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企业如何服务创造价值

企业如何服务创造价值

发布时间:2022-08-29 10:22:25

① 如何理解“服务创造价值”如何把“服务创造价值”的理念渗透到实际工作中去

1、完善的服务可以树立和巩固品牌形象,增加品牌价值;2、完善的服务可以回发现和挖掘市场潜力,充分答利用现有的商品,最大限度地占领市场;3、完善的服务本身就是企业的利润增长点。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要以服务为核心,围绕服务开展经营管理工作,充分满足服务对产品提出的各项要求;以服务知道产品的设计、生产、管理、销售。

② 如何实现服务创造价值

第三产业、服务业劳动也创造产值(专题论文)传统的生产劳动观点认为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对他们的劳动才计算产值,而把从事第三产业的服务性劳动称之为非生产劳动,认为它不创造价值,从而不计算产值,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处理。可是,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的划分是必要的,但必须承认第三产业劳动者的劳动也创造价值,他们与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一样,都是生产者,共同创造价值。肯定第三产业劳动者的劳动也创造价值,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它关系到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全面衡量,关系到对范围广泛的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视与否,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加以澄清。一、第三产业劳动创造价值(一)从第三产业劳动成果劳务的属性看第三产业劳动创造价值人们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就有多方面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人们必须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以及服务劳动。第三产业的劳动者虽然不直接提供具体的物质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但他们的劳动总要提供服务,提供效用,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第三产业的产品——劳务,作为劳动的产物,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服务的实用价值在于它的有用性,它能具体地满足人们的生产需要和生活、发展、享受的需要。例如,商店的售货员提供的服务可以满足顾客购买商品的需要;旅店服务员提供的服务可以满足旅客住宿和饮食的需要;医院的医生和护士提供的服务可以满足患者医疗的需要;学校的教职员工提供的服务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文艺团体提供的服务可以满足观众精神享受的需要等等。但是,与物质产品相比,服务的使用价值又有自己的特点。物质生产劳动是人们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一定的劳动对象,改变其形状与性能,生产出新的产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而第三产业的劳动则不同,它不需要象物质生产那样,先形成一定的产品形式,而是直接以活劳动本身去满足人们的需要。这是由服务劳动的特点所决定的。服务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就同时为服务的享用者提供了服务的使用价值,服务的过程就是使用价值实现的过程。服务作为一种活动,并不象物质产品那样有一定的实体可以摸得着的,但它是可以感受到的。服务的使用价值也不象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那样,是生产过程结束的产物,只有在它离开了生产过程而进入消费过程时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而服务则相反,服务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也是同时结束,当然服务的效果还会存在。第三产业的劳动不仅创造使用价值,而且也创造价值,其价值同样是抽象劳动的凝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从事非物质生产的第三产业劳动者来说,他们的活动就是一种可以用来交换的商品,它具有实在的交换价值和价值。马克思指出,服务劳动者用服务去取得他们所需要的商品,“就象每次商品和商品相交换一样,是等价物换等价物”。第三产业的产品即劳务的价值也是由三部分组成。第三产业劳动者在活动过程中消耗的原料、劳动工具和设施的折旧等形成C, 他们的工资——即维持劳动力(及家庭成员)再生产所必需的消费资料的价值形成V,他们在必要劳动以外创造的价值形成m。第三产业劳动的价值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为社会生产服务的那部分劳动创造的价值,通过构成社会生产的费用或社会产品的加价而转移到总产品的价值之中,随着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而最终实现。例如,企业为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或专业技能,需要聘请教师或工程师对职工进行培训,为此要支付教育培训费用,这些费用要加入到产品成本中去,随着企业产品的销售而收回。这部分教育培训费用实际上是第三产业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只不过是借助于产品的实现而实现。二是直接为人们生活发展服务的那部分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通过为劳动力再生产服务,把服务的价值加入到“劳动力的生产费用或再生产费用”中,以工资的形式表现出来,最终将在各类产品的价值中实现。(二)社会总产值中包含着第三产业的劳动第三产业部门的劳动者是社会劳动者的必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劳动也是社会总劳动的重要部分,他们劳动创造的价值同样是社会总价值的一部分。这是因为,随着劳动社会化的发展,一方面愈来愈多的劳动者从物质生产部门转向非物质生产部门;另一方面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共同为发展生产、创造价值、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做出贡献。当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是主要靠延长劳动时间、更不是靠提高劳动强度,而主要是靠科学技术、靠劳动者素质、靠现代科学管理和不断完善的社会组织系统来实现。因此,既不能说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也不能说物质产品只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成果,而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以及社会组织管理部门的劳动就不是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向社会全方位渗透,劳动社会化出现质的飞跃;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出现水乳交融的情景。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人数愈来愈少或比重不断下降,而从事非物质生产的人数愈来愈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作为非物质生产,虽然不同于第一、二产业的物质生产,但它总要提供服务、提供效用,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需要,属于现代的综合性生产,他们的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也创造价值。二、第三产业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我们在理论上承认第三产业的劳动创造价值经济的发展带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项目逐渐增多,劳务消费的比重不断上升,从而促进了以非物质生产为特征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其地位日益提高,作用越来越重要。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无论从产值还是从就业人数看,都已占整个国民经济的60—70%。我国北京第三产业的产值也占一、二、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的42%,天津占34%,上海占31%。第三产业在社会再生产和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是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全过程。生产的准备工作离不开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劳动,而产品生产出来以后,也需要服务劳动者的劳动,才能使产品进入生产消费或生活消费。在生产——消费之间需要有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作为桥梁,这是一部分服务劳动的主要作用。如果没有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社会再生产就不可能顺利进行。第二,它是劳动力再生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劳动力再生产包括脑力、体力的恢复,也包括劳动力的培训,这些均离不开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既可保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又可提高劳动力的质量。例如教育部门的劳动,虽然不直接提供物质产品,但它却有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技能和全面发展人才的功能。教育作为智力开发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源泉。经济建设有没有后劲,关键在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当今国际间的经济竞争、科技竞争和军事竞争,在一定意义上是智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谁在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方面取得优势,谁就能夺得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优势。第三,第三产业劳动可以增加社会总供给,对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起重要作用。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由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提供了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总和。社会总需求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生产出来的各种物质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在不断变化,个人消费中用于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和旅游等方面开支呈上升趋势。“恩格尔定律”认为,家庭收入越少,用于食物支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食物支出所占的比重就会减少。一般地说,在人们各类消费中,吃的需求弹性小,穿次之,用的弹性大,非实物性消费的需求弹性更大。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人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客观上要求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以改变劳务消费在社会总消费中比重过低的状况,而且也是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平衡的有效途径。因为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不仅要求总量平衡,而且要求结构平衡。要实现结构平衡,就必须调整一、二、三次产业及各自内部的结构。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缓慢,且内部结构也不合理,如交通通讯业的滞后,生产服务体系不完善,教科文卫事业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等等,已严重地阻碍和制约着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实现。所以,努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有效途径。最后,发展第三产业是提供劳动就业,增加资金积累,活跃城乡经济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来,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由于生产越来越社会化和专门化,更多的服务性工作和劳动从生产和生活领域中独立出来和集中起来,使非物质生产大大扩展了范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和产值都有了极大的发展。我国由于种种原因,第三产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是总的来看,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仍然相当落后,不仅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而且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也很低。1993年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7.2%,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比重仅为18.9%,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相对过剩,仅农村就有近两亿剩余劳动力。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因为第三产业中的许多具体行业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容纳较多的劳动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旅游业作为“无烟工业”所创造的大量产值,所吸收的大量外汇,所带动的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各国的普遍重视。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抽样调查,1994年海外来华旅游者达4000余万人次,国内旅游总人数为5.24亿人次。随着“双休日”制度的实施,必将使更多的国民特别是工薪阶层有更多的短期旅游的机会,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在整个第三产业中,它又是关联带动功能较强的产业,其发展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带动交通运输、城建、商业饮食服务、文化文物设施、轻工、外贸、金融、保险、通讯等事业的发展,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的产值和国民收入,并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上述第三产业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在理论上必须承认第三产业的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的劳动也创造价值。只有在理论上承认第三产业的劳动创造价值,在实践中才会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三、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表明第三产业劳动创造价值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随着经济发展的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业人数和产值构成,也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可以说,三次产业顺序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第三产业的兴旺发展,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战略意义。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从理论上肯定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和第一、二产业的劳动者一样,他们的劳动也是社会劳动,共同创造价值。这是消除“非物质生产部门是由物质生产部门养活”偏见的理论基础,也是进行正确的全面的国民经济核算的客观要求。过去,我们仅把物质生产算作生产性劳动,仅对物质产品计算产值和国民收入,而把范围广泛的第三产业视为非生产性劳动,认为他们的劳动不创造产值和国民收入,大有被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养活”之嫌。这显然是不科学、不公正的,不仅造成了物质生产者与非物质生产者思想上的隔阂,而且也不能反映现代经济生活的全貌。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原理,必须保证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有的作为企业性质的第三产业,通过直接收费取得了补偿。而有的属于事业性质的第三产业,没有直接收费,而是通过迂回的形式,主要由其他生产单位和个人缴纳的税金,通过财政拨款,以保证其业务活动的正常进行。这种缴纳相当于“购买”,也取得了补偿。这是因为,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各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的生产,同其他单位与居民对这种服务的消费,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和消费,而且所占比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必须从社会劳动出发,同时计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消费,使经济核算能全面地反映社会经济生活。按照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扩大生产劳动的范围和国民经济的核算范围,对于研究社会总供需的平衡,研究货币资金流量及其运动规律,搞好宏观经济调控以及进行国际间经济指标的对比,都有其现实意义。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也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它是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科技市场、劳动力市场、金融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构成的有机整体。当前我国市场体系的建立尚处在起步阶段,它还很不完善,各种生产要素市场还很不健全,因此,必须加快和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而加快和培育市场体系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因为,统一市场体系的许多内容,如科技市场、金融市场、信息市场等也是发展第三产业的内容。这就是说,发展第三产业也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所要求的。重视和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第三产业的成功经验。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是代社会化规律的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国外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不仅是经济增长的过程,而且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使之趋于合理,逐步高级化的过程。从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发展的情况看,当经济发展进入以服务业为主的时期时,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一般超过第二产业的发展,产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都超过50%,有的国家甚至超过 70%。尽管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选择、各种资源以及对机遇的把握等方面有很大差异,但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是:三次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渐向第二、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产业结构演进的历史充分表明,第三产业的劳动也创造价值。从理论上肯定第三产业劳动创造价值,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党的十四大把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作为今后时期关系全局的十大任务之一。与此同时,国务院也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我们相信,有党和政府的重视,再加上积极学习和借鉴国际上发展第三产业的经验,我国的第三产业必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③ 人力资源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

人力资源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

可能从人力资源诞生之初,对人力资源价值的争论就没有停息过,质疑的原因无非是人力资源不直接创造效益,而且还不停地变着法去花钱,增加成本,人力资源不仅没有变成“资源”,还变成了“成本”。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人力资源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明确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

当然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我们也从未停止过对人力资源价值的探索,尴尬的是我们一方面学习国际上关于人力资源的前沿理论,谈论人才、领导力、变革、转型等“高大上”名词、工具,自信人力资源的高度决定了企业的高度;另一方面却深陷在繁琐的事务及老板与业务人员的质疑中,无所适从。

其实出现这种状况并不是因为老板见识短浅,看不到人力资源的作用,只是由于大环境的影响而使企业人力资源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个环境或是企业的经营环境,或是企业人员的素质,或是人力资源人员自身的问题,下面我就人力资源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谈谈这些年的思考。

如果将企业看作一个有机体,与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书提出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相似,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是分层次的,这也就是我要说的 “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层次”理论: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必需的,但不同发展阶段与规模的企业对人力资源工作需求是不同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由基础人力资源到高级人力资源层层递进的,我认为人力资源需求层次从基础到高级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职能型人力资源、经营型人力资源、变革性人力资源,其中每个层次又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同时基于人力资源需求的三个层次,可以提出以下五条假设:

1.三种需求同时存在,但不同阶段、不同规模的企业需求层次不同;同一层次不同阶段的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2.各需求层次间不是割裂的,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从低到高渐进的。

3.一般来说,需求逐级上升,低层需求满足后,高一层需求才会凸显。

4.某一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后,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更高一层次的人力资源工作就会成为需求的重点。

5.上一层级需求是建立在下一层级需求之上层层叠加的,没有低层次人力资源的积累,直接实施高层次人力资源只能是“空中楼阁”。

下面分别对三个层次人力资源作简要介绍:

第一层,职能性人力资源:保障企业日常工作正常运行

职能型人力资源,也可称作事务性人力资源,类似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安全需求,一般常见与初创、成长企业或小中型企业,这一阶段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需求在于保障企业安全及正常运转,人力资源工作由六大模块构成,以招聘工作为主,主要侧重于保障公司用人需求、工资的正常核算与发放、劳动合同签订、入离职手续及社保办理、基础的培训、计划管理或绩效管理等人力资源基础工作。

第二层,经营型人力资源:站在经营者的角度考虑人力资源

经营型人力资源,是在企业已经满足了职能型人力资源的需求后,寻求更多的价值创造时的人力资源,类似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解决温饱(生理与安全需要)奔小康(社会需要与尊重需要)的阶段,一般常见于成长、成熟企业或中大型企业,这一阶段的人力资源工作是在职能人力资源的基础上从经营者的角度上进一步的深化人力资源工作。主要侧重于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效工具;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提升企业生产/工作效率。具体的工作如:人力资源数据分析体系建立、人才梯队建设、领导力开发、企业文化塑造等工作。

第三层,变革型人力资源:通过破、废、立,推动企业转型变革

变革型的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的高级形式,类似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自我实现”需要,多见于成熟期后期或衰退期的企业,因企业自身求变创新或发展不能适应市场变化,激发了企业对人力资源变革推动力的需求,这一阶段的人力资源的工作重点是通过“破、废、立”重塑企业规则,如:直接参与企业战略决策,根据企业战略调整方向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实施重大人事调整;推动企业业务战略的转型;重塑企业文化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不仅要引导并推动企业变革转型的实施,还要保证变革过程企业的平稳过渡。

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真正有效的人力资源应当是“因企制宜”的,实施什么样的人力资源是要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的水平绝不是体现在概念是否时髦、工具是否先进上,而是体现在人力资源能否能真正为企业解决当前问题,创造价值上。

因此,人力资源要想创造价值,必须要了解企业实际,贴近企业需求。

二、知道人力资源在哪些地方创造价值

在知道企业处于哪个阶段的人力资源后,我们还必须了解一般情况下,人力资源可以在哪些地方创造价值。

经过多年的思考和研究,我认为人力资源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创造价值:人才、管理、文化。

1.人才

毋庸置疑,人力资源首要的责任就是人才,人才管理最近非常流行,也正反映了人才的重要性,一般来说人才工作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人才的选拔;一是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选拔又分为外部招聘和内部选拔两种。

如何选用合适的招聘渠道,用更少的成本为企业及时招聘到优秀人才;如何为内部人才搭建晋升通道,通过竞聘、晋升等机制为企业选拔内部人才,是人力资源需要考虑的。

人才的培养又可以分为企业培训工作与人才梯队建设工作。

人才培训工作是普适化的企业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工作;人才梯队建设则是重点的针对性的培养工作,这又包括后备人才培养以及领导力开发等,这些都是人力资源要去做的。

人才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头戏,也是人力资源所有价值创造的起点。

2、管理

俗话说,向管理要效益,管理当然是一个可以创造价值的地方的,有人会说人力资源不过是一个地位尴尬的部门,有那么多的中高层在管理企业,怎么可能让人力资源负责企业的管理呢。这里说的两个管理含义是不同的,人力资源部做的管理是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优化,而中高层的管理则是在人力资源搭建的机制下执行,所以人力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企业管理体系的设计师。

从我自身的经历过的企业来讲,无论所在的公司有无专门的企管部或管理部,企业制度体系流程的搭建都少不了人力资源的身影,而且基本都是由人力资源在主导这些工作,为什么?

我的理解是,企业的管理无非是人和事两个方面,凡是涉及人的都与人力资源有关;而凡事涉及事的,又都和绩效薪酬相关;因此,企业所有管理方面的事情都能和人力资源产生关系,自然而然地企业管理体系、流程的完善,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的推动落实工作都落到人力资源的肩上了。

因此,企业管理体系的搭建、管理效率的提升就是人力资源能创造的第二项价值。

3、文化

文化在不同企业归口可能不一致,有些是放在行政部,有些放在品牌部,还有些公司设有专门的部门负责企业文化,但我认为人力资源部门才真正应该担负起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我理解的文化,不应该只是做个好看的LOGO,墙上贴几句标语,会前喊几句口号,举办几次活动这些表面的东西,真正的文化应该是流淌在企业血液里,体现在员工行为和企业政策里的内化的.精神。

人力资源部正是制订政策指导员工行为的部门,企业的文化往往体现在企业有什么政策,怎么对待员工上,我们不能一边喊着家的文化,一边毫不留情的辞退员工。

简言之,文化可以理出这样一个逻辑,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应该内化在企业的与人相关的各项政策里的,而这些与人相关政策又大都由人力资源负责制订,所以我认为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可以创造价值的第三大领域。

三、将价值显性化

我们从企业实际出发,推行了适合企业需求的人力资源,也从人才、管理、文化三个方面开展工作,如果还得不到认可呢,怎么办?

我认为第三步工作也很重要,就是在创造价值的同时,还要将价值显性化。

那怎么将人力资源价值显性化呢,怎样让老板看到人力资源做的事情呢?为了这个问题我也曾苦苦思索,我相信大多数HR也都有过类似的困惑。

回归到本源看问题,其实好坏和没有价值都是对比出来的,人力资源也要对比才能体现出价值来,那怎么对比呢?我的方法是通过建立人力资源分析体系,将现在的情况与过去对比,将企业的情况与同行比,证明人力资源的进步和先进。为此我花费了很大精力研究人力资源报表与人力资源仪表盘,研究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人力资源怎么与企业经营联系,研究如何简明有效地反映核心指标。

根据我的经验可大致将人力资源指标分成两类:相对显性指标与相对隐性指标。

相对显性的指标比较好理解,能直观反映人力资源工作的,如:招聘人数、招聘达成率、培训场次、培训人次、绩效覆盖率、月薪总额变化、平均薪酬变化等,把这些数据一列,与过去对比,比过去做的又多又好,那在职能型人力资源企业中基本不成问题了。

如果企业对人力资源还有更高要求,如果上升的经营型人力资源,那就需要相对隐性的指标了,在我实际操作中有两个指标是比较有效的:1)人工效能,指企业人均创造的利润/销售额;2)百元人工,指每100元销售额中人工成本占多大比例;简单点说就是“开源节流”。

如果到了变革型人力资源怎么办呢?也提供一个指标:员工敬业度,最近的研究都在表明员工敬业度的高低与员工产出有强相关关系,所以也算追了一回时髦。

将这些指标,加入一些人力资源报表或仪表盘的设计技巧,简明、扼要、美观的地将这些指标的数据、变化、趋势呈现出来,持之一恒地呈现给老板,使之形成一种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想必有收获。

写了那么多,人力资源如何创造价值,我的经验总结起来只有“三个知道”与“两个原则”:

三个知道:

1.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力资源;

2.知道人力资源在哪些地方创造价值;

3.知道怎样把价值显性化;

两个原则:

1.做对的事;

2.坚持下去。


;

④ 3.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可否让顾客参与进来如何与顾客共同创造价值请举

可以。
顾客与企业合作的动机通常为利用与企业互动的方式获取对自身有利的回馈(如减少花费、节省时间与精力),或是得到如“量身定做”般的商品与服务。在价值共创的视角下,很多企业在了解消费者需求与动机后,为消费者提供了满足其需求的实现方式。在英国,顾客曾出现不满超市结账效率低下,同时又担心消费过程中银行信息泄露等问题,因此产生了自助完成交易的需求。如今很多国外的超市企业已经采取措施将企业需要做收银工作转变成由消费者自主完成交易工作。Tesco和MarksandSpencer两大超市在英国现已为顾客设置了自助结账机。众多消费者表示比起传统的银台收费模式他们更愿意在ATM.上进行自助交易,这种创新的商业实践为他们创造一种新意、便捷的消费体验,同时使消费者感受到自己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参与到了企业的管理实践中。企业通过满足顾客特殊化需求所变革的服务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企业减少了员工的工资成本、创造了品牌价值,实现了价值共创的互利互惠。
企业与顾客在价值共创的实践中应维持良好的互利互惠关系。企业利用顾客的知识资源达到项目与服务的创新、文化与品牌的推广必须要给予顾客相应的物质与精神奖励。企业应为积极活跃的用户提供优惠或现金奖励,此外还应对将潜在知识化为显性知识并致力于知识传播的用户给子精神与荣誉的奖励,使顾客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从而长期参与到与企业价值共创的实践中。

⑤ OPS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

不同企业实施OPS的方案是不同的。OPS服务内容包括心理档案中心、危机干预中心、心理检测中心、心理减压中心建设部、心理援助呼叫中心、组织心理团建中心、服务质量管理中心。OPS服务流程为组织调研,诊断、方案制定、项目启动、项目执行、效果评估、数据管理。OPS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员工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工作业绩和事业成功的各种心理问题,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工作的满意度,使员工拥有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工作和家庭,帮助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大大减轻其心理压力,维护其心理健康,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和活力,这对员工和企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OPS以关怀国人精神,诠释心理力量的理念,深入员工的心理生活中,进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打造和谐发展氛围,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

⑥ 企业HR,如何通过服务为企业创造利润和价值

HR人员并不参与为外部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直接价值创造活动。
雇佣他们的理由是,企业需要他们为直接价值创造活动提供专业帮助和支持———为企业寻找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员工,并且令员工按照企业的期望提供劳动,目的是使投入的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因此可以把HR人员看成是间接的价值创造主体。这衍生出了HR人员的两个基本职责:
1
为企业寻找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员工;
2
监督员工的劳动。如果HR人员提供职责范围内的劳务,能够帮助直接价值创造型的员工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增量价值,这个增量价值在扣除雇佣HR人员的成本后为正值,那么雇佣HR人员对企业就是有益的。增量价值越大,HR人员所创造的间接价值就越大。决定HR人员薪酬高低的关键因素,正是这个增量价值。
HR人员要为企业创造间接价值,必须提供出符合其职责要求的劳务。为企业寻找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员工,这是HR人员的基础性任务。这要求HR人员:
1
能够准确地确定和预测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企业用人数量,即HR人员有能力作出人力资源规划,并根据规划编写出岗位说明书;
2
能够科学地界定和评价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企业用人质量,即HR人员有能力开发出适合企业战略和文化的各岗位能力模型和相应的测评工具,以便识辨出符合雇佣质量要求的员工;
3
能够有效地建立和维护用于满足企业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雇佣需求的招聘渠道,以便把达标的员工经适当培训后及时输送到需要的岗位。为企业寻找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员工只是HR人员创造间接价值的基础,因为高质量的员工被输送到各个岗位,并不必然意味着高价值创造力的出现。在环境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员工的产出取决于其个人能力和努力程度,其中能力是基础,努力是关键。所以,HR人员还要对员工的劳动进行监督,督促其努力工作

⑦ 财务管理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 作为财务管理该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

1、通过财务数据的整理、分析,为管理者的经营决策和战略制定提供支撑。

2、通过预算管理和财务业绩的考核,激励下属企业及各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资金方面,通过科学管理,降低企业的财务费用和融资成本、提高资金的周转率和使用效率、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4、通过税务筹划,为企业合法合规地节约纳税成本,减轻企业负担。

⑧ 企业怎样创造价值

企业分为两种,一种是创造价值的,一种是传递价值的”。这种观点使得很多流通企业陷入了思维的误区,也让不少蓬勃发展的电商走进死胡同。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生存,就必须创造价值,而不仅仅是传递价值。正是因为很多流通环节的企业误以为自己是传递价值的,才会被电商挤垮,因为从传递价值的角度去看,实体企业根本无法和电商去竞争。

所以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是必须重新给传统流通企业、零售企业、服务企业定位,纠正过去那种错误的理念和指导思想。把关注点从传递价值转到创造价值上面,这样才有存在的理由。当然要理解创造价值的含义就必然涉及到市场营销更高层次的理论,那就是完整产品的概念。唯有理解了完整产品的概念,企业才能懂得在哪个层面去创造价值。

⑨ 服务业是如何创造价值的

对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思考[摘要] 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一直是我国学者争论的焦点。本文在综述不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即要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商品价值的内涵。接着本文将服务分成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服务和分配服务并分别论述了它们的价值形成过程。[关键词] 服务 劳动 价值20世纪90年代初期,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服务的比重占60%-70%,中等发达国家也达到50%;在国际贸易领域,服务贸易流量约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4,且有明显的增长趋势;[1]在就业方面,服务业在世界发达国家就业量占2/3左右。[2]可见,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服务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一、 文献综述与本文问题的提出虽然服务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是服务价值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理论问题。对于服务价值问题,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在于服务劳动的价值创造问题,即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了价值。对于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了价值,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观点: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部分服务劳动创造了价值和服务劳动创造价值。 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的观点的支持者大都认为只有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吴宣恭(2002)认为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产权和交换、分配过程不能创造价值,而只能把已经创造出来的价值转移给相关的所有者,成为他们的收入。胡均(2002)认为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才创造价值,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虽然重要,但并不创造价值,承认非生产性劳动创造价值,不仅不是肯定其重要性,反而是贬低了它的重要性。谷清水(2002)对“精神劳动和服务劳动都能创造价值”的5个理论依据一一进行反驳,反对以社会“需要”和“重要”与否衡量一项活动是否创造价值,主张只有既消耗又物化在有用物品中、使劳动处于“凝结”物状态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屈炳祥魏彩霞(2002)以马克思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划分为依据,对王述英关于“服务劳动也是生产劳动”一说进行反驳,认为服务劳动不是生产劳动,不创造价值。魏新丽肖彬(2004)反对柳新元为将服务纳入创造价值的劳动中而将使用价值的概念扩大的做法,他们认为,使用价值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物质性,纯粹的服务劳动参与经济运行是通过介入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实现的,参与交换后并没有使价值增大。部分服务劳动创造价值观点的学者大多主张扩大生产劳动的外延,认为创造价值的劳动既包括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也包括创造精神产品的劳动。程恩富(2001)在提出并论证“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的基础上主张将非物质生产领域中一些部门劳动者的劳动纳入创造价值的范畴。他认为,能够提供文化商品(精神商品)的劳动、直接为生产性企业提供某种生产性服务的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以及与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的生产和再生产直接有关的非物质生产劳动都创造价值。郭小鲁(2001)反对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内生产总值包含服务劳动的价值得出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结论,他认为物质产品的生产者在生产商品过程中购买的服务劳动是价值创造的一个环节,而唱歌、咨询服务、金融服务等劳动结果不是有形商品的服务劳动从属于物质产品的生产,只具有交换价值但不创造价值,并通过构造经济社会模型对此进行说明。卫兴华(2004)主张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超越物质生产的范围,拓宽生产劳动和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并将社会所需的劳动分为物质生产劳动、精神生产劳动、商业和服务劳动和社会公务劳动四类。精神生产劳动生产精神财富,有的可以创造价值如出版书籍、科技发明、建筑设计,有的则不能创造价值如教师讲课、舞蹈表演、艺术家演出等。商业和服务劳动有的创造价值如金融业、保险业、等商业性服务,有的不创造价值如机关、学校等非商业性服务和歌舞厅纯粹娱乐型服务。社会公务劳动不创造价值。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的支持者较多。李江帆(1997)剖析了否定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流行观点如“价值转移说”、“国民收入再分配说”及“非生产劳动说”,从反面论证了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论点。陈宪(2003)通过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与西方的效用价值论相结合,沿着实物劳动成果-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服务产品的价值与价值量的思路论证了服务劳动创造价值。柳新元(2003)通过扩大马克思的使用价值范畴,把独立于主体之外的能够满足主体某种需要的所有客体纳入使用价值范畴的范围内,并证明服务劳动生产了使用价值,进而论证了服务劳动创造价值。韩玉军(2004)通过修正古典理论框架,消除“两分法”把服务纳入了古典价值的范畴,并通过对服务价值的实质进行理论分析得出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结论。这三种类型对行探讨出了在综述了服务劳动的价值创造问题不但会影响到世界对服务及其所创造出的巨大财富的认识和态度,而且会影响到服务价值理论的基础。笔者认为,认为服务劳动不创造价值的学者其实是过于束缚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框框里面,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服务劳动。其实马克思本身也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服务劳动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本身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用旧的价值观念理解现代的服务经济现象显然是不合理的。事实上,服务具有多种类型,这些类型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别,与社会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也具有很大差别。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服务扮演的角色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布朗宁和辛格尔曼于1975年根据联合国标准产业的规则,将服务产业分为:消费者服务业,如招待与食品服务、私人服务、娱乐与消遣服务、杂项服务;生产者服务,如企业管理服务、金融服务、保险与房地产;分配服务,如运输与贮藏、交通与邮电、批发与零售。认为服务劳动创造价值的学者虽然在理论上给予了论证,但是较少有学者详细分析各类服务劳动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因此,本文将结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现代价值的内涵,分三种类型探讨服务的价值形成。二、 服务价值内涵的发展(一) 马克思对服务价值的发展古典经济学家有关服务价值的观点受到他们有关价值决定因素的影响。重农主义者和重商主义者及后来的许多古典经济学家都依靠劳动价值学说与交换价值概念来理解和定义服务。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称:服务生产所使用的劳动并不“将它本身固定或实现在任何特定的物体上……这个物体在那种劳动过程过后仍将持续存在,随后还能够购得等量的劳动”,[3]他把“牧师、律师、医生、文人、演员、歌手、舞蹈家”等服务列入非生产劳动范畴,认为这些服务是没有价值的。马克思对服务价值论进行了一定的发展。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是考察物质生产领域里的活动,服务业方面只是论述了流通和金融业,并没有涉及其他服务活动领域。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在这个领域中的所有这些表现,同整个生产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因此马克思并不认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不重要,而是服务业在当时很不发达。后来马克思在《剩余价值论》一书中,曾明确地指出服务是一个经济范畴。马克思还批评了斯密仅把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看成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观点,他指出“劳动的这种物质规定性同劳动作为生产劳动的特性毫无关系”。[4]马克思还指出“对于提供这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一定的交换价值。”[5]马克思还把服务分成可以形成有形产品和不形成有形产品两种,并对两种服务的劳动价值给予了经济学上的肯定。可见马克思也是用发展的和历史的眼光看待服务劳动的。(二)价值内涵的发展随着社会环境、经济技术条件及顾客消费观念的变化,价值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变化。马克思对价值定义的实质是无差别的劳动,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他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劳动价值进行高度抽象化,主要是为了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特征。但是,我们并不能停留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来理解现代社会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内涵。马克思对价值的定义只依附于劳动时间和一般技术水平,没有包含商品交换时的主观需求的认定性。在物质财富有限,对功能的需求和物质供给矛盾凸现的背景下,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工程师L·D迈尔斯创立了价值工程(VE)/价值分析(VA)技术。他认为:价值是投入的单位成本获得的产出或收益。它反映出价值与成本的密切关系。他认为成本是顾客购买决策的重要权衡因素。在买方市场下,需求不断变化,企业间竞争激烈,Michael E.Porter在《竞争优势》一书中认为,价值是买方愿意为企业提供给他们的产品与服务所支付的价格;价值一般用总收入衡量;“着眼于价值而不是成本,有助于提示竞争优势的来源”。1997年,《精细思想》的作者James P.Womack和Dniel T.Jones认为:“价值是由顾客决定的,是顾客获得满足的度量,可以用具有特定价格、能在特定时间内满足用户需求的特定产出表示”。在“顾客价值”概念凸现的今天,现代市场营销学之父Philip Kotler认为顾客价值是指整体顾客价值与整体顾客成本之间的差额部分,而整体顾客价值是指顾客从给定产品和服务中所期望得到的所有利益。可见商品的价值内涵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着。每个时代人们对价值的理解都受到其经济环境的影响,都有着独特的角度。我们怎么还能用马克思时代的价值内涵来理解今天的经济现象呢?三、 服务价值的形成(一) 生产者服务的价值形成一个经济体里的生产者服务的产生在于物质生产的需求,因此生产者服务的提供方和接受方分别是生产者服务企业和物质生产企业。物质生产企业购买某种服务,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多利润。因此该种服务的提供必须能够满足物质生产企业的要求,提高其生产效率,提高其创造的价值。而这种服务提供者的收入是来自于他所服务的物质生产企业。如果从“顾客价值”的概念来理解,那么它的顾客价值是来自于物质生产企业由于接受了服务后创造物质价值速度的加快。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认为,产品的价值由生产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的工资(V)、剩余价值(M)三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在生产者服务的价值形成中分别表现为:生产者服务企业所用到的固定资产或服务工具的折旧、生产者服务企业员工的工资、生产者服务企业的企业主得到的利润和提交政府的税收。商品的空间形态通常是确定的、有形的,原材料通过劳动者的加工转移到最终产品上。但是,服务的空间形态是不确定的、无形的。服务劳动者加工的对象往往是物质生产者的成品或半成品,或者服务劳动者可以代替物质生产者完成其产品生产的某一工作环节,或者由于服务劳动者的参与,物质生产者的劳动效率得到提高。从生产者服务的对象、过程和结果,我们都不能否认这一项服务的价值存在性。(二) 消费者服务的价值形成有些观点认为,消费者服务只是个人收入的再分配,提供消费者服务的劳动没有给社会创造或加快社会创造物质产品,并不创造价值。这只是站在服务业极不发达的时代狭隘地理解价值的内涵和外延。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是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之所以要研究这个问题主要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人类欲望是无限的,那么人类的需求绝不会局限于物质的需求。人类需求由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升级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虽然消费者服务是看不到的,但是可以被感受到。消费者服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服务接受者为了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从而为自己增加个人收入带来帮助;另一种是服务接受者的物质需求已经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对非物质需求的一种追求。第一种消费者服务其实是生产者服务在以人为单位上的一个缩影。第一种消费服务的顾客价值可以体现为服务接受者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提高。而这种提高可以使服务接受者创造更多的物质价值或其他服务价值。由此可见第一种消费者服务通过改变服务接受者,间接地参与了物质部门的价值创造。第二种消费者服务虽然不能增加物质生产创造的价值,但是并不能以狭隘的价值内涵来否定它的价值。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更高级的需求也往往是通过接受第二种消费者服务得到满足的。消费者服务的提供者可以是企业或个人。生产资料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服务提供者使用的固定资产和工具的折旧上,或服务提供者本人为了具备提供这种服务的能力而花费的成本在其所提供服务上的均摊,或两者的综合。如果服务提供者是企业,劳动者的工资和剩余价值就分别体现为企业员工的工资和企业主的利润和提交政府的税收。如果服务提供者是个人,那么劳动者的工资和剩余价值一起体现在其个人的所得和所提交的个人所得税。(三) 分配服务的价值形成分配服务主要发生在流通领域。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流通领域是不会创造价值的。其理由是:无论价值交换过程有多长,它最后都要表现为对使用价值的购买力。其实这种看法是产生于服务业极不发达的时代。在服务业极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只看重物质生产环节,领略不到其分配服务的价值。实际上物质商品的流通是需要成本的。如果流通成本太大必然会阻碍物质商品交换环节的完成。物质商品的交换环节如果没办法完成,那么物质商品的交换价值就得不到实现。物质商品的价值如果得不到实现,那么生产者会去生产这种物质商品吗?显然不会。分配服务的功能正好是为了克服商品的流通障碍。发达的分配服务为一个经济体物质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流通环境。分配服务的接受者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个人。当分配服务的接受者是企业时,其顾客价值体现为企业可以扩大其产品的出售,从而扩大其生产,获得更大的利润。当分配服务的接受者是个人时,其顾客价值体现为个人可以获得或更低的成本获得自己需要的产品。而提供分配服务的企业需要投入一定的固定资产或工具,还有劳动力,这体现为其服务的成本。而该企业所得的利润和提交政府的税收,是其分配服务的剩余价值的体现。四、 结论综上所述,价值的内涵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演变的,我们不能停留在马克思的时代背景,用马克思价值内涵来理解今天的服务价值问题。生产者服务、消费者服务和分配服务领域的劳动都有创造价值,且在服务价值形成过程中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html/2007-3/19/154266.html

阅读全文

与企业如何服务创造价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施工索赔有效期 浏览:153
矛盾纠纷交办单 浏览:447
2010年公需课知识产权法基础与实务答案 浏览:391
侵权责任法第5556条 浏览:369
创造者对吉阿赫利直播 浏览:786
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浏览:846
深圳市润之行商标制作有限公司 浏览:62
江莉马鞍山 浏览:417
马鞍山大事件 浏览:759
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抵扣期限 浏览:451
马鞍山防汛抗旱指挥部通告 浏览:811
公司间商标授权书模板 浏览:115
上海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解办法 浏览:970
转让翻转犁 浏览:705
门头广告牌使用费合同 浏览:835
厂转让样本 浏览:8
摊销土地有残值吗 浏览:529
永久煤柱摊销系数是多少 浏览:421
工商局的权力 浏览:637
商标注册0603分类 浏览: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