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就是我们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尤其是素质教育所努力追求的目标所在。在现代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学生主动创造能力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的人才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性地为社会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然而,农村学生主动创造学习能力的培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传统的教学中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也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但很多情况下强调的只是学生接受知识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而忽视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和主创学习实践能力;教师将学生当成教学的客体,而不是自我活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创造的人;实际教学中教师关注的是其教学的主体价值,事实上学生变成了教师知识的奴隶。因此在传统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仍以教师为中心,无法将学生培养成不断发展、具有创造能力的人,这与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精神背道而驰。在教学活动中,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能动、自觉地规划自身的发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进行自我管理,真正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观念的体现。
1. 群体的压力
由于社会的原因,我们的学校一个班容纳五、六十个学生是非常普遍的。来自不同背景的家庭中的学生,不管你是爱说的还是爱唱的,也不管你是爱动的还是爱跳的,便都得听老师的安排了。(不听行吗?那么多人,还不炸窝?)怎么安排?上规矩呗。软(表扬听话的,激励捣蛋的)硬(言词激烈,冷嘲热讽,甚或教鞭相加)兼施。久而久之,安静的同学成了班里的标兵,于是他会更安静;调皮的同学成了老师的眼中钉,会想法使他变安静。先前的许多个“为什么”便被老师的有意或无意的“不注意”“没顾及到”所冷却;先前对知识对学校的崇拜感、神秘感也渐次被教师“死令”的背诵、机械的记忆所代替。十指都有所长短,人多更有差异。于是乎,学生被分作三、六、九等。“那么多人比我强”,群体的压力便会背负在一个个柔弱的肩上。在这种情况下,已很少有学生能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去探究什么了。
2.缺乏理智的挑战
古往今来,教育的形式有很多种,现代的,古代的,家庭的,学校的……不论是哪种形式的教育,都会有问,有答。问,是启疑;答,是解疑。问而无疑,答便无意。这便要求每一位从教者当多研究“问”的技巧。问题抛出,要使学生通过智慧,自己归纳而得出结果,这才是有理智的问题,是对学生智慧的挑战,才会启迪探究,才能引起主动学习的兴趣。现今的课堂上,教师也多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可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必动脑,照着课文读下去,答案便在其中;要学生讨论的问题也无多大价值,翻翻书,便会水落石出,只是互相说说,练练口语罢了,根本谈不上“讨论”。久而久之,教师成了课堂上的导演兼演员,而学生只是看客,间或跑跑龙套而已,根本无兴趣、无主动可言。3. 过多的打击和挫折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犯错误,成绩有差异是正常的,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对待,便会步入教育上的误区:对待优生过分宠溺,对待差生过多打击。课堂上的小动作,作业的零乱,以及成绩的不理想都会成为教师批评、打击的借口,“真笨”“不争气”“不可救药”等一顶顶帽子会毫不留情地扣在学生的头上。学生在遭受了一次次的挫折后便会逐渐认可了自己的“愚笨”,他会认为知识的高峰永不可攀,山顶的美景永远不属于自己。学生以这样的心态学习,有何主动可言?有何成就可造?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呢?在实施素质
⑵ 思想政治课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积极启发,诱发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去探索新知 .
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心理认知规律,运用学过的旧知识,逐步推导出新知识,是实行启发式教学的有效途径。一般说来,前一阶段的认识不仅是后一阶段的萌芽,而且是后一阶段认识的基础。只有注重了这方面的基础,特别是注重引导学生主动联系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回忆与对比,辨别与分析,建立联想,才能顺利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飞跃。我认为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列举大量事例,启迪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积极主动且创造性地进行思考和回答,从而达到巩固旧知、探索新知的目的。通过认真的讨论,学生大都认识到规律是完全可以认识并且可以利用的,只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就可以达到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目的,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这样,学生就在原有已知的基础上很轻松地接受物质运动规律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一新知识。由此可见,通过启发式教学,学生们的智力得到了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因而接受新知识就成了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事情。
传统教学的旧体制下,教师“独霸”课堂,学生缺乏主动性。今天的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当好先导和引路人,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首先要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和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教师的善教,体现在学生的学上。比如在思想政治课上学生对理论说教毫无兴趣,大道理学生听与不听的效果都一样。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还应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如课文中的历史名人和领袖人物的事迹及成长过程与他们的创业史,给出时间用于阅读,让学生得到启发。如今是经济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师要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必须注重调查与实践活动,有条件的话还可以走出课堂亲眼看看新世纪的创新人物的创业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以把理论课设置为辩论会,正方反方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辩论。学生在辩论会上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和合作精神,学习态度端正了,则会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越来越感兴趣。成功真正的秘诀在于志趣。
二、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教学过程中,我一般不把话说尽,故意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与空间,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探索,开发智力,激发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中学阶段是青少年学生增长知识,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也是智力开发的主要阶段。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时期,灵活地运用启发式教学,广泛地采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是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
我们还要创造好的教学环境,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我们要将每个学生视为平等的个体,避免是大多数学生成了“陪读者”,影响了课堂的整体效率。我们还要把学生当做完整意义上的人,以避免学生失去展现个性的机会,影响课堂教学的主体性的落实和创造性的培养。我们的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定位在知识目标的达成上,忽视学生体验、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难以给学生的终身发展留下有益的痕迹,使课堂教学失去应有的效用。所以我们要大胆创新,改进教学,不怕失败,和学生共同进步。例如,在讲四化建设中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正确认识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学生明确地认识到:实行对外开放并不是承认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剥削,因为对外开放是建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基础之上的,而且目的在于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加速四化的实现。
思想政治课的教改势在必行,它培养学生的是非智力因素。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思想政治课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就是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