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用第一次_____为题目写一篇诗歌不少于20行最好要有韵脚
第一次离乡
世间万事变化无常,
年少的我无奈背井离乡。
念往昔之斗志高昂,版
男儿的志向纷飞四方。权
离别的话语萦绕耳旁,
父亲的沉默令我黯然心伤。
曾经的严父心铁似钢,
初次的分离才发现父亲如此的疼爱儿郎,
曾经的严父身形伟岸,
初次的分离才发现父亲已经是白发苍苍。
离别的话语萦绕耳旁,
母亲的叮嘱令我心思彷徨。
曾经的慈母身弱心强,
初次的分离才发现母亲为儿落下眼泪两行,
曾经的慈母不知劳累为家忙碌,
初次的离别才发现母亲竟然已经脚步踉跄。
啊!
我亲爱的家乡,
我短暂的离去不会辜负乡亲的期望,
啊!
我亲爱的爹娘,
我短暂的离去是为了更好的建设家乡!
『贰』 你是喜欢唐诗还是宋词呀
欲寻不同,先得找到相同之处
它们都是凝练的语言艺术作品,都押韵,在当时代都可以用来吟唱。
这就是它们的相同之处。但这和后来的元曲、如今的现代歌词好像又没什么区别,都带有同样的特征。
那还有其他相同之处吗?单独谈“唐诗”、“宋词”。
是有的。
唐朝诗坛是中国古诗的鼎盛时期,在初唐出现了“格律诗”,也就是后来称的“近体诗”,同时我们把不遵守平仄格律的诗(包括平仄格律出现前后的都算)称为“古体诗”。而古体诗除了不遵守平仄之外,押韵灵活,长短不拘,像极了文言文版的现代诗。
同时,古体诗也像极了规整之前的词牌。
根据现有的资料,词牌发端于唐,最早称为“曲子词”。而在诗被格律高端化之后,同时由于唐朝民族大融合,民间音乐也趋向复杂多样,就产生了适合宴乐的长短句,也就是“诗余”,经过晚唐温庭筠、韦庄,五代十国冯延巳、南唐二主,宋朝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周邦彦这些大家的不断开拓改进,才渐渐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词的诞生先天就打下了格律的印记,以此区别于同样句式长短不齐的古体诗。
但是平仄格律的诞生不但影响形成了格律诗,同时对古体诗也影响巨大,唐以后的古体诗虽然长短不齐,句式自由,一般句内都开始遵守平仄,这是发展的必然,所以唐以后的古体诗,发展成为“律古”。
也就是说唐诗中和宋词最像的文体就是“律古”。它是古体诗,却遵守格律,但又不是遵守格律和词牌名的词牌。
要找出律古和词牌的区别,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其实在词牌的形成过程中,一首律古如果能和音乐传唱,然后又有人用相同的曲调,相同的格式填写了新的律古,这首律古就有可能成为词牌流传下来。
比如说韩翃的《章台柳》,就是他写了给老情人的一首古体诗: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如果章台柳看了这个就忘了,这便是首古体诗,可章台柳看了之后怒不可遏,按照这个格式写了一封回信骂人: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同一种格式下出现了新填的词,这个就是个词牌了。
所以《章台柳·寄柳氏》既是古体诗,又是词牌。但这种情况是在词牌发展过程中的现象,到了周邦彦完整地规范了各种词牌的格式之后,就极少出现了。随着音乐的散佚,词牌逐渐成为吟诵体,和诗一样渐渐脱离了音乐,只按照汉字的平仄声韵来合律了。音乐附着体的形式就交给了元曲,到现代成为歌词。
从这一点来看,词牌和古体诗简直就是同根同源,只是后来音乐规范了词牌并把格式固定下来,代代相传,填词的时候不能变通。而古体诗却还是自由发展,随性浪漫。
区别总结
唐诗中的近体诗和词牌的区别是可见的,明显的。
近体诗中的绝句、律诗、排律三种格式,句子的长短是固定,不是五言就是七言,没有长短句。然后近体诗押韵必须是平声韵,不能换韵,不能押邻韵,以《平水韵》核韵为主;而词牌押韵灵活,可以平仄同押,可以押邻韵,一般用《词林正韵》检验。
同时,唐诗的内容大多高大上,以情怀家国为主,而宋词大多以个人小情调、小感情为主。这个倒不是唐、宋的区别,即使是宋诗也是大情怀,直到苏轼、辛弃疾手上,诗词开始合流,宋词也同样开始视野开阔,词风清正起来。
而古体诗和宋词的区别,就如前面所言,只是词牌格式固定,古体诗更加自由的区别了。
其实这样对比是“见山不是山”之后的回答,有些太过细了。
还是这样吧。唐诗是唐朝的诗歌,宋词是宋代的词牌。
嗯,这就够了。
『叁』 如何在当代演绎创新诗歌传统
韵脚诗隶属于驾驭在现代诗歌之上的新诗体,在集现代诗歌的成就与一身的基础上又新添了一项步骤,那就是每一行诗的结尾均须押韵,使中国现代诗歌在追求自由和豪放的同时,又继承古体诗歌韵律流传千年的宝贵血脉,终究以一种新的生命特征重新换发光彩,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而有力的根基,它将为中国现代诗歌步入辉煌历史篇章打开新的一页。
诗体前身
韵脚诗始发于20世纪30年代初,起初作为新诗的一种创作文体并未受到重视,至2000年初,在诗歌用韵的热潮中,在素颜韵脚诗的发展和影响下,韵脚诗重新受到新生代诗人们的重视和喜爱,并由此聚集了一批专门从事韵脚诗创作的作者,使韵脚诗从最初的创作文体演化成了创作诗派。
韵脚诗的形成则是受唐代以后的格律诗影响,它的发展和兴起,素颜韵脚诗所起到的作用功不可没,提起素颜韵脚诗,那就不得不提一下方文山了。[1]
方文山自栩为民族主义者,以拥有四分之一客家血统为荣,他的文字也常回到五胡乱华的年代,回忆民族历史上的苦难与辉煌。除了创作歌词之外,方文山还从中国传统诗词中汲取养料,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诗歌风格,并命名为“素颜韵脚诗”。
根据他自己的定义,所谓“素颜”,就是一张素面朝天的纯粹中文的脸,不使用标点符号、外国文字、阿拉伯数字、图像等化妆品。“韵脚”是指每一行均须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如同歌谣。
素颜韵脚诗的最大成就在于它将古体诗歌的韵律融入自身,继承和发扬了那种诗如歌的押韵之美,从而为现代华语诗歌的流传和推广能够再次巧妙地深入人心,也算是颇有功绩。然美中不足之处在于,素颜韵脚诗虽在韵脚方面卓有成效,却仍难在万千受众之间普及和推崇,原因在于以方文山为代表的一些素颜韵脚诗字句时常过短,字句间切换过于频繁或略显零散,整首诗所要传达的内容读起来有种如空似换的感觉,仿佛飘忽游走于高天云外,很难以寻找到那种超现实的真实感,只有抽空、迷醉、穿越、缥缈的感觉,这也彰显出他的素颜诗体仅仅发于高端而流行于高端人群,如同时下他那受到热捧的歌词一般,却也因此严重阻碍了它流向普通平民阶段的步伐,无形之中遗留了一些现代诗歌常见的弊病和顽疾。但总的来说,素颜韵脚诗为中国韵脚诗的形成奠定了坚实而有力的基础,承载着现代诗歌与中国韵脚诗的过渡转承的介质,它的力量与价值定将成为中国韵脚诗历史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素颜韵脚诗后世或将成为韵脚诗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