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2017财富创造

2017财富创造

发布时间:2022-12-27 02:31:44

1. 2017财务管理如何创造价值

财务管理 是很常见了,这财务管理如何为企业带来价值?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呢?我为你带来了“财务管理如何创造价值”的相关知识,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财务管理创造企业价值的三种途径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经营目标在财务上的集中和概括,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综合我国目前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财务管理的要求,笔者认为,财务状况最优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目前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基本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利润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利润代表企业新创造的财富,利润越多,越接近企业目标。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能够促使企业讲求经济核算,改进技本,加强管理,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关心市场,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它未考虑利润的时间价值;未考虑所获取利润和资本没入量的关系;未考虑所获利润承担风险的大小。因此,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可导致企业各种短期行为,同时还会引起企业因不能科学计量风险因素,导致决策失误的不良影响。

二、股东财富最大化

也称企业价值最大化。即通过企业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在权衡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报酬的前提下,使企业的总价值达到最大,进而使股东财富达到最大。财富最大化不仅考虑了取得收益的时间,而且考虑了收益与风险的关系.避免了企业由于盲目追求利润而造成的行为短期化,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可以让企业更全面地经营决策。但是,在中国现有条件下,财富最大化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用性:

〈一〉我国大多数企业还不是股份制企业,而且目前的股份制企业多为国家控股企业,在整个国家经济中占的比例不大,不足以代表我国企业的整体特征,也还没有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股东概念

〈二〉缺乏一个能合理衡量企业股价的机制和市场。当前我国证券市场还不规范,市场非理性的投资远远超过理性投资,股价波动剧烈.较多地偏离了企业的真实价值;

〈三〉由于企业投资者很少能参与企业的直接管理。当作为财务管理主体的企业与投资者目标不一致时,企业的财务管理就会倾向于企业本身,背离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四〉只强调股东财富最大化,势必与其他利益主体如债权人、政用机构、内部职工等的期望值发生矛盾。

三、每股效益最大化

这种观点认为:应当把企业的利润和股东投入资本联系起来考虑,用各股收益来概括企业的财务目标。这种观点的缺点:一是没有考虑到目前收益和长期收益的关系;二是没有反映收益的风险。

总之,以上三种目标与我国现阶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不相适应。因此,财务状况最优化则是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评价本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财务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资本金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等。财务状况最优化是从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偿债能力几个方面综合体现的。

财务状况具体化为: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从而使财务管理活动的目标变得可以计量:可以用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金利润率来衡量企业的营利能力;可以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用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全部资金周转率等来衡量企业的营运能力;用产值增长率、利润增长率、销售增长率等指标来体现企业的发展能力。

这些指标可以很容易从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中获取。将财务状况最优化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不仅克服了利润最大化目标和每股收益最优化目标的不足,也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更接近我国国情,体现了财务管理活动的真正自的,而且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映了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总目标。可见,将财务状况最优化作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现实性的。
企业财务管理在公司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企业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企业财务管理是 企业管理 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 财经 法规制度,按照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简单的说,企业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企业财务管理在公司价值创造中的作用

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在公司价值创造活动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怎样才能真正起到核心作用呢?

我们认为只有明确了财务工作的宗旨、扮演了正确的角色、取得了工作实绩才能赢得企业财务管理应有的地位。

第一,企业财务管理应成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协助者。企业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从存货储备到产品销售,每一个环节的经营活动都与价值变动相联系。企业财务管理者应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各个经营环节的决策服务,提高创造价值的能力和水平。具体来说,企业财务管理者可以在批量采购、最优库存、自产与外包、更新与维修、生产批量、销售定价与销售政策、收款策略、商业信用与供应链金融等方面协助经营管理者进行科学决策,从而确保企业各个经营环节的价值创造。

第二,企业财务管理应成为公司战略规划的主要参与者。战略规划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而企业主要是一个经济价值创造的主体,关键战略一般事关财务问题。这就要求公司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关注公司战略规划,为公司战略产生理想的财务影响起到参谋和支持作用。随着经营管理模式的国际化,战略规划和战略指导的任务越来越多地落到了公司企业财务管理者身上,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充分运用其综合管理能力确保战略计划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充分运用财务规划与决策工具辅助战略规划,确保公司战略的经济性与创值性,确保公司发展的正确方向。

第三,企业财务管理应成为新环境下的价值直接创造者。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把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销售、进料、发货、售后服务。支持性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等。基本活动创造价值,辅助活动保证基本活动的运行。在现代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除了作为辅助活动支持企业的各项创值活动之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经营环境发挥创造价值的功能。比如,企业可以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通过降低成本费用来实现价值创造:利用多种结算手段降低结算成本;对外统一筹资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建立外汇资金平台,统一结售汇,降低企业用汇成本;进行资金集中管理,降低流动性成本;进行税收筹划,降低税收成本;积极增加现金流入创造价值;科学利用闲散资金进行投资,获取现金流流入;用好政府优惠政策,获得补贴收入;等等。

第四,企业财务管理应成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促进者。公司的价值创造和其他活动一样,要想产生理想的效果就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一般来说,激励机制一旦形成就会内在地作用于企业价值创造系统本身,使企业的价值创造机能处于良性的运行状态。公司企业财务管理要参与相应的经济责任考核和薪酬激励以及各项奖惩制度的制定,完善与价值创造相关的激励机制,并通过经济责任考核以及各种奖惩 措施 促进公司的价值创造活动。

第五,企业财务管理应成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保护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着内外部多方面的风险,任意一项风险的发生都会毁损企业的价值。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以对风险进行评估、防范和监控。在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中,企业领导人是关键,企业财务管理是核心。企业要围绕防范价值毁损这个关键目标,构建起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体系,而企业财务管理在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

财务管理如何创造价值相关 文章 :

1. 财务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2. 财务管理实训心得

3. 财务管理实训心得总结

4. 财务管理学习心得体会精选

5. 财务管理实训体会总结

2. 如何看待1%的富人获取了2017年全球新创造财富中的82%

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是我们无法规避必须面对的 历史 必然,但如果99%的人所持有的1%的财富能保证这99%的人衣食无忧,满足其大多数的物质需求,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是可以被接受的,资本主义的福利国家制度、马恩的共产主义大抵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消灭资本基本不可能实现,但极大的丰富生产资料,满足99%的人的需求还是可以实现的。

近年来,全球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不论是推崇自由竞争的美国,还是传统上分配比较平均的德国、日本,概莫能外。

2012年1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演讲中就指出:“最富有的10%的人口不再拿走全部收入的1/3,而是拿走了一半。在过去,首席执行官的平均薪资水平大约是普通工人的20倍至30倍,如今则为273倍。”如今,20%的美国人称缺乏足够的钱去购买家庭所需食物,有4600万人靠政府发放的食品券度日。

德国的贫困人口比例从14%增加到15.2%。日本的贫困人口比率也达15%。据日本媒体报道,因为终身雇佣制的式微和企业越来越倾向使用外派劳工,很多年龄偏大的失业者只能从事一天一结账的临时工作,工资处于最低水平,除掉吃饭和住宿所剩无几。别说存钱,他们一天不工作就一天没饭吃。

可以说,财富分配越来越集中、贫富差距扩大已经成了一种全球性的现象。这里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首先,知识经济在全球经济增长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而知识经济是一种赢家通吃的经济,每个行业只有一两家可以存活然后包揽所有利润。比如Facebook市值几千亿美元,但只雇佣不到3000人,而传统制造业的代表通用 汽车 市值为350亿美元左右,但光美国本土的雇员就有7.7万人,全球则有21万人。

其次,全球各国和地区税制的差异,使得富人们可以用脚投票,移居到税率更低的地方,也可以雇佣专业人士采取各种合法手段避税,更多的富人则在钻法律的漏洞,一名富豪常常在晚上搭机飞离英国领空,过了午夜之后,再回到英国机场降落。因为英国现行税法规定,每年在英国居住的时间不超过90天的话就不用缴税;而剩下的275天里,只要午夜前不在英国也可以不用缴税。

贫富差距的扩大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会产生严重的政治后果。近年来多国民粹主义的泛滥、“占领华尔街”和“阿拉伯之春”等事件,都与此有莫大的关系。

资本就是滚雪球,越滚越大。

1.富人有资本创造新的财富,昨天回答了一个问题,富人为什的更愿意买银行理财。因为只有一万的穷人就算资产翻倍也就是几万,而拥有千万甚至上亿资产的富人就算购买收益只有3左右的理财收益也是穷人的好多倍。

2.越有钱 社会 资源越聚集,赚钱的方法越多,投资的渠道越广,不论从经济还是政策都有足够的参与能力。可以说富人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3.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可以影响zz,西方一些国家与其说很少有腐败,是因为资本影响了政策,不公平写在法律里,为更好的敛财。

4.从财富传承上看,富人阶级的子女更容易接受良好的教育,更容易接触到不同的圈子,见多识广。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各种基础,只要不是败家玩意,不论在各个领域,更容易创新,创造。返观普通人,生活的约束太多,很多中产阶级所谓的精养子女,无非是学习更多的技能为资本服务,或是谈好资本[捂脸]

这种现象是动摇 社会 稳定的危机,但是现在借着互联网的创新可以改变这种现状,自组织普惠金融应运而生,精准滴灌式扶贫,让富人的资金像流水一样流向穷人(穷人多得,富人少得),最终让 社会 财富结构像橄榄型!

这 社会 不就是这样吗,小数人掌握大部分财富,分化加剧。强者更强。其实从某些方面说也是有好处的,形成大公司大集团才具有更强竞争力,才能更有实力进行技术或者创新升级,促进 社会 进步。这就要看国家政府如何处理这种分化。其实从来都没有公平的 社会 。通过一定的机制实现差距缩小,财富为广大普通人谋福利,也是政府重要职能之一。

我觉得这个概念有问题,百分之1的人是赚取利润,马克思说的剩余价值,某些人口里的剥削

那么生产的绝大部分的物品(这些东西应该都算财富)都是绝大部分人消费了,只是大部分人消费之后结余较少,而资本家有。

所以我挺好奇这个财富的定义是什么,这个数据是怎么算出来的?如果你按股票市值?股价包括其未来的潜在价值,

即便一个人再富有,他也吃不了10个人的饭

由一切的不公平铸造而成

别人挣多少钱跟我有什么关系?

正常

3. 如何在新时代中培养自己创造财富的思维

这种史无前例的变化既让人心潮澎湃,也让每一个人倍感焦虑。在机会与风险并存的时代,选择赛道永远比努力奔跑更重要。

一旦做错一个选择,你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都无法挽回。

再对比1999年和2017年的胡润首富排行榜,前二十大富豪竟然没有一个重复。

而对于创业者和投资人来说,花光了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终于知道勤奋与聪明的结果却可能是失败。

但会因为可能失败,就选择不投资而把钱存起来吗?

对于不满足于低配生活的每一个人,不想十年后二十年后成为被时代抛弃的那一个人,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3、投资的意义:从劳动造富到投资造富

随着新消费一起到来的,是每个人普遍的焦虑。

货币宽松虽然推高了你的工资,但也激发了你的焦虑,几乎所有东西都涨的比工资快,房价翻了十倍,甚至连家门口的横沥汤粉也从3元一碗涨到了10元一碗。

当你没什么积蓄时,当然只能靠工资性收入,大家关注的是一年赚多少新钱,但现在逐渐有积蓄了,投资性收入就变的越来越重要,大家会更关注过去的老钱能生多少新钱。

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仅增长8.7%,而人均财产净收入大幅增长11.6%,尤其对很多新中产来说,投资性收入可能早已超过了劳动性收入。

未来的社会是投资的时代,谁先掌握了正确的投资方法,谁就能预先获得新时代的入场券,但是你真的了解投资吗?

这个问题其实到现在我自己仍在学习中,只是这个阶段有少少的体会可以与大家分享:

如果你属于投资领域的“小白”,身边又没有非常靠谱长期泡在投融领域或机构中的老朋友,建议从银行理财、基金定投等开始自己的投资基础知识普及,待适应和了解一定的金融投资逻辑后再尝试复杂点的实体投资和私募基金;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一定的工作热情,可以将投资的逻辑从散户化理财到投资企业(即实体);可以开始将自己小部分资金选择实体投资类的项目,但要注意做好完善的法务和投资文件等保护自己的应有的权益,实体类投资会比基金投资操心,需要自身具备一定的投后跟踪意识;

如果闲置资金量比较大,可以开始跟投正规机构的股权投资基金和二级基金。

我个人实体投资比较倾向于投资新消费领域,只要趋势判断正确,运营团队靠谱,一般新消费领域的项目都有现金流强、逻辑简单清晰,从中还可以学习一个新的消费领域。

无论是哪种投资,都必须培养自己成熟的投资人心智,签订正规的合同,做好法务保护,但同时明白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投资与债务不一样,其产生的风险和收益也不一样。

其实我最想强调的是,迈出投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开始培养自己投资的思维,这个“思维”的产生才尤为珍贵。

其次就是选择靠谱的团队,选对方向,进行投资后放宽心态,只要自身保持有不断赚新钱的能力,即使投资风险产生了,也能坦然面对,经验累积多了自然而然成功的概率就越来越高。

最后,投资和赚钱都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要着急,不要慌张,正视失败,不断学习,试错中前进。

祝福这个时代,祝福我们自身,健康和财富相伴一生。

作者:Tina Lee(ID:crzxifm)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

产融IFM

深圳基业资本董事兼COO;互联网投资银行领投羊创始人;电商、O2O、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连续创业者;成功创立并参与多个互联网项目的经营与并购重组,熟悉互联网、证券股权投资领域。

4. 获得被动收入最简单高效的方式

在罗伯特・T・清崎所著的《穷爸爸富爸爸》一书中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财富创造逻辑:

1、你要有一个好工作;

2、努力工作获得现金流;

3、将现金流换成资产而非货币;

4、资产给你带来被动收入;

5、当被动收入超过你的支出你就走上财富自由之路了。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获得“被动收入”。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获得被动收入的方式并不多,比较常见的有2种,要么通过出租房子获得租金收入要么通过持有股票基金等资产获得分红收益。

获得房租店铺的租金收入需要前期支付较大的投资本金,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

而通过有计划的投资和持有股票基金等资产,获取长期持续的分红和盈利收益则是最简单高效的获得被动收入的方式。

2

我个人比较推荐想要获得被动收入的小伙伴坚持做基金定投。

我自己从2008年开始接触基金定投,这期间看过很多书,学习了很多定投的方法,经历了几次不错的股市上涨,每个定投周期也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但是早期的定投还是以盈利为目的,没有考虑到为了获得被动收入而进行的财务投资是否在投资风险上有可控性。也没有考虑到所持资产是否具备长期的分红和盈利能力。

大约2016年的时候读到《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开始意识到获得被动收入的必要性。然后跟媳妇商量,我们应该有计划的做一个长期的基金定投规划。那时候她并不理解,只是问我这个月买了,下个月能涨多少。我给她举个例子:基金定投就像是你种下一颗苹果树,第一年是一颗小树苗,第二年长高了一些,但果实青涩,第三年你开始收获,此后一直收获。而基金定投种下的不是一颗果树,而是一颗摇钱树,当你持有的份额足够多后,它会一直给你赚钱,给你分红。

后来我还反复给她洗脑,她说一个同学在平安上班,一个月的提成都过万了,我说你的基金里面持有中国平安,你是她老板。她过年想给家里人买几瓶好酒,去专卖看了说又涨价了,我说你是茅台的股东,酒涨价了,你也跟着赚钱。

最最洗脑的是持有的基金分红派现的时候。我用她的支付宝给她设置好定投日期和额度,自动扣款。有一天她跟我说,支付宝里不知道怎么多了几百块钱。我拿过来一看,是中证红利分红了。我说,哎呀,忘记设置红利再投资了。这个是基金的分红,我们应该继续买入份额,不要现金。然后她二话不说就直接把分红的钱申购买入了。

2017年我在知乎回答了一个关于个人投资“聚沙成塔”的问题。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我比较清晰的理清了基金定投的思路。于是从2017年4月开始在公众号做了一个“小鸡窝”的栏目。每周定投一次,每周写一篇关于基金投资的文章,到现在已经定投了113期。我每周日会在公号底部菜单栏的“直播定投”里更新截至最近一期的定投收益情况,以及下周的定投计划。另外还有一个配图,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投入、市值、收益率、收益额四项的历史变化情况。

3

通过基金获得被动收益有2个优势。

第一,你不需要支付较多的资本金。

基金的投资门槛很低,不像股票最少要买100股。你在申购基金的时候不是按照买多少份算,而是按照买多少钱的算。比如,你可以跟马爸爸说,给我来十块钱的某某基金。一点点小钱的积累,可以真正做到聚沙成塔。你要是投资房产,那一笔首付几十万还要贷款付利息,你能不能获得被动收入不知道,但肯定会成为银行的被动收入来源。

第二,指数基金投资可以获得稳定的市场平均回报。

在资本市场上投资,最怕的就是选错标的和踏空。但是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不可能为了每周几百元的投资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分析调查标的的财务质量,以及学习太过复杂的金融知识。所以,我在做基金定投时只选择被动投资的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顾名思义就是市场上那些重要指数的成分股组成的基金。这就意味着只要指数涨,我们基金净值就会涨。不存在踏空的风险。其次,指数基金对成分股的公司信誉、经营收入都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不达标的公司会在年度调整时被剔除出指数基金。因此,尽管我始终持有一只固定的指数基金,但是这只基金的成分股却总会变化,我们总是会持有更好的公司。

直接买股票最大的风险在于那些看起来很好的公司爆雷。今年这样的案例实在太多了。由于个人的资金有限,很难做到分散投资,单只股票的持仓占比通常都在10%甚至更高的比例。一旦爆雷,整体收益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是指数基金会控制单只股票的持仓市值,一般不会超过2%。也就是说,即便某只持有的股票停牌爆雷完全卖不出去直到退市清盘,哪怕一分钱不值,它对指数基金的业绩影响也就是2%。

4

我在小鸡窝中使用的是低估值定投的方法。从为了获得被动入手而进行的长期投资角度来讲,这种定投方式不仅风险较低,还有机会获得超越市场平均回报的收益。

低估值这个理念是借鉴了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的思想。我在历史文章中有过多次的分享,这里再简单复述一下。

估值通常指的是市盈率。市盈率其实就是股价相对每股收益的倍数。

假设股价是10元,每股收益是1元。市盈率就是10倍。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以10元买入该股,每年获得1元的经营回报,10年的时间我们的投资资金就可以回本。

而我们在做指数基金低估定投时,其实是将股票的估值概念运用到指数基金上。

对于一只个股来说,其盈利的波动比较剧烈,估值的稳定性比较差,但是对于一个持有了几十只成分股的指数基金来说,其整体的估值稳定性会比较可靠。这也是指数基金的估值值得信赖的基础。

低估值分为绝对低估和相对低估。

比如中小板的估值是22倍,创业板指数估值40倍,那么相对于创业板来说,中小板就是相对低估。

但是如果将指数基金的估值设定一条10倍的分割线,超过10倍算做高估,低于10倍算作低估,那么22倍估值的中小板就是高估,而我最喜欢的红利类指数上证红利和中证红利当前都只有8倍多,是处于绝对低估水平。

5

我当前阶段定投的标的都是绝对低估品种。

定投绝对低估品种的好处是不仅可以获得分红收益和公司的长期盈利收益,还可以获得估值回归的收益。

市场情绪比较悲观时,估值就会较低,投资者不愿意支付较高的溢价进行投资。当市场情绪转为乐观时,估值就会上升,投资者偏好风险投资,乐于支付较高的溢价。

当我们在绝对低估阶段投资收集了比较多的份额,当市场情绪恢复后,估值上涨,我们持有的市值就会在内在盈利不变的前提下大幅上涨。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因市场情绪悲观,某基金的估值只有8倍,如果每股收益0.5元,其净值是4元。

我们以4元每份买入100份,投资400元。

一年之后,市场的情绪恢复,整体估值水平都在提升,8倍估值的该基金目前以12倍估值进行交易,如果每股收益仍为0.5元,那么其净值为6元。

在内在盈利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估值的变化,我们获得了200元,也就是50%的市值上升。

再如果这一年该基金的每股收益提升8%,也就是0.54元,估值从8倍升至12倍,那么净值为6.48元。市值上升62%。

即便估值仍维持不变,而基金成分股的整体经营盈利增速达到8%,那么一年后的净值为4.32元。市值增长为8%。

再做一个更为极端的假设,如果每股收益增长8%,但是净值不变,意味着市场情绪更加低迷导致估值更低,那么估值是多少呢?答案是7.4倍。

再再做一个极端假设,每股收益增加8%,但是净值下跌10%,从4元跌至3.6元,那么估值是多少呢?6.67倍。

如果出现这么低的估值,我们要做的当然是买买买(坚持定投)。

你会发现,只要我们选择的基金在业绩上有保证,不会出现每股收益下降的情况,并且当我们定投时,它处于绝对低估阶段,那么我们在定投过程中抗风险的能力会非常强。

5

下图是我的小鸡窝历史收益率波动图。

我从2017年开始定投到现在,完整的经历了2018年的熊市行情。在熊市的最低迷的时候,小鸡窝的持仓浮亏是9.76%。见下图。

今天本来计划是说一下如何规划和制定定投额度,最近好几位小伙伴问到这个问题,但是一不小心又安利了一回低估指数基金定投的好处。

有好几位比较晚才开始做定投的小伙伴说,并没有感受到2018年的熊市,这和其持仓大多数低估品种有非常大的关系。

我觉得对于长期从事投机交易的小伙伴来说,提早给自己规划一个可以长期获得被动收入的资产投资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你在险恶的金融市场里搏杀的避风港。

大作手礼佛摩尔投机生涯几起几落,其晚年虽不如意,但也是靠着其利用投机收益购买了一份200万的基金而过得衣食无忧。

因此,借当前低估阶段,做一些指数低估定投,既可以获得被动收入,有可以使得投机收益在投资,大有裨益。

5. 10万亿大湾区规划落地 谁是粤港澳金融龙头

从区域金融力的视角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有两大看点值得关注。其一,湾区五大战略定位中没有提及建设金融中心,金融业发展的相关目标放在了服务业部分表述,但立意却非常之高,提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其二,谁是湾区金融的龙头揭晓。

2月18日,酝酿已久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这一重要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入新阶段。昨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宣讲会在香港举行,对于粤港澳发展的相关战略、优势和各地区的发展重点都进行了阐释。

规划纲要落地,对于身处大湾区的广东、香港、澳门,意味着什么?中国的区域竞争格局会否因此而改变? 一直关注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状况并于2018年11月发布首份“中国区域金融力排行榜”的新财富发现,从区域金融力的视角来看,湾区规划有两个看点值得关注和研析。

01

看点一: 湾区五大战略,并无提及金融中心

根据规划纲要所提到的战略定位,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更要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五大战略定位中,并无提及金融中心。 金融业发展的相关目标,主要放在纲要第六章《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的第三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表述。

对于拥有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两大交易所,香港和广州、深圳三大金融重镇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大湾区金融业的发展也在全国乃至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新财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力排行榜”研究显示,中国31个省份的金融实力显著不平衡,其大致可分成四个梯队: 主要金融中心和金融交易市场所在地的广东、上海、北京处于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的江苏、浙江、山东、四川、天津、湖北、福建7个省市具备一定实力,却与第一梯队有一定差距;其他占据中国大半个江山的东北、中部、西部地区的21个省份,金融实力均处于较低水平。 纵观整个榜单,中国金融资源的分布呈现向领先金融中心集中的态势,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突出(表1)。

表1:新财富中国区域金融力排行榜

资料来源:新财富

同处于第一梯队的广东、上海、北京三地,虽然金融实力得分差距非常小,各自侧重点不同,优劣势也各异,但广东最终以总得分7.39分,超越北京和上海,成为榜单上最具金融实力的省份。

北京虽然是全国性的银行中心、金融监管和决策中心,汇聚多数金融机构总部和央企总部,具有强大的经济辐射力和商业影响力,但没有形成完整的金融市场体系;上海金融中心的特征最为明显,无论是在金融业增加值、金融机构实力方面,还是金融市场和金融生态上优势明显,但在“资本化程度”和“民间资本活跃度”这两项指标上落后于北京和广东。

分项来看,在本次排名的六个维度中,除在“金融业发展程度”这个维度上,广东的5.63得分低于上海的8.14分和北京的7.49分, 在宏观经济实力、金融机构实力、融资能力、资本化程度和民间资本活跃度5个维度上,广东均高于上海和北京,均位列第一(图1)。

图1:广东、上海、北京金融实力对比

数据来源:新财富

在“融资能力”上 ,广东以2017年度22091.26亿元的社会融资规模,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省市区,得分6.46分,在人民币贷款、信托贷款、股票市场融资方面都具备优势。广东拥有深圳、广州两大金融强市,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存在,使之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方面也具备相对优势。

在“金融机构实力”维度上 ,广东的得分最高,为11.5分。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广东拥有银行类法人机构数219家,根据统计的券商法人所在地数据,广东拥有券商法人数量达27家,公募基金数量达34家,省内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也位于31个省市的首位。深圳和广州不仅各自聚集了一批国内知名的金融机构,同时,广东毗邻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坐享得天独厚的外溢优势。

在“资本化程度”上 ,广东拥有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最多,截至2017年年底,广东有56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0.73万亿元。资本市场助力财富创造,在2018新财富500富人榜中,广东上榜富人最多,一地贡献了113位富人,上榜者财富总额达28610.1亿元。同时,广东也是GDP大省,在“宏观经济实力”维度上,广东以2017年度89705.23亿元的GDP总量位列全国第一。

那么,何以大湾区规划纲要中,没有把金融中心建设列入五大战略目标?

是不重视金融业的发展吗?显示不是。新财富统计发现,在规划纲要中,对于“金融”一词的提及频率多达62次,甚至高于香港之外各城市的提及频次,其重要性凸显无疑(表2)。

表2:规划纲要中各城市的提及频次

而且,在《规划纲要》第六章第三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详细阐述了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一是建设国际金融枢纽。

香港:发挥金融领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打造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投融资平台。

广州: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产权、大宗商品区域交易中心,提升国际化水平。

深圳: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

澳门: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金融服务平台,建立出口信用保险制度,建设成为葡语人民币清算中心,发挥中葡基金总部落户澳门的优势,承接中国与葡语金融合作服务。研究探索建设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

二是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

香港:支持香港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机构。

广州: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

澳门:支持澳门发展租赁等特色金融业务,探索与邻近地区错位发展,研究在澳门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绿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务平台。

深圳: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加强金融科技载体建设。

对于金融业的发展目标和各个城市的金融发展定位,都作了详细阐释。其中,尤其是国际金融枢纽的目标定位之高,不言而喻,金融在湾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然不可忽视。何以在湾区的五大发展战略中,未提及金融中心?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方向来观察,这或与经济转型升级、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有关。

虽然湾区金融业处于优势地位,但从整体环境看,防范金融风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稳杠杆仍是当前中国金融业的重要任务。 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更是把防控风险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与早些年中国金融业一些领域的“超前”发展不无关系,即流动性超前于实体经济的需要、金融交易超前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自我循环、金融市场发展超前于监管和法律的约束。

在新财富“中国区域金融力排行榜”榜单上,有一个数据指标,即“金融业发展程度”下的“金融、保险业GDP占地区GDP的比重”,除湖南和吉林2省外,余下29个省市的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均超过了5%。其中,有11个省市这一指标上的得分高于位于榜首的广东。部分地区金融发展是否发展过热,当地金融业发展是否真正服务于本地实业,不乏疑问(图2)。

图2:11个省市的金融、保险业GDP占比超过广东

数据来源:新财富

因此,在脱虚向实的大方向下,金融业需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而从大湾区五大战略定位——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来看,无论哪一个目标的达成,无疑都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其中,尤其是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更将与金融业的发展相得益彰。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华南理工大学IPP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在最近一次的媒体采访中也提到,“未来世界的竞争,就是对优质资本的竞争。所谓优质资本,不光是钱,还有高科技,技术含量要高。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有服务业、科技、法治、制度优势;澳门服务业水准很高;珠三角产业链完备,有广阔腹地。如果大湾区的制度衔接到位、全要素自由流动,又有技术又有市场,还有资金和法治,对于国内、国际的优质资本吸引力就太大了。华尔街不会放弃,欧洲、日本也不会放弃”。

金融和经济高度相连,大湾区已有的资本、交易市场等金融资源,无疑将为科创企业提供孵化土壤,而科创企业的成长又可望为金融机构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何况当今世界,科技与金融正在主导全球经济,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主要部分。全球城市的格局也在因此发生变化,一些老牌的全球中心,有的地位在下降,有的也在转型。像纽约不再仅仅是金融中心,也在向科技创新中心转变,纽约科技创新领域的从业人员数量以及科技、创意产业的增速在大幅提升。也就是说,未来的全球性城市将既是金融的中心,也是科技创新的中心。 由此就可以理解,粤港澳大湾区虽然并未以“金融中心”进行定位,但强调科技创新等,事实上有利于引导金融业通过服务实体经济做强做大,实现良性循环。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东兴证券策略及商贸零售行业分析师宋劲,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比较提出,中国的三个经济核心区: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未来的发展应分别对应东京湾区、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这正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对科创的定位相一致。

而如果长三角的发展对应于纽约湾区,那么金融业的发展应当也是题中之义。事实上,中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需要多个金融中心支持不同区域的发展。尤其是,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纳入战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和科创板的落户,上海也可望突破创新短板,巩固全国性金融中心的地位。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以及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中,居于领先地位的广东、上海和北京三地可以各展所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金融业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服务创新,形成合力促进高质量发展,成长为带动中国经济崛起的三驾马车,打造可与纽约、伦敦比肩的金融中心体系。

02

看点二: 大湾区内,谁是金融龙头

全球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湾区,湾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区域。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9市,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图3)。

图3:粤港澳大湾区示意图

区内各市中,香港、广东、深圳的金融业发展居于领先地位,香港更是国际金融中心,不过,拥有证券交易所的深圳也不可小觑,2018年深圳GDP更超越香港,位居亚洲第五。那么,谁堪当区内金融龙头?其他城市是否定位为不同辐射层次和领域的区域金融中心?

湾区规划纲要中,对四大中心城市的定位均作了描述, 其中,唯有香港的定位中提及金融中心 :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由此可见,香港的湾区金融龙头地位彰显无疑。这也与其实力相匹配。

从宏观数据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服务业一直是最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2017年金融及保险业占本地GDP的比重为17.52%,比例高于上海的17.4%,更高于北京,居国内之首;2016年,香港金融业提供约25.31万份职位,相对全港劳动人口的比例为6.46%。在上市公司数量和总市值上,2017年,香港拥有216家注册地在香港的港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84437.88亿元。Z/Yen Group于2018年3月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香港排名第三。该指数自2007年3月首次公布以来每半年更新一次,香港一直获评定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国际金融中心(表3)。

表3:北上广、香港、澳门的金融实力比较(均为2017年统计数据)

细看其在金融领域的实力。 香港具备稳定而灵活的资本市场,货币、商品、资金、信息和人才可自由流通,在股票市值、IPO集资、资产管理及银行等方面更持续在全球领先之列。 此外,作为世界金融枢纽,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案人民币业务中心,还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及“债券通”等,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及发挥跨境资金融通作用。作为湾区金融重镇,地位尚难以取代。

不过,对于广深两地来说,金融业的发展也不无机会。广州、深圳长期是中国经济总量第三、第四的城市,其中,广州是华南地区的门户,深圳则是中国民营经济和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城市。自1990年深交所开业,深圳成为中国的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拥有了配置全国性资源的能力,宽松的创业氛围下也孕育出平安、招商等大型综合性产融结合的巨头。如今,深圳连年成为新增上市公司最多的城市,金融业增加值以及和金融业相关的法律、会计、咨询等服务人员的就业规模,也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金融服务业“金领”集聚地。

在大湾区规划下,除了依托本地科创、智能制造业共同发展,在战略目标之一的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方面,金融底蕴深厚的广深两地也可通过与香港探索深度合作,持续成长。

在《规划纲要》第六章第三节中,“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也是重要目标,在资金和产品互通、机构设立、金融监管协调沟通机制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划。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不仅能增强湾区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也将使湾区其他地区甚至全国各类金融机构参与大湾区建设,分享大湾区的发展红利。

这方面,湾区的其他7个城市应当更有机遇。纲要明确提出,支持珠海等市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特色金融服务业。广东各城市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以大湾区内的广东9市为例,珠海、肇庆、江门的GDP占比均不到总量的4%,而深圳和广州所创造的GDP则占总量的58%,贡献了绝大多数的经济增量。 发展不平衡,是阻碍广东建设金融强省的重要原因,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难点所在。

在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7)》经济篇中提出,阻碍广东建设金融强省的重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两大区域金融中心建设不平衡、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在新财富区域金融力榜单的“金融业发展程度”这一维度上,广东得分仅5.63分,落后于北京和上海,甚至比第四名的江苏还要稍低。虽然2017年度,广东的金融、保险业GDP以6853.01亿元的总量位列全国第一,但是金融、保险业占全省GDP的比重为7.64%,不足上海和北京的1/2,也低于全国水平的7.95%。正是金融业增加值对地区经济的贡献不高,以至于广东金融业面临“大而不强”的局面。

不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要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引领作用,统筹珠三角九市与粤东西北地区生产力布局,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完善大湾区至泛珠三角区域其他省区的交通网络,深化区域合作,有序发展“飞地经济”,促进泛珠三角区域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形成梯度发展、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产业协作体系。

在大湾区发展规划的框架下, 广东与港澳地区互联互通,无疑可望为省内金融业的平衡发展更添助力,改写广东金融业“大而不强”的局面,进而影响中国区域金融的格局 ,并将有助于区内有潜力的城市进一步提升金融业发展的国际化程度和竞争力,从而服务于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文章来源:新财富)

6. 2017年中国私人财富报道,中国目前有187万存款上千万的人,也就是流动资金,这里面,有40%是

你所说的应该是资产上千万,存款上千万的个人在当今社会基本上不存在,因为身家达到千万的千万富翁本来就不多,更不用说只是存款,如果不会把存款通过理财产品增加收益的话,只怕他也存不了这么多钱,哪怕他只是混日子的富二代。
对于可以随时使用的上千万流动资金来说,那它的销售规模至少也是几亿几十亿的规模企业。

7. 私人财富传承的窗口期什么时候到来

中国私人财富正规模化崛起。据招商银行-贝恩公司《2017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数据,2016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体规模已达到165万亿元,2017年将达到188万亿元,其中家族企业占比超过70%。
优脉财富汇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达到158万人,2017年将达187万人左右;可投资资产一亿元以上的超高净值人群2016年达到12万人,2017年将达15万人,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23万亿元。
现阶段,我国的高净值人群、超高净值人群基本都是第一代的财富创造者,这得益于近40年来的改革开放。但这一成绩的另一个现实是——在年龄结构上,我国高净值人群年龄大部分超过40岁,超高净值人群大部分在50岁以上,相当一部分人年龄已在60岁以上。2014~2015年,我国超高净值人群50岁以上的占比58%,其中,60岁以上的占比17%。且高净值人群资产规模与年龄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资产规模越大的高净值人群,其平均年龄也越大。
所以,优脉财富汇产品经理预测,未来10-20年将是中国私人财富传承的集中窗口期,中国的财富战场上将迎来波澜壮阔的一幕:一方面,经济转型的新机遇将继续催生一代创富英雄;另一方面,日益逼近的传承脚步,将会衍生出大量继受上一代财富的“富二代”,“富三代”,由此揭开个人财富向家族财富演进的序幕。

8. 靠100美元起家26岁实现财富自由,股神巴菲特的开挂人生有多牛

电影《西红柿首富》中,沈腾为了花光十亿元,请了股神巴菲特来共进晚餐,一共花了300万,那么巴菲特到底是谁呢?光请他吃个饭,就花这么多钱。

巴菲特12岁,因家庭原因搬家到美国首都华盛顿,13岁开始第一份工作卖报纸,凭借对数字的绝对敏感和聪明才智,小小年纪的巴菲特对此游刃有余。

受家庭的影响,以及对数字的敏感很小的巴菲特就对股票感兴趣,11岁买了人生第一只股票,第一只股票虽然只赚了六美元,但是对小小的巴菲特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后来不断尝试积累经验, 21岁时已经在股票获得了9800美元,这笔钱为他今后的股票投资奠定了基础。

后巴菲特自主创业,当时美国经济处于低谷,很多行业处于亏损状况,股票也不外如是,但我们的主人公巴菲特迎难而上,低价买入别人转手的股票后高价出售

不只是“股神”,他也是一个成功的投资者,1965年,以合作的方式买下当时处于濒临破产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有了自己独立的投资公司后,不断收购纺织公司,百货公司,食品公司,糖果公司的股票

后来的巴菲特向大家证明,当时他的决定毫无疑问是成功的。

9. 纽约为何能创造出接近7万亿人民币的GDP总量

纽约是美国的第一大城市以及第一大港,全市总面积只有1214.4平方千米,人口约851万人。2018年纽约GDP约为1.03万亿美元(接近7万亿人民币),是世界上GDP最高的城市。



纽约为何能够创造出那么高的GDP总量?这不得不提它引以为傲的金融业。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世界上金融业最发达,实力最强的国家。世界上最赚钱的行业自然是金融业,这是钱生钱的行业,而纽约就是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位于纽约曼哈顿岛南部的华尔街就是美国财富和经济实力的象征,这里集中了世界金融、证券、期货及保险等行业的精华,著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证券交易所均设在此,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56家总部企业位于纽约,有超过2800多家公司在这里上市,全球市值高达15万亿美元。



当然,除了发达的金融业,纽约的制造业也非常的发达,在机器制造、军火生产、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等方面也占有重要地位。而且纽约的服装、印刷、化妆品等行业均居全美国首位。

总之,纽约是一座世界级城市,一个多世纪以来,纽约在商业和金融方面,发挥着巨大的全球影响力,直接影响着全球的经济、金融、媒体、政治、教育、 娱乐 与 时尚 界。

纽约,作为全球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没有之一),能够取得这样的经济成绩是十分正常的。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几个全球最发达城市的经济数据。

伦敦2018年的GDP总量为4.4万亿人民币,面积1577平方公里;东京的GDP在8万亿人民币左右,面积2155平方公里;香港GDP为2.5万亿人民币左右,面积1106平方公里。

可以看出,全世界最强大的几个城市同样拥有非常惊人的实力,但仍无法和纽约相比。纽约之所以能够以如此小的面积创造出惊人的经济实力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美国2019年GDP总量为21万亿美元,比排名第二的中国高出了7万亿美元,比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这6个全世界最发达的经济体的总和还要多(G7的其它6个成员国)。纽约作为美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自然能够笑傲全球。

2.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金融资本市场

纽约是著名的金融中心,其主要GDP创造源为金融产业。在纽交所上市的公司都是世界最大的企业,纽交所的市值吊打全球任何一家股票交易所。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四家公司,超过全球大部分交易所的市值。纽约的金融造富能力可见一斑。

3.马太效应,强者愈强

听过二八原则吧?全世界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事实上全世界90%的财富掌握在10%的人手里可能更加确切。国家、城市也是一样,大部分资源都在少数城市那,纽约就是全球资源的集合体。越是强大就越吸引强者去投资。同时,能留在纽约工作的人是全世界最出色的人才,他们的财富创造能力能够做到以一敌万。

4.周围没有其他强敌

美国处于北美,除了和他关系极好的加拿大外,没有国家和它是一个级别的。同样的,纽约周围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产业上唯一能和其对抗的也就是在美国西岸的洛杉矶。而其他城市则不同,伦敦周围有巴黎、柏林、苏黎世等地;东京周围有香港、新加波、上海、首尔等地。地缘上的优势也是纽约能够集中更多资源的重要原因。


纽约只有851万人,为何能创造7万亿GDP成为世界第一大城市?

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国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美国经济中,纽约则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2018年全世界GDP87万美元,而美国独占其中的20.49万亿,约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而同时,美国3亿人口只有全世界75亿人口的25分之一。美国用全世界25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全世界四分之一的GDP。

再看纽约,你会发现更加逆天。纽约只有851人口,1200多平方公里(三分之一是水域),却创造了1.03万亿美元(约合7万亿RMB)的GDP。人均GDP高达12万美元,相当于美国人均水平的二倍!

如果和国内城市对比,你会发现我们差距还有很大。

我国境内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被称为"超大城市",我国总共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如果论城区人口,纽约其实和重庆差不多。

可是,对比GDP总量,纽约相当于2个北京和上海,3个广州和深圳,3.5个重庆。如果纽约作为一个省,在我国各省市排名中,毫无悬念地能排在第一。

为什么纽约这样一个二线规模的城市,创造了令全世界无法企及的经济成就,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城市?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三:

1,纽约聚集着世界上最大最多的金融公司。

纽约的曼哈顿下城和华尔街,是世界的金融中心。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总部,有73家都在纽约。同时,纽约还有世界闻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纽交所总市值15万亿美元,上市公司有2800多家,包含了美国乃至世界的最优秀企业。

2,纽约聚集着世界上大部分的优秀企业总部。

纽约控制着世界上40%的财政资金,无数企业把总部设在这里。同时,纽约还从事着服装、印刷、化妆品等工业,机器制造、军火生产、石油加工和食品加工也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宇宙中心,纽约还聚集了全世界的游客,自由女神像、大都会博物馆、时代广场,都是举世闻名的 旅游 胜地。

3,纽约金融家,随时在全世界收割韭菜。

纽约能让全世界为他服务,还能抓住机会随时收割全世界的韭菜。美元持续贬值,你以为你的财产在增加吗?美元快速加息几次,快速升值,就能把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核心资产一网打尽。东南亚金融危机、拉丁美洲经济衰退很多影响世界的金融大事,背后都有华尔街的黑手在推动。

有朋友说,纽约完爆上海,就像上海完爆孟买一样,这种说法对不对?

单凭GDP对比,纽约1万亿美元,上海5000亿美元,孟买2600亿,纽约是上海的二倍,上海是孟买的2倍;人均上,纽约有12.8万美元,上海则是2万美元,孟买则是1.2万美元,纽约是上海的6倍,上海只有孟买的不到2倍!

单纯从表面上看,纽约城市建设和伤害差不多,都比孟买强太多,但是,从经济成果上看,孟买与上海的差距,远小于上海和纽约的差距。

所以,印度崛起是大概率事件,前有狼后有虎,我们只能往前冲!

纽约是美国金融霸权的缩影,剪全世界羊毛的总部,它创造出7万亿美元的GDP,绝大多教是世界各国的血汗钱。仅全世界的贸易结算这一项,美国就捞进了不少美元,还是美元加息或降息来回折腾,又从世界各国压榨资金,低息的美元,放出去的是高息,每月利息差就让美元帝国赚到盆满。美元是世界货币,印美元却是美国的事,这就是世界货币的现状。

关于纽约市的GDP有几个说法,有的说已经超过了1万亿美元,有的认为大概在8000亿美元左右(网络认为纽约地区2018年GDP是8017亿美元)。即使是按照8000亿美元的GDP规模来算,纽约经济规模在世界所有城市中也是数一数二的。8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就接近5.5万亿元。那是放在我国妥妥的排名第一。我国第一大城市,上海的GDP大概只3.2万亿多一点,相当于纽约的6成。

但是纽约市人口和面积却并不算大。人口还不到900万,面积只有1200多平方公里。为什么纽约能够创造如此规模庞大的财富呢?那就要看看纽约有什么产业了。

首先纽约是全球航运中心之一。它和伦敦香港并称纽伦港。同时纽约还是全球的金融中心。有统计数据说,在10年前纽约就控制着全球40%的财政资金,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纽约证券交易所拥有全球最大上市公司总市值。在全球金融市场拥有呼风唤雨能力的跨界就是位于纽约,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高盛著名银行的总部就是位于华尔街。

当然除了航运和金融业,纽约的其他产业也很发达。在2018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有56家总部是个纽约。这56家世界级大企业遍及制造业、金融业、制药业、航空业、电信业等各行各业。

拥有这么强的经济实力,所以纽约GDP能够达到8000亿美元,一点都不要觉得奇怪。一直下我国的上海,世界500强企业的总部数量还不到10家,香港也不到10家。

纽约有着超多的总部级企业,有着极为繁荣的金融业和商业,这些都是GDP贡献值的大户。就像香港一样,香港没什么制造业或工厂经济,却能够制造出庞大的GDP,这就是得益于总部企业、金融业、商业的充分融合。

另外就是跟货币价值有关,美元是全球通用货币,结算货币,也是币值最高最稳定的货币之一。那么假如生产同一件东西,在中国是价值1元RMB,在美国是价值1美元,东西一样,但后者GDP贡献值是前者的7倍。当然这只是举例,毕竟有些商品在各自国家的性价比是反差较大的。

之所以强调货币价值,是因为各国家自己的GDP计算价值是以本国货币为核算货币,那么如果RMB对美元汇率从目前的1:7变成1:3,那么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北上广深的GDP体量都将超越纽约。

但在国际上,GDP核算货币是美元,因此我们的GDP拿到世界上去跟发达国家相比,那就是被汇率所淡化的生产价值。倘若我们的货币跟美元1:1,每个人的净资产都要翻7倍,人均GDP会比美国还高。

因此在不同国家不同汇率比之下,GDP没有实际对比意义。毕竟我们赚的是RMB,花的也是RMB。纽约GDP虽然高的惊人,但美元花销也高的惊人。因此不同国家只需看实际生活水平即可,购买力差距才是实际差距。在这方面来讲,我国民众实际生活水平已经不比欧美发达国家差多少。发达城市实际生活水准甚至已经比很多欧美国家城市要高。

有点虚,造一个东西,比如电脑, 汽车 ,军舰,美国的报价都会高很多,中国可能从质量上略有些差距,但是从性价比要高很多,美国可以说造出的东西很值钱,但是从造出东西的实际用处来看,他们那个GDP 明显被高估了,从制造业的角度讲,如果美国造一艘独特级航母要将近一百五十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要一千亿了,中国可能会造出三四艘航母,可能从单一的技术上看会有差距,但是从整体战力来看要吊打它。完全按照汇率来比较没有什么意义,把美元换成人民币来中国花比较实惠,如果人民币换成美元去美国花肯定不划算,从这点看中国的消费还是比较实惠的

金融、高 科技 、房地产、保险和医疗保健是纽约市巨量GDP的基石。纽约——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纽约都会区的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港口之一纽约港,每年到访纽约的游客就达半亿之巨,时代广场更是被誉为“美国的十字路口”。华尔街也是纽约的一个标志,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所在地。曼哈顿的房地产也还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地段之一,2017年纽约房地产总价估值高达1.072万亿美元!

纽约市是全球商业中心,汇聚银行、金融、零售、世界贸易、运输、 旅游 、房地产、新媒体、广告传媒、法律服务、会记、保险、剧院、 时尚 、 体育 、艺术等多重产业。很多财富500强企业选择落户纽约。纽约市在吸引资本、商业和游客方面位居全球第一。早在2013年,总部设在曼哈顿的宏盟集团和国际公众企业集团在全球广告代理的收入就高达210亿美元。

纽约市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当属金融业,尤其是华尔街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纽约市的证券业是纽约市金融部门最大的组成部分和经济引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纳斯达克共同让纽约保持在证券节的霸主地位。此外截止2018年,曼哈顿拥有超过4650万平方米的办公楼,这同样位居全美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食品加工业是纽约最为稳定的产业之一,其价值就达到50亿美元,员工数更是接近2万,巧克力是其著名的特产,年出口额高达2.34亿美元。全球最大的巧克力生产商之一歌帝梵的总部就在西34街333号。


2019年纽约的GDP约为1.1万亿美元,纽约的人口约为850万,也就是说纽约的人均GDP为13万美元。中国GDP最高的城市是上海,2019年的GDP为38,000亿人民币,人口2400万,人均GDP12万人民币。

对比以上两组数据,我们就会发现纽约的人均GDP大约是上海的七倍。这就是中美两国第一大城市的对比,其实也反映了两国国力之间的差异。

美国2019年的GDP为21.02万亿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是146.93万亿。中国2019年的GDP为14.4万亿美元,相当于99.1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美国比中国多出了47万亿人民币的GDP,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是6%,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大约为3%,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继续发展下去,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将会并不久远。

纽约的GDP为什么会这么高呢?这是有多种因素造成的。美国自从建国以来,本土爆发的战争就比较少。尤其是从南北战争结束以后,国内的局势一直都比较稳定,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

反过来我们看欧洲,欧洲在二战结束前基本上一直处于战火之中,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基本上把欧洲的家底给打没了,原本发达的城市和经济彻底化为乌有。

此长彼消,美国则在1896年就成为了全球GDP第一的国家,并且在以后的100多年里,仍然保持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态势。纽约是美国的第一大都市,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也就成了全球最发达的一个区域。

首先纽约是世界的经济中心,也是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中最强大的一个。根据纽约日报的相关统计数字,纽约控制着全球40%的财政资金。大约有2800多家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值的规模大约为15万亿美元。仅此一项,就超越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城市。

纽约还是美国第一大港口城市,作为一个全球经济最发达国家的最发达城市,大约有17家全球500强企业总部设立在这里。在我们国内有很多城市都在打造纽约经济,纽约可以说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值得我们学习。

纽约的制造业也相当发达,在很多高 科技 行业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13个大型的产业集群里,光电制造排在美国第一,军工制造业排在美国第二,高新技术企业排在美国第三,新技术和新材料已经被列为纽约的发展重点,包括芯片研究。

纽约还有大量的国家级实验室,这里吸引了全球最顶尖级的人才,也成为了美国重要的创业孵化中心。大约有41万家小企业充实和完善着这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也为新产业的崛起打开了一个窗口。

我们国内现在普遍重点推进的省会发展战略就是参考了纽约的发展模式,每个省重点发展省会级城市,以省会级城市为核心打造核心竞争力,成为带动其他城市发展的桥头堡。

纽约在美国的作用也正是如此,它不仅为美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活力,而且还吸引了全球各地的高 科技 创新企业在这里上市。在这里也聚集了全世界的一流人才,这反过来也巩固了纽约在全球的竞争力。

当然也有人说,纽约的强大是建立在用金融手段剥削全球的基础上,美国人用金融工具掠夺全球的财富,才堆积出了这个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

当然这样说也有一些道理,但我们来研究纽约是为了给自己城市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和帮助。我们还是应该多学习纽约的长处,吸取别人的宝贵经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美国就是放高利贷,欺诈百姓,掠夺民众的世界黑 社会 老大。明目张胆的为所欲为打家劫舍是它们的生财之道。肆无忌惮的想方设法坑蒙拐骗是它们的发家手段,巧立名目垄断剥削是它们强大的基础。龌龊无耻颠倒黑白是它们的真实品德。总之一句话美国就不是个好东西。

10. 美国有钱,还是中国有钱

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7胡润全球富豪榜》,上榜富豪的财富计算截止日期为2017年1月15日。【美捷达移民】

全球十亿美金富豪人数达到2257人,增加69人,为历年最高;其中,9%是一代移民,移民在世界财富创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截至2017年1月15日的统计期内,比尔·盖茨以560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蝉联世界首富,王健林再度蝉联华人首富。

阅读全文

与2017财富创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
学校矛盾纠纷排查表 浏览:294
内地音乐版权 浏览:208
公共卫生服务今后工作计划 浏览:457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小组 浏览:872
疫情里的科研成果 浏览:519
工商局爱国卫生月及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浏览:942
三兴商标织造有限公司 浏览:657
加强和改进公共服务实施方案 浏览:991
迷你世界创造熔岩号角 浏览:479
爱奇艺激活码有效期 浏览:507
医疗纠纷官司南方周末 浏览:855
公共服务类大楼的物业管理方案 浏览:284
电影版权买卖合同范本 浏览:167
口罩在商标注册属于哪个类目 浏览:256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小结 浏览:668
数字版权的权源 浏览:565
驻马店置地弘润山转让 浏览:146
穂康投诉 浏览: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