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意象,诗歌中常见意象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巳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专的意象群,了解属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情感类别:哀怨、激愤、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等.要深入了解这情感,就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寻撷到诗中的情感载体.如:杨柳——(代表)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古迹——怀旧等等.而古诗中的情感载体——意象——解读这些意象群,就成了古诗词鉴赏的突破口.
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多维解读,是鉴赏诗歌的钥匙之一,
② 古诗词当中都用哪些意象用法流露怎样的情感
意象是指渗透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形象.某个意象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和意味,这并非出于某个诗人一时的创造,而是经过历代诗人反复地继承、运用、发展而逐渐积累起来的.这些意象在历代诗人反复的继承、运用、发展过程中便渐渐积累了厚厚的文化意蕴.有些已经成为我们民族文化和心理积淀的一部分.我们在阅读和鉴赏古诗词时必须具备解读这些意象的能力,且要在广泛的阅读中能举一反三,由此及彼.下面就结合一些大家较熟悉的诗词来分析几个古诗词中常见意象.
一、鸿雁
1.大雁是候鸟,定期南飞北返,这就容易使那些滞留外乡,不能按期定时回家的人对比自己,生发出无尽的忧思.如: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韦应物《闻雁》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赵嘏《寒塘》
雁,春秋迁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2.我国古代有“鸿足传书”的传说,因为古代人们和外出的亲人难通音讯,所以又让大雁承担了“信使”的使命.如: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
《清平乐》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3.雁总是结阵成“人”字或“一”字形集体迁徙的,因此孤雁(断雁,孤鸿,断鸿)也就成为诗人表达自己孤苦漂泊的意象.如: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蒋捷《虞美人?听雨》
在浩淼的江水与低压的阴云之间,只有一只孤雁在凛冽的寒风中哀鸣,显得那样孤单、渺小、无助.词人正是借用孤雁的形象来抒发自己风雨飘摇中流浪江海的悲凉心境.
二、月亮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们很自然地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联系起来.月圆便想起团圆,月缺便想起分离.而人生总是离多聚少,且往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圆人不圆.故人看见月亮很容易触景生情,想起故乡、亲人.
最典型的当是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还如李煜的《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首诗写离愁.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在那清秋的深夜,词人独自登上西楼.从“无言”和“独上”中可见他愁思之深和身影之孤单.这时他抬头一看,只见残月如钩,这既是写实,也是象征.试想,连月亮都是残缺的,人世团圆又有何望?月如钩又会在词人心上增加多少孤寂愁苦?
不仅如此,月亮还是游子与故乡联系的媒介.如果说游子是故乡放出的风筝,月亮就是那根线.游子为什么不会迷失呢?那是因为有月亮!月亮以其无垠的光辉照耀着游子也照耀着故乡.游子抬头看见月亮心头生发出许多美丽的遐想:今夜,月下的故乡该是一如既往地美丽而宁静吧.故乡的亲人又在干什么呢?
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这首诗是诗人在长安的俘虏营中写下的,表达了身被囚系的诗人对妻子家人的思念.诗人不说自己望月忆妻,却想象今夜鄜州月圆,妻子独自一人在望月思念自己,妻子身旁虽有儿女陪伴,但儿女还太小不懂他们母亲的思念,并不能为母亲分忧.这样写来,写出了诗人神驰千里,黯然动容之满怀愁绪,使诗情更进了一层.
三、登高(登楼,登台)
1.我国地域辽阔,历代文人漂泊异地,音讯不通,一旦登楼远望,家乡桑梓景物,亲戚故旧面影,纷纷涌上心头,免不了愁从中来.因此登楼怀远是常见情思: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柳永《八声甘州》
2.登高,置身于高山或高台之巅,实际上也是置身于无垠的空间与永恒的时间交集之点.面对无垠的空间,人会愈来愈真切地感受到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面对永恒的时间,人会愈来愈痛切地感到生命的短暂.这种个人的渺小感和生命的短暂感,将激发人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迫切追问.而追问的结果往往是:人生如寄,韶光易逝,壮志未酬而华发已生.因此登高极易引发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悲.
最有代表性的当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胸怀大志,因指陈时弊而屡遭打击.此诗写他登台远眺,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写出“天地”即空间的辽阔.第四句写在广阔背景中,兀立着一位因无用武之地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诗人临风洒泪,慷慨悲凉,赢得了后世无数怀才不遇之士的强烈共鸣.
③ “意象”创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意象”本身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形式创造”,是一种“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内”容创造。在朗格看来,“意象”真正的功用是:它可以作为抽象之物,可以作为象征——即思想的载荷物……它的意义在于:我们并不用它作为我们索求某种有形的、实际的东西的先导,而是当作仅有直观属性与关联的统一整体。
④ 什么是意象、具象、抽象、印象
意象: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具象:文艺创作过程中活跃在作家、艺术家头脑中的基本形象。
是作家艺术家在生活中多次接触多次感受、多次为之激动的既丰富多彩又高度凝缩了的形象,它不仅仅是感知、记忆的结果,而且打上了作家、艺术家的情感烙印,受到他们的思维加工。它是综合了生活中无数单一表象以后,又经过抉择取舍而形成的。从心理学意义上说,作家、艺术家的创作过程就是具象的运动过程。具象的运动过程主要是激发、强化作家和艺术家的情感,并与情感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旦进入具象运动阶段,创作者往往是情不自禁的,甚至是如痴如狂的,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很少受抽象思维的控制。具象不是抽象思维的起点,而是在抽象思维的作用下,选取、综合表象的结果。从发生学上说,表象、记忆能力是人的低级心理水平,动物也有表象和记忆的能力,但动物没有根据自己的需要、态度、体验和思想观念来综合取舍表象进而形成具象的能力,具象为人类所独有。
抽象: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抽象化主要是为了使复杂度降低,以得到论域中较简单的概念,好让人们能够控制其过程或以综观的角度来了解许多特定的事态。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例如苹果、香蕉、生梨、葡萄、桃子等,它们共同的特性就是水果。得出水果概念的过程,就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要抽象,就必须进行比较,没有比较就无法找到共同的部分。共同特征是指那些能把一类事物与他类事物区分开来的特征,这些具有区分作用的特征又称本质特征。因此抽取事物的共同特征就是抽取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不同特征。所以抽象的过程也是一个裁剪的过程,不同的、非本质性的特征全部裁剪掉了。所谓的共同特征,是相对的,是指从某一个刻面看是共同的。比如,对于汽车和大米,从买卖的角度看都是商品,都有价格,这是他们的共同的特征,而从其他方面来比较是,他们则是不同的。所以在抽象时,同与不同,决定于从什么角度上来抽象。抽象的角度取决于分析问题的目的。
在广义上,印象主义一词有时也用于19世纪后期的其他艺术(通常指音乐,但有时也指文学),它们所采用的技巧和达到的效果同印象主义绘画相似。主要的印象主义画家有莫内、马奈、毕沙罗、雷诺瓦、西斯莱(Alfred Sisley)、窦加(Edgar Degas)、摩里索(Berthe Morisot)、吉约曼(Armand Guillaumin)和巴齐耶(Frederic Bazille),个性十分鲜明,非常讲究实际,没有确定的共同遵守的具体原则。但印象主义最明显的特点则是,力图客观地描绘视觉现实中的瞬息片刻,主要是表现纯粹光的关系。 文学印象一般来说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写作手法,反映作家的个人气质。一些作家的作品以其感染力很强而被认为可与绘画方面的印象相提并论。
⑤ 常见的意象
诗歌抒情特点: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情”、“志”则为“意”(即主观的情感),“景”、“物”则为“象”(即客观的事物)。所谓意象,就是客观事物经过诗人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因此,把握意象对于我们更好的把握诗歌内容,领悟诗歌主旨,感受诗人情感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树木类
柳:送别、留恋、伤感。 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②“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③“柳”絮飘忽不定,常作遣愁的凭借。
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诗人常用松来警世自勉或表达自己高尚的品节。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
梧桐 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此外—— 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竹:象征人高洁的品格、积极向上;
红叶:代称传情之物,后来借指以诗传情。
二.花草类
红豆 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
菊花 隐逸、高洁、脱俗。多赞其品格坚强,气质清高。
梅花 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莲花
①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
②用于表达自己的美好品质
此外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高洁;牡丹:富贵、美好;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身份地位卑微;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梅子:以其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李清照《点绛唇》)。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⑥ 首联选取了哪些意象创造了怎么样的意境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 ①铎(ó):系在马车上的铃。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汉宣帝陵墓所在地,这里指故乡长安。 阅读练习及答案 1、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 2、说说这首诗的“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体会期中的“羁旅乡情” 答案:目前之景:鸡声茅店,残月当空,人迹板桥,微霜初度,斛叶山路,枳花驿墙 言外之意:道路辛苦,羁旅愁思。 3、“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答案:“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4、尾联在全诗的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内容: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留恋故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 结构: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照应。 5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 6“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参考答案: 5①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②由名词连缀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 6、“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深切的思念。 7颔联是被人传诵的佳句,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分) 答:只用几笔淡墨的线条,就勾勒出富有画意的山村“霜月早行图”;每句有三个名词组成,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早春图”;通过景物,含蓄地表示“道理辛苦,羁愁旅思”。(任一点即可) 8“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4分) 答:作者通过想象写成群的凫雁在水中嬉戏,表现欢乐的气氛,从而反衬旅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悲。 9“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答案:“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意对即可) 10、 赏析“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表达效果。 答:这句话罗列了很多早晨所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形神兼备的渲染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晨景图。 11、“客行悲故乡”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中与之相照应的句子是那一句/ 答:思念故乡;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2、“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中的“照”字,很多版本写作“明”字,你觉得哪个更好些?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答:“照”字比较好,既暗示了在早晨“枳花”颜色的雪白,也富有动感的传达了这种白色的“枳花”将在晨光中还显得黑暗的驿墙都照亮了。 13.本诗首联描绘了怎样的早行情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答:本诗描绘了羁旅之人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 14.人言“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两句绝佳,其写景有何特点?试作简要赏析。(4分) 答:这两句诗写景,纯用名词(或运用“列锦”的手法),连缀成一个意象组合体。在这个意象组合体中,有声音,有形体;有人物,有动物;有仰望之景,有俯视之景。描绘出生动的视觉形象,营造出凄清冷寂的意境。
⑦ 什么是艺术家表达情感、创造艺术作品的必要的手段
各种艺术门类或种类都有专业技能的问题,专业技能要靠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内。每个艺术容家在进行艺术创作前都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技能,只有这样,艺术家才能够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地把自己的丰富情感或意象用实际的物质手段表达出来。艺术家如果没有必要的专业技能,他的情感和意念就无法得到具体的显现,不能够恰当表达自己内心的丰富情感。设计师如果没有必要的绘画和操作技能,他所设让的艺术品不能向人们展示视觉效果,他的情感或意念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表达。因此,专业技能是艺术家表达情感、创造艺术作品的必要的手段。
⑧ 浅谈诗歌中如何通过具体的意象来表达作者情感
诗人的复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制,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具体化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