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日本男排创造了什么球
中国国少男排0比3负于日本(16-25、27-29、22-25)。第一局,国少王东宸短平快、田聪平拉开和被拦由4-2遭反超5-6,好在张景胤重扣、佐伯圣海打标志杆到10-11。又是田聪平拉开和借打手、张景胤防反追平13-13,国少修成城强攻遗憾失误至14-16。日本佐藤骏一郎探头、修成城四次击球连丢2分由王海川暂停,国少防不起宫浦健人轻吊、封堵不住佐伯圣海,并且替补袁宝林强攻相继被拦、又对佐伯圣海拦防失效先败16-25。第二局,国少齐祺短平快、张景胤封堵和调整攻到4-4,随即张景胤打手、王东宸拦网、修成城后二、但拦不住宫浦健人至6-10。国少齐祺短平快、张景胤梯次、王东宸拦网到10-13,而后张景胤重扣、田聪平拉开但拦网漏球至12-16。在彭世坤下球、张景胤后三、修成城命中和封堵到16-19后,国少张景胤打手、田聪平拉开追平22-22,27-27后连续惨遭大冢达宣突破惜败27-29。第三局,日本佐伯圣海探头和借打手、修成城开炮和打标志杆到6-2,国少王超替补跳飘球下网、与樫村大仁争球落界内至4-8。在王东宸短平快、田聪梯次被拦和变扣为吊到6-10后,国少田聪反轮下球和跳发界内、张景胤冲进、王东宸短平快、王超跳飘追分11-13。又是张景胤平拉开、陈柏良和王超相继封堵、张景胤反超18-17,国少拦不住宫浦健人后二和借打手22-25惨遭零封。
㈡ 日本男排创造了(A)快板球(B)短平快球(C)时间差进攻(D)位置差进攻(E)盖帽拦网
(B)短平快球
1972年日本男排在学习我国的“平拉快”扣球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发明了“短平快”扣球的打法,并首次夺得世界冠军。
㈢ 排球的历史是什么
排球(Volleyball)运动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旧称麻省)霍利约克市,一位叫摩根(威廉·G·摩根)的体育工作人员发明的。当时网球、篮球很盛行。摩根先生认为篮球运动太激烈,而网球运动量又太小,他想寻求一种运动量适中,又富于趣味性,男女老少都适宜的室内娱乐性项目,就想把当时已广为流行的网球搬到室内,在篮球场上用手来打。这种游戏开始时,他将网球网挂在篮球场上,用篮球隔网像打网球一样打来打去进行游戏。但室内篮球场面积较小,排球容易出界,于是他作了某些改进:一、是把网球允许球落地后再回击的规则改为不许落地;二、是把改变排球外形,其圆周改为为25-27英寸,重量为225-340克。三,篮球太大、太重,不能按预想的方式进行游戏,便改试用篮球胆。而篮球胆又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不方便,难于控制。但因经过试用效果很好,就决定采用这种球。国际标准用球虽历经百年,进行了千百次的改进,但球的规格和第一代的球几乎差不多。
发展
第一个排球规则是美国人摩根(威廉·G·摩根)先生通过斯波尔丁体育出版社出版的。当时它规定采用“轮转制”、“每局15分”,1918年又作出了上场人数为6人的规定。从此,欧美开始流行6人排球。
春田专科学院是排球的发源地,该院的青年会是最早传播排球运动的组织,也最早举行首次排球表演赛。基督教青年会的干事、传教士、春田学院毕业的学生,以及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军队,都成为排球运动的初期传播者。排球1900年第一次传入加拿大。同年传入亚洲的印度。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通过美国军队将排球带到欧洲。至于排球是于何时何地由何人介绍到中国的,已无法考 证。但现有的历史资料证明,早在1905年在中国的南方广州、香港等地就已开展了排球活动。在排球运动传入中国的初期,除了一些教会、学校开展并传播外,基督教青年会在推广和传播这个项目上,也起到了相当的作用。
排球运动,1900年传入亚洲,在开展的初期上场人数不是6人而是16人。据菲律宾排球介绍人美籍F·S勃朗先生说:“当时美国有体育馆,较适合于6人制排球。亚洲人多,又多在室外进行,要考虑多数人能参加排球运动。”因此F·S勃朗先生和F·H勃朗先生向菲律宾和日本介绍的都是16人制排球。故在1913年的第一届远东运动会上采用16人制。1919年第四届远东运动会上演变为12人制,1927年第八届远东运动会上演变为9人制,1950年7月,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办的全国体育工作者暑期学习会上,首次介绍了6人制排球规则与比赛方法,1951年正式采用6人制。从此,6人制排球在全国逐步地开展起来。
㈣ 日本国家男子排球队的介绍
日本男排凭借快攻雄踞亚洲排坛,他们曾6次夺得亚洲排球锦标赛冠军。最让日本男排值得称道的是,是他们在1972年奥运会上夺得的金牌。在此之前的1964年和1968年奥运会上,他们分别获得铜牌和银牌,实现了在连续三届奥运会上获得奖牌。
㈤ 日本男排的团队介绍
之后日本排球处于一个上升的态势,在接下来的前苏联世锦赛(1962)和捷克斯洛伐克世锦赛(1966)上都获得第五。日本最终跻身真正的世界强队是在70年代初,在1970年的比利时世锦赛和1974年墨西哥世锦赛上两度获得铜牌。强大的日本队在奥运会的比赛中也扮演了强队的角色,连续三次登上了奥运会的领奖台。1964年东京奥运会获得铜牌,四年后1968的墨西哥奥运会上夺得银牌,最后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上折桂。1984年在阿根廷举行的世锦赛上,日本队再次表现了强劲的实力,获得了第四名。
但是,日本男排从此开始走向低迷,1994年的希腊世锦赛和2002年的阿根廷世锦赛上,他们都仅获得第九名,这是他们近年来的最好成绩。尽管他们在90年代的亚洲比赛中一直表现良好,夺取了1994年亚运会和1995年第八届亚锦赛的冠军,但是在1998年日本世锦赛上,他们仅得到第15名的成绩,这个成绩使这支向来雄心勃勃的队伍遭受了痛苦的失落。
在2000年连续两次无缘奥运会后,任命一位受人尊敬的主教练以创造一个“新的日本男排”,一支能与世界强队对抗的强健队伍变得迫在眉睫。主教练的一个选择使日本前男排明星球员中田Mikiyasu,在他的带领下,日本重返2001年的世界男排联赛。2002年的成绩表明中田需要继续重塑这支队伍。2003年世界男排联赛中,日本男排在世界排协的排名为12,与法国、阿根廷和希腊同在D组。
北京奥运会上,日本男排成绩不佳,仅名列第11位。
㈥ 日本国家男子排球队的日本男子排球队简介
日本男排凭借快攻雄踞亚洲排坛,他们曾6次夺得亚洲排球锦标赛冠军。共8次参内加奥运会的比赛,最让容日本男排值得称道的是,是他们在1972年奥运会上夺得的金牌。在此之前的1964年和1968年奥运会上,他们分别获得铜牌和银牌,实现了在连续三届奥运会上获得奖牌。2016年日本男排国家队28人的大名单:去年参加世界杯的14人中仅有二传手阿部裕太1人落选,清水邦广、米山裕太、富松崇彰、永野健、铃木宽史等老将依旧在列,越川优和福泽达哉回归;86年及86年以前出生的共10人,95年及95年以后出生的共4人,年龄最大的是二传手高桥慎治(80年出生),年轻最小的是小野寺太志(96年出生)㈦ 软式排球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第一讲 排球运动
第一节 排球运动简介
一、 排球运动的概念与运动形式
排球运动是由两支人数相等的球队,在被球网隔开的两个均等的场区内,根据规则以身体任何部位,将球从球网上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球在本方场区内落地的,集体的,攻防对抗的体育项目。
排球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主要形式分为两大类:
竞技排球: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的,并在国际上设有统一竞赛规则的运动形式。
例如:6人制排球、沙滩排球。
娱乐排球:以其他或游戏方式和参与人数的特殊规定,主要以娱乐、健身为目的,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竞赛规则的运动形式。
例如:软式排球、气排球、妈妈排球、4人排球、9人排球、残疾人排球(坐式、立式、盲人)、草地(泥地、雪地、水中、沙地)排球、墙排球等。
二、 排球运动的比赛方法与特点(六人制排球)
(一)比赛方法
根据排球竞赛规则,每半场被划分为6个区,从1号位到6号位。
位于网前的2、3、4号位的队员称前排队员,
位于后场的1、5、6号位的队员称后排队员。
排球比赛从发球开始,即由先获得发球权一方的后排右边的队员(1号位)在发球区用一只手将球直接击过球网开始,然后双方运用各种击球技术和战术,组成进攻与防守,并根据排球竞赛规则,将球击入对方场区,而不使球落入本方场区。比赛不间断地进行,直至球落地、出界或某队犯规,以决定胜负。
1、击球规定
每队最多击球3次使球过网;每名队员不得连续击球2次;球可以触及身体的任何部位,但球必须击出,不可接住或抛出,球可以向任何方向弹出。
2、得分方法 采用每球得分制
(1) 发球队胜一球得一分,由原来发球队员继续发球。
(2) 接发球队胜一球获发球权,同时得一分。
3、轮转
获得发球权的队必须先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轮转一个位置,由轮到1号位的队员进行发球。
4、胜负规定 由局数和局分确定
(3) 局数:采用五局三胜制,胜三局的队就赢得这场比赛的胜利。
(4) 局分:前四局每局的局分均为25分,当一个队先赢得2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为胜一局。当双方局数打成2︰2平局时,即进行第五局(决胜局)比赛,决胜局的局分为15分,当一个队先赢得15分并同时超过对方2分时为胜这场比赛。
(二)排球运动的特点
1、 形式的多样性和广泛的群众性 2、技术的全面性和高度的技巧性
3、 激烈的对抗性和严密的集体性 4、轻松的娱乐性和高雅的休闲性
三、 排球运动的锻炼价值
(一) 增进健康、强健体魄
(二) 培养与锻炼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 培养勤奋、助人、拼搏的优良品质
(四) 培养人的信息意识、提高配合及应变能力
第二节 排球运动的起源、传播
一、 排球运动的起源
(一) 排球运动诞生的背景
关键词:19世纪末美国→第四次产业革命(电力技术)→经济发展→生活提高
→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社区、公园兴建→娱乐计划→交通改善→新闻媒体传播
★社会的进步,认识的提高,使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成为可能,兴趣越来越大。
(二) 排球运动起源的过程
关键词:1895年美国→威廉·摩根→体育活动的人群适应性→游戏→“Mintonette”(小网子)→“Volleyball”(空中飞球)→排球
二、 排球运动的传播
排球运动从美国传播到世界各地有两种途径:
(一) 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的传播
(二) 美国军队的军事与战争的传播
据史料记载,排球运动在美洲,随着基督教青年会的活动,1900年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1909年传入波多黎各,1912年传入乌拉圭,1914年传入墨西哥,1917年传入巴西。美洲各国使用的排球规则,大多直接引用美国的排球规则,采用6人制排球。
在亚洲,排球运动于1900年传入印度,1905年传入中国,1908年传入日本,1910年传入菲律宾。由于排球传入亚洲时没有完整、定型的规则,因此亚洲人结合自身“人多、场地少”的特点,排球比赛在亚洲经历了从16人制排球→12人制排球→9人制排球的演变,这一过程经历了曲折的40年,直到1949年第一届世界排球锦标赛后,即50年代初,亚洲才开展6人制排球,并在亚洲各国普遍开展起来。
在欧洲,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军人将排球运动带往欧洲。1914年传入英国,1917年传入法国、意大利、俄国,1918年传入南斯拉夫,1919年传入捷克斯洛伐克、波兰,1922年传入德国。虽然排球运动传入欧洲的时间较晚,但排球一进入欧洲就是6人制排球,且竞技性已较成熟,受到欧洲国家的重视,所以发展较快。
在非洲,1923年才传入埃及、突尼斯、摩洛哥等国家,由于起步晚,传入后又未得到广泛开展,其发展缓慢,水平很低,处于落后状态
第三节 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一、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百年来世界排球运动发展的历程大致可分为:娱乐排球、竞技排球、现代排球三个阶段。
(一)娱乐排球(1895年——1947年)
关键词:排球诞生→娱乐游戏→发展演变(规则、技术、战术)
→竞技性、对抗性
特点:1、从娱乐游戏性质,逐渐向竞技对抗方向发展。
2、国际间的比赛没有统一的组织,统一的竞赛制度,统一的竞赛规则。
(二)竞技排球(1947年——20世纪70年代)
关键词: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1947年 FIVB)→世界排球大赛①→单一模式打法→不同风格、不同流派②→技战术质的飞跃③→排球发展欣欣向荣
①世界排球大赛
1948年第一届欧洲男子排球锦标赛
1949年第一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
1949年第一届欧洲女子排球锦标赛
1952年第一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
1957年被奥运会批准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964年男、女排进入第18届奥运会
1965年第一届世界杯男子排球赛
1973年第一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
1977年第一届世界青年男、女排球锦标赛
每2年或4年举行一次延续至今
②不同风格、不同流派
力量派:以苏联男、女排为代表,身高体壮,扣球力量大,高打强攻,他们的进攻常常使对手感到害怕而失去防御能力,多次蝉联世界冠军。
技巧派:以捷克斯洛伐克男排为代表,动作细腻,扣球的线路变化多,落点控制好,打吊结合,以巧取胜,让对手难以捉摸。1956年第三届世锦赛击败苏联获得冠军,大出风头。
高度派:以民主德国男排为代表,在进攻上突出高个队员的作用,采用超手扣球,二传手传给扣手的球达9-10米以上高度,破坏对方拦网队员的起跳节奏,从而大大提高了扣球的高成功率。1969年第2届世界杯和1970年第7届世锦赛两获冠军。
速度派:以中国、日本男派为代表,依靠默契配合,集体智慧,快速善变的“快攻”打法,以快制高对付欧美各排球强国。日本男排在第19届奥运会、第20届奥运会上分别获得亚军和冠军。
③技战术质的飞跃
50年代初期 东欧各国排球技术水平较高,但技术风格和战术打法基本相似,技术上多采用上手发球、上手传球和扣高球,战术较为简单。世界排坛技战术呈现单一的发展模式。
60年代初期 日本女排崛起,创造了“前臂垫球”“滚翻防守”和“勾手飘球”技术。以出色的防守、飘晃的发球和亚洲的快攻,打破了苏联称霸女子排坛的局面,并突破了划一的技战术模式,一举夺魁,1962年-1967年间,连夺三次世界冠军。
60年代中-70年代末 世界排坛百花齐放、群雄纷争
女子排球:日本的“防守加配合”与苏联“进攻加力量”相对峙,八届大赛各分四金。
男子排球:四大流派的代表(苏联、捷克斯洛伐克、日本、民主德国)和波兰(攻防全面、首创后排进攻战术)5支球队,在8次大赛中,轮执牛耳,各领风骚。
特点:由单一模式到不同流派的产生;
由重攻轻守到攻防兼备;
由追求高度和力量到讲究技术和战术;
由注重个人技巧到讲究集体配合。
(三) 现代排球(20世纪80年代——今)
排球运动自80年代进入了现代排球阶段。现代排球的概念是广义的,它包括全攻全守排球,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排球和“大排球”三个内涵。
1、 全攻全守排球
关键词:一技之长难统天下→全攻全守的整体排球思想①→中国女排和美国男排崛起②
① 现代排球的技战术发展要求运动队和运动员必须全面发展,它不只是攻防技术全面,战术打法全面,还包括运动员体能、心理、智力等各种素质的全面。在高强度、高技术水平的激烈对抗中,任何一个缺陷、一个薄弱环节,都可能是导致失败的致命因素。
② 中国女排提出了“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向全攻全守型发展。坚持快速,发展高度,力争网上优势”的中国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经过长达9年的竞赛训练,形成了攻防全面,战术多变,以高制亚洲,以快制欧洲的全方位技战术打法。
美国男排大胆运用跳发球技术,后攻技术;两人接发球技术;创造了扩大防守;设计了立体进攻战术;提出了高度、速度和全面的等边三角形均衡发展学说。
先进的技战术指导思想,使中国女排的“五连冠”和美国男排的“四连霸”成为现实,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2、排球的社会化、商业化、职业化
关键词:1984年国际排联换届→改革和调整→全面发展
走向社会 职业俱乐部
商业运作
3、“大排球”观念的形成
关键词:
新挑战、新课题→普及推广→多种形式、开发人口→“大排球”形成
↙ ↘
竞技排球 娱乐排球
“精英运动”
“观赏运动”
特点:排球运动一切形式的发展都将受到重视;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并举;
竞技排球与娱乐排球共存;
形成“大排球”观念。
第四节 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一、排球运动的传入
排球运动于1905年传入我国。
(一)史料记载
1905年,香港皇仁书院、广东南武中学就以开展排球而闻名。
1906年,在四川成都就有基督教青年会的传教士借祠堂空地打排球的报道。
1908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派体育干事宴斯纳到上海,排球也随之传到上海,并于1911年在上海举行了第一次排球表演赛。
1910年安徽兴办新学,在一些教会学校中排球已列为体育教材。
……
(二)世界第一场正式国际排球比赛
关键词: 1913年2月第一届远东运动会(菲律宾)→应邀组队→临阵磨枪→仓促上阵
→顽强拼搏→0:2虽败犹荣
因此,排球运动传入我国主要是通过基督教青年会体育部、留学生、外籍人士以及远东运动会的参赛队员等以教学、游戏、训练班及表演赛等形式传播的。它先传到广州、香港,随后又波及广东台山、海南文昌、上海、北京等地,而后渐入内地,最后流传到全国。
二、采用“六人制排球”以前的我国排球运动(旧中国)
受远东运动会的影响,排球运动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同时促进了我国的排球竞赛活动。此后中国各地逐渐开展了排球的竞赛活动。
(一)中国男子排球在1914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915年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远东运动会上,中国男排首获冠军。至1934年共举行了10届远东运动会,我国男排共获得5次冠军5次亚军。
(二)中国女子排球开展较晚,1921年首次出现在广东省运动会上。1924年被列为第三届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从1923年起我国女子排球开始组队参加第六届远东运动会,至1934年历经五届均获亚军。
(三)我国排球运动经历了十六人制(1915-1919)—十二人制(1919-1927)—九人制(1927-1951)—六人制(1951-今)的演变过程。
排球名称由英文直译“华利波”(广州一些学校比赛名称)——“队球”(1914年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名称)——“排球”(1930年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名称:取其球在空中来回排击和成排站立之意)
我国排球运动在此期间虽然开展了40余年,但国家贫穷落后,所以很难普及,只是在几个大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得到开展。
三、“六人制排球”在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后,排球运动被作为重点体育项目在全国加以推广,是发展和提高较迅速的运动项目之一。
(一)普及、推广阶段(1950—1959年)
关键词:走出去、请进来
当时,国际上广泛开展的是6人制排球,为了适应国际比赛的需要。1950年7月,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办的全国体育工作暑期学习会上,首次介绍了国际排联制定的6人制排球竞赛规则和比赛方法。从此,6人制排球在全国逐渐开展起来。
为了向50年代处于世界排坛领先地位的东欧各国,特别是向苏联学习,我国组建了男、女排球队出访、比赛,同时还邀请了东欧一些强队和苏联排球专家来华交流比赛、讲学,系统地学习了先进技战术打法和训练方法,对中国排球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向国外先进水平学习的同时,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国内积极推广普及6人制排球。1951年5月在北京举行了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的排球比赛。1952年2月成立了“中央体训班男女排球队”(国家队),并在全国14个城市进行6人制排球技术示范和表演赛,推动了地方排球的开展,促进了各地方排球队伍的建设。
1953年中国排球协会成立。1954年,国际排联正式接纳我国排协为正式会员。
中国排球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战术)和继承(9人制排球打法)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努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具备了一定的水平。1956年在巴黎举行的男子第三届、女子第二届世界排球锦标赛上,首次参赛的中国男排获得第九名、女排获得第六名。其中男排的“快球”技惊四座,被誉为“杂技排球”。
总之,20世纪50年代,中国排球从欧洲学习了不少的经验,同时也通过自身的努力,一方面抓普及,一方面抓提高,迅速将我国六人制排球运动推上了新的阶段。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继承和发展了九人制排球的快球绝招,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发挥快速多变打法的特点。
(二)发展、提高阶段(1960—1978年)
关键词:遵循运动规律、适应新规则、创造新技术
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中期是我国排球水平迅速提高的重要阶段。1960年11月,国家体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训练工作会议”,体委主任李梦华提出了“全面、实用、准确、熟练”的技术训练的原则和要求。随后在上海全国排球训练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了加强防守反击的训练,这是中国排球界对排球运动训练规律在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并在全国贯彻执行。
1962年,日本女排击败欧洲群雄,一举夺得世界冠军,是世界上第一支依靠防守取胜的女子队。我国很重视日本的经验,1964年,周恩来总理邀请日本教练大松博文带领日本女排访华,并亲自到现场观看日本队的训练和比赛。要求我们学习日本女排严格训练的精神,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坚持大运动量训练。1965年,大松博文再次来华指导中国女排训练,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我们对大松的训练方法、训练要求及指导思想有了一个系统的、明确的了解,通过学大松、研究大松,找出了中国队发展的道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1964年,国际排联修改了拦网的规则,允许拦网手过网拦网。我国运动员根据新规则特点,创造“盖帽”拦网技术。同年7月在前苏联举行的五国国际排球赛中,中国男排运用该技术屡屡奏效,最后与苏、德积分相等,以比局之差获得第三名。11月日本男排访华,中国队的“盖帽”拦网使其进攻受到很大威胁,其中有一局0:15输了。另外,北京男排创新了4号位平拉开扣球,最快速度0.8秒。日本人称之为“超音速排球”。
总之,60年代中期,我们不但学习了日本女排先进的技术和训练方法,而且根据排球运动的规律,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了创新,从而在走自己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1966年以后“十年动乱”我国体育事业空前浩劫,比赛中断,训练停顿,运动水平下降。直到1972年才开始恢复比赛。1974年我国恢复参加世界排球锦标赛时,男排从第九名降到15名,女排从第九名降到14名。
为了振兴排球,国家体委制定了5年排球发展计划,建立了排球训练基地,开始有计划地每年组织集训,迅速培养后备人才,推动了全国排球训练工作,特别是为中国女排的迅速成长和后来荣获世界冠军打下了基础。1976年重新组建了国家男、女排球队,经过短期训练,在1977年世界杯排球赛中,女排获第四名,男排获第五名。在1978年世界锦标赛中,
女排获第六名,男排获第七名。在此期间,我国男排在学习了日本男排创造的“时间差”和“位置差”等先进的打法后,在继承传统快攻打法的基础上,创新了“前飞”、“背飞”和“空间差”等进攻打法。1977年,国际排球规则规定:允许拦网后仍可击球三次。根据女排攻防相对平衡,反击机会多的特点,我国女排发展了“快速反击”战术,开始在技术、战术打法上走在世界的前列。
(三)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979—1987年)
关键词:世界冠军、五连冠
1979年12月我国男女排球队第一次双双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并取得了参加1980年奥运会的资格,实现了冲出亚洲的愿望。
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排连续五次荣获世界大赛的冠军。
五连冠
1981年第三届女排世界杯赛冠军
1982年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
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女子排球冠军
1984年第四届女排世界杯赛冠军
1986年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
中国男排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达到鼎盛时期。1981年11月在世界杯赛中再获第五名。从世界排名第九升至第五,从亚洲第三跃至冠军。此时,中国男排不仅具备了冲出亚洲的实力,而且具备了与世界强队抗衡的能力。
(四)步入低谷、重振雄风(1988年—今)
关键词:17年奋斗、重温冠军
20世纪80年代末,特别是90年代,中国男、女排没有在技术、战术上进一步发展创新,原来的打法已被世界强队所掌握,与世界强队相比,失去了原有的特长和优势,出现了较大的滑坡。
中国男排1987年失去第24届奥运会排球赛资格,1989年亚洲排球锦标赛第三名。
中国女排1988年兵败汉城奥运会,1989年世界杯排球赛、1990年世界排球锦标赛和1991年世界杯排球赛上获两个第二名和一个第三名。1992年奥运会排球赛和1994年世界排球锦标赛上降至第七名和第八名。1994年亚运会上负于韩国,名列第二名,失去了亚洲霸主的地位。
针对男排滑坡,女排跌入低谷的状况,1994年国家体委在北京召开了“国家男女排球队工作汇报会暨重振排球雄风研讨会”。1995年以赛制为突破口,迈开了排球竞赛体制改革的步伐,中国女排在1995年亚洲排球锦标赛上夺取了冠军并夺得了世界杯排球赛第三名,1996年奥运会排球赛第二名。1997年排球管理中心成立,进一步深化了排球管理体制的改革。1997年中国男排夺得阔别十年的亚锦赛冠军,同年又获得世锦赛参赛资格。1998年亚运会上,中国男、女排双双夺冠,中国女排获得世界排球锦标赛的第二名。1999年,中国男、女排又出现反复,女排世锦赛仅列第五名,男排又失去亚洲冠军。中国排球又重新开始了“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艰难爬坡。
2001年3月6日,中国排球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排球工作会议,提出“深化改革、开拓进取、重振排球雄风”,中国排协出台了《2001年—2008年排球运动发展规划》。
具体规划:
中国女排2002年亚运会获得冠军;
2004年奥运会进入世界前四名,力争夺牌;
2008年奥运会力争金牌。
中国男排力争进入2002年亚运会冠军决赛;
2004年奥运会取得参赛资格;
2008年奥运会力争进入前八名。
女子沙滩排球2004年奥运会力争进入前八名,冲击前四名;
2008年奥运会力争奖牌。
男子沙滩排球2004年力争进入奥运会;
2008年奥运会力争进入前八名。
2003年11月15日,中国女排在第九届女排世界杯赛上,以十一战全胜的骄人战绩夺得了本届女排世界杯的冠军!这也是中国女排在时隔17年之后再次问鼎世界冠军!
㈧ 男排世界杯日本创24年最佳获第四,日本男排已远超中国了吗
男排世界杯,日本创24年最佳获第四,按照目前的情况,日本男排已经超越了中国不少。这一次,日本创24年的最佳成绩,尽管有东道主的因素存在,但主要还是日本有实力基础和超水平发挥。中国确实已经落后,必须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
中国男排,相对女排,成绩确实差了很多,但是,相对男篮、男足,我们的男排,要好上那么一些。中国男排目前世界排名20位,在亚洲排名第3。不过,非常可惜的是,无缘今年在日本举行的世锦赛,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目前,中国男排还在为明年奥运会的资格在苦苦挣扎。
因此,按照目前的情况,日本男排,确实超过了中国男排。虽然现在中国男排实力不尽人意,但是如果中国男排不断的努力,一定会有机会赶上甚至超越日本的。
㈨ 排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排球 运动诞生于1895年,创始人是威廉·G·摩根,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沃克城__青年会干事。下面是我为你们整理的内容,希望你们喜欢。
排球运动的 起源和发展
身为热衷于推广 体育运动 的基督__会干事,摩根在辅导人们进行各种体育锻炼的实践中逐渐意识到,不同的对象应该采用不同的锻炼 方法 。当时逐渐流行起来的是由奈史密斯发明的 篮球 运动,但摩根认为它比较适合年轻人,对于年纪稍大的人来说则过于剧烈。1895年,摩根辅导一个由商人组成的班级,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创造一种结合了篮球、 棒球 、 网球 以及手球的游戏, 而这种游戏又必须避免像篮球那样的肢体接触。
为此,摩根在青年会的体育馆中进行了试验。他在篮球场上架起了网球网(高约1.98米),以篮球胆为球,让人们像打网球一样用手隔网来回托传球,与网球的不同之处是球不能落地,球在哪一方落地一次就算哪一方失败一次。
由于篮球胆太轻,在空中飘忽不定,玩起来很不方便,摩根尝试将篮球胆换成了篮球。但篮球又过于沉重,飞行速度太慢且很难用手将其隔网击打。最后,该市的司堡尔丁体育用品公司(Spaulding Company)试做了圆周63.5-68.8公分,重量9-12盎司(约255-346克),外表为皮制,内装橡皮球胆的球。经试验,此球效果非常理想,于是就决定采用这种球——这就是第一代排球,其规格与现代国际比赛用球已经非常接近,而排球这项运动也正式诞生了。很快,它就在__青年会中广泛传播开来。摩根和春田市(Spring field)体育干事弗兰克·德博士及消防署长林奇共同将这项游戏命名为“Mitontte”(意为“小网子”)。
1896年,摩根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排球竞赛规则,发表在当年7月出版的美国《体育》杂志上。同年,春田专科学校举行了首次排球表演赛,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排球赛。赛后,春田市立学院的霍尔斯特德教授根据球要在空中飞行、不能落地的特点,将其改名为“Volleyball”(意为“空中连续击球”)。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最初的排球运动只是一种消遣游戏,比赛人数的多少、比分的多少都由比赛双方临时协商决定。
排球运动的传播
排球问世后,由美国的教会、传教士和驻外军官、士兵传播到了世界各地。由于排球在问世之初就没有严格的上场人数限制,加之传入的时间不同,世界各地排球运动的形式也不尽相同。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排球最先传入美洲:1900年首先传入加拿大,1905年传入古巴,1912年传入乌拉圭,1914年传入墨西哥。传入美洲的大多是六人制排球形式。
排球传入亚洲也比较早,1900年首先传入印度,1905年起先后传入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因为所采用的规则不同,亚洲排球经历了16人制——12人制——9人制——6人制的演变过程。
欧洲的排球运动起步要稍晚一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随美国士兵登陆。1917年,排球最先出现在法国,接着传入意大利,1919年、1921年先后在捷克、波兰等东欧诸国开展。虽然起步晚,但传入的排球运动已采用运动员轮转、15分制和6人制,其竞技性已渐成熟,因此发展较快。
有意思的是,美国虽然是排球的故乡,但世界排坛诸强却是中国、古巴、巴西、俄罗斯、意大利甚至是突尼斯等国,因为美国长期把排球用于休闲和娱乐,没有将其作为一种竞技项目来发展。不过,2005年2月,美国国家女排聘请了中国排球名将郎平为主教练。
排球运动的发展
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主要可分为三个阶段:娱乐排球、竞技排球和现代排球。
娱乐排球 1895—1936
排球本就是为娱乐休闲而创造的,因此排球从诞生之初就被大众认可为一项娱乐性较强的游戏。人们进行排球运动,是以休闲、健身为主要目的。
但游戏也需要有规范,因此,从1896年摩根制定第一个排球规则开始,排球的各项规则开始逐步建立:1900年,采用21分制;1912年采用运动员轮换制和三局两胜制;1915年,采用15分制。尤其是1921—1938年间,因排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技术手段的多样化,规则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和完善,除划定了比赛场地外,技术动作被归类为发球、传球、扣球和拦网,场上队员也有了明确的位置分工。此外,1924年,单独制定了为妇女参赛的女子比赛规则。
1936年柏林奥运会期间,第一个国际排球组织——排球技术委员会成立,旨在促进国际间的排球比赛和交流。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委员会还未正式开展工作就宣布解散。
竞技排球 1947—198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世界排球运动一度停滞不前。直到1947年7月,在法国、前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三国的倡议下,国际排球联合会(FIVB)在巴黎召开成立大会,制定了国际排联宪章,成立了技术委员会、竞赛委员会和裁判委员会,正式出版了通用国际排球竞赛规则,并选举法国人保尔·黎伯为第一任主席。从此,排球运动从娱乐阶段进入了竞技阶段。
根据国际排联大会的决议,1948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第一届欧洲男子排球锦标赛,1949年在布拉格举行了第一届世界男排锦标赛。
其后,第一届欧洲女子排球锦标赛(1949)、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1952)、世界杯男子排球赛(1965)、世界杯女子排球赛(1973)、世界青年男、女排球锦标赛(1977)年先后在国际排联的领导和组织下成功举办,竞技排球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蓬勃发展。
1964年,排球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出现在了第18界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
竞技时代的全面到来,也掀起了世界排坛诸强争霸和各大技术流派竞相绽放的潮流。
20世界50年代的排坛霸主是前苏联队。前苏联无论男队、女队,均身材高大、力量强劲,进攻扣球势大力沉,多次蝉联世界冠军,他们被称为“力量派”。
能与“力量派”抗衡的是以前捷克斯洛伐克男排为代表的“技巧派”,他们战术细腻,以球的线路变化和落点控制为特色,曾在1956年巴黎世锦赛上击败前苏联队获得冠军。但在“力量派”和“技巧派”的多次交锋中,“力量派”占据了明显的上风。
60年代初期,日本著名“魔鬼教练”大松博文率领日本女排创造了“滚翻防守”、“勾手飘球”等技术,打破了前苏联女排称霸的格局。凭借出色的防守、飘忽的发球、迅捷的快攻和顽强的意志,“东洋魔女”横扫女子排坛,除了诸多世界冠军,她们还获得了东京奥运会女子排球的冠军。
㈩ “排球短平快”扣是 ____人球创造的。
1965年,日本男排在惨败于我国后,主教练松平康隆根据排球运动规律,下决专心走大型化道路。然后奔波于全属国各城市农村搜寻一批身材较高的青年人,并集中于东京进行强化训练,专门聘请斋藤胜为身体训练教练并拟订了雄心勃勃的“八年计划”。通过发明了“短平快”这一新式武器。这个战术的具体打法:即扣球人冲向距二传人二米左右的网前腾空跃起,二传人即刻穿出速度很快的弧度较平的球供给球人截击进攻。他们又结合近体快攻,两者交替使用,这就给拦网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