理体制建设
我国商会普遍缺乏完善的治理结构。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社会组织当中实行的理事会制度并完善内部的监督机制,将商会的发展纳入科学理性高效的轨道中来。通过提升商会内部的管理水平,有效地提高商会的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三)社会管理绩效评价
各级政府还应该出台社会管理目标评价体系,实现对商会在帮助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目标的有效评估,形成商会对社会管理创新的良性促进。商会领域法律体系的缺失也影响了商会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导致了目前部分商会和地方政府相互勾结导致的腐败现象。商会的发展也将可以因此而进入法治化的道路。
(四)商会的管理方式与手段
政府应转变商会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商会是我国非公经济发展的代表,促进商会的发展,除了加速我国社会管理的创新之外,将可以进一步地活跃我国的市场经济尤其是非公经济的中小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深化政府职能改革,发挥商会在社会管理当中的作用是必然的趋势。政府应该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社会管理,转移到主要依靠法律和道德手段进行社会管理的道路上来。商会等社会组织可以作为市场经济背景下,良好的社会管理主体存在,从政府手中得到更多的社会管理权限和职能。我国各级政府应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促进鼓励商会的发展,进而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
总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社会组织重要组成部分的商会,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商会自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其作用的发挥,这就需要改进和完善,以便进一步加强其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㈥ 新发展理念 文明城市创建文章怎么写
五大发展理念分别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分别的含义如下:
创新
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协调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绿色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开放
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共享
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㈦ 创建工人先锋号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创建
充分认识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的重要意义
工人阶级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工人阶级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畏艰险、奋力拼搏,自强不息、甘于奉献,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既为工人阶级实现自身利益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工人阶级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舞台。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争当促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排头兵,是工会组织的重要任务。
多年来,各级工会紧密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有效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实践证明,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有利于激发职工热爱本职、钻研技术、创新管理、提高效益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有利于发挥我国工人阶级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推动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有利于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共建共享,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扩大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充分发挥工会在组织、引导、服务职工和维护职工权益等方面的作用。
深入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是推进“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竞赛活动的重要抓手,是依靠主力军、建设主力军、发展主力军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组织起来、切实维权”工作方针、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具体体现。各级工会要充分认识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的重要意义,组织引导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通过创建活动激励职工立足本职、勤奋工作、学赶先进、争创一流,充分展示工人阶级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和主人翁风采。
㈧ 如何培育和创建特色小镇
一、精心培育特色小镇
1、遴选的基础
一是产业有优势。特色小镇应是推动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的新平台。培育特色小镇要求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产业定位科学精准,在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和特色方面要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和叠加效应。同时能够吸纳就业,带来长足发展。
二是风貌有特色。特色小镇应是融合风貌、文化、旅游等多元要素特色发展的新载体。注重对地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将文化元素植入小镇的风貌建设的各个方面,指引建筑、街区、空间、环境等多维度的风貌建设,形成具有文化底蕴的特色风貌,增强文化认同感,同时促进特色旅游发展。
三是发展有成效。特色小镇应是创新发展的引擎和有示范作用的排头兵。特色小镇自身需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能够在短期内快见成效,成为带动自身及周边地区发展的引擎,同时在发展路径、发展模式上能成为条件相似的小城镇发展的范例。
四是动力有保障。特色小镇应是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和吸纳社会资本投资的新热土。培育特色小镇要选择动力有保障的小城镇,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政府为企业创业提供条件,让小城镇在提升社会投资效率、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培育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特色小镇的创建关键在“产业形态、宜居环境、传统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主导产业定位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有独特性,注重采用新技术手段和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产业优势明显,产品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知名度高,利润率和装备水平有优势,注重研发投入。产业环境优良,有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鼓励政策。产业增长势头良好且经济社会带动作用明显。
产业要有基础、有依托,产业选择不可“空穴来风”;产业类型能完善小镇功能,拉动小镇发展。兼顾镇里原有产业,提升品质。
二是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城镇风貌和谐统一,能有效彰显小镇特色文化内涵。镇区新建建筑体量适宜,形式与传统建筑风貌相协调,能较好的表现本地区的建筑文化特色。镇区沿街建筑的体量、色彩、材质、符号、细部协调统一。特色小镇周边美丽乡村建设要保留乡土特色和田园风光。
注重自然山水,避免人工打造;景观多用自然,不要套用城市。风貌要突出地域、民族、时代的特征,注重地域材质、符号的应用,避免欧式,尊重地域文化,找到文化自信。
三是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独特的民俗活动、特色餐饮、民间技艺、民间戏曲等传统文化类型。保护好文保单位、历史街区、传统建筑挂牌等物质文化遗存。政府支持传承人及非遗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文化传播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质,宣传途径多样。
特色小镇要有文化、有内涵。要注重保护历史、传统文化,提升完善小镇精神,形成小镇的文化认同。
四是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镇区对外交通路面等级在二级以上,且情况良好。道路设施及绿化配置完善。公用设施建设水平较高,给水管网全覆盖,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镇区污水管网全覆盖,且污水处理设施完善。建成区小学建设规模、标准、配置数量达到要求,可满足实际需求。镇区内中心医院、卫生院建设规模和标准达到国家相关规范要求,镇区建有一座综合超市,商业设施可满足多元需求。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是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相得益彰;共建共享,与原有镇结合,不要两层皮,考虑季节性需求变化。
基础设施建设要完善、要适用、要小,切忌大规模;共建共享,满足生活、发展需求;集约利用,符合小城镇的特点;污水、垃圾处理做到科学合理,保护特色小镇赖以发展的环境。
五是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有创新的发展理念与模式,符合自身发展规律。建设管理方面实现多规协调,设有专门的规划管理机构,实现“四所合一”,制度健全,能实现规划管理数字化。社会管理服务水平高,建有综合的办事大厅,基础行政管理适度下放。在机构人员、购买服务、财政收支、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突破性创新。
二、科学创建特色小镇
1、区别对待东、中、西不同地区的发展重点
我国东、中、西地区条件各不相同。东部地区建制镇在地理空间上布点密集度、城镇在国内生产总值、镇区人口规模、城乡规划管理、宜居环境建设水平等方面,高于中、西部地区水平。针对东中西部地区的这种差异,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因地制宜地明确不同的培育重点和方向。各省也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科学确定特色小镇发展重点。
东部地区重点要控制规模,提升存量,防止大拆大建。如浙江经验是核心区建设控制在1平方公里,规划范围控制在3平方公里。
中部地区则重在找准产业方向,明确市场定位,找准发展动力。
西部地区要注重发展特色乡镇,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
2、精心策划、找准定位
根据自身的基础和独特的潜力,抓准特色,精心策划,明确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
基于现状基础,充分挖掘潜力。基于小镇的自然、生态、文化、景观、民俗等资源,对这些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去粗取精,找到特质。如古北水镇是在本身有司马台古长城等优势旅游资源基础上,打造成为京郊最具北方特色的度假小镇。
特色要鲜明。聚焦优势产业、独特文化内涵和环境特色等因素,立足自身优势强化突出特色。如拈花小镇定位特有禅文化,打造禅意度假小镇。
3、在现状产业基础上提升和发展
产业有基础。在现有基础上发展产业,不要凭空创造和引进新的产业。
提升和发展。借势特色小镇的人气与资源集聚优势,拉动、促进小镇产业发展,完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体系;延长产业链,构建合理的产业集群,打造竞争优势,扩大产业影响力,提升产业竞争力。
4、严控建设规模
规模一定要小,小才能精,小才能美。特色小镇建设应该走精明收缩的道路,小城镇规模较小,避免建设规模过大,反对粗放式、快速式,一窝蜂的建设。规模建设根据浙江经验,规划三平方公里,建设一平方公里。
建设应紧凑布局和集约节约建设用地的原则,避免摊大饼式或脱离现有产业分布人为划定建设区,根据自身资源和产业基础及其分布情况,尽可能连片提升和完善现有建设区。
精心打造。特色小镇建设要完善原有城镇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高标准建设,成为小城镇建设的示范和城镇化的新样板。提升、完善打造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小镇。
分期建设。鼓励分期建设,反对一次成型,建一个成一个,要有高标准和长远性,可放慢建设速度但要保证质量。分期建设还可以保证特色小镇在风貌和形态上的多样性。
5、打造地域特色的宜居环境
有地域特色才能特。我们国家有着丰富的风貌类型,材质、符号、元素等可提取和利用的要素充分,多用地方材料、符号,体现地域特色。
结合自然山水,避免人工打造。山川、河流、森林、沙漠等自然景观和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注重整体格局和风貌的打造,格局自然,风貌整体和谐统一,体现特色。景观多用自然,注重小品等景观打造。
因地制宜,反对国际式和徽派的泛滥。风貌提倡地域式,反对国际式。反对整体格局、建筑风貌完全复制国外小镇。尊重本地建筑文化,发扬特色,找到文化自信。
6、传承重塑小镇文化
有文化才有灵魂。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内核”,需深入挖掘和精心打造。求快往往效果不好,将文化做足,影响大且深远,可以形成很好的品牌。
文化传承。对历史文化丰厚的小镇,注重保护历史、传统文化,做好传承、挖掘文化要充分,形成小镇的文化认同。
品质提升。合理开发利用文化资源,系统打造,形成文化品牌,增强竞争软实力。
重塑精神。对于文化资源匮乏或是新建的小镇,注重文化培育和打造,在现有建设的基础上发展,逐步形成自身文化特色。
7、聚集人气和活力,防止鬼镇的出现
特色小镇要注重人气和活力,要聚集一定的人口,给小镇带来持续的发展动力,避免建设“鬼镇”。
打造活力街区。要结合棚户区改造等,打造一些有活力的早餐、夜宵、娱乐街区等受大众欢迎的有活力的街区。
提升冬季的活力。北方地区特色小镇选择考虑弥补气候条件等因素,积极发展全季节旅游,增加冬季项目。
注重夜色经济打造。增加夜晚的商业和文化活力,打造具有魅力的夜色景观,增加小镇活力。
8、打造宜游宜产的旅游环境
挖掘旅游题材。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旅游不是核心目的,但拥有一定的旅游功能作支撑,小镇会更有生命力。可将山水风光、地形地貌、风俗风味、古村古居、人文历史等作为旅游题材。
对接区域市场需求,尤其大城市周边,旅游产品策划考虑外溢的功能需求。
9、提升和共享服务水平
特色小镇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满足基础生产、生活需求以外,还应做好三个服务。
服务社会事业。设施建设要与镇区结合,共建共享,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推动特色小镇可持续发展。
服务经济发展。建立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成为整合资源、集聚创新、特色产业的“新载体”。
服务周边村民。统筹布局、互联互通,完善补足城乡服务设施体系,促进服务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
10、构建信息通达的智慧体系
智慧发展。互联网是最先进的代表,小城镇是传统的居住形态,二者完美结合,通过信息的便捷,释放空间对人的约束。节约人流物流,实现智慧化,更易于小城镇打造;用智慧手段促进产业发展,对接更广阔的市场,服务更多人群;用智慧系统提升镇区的服务水平,提升幸福指数,从而提升特色小镇的吸引力。
绿色发展和生态低碳。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布局形态、建筑技术都应采用绿色化和生态低碳的发展思路和标准。基于绿色低碳和物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结合的“智慧城镇”是面向未来的全新的城镇形态。
三、探索特色小镇规划
特色小镇规划不是简单的小城镇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也不能单一的照搬城市规划,而是以特色为导向的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应注重特色小镇的建设性和可实施性。
1、特色小镇规划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个定位策划+五个要求+两个提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的规划体系。
一个定位策划:要找准发展定位,明确特色小镇发展思路和重点;
五个要求:产业、宜居、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五个方面的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保障特色小镇发展;
两个提升:旅游和智慧体系两个提升规划,建设系统提升;
一个空间优化落地:最终通过一个空间优化落地规划落实所有规划设想,并明确实施步骤。
2、特色小镇规划重点
特色小镇规划是以特色为导向的各种元素高度关联的综合性规划。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多元融合,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协调性,统筹考虑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特色导向。作为立镇之本的产业规划要找准自身的特色,要为自身发展提供充足的背景支撑。文化是特色小镇发展之源,其规划要注重挖掘文化魅力,围绕文化内容深入挖掘。特色小镇一般生态环境优美,其旅游规划要注重挖掘、整合小镇的特色自然与人文资源。
多元融合。提高产业竞争力,注重高端产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以产业、项目规划,引导特色小镇空间规划的功能组织与布局。以文化特色、生态资源为导向,在空间、风貌、项目、活动、环境等方面进行落实。规划内容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高度融合。
3、特色小镇规划方法
多规合一。从内容上看,除了常规的空间规划内容,还包括产业规划、社区规划、旅游规划、交通规划等,同时需突出生态、文化等功能。特色小镇规划必须坚持多规融合,突出规划的前瞻性和协调性。推进产业、空间、设施等方面协调有序发展,引导项目与产业落地。
重点突出。特色小镇规划的重点应在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上,确保规划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项目落地。建设项目落地是衡量特色小镇规划可操作性的重要内容,也是规划成败与否的关键性要素之一。结合小镇特点选择发展项目并进行合理定位布局是保障建设项目落地的重要手段。
近远结合。近远结合是评价特色小镇规划可实施性的重要标准。以往的小城镇规划重视规划期末终极蓝图的编制,而忽视近期建设规划的安排。近期建设项目对于完成规划期末的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特色小镇规划应注重近远结合,尤其要保持近期建设规划的相对完整。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特色小镇“产业研究+规划+落地”机构。
㈨ 全国有哪些城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先进作法
十多年来,绵阳市始终坚持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注重让市民主动参与创建,在参与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整个创建过程得到了市民的广泛支持和认同,实现了由被动性到自觉性再到自发性创建的转变。即便在“5.12”特大地震后,广大市民仍然表现出非常高的创建热情。这种自觉性和主动性,正是绵阳多年来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动力所在。其主要做法是:
一、以深化认识为先导,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多年来,绵阳市始终把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作为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载体,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工作理念和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
一是不断创新工作理念。牢固树立抓文明城市创建就是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综合性工程的理念,坚持为民创建、全民创建、自主创建,坚持以人为本、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使文明创建过程成为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过程,在全社会形成了“人人争当文明市民,共同争创文明城市”的普遍共识。
二是不断创新网络体系。坚持创建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并详尽规定了相应职责。各县市区、街道、社区和市级部门、单位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全覆盖的创建组织网络,为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三是不断创新工作机制。
第一,是建立会议制度。把文明城市创建列入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的议事日程,专题研究文明创建工作,并确立了市文明委每年1次、市创建领导小组每年2次全体会议等制度。
第二,是制定和落实规划。每五年制定全市精神文明创建规划,每年制定创建计划,各个单项、阶段性创建都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底有总结。
第三,是落实工作责任制。由市委书记、市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市创建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织实施、督查,市级18个大口(区)、58个责任部门分别负责相关指标任务落实。
四是不断创新监督机制。制定了创建工作考核评比办法,将创建文明城市作为市目标考核和干部政绩考核专项。
市创建领导小组每两个月组织一次检查评比,由市领导带队,有关职能部门参加,市级主要新闻媒体配合,对问题较多的单位进行曝光。市人大、市政协每年听取创建工作专题汇报,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视察。市文明办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各界人士代表座谈会,征求对创建工作的意见,并公布监督电话、接受各方监督。市创建办组建了督查队,发现问题及时向单位发出整改通知,并全程督促整改。
二、以规范文明言行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一是以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题,努力培育文明风尚。
制定了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推动文明创建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进单位。抓住文明礼仪、公共秩序、社会服务、互联网管理等重点领域,解决市民文明习惯和社会风气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举办“文明出行,从我做起”万人签名和文明劝导以及绵阳市“十种文明行为,十种生活陋习”平面媒体及网络媒体问卷调查等,有力弘扬了知荣明耻的社会风气。
二是以宣传教育为手段,努力规范市民言行。
每年印发《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工作方案》,新闻媒体开设《文明监督岗》、《讲道德、做好人》等栏目,专版刊登《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调查问卷内容,使市民规范言行有标准、自我教育有标杆。在城区和道路出入口等地悬挂大型宣传标牌,在全市张贴10万多份创建常识宣传画,街道和社区还利用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印发资料等形式宣传创建文明城市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市民的一言一行。
三是以基础建设为重点,大力培育文明细胞。
围绕创建文明城市总目标设定分项创建目标,制定卫生、环保、园林、科普、旅游、平安、双拥等方面的阶段性创建目标,分年度逐步实施。把创建文明城区、文明社区作为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实行市级领导和部门定点帮扶社区建设制度,广泛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组织全市22个窗口服务行业制定了文明行业创建规划,连续三届采取群众推荐、媒体公示的形式评选市级最佳文明单位、文明公务员、最佳文明市民、文明市民活动,推动了单位和市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以“三个提升”为目标,切实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以优美的城市环境影响和培育文明市民,是绵阳多年创建得到的一条重要经验。2005年以来,绵阳市围绕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和四川省副中心,大力提升城市现代化程度、文化品位和环境质量水平,全面加快文明城市建设步伐。
一是高起点规划。聘请国内外著名规划大师参与,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调整了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了“一心两区”、“三点两线”的城市骨架。“5.12”地震后,按照国务院的重建规划,进一步调整了城市规划布局,更加注重了防震性和城市整体规划水平的提升。
二是高规格建设。围绕城市区域调整和功能分区,按“山、水、林、文、城”五位一体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市场运作、有序推进的原则,全面启动了城南三江汇合口及滨水区域25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和仙海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建设。结合灾后恢复重建,把创建工作融入城市危房处置和水、电、气及城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恢复建设之中,市民生产生活秩序很快恢复正常,进一步拓展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空间。
三是高水平管理。按照“洁、绿、亮、美、畅”和舒适、美观、便利的要求,确立了新一轮城市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数字化目标。重点加强对城市脏、乱、差的整治和城乡结合部、城中村改居区域、背街小巷的环境卫生与秩序治理,依法解决违章搭建、乱摆摊点、乱停乱放等问题,绵阳城市管理更加规范、秩序更加良好、市容更加洁净。
2006年,城市管理工作荣获“全国十佳标兵”称号。四是高品位提升。把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软实力”作为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深入发掘李白、嫘祖、文昌等历史文化资源和“两弹一星”等现代科技资源,2006年以来先后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太空娱乐风洞、全国第三座数字球幕影院等一大批标志性文化设施,成功创建全国首家科技(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充分展示了科技之城、智慧之城的风采。以亚洲邮展、国际龙舟赛、国际体育舞蹈大赛、世界拳击锦标赛、李白国际文化旅游节等大型赛事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文明创建氛围。
四、以富民惠民为重点,大力构建和谐绵阳。
按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最终要惠及群众的要求,我们经过反复研究、试点和论证,实施了一系列富民惠民的工作举措,使老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得到了更多实惠。
一是健全惠民运行体系。创造性整合各级惠民帮扶资源,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惠民帮扶中心,大力帮扶“老”、“小”、“困”等重点群体。目前,市惠民帮扶中心已有15个政府部门和群团组织在开展帮扶工作,进入中心的惠民事项达到113项,仅2008年直接用于帮扶的资金就达1100余万元,成为了“困难群众之家”。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组(社区)也分别建立了惠民服务中心、支中心、站(点),形成了全覆盖的惠民帮扶网络。
二是完善惠民帮扶制度。开发了覆盖全市35.6万名困难群众的“实名制电子网络系统”,统一印发了《绵阳市困难群众惠民帮扶证》,提升了惠民帮扶工作的数字化、人性化管理水平。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惠民工作的决定》、《绵阳市困难群众惠民帮扶证管理使用办法》和《绵阳市应急救助办法》等规章制度,形成了帮扶工作的政策支撑体系。
三是提升惠民帮扶实效。着眼于把惠民工作好事办好、实事做实,仅2006-2008年,市县两级就累计投入4.18亿元,帮助4.9万户、15万贫困人口年均收入超过1000元。目前,全市上下已经形成了惠民、助民、便民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