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创造发明 > 工程创造学论文

工程创造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2-08-22 12:17:28

❶ 工业工程与创新论文

IE+IT:工业工程与信息化集成的企业增效管理创新模式
齐二石,陈君彦 工程机械 2009年11月
摘 要:工业工程和企业信息化是我国制造企业和整个产业经济迈向“中国创造”、赢得竞争优势的两种最有效的手段。实现工业工程与信息化(IE+IT)的集成创新,对实现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分析我国工业工程应用现状及需求,从信息化建设的数据电子化、流程电子化、决策支持等层面,阐述工业工程在信息化中的微观基础作用,提出工业工程与信息化集成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增效管理创新模式,造企业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精益设计就是其典型应用之一
我国制造业在较低的劳动成本、较强的柔性生产能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等几大因素的推动下,已成为全球同行业增长最快的区域,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正在朝“中国创造”迈进。然而,我国的制造业管理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体现在资源利用率低、质量效益不高、信息化水平低等多方面。因此,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加快现有企业以信息化为主的技术改造,是我国产业界的紧迫任务,同时也是落实“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所在。工业工程(Instrial Engineering,IE)作为一门具有较好适应性、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方法论和工程技术的综合体,对提高企业整体的系统素质、综合创新能力乃至国际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就开展了IE活动,为后来的信息化奠定了良好基础,其实质就是“IE+IT”。
可见,工业工程和企业信息化是制造业企业和整个产业经济迈向“中国创造”,赢得竞争优势的两种最有效的手段。我国企业在信息化项目中如何运用工业工程技术,形成工业工程与信息化的集成创新,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 我国现阶段工业工程应用现状及需求分析事实上,工业工程在发达国家的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实现工业化目标的基本技术支持体系。目前较为权威的定义是美国工业工程学会于 1995年制定的:“工业工程是对有关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并且运用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对上述系统可能获得的效果给与分析、预测和评价。”同时,工业工程被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列为八大类工程学科之一,涉及整个工业生产过程的资源、成本、计划、质量及库存等。
结合中国国情,近年来工业工程在不断实践及发展中,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工程理念
(Chinese Instrial Engineering,CIE),中国工业工程
(CIE)是应用分析、设计、控制和评价等工程技术手
段来解决多种产业部门的效率、质量及成本等管理
问题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即CIE是用工程方法解决
管理竞争力问题。中国工业工程基本功能与内容包
括6个方面,如图1所示。目前,我国工业化和企业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
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如近期我们对天津市136
家实施信息化的企业调查显示(如图 2),工业工程
应用实施的比例还较低,仍有33%的企业不了解工
业工程,初步实施的企业占 46%,全面实施的只有
11%。企业全面实施了标准作业的只有32.1%,而企
业在生产效率、成本、质量方面有改善需求但无从下
手的占到了33.6%,可见工业工程在我国企业中亟
需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其中,如图3所示,企业最
需要工业工程解决的问题前几位依次是:生产计划调度方法、制造系统精益管理、生产现场改善和物流
系统优化。
2 工业工程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微观基础作
用分析
企业信息化就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对企业生
产管理各环节资源进行开发,是实现提高企业竞争
力和经济效益的一个过程。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3
个层面的内容:
(1)数据的电子化。即把库存信息、销售凭证、费
用凭证、采购凭证等,都以一定的数据库格式录入到
计算机中,以数字的形式保存,可以随时查阅。
(2)流程的电子化。把企业已经规范的流程用软
件固化下来,使得流程所涉及岗位员工的工作更加
规范高效,减少人为控制和“拍脑袋”的行为,提升客
户满意度。
(3)决策支持。通过对电子化的原始数据进行科
学加工处理,数据挖掘,得出有效信息,为管理和决
策提供支持。
信息化的实施使得企业对信息在采集、处理、存
储及应用等方面的效率大幅提高,同时可改变企业
管理的方式及效率。对天津市136家实施信息化的
企业调查显示(见图 4),有 76.9%的企业认为信息
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其他超过 60%的企业认为信息
化的积极影响方面依次为: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改善财务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改
善客户关系管理水平、改善进销存管理,以及支持管理服务与创新。但同时,有超过20%的企业认为过
去的信息化建设项目效果不明显,进一步实施的信
心不足。另有16%的企业认为信息化服务商针对本
企业专门需求提供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不足。通过以上调研分析,我们认为我国企业实施信息化不力关键在于企业管理基础累积水平不能适应
实施信息化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工业化所必需的基
础管理工作不到位,如对基础工业工程研究应用的
忽视,企业组织机构设置和工作程序的不规范,基础
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不够,这样的运行环境难以
给信息化实施提供适合和有效的支持。并且中国企
业实施的信息系统更多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制造
系统水平开发的,而我国现阶段还没有完成工业化
进程即进入了几乎与发达国家同步的信息化阶段,
所以工业工程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不容忽视。
我们可以从信息化三个层面角度
分析工业工程技术对信息化的支撑作用。数据电子化是信息化实施准备的关键阶段,其中重要工作就是对基础数据的采集、录入。这些基
础数据将为 CAD、CAE、CAPP、CAM、PDM、ERP 等
信息系统提供运行支持。任何不准确的基础数据,
对系统来说都将产生深刻的,甚至是致命的影响。
而工业工程技术则为这些数据的及时、准确获取提
供了保障。
流程的电子化是信息化过程中最为复杂的阶
段,涉及到整个企业的人员、岗位和组织。因为信息
化过程中必然要改变原有的业务流程,首先是与信
息流相关的岗位的职责变动,其后进一步涉及人
员、技术及资源与之的匹配性变动。这些变动的大
小将影响企业组织的进一步变革。因此,在信息化
项目实施前中期,企业应根据自身战略,运用工业
工程理念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改善(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BPI) 或 再 造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主要包括:对组织架构的改善
或重新设计;对新工作岗位的工作分析;对相应的设
施以及物流系统进行优化或规划设计;对相关人员
的工作绩效与考核标准的重新审定,等等。如果条
件允许,还应对人员在岗位及环境变化前后的状况
进行人因工程方面的预测评估研究,从而达到
“人—机器—环境”三者更好的匹配,使企业员工能
够高效、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和生活,从而提高企
业的效率和安全水平。(注:人因工程学是一门新兴
的正在迅速发展的交叉学科,涉及多种学科,如:生
理学、心理学、解剖学、管理学、工程学、系统科学、劳
动科学、安全科学、环境科学等,研究人和机器及环
境的相互作用,着眼于提高人的工作绩效,防止人的
失误,以实现统一考虑人—机器—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优化,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有效地、安全
地、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与生活的科学,应用领域
十分广阔。)
决策分析是信息化项目通过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提供的重要功能之一,而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所蕴含
的决策分析和控制管理原理及原则同样是工业工程
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例如:① 在人力资源管理系
统中,需依照绩效考核规则对人员工时工效进行统
计考评;②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
ning,ERP)中,需要根据生产计划(Master Proction
Schele,MPS) 确定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
quirements Planning,MRP),继而产生全部制造件、采
购件的生产作业计划和物料采购计划;③ 客户关系
管理系统(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
中,需要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运用数据管理与数据
分析工具来进行销售过程定制、销售预测等。而对市
场的预测和分析,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进行能力平
衡和优化排序,是工业工程技术的经典内容之一。
同时,在信息化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企业在前
期需要对项目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尤其要进行工
程经济分析,进行投入产出分析,从而更好地对项目
投资、软件选型、实施方选择进行决策;企业在实施
过程中,需要对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及质量进行测评,
对项目全过程的成本进行现场管理控制。而要对这
一过程实现科学管理和监控,工业工程提供了最佳
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技术体系。
3 工业工程与信息化集成的企业增效管理
创新模式:IE+IT
创新性是工业工程的核心思想,是精髓和职业
精神。工业工程从一诞生就强调科学化的创新与不
断改进,它是解决各种复杂矛盾的创造性的方法。加
里·哈默在《管理大未来》(2008)一书中提及科学管
理精神的复兴就是创新,并重提“工业工程之父”泰
勒的创新思想。管理的长远未来在于不断创新,只
有创新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21 世纪广泛运用的信息技术为企业管理创新
将起到更大的带动作用。通过之前的分析可知,结
合工业工程技术,信息化过程必将是伴随管理累积
与管理创新的过程。而创新的路径将来自于信息化
与工业工程结合的过程中的信息化引导创新与工业
工程技术的改善创新。
管理具有不可复制性,邯钢模式、海尔模式都具
有很深的企业文化烙印与企业个性化内容,其他企
业只可能间接借鉴,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管理创新模
式不能照搬国外,必须结合中国国情以及时代发展
需求,在引进国外管理模式、先进技术的同时,进行
必要的本土化改造,消化、吸收和创新,建立适合中
国企业发展与竞争需要的中国管理创新模式与理论
技术体系。通过长期的研究并结合国情实际,我们认
为应该考虑将信息化与工业工程集成,走一条适合
我国企业发展的管理创新之路。这种模式将以工程技术为基础来
规划设计企业的资源,以规划、设计、计划及控制为
手段,通过具有工业工程技能的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采用以工业工程为技术支持的持续改善的管理思
想,借助信息化与信息系统的辅助引导,实现创新管
理,使得企业进入高效率、低成本的经营运作状态,
最终实现企业目标。这种模式,在初期建设中,强调企业面向全生命
周期整体规划的重要性;在运行时,注重具有工业工
程技能的人员从企业改善入手,不断提升管理基础
累积,从而最终顺利实施信息化,并借助信息系统实
现引导创新;而在整个管理过程中,工业工程技术的
运用将体现改善创新。
4 “IE+IT”管理创新模式在现阶段我国制
造企业的应用
中国企业应在企业管理中全面推行工业工程
与信息化集成的管理创新模式,必须遵循“总体规
划、分步实施、有限目标和效益驱动”等四方面的实
施策略,才能达到管理创新,实现整体竞争力提升
的效果。据此模式,我们提出了面向制造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精益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突破以往工业工程管理改善应
用大多只是局部应用单项技术的局限,从企业产品
开发设计初期,即引入工业工程中的精益思想,把
企业作为整体系统来进行管理规划,前端考虑顾客
及市场需求,结合时代科技发展,涉及产品创意、概
念设计、产品原型设定、投资决策、产品设计、工厂
设计、设施设计、组织流程设计、信息系统设计等流
程,后端一直到产品销售给顾客,贯穿从开发、制造
到销售的全过程,实现企业的整体化设计及改造的
管理模式。这种设计方法按照信息化与工业工程集
成的理念,给出“系统分析—应用规划—系统设
计—企业实施与改造”的全过程技术,为我国制造
企业运用“IE+IT”增效管理模式提供了参考。

❷ 工程论文的工程论文写作指导

(一)主题的写法
工程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工程论文论文是学术作品,因此其表述要严谨简明,重点突出,专业常识应简写或不写,做到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凝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或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语言。论文中如出现一个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随即解释清楚。
(二)题目的写法
工程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例如:“在事实与虚构之间:梅乐、卡彭特、沃尔夫的新闻观”就比“三个美国作家的新闻观研究”更专业更准确。
(三)摘要的写法
工程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
通过阅读工程论文摘要,读者应该能够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结论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因此摘要的写法应力求精确简明。论文摘要切忌写成全文的提纲,尤其要避免“第1章……;第2章……;……”这样的或类似的陈述方式。
(四)引言的写法
一篇工程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
1.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
3.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
4.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
5. “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
各章之间要存在有机联系,符合逻辑顺序。
(五)结论的写法
结论是对工程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❸ “工业工程”专业有什么论文题目

1、应用工业工程技术提高洗衣机生产效率

2、工业工程课程体系设置优化研究

3、浅谈专工业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展望属

4、工业工程在台湾产业界的典范移转

5、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平台规划设计研究

6、工业工程与创造学的关系分析

7、工业工程及其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

8、浅谈工业工程与经济发展之关系

9、工业工程在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

10、工业工程在生产效率方面改善之应用

❹ 创业时代为题的论文

随着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不断深化,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为目标,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尤为重要。面对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不断变化,工会组织的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创造发明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的着重点,要转移到以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提高职工素质上来。工会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科学技术变化和铁路跨越式发展,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再上新台阶,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新课题。推动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技术创新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与市场相连接的创新。技术创新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是企业的生存工程、发展工程。组织实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启动技术创新对推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优化经济结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的必然选择和紧迫任务,也是事关强企富民和民族振兴的大事。企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技术创新对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加强宣传,提高职工技术创新意识。近年来,中国中铁电气化局积极利用各种宣传阵地,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宣传,深入开展“发扬优良传统、再创世纪辉煌”的二次创业教育,树立取得二次创业胜利的信心和勇气。引导和教育职工充分认识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作用,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企业创新氛围。积极开展创新主题教育,组织职工开展“企业创新与发展”、“立足岗位创新,为企业发展作贡献”的演讲活动和“加入WTO后,企业如何生存发展”大讨论。通过演讲、讨论,不断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激发职工的创新热情。开展创新忧患意识教育,组织职工到“海尔”、“新飞”集团参观学习,进一步认识技术创新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活力以及市场激烈竞争的残酷性,增强了职工的责任感。开展竞赛,积极为职工技术创新提供平台。针对铁路跨越式发展和重点工程秦沈线、青藏线、京沪线、浙赣线等电气化铁路建设的相继,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工会面对铁路大干快上的新局面,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围绕重点工程建设找准落脚点,以安全、优质、高效、按期建成一流电气化铁路工程为目标,以设计、施工、工业生产为主体,开展爱企立功劳动竞赛活动,积极发挥和调动施工生产一线职工,充分展示职工在竞赛活动中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组织施工生产一线职工开展爱企立功劳动竞赛,重点抓好项目部、作业队职工的劳动竞赛活动,紧密围绕技术创新、加强管理、确保安全、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塑好形象,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工种、多形式的竞赛活动。充分调动了参建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了重点工程秦沈线、青藏线、京沪线、浙赣线等电气化铁路建设任务的按期完成。强化培训,提升职工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职工是实施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为了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发挥职工的创新积极性,中国中铁电气化局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在提高广大职工的生产技能、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上下功夫,举了组建公司以来规模较大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工人学习班,组织他们学习“创造学”。聘请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授课,与北方交大和兰州大学联合学,举“计算机应用”、“接触网牵引变电新技术”、“通信新技术”、“信号新技术”、“工民建新技术”和“隧道工程技术”、“混凝土技术”、“电焊技术”等学习班,以此来开阔职工视野,提高技术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完善激励,建立健全创新奖励长效机制。为使职工的创新成果得到认可和推广,中国中铁电气化局每年进行一次职工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成果评审及QC成果评定、发布工作,对提出来的创新项目除参加每年正常的评审奖励外,对优秀创新成果给予重奖。同时,规定每年评选一次经济技术创新竞赛标兵单位(集体)和标兵个人,每两年表彰评选一次岗位创新标兵和工程技术拔尖人才,还规定凡是在参加中国中铁电气化局以外各种技术比武、技术竞赛中取得优秀成绩的,都给予重奖。目前已对127名在参加局级以上单位组织的职工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者给予重奖。2006年中铁电气化局在北京召开了京沪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和青藏铁路及牛头河大桥抢建工程建设表彰大会。对在重点工程建设中涌现出的282名技术创新能手、能工巧匠和建设功臣颁发了奖章和奖金,极大地鼓舞了全体职工的士气和施工生产工作热情。管理创新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法宝让企业长盛不衰的出路在于:在分析企业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基础上,根据特定阶段的特点,通过企业管理创新活动来实现。经营创新出市场。在经营战略实施过程中,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坚持以“集团攻关为重点,各单位辅助、有重点、分层次、全方位、强化区域经营”的经营战略。从单一的经营开发活动,变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经营系统工程,把每一个项目施工现场都变成一个二次经营的主战场,树立精品意识,以优质的工程、良好的信誉、开创新的起点,承揽了许多后续工程。在经营机制上改变了过去只有经营部门参与的狭小经营格局,创立了以集团本部为中心,以各工程公司为支撑,以每个段、厂、项目部为触角,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大系统经营的新经营机制。通过实施经营创新工程,中国中铁电气化局的经营成绩喜人。5年来,新签合同额312亿元,完成企业营业额193亿元。经营领域冲出铁路市场,打入了城市轨道、地方建筑、网通、高速公路和铁路运营维护等市场,实现了经营任务和经营市场的历史性突破。技术创新出成绩。各级组织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实施技术创新中的聪明才智,组织职工围绕施工生产提出了大量的优秀合理化建议和开展技术创新,取得可喜成绩。5年来,全局累计科技投入11934万元,其中直接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经费1861万元。完成科技攻关项目164项,其中20项通过了省部级以上鉴定,58项通过中国中铁电气化局评审;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36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中国中铁电气化局科技进步奖24项;开发施工工艺196项;开发应用工法15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部级6项;获得国家有效授权专利43项,其中发明创造型2项,实用新型32项,外观设计型9项;优秀QC成果283项,其中国家级优秀成果36项,省部级优秀成果111项,中国中铁电气化局优秀成果136项。管理创新出效益。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中铁电气化局充分发挥广大职工在实施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中的聪明才智,加强施工生产的组织管理,不断创新。在西南线、秦沈线、青藏线、京沪线、浙赣线和重庆轻轨、北京奥运地铁施工中,广大职工结合施工生产提出了“变电所网栅制作工艺的改进建议”、“优化电气化接触网施工设计的建议”、“车站岔区接触网改造施工方案优化、通信信号联调施工方案建议”等合理化建议,不仅解决了施工生产中的难题,节约了大量的材料、人力、机械台班费用和股道占用的封闭时间,而且保证了施工安全,提高了工程质量,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5年来,共采纳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4863条,创经济效益3509万元。通过创新活动的开展,实现了企业资质全面升级,母子公司共拥有铁路工程总承包特级资质在内的各类总承包资质15项,各类专业承包资质36项,为企业扩大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审计监督、效能监察、法律事物工作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不断强化,资金筹措、运用管理效益显著,中国中铁电气化局连续保持了AAA资信等级,荣获了“A级纳税诚信企业”称号。工程质量稳中有升,神朔线电气化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奖,哈大线电气化等多项工程荣获铁道部优质工程奖;连续多次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中国中铁电气化局3次荣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3次荣获了“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称号,并获得“全国用户满意施工企业”,“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区十佳企业”称号,“北京市质量管理卓越奖”等荣誉。深入开展技术创新,不断强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新时期工会组织围绕中心,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对于提高企业职工素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战略任务,问题较多、困难较大。我们只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才能使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具有生命力和凝聚力。

❺ 创造学论文很烦吗要自己写

自己写肯定烦,上网搜就是了,本人刚刚“写完”,全是粘贴复制,东拼西凑……都是那样的,楼主别自责了……

❻ 工程技术论文的工程技术论文写作指导

(一)主题的写法
工程技术论文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是几块工作拼凑在一起),这个主题要具体到问题的基层(即此问题基本再也无法向更低的层次细分为子问题),而不是问题所属的领域,更不是问题所在的学科,换言之,研究的主题切忌过大。因为涉及的问题范围太广,很难在一本硕士学位论文中完全研究透彻。通常,硕士学位论文应针对某学科领域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得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工程技术论文是学术作品,因此其表述要严谨简明,重点突出,专业常识应简写或不写,做到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凝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或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语言。论文中如出现一个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随即解释清楚。
(二)题目的写法
工程技术论文题目应简明扼要地反映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切忌笼统。由于别人要通过你论文题目中的关键词来检索你的论文,所以用语精确是非常重要的。论文题目应该是对研究对象的精确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一般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结论,因此,我们的论文题目不仅应告诉读者这本论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更要告诉读者这个研究得出的结论。例如:“在事实与虚构之间:梅乐、卡彭特、沃尔夫的新闻观”就比“三个美国作家的新闻观研究”更专业更准确。
(三)摘要的写法
工程技术论文的摘要,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高度概括,其他人会根据摘要检索一篇硕士学位论文,因此摘要应包括:对问题及研究目的的描述、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过程进行的简要介绍、对研究结论的简要概括等内容。摘要应具有独立性、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论文。
通过阅读论文摘要,读者应该能够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结论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因此摘要的写法应力求精确简明。论文摘要切忌写成全文的提纲,尤其要避免“第1章……;第2章……;……”这样的或类似的陈述方式。
(四)引言的写法
一篇工程技术论文的引言,大致包含如下几个部分:1、问题的提出;2、选题背景及意义;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论文结构安排。
1.问题的提出:讲清所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选题背景及意义:讲清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来研究,即阐述该研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对国计民生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等。
3.文献综述:对本研究主题范围内的文献进行详尽的综合述评,“述”的同时一定要有“评”,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讲出自己的改进思路。
4.研究方法:讲清论文所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论文结构安排:介绍本论文的写作结构安排。
5. “第2章,第3章,……,结论前的一章”的写法是论文作者的研究内容,不能将他人研究成果不加区分地掺和进来。已经在引言的文献综述部分讲过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再重复。
各章之间要存在有机联系,符合逻辑顺序。
(五)结论的写法
结论是对论文主要研究结果、论点的提炼与概括,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使人看后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主要阐述自己的创造性工作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本学术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严格区分自己取得的成果与导师及他人的科研工作成果。

❼ 工程师相关论文

工程师相关论文

在个人成长的多个环节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工程师相关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程师相关论文 篇1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等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如何让建筑电气能真正满足节能的要求,已经成为了相关人士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而要想让建筑电气满足节能要求,一方面必须使其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另一方面就是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能源方面的损耗。本文主要结合自己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以及关于建筑电气节能方面进行的思考,最终总结出了一些建筑电气在节能方面的有效措施,让建筑电气真正满足节能的要求。

关键词: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节能措施

众所周知我国属于人口大国,在资源消耗上可谓是非常巨大,然而面对有限的能源储备情况,国家不得不加大节能的宣传力度,并且要想让可持续发展成为现实,节能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由于建筑电气的节能问题关系到每个住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建筑电气的设计人员在进行相关设计时,必须充分将节能问题考虑进去,下面针对建筑电气在节能设计方面的一些有效措施进行探讨,以便让建筑电气能真正实现节能。

1 让供电系统能保持较高的运行效率

1.1减小线路中的能源损耗

这里所说的线路指的是供电线路及配电线路,为了满足节能的要求,两种线路都有各自不同的方法。供电线路中的节能方法主要是减小其线路中的电阻,一般当电缆截面增大以后,电阻的阻值就会相应减小,这样虽然会增加一些成本,但是为了满足节能的要求,也只能借助电脑软件对截面的最佳值进行计算,从而以最少的成本创造出最佳的节能效果。而配电线路则应尽量避免进行远距离传输。因此,在设置变配电站的时候,应尽量选择离负荷中心不远的地方,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因远距离传输而发生的能源损耗。

1.2降低变压器有功功率的损耗

要想降低变压器有功功率的损耗,首先在选择变压器时就应考虑使用节能效果好的变压器,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如今使用较多的为非晶合金变压器,其节能效果经实践证明还是非常不错的;其次,变压器配置的台数以及容量也很关键,因为只有当电力负荷与容量相匹配时,才能使运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1.3尽量避免谐波污染

因为谐波污染将会使供电质量有所降低,同时增大功率的损耗,最终使电能出现极大的浪费,所以在设计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谐波污染。一般的解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预留谐波补偿装置,以便在发生谐波污染时进行谐波补偿;另一种是改造谐波源的相关装置,使其在最大限度上减小谐波的产生。

2 让照明系统更加节能

要想让照明系统更加节能,设计人员就必须在不影响住户的正常视觉,以及住户的照明质量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好光能,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照明系统中出现的光能损耗,通常在照明系统中采取的节能措施有以下几种。

2.1让照明方式更科学合理

在倡导绿色环保的今天,照明方式的设计也必须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其中自然采光就属于其中的一个典型。为了保证自然采光能取得良好的照明效果,建筑电气的设计人员在进行照明设计时,可先和建筑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从而实现室内采光和自然采光的完美结合,同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照明标准,并有效控制一般照明的使用率,尽可能采用其它照明系统来对其进行补充,例如:混光照明、非均匀照明以及灵活照明等,最终让照明方式变得更加科学合理。

2.2选择最合适且高效的光源

要想让照明系统变得更加节能,光源的选择也是设计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不同的场所,无论是照明功率、照明标准还是视觉上的要求在照明设计规范中都有明确的规定,其中照明标准是不能随意进行修改的,因此,就必须在不影响照明效果的情况下,为各种场所选择最为合适且高效的照明光源。若使用场所空间高、很空旷或是使用面积大时,应选择高效气体放点光源,如高压钠灯或金属卤化物灯。若是一般性使用场所,则可选择高光效荧光灯或是紧凑型荧光灯。只有针对不同的场所特点来选择合适高效的光源,才能最大程度上实现照明节能。

2.3以照明控制的设置来节能

在进行照明设计时,照明控制的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照明节能的效果。首先,可让照明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控制以及自动化控制,以有效控制无效照明的方式来实现节能;其次,灯具开关的控制应尽量避免使用一控多(即一个开关控制多个灯)的形式,尽量将开关进行分组控制,以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灯具的照明亮度。

3 增强运行管理力度,提高电气节能效果

3.1将运行管理系统运用于低耗能设备中

对于低耗能设备与高耗能设备的界定来说,其实它是相对而言的,比如相对于电梯或是空调等耗能较高的设备来说,电脑、电视、饮水机、楼道灯具以及打印机等设备,则属于耗能较低的设备。但是这些设备虽然耗能较低,但是其使用频率却很高,因此,长期使用的话其节能问题也非常重要。通常我们都是以自动管理系统来实现节能的目的,例如电脑、电视及打印机等,都可以通过功能设置来控制其关闭时间,此外,还可以将楼道灯具开关改成声光控制型的,这样不但能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增加设备的使用时间,还能把能源消耗控制在最低范围,同时也能降低设备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

3.2以运行管理系统来调整用电负荷

对于变压器来说,一般情况下其负荷都应该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当用电负荷处于高峰时,则应将用电设备的运行管理系统进行优化处理,然后借助这一管理系统,将建筑内所有的用电设备根据其运行情况来设定时间段,从而确定其优先运行的顺序。这种管理方式不但能让设备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同时还能将其运行的时间及状态进行优化处理,从而让设备的利用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3.3增强管理人员素质,合理运用用能制度

想要使运行管理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必须增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另一个则是必须合理的运用用能制度。之所以必须要增强管理人员的素质,其原因是因为只有当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之后,他才能让诸多的节能系统充分发挥其节能优势。因此,对于运行系统的管理人员来讲,必须定期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并采用持证上岗制度,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增强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用能制度在建筑电气节能方面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它首先应对一年能耗总量进行计算,然后再将其与上一年能耗总量的数值进行比对,当发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必须及时对故障进行快速有效的排除。其次,用能平均杆值也必须在同类建筑中定期进行计算,若计算结果较用能标杆值偏高时,应及时对其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改善。特别是某些重点用能单位,更应该组织专门的能源审计人员对其进行审计,然后再有针对性的给出有效的节能方案,这种方法经多方验证,确实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且经济实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环保节能就必须深入到每一个领域,而建筑电气在节能方面还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因此,建筑电气的设计人员在进行电气设计时,必须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到节能问题,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用且高效的设备,以及专业的管理人员,来保证建筑电气的节能。建筑电气节不但能有效的降低能源损耗,而且从长远来看还能有效降低经济成本,因此,建筑电气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节能问题,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及环保节能的目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朱锦锋.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技术要点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8.

[2]任成德.实现建筑电气节能的多种措施探讨[J].建筑与工程,2012,29.

[3]林勇.浅析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方法[J].工会博览,2011,8.

工程师相关论文 篇2

摘要 :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按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的工种。钳工操作技能中,锉削是应用最多,要求最高,保证加工精度最重要的操作,也是训练中较以难掌握的操作。提高锉削质量,应从操作姿势、锉削方法、锉刀选择和测量方法等四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关键词 :钳工锉削方法锉削质量

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按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装配的工种。它的特点是灵活性强,工作范围广、技艺性强,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加工质量。在机械自动化的今天,钳工则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应用于单件或精密零件、模具、样板等的加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钳工工种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装配调试、安装维修、工具制造等都离不开钳工。

钳工工作的基本内容有:划线、錾削、锯割、锉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矫正和弯曲、铆接、刮削、研磨、技术测量、简单的热处理等,并能对部件或机器进行装配、调试、维修等。

钳工操作技能中,锉削是应用最多,要求最高,保证加工精度最重要的操作,也是训练中较以难掌握的操作。在十几年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探索和钻研,总结了一些操作要点:

1 掌握正确的操作姿势,苦练基本功

平面锉削中,锉刀的运行轨迹是一条水平线,这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短时期内很难掌握。这一阶段采用同组同学互相检查,通过纠正对方的错误姿势和听取对方给自己的指正,尽快摒弃锉削中的缺陷,将正确的锉姿身体感觉培养起来。

2 锉削方法有交叉锉、顺向锉、推锉

顺向锉是最基本的锉削方法,不大的平面和最后锉光都用这种方法,以得到正直的刀痕。交叉锉时锉刀与工件接触面较大,锉刀容易掌握得平稳,且能从交叉的刀痕上判断出锉削面的凸凹情况。锉削余量大时,一般可在锉削的前阶段用交叉锉,以提高工作效率。推锉,当锉削狭长面或采用顺向锉受阻时,可采用推锉。推锉时的运动方向不是锉齿的的切削方向,且不能充分发挥手的力量,故切削效率不高,只适合于锉削余量小的场合。这三种锉削中顺向锉应用最多,在平面锉削中,如何保证锉削面的平面度是锉削的一个难点。锉削方法不正确或测量不准确就会造成盲目锉削,很难达到图纸要求的精度,这时好多同学就会失去信心,导致教学效果差,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发现造成盲目锉削的原因是对锉削上高点的判断和观察困难。针对这一现象,我联系到刮削中的研点,用锉刀代替标准研具,用垂直方向的交叉锉,显示出锉削面的高点,反复操作:显点――去除高点――这一步骤,使同学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平面锉削中平面度的控制。

对于尺寸精度的锉削是在平面度锉削掌握熟练的基础上进行的。尺寸精度的控制重要的是对常用的锉刀每锉的锉削量有所了解。例如:12英寸1号纹锉刀在正常顺向锉的情况下(材料为Q235厚度为10mm)每锉的锉削量大约是0.01-0.03mm。这个数据是通过1mm的加工余量记录下来的锉削层数计算出来的。

在训练中让同学们反复锉削1mm量,并记录下锉削的.层数,这个数据会因学生的个人差异而不尽相同,然后通过简单计算就能得出每锉的锉削量,有了这些数据在锉削中我们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这个方法在实践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也使同学们尽快掌握尺寸精度的控制,从而激发学习钳工技能的兴趣。

3 锉刀粗细的选择要合理

锉纹有1号纹―5号纹五种粗细规格,1号纹最粗,5号纹最细,操作者要根据表面粗糙度和尺寸精度要求来选择不同粗细的锉纹号,分别在粗加工、半粗加工和精加工中使用。这一过程为下道工序留下合适的加工余量是关键,余量太大就会影响效率,太少就会影响表面粗糙度,上道工序的锉纹去除不掉,达不到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值。选择的方法是先粗后细,在粗加工阶段,尽可能使用1号纹锉刀,能够快速去除大部分余量,提高加工效率,粗锉接近划线时改用2号或3号锉纹的锉刀,当剩余0.1mm左右余量时,根据图纸上的表面粗糙度要求,选择4号或5号纹锉刀加工。

4 测量方法要正确,测量时机要把握准确

测量是钳加工中检测加工质量的重要步骤。锉削中各种精度的要求很高,有时多一锉或少一锉都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可谓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要使锉削技能上水平,就必须加强尺寸意识和精度意识的培养。这种意识也是在反复地训练、实践中逐步培养出来的,包括观察、判断、决策的能力。观察是一种感觉技能,也可以说是一种经验技能,正确地观察能及时发现问题。判断时,要借助各种测量工具,如刀口尺、塞尺、直角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首先测量前要保证量具的准确性,通过调零或记录误差使测量有保障。测量时正确使用量具,工件要放置牢固,将被测量位置安放在便于检查的方位上。读数时要既快又准。反复的测量又会增加不必要的辅助时间,所以测量时机的把握尤为重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必须适时检验:工件的精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形状和位置精度:要检测平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用刀口尺以透光法来检查,要多检查几个部位,并进行对角线的检查;要检测平面的垂直度、平行度公差,用直角尺采用透光法检查,应选择基准面,然后对其它面进行检查。检查时,角尺不能斜放,否则就会导致检查的结果不准确;二是要检查尺寸精度,要根据尺寸要求,用钢尺、游标卡尺或千分尺在不同位置上多测量几次;三是要检测表面的粗糙度,一般用眼睛观察即可,但也可用表面粗糙度样板进行对照检查。此外,在检查的基础上,还要进行科学决策,每做出下一步的操作时,就要经过认真思考,对之前发现的问题要找出解决的方案,决策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工件的加工,如果决策失误,会使工件的加工工艺变得复杂,有时甚至会造成废品。由此可见,决策的培养也就是技能的升华,它是打造精准工件的核心。

笔者认为两个环节必需把握住,一个是划线后的尺寸复查,这样可以避免划线尺寸错误而导致后续加工中的必然失败。二是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阶段增加测量次数,而在粗加工阶段基本靠划线来确定加工余量,尽量少测或不测,这样会使加工效率大大提高。

此外,锉削质量的提高还必须与操作者的细心观察、刻苦训练相结合,从而不断树立精益求精、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以上是我在多年来教学活动中总结出的一些小小经验,如有不妥请同仁们多提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徐冬元主编.

;

❽ 工业工程毕业论文选什么题目好

1、应用工业工程技术提高洗衣机生产效率

2、工业工程课程体系设置优化研究

3、浅谈工业工程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4、工业工程在台湾产业界的典范移转

5、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平台规划设计研究

6、工业工程与创造学的关系分析

7、工业工程及其在中国企业中的应用

8、浅谈工业工程与经济发展之关系

9、工业工程在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

10、工业工程在生产效率方面改善之应用

❾ 创造学结课论文

创新要有什么样的条件?——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些想法

我把学会表达和交流看得很重,认为这也是最基本的“基础”。因为现代社会无论做成一件什么事,都要与人合作,与人共事,就要组织。这就是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使大家明白,并同心协力一起去做。北大总结过一位优秀博士生的经验,他毕业后一年多就被中科院研究所聘为正研究员,不久又被国外大学聘为教授,是很出色的。他在学习中不但求知如渴,而且善于学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善于请教人、与人打交道,动员了很多人为完成自己的任务出力。这是很聪明的。这里,一要有好态度,真诚虚心,不怕丢面子;二要有交流技能。很多中国学生这方面表现比较差,我们的知识分子也好不了多少。在学校里组织交叉学科项目是很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同学科、行业的人不愿交流,不善交流,“语言”不通,互相看不起。我这里所说的“语言”,是指“行语”。比方学物理的叫光的“偏振”,学地质的叫“偏光”,学物理的就会看不起学地质的,说是“概念不清”。对学者,这是最大的“帽子”,其实是语言不通。不同专业的人思维方法、治学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都不尽相同,这也可说是文化不同。要做好跨学科合作,就要大家学会“跨文化交流”。这种跨文化交流有利于打破人的思维定势,促进创新。

21世纪是国际化的世纪,要走出国门,进行国际交流,没有外语能力不行。现在大家都很重视外语了。我觉得,学外语还是取得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只会一种语言,就只能用一种方法思考。用不同语言思维,脑子里的活动区也不同。北大有一位老院士,去世前脑子患病,用汉语不会说话了,却还能用英语表达意思。可见汉语和英语在脑子里是两个不同区域操作的。用双语教学出来的孩子比较聪明,其道理可能就在这里。前一段时间听说美国学生不想学外语,有的学校也不重视外语,认为用英语就可走遍天下。我就想,美国人大概就要衰落了,因为他博采各种文明的优势要丢失了。但是,美国人还是很聪明的。最近,美国高教协会对美国大学生提出要求,强调要掌握英语和第二种语言,要学会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对外来文化的了解。看来美国非常重视这种优势。

我还把数学和计算机工具看成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手段。数学不仅是处理数量关系的科学,而且是使任何学科和思维精密化的重要手段。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21世纪数学将会渗透到各种学科。而计算机更是信息化时代的必要工具,不会计算机等于文盲。

以上是说创新的基本基础。这些基础不打好,谈不上创新。

其次,要学会创新的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方面。现在有很多“创造学”、“创新学”方面的书籍,在讨论创新思维问题;还有许多生理心理研究,在探索脑功能开发问题。这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都会有帮助,是十分必要的。开设一些这类课程对学生进行有关思维教育也是有用的。但我总觉得,培养正确思维最主要还是靠思维的实践。知道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等名词,让学生有些思维科学意识,自觉地运用这类思维方式去思维当然很好。而根本的还是要从各学科科学家是如何成功地在具体探索科学规律的实例中来启发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并且以解决各学科的实际问题来训练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正确思维也是“学习”的一个主要内容。

第三,要学会选择。人生道路上关键时刻的选择合适与否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就至关重要。要是当年居里夫人去从事理论研究,杨振宁去搞实验,大概他们不会有后来这样的伟大成就。做科研,选题恰当就是成功的一半。选择并非易事,起码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己”就是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及弱点有清醒的认识;“知彼”就是对被选择的对象有明白的了解,还要对社会、国家发展的走势有大致的认识。选择适当就能发展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而这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学校要提供给学生广泛选择的自由和条件。“学分制”就是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次选择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发展个性,发挥聪明才智。“多次”是因为“学会选择”有个过程,允许失误。在学校里失误还可补救,到社会上,一次失误就无法挽回了,学校是选择的实习场所。学校还要提供导师给以辅导和帮助。帮助学生选择是个性化学习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很有影响。

第四,要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一直只提“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提“提出问题的能力”。我曾经挖苦地说,这是“仆从教育”而不是“主人数育”。主人提出问题,仆从去解决就是了。科学创新首先就要能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提问题是不容易的:一要提中要害,切中关键,这个问题一解决,一大批问题就迎刃而解,从而推动科学的大步前进;二要提得恰当、及时,已经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到了可以解决的时候。屈原在“天问”中提出了一百多个自然和社会问题,却根本不能去解决,就不能算科学,只是诗人浪漫的想象。所以,学校要创造让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的环境。我们这辈人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是处在“勇于接受任务,拼命完成任务”的环境中,却自己从来不提出任务。对于一个科学工作者,这是致命的。我自己就深感这种缺陷。摆在当代中国青年面前的是要发扬首创精神,就不能光听别人安排了。

❿ 谁给我个创造学的论文啊

我帮你贴个,虽然是贴的,但是总比没有好!

创新要有什么样的条件?——关于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些想法

我把学会表达和交流看得很重,认为这也是最基本的“基础”。因为现代社会无论做成一件什么事,都要与人合作,与人共事,就要组织。这就是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使大家明白,并同心协力一起去做。北大总结过一位优秀博士生的经验,他毕业后一年多就被中科院研究所聘为正研究员,不久又被国外大学聘为教授,是很出色的。他在学习中不但求知如渴,而且善于学习,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善于请教人、与人打交道,动员了很多人为完成自己的任务出力。这是很聪明的。这里,一要有好态度,真诚虚心,不怕丢面子;二要有交流技能。很多中国学生这方面表现比较差,我们的知识分子也好不了多少。在学校里组织交叉学科项目是很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同学科、行业的人不愿交流,不善交流,“语言”不通,互相看不起。我这里所说的“语言”,是指“行语”。比方学物理的叫光的“偏振”,学地质的叫“偏光”,学物理的就会看不起学地质的,说是“概念不清”。对学者,这是最大的“帽子”,其实是语言不通。不同专业的人思维方法、治学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都不尽相同,这也可说是文化不同。要做好跨学科合作,就要大家学会“跨文化交流”。这种跨文化交流有利于打破人的思维定势,促进创新。

21世纪是国际化的世纪,要走出国门,进行国际交流,没有外语能力不行。现在大家都很重视外语了。我觉得,学外语还是取得创新思维的一个重要手段。语言是思想的载体。只会一种语言,就只能用一种方法思考。用不同语言思维,脑子里的活动区也不同。北大有一位老院士,去世前脑子患病,用汉语不会说话了,却还能用英语表达意思。可见汉语和英语在脑子里是两个不同区域操作的。用双语教学出来的孩子比较聪明,其道理可能就在这里。前一段时间听说美国学生不想学外语,有的学校也不重视外语,认为用英语就可走遍天下。我就想,美国人大概就要衰落了,因为他博采各种文明的优势要丢失了。但是,美国人还是很聪明的。最近,美国高教协会对美国大学生提出要求,强调要掌握英语和第二种语言,要学会多元文化的交流和对外来文化的了解。看来美国非常重视这种优势。

我还把数学和计算机工具看成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手段。数学不仅是处理数量关系的科学,而且是使任何学科和思维精密化的重要手段。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21世纪数学将会渗透到各种学科。而计算机更是信息化时代的必要工具,不会计算机等于文盲。

以上是说创新的基本基础。这些基础不打好,谈不上创新。

其次,要学会创新的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方面。现在有很多“创造学”、“创新学”方面的书籍,在讨论创新思维问题;还有许多生理心理研究,在探索脑功能开发问题。这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都会有帮助,是十分必要的。开设一些这类课程对学生进行有关思维教育也是有用的。但我总觉得,培养正确思维最主要还是靠思维的实践。知道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等名词,让学生有些思维科学意识,自觉地运用这类思维方式去思维当然很好。而根本的还是要从各学科科学家是如何成功地在具体探索科学规律的实例中来启发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并且以解决各学科的实际问题来训练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正确思维也是“学习”的一个主要内容。

第三,要学会选择。人生道路上关键时刻的选择合适与否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就至关重要。要是当年居里夫人去从事理论研究,杨振宁去搞实验,大概他们不会有后来这样的伟大成就。做科研,选题恰当就是成功的一半。选择并非易事,起码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己”就是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优势及弱点有清醒的认识;“知彼”就是对被选择的对象有明白的了解,还要对社会、国家发展的走势有大致的认识。选择适当就能发展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而这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为此,学校要提供给学生广泛选择的自由和条件。“学分制”就是为学生创造多种多次选择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发展个性,发挥聪明才智。“多次”是因为“学会选择”有个过程,允许失误。在学校里失误还可补救,到社会上,一次失误就无法挽回了,学校是选择的实习场所。学校还要提供导师给以辅导和帮助。帮助学生选择是个性化学习的重要一环,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很有影响。

第四,要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一直只提“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提“提出问题的能力”。我曾经挖苦地说,这是“仆从教育”而不是“主人数育”。主人提出问题,仆从去解决就是了。科学创新首先就要能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提问题是不容易的:一要提中要害,切中关键,这个问题一解决,一大批问题就迎刃而解,从而推动科学的大步前进;二要提得恰当、及时,已经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到了可以解决的时候。屈原在“天问”中提出了一百多个自然和社会问题,却根本不能去解决,就不能算科学,只是诗人浪漫的想象。所以,学校要创造让学生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的环境。我们这辈人在精力最旺盛的时候,是处在“勇于接受任务,拼命完成任务”的环境中,却自己从来不提出任务。对于一个科学工作者,这是致命的。我自己就深感这种缺陷。摆在当代中国青年面前的是要发扬首创精神,就不能光听别人安排了。

阅读全文

与工程创造学论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马鞍山市麻将馆 浏览:609
sm2证书 浏览:655
汽车销售投诉比 浏览:951
成果用的手机 浏览:673
商标注册授权委托书 浏览:825
苏州市专利代理人薪资水平 浏览:527
工商局几号发工资 浏览:836
认缴年限多久合适 浏览:57
哇米诺商标注册详情 浏览:243
江发明被抢劫 浏览:770
上海信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810
苏州注册商标公司地址 浏览:54
在淘宝如何投诉卖家 浏览:439
利川有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浏览:821
汕头市潮南区工商局 浏览:704
杭州麦下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浏览:3
志诚商标公司上班 浏览:160
出租土地使用权的税率 浏览:139
日本商标注册多少钱 浏览:75
商标注册证天猫 浏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