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分别是什么意思
意识抄的目的性:
意识对客观世袭界的反映同人的需要是分不开的,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和计划进行的.人在行动以前,总是根据已知的事实和条件,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目的,并依据这种目的建构准备实行的计划.实践就是在这种目的和计划指导下的行动。
举例:比如我想知道怎样才能使我的博客更加受欢迎,(这是目的)我就会去了解受欢迎的博客有哪些成功的要素(这就是计划)。
意识的创造性:
创造亦称创新,是指发现新的客观对象(科学创新)、推出新的美好事物,包括技术创新(发明)、体制创新(改革)、文化创新(创作)等等。
创造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举例:为了弄好我的博客,我有空就会在头脑里面设计我的博客,让我的博客看起来更好看,更方便读者阅读(这就是主动创造性),虽然网上能美化博客的元素有很多,但我在设计时不可能把它们全部用在我的博客上,这样会很杂乱,我只能选择最需要的元素放在博客上。(这就是自觉选择性)。
㈡ 灵感思维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等创新思维过程中有什么功能
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
创造性思维,就是可以更多面、更多变得看待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想法,比一般思维更有前沿性,更有创造能力。
创造性思维之所以有别于一般思维而成为一种新的思维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形式的反 常性,思维过程的辩证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思维成果的独创性和思维主体的能动性。
1、思维形式的反常性——又经常体现为思维发展的突变性、跨越性或逻辑的中断,这 是因为创造性思维主要不是对现有概念、知识的循环渐进的逻辑推理的结果和过程,而是依靠 灵感、直觉或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
2、思维过程的辩证性——主要是指它既包含有抽象思维,又包含有非逻辑思维;既包 含有发散思维,又包含有收敛思维;既有求同思维,又有求异思维等等。由此形成创新思维 的矛盾运动,从而推动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思维实际上是各种思维的形式的综合体。
3、思维空间的开放性——主要是指创新思维需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地考察问 题,而不再局限于逻辑的、单一的、线性的思维,形成开放式思维。 4、思维成果的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直接体现或标志,常常具体表现为创新成果的 新颖性及唯一性。
5、思维主体的能动性——表明了创新思维是创新主体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而不是客 观世界在人脑内简单、被动的直映,充分显示了人类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㈢ 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分别是什么意思,区别是什么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就是说我们认识世界都有一定的目的,并通过计划去实现我们的认识.比如我想知道怎样才能使我的博客更加受欢迎,(这是目的)我就会去了解受欢迎的博客有哪些成功的要素。(这就是计划)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为了弄好我的博客,我有空就会在头脑里面设计我的博客,让我的博客看起来更好看,更方便读者阅读(这就是主动创造性),虽然网上能美化博客的元素有很多,但我在设计时不可能把它们全部用在我的博客上,这样会很杂乱,我只能选择最需要的元素放在博客上。(这就是自觉选择性)
学习其实就是认识世界的活动了,学习是有目的的,而且我们的学习一般都是有步骤的。
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主动创造出很多东西(比如举一反三),而且还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习。
(3)发现创造性扩展阅读
意识的能动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去确定反映什么、不反映什么、怎样反映,表现出主体的选择性。
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反映对象不只是一般地模仿,而是能动地创造。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改变世界或创造世界不仅意味着强化客观世界的变化过程,而且意味着创造出世界上所没有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㈣ 用自已独特的创造力去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吗
创造力是推动生产、促进科学和文学艺术创造发明的重要力量。有关创造力的研究引起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艺术和科技界的普遍重视,对创造力的开发和培养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文化作品创作等创造成果的多少和质量,也因此影响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知识经济的时代和社会发展进程是离不开一个国家整体素质(包括国民创造力在内)的提高的。因此,国家教育的重点不在单纯的智力开发,更在于受教育者创造力的培养之上。
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
它要求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的高度紧张,以及创造性思维在最高水平上进行。真正的创造活动总是给社会产生有价值的成果,人类的文明史实质是创造力的实现结果。 对于创造力的研究日趋受到重视,由于侧重点不同,出现两种倾向,一是不把创造力看作一种能力,认为它是一种或多种心理过程,从而创造出新颖和有价值的东西,二是认为它不是一种过程,而是一种产物。一般认为它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新颖的产物。有人认为,根据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创造力较高的人通常有较高的智力,但智力高的人不一定具有卓越的创造力。根据西方学者研究表明,智商超过一定水平时,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创造力高的人对于客观事物中存在的明显失常、矛盾和不平衡现象易产生强烈兴趣,对事物的感受性特别强,能抓住易为常人漠视的问题,推敲入微,意志坚强,比较自信,自我意识强烈,能认识和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和特点。
如何培养创造力?
①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创造性想象,以及培养善于进行变革和发现新问题或新关系的能力;②重视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③培养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④培养急骤性联想能力。
急骤性联想是指集思广益方式在一定时间内采用极迅速的联想作用,引起新颖而有创造性的观点。
㈤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集中制的创造性发现突出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内治理能力现代容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㈥ 论语十则中强调有创造性的见解和新发现的人才可以做老师的句子是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㈦ 亚里士多德认为什么是发明发现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
亚里士多德认为,(想象力)是发明、发现等一切创造性活动的源泉。
㈧ 如何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一、保护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的好奇心是其创造力形成和发展的先导,是创造的巨大动力,如果没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不可能产生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和创造。孩子往往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新鲜事物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爱提问,喜追究。对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家长应予以爱护、鼓励和引导,使之合理的发展。
幼儿对事物产生好奇,应鼓励他提问。能提出问题说明孩子在动脑筋,进行积极思索。陶行知指出“幼儿只有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发明千千万万,在于一个问……。”为此,他强调要解放幼儿的嘴,使他敢问。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回答他何以有那么重大的创造发明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好提问题是孩子求知、探索精神的体现,是创造性的萌芽。所以,家长要善待幼儿的发问,认真解答并力求回答的生动具体,使孩子从小能够享受到探索事物奥妙的乐趣。
二、发展幼儿的想像力
奇思异想是创造思维的源泉。平时,孩子总喜欢歪着脑袋、拖着两腮静静的思考,并经常产生一些不合逻辑的想法。对于这些想法,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心理,家长切不可认为是“瞎想”、“胡闹”予以指责和否定,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断送孩子的创造欲望。
有鉴于此,家长要允许幼儿自由地想像,允许他们产生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的思想和观念,如孩子的绘画中会出现 “红海洋”、“蓝太阳”、“五彩树”等,这是他们独特思维、丰富想像的体现,我们应予以鼓励并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想像,如讲故事、童话叙述、朗诵诗歌、音乐、小制作等,也可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想像力,让幼儿获得间接知识,丰富想像的内容。
三、丰富幼儿的认知
任何创造性的活动都是建立在对原有事物的认识基础上的。感性材料是想像、创造的基础。没有感知经验作铺垫,想像、创造必定是枯竭、贫乏的。因此,家长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就应不断增进孩子的知识,帮助他们积累经验。
家长可向幼儿提供合适的读物和音像材料,创造多种向自然和社会学习的机会;经常提供新颖的刺激,扩大孩子的生活面,增强他们的接受能力。孩子刚出生不久,家长可摇铃铛给他听,挂彩色气球给他看。因为婴儿正是在不断对外界环境信息的接受与作出反应的过程中,提高了大脑和各种器官的灵敏性,进而加速了智力发展的进程。婴幼儿的生活环境较狭窄,但其智力发展速度又甚快,这就要求家长应经常带他去看一些没有见过的东西,逐步扩大他的眼界和经验。例如,可带孩子去动物园看看各种动物,或带孩子去儿童游乐活动场所。由于孩子走出了家门,看见听到各种各样新颖的东西和声音,就会产生一种新鲜感,激起兴奋点,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为其将来的创造性发展奠定基础。
当然,有观察才能有发现,幼儿生而具有独特的观察力和强烈的敏感性,只要与周围事物发生直接联系,幼儿就会以一种轻松的洞察力独特的感受到周围的事物。所以,家长可利用周围事物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引导幼儿掌握观察的方法,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
四、鼓励幼儿动手动脑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头脑、手脚、眼睛、嘴巴、时间与空间)。首先是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其次是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要鼓励孩子动手动脑进行探索。只有通过一些实际的动手活动,才能使创造思维的结果物化,同时也使他们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具有实际的效果。
在家庭中,家长要鼓励引导幼儿多动手。研究者发现,适度的练习,有助于增长幼儿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其创造力的开发。幼儿在一次次动手做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拓展自己的思路,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解决操作中的问题,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但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难免会“闯祸”或出差错,对此,家长应持宽容态度,理解幼儿,而非批评责备。
当然,家长要精心为孩子提供“精神营养”――玩具与图书。但并非所有的玩具都能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玩具也不是多多益善,因此家长应视孩子的实际水平,选购最能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玩具,如小积木、拼插车板和塑料的小炊具、小家具等。这些玩具可帮助孩子辨别不同的形象与颜色,认识物体,对孩子的手眼配合一致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均大有益处。使幼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在创造性的玩法中获得发展。图书对于激发孩子智力有其独到功能。图书中的故事基本以图为主,为幼儿提供了生动的直观形象。但由于孩子理解能力欠缺,家长应帮助他理解作品的内容,可先给孩子讲一两遍,然后让他自己重述其内容,这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五、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
适宜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幼儿的行为是受成人控制还是自主支配,这会直接影响其创造才能的发挥。德国学者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指出:促发创新力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家庭中轻松。
㈨ 摘抄关于发现创造的成语
独得之见 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见解。
出处:明·归有光《送王子敬之任建宁序》:“近世一二君子,乃起而争自为说,创为独得之见。”
独具匠心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出处:《诗刊》1978年第3期:“诗味的浓淡,与比兴之运用关系非常密切。李贺的诗歌在这方面是独具匠心的。”
广开言路 广:扩大;言路:进言的道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出处:《后汉书·来历传》:“朝廷广开言事之路,故且一切假贷。”
戛戛独造 戛戛:形容独创。别出心裁,富有创造性。
出处: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门接山光来异县,墙分花气与芳邻,皆戛戛独造。”
另开生面 另外创造新的形式或开创新的局面。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一回:“今日行这酒令,已是独出心裁,另开生面。”
神领意造 指用心神领会和创造艺术形象。
推陈出新 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出处:清·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不特推陈出新,饶有别致。”
铸新淘旧 创造新的,汰除旧的。
出处:李大钊《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之位置》:“这都是先生在中国民族革命史上继往开来,铸新淘旧,把革命的基础,深植于本国工农民众,广结于世界革命民众的伟大功绩。”
自出机轴 比喻作文章能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和体裁。同“自出机杼”。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下》:“右丞辋川诸作,却是自出机轴。”
自出机杼 机杼:本指织布机上的筘,织布时每条经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比喻心思、心意。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
出处:《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
自出心裁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
自我作古 作古:创始。由我创造。指不沿袭前人。
出处:唐·刘知己《史通·称谓》:“唯魏收远不师古,近非因俗,自我作故,无所宪章。”
自我作故 作故:创始。由我创造。指不沿袭前人。
出处:唐·刘知己《史通·称谓》:“唯魏收远不师古,近非因俗,自我作故,无所宪章。”
㈩ 怎样才能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中学生200字
创造力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的一种普遍特征。因此,在学校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能的。我们不能奢望每个学生都成为非凡的创造者,但我们完全可以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心理基础上充分发展其创造才能。在学校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总的说来,只有在学生的创造活动中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创造精神,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研究资料,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启发学生主动质疑问难
所谓“质疑问难”,就是要勇于提出疑问,并为解疑而不耻下问,敢于攻关。中学生生活在一个空前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里,对他们来说,新事物层出不穷,疑惑也会接踵而来。由于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对观察到的各种事物常常会提出许多问题,他们提的问题,绝不会都是有价值的,提出的问题有的甚至是可笑的。然而,这正是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开始。发明家的创造正是从质疑问难开始,从解疑入手的。从有疑到解疑到创新,这正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以史丰收创立“快速计算法”为例,普通的加法、减法、乘法运算都是从低位算起的,而史丰收在十一岁时就对这人人熟知的运算法则提出怀疑。他认为由于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的存在,加法、乘法运算的结果与其运算顺序是无关的。现在通行的低位算起的运算法则与读数写数的顺序不一致与人们口算的一般习惯也相矛盾,可不可以把读、写、看、算四者结合起来呢?正是这种质疑问难的钻研精神推动着他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终于找到了高位算起运算中的进位规律,创立了独具一格的“快速计算法”。可见,大胆生疑、勇于解疑、敢于创新,是创造人才的一种宝贵品质。
培养中学生这种品质,首先,应当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勇于发问。对他们的发问,教师要耐心予以解释,不可挫伤他们的好奇心,一时说不清楚的,也要鼓励他们去继续探索研究。其次,要引导学生有目的设疑。疑,包括无意的和有意的。无意的即见什么问什么,这在中学生当中是普遍的、多数的。有意的即为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去设疑、解疑。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无意设疑向有意设疑发展,这样才会使疑问与创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再次,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和学生一起设疑,并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逐步解疑,使学生在探索新知识中有所发现和创新。
(二)引导学生积极发现、解决问题
纵观各级各类学校的现行教材,习题解答、学习参考书,多数是采用一问一答式论述问题、解答问题的方法。这一方面说明高度集中了人类历史所积累的科研成果,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我们也从中发现,这种传统刻板式的一问一答的学习内容在束缚着学生的创造力,使之长时间地固定在一种传统的解决问题、论证问题的方法上。这样久而久之就使学生的思维容量趋于僵化,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的。在这种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工作中,明显暴露的问题:一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等着老师“灌”,这就颠倒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二是学生所学的内容是机械死板的条文,学过之后,不能深刻理解、融会贯通,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而创造力是靠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开拓他们的思路,坚持手脑并用,在各种学习活动中来促进发展的。所以必须从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当前的信息传递从内容到方法日益丰富多彩,而教科书在丰富性、新颖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等方面的局限性日益显露,所以,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角度来看,第一课堂的教学仅仅是一个方面,同时应当开辟第二课堂,通过各种学科小组的科技活动,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培养他们的创造力来说是多方面的非常重要的。
(三)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
传统教学禁止学生猜想,这是不利于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学生所面临的是没有现成答案,也没有旧例可循的一些新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两条途径,一是依靠尝试错误的方法,不断淘汰无效尝试,最后找到解题方案。二是依靠猜想,判断思考方向,提出一个可能性较大的假设,然后加以检验。如一位数学教师讲解分数除法时,教材上对有关运算法则是这样概括的:“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它乘以原分数的倒数。”老师讲完后,一个学生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数除以分数,能不能将分子除以分子,分母除以分母呢?”教师信任地望着这个学生说:“你看呢?”这个学生不加思索地说:“我看是可以的。”当老师让他叙述一下道理时,这个学生却无言答对。因为他不过是根据分数乘法法则而提出的这个带有直觉性的猜想并没有什么充分的依据。这时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算题,让两个学生到黑板上演算。一个学生按老师讲解的法则计算,一个是刚才发表过不同看法的学生让他按照自己的设想去算。两种算法结果是一样的。学生的猜想被证实了。由于这个学生的求知欲受到保护,他的猜想得到鼓励和引导,所以他不但学得的知识完整,而且他的创造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四)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发散性思维和聚合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所谓聚合性思维是在思维过程中依据一定的标准,在多种假设或方案中确认选择一种最理想、最合适的设想,得出一个标准的固定结论。所谓发散性思维则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不受现代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知识的束缚,其结果可以由已知导致未知,发现新事物、新理论。因此,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是创造思维的核心,也是测定创造力的标志之一。
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发散性思维具有三个特征:流畅、变通和独特。流畅,指智力活动畅通少阻,灵敏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这是发散性思维的量的指标,只要不离开问题,发散量越大越好。变通,指思考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局限于某一方面,不受消极定势的桎梏,因而能产生超常的构思,提出不同习俗的新观念。独特,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反映事物,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独特见解。因而,它能更多地代表着发散性思维的本质。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应当从培养其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入手。而要培养这三种特征,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发散性思维的机会,安排一些能刺激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环境,逐渐养成学生多方位、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在这个方面,奥斯本发明的“开窍反应”法是有一定作用的,“开窍反应”法是一种班级集体讨论方式,不过,这种集体讨论,不同于一般的集体讨论,它不集中于单一的“正确答案”,而是鼓励学生以问题为出发点,去寻找尽可能多的解答和答案。例如,让一个班的学生集体讨论平常物体的非常用途,就是这种方法的应用《课堂教育心理学》(美)林格伦著,章志光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26页。。实验证明,这种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我国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作文教学中的“一事多写”(对同一事物用不同体裁作文),都与此类似,都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
流畅、变通和独特,这三个特征是互相联系的,我们曾用“1=?\"的问题在140多人中作过一次小实验,一位高一的学生说:“1=0+1,1=5-4,1=1×1,1=99÷99,1=5+3-7,1=5÷5,1=48÷48,1=11,1=85-35,1=12,1=13,1=1k(k为任何实数),1=1……”他干脆说:“说不完,1=n+1-n(n代表任何数),1还等于两个连续数之差的绝对值。”能流畅才能变通,变通本身也是一种流畅,只有能流畅又能变通,才可能有超乎寻常的独特观念。因此,对这三个特征的培养也是统一的。
在中学阶段,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有着广阔的天地,不仅在第一课堂的各种教学中(如语文教学中的一词多义,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可以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在第二课堂的各种实践活动中也可以促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一是要提倡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灵活变通;二是要讲究提问的内容和方式,少提那些可用“是”、“非”、“对”、“错”回答的问题。如关于可能性推测的问题,属性枚举方面的问题。此外,让学生为一篇写好的文章加标题,要求尽可能贴切、新颖。这些方式都会有力地推动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五)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所谓逻辑思维是指依据已有的知识和事实,遵循一定法则,按照严密的步骤进行抽象、概括、判断、推理,从已知到未知,把握事物本质的认识过程。在创造活动中,学生依靠直觉思维,提出大胆猜想、假设,这些假设能否成立,还必须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周密的论证。离开逻辑思维,这些猜想和假设将是毫无意义的。
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资料表明,高智力不一定能保证一个人有创造性活动,但低智力肯定有损于创造活动。因此,智力的一定发展水平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智力又是以抽象逻辑思维为核心的。因此,我们在强调发展创造思维时,决没有理由贬低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永远是人的思维最基本的形式。
此外,知识的掌握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发现问题过程中,一个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他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可能性也就越大。在提出假设阶段,知识经验丰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系和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由此可见,学生的创造力是与他们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基本思维方式的训练都是密切相关的。
(六)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
在第一课堂的各科教学和第二课堂的各种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条件。
所谓问题情境,就是指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的学习情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运用设问、提问、作业、实验等方式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教师究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呢?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关键在于从问题的刺激情境到问题解决的过程,这个“解答距”确定的难点是否适当。“解答距”的实质就是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解决之间的差距、矛盾或不平衡性。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消灭差距,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的认识与教师提出的问题之间的不平衡性转化为相对平衡,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一般说来,教师提出难度适中,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典型问题,是教师创设的最佳问题情境。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教学活动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贯彻始终,根据教学的进程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教师可以适时地、灵活多样地创设各种不同“解答距”的问题情境,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