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藏戏问题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等国的藏族聚居地也有藏戏流传。
藏戏的藏语名叫“阿吉拉姆”,意为“仙女”。据传藏戏最早由七姊妹演出,剧目内容又多是佛经中的神话故事,故而得名。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时,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和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藏戏唱腔高亢雄浑,基本上是因人定曲,每句唱腔都有人声帮和。藏戏原系广场剧,只有一鼓一钹伴奏,别无其他乐器。
藏戏一般一演就是三五天,随心所欲,没有舞台。与群中围在一起,优哉游哉。
【藏戏的演出部分】
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顿”,主要是开场表演祭神歌舞;第二部分为“雄”,主要表演正戏传奇;第三部分称为“扎西”,意为祝福迎祥。藏戏的传统剧目相传有“十三大本”,经常上演的是,即《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等“八大藏戏”,此外还有《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钦保》《德巴登巴》《绥白旺曲》等,各剧多含有佛教内容。藏戏的服装从头到尾只有一套,演员不化装,主要是戴面具表演。藏戏有白面具戏、蓝面具戏之分。蓝面具戏在流传过程中因地域不同而形成觉木隆藏戏、迥巴藏戏、香巴藏戏、江嘎尔藏戏四大流派。每年的“雪顿节”是藏戏班子纷纷演出的日子,故雪顿节有“藏戏节”之称。
起 源
关于藏戏的起源问题,有人竟与八世纪时莲花生在桑耶寺开创的“跳神”联系在一起。其实,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八世纪,赤松德赞执政时期,桑耶寺落成之后,从天竺请来的高僧莲花生,根据佛祖释迦牟尼关于佛教密宗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学说中的瑜伽部、无上瑜伽部里金刚舞一节,组织跳神法会,驱鬼酬神,为寺院开光。莲花生的传记中说:“译经师在桑耶寺‘慈氏洲’译经完后,由长老手持经绕‘务孜’殿三周,排成行列,戴上假面具,击鼓跳舞,为所译经典开光。从此沿袭至今。这是西藏各寺院跳神的来历。
藏戏恰恰相反,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从十五世纪起,噶举教派僧人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他煞费苦心,募筹造桥经费,虽然三年多的努力,尚未成功。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人众、募集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为此,人们把唐东杰布视为藏戏的祖师;又因藏戏最初由美貌出众的、仙女般的七姊妹演出,人们又把藏戏叫做“阿吉拉姆”。“阿吉”,藏语意为大姐或女性;“拉姆”,意为仙女。当然,经过很多民间艺人的加工、充实、丰富和提高,藏戏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了。但是,藏戏真正形成自己的一套艺术形式,恐怕也是十七世纪以后的事情。
西藏民间藏戏剧团是十分普遍的。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农村的广场上,或搭大帐篷,或扯大帆布,甚至没有什么遮盖(更不用说什么布景和台幕了),藏戏班子就地演出,周围方圆十里的群众都会来观看,常常是围的水泄不通。在近代历史上,由于各地业余的、自发剧团的演出很多,慢慢形成各自的特点和风格,从而形成不同的流派。解放前西藏著名的藏戏剧团有:江孜的江嘎尔、南木林的香巴、拉萨的觉木隆和昂仁的迥巴。现在,藏戏业余剧团十分普遍,有的地方几乎每个社队都组织了一个戏班子,象拉萨郊区的墨竹工卡县,就有二十来个业余藏戏队。
流 派
解放前,每逢雪顿节,各地的藏戏班子需要到拉萨来支差,为达赖及地方政府的官员献戏。这些来支差的藏戏班子成了各地业余戏班的骨干力量。而各个地区的戏班,由于历史、地理、语言、风格、造诣的差别,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的流派。
在这些流派中,有属于旧派的白面具派,有属于蓝面具的新派,也有独脚戏。
属白面具的旧派,有穷结的宾顿巴、堆龙德庆的朗则娃,乃东的扎西雪巴等。因旧派戴的是白面具,所以叫做白面具派。他们的戏动作和唱腔都比较简单,影响巴较小。
新派就是迥巴、江嘎尔、觉木隆、香巴四大剧团,他们的演出开始时,由戴蓝面具的演员出场,故称蓝面具派。新派的表演艺术有较大发展,影响也比较大,慢慢就把旧派代替了。
程 式
藏戏在几百年的表演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式。
藏戏的演出,一般是广场戏,少数也有舞台演出形式。演出时,化妆比较简单,除戴面具外,其他就是一般的粉面与红脂,没有复杂的脸谱。
乐器也较简单。打击乐只有一鼓一钹,演出时有一人在旁用快板向观众介绍剧情发展情况。剧中人道白很少,演员专心致志地吟唱,由于广场演出,演员的唱腔多高昂嘹亮,拖腔也多,显示出粗犷有力的性格。后台一般有帮腔,形式与川剧差不多。
藏戏唱腔很多,大致分为表现欢乐的长调,藏语叫“党仁”; 表现痛苦忧愁的悲调,藏语称“觉鲁”; 表现叙述的短调,藏语称“党统”等等。
武功、舞蹈、技艺在藏戏演出中,也广泛运用。一般是演唱一段以后,便出现一段舞蹈。舞蹈动作很多,爬山、行船、飞天、入海、骑马、斗妖、擒魔、礼佛等等,都有一定的舞姿。
藏戏的演出时间可长可短,有的演几小时,有的演一、两天,过去连演几天的情况也有。要演长,则细唱细作; 要演短,则用后台快板道白,叙述剧情,一下子跳过去。一般每台藏戏都可分为三大部分:
一是“温巴顿”,意为猎人净地,就是身着猎人装束手持彩箭首先出场,净场地,高歌祝福。其次是“加鲁钦批”,即太子降福。就是着太子装束者登场,象征加持舞台,给观众带来福泽。最后是“拉姆堆嘎”,即仙女歌舞。就是着仙女装者慢慢起舞,表示仙女下凡,与人间共享欢乐。这就是藏戏开场的序幕。
二是“雄”,也就是正戏。
三是“扎西”,即告别祝福仪式,过去的戏班子演到这里,就是通过集体歌舞,向观众募捐。
剧 目
藏戏的传统剧目不少,但在二、三百年的创作、演出实践中,有的被淘汰了,有的经过再创作再提炼,保留了下来。现在,藏戏的主要剧目有八个:《文成公文和尼泊尔公文》、《朗萨唯蚌》、《苏吉尼玛》、《卓娃桑姆》、《诺桑法王》、《白马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丹》。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剧目,不过这八个戏是大多数剧团都演出过的,公认保留的剧目而已。
参考资料:http://..com/question/47150053.html?si=1&wtp=wk
回答者: why19 - 秀才 二级 3-26 10:00
藏戏
藏戏,藏语叫“阿吉拉姆”,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剧种。
起 源
关于藏戏的起源问题,有人竟与八世纪时莲花生在桑耶寺开创的“跳神”联系在一起。其实,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八世纪,赤松德赞执政时期,桑耶寺落成之后,从天竺请来的高僧莲花生,根据佛祖释迦牟尼关于佛教密宗四部(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学说中的瑜伽部、无上瑜伽部里金刚舞一节,组织跳神法会,驱鬼酬神,为寺院开光。莲花生的传记中说:“译经师在桑耶寺‘慈氏洲’译经完后,由长老手持经绕‘务孜’殿三周,排成行列,戴上假面具,击鼓跳舞,为所译经典开光。从此沿袭至今。这是西藏各寺院跳神的来历。
藏戏恰恰相反,是以民间歌舞形式,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性表演艺术。从十五世纪起,噶举教派僧人唐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桥梁,为众生谋利。他煞费苦心,募筹造桥经费,虽然三年多的努力,尚未成功。后来,他发现虔诚信徒中有生得俊俏聪明、能歌善舞的七姊妹,便召来组成戏班子,以佛教故事为内容,自编自导成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到各地演出,以化导人众、募集经费。这就是藏戏的雏形。为此,人们把唐东杰布视为藏戏的祖师;又因藏戏最初由美貌出众的、仙女般的七姊妹演出,人们又把藏戏叫做“阿吉拉姆”。“阿吉”,藏语意为大姐或女性;“拉姆”,意为仙女。当然,经过很多民间艺人的加工、充实、丰富和提高,藏戏早已不是最初的模样了。但是,藏戏真正形成自己的一套艺术形式,恐怕也是十七世纪以后的事情。
西藏民间藏戏剧团是十分普遍的。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农村的广场上,或搭大帐篷,或扯大帆布,甚至没有什么遮盖(更不用说什么布景和台幕了),藏戏班子就地演出,周围方圆十里的群众都会来观看,常常是围的水泄不通。在近代历史上,由于各地业余的、自发剧团的演出很多,慢慢形成各自的特点和风格,从而形成不同的流派。解放前西藏著名的藏戏剧团有:江孜的江嘎尔、南木林的香巴、拉萨的觉木隆和昂仁的迥巴。现在,藏戏业余剧团十分普遍,有的地方几乎每个社队都组织了一个戏班子,象拉萨郊区的墨竹工卡县,就有二十来个业余藏戏队。
流 派
解放前,每逢雪顿节,各地的藏戏班子需要到拉萨来支差,为达赖及地方政府的官员献戏。这些来支差的藏戏班子成了各地业余戏班的骨干力量。而各个地区的戏班,由于历史、地理、语言、风格、造诣的差别,形成了具有不同风格的流派。
在这些流派中,有属于旧派的白面具派,有属于蓝面具的新派,也有独脚戏。
属白面具的旧派,有穷结的宾顿巴、堆龙德庆的朗则娃,乃东的扎西雪巴等。因旧派戴的是白面具,所以叫做白面具派。他们的戏动作和唱腔都比较简单,影响巴较小。
新派就是迥巴、江嘎尔、觉木隆、香巴四大剧团,他们的演出开始时,由戴蓝面具的演员出场,故称蓝面具派。新派的表演艺术有较大发展,影响也比较大,慢慢就把旧派代替了。
程 式
藏戏在几百年的表演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固定的程式。
藏戏的演出,一般是广场戏,少数也有舞台演出形式。演出时,化妆比较简单,除戴面具外,其他就是一般的粉面与红脂,没有复杂的脸谱。
乐器也较简单。打击乐只有一鼓一钹,演出时有一人在旁用快板向观众介绍剧情发展情况。剧中人道白很少,演员专心致志地吟唱,由于广场演出,演员的唱腔多高昂嘹亮,拖腔也多,显示出粗犷有力的性格。后台一般有帮腔,形式与川剧差不多。
藏戏唱腔很多,大致分为表现欢乐的长调,藏语叫“党仁”; 表现痛苦忧愁的悲调,藏语称“觉鲁”; 表现叙述的短调,藏语称“党统”等等。
武功、舞蹈、技艺在藏戏演出中,也广泛运用。一般是演唱一段以后,便出现一段舞蹈。舞蹈动作很多,爬山、行船、飞天、入海、骑马、斗妖、擒魔、礼佛等等,都有一定的舞姿。
藏戏的演出时间可长可短,有的演几小时,有的演一、两天,过去连演几天的情况也有。要演长,则细唱细作; 要演短,则用后台快板道白,叙述剧情,一下子跳过去。一般每台藏戏都可分为三大部分:
一是“温巴顿”,意为猎人净地,就是身着猎人装束手持彩箭首先出场,净场地,高歌祝福。其次是“加鲁钦批”,即太子降福。就是着太子装束者登场,象征加持舞台,给观众带来福泽。最后是“拉姆堆嘎”,即仙女歌舞。就是着仙女装者慢慢起舞,表示仙女下凡,与人间共享欢乐。这就是藏戏开场的序幕。
二是“雄”,也就是正戏。
三是“扎西”,即告别祝福仪式,过去的戏班子演到这里,就是通过集体歌舞,向观众募捐。
剧 目
藏戏的传统剧目不少,但在二、三百年的创作、演出实践中,有的被淘汰了,有的经过再创作再提炼,保留了下来。现在,藏戏的主要剧目有八个:《文成公文和尼泊尔公文》、《朗萨唯蚌》、《苏吉尼玛》、《卓娃桑姆》、《诺桑法王》、《白马文巴》、《顿月顿珠》、《赤美滚丹》。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剧目,不过这八个戏是大多数剧团都演出过的,公认保留的剧目而已。
㈡ 创造藏戏的初裹是什么
藏戏是起源于西藏地区的藏族戏曲剧种。青
它的起源为原始宗教摫坎〝巫师仪式与当地土风舞相结合而成的哑剧性跳神仪式。
它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比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㈢ 藏戏是由谁创造的
藏戏创始人--汤东结布
汤东结布(1385--1464年),明代著名建筑师,藏戏创始人。
明洪武十八年(藏历第六饶迥阴木牛年,公元1385年),汤东结布诞生于后藏昂仁宗沃迦拉孜地方,原名措吉达真。幼时家境贫穷,被迫与家人一同牧羊,兄弟3人,他排行末尾。16岁时,汤东结布的家乡征兵,他的两位兄长不愿从戎,他只好应征拿起了枪杆。数年后他遵照父亲的旨意,去朵卡等地做生意,兜售牦牛尾巴和麝香等土特产品。一次他在朵卡看见尼香等7人犯法,将被处以极刑。汤东结布见到此情,怜悯之心油然而生,于是他不顾一切,大胆上前,将自己的麝香等物献给地方长官,请求宽怒这些人的罪行,终于如愿以偿。可是回到家这中,两手空空,遭到了父亲的严厉的叱责。从此,汤东结布削发为僧,从强定寺住持尼玛森格受沙弥戒,得僧名尊珠桑布。学习期间,他刻苦钻研,博学多思,尤其修习显、密宗佛学,很快得到醒悟,成为有一定造诣的学者和得道者,被众人誉为汤东结布(意为“千里平原上的国王”)。
公元4世纪初叶,汤东结布于游说谒佛途中,耳闻目睹并亲身感受到乌斯藏地域辽阔,山高水险,交通却极不发达。给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某次,他由蔡公堂地方向拉萨过河摆渡的时候,因没有向船夫送礼,竟挨了三记耳光,还落入水中。相传还有一次,他在拉萨河畔见到了一位身挎弓箭的青年小伙,当下借了那人的弓箭,弯弓射向对岸,孰不知箭落河中,汤东结布当即想到,莫不是吾为众人遇河架桥设舟、排忧解难的好征兆。有鉴于这些,他不畏辛劳,跋山涉水,先后奔波于工布、波乌、洛瑜(均为今西藏东部地区)等地,广泛地向众百姓及善男信女们讲明了搭桥的意图,赢得了许许多多的人依赖和支持。他们采集了大量铁矿石,请铁匠贡噶.桑杰等人加以冶炼。当消息传至当地宗本那里时,也感动了宗本以及政府官员。在他们的帮助下,筹集了大量的钱粮,派出建桥工匠、民工,终于在明宣德五年(1430年)首建成曲水铁索桥。
以后,汤东结布为了募捐集中更多的资金修桥造船补路,邀请了山南琼结县白纳家的7名貌似天仙、能歌善舞的姊妹,共同组成了歌舞演唱队,他亲自教授她们演唱自己创作的作品,把自己设计的各种款式不同的服装,装扮在这些美丽的姑娘身上,外加虎皮袍褂,两人扮猎人,两人扮王子,两人饰仙女,一人敲钹击鼓,随处表演。7姊妹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为观众们所赞叹不已。看到这样精彩的艺术表演,大家惊奇地赞日:“莫不是‘阿加拉莫’(意为仙女大姐)下凡跳舞了吧!”从此,他的剧团便被人们誉为“仙女七姊妹剧团”。诚如藏文《云乘王子》剧本的作者在《序言》中所云:“昔,我雪域之最盛成就自在唐东杰白(即汤东结布)赤列尊者,以舞蹈教化俗民,用奇妙之歌音及舞蹈,如伞纛覆盖所有部民,复以圣洁教法,以伟人之传记,扭转人心所向,而轨仪殊妙之‘阿佳拉莫’遂发端焉。------”智慧过人、能歌善舞的汤东结布把演戏化缘得来的钱,作为专用资金,而且积极组织、调集了设计师和冶炼工匠以及大量民工,因地制宜,连年施工。在他一生中,共建筑了58座铁索桥。当然,这些铁索桥远非能与今之相比,其结构是把铁索凌空悬吊在大河两端,上铺木板,构成简单的桥面,其载重量也不大,一次仅可通行两人(传说汤东结布一生还修建了60座木桥和118条渡江船,只是后来由于兵燹战乱,特别是18世纪初叶,蒙古准噶尔部对西藏的侵扰,这些桥梁被全部毁坏)。上述铁索桥的建成,反映了500年前藏族封建奴隶制社会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也显示出了古代藏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基于汤东结布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人们亲切地赞誉他为“铁桥活佛”。
14世纪中叶,汤东结布在募集资金,解除众百姓交通不便之苦、造福人民与后世的过程中,又完成了佛教跳神(羌姆)舞蹈向藏剧的过渡。他在群众喜闻乐见的白面具藏族艺术形成的基础上,将佛教经典中的传记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内容融在一起,创作出一种具有人物性格和舞蹈、唱腔相结合的表演艺术形成枣“喇嘛玛尼”。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即不同于唱民歌,更不同于讲故事,它与角色化的戏剧也不尽一致。其表演形式是通过跳神仪式,同一个僧人挂起绘有神佛的本生画的唐喀,讲演者手持木棍指点着一个个画面,用固定的诵经调演唱故事内容并结合民间歌舞形式,以吸引群众。同时,汤东结布还汲取了其它一些藏族歌舞艺术形式,加工提炼,使之适合于表现故事,刻划人物性格的戏曲艺术,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今天规模的蓝面具藏戏。这样,过去那种单一的跳神舞逐渐地戏剧化,表现手段也不断加强,并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形成了藏剧艺术的雏形。因此,藏族人民把汤东结布尊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明天顺八年(藏历第八饶迥木猴年,公元1464年),汤东结布逝世,享年79岁。
汤东结布一生为西藏交通的开拓、造福人民,为藏戏的创立、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他在广大僧俗百姓的心目中,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受到人民的爱戴和世世代代的缅怀。人们用各种形式歌颂他,纪念他。至今在许多藏戏演出场地中间的一桌子上都有为祭颂他而编演的藏戏故事内容;看戏的观众在捐赠东西以前,首先要在汤东结布的像前敬献哈达,以示谢恩等等。在汤东结布的故乡昂仁以及拉孜、萨迦等地的群众,甚至还保留着一种纪念、缅怀其卓越功绩的传统仪式:每逢大家观看藏戏表演时,都要带一些青油和羊毛,将这些礼物送给戏班子表示用青油、羊毛擦在铁索上,以保存好汤东结布所建的(早不复存在的)铁索桥上,致其不锈,永存于世。这一方面表现了人民群众对汤东结布的无限崇敬之情;另一方面也说是了铁索桥的兴建与藏戏起源的渊源的历史关系。另外,在西藏的一些寺庙里,也常可看见供着一位白须白眉、神态安详、和蔼可亲、手持八节铁索的汤东结布画像或塑像。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在汤东结布逝世百余年之后,后人居美登切创作的《汤东结布传记》(原类乌齐木刻本已佚失,现有德格木刻本传世)问世,全书174页,将他奉为珞瑜地区之王,叙述了铁桥师(又称为藏戏的“祖师爷”) 汤东结布神奇奋斗的一生,高度地赞扬了他为藏族人民,为藏族文化事业做出的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