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火器发明家

火器发明家

发布时间:2022-08-24 08:35:59

❶ 有关火器的问题

来一些资料性的东西:

火作为一种最早被人类掌握的自然力量,以其破坏力而被古人所崇拜,并且由此而走入了人类的战争。但是由于技术原因,古人缺乏有效的投射手段,而使火在战争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所以在早期战争中,用火来杀伤敌人,只能靠事先的埋伏而缺乏机动性。而从查到的资料来看,在我国,最早的主动用火进攻敌人而取得丰厚战果的,应该是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东吴用艨艟(图)装载燃料冲入曹军水寨而获胜。然而这种方法,只能在水战中应用,所以不具备普及性。

而最早的火箭一词,也出现在三国时期,而且是一种可以普遍使用的武器。在公元228年的三国时期,魏国第一次在射出的箭上装上火把,当时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进攻陈仓(今陕西宝鸡东)时,魏国守将郝昭就用火箭焚烧了蜀军攻城的云梯,守住了陈仓。"火箭"一词自此出现。不过当时的火箭只是在箭头后部绑附浸满油脂的麻布等易燃物,点燃后用弓弩射至敌方,达到纵火目的的兵器。虽然这种武器很简单,但是已经可以让火在战争中大显身手了。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但是火真正在战争中真正显示自己的威力,却是在火药发明以后,这时的火,已经不在是烧毁敌方物资的工具,而是通过爆炸这种剧烈燃烧,来给敌人造成更大的人员物资损失。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于公元七世纪,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发明的。火药发明后,首先被古代军事家所利用,制造出火药武器,用于战争。《武经总要》记有火药配方和火药武器。火药的主要成份是硝石、硫磺和木炭,这是目前世界上所知年代最早的军用火药配方。据记载,唐昭宗天佑元年(904)郑璠攻豫章(今江西南昌)时,曾用飞火攻城,这是我国目前已知使用火药武器的最早记录。飞火是用弓发射的火箭,在箭杆上绑一火药团,点燃引线,用弓发射,以烧伤敌人。

宋元时期,我国的火器进入了第一次发展高潮,,人们利用火药所具有的束缚力越紧爆炸力越强的特性,制成了爆炸性火器,如霹雳火球、火蒺藜、震天雷等。这类火器用生铁或陶器做外壳,内装火药,点燃后能发出极强的爆炸力。 早期的火器 从北宋到南宋约3个世纪,是早期火器的创制阶段。这个时期火器已用于战争,并有一定规模,有些火器的储备已是数以万计,在战争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就全局来说,当时大量装备军队起决定作用的兵器还是冷兵器。北宋发明的火药箭、火球类火器,主要是用以纵火的火攻器具,可起烧伤敌人和惊吓敌军人马的作用。南宋发明的铁火球、火枪类火器,已有较大的杀伤和破坏作用。但这两类火器除少数可以手投外,主要是用弓、弩、球等冷兵器来发射和投掷,飞火枪也是把喷火筒和矛枪结合起来使用,都离不开冷兵器。因此,这个时期虽然已经是火器和冷兵器并用,但还是一个以冷兵器为主的时期。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据《宋史·兵志》等史书记载,自开宝三年至咸平五年(970~1002),兵部令史冯继升、神卫水军队长唐福、冀州团练使石普等人,先后向朝廷进献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燃烧性火器。《武经总要》中记载着这些火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并列出3种火药配方,这些配方是世界上最早以火药命名并用于军事的配方。这些火器,在北宋时期的战争中经常使用。如靖康元年(1126),宋军在丞相李纲指挥下,使用火箭、霹雳球同其他冷兵器相结合,打退了金军对汴京(今河南省开封)的进攻。之后,金军也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火器的技术,攻占了汴京城。北宋时期火器的制造已初具规模,在汴京设有广备攻城作,工匠5000余人,下辖10作,其中就有火药作和专门制造火器的火作。元丰七年(1084)二月,从汴京一次调发煦州、河州驻军的火器,就有神臂弓火箭10万支,火药弓箭2万支,火药火球箭2000支,火弹2000枚之多。10~13世纪,在宋、金、元的战争中,已应用了火枪、飞火炮、震天雷炮等火药武器。那时的飞火炮和现代的火焰喷射器相似,是一种原始的火箭武器。

据《宋史·兵志》等史书记载,从宋太祖开宝三年到宋真宗咸平五年(公元970年到1002年),兵部令使冯继升、神卫水军队长唐福、冀州团练使石普等人,先后向朝廷进献了火球、火药箭等燃烧性火器。《武经总要》记载了这些火器的制造和使用方法,并提供了火球、蒺藜火球、毒药烟球三个火药配方。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武经总要》记载的火球有引火球、蒺藜火球、霹雳火球、烟球、毒药烟球、火球、铁嘴火鹞、竹火鹞等八种制品。前六种的制法基本相同,通常是先把配制好的火药,同铁片一类杀伤物和致毒物拌和,然后用多层纸糊固成球形外壳,壳外涂上易燃的引火物,待晒干后使用。铁嘴火鹞是用薄板制成鹞身,头部安上铁嘴,尾部绑有秆草,火药装在尾中。竹火鹞是用竹片编成笼形外壳,外壳糊几层纸、内装火药一斤,尾部绑草三斤到五斤。作战时,先用烙锥把火球壳烙透,然后用抛石机抛到敌阵,达到燃烧、障碍、致毒和遮障等作战目的。宋钦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北宋尚书右丞李纲(1083—1140),曾指挥宋军用霹雳火球打退了金军的初次进攻。到明代后期,火球类火器又有增多。主要有神火混元球、火弹、火妖等毒杀性火球,烧天猛火无栏炮、纸糊圆炮、群蜂炮、大蜂窝、火砖、火桶等燃烧和障碍性火球,万火飞沙神炮、风尘炮、天坠炮等烟幕和遮障性火球。

火药箭是北宋初年创制的另一种初级燃烧性火器,主要制品有弓弩火药箭和火药鞭箭两种。弓弩火药箭是在一支普通箭头的后部绑附一个环绕箭杆的球形火药包,包壳用易燃物制成,内装火药,药量由弓弩的大小而定。作战时,先点着火药包,然后把箭射到敌军粮草积聚上,待着火的包壳引燃壳内的火药后,就引起猛烈燃烧。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初级火器除了北宋初年创制的火球和火药箭之外,南宋又创制铁火炮和竹制、纸制的火枪。这一时期战争频繁,错综复杂,有南宋对金、金对蒙古、蒙古对南宋、蒙古西征等多种战争。交战的各方都全力利用和研制新式火器,以便战胜对方,这就促进了火器的发展。金军在灭亡北宋以后,由于掌握了北宋的火器制造业和工匠,创制了铁火炮。南宋宁宗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金军在进攻蕲州(今湖北蕲春)时,率先使用了铁火炮。铁火炮用铁做壳,有球形、罐形、葫芦形、合碗形等样式,内藏火药,有火捻从炮内火药中通出。使用时,士兵点着火捻,待抛到敌方时,火捻引着火药,使铁壳爆炸。这种用火捻点火引爆的方法,比火球用烙锥烙透球壳的方法,大大前进了一步。铁火炮点火爆炸后,既能以火焰烧灼敌方,又能以四散飞击的铁壳碎片击杀敌军人马和敌军战具,成为世界上最早的铁壳爆炸弹,为明代后期创制的地雷、水雷和各种爆炸弹奠定了基础。

火枪的创制和发展,是南宋初级火器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它的最初制品是在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由德安(今湖北孝感地区)守将陈规用火炮药制成能喷射火焰烧毁敌人的大型攻城器械——天桥的长竹杆火枪,他因而取得了守城战的胜利。陈规可以说是管形火器的发明家。时隔百年之后,金忠孝军在宋理宗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使用了既能用火药筒喷火灼敌、又能用枪锋刺敌的飞火枪,取得了夜袭蒙古军兵营的胜利,成为我国集群士兵使用单兵火枪作战的首例。到理宗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寿春府(今安徽寿县)地方的火器研制者创制了“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宋史》卷一百九十七)“子窠”是最早的子弹。这是把燃烧性火器过渡到管形射击火器的发展阶段,为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铳的创制奠定了基础。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火铳的创制是中国元代兵器制造的重要成果,宋朝出现的“突火枪”杀伤力不大,射程仅仅5至10m,在当时多说是吓唬人用。但元朝建立后,重视发展新型火器,至元十六年(1279),集中各地工匠于大都(今北京市),研制新式兵器,重新调整火药的配方,使同样体积的火药,效能提高了约三倍。元朝至顺三年(1332),铸造了铸有铭文最早的铜火铳,长1尺1寸,重28斤。同时还制造出了早期的手铳,但威力小、射程低,基本上没有使用价值,给军官们作为玩物到更合适一些。

它是依据南宋火枪尤其是突火枪的发射原理制成的。现存的元文宗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所制、安放在架上发射的盏口铳,元惠宗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研制的手铳,分别是当时所制大型火铳和手铳的代表性制品。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出土实物。它们在构造上基本相同,都由前膛、药室和尾銎构成。同火枪相比,火铳的使用寿命长,发射威力大,是元军和元末农民起义军使用的利器。

元末战争时期,火炮在战争中被大量的使用,据《明史》记载,元朝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张士诚被明军围困在平江城(今江苏苏州),大将徐达“领四十八卫将士围城,每一卫置襄阳炮架五座,七梢炮架五十余座,大小将军筒五十余座,四十八营寨列于城之周遭,张士诚欲遁不得飞渡,铣炮之声昼夜不绝……”。由此看来,当时的战斗景象是何等的壮观,火铳和火炮的数量亦已经达到相当的数量。金属火器的出现,开创了古代武器的先河,它以使用寿命长,发射威力大,运用范围广等多种优点,成为以后历代的重要兵器,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应用。

❷ 明朝末年发明家姓毕,毕X,好象是发明火器的,求这个人叫啥名字

中国领先世界的两千年(公元前476年-公元1525年)

公元前800年,中国人发明抛石机。

808年,中国人发明火药。

904年,中国人郑璠发明火药弹,抛石机由抛石变为抛火药弹,火药首次用于战争,开创了热兵器时代。

970年,中国人冯继发明喷射火器(捆绑火药筒的竹箭)。

1000年,中国人唐福发明火箭、火球、火蒺藜等火器。

1132年,中国人陈规发明火枪(竹竿火枪,喷射火焰烧人)。

1259年,中国人发明突火枪(粗竹筒发射弹丸)。

1280年,中国人发明火炮。

1346 年,英国人发明发射石弹的火炮。

1378 年,德国人发明发射铁弹的火炮。

1410年,西班牙人发明火绳枪(火绳点火)。

1525年,中国人发明发射爆炸弹的火炮,开创了世界的新纪元,结束了中国的旧纪元。中国人发明了爆炸弹,但仍然热衷于使用实心弹。

中国与世界保持水平的两百年(1525年--1715年)

1525年,意大利人芬奇发明燧发枪(燧石点火)。

从1525年开始,西方的枪炮技术就渐渐超过中国了。但是从1525年到1683年的158年间,中国的枪炮技术尚能与西方保持同步。但当清朝政权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稳定全国之后,因军事的威胁消失,官方对火炮的重视日减。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中国的枪炮技术大致与西方相当。

没有提到谁叫毕什么的啊

❸ 元代、明代、清代有哪些发明家

郭守敬是中国元代著名的科学家,他发明了简仪等多种仪器,并制定了一部精良的历法——《授时历》。黄道婆(1245—1330年)元代棉纺织家。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谥文定。明松江人,汉族。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通天文、历算,习火器。徐光启在天文学上的成就主要是主持历法的修订和《崇祯历书》的编译。
明代火器发明家 赵士祯 赵士祯(1552———1611),字常吉,号后湖,乐清市(县城)人,明代火器发明家。他发明的“火箭溜”、“制电铳”、“鹰扬炮”等,在当时抗倭战斗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他著的《神器谱》、《备边屯田车铳仪》等书,受到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高度评价。然而赵士祯进入仕途凭借的是精湛的书法艺术。据记载,他在太学读书时偶尔写诗于扇上为宦官所得,献给万历皇帝“大得欣赏”,遂于万历六年(1578)被封鸿胪寺主管,“后进为中书舍人”。
徐寿 (1818~1884)清代科学家,精于数学和工程技术,与同时代科学家华蘅芳共同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又制成木壳轮船“黄鹄”号,这是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项新成就。1871年徐寿翻译出版了《化学监源》等6部书。
清代火器发明家戴梓 清朝发明家黄履庄(1656—?年),江蘇扬州人。自幼聪颖,尤其喜欢出新点子。他七八岁在私塾读书时,曾经背著塾师,偷偷拿走木匠的刀子和凿子,雕刻出一个高约一寸的木人。把木人放在桌上,它能自动行走,手足都会动,观者都说它很神奇。黄履庄十馀岁时,父亲去世,黄履庄就到了广陵(今扬州市广陵区)他舅舅家,与姑表兄弟戴榕(字文昭,1656—?年)同处,两人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辰出生(奇得很!)。他因此接触到了西方的数学和物理学,制作技艺大有长进。他曾做了一些小东西给自己玩,见者多出重价购买。但他体质虚弱,不耐过多劳动,不得不放弃此项爱好,因此他的作品不可多得。 戴榕曾看到黄履庄制作了一辆双轮小车,长三尺馀,可坐一人,不用推它就会自己行走;若停住了,只要用手拉动轴旁的曲拐,它又会继续行走,每天可行走八十里。黄履庄还制作了一只木狗,把它放置在门旁,可像真狗一样卷卧,有人进门,触动机关,木狗就会叫个不停,叫声与真狗相类,人们很难辨其真伪。他还制作了一只木鸟,把它放在竹笼中,自己会跳舞飞鸣,叫声像画眉鸟,凄越动人。黄履庄还制作了一个水器,把水灌进器中,水就会像线一样自下向上射出,高五六尺,一个时辰後水流也不会断。他还制作了很多其它玩具,不能悉载。 有人见黄履庄能制作出这麼多的奇巧东西,怀疑他必定有异书或有异传。可戴榕与他相处了很久,没有看到他有什麼异书。戴榕也问过黄履庄,他的技艺是向谁学来的。可黄履庄告诉他,他根本就没有师傅。其实,黄履庄是因为喜欢思考,善於思考。戴榕曾对他滔滔不绝地说话,他则仔细地听著。他思考问题若不得解,必定会整夜不眠,拥衾而坐,直到找到答案才罢休。 黄履庄还设计过验冷热器(即温度计,能分别气候,验测药性),验燥湿器(即湿度计,可预测天气阴晴),瑞光镜(即聚光镜,大者口径达五六尺,夜以一灯照之,光射数里,其用甚巨。冬月人坐光中,遍体生温,如在太阳之下)、望远镜和显微镜等光学仪器,多级螺旋水车(用於农田灌溉)等。著有《奇器图略》等。

❹ 最早的枪炮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宋元时期出现的管形火器,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枪炮。

据汤涛的《德安守御录》记载,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对军事技术颇有研究的陈规在守德安(今湖北安陆)时,使用了“长竹竿火枪二十分条”。作战时两名士兵共同用一条,一人持枪,一人点燃枪中火药。用以喷火烧灼敌人。陈规可以说是管形火器的发明家。《宋史》记载: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寿春地区有人制成了突火枪,突火枪用粗竹筒制作,内装有火药和“子窠”,火药点燃后产生强大的气体压力,把“子窠”射出去。“子窠”就是原始的子弹。突火枪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能发射子弹的火枪,开创了管状火器发射弹丸的先声,把燃烧性火器过渡到管形射击火器的发展阶段,这在管形火器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进步。

到了元代出现了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炮,又称火铳、火筒,火铣内装填火药和碎铁,用以轰击敌人,因其威力很大,被称为“铜将军”。中国历史博物馆现收藏的一门元至顺三年(1332年)铸造的铜铣,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火炮。

古代管状火器由于枪管对子弹的约束力,造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管内弹道,从大大增加了管外弹道的稳定性,使射击的准确性显著提高。管状火器的发明是武器史上的又一大飞跃,它是近代枪炮的雏形,现代的枪炮就是由这种管型火炮武器逐步发展起来的。

❺ 清朝康熙年有一个擅长制火器的人后来被杀,求此人有关信息资料

清朝康熙年间,出了一位天才火器制造家——戴梓。他发明的冲天炮,曾被康熙帝赐名为“威远将军”。然而,戴梓的过人才智和卓越的发明,却引起了时在清廷供职的洋人南怀仁的嫉恨,因此而受诬陷,被康熙帝流放到盛京。 年少即成发明家
戴梓,字文开,号耕烟,辽东人称其为耕烟先生。
戴梓1635年生于浙江仁和(今杭州)。其父戴苍,曾任明朝监军,擅长制造军械,又喜欢绘画,为当时知名的画家。
戴梓刚懂事的时候,就常常随在父亲身旁,观看父亲绘画和研制军械。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之下,他开始对绘画和军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1岁时,他参与了军械制造,父亲所珍藏的军器制造图籍,他废寝忘食地研读,力求精通原理。过人的天分加上潜心的学习和不懈的努力,戴梓在少年时代就研制成功了一种铳(即火器),能发射百步之外。《啸亭杂录·戴学士》一书中,称戴梓“少有机悟,自制火器”,小小年纪就被人们誉称为“天才火器发明家”。 只身入敌营屡立大功
康熙十二年初,戴梓入伍从戎。康熙十二年十一月,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发动了分裂国家的叛乱。不久,镇守在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先后起兵响应,史称“三藩之乱”。
次年,即康熙十三年六月,朝廷命和硕康亲王书杰为奉命大将军,率军进驻浙江讨伐耿精忠。经人推荐,康亲王将戴梓礼聘至军中。戴梓为康亲王讲述天下大势,分析敌我态势,说:“三藩不足虑,可计日而擒……”康亲王听罢心中大悦,将戴梓请之上座。
康熙十五年九月,康亲王率领清军入闽作战,叛将马九玉率兵扼守九龙山(今福建古田西南),清军受阻不前。康亲王招来众将议论战守之策,结果大家七嘴八舌,说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好办法。这时,戴梓站了出来,说:“守固不可取,战亦非计,若能说得马九玉投降,才是上策。”康亲王一听觉得有道理。不仅立即采纳了戴梓的建议,还决定派戴梓前往招抚。戴梓领命前往敌营,凭三寸不烂之舌,陈以厉害,果然说服马九玉率众归降。
在围攻耿精忠大营时,耿精忠负隅顽抗,战事进行得异常惨烈。为避免更大的伤亡,戴梓再次请命赴敌营进行招降。戴梓单人单骑来到耿精忠大营时,耿精忠布下刀枪阵,“夹道列戟如蟒”。戴梓面不改色,从容在刀阵中走过,在气势上反倒镇住了耿精忠。会谈中,戴梓时而声色俱厉,时而推心置腹,对耿精忠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情理,终于劝得耿精忠率部归降。
耿精忠归降后,其手下大将韩大任也欲归降,但却拥兵数万,躲在一边观望。康亲王疑其有诈,戴梓则分析他是有顾虑。于是,康亲王派戴梓前去韩营打探。戴梓见了韩大任,开口即言:“尔死至矣! ”韩大任一听,吓了一跳,忙问:“何人想杀我? ”戴梓说:“是你自己。 ”随后,戴梓说:“君既然想投诚,却又拥兵自卫,这怎么能使人相信你呢?你这点兵本不堪一击,起不了保护你的作用,反而使人生疑,以为你图谋不轨,这岂不是自取死路吗! ”戴梓一席话,直指要害,韩大任深为佩服,忙请示解决办法。戴梓说:“脱下你的铠甲,散了你的兵众,只身归命,康亲王必信你的诚意,此为转祸为福的唯一办法。”戴梓诚恳的话语,终于感化了韩大任,承认自己“欲持兵观望,以见机行事”。随后,散了甲兵,只身与戴梓“并马诣军门”,归属清军。 母子炮威镇敌胆
在平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戴梓显示出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
平乱之后,康亲王书杰带戴梓到京师朝见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听了康亲王介绍戴梓的相关情况后,得知戴梓还精通天文、历法、算学、乐律和绘画,特别是听说戴梓还会制造火器,便将戴梓留在宫中,专事研制火器。
宫中数年,戴梓经过数百次的反复设计、研究和试验,终于研制成功了“连珠火铳”(俗称连珠炮)。据清乾隆年间进士纪昀在其《阅微堂笔记》一书中记载,戴梓发明制造的“连珠火铳”,在17世纪末叶的世界火器发展史上,亦属十分先进的武器,故称之为“奇器”。这种连珠火铳,形似琵琶,火药和铅弹存在铳的上部,铳脊部位有两个机轮,扳第一机,火药和铅弹自动落入筒中,第二机就随之动作,火石激发鸟铳发射,如此重复,连续发射28发后,才需重新装火药和铅弹。这是一种早期的自动射击枪,比欧洲人在19世纪发明的机关枪还早200多年。
据《清朝文献通考·兵十六》记载,戴梓发明“连珠火铳”后,康熙帝龙颜大悦,遂命戴梓研制母子炮,亦称“冲天炮”。戴梓经过一段时间的钻研,很快就将母子炮研制成功。康熙帝亲自率诸臣去试炮,炮弹射出后,片片碎裂,锐不可当。康熙帝大喜,将母子炮命名为“威远将军”,并将戴梓的名刻在炮身上。另据记载,康熙帝率军二次亲征葛尔丹时,就带上了母子炮,在昭莫多战役中,母子炮大显神威,仅向葛尔丹大营开了三炮,敌军就吓得败逃。 遭人嫉恨流放盛京
由于戴梓制造火炮成功,得到康熙帝嘉奖,使时在朝廷供职、也从事火器研究的比利时人南怀仁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南怀仁由嫉生恨,勾结起义军叛徒陈通岩,向康熙帝奏本,诬陷戴梓暗通东洋(即日本),使戴梓获罪,于康熙三十年初,举家被流放至盛京。
戴梓在盛京流放期间,生活极其困苦,冬夜中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还要踏着冰霜进山拾榛子,用以充饥。幸亏他的画作还有人喜爱,遂多以卖书画维持生计。
戴梓在盛京期间,写下了《早行》、《春日泛舟沈水》、《南塔柳荫口占》、《南塔柳荫》等吟咏盛京风物和名胜的诸多诗篇。他在《早行》诗中吟道:“驱人寒夜起,行役意如迷。野火烧残戌,霜披五更鸡。冷灶吹余烬,开门参正西”。描绘他在戌所服役,早夜起身在外时所见荒凉景象,抒发了凄苦之情。
从高官沦落为罪人,也使戴梓从感情上更加接近平民百姓。这期间,他也写了不少表现劳动人民的诗作,如《见获》:终岁勤劬幸有年,相邀结袂刹蒿田。群鸡啄粒驱又聚,山犬随人吠复眠。白发扶筇衰曝背,青裙没井晚炊烟。官粮输却余多少,社鼓逢逢促送钱。
戴梓诗描绘了农民在秋收后的和乐景象,然而,笔锋一转,再写农民刚刚交完“官粮”,“社鼓”又催送钱,披露了农民遭受层层剥削的情况。
《辽海丛书》还记载了戴梓曾为沈阳老八景之一写下的一首诗《浑河晚渡》,诗云:暮山衔落日,野色动高秋。鸟入空林外,人来古渡头。微风飘短发,纤月傍轻舟。十里城南外,钟声咽戌楼。
这首诗透过自然景色和人文活动的描写,勾勒出了浑河曾经有过的美丽景观。它似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将黄昏中浑河渡口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时,也记写了诗人来到渡口时,面对红日坠山,新月初升,银波碎影,轻舟荡漾。忽闻盛京城里传来低婉的钟声,牵动其哀苦情怀,抒发出心境难平的无限感慨。
戴梓先后在盛京和铁岭流放长达35年,无一日不盼着沐皇恩,得赦回京。然而,一盼35年,始终未能再回故里。最终郁郁寡欢,因病而逝,享年78岁。戴梓有四子:戴京、戴亮、戴亨、戴高,其中以三子戴亨最著名,与李锴、陈景元被称为“辽东三老”,享誉当年辽沈文坛。
戴梓在盛京写过很多诗,可惜大多散失,今存世《耕烟草堂诗钞》四卷,计诗350余首。 康熙为什么不杀也不用戴梓
戴梓被迫害致死是发生在280多年前清廷中的一大冤案,悲剧启幕在北京,落幕在盛京。
有史家分析认为:此案的起因纯属南怀仁对戴梓的嫉恨诬陷所致。从史料记载来看,至少有两件事可以让南怀仁对戴梓产生嫉恨。一是戴梓制冲天炮之前,康熙帝曾先与南怀仁谈过此事,南怀仁也夸下海口,康熙帝遂命其造炮。然而时隔一年,南怀仁并没有造成。而转过来康熙帝命戴梓制造,结果仅用8天就造出来了。使南怀仁在康熙皇帝面前丢了脸,因此既惭且愤。二是,在编纂《律吕正义》时,南怀仁与戴梓意见分歧,且南怀仁又辩论不过戴梓。于是,南怀仁就串通曾敲诈过戴梓而未能得逞的廷臣合谋,诬陷戴梓,造成康熙帝谪戍戴梓。
需要思考的是,康熙帝为什么没有杀戴梓而只是判个流放呢?按律法说,私通外国绝对是个死罪。笔者认为:从戴梓与南怀仁辩论等事推测,戴梓应该是个刚直不阿的人。不会逢迎,缺少奴才相。这样的人往往是不受皇帝喜爱的。而戴梓又是个奇才,在制造火器方面无人能比,所以,康熙一方面不忍杀他,一方面大概也想到日后还有用他之处,所以只把他流放,需要的时候再把他“激活”。
偏偏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和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大清朝迎来一个较长时期的安定局面,内无战乱,外无敌扰,戴梓这样的火器发明家就显得用处不大了。假设一下,如果鸦片战争提前一百年爆发,戴梓就很有可能被皇帝赦免起用。
如此来看,戴梓的命运倒真应了那句古话:飞鸟尽,良弓藏。

文章来源: 辽沈晚报

❻ 赵士桢发明了哪些武器,为明朝贡献一生为何晚年却抑郁而终

赵士桢,是明代伟大的军事发明家、火器研制专家,温州乐清人。从小就是特别聪明,做过太学生,喜欢诗文写作。但是,对于研究火器极为痴迷。赵士桢在万历二十五年的时候,给当时在位的明神宗万历皇帝,上了一份折子——《用兵八害》,建议制作蕃鸟铳。说白了,就是建议在全国开办火器制造厂,制造洋枪。

但是,朝廷对其发明并不重视,赵士桢的官职也与他的研究处于两个层面。也就是他是一个科学家,尽心竭力地为国家研究火器。而朝廷呢,无论皇帝还是其他人,只喜欢的他书法,对其研究并不感兴趣。虽然赵士桢发明的"迅雷铳"等,在当时抗倭战斗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但是,这项发明最终也没有得到朝廷认可与重视,致使其在晚年,郁郁而终。

❼ 古代有几个火器发明家

徐光启算是,因为他学习过西方火器
徐光启(1562.4.24-1633.11.8),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汉族,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❽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发明家是谁

四大发明
指南针
在发明指南针之前人类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会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是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使人类航行有了方向。
中国在北宋时期就发明了人工磁化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沈括所说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钢针的方法,另一种是利用地球磁场的作用使钢铁磁化。
人们把经过磁化的钢针,穿过几根灯草,放在一个乘满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为航船指明方向,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来指示方向的仪器--指南针。

火药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因为是用硝石、硫黄和木炭这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的,而当时人们都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所以取名“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人们利用抛射石头的抛石机,把火药包点着以后,抛射出去,烧伤敌人,这是最原始的火炮。后来人们将球状火药包扎在箭杆头附近,点着引线以以后,用弓箭将火药射出去烧伤敌人。还有把火药、毒药,再加上一些沥清、桐油等,捣在一起做成毒球,点着以后,用弓箭射出,杀伤敌人是后来的“万人敌”。到了宋朝,人们将火药装填在竹筒里,火药背后扎有细小的“定向棒”,点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药迅速燃烧,产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飞向敌阵爆炸,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火药火箭。以后又发明了火枪和枪,这些都是用竹管制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代枪炮的老祖宗。

造纸术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出贡献之一。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外出讲学,带的书简就装装了五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西汉时在宫廷贵族中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缣是细绢、帛是丝织品的总称吏一方缣帛上写字时,便于书写,不但比简牍写得多,而且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但是价格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已经有了纸。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鱼网、破布、麻头等作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才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造纸术在7世纪经朝鲜半岛传到日本。8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到12世纪,欧洲才仿效中国的方法开始设厂造纸。

印刷术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
北宋刻字工人毕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用质细且带有粘性的胶泥,做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文章内容,将字依顺序排好,放在一个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后把活字取下,下次还可再用。
这种印刷方法虽然原始简单,却与现代铅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术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❾ 是什么冤案改变了清朝发明家戴梓的一生

中国是强国这个优势自清朝后期就逐渐衰落了,直到1949年建国经历一系列改革才到世界大国的地位。晚清时连自保都成问题,可以想象被八国联军入侵时,当年的万国之主怎么也想不到竟会沦落如此地步,当然也得承认,是武器的绝对落后造成了这一结局,其实晚晴中国武器的落后,康熙还是有点责任的!

当然有人会说,康熙那会国家很强盛呀,怎么可能怪到他的头上呢?的确,康熙执政期间,抗沙俄,平三藩、打准葛尔,统一全国,一生功绩颇丰,所以他更是中国千古一帝之一,但他却犯了个错误,确切的说,是整死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戴梓。

戴梓,1649年出生,浙江杭州人,是清朝时期著名的军火家、发明家,他发明的武器在为康熙平定三藩、抵御沙俄其了重要作用,康熙时期中国能屹立于世界,很大部分原因就是武器强盛,而戴梓就算武器的发明者。

戴梓,这位天才火器学家,也出身于官吏之家,幼年经常随父亲出入军营,对各种鸟铳火器极为感兴趣,加上聪明好学,年少之时就研制出了百步穿杨的火器,并在康熙年间发明了二十八连珠火铳。

据说这种武器的设计十分巧妙,形状很像琵琶,能够连续射击28发子弹,不仅解决了旧式火铳用火绳点火,容易遭受风雨潮湿影响的难题,同时也具有能够连续射击的优点,使用方便,能够提高战斗力,威力和优越性超过当时世界强国的同类火器。也说这种武器是原始的机关枪。

戴梓把制造的连珠鸟铳,献给清政府,这是一种早期的自动射击武器,但是在康熙大帝这位英明君主朝代,这种先进武器不但未得到推广,而且连实用的机会都没有,其实物只能藏于家中。

这是为何呢?究其原因有很多,又不好妄自揣测,但有一件摆在明面上的事。戴梓这个人比较爽快,喜欢直来直去,说话不会拐弯抹角,由于他名气越来越大,得罪的人也越来越多,最先他发现“连珠火铳”时担心这样的武器流入社会,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所以他一直隐瞒者,后来他的政敌知道后报告康熙,还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康熙信以为真。

康熙本身就疑心重,他质问戴梓为何有秘密武器不上报,戴梓回答说:“这东西杀伤力巨大,如若流入社会,必定危险到皇上您的安全。”康熙一听大怒,这不要去帮助别人来攻打自己吗?念在他往日的功劳上,康熙把他给流放了。也许康熙也是怕这种厉害的火器威胁到满清骑兵,威胁皇位。戴梓被罢官流放到辽东,那里生活极其艰苦,而且贫病交加,不久便与世长辞,年仅77岁。失去戴梓的大清朝没能在有新的武器发明,渐渐的便落后于西方国家,直到后来才有八国联军侵华,清朝毫无还手之力的悲剧。

天才的命运,大多悲惨,戴梓非常艰难地生活了三十多年,穷得只能“鬻书画卖文自给,常冬夜拥败絮卧冷炕,凌晨蹋冰入山拾榛子以疗饥”。七十七岁时,戴梓才被皇帝赦免,不久后便因贫病交加,溘然辞世。一代天才火器学家就此与世长辞。

❿ 哪个发明家发明了火箭

古代火箭的发明者已经无法考证了,至少孙膑在马陵道就使用过。“火箭”一词根据古书记载,最早出现在公元3世纪的三国时代,距今已 宋代火箭
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在敌我双方的交战中,人们把一种头部带有易燃物、点燃后射向敌方、飞行时带火的箭叫做火箭。这是一种用来火攻的武器,实质上只不过是一种带“火”的箭,在含义上与我们现在所称的火箭相差甚远。唐代发明火药之后,到了宋代,人们把装有火药的筒绑在箭杆上,或在箭杆内装上火药,点燃引火线后射出去,箭在飞行中借助火药燃烧向后喷火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使箭飞得更远,人们又把这种喷火的箭叫做火箭。这种向后喷火、利用反作用力助推的箭,已具有现代火箭的雏形,可以称之为原始的固体火箭。
现代意义的火箭的发明者是瑞典工程师拉瓦尔发明了拉瓦尔喷管,使火箭发动机的设计日臻完善。19世纪末20世纪初,液体火箭技术开始兴起。1903年,俄国的К.E.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制造大型液体火箭的设想和设计原理。1926年,3月16日美国的火箭专家、物理学家R. H. 戈达德试飞了第一枚无控液体火箭。1944年,德国首次将有控的、用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的V—2导弹用于战争。1931年5月,德国科学家赫尔曼·奥伯特领导的宇宙航行协会试验成功了欧洲的第一枚液体火箭。

阅读全文

与火器发明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
苏州注册商标公司地址 浏览:54
在淘宝如何投诉卖家 浏览:439
利川有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浏览:821
汕头市潮南区工商局 浏览:704
杭州麦下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浏览:3
志诚商标公司上班 浏览:160
出租土地使用权的税率 浏览:139
日本商标注册多少钱 浏览:75
商标注册证天猫 浏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