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
(1) 新颖性:具有新颖性的发明创造,应符合以下三方面的条件:
① 在申请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创造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这里的出版物,不但包括书籍、报刊、杂志等纸件,也包括录音带、录像带及唱片等音、影件。
② 在国内没有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所谓公开使用过,是指以商品形式销售、或用技术交流等方式进行传播、应用乃至通过电视和广播为公众所知。
③ 在该申请提交日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由他人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且记载在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中。
所以,在提交申请以前,申请人应当对其发明创造的新颖性作调查,对明显没有新颖性的,就不必申请专科。
(2) 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同日前的现有技术相比,发明要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实用新型要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3) 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创造能够在工农业及其它行业的生产中批量制造,或能够在产业上或生活中应用,并能产生积极的效果,增加经济效益。
专利法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的发明创造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衍生问题:
如何申请专利及流程?
应该向专利局或地方专利代理窗口,报送相关的材料或者邮寄。国家专利局发出受理通知书,说明专利申请进入审批程序,支付申请费。专利局对申请进行审查,只要初审合格,就可以授予专利。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批准,可以授予专利权。
2. 专利上讲的三性,实用性,创新性,新颖性。创新性和新颖性怎么理解呢,总是感觉差不多,最好有案例说明。
1. 实用性: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必须能够在产业上得以应用,并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如提高效率、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改善产品质量等。
2. 创新性(也称为创造性):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应当具有显著的特点,使其与现有技术有明显区别。这意味着该方案不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不能直接从现有技术中轻易获得。
3. 新颖性: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必须是全新的,未被公开。这包括未被任何文献、公开使用或以其他方式公之于众的内容。即使是微小的变化或改进,只要它们在技术上未被公开,就可以被认为是新颖的。
案例说明:
假设有一项专利申请是关于一种新型的节能灯。如果这项申请描述的是一种利用新型材料制成的灯泡,这种材料在之前没有任何文献报道过,那么它的新颖性得到了满足。
创造性则要求这项技术方案不仅仅是新颖的,而且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不是显而易见的。继续上面的例子,如果这种新型材料的使用方式、结合方式或者是其效果的实现,对于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来说,不能轻易从现有技术中推断出来,那么这项申请就具有创造性。
实用性要求这项技术方案不仅在理论上可行,而且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比如这种新型灯泡能够在市场上销售,并且消费者愿意购买。
总结来说,新颖性关注的是未被公开的技术特征,创造性关注的是技术方案的非显而易见性,而实用性关注的是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价值。
3. 专利新颖性,创造性问题
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专利的新颖性,什么又是专利的创造性。
根据《专利法》第22条第2款和第3款的规定,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定义如下: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而根据《专利审查指南2010》的规定,在判断新颖性应当以这两个原则进行:
1.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
2.单独对比
在你这个问题中,前案是否影响新申请的新颖性,关键在于前案和新申请是否属于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新申请相对与前案缺少技术特征C,如果该技术特征是可有可无的,那么新申请和前案实质相同,这个时候就新申请就不具备新颖性,而如果C是某个很重要的技术特征,在缺少了C的情况下,新申请能解决不同的技术问题,那么这个新申请就是具有新颖性的。
同样根据《专利审查指南2010》的规定,在判断创造性的时候就比较复杂了,一般根据三步法进行,首先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由于本题中只有前案和新申请,因此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就是前案,其次是确定新申请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最后判断新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否具有显而易见性。
在三步法中,如果第二步确定新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前案相同,这个时候具有创造性的可能性就比较低,但也不排除具有创造性可能性,比如缺少了C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步判断是否具有显而易见性则比较复杂,一般会考虑本领域技术人员是否会想到,在不同的案例里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并没有不变的程式。
综上所述,就您给出的信息而言,并没有标准答案,具体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给出更多的信息来进行判断,上述只是一个总的判断原则和方法。
4. 专利分类有三种类型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专利权申请类别分为三类: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本法所称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
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本法所称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设计。
5. 如何判断专利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公布以后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现有技术包括在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 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在国内外公开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的技术。
现有技术应当是在申请日以前公众能够得知的技术内容。换句话说,现有技术应当在申请日以前处于能够为公众获得的状态,并包含有能够使公众从中得知实质性技术知识的内容。
应当注意,处于保密状态的技术内容不属于现有技术。所谓保密状态,不仅包括受保密规定或协议约束的情形,还包括社会观念或者商业习惯上被认为应当承担保密义务的情形,即默契保密的情形。
然而,如果负有保密义务的人违反规定、协议或者默契泄露秘密,导致技术内容公开,使公众能够得知这些技术,这些技术也就构成了现有技术的一部分。
创造性,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而对于发明来说,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