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介绍一下开尔文
开尔文简介Kelvin,William Thomson,Lord1824~1907开尔文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发明家,原名W.汤姆孙(William Thomson)。他是本世纪的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是一个伟大的数学物理学家兼电学家。他被看作英帝国的第一位物理学家,同时受到世界其他国家的赞赏。 1824年6月26日开尔文生于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他从小聪慧好学,10岁时就进格拉斯哥大学预科学习。17岁时,曾立志:“科学领路到哪里,就在哪里攀登不息”。1845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在大学学习期间曾获兰格勒奖金第二名,史密斯奖金第一名。毕业后他赴巴黎跟随物理学家和化学家V.勒尼奥从事实验工作一年,1846年受聘为格拉斯哥大学自然哲学(物理学当时的别名)教授,任职达53年之久。由于装设第一条大西洋海底电缆有功,英政府于1866年封他为爵士,并于1892年晋升为开尔文勋爵,开尔文这个名字就是从此开始的。1890~1895年任伦敦皇家学会会长。1877年被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1904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直到1907年12月17日在苏格兰的内瑟霍尔逝世为止。 研究领域: 1、电磁学:开尔文在电磁学理论和工程应用上研究成果卓著。1848年他发明了电像法,这是计算一定形状导体电荷分布所产生的静电场问题的有效方法,电像法是开尔文发明的解决静电学问题的有效方法 。他深人研究了莱顿瓶的放电振荡特性,于1853年发表了《莱顿瓶的振荡放电》的论文,推算了振荡的频率,为电磁振荡理论研究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他曾用数学方法对电磁场的性质作了有益的探讨,试图用数学公式把电力和磁力统一起来。1846年便成功地完成了电力、磁力和电流的“力的活动影像法”,这已经是电磁场理论的雏形了(如果再前进一步,就会深人到电磁波问题)。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假使我能把物体对于电磁和电流有关的状态重新作一番更特殊的考察,我肯定会超出我现在所知道的范围,不过那当然是以后的事了。”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能把自己的全部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介绍给了麦克斯韦,并鼓励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现象的统一理论,为麦克斯韦最后完成电磁场理论奠定了基础。 2、热力学:开尔文是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热力学的发展中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贡献。开尔文是热力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在热力学的发展中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贡献。他根据盖-吕萨克、卡诺和克拉珀龙的理论于1848年提出并于1854年修改的绝对热力学温标,是现代科学上的标准温标。开尔文指出:“这个温标的特点是它完全不依赖于任何特殊物质的物理性质。”这是现代科学上的标准温标。他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个主要奠基人之一(另一个是克劳修斯),1851年他提出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这是公认的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标准说法。并且指出,如果此定律不成立,就必须承认可以有一种永动机,它借助于使海水或土壤冷却而无限制地得到机械功,即所谓的第二种永动机。他从热力学第二定律断言,能量耗散是普遍的趋势。1852年他与焦耳合作进一步研究气体的内能,对焦耳气体自由膨胀实验作了改进,进行气体膨胀的多孔塞实验,发现了焦耳-汤姆孙效应,即气体经多孔塞绝热膨胀后所引起的温度的变化现象。这一发现成为获得低温的主要方法之一,广泛地应用到低温技术中。1856年他从理论研究上预言了一种新的温差电效应,即当电流在温度不均匀的导体中流过时,导体除产生不可逆的焦耳热之外,还要吸收或放出一定的热量(称为汤姆孙热)。这一现象后叫汤姆孙效应。。 3、电学的工程应用:1875年预言了城市将采用电力照明,1879年又提出了远距离输电的可能性。他的这些设想以后都得以实现。1881年他对电动机进行了改造,大大提高了电动机的实用价值。在电工仪器方面,他的主要贡献是建立电磁量的精确单位标准和设计各种精密的测量仪器。他发明了镜式电流计(大大提高了测量灵敏度)、双臂电桥、虹吸记录器(可自动记录电报信号)等等,大大促进了电测量仪器的发展。根据他的建议,1861年英国科学协会设立了一个电学标准委员会,为近代电学量的单位标准奠定了基础。在工程技术中,1855年他研究了电缆中信号传播情况,解决了长距离海底电缆通讯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经过三次失败,历经两年的多方研究与试验,终于在1858年协助装设了第一条大西洋海底电缆,这是开尔文相当出名的一项工作。他善于把教学、科研、工业应用结合在一起,在教学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在格拉斯哥大学他组建了英国第一个为学生用的课外实验室。 4、波动和涡流、以太学说。开尔文在波动和涡流理论方面多有贡献。他热心于以太理论的研究,以失败告终,后来他意识到以太不过是人的主观想象。另外他对地球年龄也研究过并从地面散热的快慢估算出地球年龄不超过1亿年 。1896年发现了放射性物质 ,出现了新热源,才修正了他的估计。
2. 爱因斯坦相对论是什么
相对论
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创立,分为狭义相对论(特殊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一般相对论)。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是光速不变原理,相对性原理和等效原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本支柱。奠定了经典物理学基础的经典力学,不适用于高速运动的物体和微观条件下的物体。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相对论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
狭义相对论,是只限于讨论惯性系情况的相对论。牛顿时空观认为空间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和各点同性的的三维空间——绝对空间,时间是独立于空间的单独一维(因而也是绝对的),即绝对时空观。狭义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并不相互独立,而是一个统一的四维时空整体,并不存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在狭义相对论中,整个时空仍然是平直的、各向同性的和各点同性的,这是一种对应于“全局惯性系”的理想状况。狭义相对论将真空中光速为常数作为基本假设,结合狭义相对性原理和上述时空的性质可以推出洛仑兹变换。
广义相对论是爱因斯坦在1915年发表的理论。爱因斯坦提出“等效原理”,即引力和惯性力是等效的。这一原理建立在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等价性上(目前实验证实,在10 − 12的精确度范围内,仍没有看到引力质量与惯性质量的差别)。根据等效原理,爱因斯坦把狭义相对性原理推广为广义相对性原理,即物理定律的形式在一切参考系都是不变的。物体的运动方程即该参考系中的测地线方程。测地线方程与物体自身故有性质无关,只取决于时空局域几何性质。而引力正是时空局域几何性质的表现。物质质量的存在会造成时空的弯曲,在弯曲的时空中,物体仍然顺着最短距离进行运动(即沿着测地线运动——在欧氏空间中即是直线运动),如地球在太阳造成的弯曲时空中的测地线运动,实际是绕着太阳转,造成引力作用效应。正如在弯曲的地球表面上,如果以直线运动,实际是绕着地球表面的大圆走。
倒相对论:相对论的提出,同样受到很多的指责,有很多人认为它是错误的,并大大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然而这种观点并不被主流科学界所接受。
爱因斯坦和他的相对论
除了量子理论以外,1905年刚刚得到博士学位的爱因斯坦发表的一篇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的文章引发了二十世纪物理学的另一场革命。文章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对光学现象的影响,这是当时经典物理学面对的另一个难题。
十九世纪中叶,麦克斯韦建立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以光速C传播的电磁波的存在。到十九世纪末,实验完全证实了麦克斯韦理论。电磁波是什么?它的传播速度C是对谁而言的呢?当时流行的看法是整个宇宙空间充满一种特殊物质叫做“以太”,电磁波是以太振动的传播。但人们发现,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理论。如果认为地球是在一个静止的以太中运动,那么根据速度迭加原理,在地球上沿不同方向传播的光的速度必定不一样,但是实验否定了这个结论。如果认为以太被地球带着走,又明显与天文学上的一些观测结果不符。
1887年迈克尔逊和莫雷利用光的干涉现象进行了非常精确的测量,仍没有发现地球有相对于以太的任何运动。对此,洛仑兹(H.A.Lorentz)提出了一个假设,认为一切在以太中运动的物体都要沿运动方向收缩。由此他证明了,即使地球相对以太有运动,迈克尔逊也不可能发现它。爱因斯坦从完全不同的思路研究了这一问题。他指出,只要摒弃牛顿所确立的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的概念,一切困难都可以解决,根本不需要什么以太。
爱因斯坦提出了两条基本原理作为讨论运动物体光学现象的基础。第一个叫做相对性原理。它是说:如果坐标系K'相对于坐标系K作匀速运动而没有转动,则相对于这两个坐标系所做的任何物理实验,都不可能区分哪个是坐标系K,哪个是坐标系K′。第二个原理叫光速不变原理,它是说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是恒定的,它不依赖于发光物体的运动速度。
从表面上看,光速不变似乎与相对性原理冲突。因为按照经典力学速度的合成法则,对于K′和K这两个做相对匀速运动的坐标系,光速应该不一样。爱因斯坦认为,要承认这两个原理没有抵触,就必须重新分析时间与空间的物理概念。
经典力学中的速度合成法则实际依赖于如下两个假设:1.两个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与测量时间所用的钟的运动状态没有关系;2.两点的空间距离与测量距离所用的尺的运动状态无关。爱因斯坦发现,如果承认光速不变原理与相对性原理是相容的,那么这两条假设都必须摒弃。这时,对一个钟是同时发生的事件,对另一个钟不一定是同时的,同时性有了相对性。在两个有相对运动的坐标系中,测量两个特定点之间的距离得到的数值不再相等。距离也有了相对性。
如果设K坐标系中一个事件可以用三个空间坐标x、y、z和一个时间坐标t来确定,而K′坐标系中同一个事件由x′、y′、z′和t′来确定,则爱因斯坦发现,x′、y′、z′和t′可以通过一组方程由x、y、z和t求出来。两个坐标系的相对运动速度和光速c是方程的唯一参数。这个方程最早是由洛仑兹得到的,所以称为洛仑兹变换。
利用洛仑兹变换很容易证明,钟会因为运动而变慢,尺在运动时要比静止时短,速度的相加满足一个新的法则。相对性原理也被表达为一个明确的数学条件,即在洛仑兹变换下,带撇的空时变量x'、y'、z'、t'将代替空时变量x、y、z、t,而任何自然定律的表达式仍取与原来完全相同的形式。人们称之为普遍的自然定律对于洛仑兹变换是协变的。这一点在我们探索普遍的自然定律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在经典物理学中,时间是绝对的。它一直充当着不同于三个空间坐标的独立角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把时间与空间联系起来了。认为物理的现实世界是各个事件组成的,每个事件由四个数来描述。这四个数就是它的时空坐标t和x、y、z,它们构成一个四维的连续空间,通常称为闵可夫斯基四维空间。在相对论中,用四维方式来考察物理的现实世界是很自然的。狭义相对论导致的另一个重要的结果是关于质量和能量的关系。在爱因斯坦以前,物理学家一直认为质量和能量是截然不同的,它们是分别守恒的量。爱因斯坦发现,在相对论中质量与能量密不可分,两个守恒定律结合为一个定律。他给出了一个著名的质量-能量公式:E=mc2,其中c为光速。于是质量可以看作是它的能量的量度。计算表明,微小的质量蕴涵着巨大的能量。这个奇妙的公式为人类获取巨大的能量,制造原子弹和氢弹以及利用原子能发电等奠定了理论基础。
对爱因斯坦引入的这些全新的概念,大部分物理学家,其中包括相对论变换关系的奠基人洛仑兹,都觉得难以接受。旧的思想方法的障碍,使这一新的物理理论直到一代人之后才为广大物理学家所熟悉,就连瑞典皇家科学院,1922年把诺贝尔奖金授予爱因斯坦时,也只是说“由于他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更由于他发现了光电效应的定律。”对于相对论只字未提。
爱因斯坦于1915年进一步建立起了广义相对论。狭义相对性原理还仅限于两个相对做匀速运动的坐标系,而在广义相对论性原理中匀速运动这个限制被取消了。他引入了一个等效原理,认为我们不可能区分引力效应和非匀速运动,即非匀速运动和引力是等效的。他进而分析了光线在靠近一个行量附近穿过时会受到引力而弯折的现象,认为引力的概念本身完全不必要。可以认为行星的质量使它附近的空间变成弯曲,光线走的是最短程线。基于这些讨论,爱因斯坦导出了一组方程,它们可以确定由物质的存在而产生的弯曲空间几何。利用这个方程,爱因斯坦计算了水星近日点的位移量,与实验观测值完全一致,解决了一个长期解释不了的困难问题,这使爱因斯坦激动不已。他在写给埃伦菲斯特的信中这样写道:“……方程给出了近日点的正确数值,你可以想象我有多高兴!有好几天,我高兴得不知怎样才好。”
1915年11月25日,爱因斯坦把题为“万有引力方程”的论文提交给了柏林的普鲁士科学院,完整地论述了广义相对论。在这篇文章中他不仅解释了天文观测中发现的水星轨道近日点移动之谜,而且还预言:星光经过太阳会发生偏折,偏折角度相当于牛顿理论所预言的数值的两倍。第一次世界大战延误了对这个数值的测定。1919年5月25日的日全食给人们提供了大战后的第一次观测机会。英国人爱丁顿奔赴非洲西海岸的普林西比岛,进行了这一观测。11月6日,汤姆逊在英国皇家学会和皇家天文学会联席会议上郑重宣布:得到证实的是爱因斯坦而不是牛顿所预言的结果。他称赞道“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爱因斯坦发现的不是一个小岛,而是整整一个科学思想的新大陆。”泰晤士报以“科学上的革命”为题对这一重大新闻做了报道。消息传遍全世界,爱因斯坦成了举世瞩目的名人。广义相对论也被提高到神话般受人敬仰的宝座。
从那时以来,人们对广义相对论的实验检验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太阳系内部引力场非常弱,引力效应本身就非常小,广义相对论的理论结果与牛顿引力理论的偏离很小,观测非常困难。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射电天文学的进展,观测的距离远远突破了太阳系,观测的精度随之大大提高。特别是1974年9月由麻省理工学院的泰勒和他的学生惠斯勒,用305米口径的大型射电望远镜进行观测时,发现了脉冲双星,它是一个中子星和它的伴星在引力作用下相互绕行,周期只有0.323天,它的表面的引力比太阳表面强十万倍,是地球上甚至太阳系内不可能获得的检验引力理论的实验室。经过长达十余年的观测,他们得到了与广义相对论的预言符合得非常好的结果。由于这一重大贡献,泰勒和惠斯勒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物理奖。
相对论
十九世纪后期,由于光的波动理论的确立,科学家相信一种叫“以太”的连续介质充满了宇宙空间,就象空气中的声波一样,光线和电磁信号是“以太”中的波。然而,与空间完全充满“以太”的思想相悖的结果不久就出现了:根据“以太”理论应得出,光线传播速度相对于“以太”应是一个定值,因此,如果你沿与光线传播相同的方向行进,你所测量到的光速应比你在静止时测量到的光速低;反之,如果你沿与光线传播相反的方向行进,你所测量到的光速应比你在静止时测量到的光速高。但是,一系列实验都没有找到造成光速差别的证据。
在这些实验当中,阿尔波特·迈克尔逊和埃迪沃德·莫里1887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的凯斯研究所所完成的测量,是最准确细致的。他们对比两束成直角的光线的传播速度,由于围着自转轴的转动和绕太阳的公转,根据推理,地球应穿行在“以太”中,因此上述成直角的两束光线应因地球的运动而测量到不同的速度,爱尔兰物理学家乔治·费兹哥立德和荷兰物理学家亨卓克·洛仑兹,最早认为相对于“以太”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方向的尺寸会收缩,而相对于“以太”运动的时钟会变慢。并且洛仑兹提出了著名的洛仑兹变换。而对“以太”,费兹哥立德和洛仑兹当时都认为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物质。而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怀疑这一点,并预见全新的力学会出现。
马赫和休谟的哲学对爱因斯坦影响很大。马赫认为时间和空间的量度与物质运动有关。时空的观念是通过经验形成的。绝对时空无论依据什么经验也不能把握。休谟更具体的说:空间和广延不是别的,而是按一定次序分布的可见的对象充满空间。而时间总是又能够变化的对象的可觉察的变化而发现的。1905年爱因斯坦指出,迈克尔逊和莫雷实验实际上说明关于“以太”的整个概念是多余的,光速是不变的。而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是错误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参照物,时间测量也是随参照系不同而不同的。他用光速不变和相对性原理提出了洛仑兹变换。创立了狭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死后的几十年里,其形象不断地被拔高。他写的书几十年长销不衰,他的话经常被流行文化引征据用,他的肖像被印在T恤衫上和咖啡杯上,可以说商业用途极为广泛。被奉为圣人,其形象却从不咄咄逼人,爱因斯坦自始至终的形象都是:一个温和文雅的天才。他有多少天分,同样就有多少慈善。成就和人格的完美结合,使得许多人视爱因斯坦为圣人。但实际上,当我们越关注爱因斯坦外在的高大形象,反而越不能了解那个真正的爱因斯坦和他所做过的一切。
幸亏有了一个坚持不懈的出版计划,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真正面貌才得以最终成型。这就是《爱因斯坦全集》。这套将公布爱因斯坦约14000篇原始文件的全集共有25卷,现在已经出版到第8卷。全套文集不仅包括了爱因斯坦所有科学文献以供研究者追随这位科学家的思想历程,而且还公布了其大量的书信来往,展现了其真实的为人。在那里面,你可以深深地感受到爱因斯坦的智慧和魅力还有令人尊敬的勇气和社会正义感。但另一方面,文集也说明了爱因斯坦远不是一个圣人,他也尖酸刻薄,也反叛,甚至可以说是有点放荡。
当你走进美国自然博物馆阴暗的展览大厅,耳边响起英国著名作曲家霍尔斯特在1918年创作的《ThePlanets(行星组曲)》时,那种极不和谐、有点刺耳的音调仿佛在提醒游客:爱因斯坦的内心世界就是这样矛盾、这么不和谐的。
一直以来,流传着许多关于爱因斯坦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各种传说,他的姐姐说他的后脑勺又大又有棱角。
以前曾流传过许多关于爱因斯坦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各种传说。(最为典型的一个故事,称爱因斯坦小时候说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抱怨牛奶太热了,目瞪口呆的父母问他为什么以前一直不开口说话。谁料这个小天才回答:“因为,以前的一切都没有什么问题呀!”)
根据爱因斯坦的的姐姐玛亚在一部从未出版过的自传中称,爱因斯坦的智力发展很慢,而且到了很晚才开始会说话。玛亚说:“当爱因斯坦刚出生的时候,母亲看见他那又巨大又有棱角的后脑勺时都快吓坏了。”
“爱因斯坦的大脑的确异于常人,大脑海马区左侧的神经细胞明显比右侧的大,并且分布很规则”(加州大学Zaidel博士)
美国加州大学的Zaidel博士称,爱因斯坦的大脑与普通人相比,存在着“显著的差异”。Zaidel研究了爱因斯坦的两个大脑组织切片(生物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这两个切片含有大脑海马区的神经细胞,它们负责处理语言与想象的工作。通过与10个普通人的大脑切片对比,Zaidel博士发现爱因斯坦大脑组织存在显著的“优势”:爱因斯坦大脑海马区左侧的神经细胞明显比右侧的大,并且分布很规则;而普通人该组织区的神经细胞看上去很小,而且表现得“非常不规则”。
但是Zaidel指出,爱因斯坦大脑组织的特性“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发展的结果”,目前尚不能定论。
“我没有任何特殊的才能。我拥有的只是极其强烈的好奇心。”“我的智力发展很迟缓,我一直到了完全长大以后,才开始对时空问题感到疑惑的。”(爱因斯坦)
那么,爱因斯坦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如何“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爱因斯坦把其成功归结于他的起步慢。他有一次写道:“一个正常的成年人从来不会停止思考关于时间和空间的问题。但是我的智力发展却很迟缓,我一直到了完全长大以后,才开始对时空问题感到疑惑。”
在1915年,爱因斯坦曾对一名校友说过:“一个人不应该追求那些容易得到的东西,所以我们还是继续努力吧。”
哈佛大学的物理兼科学史专家格雷得·和顿是爱因斯坦1955年去世后第一个获许翻看档案的学者。如今76岁的和顿说当年他翻看爱因斯坦的档案时,被其独一无二的光辉所完全折服。“爱因斯坦的思考方式完全不像教科书上所说的那样,先做实验,然后得出理论,最后检验结论,他而是几乎完全靠‘想’进行创造,以其极度跳跃的思维来完成他的‘实验’。爱因斯坦的智慧是超乎常人的。”
幼年、青年、老年时期的爱因斯坦
相对论改变了世界
爱因斯坦一生大约发表过300篇科学论文,但归纳其最重要的理论有:
相对论
1905年发表了狭义相对论。这个理论指出在宇宙中唯一不变的是光线在真空中的速度,其它任何事物——速度、长度、质量和经过的时间,都随观察者的参考系(特定观察)而变化。
时空
爱因斯坦发表他的相对论之二百年前,英国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1643~1727)提出时间和空间都是绝对的,空间和时间是完全分开的。然而,在相对论数学中,时间和三维空间——长、宽和高,一起构成一个四维空间框架,叫做时空关联集。
质量和能量
爱因斯坦从他的狭义相对论中推导出等式E=MC2(这里E是能量,M是质量,C是恒定的光速),他用这个等式解释了质量和能量是等价的。现在认为,质量和能量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式,称为质能。例如,如果一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了一定量E,则它的质量也减少等于MC2的量,然而,质能不会消失,只不过以另一种形式被释放,它叫辐射能量。
广义相对论
1915年发表了广义相对论,解释了引力作用和加速度作用没有差别的原因。他还解释了引力是如何和时空弯曲联系起来的,利用数学,爱因斯坦指出物体使周围空间、时间弯曲,在物体具有很大的相对质量(例如一颗恒星)时,这种弯曲可使从它旁边经过的任何其它事物,即使是光线,改变路径。
虫洞
理论上,虫洞是一个黑洞,它的质量非常大,把时空弯曲吸进了它自身之中,它的口开向宇宙的另一个空间及时间,或者也许完全进入另一个宇宙空间。也许能够利用虫洞建立一个时间旅行机器,但许多科学家们指出这个机器不可能重返到它自身被创建的时间之前。
他还是一个发明匠
我们常常把爱因斯坦想象成一个总在开小差的天才,他的魂儿常常被时空勾了去。但其实,爱因斯坦也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发明家。他的父母开了一家电力厂,并常常鼓励小爱因斯坦以后当一个工程师。
他曾经和别人一起合作发明了一套不需拆卸的冷冻系统,后来在一战期间,又曾为德国空军设计了一款机翼。
爱因斯坦曾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当过7年评估员。尽管他在工作的时候常常走神发白日梦(在用脑子做实验),但爱因斯坦对自己的工作还是颇为胜任的,并在1906年获得了一次升职的机会。此外,他在那时就拥有了好几个属于自己的专利,包括一个在20世纪20年代和别人合作发明的一套不需拆卸的冷冻系统。在一战期间,爱因斯坦又为德国空军设计了一款机翼,并进行到了实验阶段。可惜当时那个负责测试的飞行员向上级抱怨说飞机装上了爱因斯坦所设计的机翼后看上去就像是一只“怀孕的鸭子”,计划最终流产。
他与FBI“秘密交锋”
尽管爱因斯坦在私生活中很冷漠,但他在公众场合中却表现出很强的社交能力,他甚至是一个天生适合当名人的人。爱因斯坦拍照时非常上镜,而且拥有一副很有磁性的嗓音。在一部关于爱因斯坦的记录片中有这么一个镜头:爱因斯坦被一群记者簇拥着而从容应付。有一个记者问他:“爱因斯坦教授,请问您为自己成为一个美国人而感到高兴吗?”爱因斯坦讽刺他:“既然你站在这里这样问我,那我的回答是‘当然了,我感到非常荣幸’”。爱因斯坦在1930年12月11日的旅行日记中有一段话就更加直接地奚落记者。“一群记者在长岛登上了我们的船,问了我一些极为愚蠢的问题,当我用一些毫不值钱的滥调回答他们的时候,他们却像如获至宝般欢喜而归。”
他在科学界与政界都树下了不少敌人,他支持犹太人在中东建国,但又很早就警告说应当关注当地阿拉伯人的利益。
尽管爱因斯坦在感情上极其喜恶分明,但最典型的体现在他参与的社会和政治事端。爱因斯坦曾经不知疲倦地帮助那些纳粹德国的难民逃到美国,他还致力于在耶路撒冷建立希伯来大学以作为犹太人科学家的避难所。爱因斯坦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人的王国,但他同时早在1955年就警告说:“我们的建国政策中最关键的一环是要给予一直在中东地区生活的阿拉伯人们同样平等的权利。”作为一个忠实的社会主义者,爱因斯坦对资本主义极不信任,他相信,建立“世界政府”是有效控制核武器发展的唯一途径,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战争的发生。
他是一个激进主义者,在德国,他上了纳粹党的黑名单,逃到美国后,FBI花费了22年的时间一直监视他,不仅诬陷他是间谍,还想方设法要把他驱逐出境
爱因斯坦是人权运动最早期的倡导者之一,这是爱因斯坦作为一个激进主义者最鲜为人知的一面。爱因斯坦不仅利用自己的声望极力反对私刑拷问,他还参加了(美国)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NAACP)的工作。
因此,爱因斯坦这种对抗当局的行为使他在科学界和政界中树下了不少敌人。他的名字最早在1922年就被写进了纳粹党的黑名单,还有许多颇有声望的德国物理学家也公开称爱因斯坦的研究为“犹太人的物理学”。这种愚昧的攻击甚至在爱因斯坦与1933年逃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后也没有停止。
逃到美国后,其激进行为同样让FBI感到非常不安,美国联邦调查局前局长胡佛和爱因斯坦之间由此进行了一场长达20多年的“秘密战争”。在胡佛的指示下,美国联邦调查局一共搜集了1800多页的有关爱因斯坦的档案,而他们的目的就是要把爱因斯坦驱逐出美国。胡佛的结论是:爱因斯坦实际上是俄国派到柏林的一个间谍。不过这种荒谬的说法竟然奏效了,爱因斯坦最终被阻挡在曼哈顿原子弹计划之外。这就是为什么爱因斯坦建议罗斯福研制核弹却从未参与该工程的原因。
“婚姻是披着文明外衣的奴隶制”
毋庸讳言,爱因斯坦对待女性的看法,确实受到过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思想的深刻影响。他从未把爱情看得是高于一切。他在离婚前就有过外遇,并且在第二次结婚后,也有过越轨行为。他认为,从本质上说,婚姻都是愚蠢的,自己也多次谈到了他的不适合于家庭生活的个性。
“我曾经有过两次丢脸的婚姻”。爱因斯坦对爱情的激情是有节制的,他从未让激情淹没自己冷静的理性。
爱因斯坦的私生活常为人所诟病。说的最多的是他的两次“丢脸的婚姻”以及穿插其中的几次婚外情。有作者甚至暗示他与终生未婚的女秘书杜卡斯之间存在不正当的关系。
爱因斯坦与第一任妻子米勒瓦在大学相识,但受到了来自家庭的强烈反对。一直到了米勒瓦为爱因斯坦生下了一个女孩,取名丽莎尔,两人才在1903年最终成了婚。不过,爱因斯坦却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私生女。而且丽莎尔在幼年时就夭折了。
爱因斯坦在信中对米勒瓦所流露出的“我怎么没有早点遇到你,我的小宝贝!”的这种柔情非常的短暂,在爱因斯坦声望益高,在两个小儿子出世后,而米勒瓦也开始出现了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时,夫妻间的恩爱很快就消失了,剩下的只有互相的嘲笑和欺骗。爱因斯坦在1913年写给他的堂妹艾尔莎的信上说:“(米勒瓦)是一个很不友善,毫无幽默感的生物——只要她在,就会拼命破坏别人快乐的生活。”艾尔莎那时候已经成为了爱因斯坦的情人,并后来于1919年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
“我不会希望自己嫁给他,但我们依然喜欢他,尽管他存在许多的缺点。”(卡拉普爱斯)
狭义相对论是建立在四维时空观上的一个理论,因此要弄清相对论的内容,要先对相对论的时空观有个大体了解。在数学上有各种多维空间,但目前为止,我们认识的物理世界只是四维,即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现代微观物理学提到的高维空间是另一层意思,只有数学意义,在此不做讨论。
四维时空是构成真实世界的最低维度,我们的世界恰好是四维,至于高维真实空间,至少现在我们还无法感知。我在一个帖子上说过一个例子,一把尺子在三维空间里(不含时间)转动,其长度不变,但旋转它时,它的各坐标值均发生了变化,且坐标之间是有联系的。四维时空的意义就是时间是第四维坐标,它与空间坐标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时空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们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
四维时空不仅限于此,由质能关系知,质量和能量实际是一回事,质量(或能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运动状态相关的,比如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在四维时空里,质量(或能量)实际是四维动量的第四维分量,动量是描述物质运动的量,因此质量与运动状态有关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在四维时空里,动量和能量实现了统一,称为能量动量四矢。另外在四维时空里还定义了四维速度,四维加速度,四维力,电磁场方程组的四维形式等。值得一提的是,电磁场方程组的四维形式更加完美,完全统一了电和磁,电场和磁场用一个统一的电磁场张量来描述。四维时空的物理定律比三维定律要完美的多,这说明我们的世界的确是四维的。可以说至少它比牛顿力学要完美的多。至少由它的完美性,我们不能对它妄加怀疑。
相对论中,时间与空间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维时空,能量与动量也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四维动量。这说明自然界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量之间可能存在深刻的联系。在今后论及广义相对论时我们还会看到,时空与能量动量四矢之间也存在着深刻的联系。
3 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
物质在相互作用中作永恒的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由于物质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运动的,因此,必须在物质的相互关系中描述运动,而不可能孤立的描述运动。也就是说,运动必须有一个参考物,这个参考物就是参考系。
伽利略曾经指出,运动的船与静止的船上的运动不可区分,也就是说,当你在封闭的船舱里,与外界完全隔绝,那么即使你拥有最发达的头脑
3. 物理学家的创造人是谁
1、1901年:伦琴(德国)发现X射线
2、1902年:洛伦兹(荷兰)、塞曼(荷兰)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
3、1903年:贝克勒尔(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皮埃尔·居里(法国)、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人)发现并研究放射性元素钋和镭
4、1904年:瑞利(英国)气体密度的研究和发现氩
5、1905年:伦纳德(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6、1906年:约瑟夫·汤姆生(英国)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并发现电子
7、1907年:迈克尔逊(美国)发明光学干涉仪并使用其进行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
8、1908年:李普曼(法国)发明彩色照相干涉法(即李普曼干涉定律)
9、1909年:马克尼(意大利)、布劳恩(德国)发明和改进无线电报;理查森(英国)从事热离子现象的研究,特别是发现理查森定律
10、1910年:范德瓦尔斯(荷兰)关于气态和液态方程的研究
11、1911年:维恩(德国)发现热辐射定律
12、1912年:达伦(瑞典)发明可用于同燃点航标、浮标气体蓄电池联合使用的自动调节装置
13、1913年:昂内斯(荷兰)关于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和制成液态氦
14、1914年: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15、1915年:W·H·布拉格、W·L·布拉格(英国)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
16、1916年:未颁奖
17、1917年: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次级X辐射特性
18、1918年:普朗克(德国)对确立量子论作出巨大贡献
19、1919年: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光谱线的分裂现象
20、1920年:纪尧姆(瑞士)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及其在精密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1、1921年:爱因斯坦(德国 犹太人)他对数学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22、1922年:玻尔(丹麦 犹太人)关于原子结构以及原子辐射的研究
23、1923年:密立根(美国)关于基本电荷的研究以及验证光电效应
24、1924年:西格巴恩(瑞典)发现X射线中的光谱线
25、1925年:弗兰克·赫兹(德国)发现原子和电子的碰撞规律
26、1926年:佩兰(法国)研究物质不连续结构和发现沉积平衡
27、1927年:康普顿(美国)发现康普顿效应;威尔逊(英国)发明了云雾室,能显示出电子穿过空气的径迹
28、1928年:理查森(英国)研究热离子现象,并提出理查森定律
29、1929年:路易·维克多·德·布罗伊(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
30、1930年:拉曼(印度)研究光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
31、1931年:未颁奖
32、1932年:海森堡(德国)在量子力学方面的贡献
33、1933年:薛定谔(奥地利)创立波动力学理论;狄拉克(英国)提出狄拉克方程和空穴理论
34、1934年:未颁奖
35、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英国)发现中子
36、1936年:赫斯(奥地利)发现宇宙射线;安德森(美国)发现正电子
37、1937年:戴维森(美国)、乔治·佩杰特·汤姆生(英国)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现象
38、1938年:费米(意大利 犹太人)发现由中子照射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并用慢中子实现核反应
39、1939年:劳伦斯(美国)发明回旋加速器,并获得人工放射性元素
40、1940——1942年:未颁奖
41、1943年:斯特恩(美国)开发分子束方法和测量质子磁矩
42、1944年:拉比(美国)发明核磁共振法
43、1945年:泡利(奥地利 犹太人)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
44、1946年:布里奇曼(美国)发明获得强高压的装置,并在高压物理学领域作出发现
45、1947年:阿普尔顿(英国)高层大气物理性质的研究,发现阿普顿层(电离层)
46、1948年:布莱克特(英国)改进威尔逊云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
47、1949年:汤川秀树(日本)提出核子的介子理论并预言∏介子的存在
48、1950年:塞索·法兰克·鲍威尔(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并发现π介子
49、1951年:科克罗夫特(英国)、沃尔顿(爱尔兰)用人工加速粒子轰击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
50、1952年:布洛赫、珀塞尔(美国)从事物质核磁共振现象的研究并创立原子核磁力测量法
51、1953年:泽尔尼克(荷兰)发明相衬显微镜
52、1954年:玻恩(英国 犹太人)在量子力学和波函数的统计解释及研究方面作出贡献;博特(德国)发明了符合计数法,用以研究原子核反应和γ射线
53、1955年:拉姆(美国)发明了微波技术,进而研究氢原子的精细结构;库什(美国)用射频束技术精确地测定出电子磁矩,创新了核理论
54、1956年:布拉顿、巴丁(犹太人)、肖克利(美国)发明晶体管及对晶体管效应的研究
55、1957年:李政道、杨振宁(中国)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衡,从而导致有关基本粒子的重大发现
56、1958年:切伦科夫、塔姆、弗兰克(苏联)发现并解释切伦科夫效应
57、1959年:塞格雷、张伯伦 (Owen Chamberlain)(美国)发现反质子
58、1960年:格拉塞(美国 犹太人)发现气泡室,取代了威尔逊的云雾室
59、1961年:霍夫斯塔特(美国)关于电子对原子核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发现原子核的结构;穆斯堡尔(德国)从事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研究并发现了穆斯堡尔效应
60、1962年:达维多维奇·朗道(苏联)关于凝聚态物质,特别是液氦的开创性理论
61、1963年:维格纳(美国)发现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及支配质子与中子相互作用的原理;梅耶夫人(美国人.犹太人)、延森(德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
62、1964年:汤斯(美国)在量子电子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为微波激射器、激光器的发明奠定理论基础;巴索夫、普罗霍罗夫(苏联)发明微波激射器
63、1965年:朝永振一郎(日本)、施温格、费尔曼(美国)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取得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的研究成果
64、1966年:卡斯特勒(法国)发明并发展用于研究原子内光、磁共振的双共振方法
65、1967年:贝蒂(美国)核反应理论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关于恒星能源的发现
66、1968年:阿尔瓦雷斯(美国)发展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发现大量共振态
67、1969年:盖尔曼(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发现
68、1970年:阿尔文(瑞典)磁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及其在等离子物理富有成果的应用;内尔(法国)关于反磁铁性和铁磁性的基础研究和发现
69、1971年:加博尔(英国)发明并发展全息照相法
70、1972年:巴丁、库柏、施里弗(美国)创立BCS超导微观理论
71、1973年:江崎玲于奈(日本)发现半导体隧道效应;贾埃弗(美国)发现超导体隧道效应;约瑟夫森(英国)提出并发现通过隧道势垒的超电流的性质,即约瑟夫森效应
72、1974年:赖尔(英国)发明应用合成孔径射电天文望远镜进行射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赫威斯(英国)发现脉冲星
73、1975年:A·N·玻尔、莫特尔森(丹麦)、雷恩沃特(美国)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和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且根据这种联系提出核结构理论
74、1976年:丁肇中、里希特(美国)各自独立发现新的J/ψ基本粒子
75、1977年:安德森、范弗莱克(美国)、莫特(英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研究
76、1978年:卡皮察(苏联)低温物理领域的基本发明和发现;彭齐亚斯、R·W·威尔逊(美国)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77、1979年:格拉肖、温伯格(美国)、萨拉姆(巴基斯坦)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作用的统一理论的贡献,并预言弱中性流的存在
78、1980年:克罗宁、菲奇(美国)发现电荷共轭宇称不守恒
79、1981年:西格巴恩(瑞典)开发高分辨率测量仪器以及对光电子和轻元素的定量分析;布洛姆伯根(美国)非线性光学和激光光谱学的开创性工作;肖洛(美国)发明高分辨率的激光光谱仪
80、1982年:K·G·威尔逊(美国)提出重整群理论,阐明相变临界现象
81、1983年:萨拉马尼安·强德拉塞卡(美国)提出强德拉塞卡极限,对恒星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的物理过程进行的理论研究;福勒(美国)对宇宙中化学元素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的核反应所进行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
82、1984年:鲁比亚(意大利)证实传递弱相互作用的中间矢量玻色子[[W+]],W-和Zc的存在;范德梅尔(荷兰)发明粒子束的随机冷却法,使质子-反质子束对撞产生W和Z粒子的实验成为可能
83、1985年:冯·克里津(德国 犹太人)发现量子霍耳效应并开发了测定物理常数的技术
84、1986年:鲁斯卡(德国)设计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比尼格(德国)、罗雷尔(瑞士)设计第一台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
85、1987年:柏德诺兹(德国)、缪勒(瑞士)发现氧化物高温超导材料
86、1988年:莱德曼、施瓦茨、斯坦伯格(美国)产生第一个实验室创造的中微子束,并发现中微子,从而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
87、1989年:拉姆齐(美国)发明分离振荡场方法及其在原子钟中的应用;德默尔特(美国)、保尔(德国)发展原子精确光谱学和开发离子陷阱技术
88、1990年:弗里德曼、肯德尔(美国)、理查·爱德华·泰勒(加拿大)通过实验首次证明夸克的存在
89、1991年:热纳(法国)把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
90、1992年:夏帕克(法国)发明并发展用于高能物理学的多丝正比室
91、1993年:赫尔斯、J·H·泰勒(美国)发现脉冲双星,由此间接证实了爱因斯坦所预言的引力波的存在
92、1994年:布罗克豪斯(加拿大)、沙尔(美国)在凝聚态物质研究中发展了中子衍射技术
93、1995年:佩尔(美国)发现τ轻子;莱因斯(美国)发现中微子
94、1996年:D·M·李、奥谢罗夫、R·C·理查森(美国)发现了可以在低温度状态下无摩擦流动的氦同位素
95、1997年:朱棣文、W·D·菲利普斯(美国)、科昂·塔努吉(法国)发明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
96、1998年:劳克林、斯特默、崔琦(美国)发现并研究电子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97、1999年:H·霍夫特、韦尔特曼(荷兰)阐明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
98、2000年:阿尔费罗夫(俄国)、克罗默(德国)提出异层结构理论,并开发了异层结构的快速晶体管、激光二极管;杰克·基尔比(美国)发明集成电路
99、2001年:克特勒(德国)、康奈尔、维曼(美国)在“碱金属原子稀薄气体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以及“凝聚态物质性质早期基本性质研究”方面取得成就
100、2002年:雷蒙德·戴维斯、里卡尔多·贾科尼(美国)、小柴昌俊(日本)“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做出的先驱性贡献,其中包括在“探测宇宙中微子”和“发现宇宙X射线源”方面的成就。”
101、2003年: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安东尼·莱格特(美国)、维塔利·金茨堡(俄罗斯)“表彰三人在超导体和超流体领域中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102、2004年:戴维·格罗斯(David J. Gross,美国)、戴维·普利策(H. David Politzer,美国)和弗兰克·维尔泽克(Frank Wilczek,美国),为表彰他们“对量子场中夸克渐进自由的发现。”
103、2005年:罗伊·格劳伯(Roy J. Glauber,美国)表彰他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约翰·霍尔(John L. Hall,美国)和特奥多尔·亨施(Theodor W. Hänsch,德国)表彰他们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104、2006年: 约翰·马瑟(美国)和乔治·斯穆特(美国) 表彰他们发现了黑体形态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扰动现象。
105、2007年,法国科学家艾尔伯·费尔和德国科学家皮特·克鲁伯格,表彰他们发现巨磁电阻效应的贡献。
这个题目太大了,以上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4. 电是什么物质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指电荷运动所带来的现象。自然界的闪电就是电的一种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间产生的排斥力和吸引力的一种属性。它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之一。电子运动现象有两种:我们把缺少电子的原子说为带正电荷,有多余电子的原子说为带负电荷。
电荷:某些亚原子粒子的内涵性质。这性质决定了它们彼此之间的电磁作用。带电荷的物质会被外电磁场影响,同时,也会产生电磁场。
电流: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通常以安培为度量单位。
电场:由电荷产生的一种影响。附近的其它电荷会因这影响而感受到电场力。
电势:单位电荷在静电场的某一位置所拥有的电势能,通常以伏特为度量单位。
电磁作用:电磁场与静止或运动中的电荷之间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
(4)爱尔兰物理学家发明扩展阅读:
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方面:能量的获取转化和传输,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电的发现可以说是人类历史的革命,由它产生的动能每天都在源源不断的释放,人对电的需求夸张的说其作用不亚于人类世界的氧气,如果没有电,人类的文明还会在黑暗中探索。
5. 现代物理的重大发现基本集中在哪个世纪
以下内容引用改编自《量子物理史话》
现代物理学的大发现基本集中在20世纪。
一、经典物理学的辉煌巅峰
在19世纪末的时候,麦克斯韦的理论终于被赫兹的实验证实,光的波动学说彼时终于成为了一个板上钉钉的事实。
赫兹的实验也同时标志着经典物理学的顶峰。物理学的大厦从来都没有这样地金碧辉煌,令人叹为观止。牛顿的力学体系已经是如此宏伟壮观,现在麦克斯韦在它之上又构建起了同等规模的另一幢建筑,它的光辉灿烂让人几乎不敢仰视。电磁理论在数学上完美得难以置信,麦克斯韦最初的李伦后来经赫兹等人的整理,提炼出了一个极其优美的核心,也就是著名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它刚一问世,就被世人惊为天物,其表现出的简洁、深刻、对称使得每个科学家都陶醉其中。
物理学征服了世界。在19世纪末,它的力量控制着一切人们所知的现象。古老的牛顿力学城堡历经岁月磨砺风雨吹打而始终屹立不倒,反而更加凸现出它的伟大和坚固来。从天上的行星到地上的石块,万物都必恭必敬地遵循着它制定的规则。1846年海王星的发现,更是它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之一。在光学的方面,波动已经统一了天下,新的电磁理论更把它的光荣扩大到了整个电磁世界。在热的方面,热力学三大定律已经基本建立(第三定律已经有了雏形),而在克劳修斯(rudolph clausius)、范德瓦尔斯(j.d. van der waals)、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和吉布斯(josiah willard gibbs)等天才的努力下,分子运动论和统计热力学也被成功地建立起来了。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一切都彼此相符而互相包容,形成了一个经典物理的大同盟。经典力学、经典电动力学和经典热力学(加上统计力学)形成了物理世界的三大支柱。它们紧紧地结合在一块儿,构筑起了一座华丽而雄伟的殿堂。
这是一段伟大而光荣的日子,是经典物理的黄金时代。科学的力量似乎从来都没有这样的强大,这样地令人神往。人们也许终于可以相信,上帝造物的奥秘被他们所完全掌握了,再没有遗漏的地方。从当时来看,我们也许的确是有资格这样骄傲的,因为所知道的一切物理现象,几乎都可以从现成的理论里得到解释。力、热、光、电、磁……一切的一切,都在控制之中,而且用的是同一种手法。物理学家们开始相信,这个世界所有的基本原理都已经被发现了,物理学已经尽善尽美,它走到了自己的极限和尽头,再也不可能有任何突破性的进展了。如果说还有什么要做的事情,那就是做一些细节上的修正和补充,更加精确地测量一些常数值罢了。人们开始倾向于认为:物理学已经终结,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个集大成的体系来解决,而不会再有任何真正激动人心的发现了。一位著名的科学家(据说就是伟大的开尔文勋爵)说:“物理学的未来,将只有在小数点第六位后面去寻找”。普朗克的导师甚至劝他不要再浪费时间去研究这个已经高度成熟的体系。
19世纪末的物理学天空中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象征着经典物理帝国的全盛时代。这样的伟大时期在科学史上是空前的,或许也将是绝后的。然而,这个统一的强大帝国却注定了只能昙花一现。喧嚣一时的繁盛,终究要像泡沫那样破灭凋零。今天回头来看,赫兹1887年的电磁波实验(准确地说,是他于1887-1888年进行的一系列的实验)的意义应该是复杂而深远的。它一方面彻底建立了电磁场论,为经典物理的繁荣添加了浓重的一笔;在另一方面,它却同时又埋藏下了促使经典物理自身毁灭的武器,孕育出了革命的种子。
终于,在经典物理还没有来得及多多体味一下自己的盛世前,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情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连续发生了,仿佛是一个不祥的预兆。
1895年,伦琴(wilhelm konrad rontgen)发现了x射线。1896年,贝克勒尔(antoine herni becquerel)发现了铀元素的放射现象。1897年,居里夫人(marie curie)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研究了放射性,并发现了更多的放射性元素:钍、钋、镭。1897年,j.j.汤姆逊(joseph john thomson)在研究了阴极射线后认为它是一种带负电的粒子流。电子被发现了。1899年,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发现了元素的嬗变现象。
如此多的新发现接连涌现,令人一时间眼花缭乱。每一个人都开始感觉到了一种不安,似乎有什么重大的事件即将发生。物理学这座大厦依然耸立,看上去依然那么雄伟,那么牢不可破,但气氛却突然变得异常凝重起来,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觉在人们心中扩散。新的世纪很快就要来到,人们不知道即将发生什么,历史将要何去何从。眺望天边,人们隐约可以看到两朵小小的乌云,小得那样不起眼。没人知道,它们即将带来一场狂风暴雨,将旧世界的一切从大地上彻底抹去。
但是,在暴风雨到来之前,还是让我们抬头再看一眼黄金时代的天空,作为最后的怀念。金色的光芒照耀在我们的脸上,把一切都染上了神圣的色彩。经典物理学的大厦在它的辉映下,是那样庄严雄伟,溢彩流光,令人不禁想起神话中宙斯和众神在奥林匹斯山上那亘古不变的宫殿。谁又会想到,这震撼人心的壮丽,却是斜阳投射在庞大帝国土地上最后的余辉。
二、现代物理学的大时代
1900年的4月27日,伦敦的天气还是有一些阴冷。马路边的咖啡店里,人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当时正在巴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街上的报童在大声叫卖报纸,那上面正在讨论中国义和团运动最新的局势进展以及各国在北京使馆人员的状况。一位绅士彬彬有礼地扶着贵妇人上了马车,赶去听普契尼的歌剧《波希米亚人》。两位老太太羡慕地望着马车远去,对贵妇帽子的式样大为赞叹,但不久后,她们就找到了新的话题,开始对拉塞尔伯爵的离婚案评头论足起来。看来,即使是新世纪的到来,也不能改变这个城市古老而传统的生活方式。相比之下,在阿尔伯马尔街皇家研究所(royal institution, albemarle street)举行的报告会就没有多少人注意了。伦敦的上流社会好像已经把他们对科学的热情在汉弗来·戴维爵士(sir humphry davy)那里倾注得一干二净,以致在其后几十年的时间里都表现得格外漠然。不过,对科学界来说,这可是一件大事。欧洲有名的科学家都赶来这里,聆听那位德高望重,然而却以顽固出名的老头子——开尔文男爵(lord kelvin)的发言。开尔文的这篇演讲名为《在热和光动力理论上空的19世纪乌云》。当时已经76岁,白发苍苍的他用那特有的爱尔兰口音开始了发言,他的第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动力学理论断言,热和光都是运动的方式。但现在这一理论的优美性和明晰性却被两朵乌云遮蔽,显得黯然失色了……”(‘the beauty and clearness of the dynamical theory, which asserts heat and light to be modes of motion, is at present obscured by two clouds.’)这个乌云的比喻后来变得如此出名,以致于在几乎每一本关于物理史的书籍中都被反复地引用,成了一种模式化的陈述。联系到当时人们对物理学大一统的乐观情绪,许多时候这个表述又变成了“在物理学阳光灿烂的天空中漂浮着两朵小乌云”。这两朵著名的乌云,分别指的是经典物理在光以太和麦克斯韦-玻尔兹曼能量均分学说上遇到的难题。再具体一些,指的就是人们在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和黑体辐射研究中的困境。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用意在于探测光以太对于地球的漂移速度。在人们当时的观念里,以太代表了一个绝对静止的参考系,而地球穿过以太在空间中运动,就相当于一艘船在高速行驶,迎面会吹来强烈的“以太风”。迈克尔逊在1881年进行了一个实验,想测出这个相对速度,但结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于是他和另外一位物理学家莫雷合作,在1886年安排了第二次实验。这可能是当时物理史上进行过的最精密的实验了:他们动用了最新的干涉仪,为了提高系统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他们甚至多方筹措弄来了一块大石板,把它放在一个水银槽上,这样就把干扰的因素降到了最低。
然而实验结果却让他们震惊和失望无比:两束光线根本就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时间差。以太似乎对穿越于其中的光线毫无影响。迈克尔逊和莫雷不甘心地一连观测了四天,本来甚至想连续观测一年以确定地球绕太阳运行四季对以太风造成的差别,但因为这个否定的结果是如此清晰而不容质疑,这个计划也被无奈地取消了。
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是物理史上最有名的“失败的实验”。它当时在物理界引起了轰动,因为以太这个概念作为绝对运动的代表,是经典物理学和经典时空观的基础。而这根支撑着经典物理学大厦的梁柱竟然被一个实验的结果而无情地否定,那马上就意味着整个物理世界的轰然崩塌。不过,那时候再悲观的人也不认为,刚刚取得了伟大胜利,到达光辉顶峰的经典物理学会莫名其妙地就这样倒台,所以人们还是提出了许多折衷的办法,爱尔兰物理学家费兹杰惹(george fitzgerald)和荷兰物理学家洛伦兹(hendrik antoon lorentz)分别独立地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物体在运动的方向上会发生长度的收缩,从而使得以太的相对运动速度无法被测量到。这些假说虽然使得以太的概念得以继续保留,但业已经对它的意义提出了强烈的质问,因为很难想象,一个只具有理论意义的“假设物理量”究竟有多少存在的必要。开尔文所说的“第一朵乌云”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来的,不过他认为长度收缩的假设无论如何已经使人们“摆脱了困境”,所要做的只是修改现有理论以更好地使以太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得以自洽罢了。
至于“第二朵乌云”,指的是黑体辐射实验和理论的不一致。它在我们的故事里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会在后面的章节里仔细地探讨这个问题。在开尔文发表演讲的时候,这个问题仍然没有任何能够得到解决的迹象。不过开尔文对此的态度倒也是乐观的,因为他本人就并不相信玻尔兹曼的能量均分学说,他认为要驱散这朵乌云,最好的办法就是否定玻尔兹曼的学说(而且说老实话,玻尔兹曼的分子运动理论在当时的确还是有着巨大的争议,以致于这位罕见的天才苦闷不堪,精神出现了问题。当年玻尔兹曼就尝试自杀而未成,但他终于在6年后的一片小森林里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一个科学史上的大悲剧)。
年迈的开尔文站在讲台上,台下的听众对于他的发言给予热烈的鼓掌。然而当时,他们中间却没有一个人(包括开尔文自己)会了解,这两朵小乌云对于物理学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绝对无法想象,正是这两朵不起眼的乌云马上就要给这个世界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并引发可怕的大火和洪水,彻底摧毁现在的繁华美丽。他们也无法知道,这两朵乌云很快就要把他们从豪华舒适的理论宫殿中驱赶出来,放逐到布满了荆棘和陷阱的原野里去过上二十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他们更无法预见,正是这两朵乌云,终究会给物理学带来伟大的新生,在烈火和暴雨中实现涅磐,并重新建造起两幢更加壮观美丽的城堡来。
第一朵乌云,最终导致了相对论革命的爆发。
第二朵乌云,最终导致了量子论革命的爆发。
今天看来,开尔文当年的演讲简直像一个神秘的谶言,似乎在冥冥中带有一种宿命的意味。科学在他的预言下打了一个大弯,不过方向却是完全出乎开尔文意料的。如果这位老爵士能够活到今天,读到物理学在新世纪里的发展历史,他是不是会为他当年的一语成谶而深深震惊,在心里面打一个寒噤呢?
往后的我就不再贴上来了,二十世纪就是量子论革命和相对论革命爆发,群星闪耀、百舸争流的一个大时代,此后,物理学领域就从经典物理学迈向了——现代物理学。
6. 威廉·汤姆森的介绍
威廉·汤姆森(William Thomson),第一代开尔文男爵(1st Baron Kelvin),又称开尔文勋爵(Lord Kelvin)。生于1824年6月26日的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卒于1907年12月17日的苏格兰拉格斯。为爱尔兰的数学物理学家、工程师。也是热力学温标(绝对温标)的发明人,被称为热力学之父。
7. 请列举出10名物理学家的发明创造
开尔文:镜式电流计,双臂电桥等等
牛顿:反射式望远镜等等
伽利略:温度计和望远镜
贝尔:电话
爱迪生:电灯泡
霍金:霍金宇宙模型
伏特:磁电感应环塔(就是环形磁体互不接触的竖直排列的塔状结构,即最原始的电池)
奥斯特:电磁铁
瓦特:蒸汽机
欧姆:电流表,电压表
8. 电子是如何被人类发现的
人类发现电子的过程是相当漫长的。早在1833年,在法拉第提出的电解定律中,就曾得出结论:电是以独立粒子的形式存在的。40年之后,科学家才对电流通过盐酸溶液时观察到的电解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1874年,爱尔兰物理学家斯托尼继第一个由电解定律推出:原子所带的电量为一个基本电荷的整数倍。1891年他进一步提出用电子作为电的最小单位。
汤姆逊发现电子的工作开始于研究阴极射线的本性。阴极射线发现后,一些科学家认为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流,而另一些则说它是和光一样的电磁波,双方争执不下。
而汤姆逊则认为如果阴极射线是一种带电的粒子流,它经过电场和磁场时的运动方向就会改变,否则阴极射线便无疑是和光一样的电磁波。汤姆逊先是在一个15米长的真空管内,用旋转镜法测量阴极射线在低气压中的传播速度,得到的值为1.9×10米/秒,这个值远远低于光速。因此汤姆逊认为不能把阴极射线看作电磁波。
否定了阴极射线是电磁波,也不能说阴极射线是粒子流,汤姆逊接着进行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的实验。他对法国物理学家佩兰测定阴极射线电荷的实验做了重大的改进,在接收筒内他收集到了负电荷。他还发现阴极射线与负电荷流在磁场和电场的作用力下有着相同的运动路径。因此,汤姆逊断定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荷的粒子流组成。
汤姆逊为了弄清楚这些带负电荷的粒子是什么,他巧妙地测出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荷质比。他用各种不同的金属材料做成阴极射线管的阴极,并给管内填充不同的气体,但测出的荷质比值始终不变。这个结果引起了汤姆逊的兴趣。
汤姆逊把阴极射线粒子的荷质比与电解定律求出的氢离子的荷质比进行比较,发现后者尚不到前者的千分之一。这个发现太重要了,因为如果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与氢离子相同,那么阴极射线粒子的质量就远小于氢离子。由于氢离子已是当时知道的最轻的粒子,如果是这样,阴极射线粒子就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新粒子。怎么测出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呢?汤姆逊想到他的另一位学生汤森德已测出一个气体离子的电荷值,他对这个实验略加改进,就测出阴极射线粒子的电荷量,这个值与氢离子的电荷值相等。
由此,汤姆逊得出了结论:阴极射线是一种粒子流,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这种粒子带有最小单位的电荷,但却是负的。所有的证据都证明这是一种人类从未知道的新粒子。借助斯托尼继的对电荷最小单位的命名,汤姆逊称阴极射线粒子为“电子”。
9. E=MC的平方是什么公式是谁发明的用来干什么的(举例)
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啦
就是 "物体所具有的能量=物体的质量x光速的平方" m就是这个质量的物体的物质所能释放的能量 c表示光速 E表示能量